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上諫的並非別人,正是當朝首席禦醫彥仲傑。
在朝堂裏打拚的臣子都非等閑之輩,紛紛揣度起聖意來,不再像上次那般衝動魯莽,擺明了觀望的態度。
有人便說了,這是彥太醫借題發揮,要給自己女兒討個說法。
這彥家明明攀上了王府這門親,為何如今卻要給墨逸軒臉色看。大家俱是雲裏霧裏,隻覺這事並非表麵上那般簡單。
好在彥玉同墨逸軒年紀皆不大,這才沒惹了多餘的流言蜚語。倒有人私下傳是墨逸軒本不喜女色,被彥仲傑知曉,便想毀了這門親。眾說紛紜,孰是孰非一時間難以分辨。
擱淺幾日,皇上才開了金口,嚴厲斥責了墨逸軒,並派他前往西南賑災,也好將功補過。如今西南已是顆粒無存,饑民遍地,正是災情最重的時刻。
有了上次的教訓,墨逸軒也學聰明了,自覺麵聖,誠懇悔過。並提出要將修寶塔的財物用來賑濟災民,以顯皇恩浩蕩。這馬屁拍的很是合慕澤岑的心,自然也對墨逸軒和顏悅色起來。
這賑災並非美差,可要落入貪官手裏那可就成了肥差。墨逸軒平日裏不靠譜的性子,讓一些忠臣又憂慮了。他們生怕這位王爺會將那些錢又拿回去,本著忠君效國之心,又上諫要求派遣一名正直的大臣跟隨。
墨逸軒聽了自然狠狠發了一通脾氣,隻覺這群老家夥也忒蹬鼻子上臉了。
因把錢都拿去賑災,自然王府跟元家的生意也就終止了。元家也不敢不從,畢竟搶他們生意的是當今聖上,隻有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一時間府裏的用度也變得緊張起來。更有人借此想要元月兒盡早嫁出去得那一份聘禮。
元景榮聽了自然知曉這是秦氏的計謀,可眼瞧現狀如此。便也默許了。
倒可憐元月兒和蘇姨娘以淚洗麵,無奈之下便想了個大膽的主意,還真讓她避過了這門親事,此為後事不提。
對於賑災可派之人,慕澤岑也是謹慎挑選一番,最終落定,讓三皇子慕天佑同彥仲傑一行,跟墨逸軒前往西南賑災。
皇後一聽這去的人裏沒有太子,卻是喜憂參半。這活要是幹漂亮了。那可是功德一件。但賑災也是有風險的,且不說那些饑民認糧不認人,便是那山洪也是不時爆發,當真是危機重重。
尋思著三皇子向來病怏怏的。這次就算有所作為。也不一定會讓皇上得以重用,皇後便放下了半顆心。至於自己的姐夫跟著前往,她隻當是皇上給三皇子的身體做了個保障。倒不覺什麽。
可一細想,才覺出這裏深意。
這三人,互無牽涉,甚有糾葛,卻能讓對方相互有所顧忌。想通這點,皇後更加安心。暗自讚歎慕澤岑下的這手好棋。
聖命下達,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如今水患導致民眾流離失所。一時間官員都多為自保,便是發現了片區疫情也不會上報朝廷,以免受責。
彥玉深知,大災之後有大疫。這次前往的幾人都跟自己有聯係,誰出了事她心裏都不會好受,可要說起治療的法子,她卻並無所知。但若要預防,她倒還有這方麵的常識。想了想,便去了彥仲傑書房。
得知彥玉來看自己,彥仲傑有些許意外,畢竟自己再三對女兒斥責,隻會讓父女隔閡更深。看彥仲傑愣著,丁二小聲地又說了一遍:“老爺,小姐求見。”
“讓她進來。”彥仲傑放下了手中的書,坐到了一旁鐵梨木太師椅上。
彥玉走進書房,規矩地行了禮說道:“父親,女兒有一事要說。”
