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幼明失去了鬥誌,渾渾噩噩的騎在馬上,目光有些呆滯,他昔日的部下們反倒都將希望寄托在了周文遇身上。
“俺們都跟了將軍,去投神武軍!”
周文遇和神武軍大有關係,在這支臨時拚湊的軍中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隻不過沒人掛在嘴邊上而已。
對於這個結果,實際上早就在意料之中,但此行最關鍵的在於找到郭子儀,這才是秦晉交給他的最終任務。
遲疑中,周文遇將目光投向了沉浸在痛苦中的郭幼明。
“郭兄,關於我們該如何麵對眼前的情況,你現在應該站出來說句話!”
就算是投了神武軍,郭文玉一個人顯然也比那八百士兵重要得多。至少在周文遇看來是如此的,但又是絕對不能說出口的。
郭幼明以一種無可無不可的態度說道:
“投便投,反正現在也走投無路了,不投神武軍,難道等著被太子和獨孤良佐拿狗賊抓了去殺掉?哈哈……”
末了竟失心瘋了一樣的大笑起來,眾人見狀都麵麵相覷。
倒是俘虜中有明白人,有一個便站出來大聲的建議道:
“俺們本是終於太子的,奈何又寵信獨孤良佐這個小人,將俺們逼上了絕路。既然他們不仁,也不該怪俺們不易。現在軍中剛剛經曆了大變,戰鬥力大打折扣,如果此時丞相來攻,必定馬到成功,將軍還猶豫什麽呢?”
如果此戰成功,投靠神武軍的將士們可以將此當做投名狀,周文遇也是大功一件,這種雙贏的好事可遇不可求,一旦錯過上哪找這種好事呢?
“對,請丞相派兵,除掉獨孤良佐這狗賊!”
“當初太子離京就是這些小人攛掇的……”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什麽的都有,人心明顯都是傾向於投靠神武軍的。
這時,郭幼明才後知後覺的問了一句:
“程孝節將軍呢?讓他來見我。”
聽說此人姓名,有人忿忿然大罵:
“這狗賊背信棄義早就投了孤獨良佐那廝,他去把二將軍誑回營,就是心懷叵測……”
郭幼明歎息了一聲,他是很看好程孝節這個人的,當初在大哥手下也很有能力,一直備受信任和重用,可就是這樣一個人說背叛就背叛了,真真是讓人難以接受啊。
事後據周文遇分析,程孝節帶兵前去,大概率應該是直接剿殺那些逃回來的殘兵與郭幼明的。隻是因為那一夜殘兵聲勢頗旺,程孝節行事很謹慎,隻得改變計劃,便將郭幼明誑回了軍營。
本以為在軍營中就可以任意處置,哪想到又出了這檔子意外。
有人又恨聲大呼道:
“有朝一日定殺了程孝節這叛徒!”
在他們看來,就算不跟隨郭二將軍,至少也不能對郭家兄弟落井下石,這種人品實在為人所不齒。
有一件事,周文遇一直沒告訴郭幼明,早在見到程孝節並跟隨其趕回軍營之時,他就已經派遣心腹趕回丞相所在的中軍大營,將情況一五一十的告知。
有了向導,丞相率領大軍也必然會輕而易舉的尋上來。
除了廢太子軍中發生兵變的事尚不知曉以外,一切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想必大軍距離此地應該已經不足五十裏。
“派人,去找丞相!”
現在還需要再派個向導去尋找丞相的大軍,而他們則還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進一步打擊獨孤良佐的軍心和士氣。
而且,獨孤良佐受傷不輕,左小臂被周文遇削去了大片的皮肉,甚至可以見到骨頭,弄不好半個胳膊就廢了。
這種情況之下,其軍心肯定更加不穩定,如果他不能及時的站出來穩定軍心,很可能還會有兵變發生,如果郭子儀未死,甚至還有翻盤的機會。
周文遇並不認為獨孤良佐會蠢到這個地步,還留著郭子儀的性命,在鬥倒了軍中最大的敵人一麵,還“仁慈”的留著對方一條性命。等著對方死而不僵,再反戈一擊嗎?
