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很漫長。</p>
還未正是公告任職的洪承疇,已然抵達工部衙門,通宵達旦的查看著工部有關各地工程賑災的卷宗。</p>
而在這京城之中,雖說夜深人靜,宵禁製度早已實施,但對權貴者而言,宵禁,自然是形同虛設。</p>
莫名的壓抑浮躁感,亦是充斥了不少人的心頭。</p>
時至淩晨,午門之外,百官陸續抵達,和往常一樣,文武之間,涇渭分明。</p>
三位閣臣匯聚,對視一眼,雖未言語,一個個卻是無奈一歎。</p>
“來了。”</p>
不知是哪位官員出聲,眾文臣武將下意識的看向後方,隻見洪承疇一身肅黑官袍,神采奕奕的大步而來。</p>
朝堂之上,大都是熟麵孔,如今這正三品官袍,而且還是生麵孔,這人是誰,已然顯而易見。</p>
“咱們的同僚來了!”</p>
來宗道瞥了一眼幾個神色陰鬱的官員,嗬嗬一笑,他倒不在乎這些,這次查完,他就告老還鄉,有著這次查案的功勞在,想來天子也不會虧待他。</p>
而他這次鋪好的路,必然繼任內閣首輔的劉起元,也必定要念著他的好。</p>
如此,朝堂如何,與他又有何關係。</p>
來宗道不在乎,劉起元倒是認真的打量了一下洪承疇。</p>
對洪承疇此人,他自然有所了解。</p>
畢竟,自大恒初立,江南動亂,談及江南政事,離不開的,就是這個洪承疇。</p>
如今入京,執掌一部,入閣顯然也是必然之事………</p>
“首輔大人,次輔大人,楊大人!”</p>
洪承疇倒是和氣,行至三位閣老麵前,拱手出聲。</p>
“早就聽聞洪大人之名,今日一見,果真是聞名不如見麵!”</p>
來宗道還沒有出聲,劉起元卻是率先出聲。</p>
洪承疇目光微動,不經意的看了一眼老神自在的內閣首輔來宗道,心中了然,這才笑嗬嗬的出聲起來。</p>
你一言我一語,儼然是和諧無比。</p>
這副場景,自然是清晰的映入在場文武眼中,文武百官,一個個亦是神色各異,心思難測。</p>
“百官入宮!”</p>
當暮色散去,天剛蒙蒙亮,城樓之上,伴隨著一聲鼓響,宦官的高喝,亦是隨之響起。</p>
宮門緩緩開啟,早已整隊完畢的文武百官,亦是有序朝宮內而去。</p>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p>
承天殿,百官叩拜高呼。</p>
“諸愛卿平身。”</p>
天子端坐龍椅,目光掠過在場文武,最終定格在洪承疇身上片刻,這才收回目光。</p>
“謝陛下!”</p>
眾臣起身,躬身而立。</p>
沒待百官上奏,天子便已出聲:</p>
“洪愛卿。”</p>
“臣在!”</p>
洪承疇邁步而出,朝天子一拜,</p>
天子擺了擺手,一旁二德子立馬手持聖旨行至一冊:“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洪承疇……”</p>
</p>
“任工部尚書,冊封東華閣大學士………”</p>
詔書宣讀完畢,滿朝寂靜,洪承疇亦是心頭一顫,他本以為,工部尚書,已是天大的福源,至於入閣,恐怕就需要他自己去操作。</p>
畢竟,縱使如今大恒朝,入閣,也是依舊遵循前明的廷推之製度,天子也從未打破。</p>
可現在………</p>
此刻,也由不得洪承疇多想,立馬跪倒在地,叩拜高呼:</p>
“臣……叩謝陛下隆恩!”</p>
高呼聲響徹殿中,武勳將帥們尚也還好,什麽內閣不內閣的,跟他們也沒有什麽關係。</p>