看她神情帶著少見的正經,彥仲傑不由疑惑,平舉起一手說:“坐下說吧。”放下了平日裏嚴肅,多了幾分親和。
“父親,女兒病重幾日,夢中曾出現過一個神仙。”彥玉如是說著,打量了一下彥仲傑的臉色,又接著道,“那神仙告訴我,女兒命不該絕。”
彥仲傑手幾不可查地抖了一下,直直地望著彥玉:“當真?”聲音因著欣喜而有些顫抖,兩眼甚至多了一些晶瑩。
被這麽看著,彥玉有些不好意思,垂下了頭:“是。”
舒了口氣,彥仲傑抬起頭望著房梁,心裏念道:定是虹兒在天上保佑我們的女兒。
猜他是信了,彥玉也鬆了口氣,又說道:“昨晚,女兒又夢到了那個神仙。”
“他說了什麽?”彥仲傑情急地看著彥玉,似有些坐不住,用手抓著貼金扶手。
“他告訴女兒,大災之後有大疫,又說女兒將有一位至親會去水深火熱之處。”彥玉將結合實際的腹稿說出,“女兒便鬥膽來告知父親,這次前去賑災,要保重身體。”
彥仲傑若有所思地扶著胡須,喃喃重複:“大災之後有大疫……”這話確不像彥玉這個才入學的孩童說的出來的,顯然是經驗之談,卻也不能輕信,決定翻看資料再做定奪。
饒是彥仲傑,也有束手無策之病症,這疫情便是其一。若真如彥玉所言,隻怕如今西南已經傳播開了疫情。
看他眉頭緊鎖,彥玉又說:“女兒擔心於您,感激這位仙人再三出言提醒,便又問了他可有方法能解。”
這時,彥仲傑已經信了七八成,聽彥玉這麽說,自然眼眸閃亮,精神奕奕:“是何方法?”
“仙人隻說,天機不可泄露。”彥玉賣了個關子,又道,“但他離開時說了幾句話,好像是……嗯。”彥玉偏著腦袋,作回想狀。
彥仲傑急不可耐,但還是按下焦急的情緒,說道:“不著急,慢慢想。”
彥玉覺得這戲也演的夠像了,方說道:“食不沾生冷,水不飲不沸,居不得蚊蟲。遠汙離濁,疫自不染身。”
顧不上思索彥玉如何一口嗬氣地說完,彥仲傑忙走到書桌邊提筆記下。再一細看,覺得這幾點並不難,卻是將病從口入這一關點明,至於這蚊蟲又是何意?得不出思緒的彥仲傑又念了幾遍,意欲猜透裏麵的玄機。
彥玉可不敢再說蚊子是傳播瘧疾的源頭,畢竟自己該說的都說了,沒必要為了講解原理讓自己露餡,便又行了一禮:“父親,女兒先告退了。”
“嗯。”彥仲傑這才回過神,等彥玉退出門前又說道,“爹爹不在,玉兒要好好保重身子。”
彥玉回頭甜甜一笑,若茶花綻開,清新中透著甜美:“女兒明白,爹爹也要保重。”
久不聞她叫自己爹爹,今天聽了,彥仲傑又覺鼻尖有些酸酸的,唇角卻是不可抑製的上揚。定下心神,他揚聲叫了丁二喚朱管家來,叮囑了一些事便邀了幾名同僚,去了太醫院。
幾人齊心協力翻看曆年紀錄,當真發現無論是山洪地震,之後都有或大或小的疫情紀錄。當下對彥仲傑的學識更加產生了瞻仰之意,商量之下,派出兩名代表同彥仲傑一齊麵聖。
皇上自是對彥仲傑褒獎賞賜,彥仲傑婉拒並提出將賞賜換做米糧賑濟災民,更得皇上心意。便禦賜親筆書寫的匾額一枚,上書,聖手神醫。
準備好賑災物品,出發的日子臨近,彥玉不放心,便又分別跟墨逸軒和慕天佑寫了書信。
兩人俱是意外,本以為彥玉會因為那件事跟他們斷絕來往,竟能不計前嫌,實屬難得。而慕天佑則是多得了一個精致的錦囊,彥玉學著高深人士的法子,隻告知其在危急之時打開。
慕天佑本想默默收下,但最終還是起身前往探望。瞧彥玉的臉又瘦了一圈,竟是無以言表地心疼。兩人說著話聊著天,一如往日,並無差異。
唯獨臨走前,彥玉叫住了慕天佑。屏退丫鬟和柳嬤嬤,她猶豫不決,最終才問道:“天佑哥哥,那張椅子,你真的想坐麽?”