臨走之前,他們放了一把火,燒掉了馬廄附近的草料,使得獨孤良佐軍中的戰馬受損,至少會使其騎兵受到重創。
失去了大量的戰馬以後,騎兵若不能出戰,僅僅有步兵將會帶來很大的局限性。
如此情況,抵禦神武軍的進攻幾乎已經不可能,以周文遇為獨孤良佐謀劃,若想活命怕隻有一條路,那就是趁著神武軍尚未開到,抓緊逃命。
就算他選擇了投降,丞相也一定不會繞過此人。
廢太子身邊的這些人都是要被當做替罪羊押回長安處死的,也隻有廢太子可以憑借著身份保留一條性命而已。
周文遇簡單的分派了一番,遣出五路人偵查並監視獨孤良佐軍中的基本情況,每一路十人,共計五十人。
此時他們隻有八百壯士,不能按照神武軍的慣例,一次性就派出數百人進行偵查,當下另一要務就是保存實力,以便在丞相大軍沒有趕到之前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意外。
任務分派下去之後,大部主力仍舊就地休息,同時又派出了一部分人前往附近的高地進行警戒,觀察情況。
在這種地方,威脅不僅僅來自於獨孤良佐,其間還有大量的馬賊。
馬賊在平時輕易不會招惹軍隊,但假若軍隊勢單力弱,他們也不會手軟,搶一票補充人力或馬匹也是絕好的,如果不缺少人力便將搶到的人統統賣給奴隸販子也能賺上一大筆錢呢。
河中吐火羅一帶戰亂已經延續了數百年,奴隸貿易在此期間極為興盛,甚至成為了可以比美金銀的重要財產。
來到此地的漢人最畏懼的就是成為奴隸,一旦成為了奴隸此生幾乎就沒有再返回中原的可能,隻能悲慘的度過下半輩子。
與其成為奴隸,不如拚死一戰來的劃算。
如果無法力敵,除了逃命,便也沒有更合適的選擇。
所以,上一次他們遇到了馬賊以後,絕大多數人並沒有選擇留下來,而是作鳥獸散,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不願意成為奴隸。
周文遇的出現則改變了之前的情況,使得這夥殘兵重新找到了主心骨。
“俺們都跟了將軍,去投神武軍!”
周文遇和神武軍大有關係,在這支臨時拚湊的軍中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隻不過沒人掛在嘴邊上而已。
對於這個結果,實際上早就在意料之中,但此行最關鍵的在於找到郭子儀,這才是秦晉交給他的最終任務。
遲疑中,周文遇將目光投向了沉浸在痛苦中的郭幼明。
“郭兄,關於我們該如何麵對眼前的情況,你現在應該站出來說句話!”
就算是投了神武軍,郭文玉一個人顯然也比那八百士兵重要得多。至少在周文遇看來是如此的,但又是絕對不能說出口的。
郭幼明以一種無可無不可的態度說道:
“投便投,反正現在也走投無路了,不投神武軍,難道等著被太子和獨孤良佐拿狗賊抓了去殺掉?哈哈……”
末了竟失心瘋了一樣的大笑起來,眾人見狀都麵麵相覷。
倒是俘虜中有明白人,有一個便站出來大聲的建議道:
“俺們本是終於太子的,奈何又寵信獨孤良佐這個小人,將俺們逼上了絕路。既然他們不仁,也不該怪俺們不易。現在軍中剛剛經曆了大變,戰鬥力大打折扣,如果此時丞相來攻,必定馬到成功,將軍還猶豫什麽呢?”
如果此戰成功,投靠神武軍的將士們可以將此當做投名狀,周文遇也是大功一件,這種雙贏的好事可遇不可求,一旦錯過上哪找這種好事呢?
“對,請丞相派兵,除掉獨孤良佐這狗賊!”
