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臨走前又說道:“齊公,小生觀許將軍的為人……”
“如果沒有許將軍,我的誌向估計早就付之東流。”黃石截口打斷道,他回想以前的種種,若沒有許平的話估計他這幾十年籌劃可能就成空,可是等許平進了京,他和李自成就走上了黃石的老路。當年黃石相當救世主結果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後來的人不認為這是人力所不及而是認為前人能力不足,黃石就可以安心看想當救世主的李自成和許平是如何自討苦吃了,他認為李自成既然不能像許平一樣因為灰心而撒手不管,那就隻有放棄當初的理想:“不過和順王不同,我和許將軍有私人恩怨,沒法化解的私人恩怨。”
夏完淳不再多勸告辭離去。
吃飯前黃石得意地給黃乃明炫耀他剛贏到的一些藝術品,這都是多虧了後者給他從西安發回來的碑文拓片:“不過羅馬教廷驚訝之餘,倒也不認為很吃虧,他們把拓片帶回去說要收入檔案,不讓這些到東方來傳播他們榮光的人默默無聞。”
“那塊碑可是真不好找,”黃乃明寫信一般都是挑重要的事情說,這次與父親見麵才有機會抱怨:“孩兒到西安的時候,這塊碑又被碑林的人移出去了。”
“移出去了?”
“是啊,我找遍了碑林也沒有找到,”當時黃乃明認定這塊碑既然在碑林存放過,那孔廟裏的人就一定會有印象,但問遍了也無人知曉,他想起父親說過這塊碑是在西安城外出土的,於是就到城外去找,結果被黃乃明找到的時候,那些人承認確實是天啟五年發現的,但是從未移動到碑林裏麵去:“孩兒說父親你親眼看見的,哪裏還會有錯,他們就是不認賬。”
“現在呢?”黃石心裏明白,大概確實此時還沒有把這塊碑收入孔廟。
“孩兒又給挪回碑林裏麵去了,孔廟的人看到後也覺得非常珍貴,但就是一口咬定他們之前不知道,算了,最後懶得和他們吵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黃石表示讚同黃乃明的處理辦法,寬宏大量地不再為西安孔廟從未犯過的錯責備他們。
吃飯期間,黃乃明滔滔不絕地和家人說起他在北京的見聞,從李自成開始到下麵的牛金星、劉宗敏,他把對大順的文武百官的印象一一到來,父母和弟弟、妹妹都聽得津津有味。(.無彈窗廣告)但對許平卻是隻字不提,除了小弟以外,其他人也全都唯獨不問此人,而黃石的小兒子問了幾句,黃乃明也都用別人的趣事帶過。
“遼王、遼相我都沒有見到過,”最後黃乃明還是說到了吳三桂和洪承疇,現在遼東的改革引人側目,連閩、粵、贛、桂四省的大夫也大量談到遼東的新氣象:“他們是什麽樣的人我可不知道。”
“聽說遼王曾跟著許將軍攻打過福建。”黃石的幼子對此有模糊的印象。
“大哥你覺得遼東會怎麽樣?”回到福建後黃子君就住到齊國公府來了,黃石不打算讓女兒守寡,竭力勸說她再尋找個夫婿、而且金家的孩子黃石也要求跟母親過,對此金求德當然不願意,但他也知道和公主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所以也不表示反對。
“跳不出順王的老路,”黃乃明看了父親一眼,見黃石毫無發表看法的意思,隻是等著自己的見解,就對家人說道:“出使泰西以前,我曾聽人說過,如果是貴族世官,那麽就會比流官好很多,他們會珍愛自己治下的百姓;我還曾聽人說過,土官也會比流官好,他們會憐憫自己的鄉親。”
“但其實都是一丘之貉,”黃乃明講述了不少他出海的見聞,這些雖然對父親說過,但是父親和弟妹從未有機會親耳聽他說起,雖然黃乃明已經省略了一些特別聳人聽聞的暴行,但家人仍然聽得毛骨悚然:“泰西最文明的地方莫過於歐羅巴大陸,但其上的西班牙王、法王等等亦是殘暴不仁。我剛到法國的首都巴黎沒有多久,就遇到了法國京師百姓暴動,衝擊王宮和京師官邸,我都不得不拔劍自衛。”
在巴黎暴動中黃乃明表現出的勇氣還得到法國貴族的高度評價,當時大部分貴族也溜走,和法國王子並肩作戰後,對方稱讚道:您真不像一個侯爵之子,將來您的家族一定會在您手中發揚光大。
“暴動前有百姓高呼:我們要麵包!嗯……麵包就是泰西的饅頭。可法國不少貴族小姐卻問:他們要是餓的話,為什麽不吃蛋糕……蛋糕是泰西的一種宮廷糕點。”
黃乃明講完歐洲版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後,一直默不出聲的黃石突然問道:“英國如何?”