慕天佑手不經意間握起,他單手背在身後,深深地看了彥玉一眼,便移開了視線望向門外,隻說了一個字:“想。”
明知這個答案,彥玉卻依然覺得有些難接受,兀自站著,嘴張了張,說不出話來。
伸手拍了拍彥玉的腦瓜,慕天佑柔和地笑著說道:“無論怎樣,我都會對你好的,你不用擔心。”
這樣的承諾在彥玉聽來絕非假話,可她卻並無法開懷。
相對無言,慕天佑收回手,自行離去。
如今彥玉身子已經好轉,京都裏的天也燥熱起來。彥府當下便將收拾好的東西俱盤上了車,一行人下別苑去避暑了。倒是錯過了送彥仲傑的日子,這自然也是彥仲傑有意為之。
一路上彥滄孩子氣地硬要跟彥玉一車,穆妙姍無法,便由著她了,隻讓春玲陪著看護小少爺。因春玲來了這車,車上就要下一個丫鬟,坐在車邊的紫竹自行下了車去後麵的牛車坐了。
春玲道了謝,大大方方地坐上了馬車,隻一心看護起小少爺來。
到底是個孩子,之前還因著彥玉懲罰丫鬟而避開,現在卻又親近地貼過來。彥玉也不惱他一路上搗蛋,等他累了,便拉過他在自己膝頭趴著歇會兒。拿了絹子給彥滄擦汗,彥玉說道:“這大熱天的,也別蹦過頭了,小心中了暑。”
彥滄自是應了,閉上眼沒多久就睡的香甜,還打起了小呼嚕。
春玲本想抱小少爺回去,但見他睡的踏實,便也沒動。(未完待續)
在朝堂裏打拚的臣子都非等閑之輩,紛紛揣度起聖意來,不再像上次那般衝動魯莽,擺明了觀望的態度。
有人便說了,這是彥太醫借題發揮,要給自己女兒討個說法。
這彥家明明攀上了王府這門親,為何如今卻要給墨逸軒臉色看。大家俱是雲裏霧裏,隻覺這事並非表麵上那般簡單。
好在彥玉同墨逸軒年紀皆不大,這才沒惹了多餘的流言蜚語。倒有人私下傳是墨逸軒本不喜女色,被彥仲傑知曉,便想毀了這門親。眾說紛紜,孰是孰非一時間難以分辨。
擱淺幾日,皇上才開了金口,嚴厲斥責了墨逸軒,並派他前往西南賑災,也好將功補過。如今西南已是顆粒無存,饑民遍地,正是災情最重的時刻。
有了上次的教訓,墨逸軒也學聰明了,自覺麵聖,誠懇悔過。並提出要將修寶塔的財物用來賑濟災民,以顯皇恩浩蕩。這馬屁拍的很是合慕澤岑的心,自然也對墨逸軒和顏悅色起來。
這賑災並非美差,可要落入貪官手裏那可就成了肥差。墨逸軒平日裏不靠譜的性子,讓一些忠臣又憂慮了。他們生怕這位王爺會將那些錢又拿回去,本著忠君效國之心,又上諫要求派遣一名正直的大臣跟隨。
墨逸軒聽了自然狠狠發了一通脾氣,隻覺這群老家夥也忒蹬鼻子上臉了。
因把錢都拿去賑災,自然王府跟元家的生意也就終止了。元家也不敢不從,畢竟搶他們生意的是當今聖上,隻有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一時間府裏的用度也變得緊張起來。更有人借此想要元月兒盡早嫁出去得那一份聘禮。
元景榮聽了自然知曉這是秦氏的計謀,可眼瞧現狀如此。便也默許了。
倒可憐元月兒和蘇姨娘以淚洗麵,無奈之下便想了個大膽的主意,還真讓她避過了這門親事,此為後事不提。
