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致遠從老夫人那裏回來,一臉疲憊地進了房。
書香忙叫綠雲打水來,說道:“二爺,怎麽樣了?”
寧致遠神色黯然地搖了搖頭。
書香的心沉了下去。
她也知道老夫人是最不容易說通的,畢竟是長房長孫,靖遠侯府的侯爺沒了,老夫人豈肯善罷甘休。
何況朝廷派係之間的明爭暗鬥,以及皇後和太後兩派的態度,這些僅僅還都隻是書香和寧致遠的猜測,一來不能和老夫人說的太過詳盡,二來又不能讓老夫人跟著操心。
真是左右為難。
綠雲打了水進來,書香服侍寧致遠換了衣裳,淨了臉。
寧致遠用帕子擦了擦臉,說道:“夫人病著,我也就沒多說。祖母那邊,我一提起韓家,祖母就氣得一句話也不願再聽。隻能以後再說了。”
書香勸道:“二爺別著急,老夫人也是太過傷心,過了這一陣兒,大概也就能聽得進去勸了。”
隻是,不知道時間還是否來得及。就算是老夫人的情緒緩和下來了,能不能答應也是未定之數。
剛說了幾句話,忽然外頭傳來小丫環焦急的聲音:“二爺,二爺!”
書香嚇了一跳,這麽大呼小叫的,難道又出了變故?
一個丫環氣喘籲籲地進了房,書香認得她是老夫人房裏的夏薇,不由得著急起來,莫非是老夫人那邊出了什麽事?
夏薇右手緊緊地握在胸口。像是喘不過氣來,好容易才斷斷續續地說道:“二爺,二奶奶,宮裏來了旨意……宣二爺進宮呢!”
書香心頭猛地一跳。剛才還在擔心著,沒想到這就來了。
寧致遠眉頭緊蹙。說道:“可知道是什麽事?”
夏薇搖搖頭:“奴婢不知道。老夫人請二爺快些過去。”
寧致遠說道:“知道了。”又回頭囑咐書香。“我去看看是怎麽回事,萬一……”寧致遠打住了話頭。
書香強自鎮定心神,說道:“二爺放心,家裏的事有妾身照看呢。”
寧致遠點點頭,不再多說,帶著夏薇出了房。
書香想起了什麽似的,叫錦瑟立刻拿大氅來,披在身上快步出去了。
寧致遠走在前頭,書香追了上去。說道:“妾身也去前麵看看。”
寧致遠一愣,立刻想了起來,他剛剛去老夫人那裏透露過想讓韓家一步的意思。老夫人卻沒答應。現下宮裏就發了旨意召寧致遠進宮,老夫人此刻一定又是著急又是心慌,書香是想去照看和勸慰老夫人。
寧致遠感激地點點頭,兩人一前一後向老夫人那裏走去。
老夫人正在和宮裏來傳旨的公公寒暄著。幾番旁敲側擊,來人卻都不說到底是為何才來傳寧致遠進宮的。
論職位,寧致遠不過是個正六品禮部主事,哪裏能有機會單獨麵聖。
老夫人越是問不出什麽,心裏越是沒底。想起剛才寧致遠話裏隱約透出來的意思,更加不安起來。難道真的是寧致達的死引起了朝廷派係之爭?
老夫人雖然知道寧致達和寧夫人是向著皇後這一派的,可是卻也沒有太打聽這些事。寧致達在世的時候,是個成日隻知道吃喝玩樂的人,又怎麽會攙和到朝廷和後宮的事?寧夫人的娘家倒是有些身份的,但是寧夫人一個內宅婦人,又能引起什麽事端來?老夫人也就沒太放在心上。
但是如果寧致達之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為什麽寧致遠剛才會來勸說她答應讓寧家和韓家和解呢?老夫人是看著寧致遠長大的,知道寧致遠的性子雖然含蓄內斂,但絕不是懦弱怕事的人。老夫人也是為寧致達的去世太過傷心了,竟然都沒有想到這麽深的關係,隻是一口就拒絕了寧致遠的意思。
可是還沒等她仔細思量,就忽然有人進來稟報說宮裏派了人來。
要不是有緊急的大事,怎麽會傳出來給寧致遠的旨意。
老夫人還想再從公公口中問出些什麽話來,寧致遠和書香進了房。
那公公見了寧致遠就站起身來,說道:“這位就是寧二爺吧?”
寧致遠說道:“在下正是,不知公公如何稱呼?”