“好一點,自從英國議會把他們國王轟走後,議員們的日子就好起來了,但是百姓依舊,英國的軍艦缺少水手時,就在岸邊隨便捕捉他們看得見的漁民,這些百姓連與家人告別的機會都得不到就被拉了壯丁,鎖在船艙裏出海打仗,很少有人能活著回家。”據黃乃明所知,這種事情英國的議會毫不在意:“英國的議員們還說:如果不能補充我們的軍隊,那英國有這麽多的漁民又有什麽用?”
“真悲慘啊,”黃子君聽得有些傷感:“難道就沒有人為這些百姓仗義執言麽?”
“一些英國的文人吧,不過那又有什麽用?官府說話才算數,可天下烏鴉一般黑,我就沒有哪種官吏是把百姓當人看的。還有一些是以神使的名義在統治,不過不管是貴族、世官還是什麽神的使者也好,推翻暴君的義士也好,我見到每一個官府,都是百姓的仇敵,沒有例外。”黃乃明這次去大順出使前,對李自成和許平就沒抱太多希望:“其實順王是個想做點事的人,心裏也不是沒有百姓,但他既然坐在這個位置上了,就和先帝也沒有什麽區別了。”
“聽大哥說的,就好象所有當官府都是豺狼一般,”黃子君隨口說道:“那父親也是百姓的仇敵了?”
涉及到自己的家人,黃乃明馬上態度轉了一圈:“父親當然不同。”
“其實也沒啥不同,”黃石出聲道:“我們家其實也一樣,不過若是有人盯著點,就能好點。”
……
在廣東省卿院,國民黨又一次提出新議題,就是要求各級官員公開自己的財產狀況,對自己財產的任何隱瞞行為都將成為犯罪。工黨和東林第一反應這是衝著他們來的,下意識地先表示反對,稱這是因為國民黨想給府縣一級的敵對黨派官員找麻煩,至於國民黨的官員呢,敵對黨認為他們可能是早有準備。
但在卿院辯論的時候,國民黨顯得早有準備,把公布官員財產的好處所得很詳細,而反對派最主要的理由就是這會讓官員感覺收到了侮辱,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會影響官員們的工作積極性。
不過這個理由顯然相對蒼白無力,從辯論一開始報紙就普遍支持國民黨的議案,其實反對派有些人也不認為有太多良好的反對理由,不過本著敵人支持的我們就要反對,所以先反對了再說。現在看到報紙上風頭不對,有些大夫就琢磨著要改換門庭,反正是公布行政官的財產又不是他們的。而還有一些人則受到來自行政係統的人情壓力,開始認真思考該如何反駁這一提案。
“國民黨想得好,公開財產後官員就不會收受賄金,但是難道他們是三歲小孩,會以為那些贓官不會隱藏賄金嗎?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管得越緊這些贓官就越精通此道,如果不公開財產,我們還可以突然襲擊、抽查,一旦公開了,我們就更難發現誰是贓官了。”
