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了……”</p>
“都死了!”</p>
“都死了啊!”</p>
士卒滿身血汙,披頭散發,跪地哀嚎!</p>
多爾袞立在士卒身前,麵色蒼白,絕望扭曲!</p>
“王爺啊,都死了,大汗死了,旗主死了,將軍死了,弟兄們都死了!”</p>
“他們是畜生啊,就連被俘的弟兄們,都被殺完了啊!”</p>
士卒的哀嚎聲持續,多爾袞踉蹌兩步,攙扶著一旁座椅,勉強站立,呼吸,似乎都有些困難了。</p>
“不報此仇,誓不為人!”</p>
“不報此仇,誓不為人啊!”</p>
多爾袞麵色扭曲,聲音嘶啞刺耳,滲人心寒!</p>
“傳令!傳本王軍令,全軍集結!”</p>
“本王要和他徐楓決一死戰!”</p>
“本王要殺光他們!殺光他們啊!”</p>
“不可啊,王爺!”</p>
有部將跪倒在地高呼:“王爺,大汗遺命,是讓咱們保全實力撤退啊!”</p>
“如今主力盡喪,李賊主力隨時都將合圍而來,咱們不能再敗了!大金,要留下一點種子啊!”</p>
“對啊,要給大金留下一點血脈啊!”</p>
部將紛紛勸戒!</p>
這時,在部將的勸戒聲中,多爾袞似乎才從瘋狂之中稍稍回過神,緊緊握著刀柄,環視帳中跪倒諸將,沉默許久,才壓抑出聲:“你們告訴本王,該怎麽撤?”</p>
“不決一死戰,不將徐賊擊退!怎麽撤?”</p>
“他徐楓會讓咱們撤走嘛?”</p>
“能撤走,咱們也不至於被拖在這裏幾個月不能動彈!”</p>
一聲聲質問在帳中響起,勸戒的諸將,一時之間,亦是無言以對,但很快,便有部將出聲,隨即,更是引得諸將紛紛諫言!</p>
“王爺,不能再拖下去了,就讓末將率將士們擋住徐賊吧,您率精銳先撤!”</p>
“對,王爺,怎麽也得給大金留點種子,您率精銳先撤,末將等人,在此拖住徐賊!”</p>
大部撤不了,那就留下大部主力,撤走小部精銳!</p>
這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p>
“不行,你當本王是什麽,丟下將士們逃跑的懦夫嘛!”</p>
多爾袞厲喝!</p>
“王爺,您想想大汗遺命啊!”</p>
“主力沒了,遼東也回不去了,咱們,不能都死在這裏啊!”</p>
“大金,總得傳承下去啊!”</p>
部將苦苦勸戒,多爾袞依舊不為所動!</p>
帳中一片悲切,諸將從勸戒,到苦苦哀求,多爾袞依舊過不去心中的那道坎。</p>
最後,幾位部將對視一眼,卻盡顯決然之色,他們朝多爾袞猛叩首,隨即,還未待多爾袞反應過來,幾位部將,便直接暴起,一個手刀,多爾袞便隻感覺眼前一黑,便失去了意識。</p>
“帶王爺走,走得越遠越好!”</p>
其中一名部將看向一旁拔刀而出滿臉戒備的親衛將領!</p>
“我們來拖住徐賊!”</p>
聞此言,親衛將領眼中戒備消散,歸刀入鞘,朝幾位將領抱拳,未言一句,便上前將多爾袞扛起,大步走出帳中。</p>
帳中諸將,亦是毅然決然的拔刀而出,走出帳外,在這片大漠之上,稍稍停歇片刻的戰事,又再次開啟。</p>
而當鏖戰正酣之際,一隊千餘人的鐵騎,卻是草原飛奔而去……</p>
而在遼河,阿濟格部,卻是完全不同的場景,肅武侯部雖占據兵力優勢,但地處遼東這個後金的基本盤,雖偏師橫掃各地,但後金女真小規模的暴亂幾乎是綿綿不休,襲擾糧道,飲水下毒等等幾乎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個遍。</p>
如此之下,能將阿濟格部擋在遼河之外,已然是拚盡全力之下的事情。</p>
若阿濟格部想要撤退,要追擊的話,亦是無能為力!</p>
相比多爾袞的堅決,阿濟格反倒是幹脆至極,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整頓兵馬,毫不猶豫的脫離了日益維艱的鏖戰,率領著兩旗人馬,向那茫茫大漠奔湧而去。</p>
