而此刻,在文淵閣,簡短的朝議結束後,劉起元卻是一改歡喜,神色卻是有些糾結。</p>
“怎麽了?剛才還好好的,這是咋了?”</p>
如今內閣也隻有兩人,來宗道也沒什麽架子,隨口問道。</p>
“你看,錦衣衛剛送來的陛下旨意。”</p>
劉起元拿起桌麵信紙,遞向來宗道。</p>
結果一看,來宗道神色亦是凝重了起來,沉默好一會,來宗道才道:“此事,若能貫徹落實,當為一利國利民之善政!”</p>
“前幾年京軍改製重組之時,陛下就曾在京軍實施此政,但凡將士軍餉,皆是有錢莊下發,如今的大恒錢莊,也正是因為有了當初數十萬的軍餉後勤為本錢,當初那錢莊才得已成型發展,再加之當初陛下多次親自為錢莊站台,才有了如今的龐大規模……”</p>
“如今的錢莊,已經覆蓋整個北方,就連江南,都有所觸及。”</p>
“據我說知,如今各個府縣重鎮,都開設有錢莊的分店,在京城,甚至都有十二家分店,其他規模大些的城池,也大都是有數家分店。”</p>
“陛下要將戰後封賞,以及朝廷賦稅,國庫開支,都走錢莊轉運的話,以如今錢莊的規模,要做到,並不是一件難事。”</p>
言至於此,來宗道從懷中拿出一張銀票,低頭端詳片刻,便放在了桌上。</p>
“我曾問過工部頂級的大匠人,他們都說,弄不懂這銀票是如何做出來的,彷製的話,絕難做到,甚至,連這種紙是如何做出來的,都弄不清楚。”</p>
“而且,我前些日子與內廷王公公閑聊之時,據他所說,新一代的銀票,已經準備好了,下一代的銀票,工匠也在琢磨研究,隻待陛下降旨,新銀票,便可推出市場,替換這舊的銀票……”</p>
“彷製難的話,銀票就足以替代銀子……”</p>
劉起元沒有言語,隻是直勾勾的盯著桌麵上的這張銀票,為戶部尚書,對這銀票,自然不陌生,甚至,在這銀票推出的第一時間,他便找來戶部工匠詢問過。</p>
隨著大恒建立,秦公稱帝,那錢莊歸屬內務府,規模愈發龐大,儼然有統籌天下錢財的模樣,對這錢莊,他自然更是重視,隻是奈何雖為戶部尚書,但他也難插手歸屬於內廷的錢莊。</p>
對這錢莊,他自然看得清楚,如今陛下這道旨意,也清楚說明了陛下對錢莊的想法。</p>
顯然,這座已經是龐然大物的錢莊,在未來,絕對不止存銀取銀,如今的銀票,也必然會演變成如宋時交子,明初之寶鈔這種官方貨幣!</p>
再加之若是統籌國家錢財的話,規模隻會更加龐大,也隻會越來越重要,甚至,關乎國本!</p>
而錢莊的專業性,自然母庸置疑,縱使時至如今,錢莊從秦公府私有,轉為天子內廷所有,等同於國有,但據他所知,內廷那些宦官,也隻有監察以及人事職權,管理,依舊還是原本的那些商人。</p>
如此,隻要沒有人胡亂幹預,也不至於步寶鈔的後路。</p>
而自古至今,銀票發行,最難的,莫過於如何保證讓人難以彷製,這一點,這張銀票,便已證明一切。</p>
</p>
而讓錢莊把持國家錢財,必然比以往要好得多,監督,也比以往要容易得多。</p>
畢竟,層層損耗,這件事情,不管在什麽時代,可都是不會變的事實。</p>
通過錢莊的話,不說完全杜絕以往的弊病,至少,能極大程度的減少損耗,況且,監督得話,也容易許多,可以說,有著太多太多的好處,無論如何,也絕對是利大於弊。</p>
但好處歸好處,如此的話,錢莊統籌天下錢財,他戶部,還能幹什麽?</p>
難道以後所有朝廷所需,都得仰仗閹人鼻息?</p>
錢莊隸屬內廷,若未來的天子昏庸,肆意插手錢莊,何人能攔得住,那頃刻間恐怕就會天下大亂!</p>
況且,名義上,那些錢莊商行,可是由宦官統管的。</p>
掌天下之財,再加之司禮監依舊存在的披紅之權,若未來太監再行監軍之事!</p>
如此,若是出了權閹,可不是前明那些倚仗天子威風的權閹可以比擬的,那可真的會去唐末時的那些權閹一般,甚至都能左右天子廢立,徹底動蕩天下!</p>
見到劉起元這副神色,來宗道哪裏還不知道他劉起元所想,沉吟一會,隨即笑道:“劉大人你就別操這個閑心了。”</p>
“陛下當初不是說了嘛,錢莊商行,都歸你戶部管!”</p>
“那時候陛下還不是陛下!”</p>
劉起元瞥了一眼來宗道,無奈出聲。</p>
“陛下從無虛言,你就放心吧。”</p>