對於賑災可派之人,慕澤岑也是謹慎挑選一番,最終落定,讓三皇子慕天佑同彥仲傑一行,跟墨逸軒前往西南賑災。
皇後一聽這去的人裏沒有太子,卻是喜憂參半。這活要是幹漂亮了。那可是功德一件。但賑災也是有風險的,且不說那些饑民認糧不認人,便是那山洪也是不時爆發,當真是危機重重。
尋思著三皇子向來病怏怏的。這次就算有所作為。也不一定會讓皇上得以重用,皇後便放下了半顆心。至於自己的姐夫跟著前往,她隻當是皇上給三皇子的身體做了個保障。倒不覺什麽。
可一細想,才覺出這裏深意。
這三人,互無牽涉,甚有糾葛,卻能讓對方相互有所顧忌。想通這點,皇後更加安心。暗自讚歎慕澤岑下的這手好棋。
聖命下達,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如今水患導致民眾流離失所。一時間官員都多為自保,便是發現了片區疫情也不會上報朝廷,以免受責。
彥玉深知,大災之後有大疫。這次前往的幾人都跟自己有聯係,誰出了事她心裏都不會好受,可要說起治療的法子,她卻並無所知。但若要預防,她倒還有這方麵的常識。想了想,便去了彥仲傑書房。
得知彥玉來看自己,彥仲傑有些許意外,畢竟自己再三對女兒斥責,隻會讓父女隔閡更深。看彥仲傑愣著,丁二小聲地又說了一遍:“老爺,小姐求見。”
“讓她進來。”彥仲傑放下了手中的書,坐到了一旁鐵梨木太師椅上。
彥玉走進書房,規矩地行了禮說道:“父親,女兒有一事要說。”
看她神情帶著少見的正經,彥仲傑不由疑惑,平舉起一手說:“坐下說吧。”放下了平日裏嚴肅,多了幾分親和。
“父親,女兒病重幾日,夢中曾出現過一個神仙。”彥玉如是說著,打量了一下彥仲傑的臉色,又接著道,“那神仙告訴我,女兒命不該絕。”
彥仲傑手幾不可查地抖了一下,直直地望著彥玉:“當真?”聲音因著欣喜而有些顫抖,兩眼甚至多了一些晶瑩。
被這麽看著,彥玉有些不好意思,垂下了頭:“是。”
舒了口氣,彥仲傑抬起頭望著房梁,心裏念道:定是虹兒在天上保佑我們的女兒。
猜他是信了,彥玉也鬆了口氣,又說道:“昨晚,女兒又夢到了那個神仙。”
“他說了什麽?”彥仲傑情急地看著彥玉,似有些坐不住,用手抓著貼金扶手。
“他告訴女兒,大災之後有大疫,又說女兒將有一位至親會去水深火熱之處。”彥玉將結合實際的腹稿說出,“女兒便鬥膽來告知父親,這次前去賑災,要保重身體。”
彥仲傑若有所思地扶著胡須,喃喃重複:“大災之後有大疫……”這話確不像彥玉這個才入學的孩童說的出來的,顯然是經驗之談,卻也不能輕信,決定翻看資料再做定奪。
饒是彥仲傑,也有束手無策之病症,這疫情便是其一。若真如彥玉所言,隻怕如今西南已經傳播開了疫情。
看他眉頭緊鎖,彥玉又說:“女兒擔心於您,感激這位仙人再三出言提醒,便又問了他可有方法能解。”
這時,彥仲傑已經信了七八成,聽彥玉這麽說,自然眼眸閃亮,精神奕奕:“是何方法?”