而文官們,神色顯然有些不對勁。</p>
廷推之製,無疑是臣權的體現。</p>
以往,官員要入閣,是遵循絕大多數文官們的意見。</p>
而這一道詔書……</p>
從百官廷推入閣,到天子直接下詔入閣!</p>
這……</p>
一時之間,朝堂寂靜,空氣中壓抑得似乎能擰出水來,唯剩洪承疇的高喝聲,還在繚繞盤旋。</p>
幾個部堂大臣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p>
想諫言勸誡,但,陝西動亂雖平,但案情可還未了結,他們這些朝堂官員們,可都還是一屁股屎,擦都沒擦幹淨,便再去違逆陛下,那豈不是老壽星上吊,找死!</p>
但不勸誡的話,那以後入閣,可就不是拉攏同僚,利益交換就能入閣了。</p>
天子一言決之,不讓天子歡喜,誰能入閣?</p>
一個個都得討好天子,讓天子歡喜!</p>
如此媚上,氣節何在,名譽何在,又與宦官閹人何異!</p>
“陛下不可啊!”</p>
刑科給事中張耀文拜倒高呼。</p>
“陛下,廷推之至意,實所以重視選賢薦能,以為國用,期能賢人在位,能者在職,相與共謀國事之興隆,而杜佞幸之竊位,萬萬不可越過此製啊!”</p>
“你的意思是,朕召之入閣,就是召了佞幸,你們廷推入閣,就是推舉賢良?”</p>
天子毫不客氣的質問之下,出聲的刑部給事中頓時臉色煞白,汗如雨下。</p>
如此質問下,滿朝文武盡皆無言,朝堂亦是一片壓抑至極的死寂。</p>
有文官想要諫言反駁,但話到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口。</p>
大恒的建立,大恒國運的穩固,他們的功勞,微不足道,甚至,還屢屢有損大恒國運。</p>
如此,何來的底氣。</p>
縱使開口,也不過是如此自取其辱。</p>
在這大恒朝,時至今日,他們的存在感,已然削弱到了極致。</p>
許久沉默,來宗道亦是黯然一歎,他知道,此事,不可能違逆,他們,也沒有違逆的底氣。</p>
他默默站出身,朝天子一拜:“臣以為,洪大人坐鎮江南多年,督改革,查賦稅………功勞赫赫……入閣佐政亦是理所當然……”</p>
來宗道話音剛起,一道道難以置信的眼神,亦是接連匯聚在了來宗道身上。</p>
這等大是大非麵前,堂堂內閣首輔竟不僅不反駁,竟直接順從?</p>
隨著來宗道話音落下,一道道難以置信的目光,迅速收回,眾文官附和的聲音,亦是接連響起。</p>
天子眼中冷色稍散,唯有眼眸深處,那一抹不耐之意,依舊存在。</p>
他從不介意對官員抱有寬容。</p>
但前提是,有讓他為之寬容的資格。</p>
做事做不成,還不時捅出簍子,拖下後腿!</p>
如此,若低調行事也就罷了,但竟還無自知之明的跟他唱反調!</p>
這怕不是天大的滑稽!</p>
一場朝議,依舊正常的進行,隻不過,群臣的心思,顯然都不在這朝堂議事之上。</p>
天子對廷推製度的完全無視,已然讓眾文官們難掩憂慮忐忑。</p>
臣權的衰弱,就是皇權的擴張。</p>
在這大恒朝,天子皇權,本就是任取任奪,隨心所欲。</p>
可現如今,卻再次壓製臣子寥寥無幾的權利。</p>
甚至直接無視了廷推之製,便插手閣臣任命!</p>
這般下去,內閣必然皆是幸臣,而讓一群幸臣,執掌中樞……</p>
憂慮重重之間,不少朝臣神色儼然陰鬱了許多。</p>
一場朝議,亦是在這詭異的氣氛之下,草草結束。</p>
但這場任命帶來的風波,卻還遠遠未曾結束。</p>