來宗道搖了搖頭:“你就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你想太多了。”</p>
“就拿如今的朝堂來說,內閣隻有咱們兩個,各部官員缺失大半,陛下為何不讓我等補充官員?”</p>
“按朝廷章程,兵部對軍隊有權監管,為何陛下還摁住不讓兵部插手?”</p>
“如今北方各省,那些由幾位國公坐鎮的地方,還有那些武將牧民的地方,為何連民政之事,都不經過朝廷,便直接到了陛下桉前?”</p>
說到這,來宗道亦是一笑:“你還停留在過去的觀念裏,你要把如今的局勢,看做大恒是在打天下,一切製度,都隻是臨時的,陛下對前明的製度,並不放心,甚至保持著戒備。”</p>
“不放心的情況下,怎麽會把事關大恒國運的事,交給朝堂!”</p>
“就好比這次壽王之亂,要是陛下把你想要的權利都給了朝堂,那這次壽王之亂,你覺得會有這麽容易平定嘛?”</p>
“大恒,恐怕瞬間就傾覆了!”</p>
“待到陛下打完天下,回來整頓內部後,建立起大恒的製度規矩,該如何,自然會如何的,這些臨時的畸形製度,自然都會被廢除。”</p>
“屬於朝堂的權利,一樣都不會少!”</p>
“打天下靠那些武勳,坐天下,就得靠咱們這些文人的,這是曆史的必然,不可能違逆的!”</p>
“隻要咱們安分守己,兢兢業業,讓陛下重新恢複對朝堂的信心。”</p>
“你心心念念的錢莊商行,也必然會交給朝堂的,以陛下之雄才偉略,又豈會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於宦官之手!”</p>
聽到這話,劉起元麵露恍然之色,他還真是當局者迷了!</p>
正如來宗道所說,如今之大恒,整個統治階級,都是完完全全的畸形,任何一個稍有理智的天子,都不會讓這些畸形的製度繼續演變成長下去,更何況還是陛下這般雄才偉略的開國帝王!</p>
思慮之間,劉起元倒是驟然放鬆了起來,兩人對視一眼,卻也皆是爽朗一笑,</p>
果真是……未來可期!</p>
“怎麽了?剛才還好好的,這是咋了?”</p>
如今內閣也隻有兩人,來宗道也沒什麽架子,隨口問道。</p>
“你看,錦衣衛剛送來的陛下旨意。”</p>
劉起元拿起桌麵信紙,遞向來宗道。</p>
結果一看,來宗道神色亦是凝重了起來,沉默好一會,來宗道才道:“此事,若能貫徹落實,當為一利國利民之善政!”</p>
“前幾年京軍改製重組之時,陛下就曾在京軍實施此政,但凡將士軍餉,皆是有錢莊下發,如今的大恒錢莊,也正是因為有了當初數十萬的軍餉後勤為本錢,當初那錢莊才得已成型發展,再加之當初陛下多次親自為錢莊站台,才有了如今的龐大規模……”</p>
“如今的錢莊,已經覆蓋整個北方,就連江南,都有所觸及。”</p>
“據我說知,如今各個府縣重鎮,都開設有錢莊的分店,在京城,甚至都有十二家分店,其他規模大些的城池,也大都是有數家分店。”</p>
“陛下要將戰後封賞,以及朝廷賦稅,國庫開支,都走錢莊轉運的話,以如今錢莊的規模,要做到,並不是一件難事。”</p>
言至於此,來宗道從懷中拿出一張銀票,低頭端詳片刻,便放在了桌上。</p>
“我曾問過工部頂級的大匠人,他們都說,弄不懂這銀票是如何做出來的,彷製的話,絕難做到,甚至,連這種紙是如何做出來的,都弄不清楚。”</p>
“而且,我前些日子與內廷王公公閑聊之時,據他所說,新一代的銀票,已經準備好了,下一代的銀票,工匠也在琢磨研究,隻待陛下降旨,新銀票,便可推出市場,替換這舊的銀票……”</p>
“彷製難的話,銀票就足以替代銀子……”</p>
劉起元沒有言語,隻是直勾勾的盯著桌麵上的這張銀票,為戶部尚書,對這銀票,自然不陌生,甚至,在這銀票推出的第一時間,他便找來戶部工匠詢問過。</p>
隨著大恒建立,秦公稱帝,那錢莊歸屬內務府,規模愈發龐大,儼然有統籌天下錢財的模樣,對這錢莊,他自然更是重視,隻是奈何雖為戶部尚書,但他也難插手歸屬於內廷的錢莊。</p>
對這錢莊,他自然看得清楚,如今陛下這道旨意,也清楚說明了陛下對錢莊的想法。</p>