國民黨放出了他們的重磅炸彈――魁首呂誌強來做這個陳述,作為國民黨的黨魁,呂誌強現在稱得上是春風得意,無論在福建還是廣東都有把握取得一個大夫席位。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廣東,目前像他這樣商人出身的卿院大夫已經不多了,以前的理事會成員大多都選擇了引退,隨著競爭越來越厲害,商人們發現如果不投入全部精力就難以在卿院裏立足,而他們的生意依然需要他們。以前對大夫身份求知若渴的商人們又紛紛退出了政壇,隻是根據政客的說辭選擇支持的對象。呂誌強本人則賣掉了他的消防廠,專心從事政治。
很多時候,齊國公都會向呂誌強提出一些建議,比如最近這個公開財產的提案,齊國公一如既往地囑咐呂誌強不要泄露出是他的意思。
對此呂誌強也有點糊塗,如果齊國公親自出麵的話,想必提案就會在歡呼聲中通過,就算有人心懷不滿也不會出來反對――就好像這個提案遭到黨內的一些異議時,呂誌強仍然堅定不移地予以推行就是因為它是齊國公的意思。而呂誌強不解的是,齊公到底有多麽想讓這個提案通過呢?從齊公交代的詳盡程度來看,齊公是很為這個提案花了一番心血的,但既然齊公如此看重它,呂誌強就不明白齊公為什麽一定要躲在幕後了。
“有人責問我,公開財產、申報每一筆增加的財產的來源,可不可能根治官府收受賄金,當然不能!這是不是一種能夠一勞永逸、根治所有貪贓問題的辦法?當然不是。”在國民黨黨魁這個位置上坐得越久,呂誌強對齊公就變得越熟悉,而隨著不斷的熟悉,呂誌強對他的敬畏卻是不斷增長,對方雖然遠在福建,可是提前預備的供他參考的演說草稿裏,對反對派的理由就已經有所預料。齊公這樣一個人,在南京陷落前後竟然能昏聵到連老部下和兒子都開始控製不住了,不得不借助卿院才重新了解全局,這真讓呂誌強心中感慨不已。
“一般說來人都會給自己家安個門,門上一般也會有把鎖,安了門就能不丟東西了麽?裝了鎖就能防住江洋大盜了麽?當然不是,但是總比不裝門隨便那個路人都能進來轉轉好,安了鎖總比隨便那個蟊賊都能推門而入強。”呂誌強指出這個法案首先是增加贓官的貪汙成本,貪汙同樣的錢需要花更多的力氣,而且更容易被發現。
“至於什麽侮辱朝廷命官……諸位,我們都是從崇禎朝過來的,對於朝廷命官,就該想防賊一樣地盯著他們,對官府就應該像防狼一樣地睡覺都得睜一隻眼。”卿院大夫一直不認為自己是官府的一部分,至少現在還不是:“而且以前,官府收錢已經被認為是合理的了,大家罵的人已經從收錢的贓官,變成收錢但是不辦事的贓官,因為收不收賄賂已經不需要問,是官就會收,大家都習以為常。現在,當我們通過這個法案後,每一次官員申報他們的家財時,就是一個對他們的一個提醒:收贓款是不對的;而對廣東的百姓們來說,也是一種提醒,每次聽說官員都在報告財產時就好像是有人在說:官員是不該受賄的。”
當呂誌強最開始看齊公給他的發言參考稿時,也是一陣陣地歎息:“聖人有言: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的,百姓已經不認為官員貪贓是一件不可原諒、不可饒恕的事情,而是很自然地說道所有的官都如此,而且還幻想著自己若是去當官,也一樣會貪贓。官府的醜行已經把民心敗壞如此,還有什麽羞辱朝廷命官一說?”