還未正是公告任職的洪承疇,已然抵達工部衙門,通宵達旦的查看著工部有關各地工程賑災的卷宗。</p>
而在這京城之中,雖說夜深人靜,宵禁製度早已實施,但對權貴者而言,宵禁,自然是形同虛設。</p>
莫名的壓抑浮躁感,亦是充斥了不少人的心頭。</p>
時至淩晨,午門之外,百官陸續抵達,和往常一樣,文武之間,涇渭分明。</p>
三位閣臣匯聚,對視一眼,雖未言語,一個個卻是無奈一歎。</p>
“來了。”</p>
不知是哪位官員出聲,眾文臣武將下意識的看向後方,隻見洪承疇一身肅黑官袍,神采奕奕的大步而來。</p>
朝堂之上,大都是熟麵孔,如今這正三品官袍,而且還是生麵孔,這人是誰,已然顯而易見。</p>
“咱們的同僚來了!”</p>
來宗道瞥了一眼幾個神色陰鬱的官員,嗬嗬一笑,他倒不在乎這些,這次查完,他就告老還鄉,有著這次查案的功勞在,想來天子也不會虧待他。</p>
而他這次鋪好的路,必然繼任內閣首輔的劉起元,也必定要念著他的好。</p>
如此,朝堂如何,與他又有何關係。</p>
來宗道不在乎,劉起元倒是認真的打量了一下洪承疇。</p>
對洪承疇此人,他自然有所了解。</p>
畢竟,自大恒初立,江南動亂,談及江南政事,離不開的,就是這個洪承疇。</p>
如今入京,執掌一部,入閣顯然也是必然之事………</p>
“首輔大人,次輔大人,楊大人!”</p>
洪承疇倒是和氣,行至三位閣老麵前,拱手出聲。</p>
“早就聽聞洪大人之名,今日一見,果真是聞名不如見麵!”</p>
來宗道還沒有出聲,劉起元卻是率先出聲。</p>
洪承疇目光微動,不經意的看了一眼老神自在的內閣首輔來宗道,心中了然,這才笑嗬嗬的出聲起來。</p>
你一言我一語,儼然是和諧無比。</p>
這副場景,自然是清晰的映入在場文武眼中,文武百官,一個個亦是神色各異,心思難測。</p>
“百官入宮!”</p>
當暮色散去,天剛蒙蒙亮,城樓之上,伴隨著一聲鼓響,宦官的高喝,亦是隨之響起。</p>
宮門緩緩開啟,早已整隊完畢的文武百官,亦是有序朝宮內而去。</p>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p>
承天殿,百官叩拜高呼。</p>
“諸愛卿平身。”</p>
天子端坐龍椅,目光掠過在場文武,最終定格在洪承疇身上片刻,這才收回目光。</p>
“謝陛下!”</p>
眾臣起身,躬身而立。</p>
沒待百官上奏,天子便已出聲:</p>
“洪愛卿。”</p>
“臣在!”</p>
洪承疇邁步而出,朝天子一拜,</p>
天子擺了擺手,一旁二德子立馬手持聖旨行至一冊:“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洪承疇……”</p>
</p>
“任工部尚書,冊封東華閣大學士………”</p>
詔書宣讀完畢,滿朝寂靜,洪承疇亦是心頭一顫,他本以為,工部尚書,已是天大的福源,至於入閣,恐怕就需要他自己去操作。</p>
畢竟,縱使如今大恒朝,入閣,也是依舊遵循前明的廷推之製度,天子也從未打破。</p>
可現在………</p>
此刻,也由不得洪承疇多想,立馬跪倒在地,叩拜高呼:</p>
“臣……叩謝陛下隆恩!”</p>
高呼聲響徹殿中,武勳將帥們尚也還好,什麽內閣不內閣的,跟他們也沒有什麽關係。</p>
而文官們,神色顯然有些不對勁。</p>
廷推之製,無疑是臣權的體現。</p>