公公說道:“咱家姓褚。事不宜遲,二爺這就跟咱家去吧。”
老夫人不由得心急地站起身來,想要說什麽卻又說不出口。
正焦急萬分著,忽然一隻溫暖的小手扶住了她的手臂,書香喚道:“老夫人。”
老夫人這才稍稍定下神來,回頭看了看書香,書香輕輕地卻十分堅定地點了點頭。
老夫人不由得攥緊了手,看著寧致遠跟著褚公公出了房。
書香扶著老夫人緩緩地坐下,吩咐夏蕊道:“勞煩姑娘去給老夫人倒杯熱茶來,暖暖身子。”
老夫人拉著書香的手不放開,似乎想要確定什麽事卻又不敢開口相詢:“書香,這……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書香溫言勸道:“老夫人先別著急,聽孫媳婦慢慢跟您說。”
老夫人心裏卻是止不住的煩亂,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起來:“……怎麽忽然傳旨讓致遠進宮?難道真的是因為致達的事……”
書香接過夏蕊的茶盞,奉給老夫人:“老夫人先喝口茶壓壓驚。”
老夫人微微顫抖的手端了茶,隻抿了一口就放了下來:“書香,你到底知道些什麽?快跟我說說。”
書香抬頭看了夏蕊一眼,夏蕊會意,帶著房裏的人退了下去。
書香這才開口說道:“老夫人,頭裏二爺跟您說過侯爺的事。”
老夫人歎了口氣:“致達沒了,我這心裏也實在是難受。致遠說韓都督到處托人來求咱們,隻要咱們肯答應放了韓少元。我一聽這話隻顧著氣了,還罵了致遠幾句,說他不懂事,哪能讓致達就這麽白白死了……”
老夫人說著說著擦起了眼淚:“我也真是老糊塗了,要不是出了大事,致遠這孩子又怎麽會和我說這些話?我真應該好好思量一番才是。”
書香說道:“老夫人千萬別這麽說,二爺也是為了咱們寧家好,不得已才想與韓家和解。二爺知道老夫人心疼侯爺,怕老夫人不答應,才沒有給韓家準話,就是想聽聽老夫人的意思。”
老夫人攥住了書香的手,哽咽著說道:“是我太草率了,隻要致遠能好好地回來,隻要咱們寧家能好好的……我……我都答應……”
書香拿出帕子來給老夫人擦淚,勸道:“老夫人別擔心,不過是傳二爺進宮裏去,還不一定是為著什麽事呢。老夫人還是等二爺回來了再說吧。”
老夫人清了清嗓子,憂心忡忡地說道:“你年紀還小,不知道這其中的關係。你想致遠不過是個禮部主事,要是為了朝廷的事,哪能宣旨召他緊急進宮?一定是為了致達的事……”老夫人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麽,急促地說道:“難道是韓都督求到了皇上麵前,想求皇上保韓少元一命?”
書香有些不忍心地搖了搖頭:“隻怕不是。”頓了頓才說道:“前兒二爺說,韓都督還請了肅南伯親自來說情。”
老夫人說道:“這事我也聽說了。能請得動肅南伯,韓家自然也是有些根基的,也看得出的確是有誠意。不過……”
書香輕聲說道:“老夫人可知道肅南伯世子已經和安清縣主訂了親了?”
老夫人漸漸蹙起了眉頭:“安清縣主?難道是……”老夫人猛然抬眼看著書香,一臉的驚詫和難以置信。
書香知道老夫人也已經想到了這一層,便鄭重地點了點頭:“二爺就是怕事態會進一步擴大,這才想答應韓都督,早早了結了此事。”
老夫人不由得緊緊抓住書香的手:“可是……剛才宮裏已經派了人來……”
書香的心情也漸漸低落了下來,說道:“如今……咱們隻能先等著了。”
這時外頭的小丫環稟道:“二太太來了。”
老夫人說道:“進來吧。”
二太太臉上帶著些許慌張,進了房就輪流看著老夫人和書香的臉色,似乎想看出什麽端倪來。
書香起身行禮:“娘。”
二太太說道:“我聽說宮裏傳了旨意,命致遠進宮。到底是怎麽回事?”
老夫人向書香點點頭,書香說道:“娘先別急,老夫人也在等宮裏的消息呢,傳旨的公公也沒說是為了什麽事。”
二太太臉上的慌張更加明顯了,有些坐臥不寧,時不時看向門外,似乎以為寧致遠馬上就要回來了。
書香勸慰了老夫人和二太太半天,兩人才平靜了些。
雖然書香是竭力安慰著老夫人和二太太,其實書香心裏也是忐忑不安,宮裏傳出來的旨意到底是誰的,是皇上、皇後還是太後召見寧致遠?到底是為了什麽事?要是寧致遠說錯了話,會不會連累到韓家?要是皇上知道了此事,下旨處置韓少元,那事情就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到那時,韓家勢必與寧家結下仇怨,恐怕連太後也會認為寧家對此事處置不當。靖遠侯已經沒了,寧家如今既沒有實權又沒有爵位,往後的日子會越來越艱難。
老夫人、二太太和書香在房裏默默地等待著消息。(未完待續)
書香忙叫綠雲打水來,說道:“二爺,怎麽樣了?”