“知恥近乎勇,當今聖明陛下監國,齊公執政,卿院就是要輔佐陛下、齊公知恥振興,總會有人第一個開口說,我們應該重振吏製,總會有一天百姓們會說對貪官汙吏再也無法忍受了,就讓我們廣東卿院先代民開這個口吧,就讓它從今天開始吧。”
呂誌強提議的陽光法案在廣東率先通過後,遠在福建的齊國公府表示讚賞,對福建報紙稱即使福建卿院不通過相同的法案,齊國公府也將與廣東官員同時公布現有財產狀況、並在未來定期報告財產變化情況。
該法案後來在各省卿院一一通過,它也被稱為呂公法。
[]
“如果沒有許將軍,我的誌向估計早就付之東流。”黃石截口打斷道,他回想以前的種種,若沒有許平的話估計他這幾十年籌劃可能就成空,可是等許平進了京,他和李自成就走上了黃石的老路。當年黃石相當救世主結果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後來的人不認為這是人力所不及而是認為前人能力不足,黃石就可以安心看想當救世主的李自成和許平是如何自討苦吃了,他認為李自成既然不能像許平一樣因為灰心而撒手不管,那就隻有放棄當初的理想:“不過和順王不同,我和許將軍有私人恩怨,沒法化解的私人恩怨。”
夏完淳不再多勸告辭離去。
吃飯前黃石得意地給黃乃明炫耀他剛贏到的一些藝術品,這都是多虧了後者給他從西安發回來的碑文拓片:“不過羅馬教廷驚訝之餘,倒也不認為很吃虧,他們把拓片帶回去說要收入檔案,不讓這些到東方來傳播他們榮光的人默默無聞。”
“那塊碑可是真不好找,”黃乃明寫信一般都是挑重要的事情說,這次與父親見麵才有機會抱怨:“孩兒到西安的時候,這塊碑又被碑林的人移出去了。”
“移出去了?”
“是啊,我找遍了碑林也沒有找到,”當時黃乃明認定這塊碑既然在碑林存放過,那孔廟裏的人就一定會有印象,但問遍了也無人知曉,他想起父親說過這塊碑是在西安城外出土的,於是就到城外去找,結果被黃乃明找到的時候,那些人承認確實是天啟五年發現的,但是從未移動到碑林裏麵去:“孩兒說父親你親眼看見的,哪裏還會有錯,他們就是不認賬。”
“現在呢?”黃石心裏明白,大概確實此時還沒有把這塊碑收入孔廟。
“孩兒又給挪回碑林裏麵去了,孔廟的人看到後也覺得非常珍貴,但就是一口咬定他們之前不知道,算了,最後懶得和他們吵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黃石表示讚同黃乃明的處理辦法,寬宏大量地不再為西安孔廟從未犯過的錯責備他們。
吃飯期間,黃乃明滔滔不絕地和家人說起他在北京的見聞,從李自成開始到下麵的牛金星、劉宗敏,他把對大順的文武百官的印象一一到來,父母和弟弟、妹妹都聽得津津有味。(.無彈窗廣告)但對許平卻是隻字不提,除了小弟以外,其他人也全都唯獨不問此人,而黃石的小兒子問了幾句,黃乃明也都用別人的趣事帶過。
“遼王、遼相我都沒有見到過,”最後黃乃明還是說到了吳三桂和洪承疇,現在遼東的改革引人側目,連閩、粵、贛、桂四省的大夫也大量談到遼東的新氣象:“他們是什麽樣的人我可不知道。”
“聽說遼王曾跟著許將軍攻打過福建。”黃石的幼子對此有模糊的印象。
“大哥你覺得遼東會怎麽樣?”回到福建後黃子君就住到齊國公府來了,黃石不打算讓女兒守寡,竭力勸說她再尋找個夫婿、而且金家的孩子黃石也要求跟母親過,對此金求德當然不願意,但他也知道和公主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所以也不表示反對。
“跳不出順王的老路,”黃乃明看了父親一眼,見黃石毫無發表看法的意思,隻是等著自己的見解,就對家人說道:“出使泰西以前,我曾聽人說過,如果是貴族世官,那麽就會比流官好很多,他們會珍愛自己治下的百姓;我還曾聽人說過,土官也會比流官好,他們會憐憫自己的鄉親。”
“但其實都是一丘之貉,”黃乃明講述了不少他出海的見聞,這些雖然對父親說過,但是父親和弟妹從未有機會親耳聽他說起,雖然黃乃明已經省略了一些特別聳人聽聞的暴行,但家人仍然聽得毛骨悚然:“泰西最文明的地方莫過於歐羅巴大陸,但其上的西班牙王、法王等等亦是殘暴不仁。我剛到法國的首都巴黎沒有多久,就遇到了法國京師百姓暴動,衝擊王宮和京師官邸,我都不得不拔劍自衛。”
在巴黎暴動中黃乃明表現出的勇氣還得到法國貴族的高度評價,當時大部分貴族也溜走,和法國王子並肩作戰後,對方稱讚道:您真不像一個侯爵之子,將來您的家族一定會在您手中發揚光大。
“暴動前有百姓高呼:我們要麵包!嗯……麵包就是泰西的饅頭。可法國不少貴族小姐卻問:他們要是餓的話,為什麽不吃蛋糕……蛋糕是泰西的一種宮廷糕點。”
黃乃明講完歐洲版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後,一直默不出聲的黃石突然問道:“英國如何?”