以往,官員要入閣,是遵循絕大多數文官們的意見。</p>
而這一道詔書……</p>
從百官廷推入閣,到天子直接下詔入閣!</p>
這……</p>
一時之間,朝堂寂靜,空氣中壓抑得似乎能擰出水來,唯剩洪承疇的高喝聲,還在繚繞盤旋。</p>
幾個部堂大臣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p>
想諫言勸誡,但,陝西動亂雖平,但案情可還未了結,他們這些朝堂官員們,可都還是一屁股屎,擦都沒擦幹淨,便再去違逆陛下,那豈不是老壽星上吊,找死!</p>
但不勸誡的話,那以後入閣,可就不是拉攏同僚,利益交換就能入閣了。</p>
天子一言決之,不讓天子歡喜,誰能入閣?</p>
一個個都得討好天子,讓天子歡喜!</p>
如此媚上,氣節何在,名譽何在,又與宦官閹人何異!</p>
“陛下不可啊!”</p>
刑科給事中張耀文拜倒高呼。</p>
“陛下,廷推之至意,實所以重視選賢薦能,以為國用,期能賢人在位,能者在職,相與共謀國事之興隆,而杜佞幸之竊位,萬萬不可越過此製啊!”</p>
“你的意思是,朕召之入閣,就是召了佞幸,你們廷推入閣,就是推舉賢良?”</p>
天子毫不客氣的質問之下,出聲的刑部給事中頓時臉色煞白,汗如雨下。</p>
如此質問下,滿朝文武盡皆無言,朝堂亦是一片壓抑至極的死寂。</p>
有文官想要諫言反駁,但話到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口。</p>
大恒的建立,大恒國運的穩固,他們的功勞,微不足道,甚至,還屢屢有損大恒國運。</p>
如此,何來的底氣。</p>
縱使開口,也不過是如此自取其辱。</p>
在這大恒朝,時至今日,他們的存在感,已然削弱到了極致。</p>
許久沉默,來宗道亦是黯然一歎,他知道,此事,不可能違逆,他們,也沒有違逆的底氣。</p>
他默默站出身,朝天子一拜:“臣以為,洪大人坐鎮江南多年,督改革,查賦稅………功勞赫赫……入閣佐政亦是理所當然……”</p>
來宗道話音剛起,一道道難以置信的眼神,亦是接連匯聚在了來宗道身上。</p>
這等大是大非麵前,堂堂內閣首輔竟不僅不反駁,竟直接順從?</p>
隨著來宗道話音落下,一道道難以置信的目光,迅速收回,眾文官附和的聲音,亦是接連響起。</p>
天子眼中冷色稍散,唯有眼眸深處,那一抹不耐之意,依舊存在。</p>
他從不介意對官員抱有寬容。</p>
但前提是,有讓他為之寬容的資格。</p>
做事做不成,還不時捅出簍子,拖下後腿!</p>
如此,若低調行事也就罷了,但竟還無自知之明的跟他唱反調!</p>
這怕不是天大的滑稽!</p>
一場朝議,依舊正常的進行,隻不過,群臣的心思,顯然都不在這朝堂議事之上。</p>
天子對廷推製度的完全無視,已然讓眾文官們難掩憂慮忐忑。</p>
臣權的衰弱,就是皇權的擴張。</p>
在這大恒朝,天子皇權,本就是任取任奪,隨心所欲。</p>
可現如今,卻再次壓製臣子寥寥無幾的權利。</p>
甚至直接無視了廷推之製,便插手閣臣任命!</p>
這般下去,內閣必然皆是幸臣,而讓一群幸臣,執掌中樞……</p>
憂慮重重之間,不少朝臣神色儼然陰鬱了許多。</p>
一場朝議,亦是在這詭異的氣氛之下,草草結束。</p>
但這場任命帶來的風波,卻還遠遠未曾結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