後金僅剩的兩支生力軍,一支,拚死一戰,一支,毫不猶豫的拋棄遼東而去。</p>
這浩瀚的遼東大地,這個兵鋒赫赫的大金,儼然已成昨日之黃花,徹底凋零,隻在旦夕之間。</p>
昭武二年,六月初一,黃得功率勇衛營於三邊總督部會師古北口,兩部合圍之下,拚死頑抗的多爾袞部,亦是在這大漠戈壁,化為了徹徹底底的曆史。</p>
在宣化,滔天的血腥依舊尚存,隻不過,曾經鏖戰此處的大恒主力大軍,已然不見蹤跡,空蕩的營寨,隻駐守著數千老弱,以及一隊軍中醫師,清理著著這片血腥戰場的同時,亦是照顧著負傷的恒軍將士。</p>
昭武二年六月二十二日。</p>
山海關。</p>
遮天蔽日的大恒龍旗,飄蕩在山海關之下,二十餘萬大恒將士,構鑄成綿延至天際都望不到頭的宏偉。</p>
在那天子大纛之下,是將帥雲集之場景。</p>
京城三邊總督徐楓,山海督師趙武,陝西三邊總督周遇吉,肅武伯張默,黃得功,賀人龍……</p>
本就青史留名者為好,還是這個時空從龍而起者也罷,此刻,這些坐鎮一方,手掌一地,乃至數地軍政大權的大恒權貴頂層人物,皆是畢恭畢敬的立在大恒天子麵前。</p>
“天下第一關,果真雄偉!”</p>
天子眺望山海關,注視許久,亦是忍不住感慨一句。</p>
隨即,天子才環視諸將目光定格在山海督師趙武身上,讚賞之色顯露。</p>
“不錯,打得不錯!”</p>
“陛下用兵如神,一戰全殲後金主力,末將隻是盡了點微末功勞……”</p>
“哈哈哈哈……”</p>
“你小子何時也學會拍馬屁了!”</p>
天子大笑,神色之間,滿是暢快之意。</p>
這一戰,山海鎮的表現,卻是很讓他滿意。</p>
他從來就不會堅信所謂的忠誠。</p>
當忠誠與自身利益,乃至階級利益發生衝突之時,所謂忠誠,又有幾個人能夠堅守!</p>
而山海鎮,就正如昔日之遼鎮。</p>
山海關為天下第一雄關,兵多將廣,防備森嚴,且還有登來水師側翼協防。</p>
正如從山海關而出,難以打通遼東走廊一般,從遼東走廊而來,也難以攻下山海關。</p>
山海關無憂的情況下,山海鎮,可以說是穩若泰山,如此,隻要對麵之敵存在一日,山海鎮,就可逍遙自在一日。</p>
當初遼鎮的糾結,遼鎮的養寇自重,遼鎮的利益階層,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在山海鎮!</p>
所幸的是,這種現象,並沒有出現在山海鎮,當然,利益勾結或許已經出現了,但根基不足,占據不了話語權的主導也說不定。</p>
</p>
但不管如何,如今,遼鎮已經沒了,後金,也快沒了,養寇自重的寇,都沒了,什麽利益勾結,自然都是虛妄!</p>
“陛下,此戰,還多虧了登來水師這幾位將軍……”</p>
此時,趙武小心翼翼的抬頭看了一眼天子,猶豫一會,還是隨之出聲。</p>
“朕知道。”</p>
天子目光定格在孔有德三人身上,這曆史上的三藩之二,當然,若非孔有德沒有戰死,曆史上,三藩之亂,恐怕就變成了四藩了!</p>
而且,三藩之首,恐怕也不是吳三桂了,畢竟,孔有德加入滿清之早,戰功之多,也絕非吳三桂可以比擬的。</p>
天子這般直勾勾的目光,無疑是讓孔有德幾人為之一顫,背脊都被汗濕了。</p>
“東江,人才輩出啊!”</p>
天子下一句話,更是讓三人為之顫栗,噗通跪倒在地,忙不迭的表忠心。</p>
天子爽朗一笑,翻身下馬,親手將孔有德三人扶起:</p>
“此戰,還需幾位將軍多多出力,水師的責任,可不小!”</p>
“陛下放心,末將必定誓死效命,肝腦塗地!”</p>
孔有德三人立馬跪倒,連忙再次表起忠心來。</p>
“陛下,遼賊叛將曹文詔,吳襄,都被我軍俘虜,您看,該如何處置?”</p>
“該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p>
李修不在意的擺了擺手,策馬而動,諸將立即翻身上馬,緊隨而動,隨即,禦前營將士,亦是緊隨其後,朝著山海關浩蕩而去。</p>