寧致遠神色黯然地搖了搖頭。
書香的心沉了下去。
她也知道老夫人是最不容易說通的,畢竟是長房長孫,靖遠侯府的侯爺沒了,老夫人豈肯善罷甘休。
何況朝廷派係之間的明爭暗鬥,以及皇後和太後兩派的態度,這些僅僅還都隻是書香和寧致遠的猜測,一來不能和老夫人說的太過詳盡,二來又不能讓老夫人跟著操心。
真是左右為難。
綠雲打了水進來,書香服侍寧致遠換了衣裳,淨了臉。
寧致遠用帕子擦了擦臉,說道:“夫人病著,我也就沒多說。祖母那邊,我一提起韓家,祖母就氣得一句話也不願再聽。隻能以後再說了。”
書香勸道:“二爺別著急,老夫人也是太過傷心,過了這一陣兒,大概也就能聽得進去勸了。”
隻是,不知道時間還是否來得及。就算是老夫人的情緒緩和下來了,能不能答應也是未定之數。
剛說了幾句話,忽然外頭傳來小丫環焦急的聲音:“二爺,二爺!”
書香嚇了一跳,這麽大呼小叫的,難道又出了變故?
一個丫環氣喘籲籲地進了房,書香認得她是老夫人房裏的夏薇,不由得著急起來,莫非是老夫人那邊出了什麽事?
夏薇右手緊緊地握在胸口。像是喘不過氣來,好容易才斷斷續續地說道:“二爺,二奶奶,宮裏來了旨意……宣二爺進宮呢!”
書香心頭猛地一跳。剛才還在擔心著,沒想到這就來了。
寧致遠眉頭緊蹙。說道:“可知道是什麽事?”
夏薇搖搖頭:“奴婢不知道。老夫人請二爺快些過去。”
寧致遠說道:“知道了。”又回頭囑咐書香。“我去看看是怎麽回事,萬一……”寧致遠打住了話頭。
書香強自鎮定心神,說道:“二爺放心,家裏的事有妾身照看呢。”
寧致遠點點頭,不再多說,帶著夏薇出了房。
書香想起了什麽似的,叫錦瑟立刻拿大氅來,披在身上快步出去了。
寧致遠走在前頭,書香追了上去。說道:“妾身也去前麵看看。”
寧致遠一愣,立刻想了起來,他剛剛去老夫人那裏透露過想讓韓家一步的意思。老夫人卻沒答應。現下宮裏就發了旨意召寧致遠進宮,老夫人此刻一定又是著急又是心慌,書香是想去照看和勸慰老夫人。
寧致遠感激地點點頭,兩人一前一後向老夫人那裏走去。
老夫人正在和宮裏來傳旨的公公寒暄著。幾番旁敲側擊,來人卻都不說到底是為何才來傳寧致遠進宮的。
論職位,寧致遠不過是個正六品禮部主事,哪裏能有機會單獨麵聖。
老夫人越是問不出什麽,心裏越是沒底。想起剛才寧致遠話裏隱約透出來的意思,更加不安起來。難道真的是寧致達的死引起了朝廷派係之爭?
老夫人雖然知道寧致達和寧夫人是向著皇後這一派的,可是卻也沒有太打聽這些事。寧致達在世的時候,是個成日隻知道吃喝玩樂的人,又怎麽會攙和到朝廷和後宮的事?寧夫人的娘家倒是有些身份的,但是寧夫人一個內宅婦人,又能引起什麽事端來?老夫人也就沒太放在心上。
但是如果寧致達之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為什麽寧致遠剛才會來勸說她答應讓寧家和韓家和解呢?老夫人是看著寧致遠長大的,知道寧致遠的性子雖然含蓄內斂,但絕不是懦弱怕事的人。老夫人也是為寧致達的去世太過傷心了,竟然都沒有想到這麽深的關係,隻是一口就拒絕了寧致遠的意思。
可是還沒等她仔細思量,就忽然有人進來稟報說宮裏派了人來。
要不是有緊急的大事,怎麽會傳出來給寧致遠的旨意。
老夫人還想再從公公口中問出些什麽話來,寧致遠和書香進了房。
那公公見了寧致遠就站起身來,說道:“這位就是寧二爺吧?”
寧致遠說道:“在下正是,不知公公如何稱呼?”
