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輕歎一聲,天子亦是少有之無奈。


    為天子,他能解決很多人,能辦成很多事,但麵對這天氣變化,這綿延天災,他是真的無能為力,隻能被動的接受。


    隻能寄希望於天意,希望這一場小冰河時期的天災,能夠更快的結束。


    沉默許久,天子這才緩緩挪轉目光,至車廂中的幾位皇子。


    天子以巡視為題,為例行之考教。


    諸皇子此刻皆是奮筆疾書,絞盡腦汁的做著天子這一次考教之題。


    巡視天下一年有餘,幾位皇子自然是又年長了一歲。


    和深宮之時不同,這一年隨駕巡視,雖依舊是養尊處優,但人都是這樣,經曆得多了,見得多了,自然就有所長進。


    諸皇子在深宮讀書多年,雖算不上滿腹經綸,但在嚴苛的教育製度下,也差不多少了。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當下隨天子巡視,上至天下大勢,下至民生安穩,某種意義上而言,也算得上是一場知行合一的旅途了。


    如此之曆練,盡管才短短一年多時間,諸皇子也明顯成熟許多。


    言論,亦是多了幾分穩重乃至城府。


    當然,天子知道,其中因素最大的,莫過於諸皇子的麵世。


    生於深宮,長於深宮,受教於深宮。


    皇子們對宮外的一切了解,皆隻存在於紙麵上與口頭上。


    文臣武將們,絕大多數人對皇子的了解,也隻是來自口頭上。


    當紙麵上,口頭上那一層薄紗散去。


    皇子特殊的身份,注定了一切都不會簡單。


    君擇臣,臣亦擇君。


    當今之君,臣無法擇。


    皇子可就顯然不一樣了。


    天家子嗣,僅僅這四個字,青史數千年,便說明得清清楚楚。


    兄弟情分這東西。


    在諸皇子年幼之時,天子還多有見到。


    可也不知何時起,明明諸皇子也都未成年,兄弟情分這東西,天子已然看不到絲毫。


    幼時玩得再親密的皇子,當下,也是能明顯察覺他們之間的隔閡。


    天子完全可以預想得到,甚至都要不了多久,隨著諸皇子隨駕巡視越久,接觸的人與事越多。


    儲君之爭,恐怕就會正式拉開帷幕。


    思緒至此,似是想到了什麽,天子眸光驟然一陣閃爍,但很快,這一抹波動,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儲君之爭,亦是可以算作曆練。


    明槍暗箭,陰謀詭計,血雨腥風……


    這一切,經曆得多了,自然就是合格的天家子嗣,天子,亦是能從這些合格的子嗣之中,挑選出最優秀的存在,傳承他打下的這大恒基業。


    三代之治,應該已經足以將大恒,推至前所未有之巔峰!


    天子思緒之間,皇子們亦是接連放下筆鋒,一封封答卷,亦是交到了天子麵前。


    隨即一個個老老實實坐在原位,等待著天子出聲。


    和往常一樣,天子緩緩翻閱著諸皇子之答卷。


    天子之考教,是在於此行巡視至陝西後之感。


    此行至陝西,其目的,在於西北邊關,中途幾乎未曾停留,入陝西已有大半月,途中縱使未曾停留,但陝西之景,肉眼所見,亦是足以看清楚個差不多。


    尤其是……民生百態!


    天子自然是希望諸皇子能懂得民生疾苦。


    而這一趟陝西之行,這天災綿延近二十年的遷徙,相信足以將民生之疾苦,清楚的展現在諸皇子麵前。


    考教,自然就是要看一看,天子想要的目的,是否能達到。


    讓諸皇子出宮隨駕而行,等於就是提前掀起了儲君之爭,如此大的後果,教育的目的若達不到,那此行巡視天下,無疑是極其不完美。


    天子目光在紙麵上流轉,各異的字體之上,通篇至理名言,幾乎是很好的顯露了諸皇子之性子。


    大皇子李璟,性子溫和,君子如玉,其言,亦是民生疾苦居多,但溫和性子之下,卻多是聖賢哲理,幻想大過實際。


    二皇子性子剛烈,用當前朝臣私下之言,那就是二皇子類父!


    類不類父,這一點,天子顯然並不是太在乎,但若論行事作風,二皇子顯然頗對天子胃口。


    殺伐果斷之言,在紙麵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過剛卻易折,天子似不經意的瞥了一眼老老實實端坐的二皇子,這一個念頭,亦是於腦海中浮現。


    三皇子之言,中規中矩,挑不出毛病,也難尋亮點,四皇子,則跟三皇子一樣,通篇大話套話,挑不出毛病,卻又不好苛責什麽。


    五皇子年歲尚小,卻也明顯顯露天資,言語雖稚嫩,但其中隱隱顯露的想法,卻也是讓天子眼前一亮。


    考教的結果,較之往常,似乎並沒有什麽區別。


    似乎,天子想要諸皇子了解的事情,他們,也都了解了,至少,在這紙麵上,是真的了解了。


    真正的實際會如何


    當下錦衣玉食,高高在上,尚且難以看出。


    這一點,天子倒也不甚在意。


    儲君之培養,又豈是一朝一夕之事。


    哪怕確定了誰為儲君,培養,也依舊要持續,一直要持續到他生命盡頭。


    且,還不止是儲君培養,還有皇太孫的培養,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他昭武帝開國之君鑄就大恒天下,再開創一代盛世,立下大恒數百年根基。


    儲君傳承他的意誌,再強根固本數十年,延續一代盛世。


    皇太孫則不同儲君。


    不出意外的話,他的儲君,接手的必然是一個被掃掃得幹幹淨淨的天下。


    他的儲君,需要的,已經不是開拓的欲望,而是守成的不動如山。


    繼續清掃弊病,查漏補缺,穩住這個他大刀闊斧以及肆意開拓的天下。


    而皇太孫,儲君執政數十年,天下,必然徹底走向穩定。


    再巔峰的盛世,亦是必然開始走下坡路,職能統治體係,必然僵硬。


    皇太孫,需要的,就是銳意進取的開拓。


    再掃天下!


    革除弊病,改革職能,讓天下再換新顏!


    如此三代之治,若能達成。


    隻要之後不是代代昏君,代代奸臣,那大恒國運,必然綿長,兩三百年,絕不是極限。


    ……


    82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章水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章水墨並收藏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