……</p>
“都死了!”</p>
“都死了啊!”</p>
士卒滿身血汙,披頭散發,跪地哀嚎!</p>
多爾袞立在士卒身前,麵色蒼白,絕望扭曲!</p>
“王爺啊,都死了,大汗死了,旗主死了,將軍死了,弟兄們都死了!”</p>
“他們是畜生啊,就連被俘的弟兄們,都被殺完了啊!”</p>
士卒的哀嚎聲持續,多爾袞踉蹌兩步,攙扶著一旁座椅,勉強站立,呼吸,似乎都有些困難了。</p>
“不報此仇,誓不為人!”</p>
“不報此仇,誓不為人啊!”</p>
多爾袞麵色扭曲,聲音嘶啞刺耳,滲人心寒!</p>
“傳令!傳本王軍令,全軍集結!”</p>
“本王要和他徐楓決一死戰!”</p>
“本王要殺光他們!殺光他們啊!”</p>
“不可啊,王爺!”</p>
有部將跪倒在地高呼:“王爺,大汗遺命,是讓咱們保全實力撤退啊!”</p>
“如今主力盡喪,李賊主力隨時都將合圍而來,咱們不能再敗了!大金,要留下一點種子啊!”</p>
“對啊,要給大金留下一點血脈啊!”</p>
部將紛紛勸戒!</p>
這時,在部將的勸戒聲中,多爾袞似乎才從瘋狂之中稍稍回過神,緊緊握著刀柄,環視帳中跪倒諸將,沉默許久,才壓抑出聲:“你們告訴本王,該怎麽撤?”</p>
“不決一死戰,不將徐賊擊退!怎麽撤?”</p>
“他徐楓會讓咱們撤走嘛?”</p>
“能撤走,咱們也不至於被拖在這裏幾個月不能動彈!”</p>
一聲聲質問在帳中響起,勸戒的諸將,一時之間,亦是無言以對,但很快,便有部將出聲,隨即,更是引得諸將紛紛諫言!</p>
“王爺,不能再拖下去了,就讓末將率將士們擋住徐賊吧,您率精銳先撤!”</p>
“對,王爺,怎麽也得給大金留點種子,您率精銳先撤,末將等人,在此拖住徐賊!”</p>
大部撤不了,那就留下大部主力,撤走小部精銳!</p>
這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p>
“不行,你當本王是什麽,丟下將士們逃跑的懦夫嘛!”</p>
多爾袞厲喝!</p>
“王爺,您想想大汗遺命啊!”</p>
“主力沒了,遼東也回不去了,咱們,不能都死在這裏啊!”</p>
“大金,總得傳承下去啊!”</p>
部將苦苦勸戒,多爾袞依舊不為所動!</p>
帳中一片悲切,諸將從勸戒,到苦苦哀求,多爾袞依舊過不去心中的那道坎。</p>
最後,幾位部將對視一眼,卻盡顯決然之色,他們朝多爾袞猛叩首,隨即,還未待多爾袞反應過來,幾位部將,便直接暴起,一個手刀,多爾袞便隻感覺眼前一黑,便失去了意識。</p>
“帶王爺走,走得越遠越好!”</p>
其中一名部將看向一旁拔刀而出滿臉戒備的親衛將領!</p>
“我們來拖住徐賊!”</p>
聞此言,親衛將領眼中戒備消散,歸刀入鞘,朝幾位將領抱拳,未言一句,便上前將多爾袞扛起,大步走出帳中。</p>
帳中諸將,亦是毅然決然的拔刀而出,走出帳外,在這片大漠之上,稍稍停歇片刻的戰事,又再次開啟。</p>
而當鏖戰正酣之際,一隊千餘人的鐵騎,卻是草原飛奔而去……</p>
而在遼河,阿濟格部,卻是完全不同的場景,肅武侯部雖占據兵力優勢,但地處遼東這個後金的基本盤,雖偏師橫掃各地,但後金女真小規模的暴亂幾乎是綿綿不休,襲擾糧道,飲水下毒等等幾乎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個遍。</p>
如此之下,能將阿濟格部擋在遼河之外,已然是拚盡全力之下的事情。</p>
若阿濟格部想要撤退,要追擊的話,亦是無能為力!</p>
相比多爾袞的堅決,阿濟格反倒是幹脆至極,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整頓兵馬,毫不猶豫的脫離了日益維艱的鏖戰,率領著兩旗人馬,向那茫茫大漠奔湧而去。</p>
後金僅剩的兩支生力軍,一支,拚死一戰,一支,毫不猶豫的拋棄遼東而去。</p>
