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在一個時辰前得到了烏護懷忠的匯報,已經帶兵配合錢經去搜捕嫌犯,本來他對錢經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謀刺事件的大致脈絡雖然已經比較清楚,但也必須有人負責,一向總是力爭表現的錢經自然也就成了比較合適的人選。


    哪曾想這個錢經不但盡心賣力,更還查出了其中的曲折之處,而且很有可能還牽扯進來了長安朝廷的另一位大人物。


    這個消息令秦晉陷入了沉思,他實在想不到張皇後和李輔國之外還有人會站在與自家不同的立場上。當然,朝廷裏太子李豫的勢力也不容忽視,可神武軍與太子一內一外互為表裏,應是相輔相成才是,隻有蠢蛋才會在此時翻臉。


    而除此之外還有哪些人呢?就在他絞盡腦汁苦苦思索時,錢經風風火火的回來了。


    僅從其興奮而又急促的腳步聲中,秦晉就能推斷得出,此人一定有了重大進展。


    果不其然,錢經帶來的消息既在他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行刺天使的真正主謀乃是建寧王李倓!”


    “李倓?”


    這個名字如果不是由錢經之口說出來,秦晉幾乎都要忘記了。


    “可有確實的證據?”


    “關鍵證人李岩的供狀在此,請大夫過目!”


    說罷,錢經將一份供狀雙手捧著,畢恭畢敬的放在秦晉麵前。


    秦晉將那份供狀從案上拿起來,大致的看過一遍之後,又平靜的放下,他現在所考慮的已經不是該如何處置嫌犯,而是應不應該將此事公之於眾,如果公之於眾就等於在他和太子李豫的關係上再撒了一把鹽。


    這把鹽究竟值不值得撒,是秦晉所猶豫的。


    “據那李岩交代,城中還有建寧王的眼線奸細,若要將其一舉掃蕩幹淨,須得抓緊,否則……”


    秦晉一揮手道:


    “好,你即刻持我手令,帶兵抓人,一個都不得放過!”


    錢經聞言大喜,領命應諾而去。


    瞅著錢經遠去的背影發了一陣愣以後,秦晉忽的收回了目光,這個叫錢經的軍吏今日還當真給了他一個不大不小的驚喜,那個叫李岩的刺客他在第一時間就訊問過,此人嘴硬的很,看起來擺出了一副慨然赴死的模樣,對此他本就不報多大希望,想不到錢經居然能用一個叫紅菱的女人撬開此人之口。


    想來世間也都是這般道理,不論多麽強大的人總有自己的弱點,一旦掐準了這個弱點,那就像鹵水點豆腐一樣順理成章的成了征服者。


    想及此處,秦晉帶著隨從匆匆出了帥堂,轉而去了關押崔冀的地方。


    崔冀雖然信誓旦旦的表明了自己會效忠於秦晉,但秦晉也不是傻子,知道此人的話能信三成就已經到了極限。不過他見崔冀的目的卻是要判斷出此人究竟與建寧王的瓜葛深,還是與張皇後的牽連更深一些。


    而且,崔冀在達奚珣的事情上應對的過於急躁,更加的顯露了其揣著一顆不良之心。如果他能夠秉公持正的為達奚珣說幾句公道話而不是無中生有的落井下石,秦晉或許還會高看他一眼。


    現在看來,此公不過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卑劣小人而已。


    “甚?刺客與建寧王有勾結?”


    崔冀難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嘴巴也隨之張開,幾乎可以輕鬆的塞一顆雞蛋進去。


    秦晉目不轉睛的盯著崔冀的反應,此人的驚訝之色應該不是裝出來的,而且在他的目光之中還隱隱的閃過一絲憤怒,一絲被欺騙以後的憤怒。


    然則,這世間戲演的好的人比比皆是,誰有能肯定這些神態不是故作出來迷惑人的的呢?於是秦晉決定做進一步的試探:


    “此事我已經決定如實上書朝廷,並將李岩等案犯一並押赴長安,讓朝廷去接這燙手的山芋!”


    所謂燙手的山芋雲雲不過是個幌子,真正能讓崔冀有所觸動的是“如實”二字。假如崔冀當真與建寧王有牽連,那他就一定不希望此事被公之於眾。因為這些假設一旦都成立,他在張皇後與建寧王那裏將兩麵不討好,甚至於雙方都有可能急於將其置於死地。


    崔冀的反應有些出乎秦晉預料。


    “大夫可曾想過建寧王身後的人是誰?”


    秦晉一愣,他當然想過,而且所得出的答案是他不願看到的。


    “建寧王一向與太子交好,雖然曾因彈劾皇後被當今天子幽禁,可太子掌權以後又將其放了出來,謀刺天使一事背後的勾當,大夫不可不防啊!”