“好一點,自從英國議會把他們國王轟走後,議員們的日子就好起來了,但是百姓依舊,英國的軍艦缺少水手時,就在岸邊隨便捕捉他們看得見的漁民,這些百姓連與家人告別的機會都得不到就被拉了壯丁,鎖在船艙裏出海打仗,很少有人能活著回家。”據黃乃明所知,這種事情英國的議會毫不在意:“英國的議員們還說:如果不能補充我們的軍隊,那英國有這麽多的漁民又有什麽用?”
“真悲慘啊,”黃子君聽得有些傷感:“難道就沒有人為這些百姓仗義執言麽?”
“一些英國的文人吧,不過那又有什麽用?官府說話才算數,可天下烏鴉一般黑,我就沒有哪種官吏是把百姓當人看的。還有一些是以神使的名義在統治,不過不管是貴族、世官還是什麽神的使者也好,推翻暴君的義士也好,我見到每一個官府,都是百姓的仇敵,沒有例外。”黃乃明這次去大順出使前,對李自成和許平就沒抱太多希望:“其實順王是個想做點事的人,心裏也不是沒有百姓,但他既然坐在這個位置上了,就和先帝也沒有什麽區別了。”
“聽大哥說的,就好象所有當官府都是豺狼一般,”黃子君隨口說道:“那父親也是百姓的仇敵了?”
涉及到自己的家人,黃乃明馬上態度轉了一圈:“父親當然不同。”
“其實也沒啥不同,”黃石出聲道:“我們家其實也一樣,不過若是有人盯著點,就能好點。”
……
在廣東省卿院,國民黨又一次提出新議題,就是要求各級官員公開自己的財產狀況,對自己財產的任何隱瞞行為都將成為犯罪。工黨和東林第一反應這是衝著他們來的,下意識地先表示反對,稱這是因為國民黨想給府縣一級的敵對黨派官員找麻煩,至於國民黨的官員呢,敵對黨認為他們可能是早有準備。
但在卿院辯論的時候,國民黨顯得早有準備,把公布官員財產的好處所得很詳細,而反對派最主要的理由就是這會讓官員感覺收到了侮辱,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會影響官員們的工作積極性。
不過這個理由顯然相對蒼白無力,從辯論一開始報紙就普遍支持國民黨的議案,其實反對派有些人也不認為有太多良好的反對理由,不過本著敵人支持的我們就要反對,所以先反對了再說。現在看到報紙上風頭不對,有些大夫就琢磨著要改換門庭,反正是公布行政官的財產又不是他們的。而還有一些人則受到來自行政係統的人情壓力,開始認真思考該如何反駁這一提案。
“國民黨想得好,公開財產後官員就不會收受賄金,但是難道他們是三歲小孩,會以為那些贓官不會隱藏賄金嗎?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管得越緊這些贓官就越精通此道,如果不公開財產,我們還可以突然襲擊、抽查,一旦公開了,我們就更難發現誰是贓官了。”
國民黨放出了他們的重磅炸彈――魁首呂誌強來做這個陳述,作為國民黨的黨魁,呂誌強現在稱得上是春風得意,無論在福建還是廣東都有把握取得一個大夫席位。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廣東,目前像他這樣商人出身的卿院大夫已經不多了,以前的理事會成員大多都選擇了引退,隨著競爭越來越厲害,商人們發現如果不投入全部精力就難以在卿院裏立足,而他們的生意依然需要他們。以前對大夫身份求知若渴的商人們又紛紛退出了政壇,隻是根據政客的說辭選擇支持的對象。呂誌強本人則賣掉了他的消防廠,專心從事政治。