這浩瀚的遼東大地,這個兵鋒赫赫的大金,儼然已成昨日之黃花,徹底凋零,隻在旦夕之間。</p>
昭武二年,六月初一,黃得功率勇衛營於三邊總督部會師古北口,兩部合圍之下,拚死頑抗的多爾袞部,亦是在這大漠戈壁,化為了徹徹底底的曆史。</p>
在宣化,滔天的血腥依舊尚存,隻不過,曾經鏖戰此處的大恒主力大軍,已然不見蹤跡,空蕩的營寨,隻駐守著數千老弱,以及一隊軍中醫師,清理著著這片血腥戰場的同時,亦是照顧著負傷的恒軍將士。</p>
昭武二年六月二十二日。</p>
山海關。</p>
遮天蔽日的大恒龍旗,飄蕩在山海關之下,二十餘萬大恒將士,構鑄成綿延至天際都望不到頭的宏偉。</p>
在那天子大纛之下,是將帥雲集之場景。</p>
京城三邊總督徐楓,山海督師趙武,陝西三邊總督周遇吉,肅武伯張默,黃得功,賀人龍……</p>
本就青史留名者為好,還是這個時空從龍而起者也罷,此刻,這些坐鎮一方,手掌一地,乃至數地軍政大權的大恒權貴頂層人物,皆是畢恭畢敬的立在大恒天子麵前。</p>
“天下第一關,果真雄偉!”</p>
天子眺望山海關,注視許久,亦是忍不住感慨一句。</p>
隨即,天子才環視諸將目光定格在山海督師趙武身上,讚賞之色顯露。</p>
“不錯,打得不錯!”</p>
“陛下用兵如神,一戰全殲後金主力,末將隻是盡了點微末功勞……”</p>
“哈哈哈哈……”</p>
“你小子何時也學會拍馬屁了!”</p>
天子大笑,神色之間,滿是暢快之意。</p>
這一戰,山海鎮的表現,卻是很讓他滿意。</p>
他從來就不會堅信所謂的忠誠。</p>
當忠誠與自身利益,乃至階級利益發生衝突之時,所謂忠誠,又有幾個人能夠堅守!</p>
而山海鎮,就正如昔日之遼鎮。</p>
山海關為天下第一雄關,兵多將廣,防備森嚴,且還有登來水師側翼協防。</p>
正如從山海關而出,難以打通遼東走廊一般,從遼東走廊而來,也難以攻下山海關。</p>
山海關無憂的情況下,山海鎮,可以說是穩若泰山,如此,隻要對麵之敵存在一日,山海鎮,就可逍遙自在一日。</p>
當初遼鎮的糾結,遼鎮的養寇自重,遼鎮的利益階層,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在山海鎮!</p>
所幸的是,這種現象,並沒有出現在山海鎮,當然,利益勾結或許已經出現了,但根基不足,占據不了話語權的主導也說不定。</p>
</p>
但不管如何,如今,遼鎮已經沒了,後金,也快沒了,養寇自重的寇,都沒了,什麽利益勾結,自然都是虛妄!</p>
“陛下,此戰,還多虧了登來水師這幾位將軍……”</p>
此時,趙武小心翼翼的抬頭看了一眼天子,猶豫一會,還是隨之出聲。</p>
“朕知道。”</p>
天子目光定格在孔有德三人身上,這曆史上的三藩之二,當然,若非孔有德沒有戰死,曆史上,三藩之亂,恐怕就變成了四藩了!</p>
而且,三藩之首,恐怕也不是吳三桂了,畢竟,孔有德加入滿清之早,戰功之多,也絕非吳三桂可以比擬的。</p>
天子這般直勾勾的目光,無疑是讓孔有德幾人為之一顫,背脊都被汗濕了。</p>
“東江,人才輩出啊!”</p>
天子下一句話,更是讓三人為之顫栗,噗通跪倒在地,忙不迭的表忠心。</p>
天子爽朗一笑,翻身下馬,親手將孔有德三人扶起:</p>
“此戰,還需幾位將軍多多出力,水師的責任,可不小!”</p>
“陛下放心,末將必定誓死效命,肝腦塗地!”</p>
孔有德三人立馬跪倒,連忙再次表起忠心來。</p>
“陛下,遼賊叛將曹文詔,吳襄,都被我軍俘虜,您看,該如何處置?”</p>
“該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p>
李修不在意的擺了擺手,策馬而動,諸將立即翻身上馬,緊隨而動,隨即,禦前營將士,亦是緊隨其後,朝著山海關浩蕩而去。</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