“仙人隻說,天機不可泄露。”彥玉賣了個關子,又道,“但他離開時說了幾句話,好像是……嗯。”彥玉偏著腦袋,作回想狀。
彥仲傑急不可耐,但還是按下焦急的情緒,說道:“不著急,慢慢想。”
彥玉覺得這戲也演的夠像了,方說道:“食不沾生冷,水不飲不沸,居不得蚊蟲。遠汙離濁,疫自不染身。”
顧不上思索彥玉如何一口嗬氣地說完,彥仲傑忙走到書桌邊提筆記下。再一細看,覺得這幾點並不難,卻是將病從口入這一關點明,至於這蚊蟲又是何意?得不出思緒的彥仲傑又念了幾遍,意欲猜透裏麵的玄機。
彥玉可不敢再說蚊子是傳播瘧疾的源頭,畢竟自己該說的都說了,沒必要為了講解原理讓自己露餡,便又行了一禮:“父親,女兒先告退了。”
“嗯。”彥仲傑這才回過神,等彥玉退出門前又說道,“爹爹不在,玉兒要好好保重身子。”
彥玉回頭甜甜一笑,若茶花綻開,清新中透著甜美:“女兒明白,爹爹也要保重。”
久不聞她叫自己爹爹,今天聽了,彥仲傑又覺鼻尖有些酸酸的,唇角卻是不可抑製的上揚。定下心神,他揚聲叫了丁二喚朱管家來,叮囑了一些事便邀了幾名同僚,去了太醫院。
幾人齊心協力翻看曆年紀錄,當真發現無論是山洪地震,之後都有或大或小的疫情紀錄。當下對彥仲傑的學識更加產生了瞻仰之意,商量之下,派出兩名代表同彥仲傑一齊麵聖。
皇上自是對彥仲傑褒獎賞賜,彥仲傑婉拒並提出將賞賜換做米糧賑濟災民,更得皇上心意。便禦賜親筆書寫的匾額一枚,上書,聖手神醫。
準備好賑災物品,出發的日子臨近,彥玉不放心,便又分別跟墨逸軒和慕天佑寫了書信。
兩人俱是意外,本以為彥玉會因為那件事跟他們斷絕來往,竟能不計前嫌,實屬難得。而慕天佑則是多得了一個精致的錦囊,彥玉學著高深人士的法子,隻告知其在危急之時打開。
慕天佑本想默默收下,但最終還是起身前往探望。瞧彥玉的臉又瘦了一圈,竟是無以言表地心疼。兩人說著話聊著天,一如往日,並無差異。
唯獨臨走前,彥玉叫住了慕天佑。屏退丫鬟和柳嬤嬤,她猶豫不決,最終才問道:“天佑哥哥,那張椅子,你真的想坐麽?”
慕天佑手不經意間握起,他單手背在身後,深深地看了彥玉一眼,便移開了視線望向門外,隻說了一個字:“想。”
明知這個答案,彥玉卻依然覺得有些難接受,兀自站著,嘴張了張,說不出話來。
伸手拍了拍彥玉的腦瓜,慕天佑柔和地笑著說道:“無論怎樣,我都會對你好的,你不用擔心。”
這樣的承諾在彥玉聽來絕非假話,可她卻並無法開懷。
相對無言,慕天佑收回手,自行離去。
如今彥玉身子已經好轉,京都裏的天也燥熱起來。彥府當下便將收拾好的東西俱盤上了車,一行人下別苑去避暑了。倒是錯過了送彥仲傑的日子,這自然也是彥仲傑有意為之。
一路上彥滄孩子氣地硬要跟彥玉一車,穆妙姍無法,便由著她了,隻讓春玲陪著看護小少爺。因春玲來了這車,車上就要下一個丫鬟,坐在車邊的紫竹自行下了車去後麵的牛車坐了。
春玲道了謝,大大方方地坐上了馬車,隻一心看護起小少爺來。
到底是個孩子,之前還因著彥玉懲罰丫鬟而避開,現在卻又親近地貼過來。彥玉也不惱他一路上搗蛋,等他累了,便拉過他在自己膝頭趴著歇會兒。拿了絹子給彥滄擦汗,彥玉說道:“這大熱天的,也別蹦過頭了,小心中了暑。”
彥滄自是應了,閉上眼沒多久就睡的香甜,還打起了小呼嚕。
春玲本想抱小少爺回去,但見他睡的踏實,便也沒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