公公說道:“咱家姓褚。事不宜遲,二爺這就跟咱家去吧。”
老夫人不由得心急地站起身來,想要說什麽卻又說不出口。
正焦急萬分著,忽然一隻溫暖的小手扶住了她的手臂,書香喚道:“老夫人。”
老夫人這才稍稍定下神來,回頭看了看書香,書香輕輕地卻十分堅定地點了點頭。
老夫人不由得攥緊了手,看著寧致遠跟著褚公公出了房。
書香扶著老夫人緩緩地坐下,吩咐夏蕊道:“勞煩姑娘去給老夫人倒杯熱茶來,暖暖身子。”
老夫人拉著書香的手不放開,似乎想要確定什麽事卻又不敢開口相詢:“書香,這……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書香溫言勸道:“老夫人先別著急,聽孫媳婦慢慢跟您說。”
老夫人心裏卻是止不住的煩亂,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起來:“……怎麽忽然傳旨讓致遠進宮?難道真的是因為致達的事……”
書香接過夏蕊的茶盞,奉給老夫人:“老夫人先喝口茶壓壓驚。”
老夫人微微顫抖的手端了茶,隻抿了一口就放了下來:“書香,你到底知道些什麽?快跟我說說。”
書香抬頭看了夏蕊一眼,夏蕊會意,帶著房裏的人退了下去。
書香這才開口說道:“老夫人,頭裏二爺跟您說過侯爺的事。”
老夫人歎了口氣:“致達沒了,我這心裏也實在是難受。致遠說韓都督到處托人來求咱們,隻要咱們肯答應放了韓少元。我一聽這話隻顧著氣了,還罵了致遠幾句,說他不懂事,哪能讓致達就這麽白白死了……”
老夫人說著說著擦起了眼淚:“我也真是老糊塗了,要不是出了大事,致遠這孩子又怎麽會和我說這些話?我真應該好好思量一番才是。”
書香說道:“老夫人千萬別這麽說,二爺也是為了咱們寧家好,不得已才想與韓家和解。二爺知道老夫人心疼侯爺,怕老夫人不答應,才沒有給韓家準話,就是想聽聽老夫人的意思。”
老夫人攥住了書香的手,哽咽著說道:“是我太草率了,隻要致遠能好好地回來,隻要咱們寧家能好好的……我……我都答應……”
書香拿出帕子來給老夫人擦淚,勸道:“老夫人別擔心,不過是傳二爺進宮裏去,還不一定是為著什麽事呢。老夫人還是等二爺回來了再說吧。”
老夫人清了清嗓子,憂心忡忡地說道:“你年紀還小,不知道這其中的關係。你想致遠不過是個禮部主事,要是為了朝廷的事,哪能宣旨召他緊急進宮?一定是為了致達的事……”老夫人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麽,急促地說道:“難道是韓都督求到了皇上麵前,想求皇上保韓少元一命?”
書香有些不忍心地搖了搖頭:“隻怕不是。”頓了頓才說道:“前兒二爺說,韓都督還請了肅南伯親自來說情。”
老夫人說道:“這事我也聽說了。能請得動肅南伯,韓家自然也是有些根基的,也看得出的確是有誠意。不過……”
書香輕聲說道:“老夫人可知道肅南伯世子已經和安清縣主訂了親了?”
老夫人漸漸蹙起了眉頭:“安清縣主?難道是……”老夫人猛然抬眼看著書香,一臉的驚詫和難以置信。
書香知道老夫人也已經想到了這一層,便鄭重地點了點頭:“二爺就是怕事態會進一步擴大,這才想答應韓都督,早早了結了此事。”
老夫人不由得緊緊抓住書香的手:“可是……剛才宮裏已經派了人來……”
書香的心情也漸漸低落了下來,說道:“如今……咱們隻能先等著了。”
這時外頭的小丫環稟道:“二太太來了。”
老夫人說道:“進來吧。”
二太太臉上帶著些許慌張,進了房就輪流看著老夫人和書香的臉色,似乎想看出什麽端倪來。
書香起身行禮:“娘。”
二太太說道:“我聽說宮裏傳了旨意,命致遠進宮。到底是怎麽回事?”
老夫人向書香點點頭,書香說道:“娘先別急,老夫人也在等宮裏的消息呢,傳旨的公公也沒說是為了什麽事。”
二太太臉上的慌張更加明顯了,有些坐臥不寧,時不時看向門外,似乎以為寧致遠馬上就要回來了。
書香勸慰了老夫人和二太太半天,兩人才平靜了些。
雖然書香是竭力安慰著老夫人和二太太,其實書香心裏也是忐忑不安,宮裏傳出來的旨意到底是誰的,是皇上、皇後還是太後召見寧致遠?到底是為了什麽事?要是寧致遠說錯了話,會不會連累到韓家?要是皇上知道了此事,下旨處置韓少元,那事情就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到那時,韓家勢必與寧家結下仇怨,恐怕連太後也會認為寧家對此事處置不當。靖遠侯已經沒了,寧家如今既沒有實權又沒有爵位,往後的日子會越來越艱難。
老夫人、二太太和書香在房裏默默地等待著消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