顯然,這座已經是龐然大物的錢莊,在未來,絕對不止存銀取銀,如今的銀票,也必然會演變成如宋時交子,明初之寶鈔這種官方貨幣!</p>
再加之若是統籌國家錢財的話,規模隻會更加龐大,也隻會越來越重要,甚至,關乎國本!</p>
而錢莊的專業性,自然母庸置疑,縱使時至如今,錢莊從秦公府私有,轉為天子內廷所有,等同於國有,但據他所知,內廷那些宦官,也隻有監察以及人事職權,管理,依舊還是原本的那些商人。</p>
如此,隻要沒有人胡亂幹預,也不至於步寶鈔的後路。</p>
而自古至今,銀票發行,最難的,莫過於如何保證讓人難以彷製,這一點,這張銀票,便已證明一切。</p>
</p>
而讓錢莊把持國家錢財,必然比以往要好得多,監督,也比以往要容易得多。</p>
畢竟,層層損耗,這件事情,不管在什麽時代,可都是不會變的事實。</p>
通過錢莊的話,不說完全杜絕以往的弊病,至少,能極大程度的減少損耗,況且,監督得話,也容易許多,可以說,有著太多太多的好處,無論如何,也絕對是利大於弊。</p>
但好處歸好處,如此的話,錢莊統籌天下錢財,他戶部,還能幹什麽?</p>
難道以後所有朝廷所需,都得仰仗閹人鼻息?</p>
錢莊隸屬內廷,若未來的天子昏庸,肆意插手錢莊,何人能攔得住,那頃刻間恐怕就會天下大亂!</p>
況且,名義上,那些錢莊商行,可是由宦官統管的。</p>
掌天下之財,再加之司禮監依舊存在的披紅之權,若未來太監再行監軍之事!</p>
如此,若是出了權閹,可不是前明那些倚仗天子威風的權閹可以比擬的,那可真的會去唐末時的那些權閹一般,甚至都能左右天子廢立,徹底動蕩天下!</p>
見到劉起元這副神色,來宗道哪裏還不知道他劉起元所想,沉吟一會,隨即笑道:“劉大人你就別操這個閑心了。”</p>
“陛下當初不是說了嘛,錢莊商行,都歸你戶部管!”</p>
“那時候陛下還不是陛下!”</p>
劉起元瞥了一眼來宗道,無奈出聲。</p>
“陛下從無虛言,你就放心吧。”</p>
來宗道搖了搖頭:“你就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你想太多了。”</p>
“就拿如今的朝堂來說,內閣隻有咱們兩個,各部官員缺失大半,陛下為何不讓我等補充官員?”</p>
“按朝廷章程,兵部對軍隊有權監管,為何陛下還摁住不讓兵部插手?”</p>
“如今北方各省,那些由幾位國公坐鎮的地方,還有那些武將牧民的地方,為何連民政之事,都不經過朝廷,便直接到了陛下桉前?”</p>
說到這,來宗道亦是一笑:“你還停留在過去的觀念裏,你要把如今的局勢,看做大恒是在打天下,一切製度,都隻是臨時的,陛下對前明的製度,並不放心,甚至保持著戒備。”</p>
“不放心的情況下,怎麽會把事關大恒國運的事,交給朝堂!”</p>
“就好比這次壽王之亂,要是陛下把你想要的權利都給了朝堂,那這次壽王之亂,你覺得會有這麽容易平定嘛?”</p>
“大恒,恐怕瞬間就傾覆了!”</p>
“待到陛下打完天下,回來整頓內部後,建立起大恒的製度規矩,該如何,自然會如何的,這些臨時的畸形製度,自然都會被廢除。”</p>
“屬於朝堂的權利,一樣都不會少!”</p>
“打天下靠那些武勳,坐天下,就得靠咱們這些文人的,這是曆史的必然,不可能違逆的!”</p>
“隻要咱們安分守己,兢兢業業,讓陛下重新恢複對朝堂的信心。”</p>
“你心心念念的錢莊商行,也必然會交給朝堂的,以陛下之雄才偉略,又豈會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於宦官之手!”</p>
聽到這話,劉起元麵露恍然之色,他還真是當局者迷了!</p>
正如來宗道所說,如今之大恒,整個統治階級,都是完完全全的畸形,任何一個稍有理智的天子,都不會讓這些畸形的製度繼續演變成長下去,更何況還是陛下這般雄才偉略的開國帝王!</p>
思慮之間,劉起元倒是驟然放鬆了起來,兩人對視一眼,卻也皆是爽朗一笑,</p>
果真是……未來可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