“當初太子離京就是這些小人攛掇的……”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什麽的都有,人心明顯都是傾向於投靠神武軍的。
這時,郭幼明才後知後覺的問了一句:
“程孝節將軍呢?讓他來見我。”
聽說此人姓名,有人忿忿然大罵:
“這狗賊背信棄義早就投了孤獨良佐那廝,他去把二將軍誑回營,就是心懷叵測……”
郭幼明歎息了一聲,他是很看好程孝節這個人的,當初在大哥手下也很有能力,一直備受信任和重用,可就是這樣一個人說背叛就背叛了,真真是讓人難以接受啊。
事後據周文遇分析,程孝節帶兵前去,大概率應該是直接剿殺那些逃回來的殘兵與郭幼明的。隻是因為那一夜殘兵聲勢頗旺,程孝節行事很謹慎,隻得改變計劃,便將郭幼明誑回了軍營。
本以為在軍營中就可以任意處置,哪想到又出了這檔子意外。
有人又恨聲大呼道:
“有朝一日定殺了程孝節這叛徒!”
在他們看來,就算不跟隨郭二將軍,至少也不能對郭家兄弟落井下石,這種人品實在為人所不齒。
有一件事,周文遇一直沒告訴郭幼明,早在見到程孝節並跟隨其趕回軍營之時,他就已經派遣心腹趕回丞相所在的中軍大營,將情況一五一十的告知。
有了向導,丞相率領大軍也必然會輕而易舉的尋上來。
除了廢太子軍中發生兵變的事尚不知曉以外,一切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想必大軍距離此地應該已經不足五十裏。
“派人,去找丞相!”
現在還需要再派個向導去尋找丞相的大軍,而他們則還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進一步打擊獨孤良佐的軍心和士氣。
而且,獨孤良佐受傷不輕,左小臂被周文遇削去了大片的皮肉,甚至可以見到骨頭,弄不好半個胳膊就廢了。
這種情況之下,其軍心肯定更加不穩定,如果他不能及時的站出來穩定軍心,很可能還會有兵變發生,如果郭子儀未死,甚至還有翻盤的機會。
周文遇並不認為獨孤良佐會蠢到這個地步,還留著郭子儀的性命,在鬥倒了軍中最大的敵人一麵,還“仁慈”的留著對方一條性命。等著對方死而不僵,再反戈一擊嗎?
臨走之前,他們放了一把火,燒掉了馬廄附近的草料,使得獨孤良佐軍中的戰馬受損,至少會使其騎兵受到重創。
失去了大量的戰馬以後,騎兵若不能出戰,僅僅有步兵將會帶來很大的局限性。
如此情況,抵禦神武軍的進攻幾乎已經不可能,以周文遇為獨孤良佐謀劃,若想活命怕隻有一條路,那就是趁著神武軍尚未開到,抓緊逃命。
就算他選擇了投降,丞相也一定不會繞過此人。
廢太子身邊的這些人都是要被當做替罪羊押回長安處死的,也隻有廢太子可以憑借著身份保留一條性命而已。
周文遇簡單的分派了一番,遣出五路人偵查並監視獨孤良佐軍中的基本情況,每一路十人,共計五十人。
此時他們隻有八百壯士,不能按照神武軍的慣例,一次性就派出數百人進行偵查,當下另一要務就是保存實力,以便在丞相大軍沒有趕到之前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意外。
任務分派下去之後,大部主力仍舊就地休息,同時又派出了一部分人前往附近的高地進行警戒,觀察情況。
在這種地方,威脅不僅僅來自於獨孤良佐,其間還有大量的馬賊。
馬賊在平時輕易不會招惹軍隊,但假若軍隊勢單力弱,他們也不會手軟,搶一票補充人力或馬匹也是絕好的,如果不缺少人力便將搶到的人統統賣給奴隸販子也能賺上一大筆錢呢。
河中吐火羅一帶戰亂已經延續了數百年,奴隸貿易在此期間極為興盛,甚至成為了可以比美金銀的重要財產。
來到此地的漢人最畏懼的就是成為奴隸,一旦成為了奴隸此生幾乎就沒有再返回中原的可能,隻能悲慘的度過下半輩子。
與其成為奴隸,不如拚死一戰來的劃算。
如果無法力敵,除了逃命,便也沒有更合適的選擇。
所以,上一次他們遇到了馬賊以後,絕大多數人並沒有選擇留下來,而是作鳥獸散,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不願意成為奴隸。
周文遇的出現則改變了之前的情況,使得這夥殘兵重新找到了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