    秦晉暗暗冷笑,這才是老奸巨猾的崔冀啊,不但沒有接下自己拋過去的問題,反而還反手甩過來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


    那就是在今後的日子裏,神武軍應該如何處置與太子一黨的關係,是假裝什麽都沒發生過,還是將所有的問題都擺在明麵上。


    這還真是個叫人兩難的選擇呢!


    崔冀見秦晉略一發愣,便知道自己拋出的問題切中了秦晉的要害。


    “如果大夫信得過在下,在下有一言進獻!”


    “但講就是!”


    秦晉也很痛快,表示願聞其詳。


    “此事說麻煩也麻煩,說簡單也簡單,關鍵就在於大夫自信與否!”


    “哦?”


    秦晉做出了頗為關注的神情,事實上崔冀的這番話也的確勾起了他的好奇心。難道自信就可以解決眼前的麻煩嗎?


    天使被刺,雖然僥幸不死,但朝廷上那些神武軍的死敵一定會揪住這件事狂做文章,現在又發現與太子關係甚深的建寧王又牽扯其中,隻能是雪上加霜,就連一貫從容應對麻煩的秦晉都覺得棘手頭疼至極。


    反觀崔冀,隻幾句輕描淡寫的話似乎就能夠把這些麻煩都一一化解。


    “願聞其詳!”


    見秦晉做出了傾聽的姿態,崔冀的臉上顯現出了一絲不易為人察覺的得意之色。


    “大夫試想一想,如果大夫與太子易地而處,會否樂意此事公之於眾?”


    秦晉如實答道:


    “自然是不希望!”


    崔冀一拍大腿。


    “便是如此,既然太子不希望此事公之於眾,而大夫又絕對不能當此事沒有發生過,那麽就隻能讓太子做出一些補償和讓步了!”


    此言一出,秦晉頓覺眼前一亮,原本遮蔽在前方的迷糊好像瞬間就消散掉,露出了一條通往遠處的大路。


    一念及此,秦晉大有深意的看著崔冀,緩緩道:


    “此計甚妙,隻不知又與崔君何益呢?”


    這話問的幾位露骨,如果放在普通的士大夫身上,隻會覺得受到了侮辱。崔冀卻不是常人,他不但沒有覺得受辱,反而一本正經的答道:


    “大夫不計前嫌饒恕了在下,在下自然要投桃報李,否則豈非是一塊無情無義的石頭了?”


    真真假假的一番話,秦晉雖摸不透此人究竟有幾分真心,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如果自己采納了這個意見,第一個倒黴的就必然是建寧王。


    隻要太子李豫不敢與神武軍翻臉,那麽建寧王李倓就必然會成為犧牲品。在絕對的利益麵前,別說親兄弟,就算父母也沒得親情可講。


    換言之,這皇位也不是隨便一個阿貓阿狗就能坐的,如果沒有一副鐵石心腸,如果不泯滅了人性,就算僥幸坐到了皇位上,也早晚會被人所害。


    當今的太上皇李隆基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逼死姑母、囚禁生父,一日殺三子,下令處死最心愛的女人,如此種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到頭來為了什麽?還不是“權力”二字。


    相比較而言,不論李亨抑或是李豫比起這位太上皇都要差得遠了。秦晉隻擔心李豫會念著與李倓的兄弟情而做出了不理智的選擇,那麽他就沒有其他路可選,隻能將此事公之於眾,正式與太子決裂。


    如果當真是這樣的結果,對太子一黨和神武軍而言,就是兩敗俱傷的局麵。


    所以,崔冀才問秦晉究竟有沒有自信,這個自信並非是對自身實力的自信,而是在太子李豫的態度上做一次豪賭。


    秦晉最終選擇賭一把,不到萬不得已,神武軍還需要太子一黨在朝廷上作為靠山。當然,太子若想有足夠的實力壓製住張皇後以及兩麵三刀的李輔國也必須選擇與神武軍合作。


    說得直白一點,朝野內外各方的實力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一種微妙而又脆弱的平衡。隻要這個平衡不被打破,朝廷就有足夠的精力將平叛進行下去。如果平衡被打破,內亂便會陡起,平叛定亂隻能遙遙無期。


    崔冀忽又問道:


    “大夫以為建寧王由此勾當,究竟是何居心呢?難道他當真是為了太子火中取栗嗎?”


    不等秦晉回答,他又自說自話:


    “所謂火中取栗隻是個不起實際的昏招而已,倘若大夫當真不測,神武軍的兵權就一定能安穩的轉移到太子手中嗎?”


    秦晉驟然冷臉。


    “秦某有一言忠告,希望崔君時刻提醒自己,莫要自作聰明,好自為之!”


    兩人之間原本還算愉快的交流氣氛登時冷到了冰點,崔冀顯然也沒想到秦晉說翻臉就翻臉,一時間竟有些無所適從。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味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味酒並收藏亂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