很多時候,齊國公都會向呂誌強提出一些建議,比如最近這個公開財產的提案,齊國公一如既往地囑咐呂誌強不要泄露出是他的意思。
對此呂誌強也有點糊塗,如果齊國公親自出麵的話,想必提案就會在歡呼聲中通過,就算有人心懷不滿也不會出來反對――就好像這個提案遭到黨內的一些異議時,呂誌強仍然堅定不移地予以推行就是因為它是齊國公的意思。而呂誌強不解的是,齊公到底有多麽想讓這個提案通過呢?從齊公交代的詳盡程度來看,齊公是很為這個提案花了一番心血的,但既然齊公如此看重它,呂誌強就不明白齊公為什麽一定要躲在幕後了。
“有人責問我,公開財產、申報每一筆增加的財產的來源,可不可能根治官府收受賄金,當然不能!這是不是一種能夠一勞永逸、根治所有貪贓問題的辦法?當然不是。”在國民黨黨魁這個位置上坐得越久,呂誌強對齊公就變得越熟悉,而隨著不斷的熟悉,呂誌強對他的敬畏卻是不斷增長,對方雖然遠在福建,可是提前預備的供他參考的演說草稿裏,對反對派的理由就已經有所預料。齊公這樣一個人,在南京陷落前後竟然能昏聵到連老部下和兒子都開始控製不住了,不得不借助卿院才重新了解全局,這真讓呂誌強心中感慨不已。
“一般說來人都會給自己家安個門,門上一般也會有把鎖,安了門就能不丟東西了麽?裝了鎖就能防住江洋大盜了麽?當然不是,但是總比不裝門隨便那個路人都能進來轉轉好,安了鎖總比隨便那個蟊賊都能推門而入強。”呂誌強指出這個法案首先是增加贓官的貪汙成本,貪汙同樣的錢需要花更多的力氣,而且更容易被發現。
“至於什麽侮辱朝廷命官……諸位,我們都是從崇禎朝過來的,對於朝廷命官,就該想防賊一樣地盯著他們,對官府就應該像防狼一樣地睡覺都得睜一隻眼。”卿院大夫一直不認為自己是官府的一部分,至少現在還不是:“而且以前,官府收錢已經被認為是合理的了,大家罵的人已經從收錢的贓官,變成收錢但是不辦事的贓官,因為收不收賄賂已經不需要問,是官就會收,大家都習以為常。現在,當我們通過這個法案後,每一次官員申報他們的家財時,就是一個對他們的一個提醒:收贓款是不對的;而對廣東的百姓們來說,也是一種提醒,每次聽說官員都在報告財產時就好像是有人在說:官員是不該受賄的。”
當呂誌強最開始看齊公給他的發言參考稿時,也是一陣陣地歎息:“聖人有言: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的,百姓已經不認為官員貪贓是一件不可原諒、不可饒恕的事情,而是很自然地說道所有的官都如此,而且還幻想著自己若是去當官,也一樣會貪贓。官府的醜行已經把民心敗壞如此,還有什麽羞辱朝廷命官一說?”
“知恥近乎勇,當今聖明陛下監國,齊公執政,卿院就是要輔佐陛下、齊公知恥振興,總會有人第一個開口說,我們應該重振吏製,總會有一天百姓們會說對貪官汙吏再也無法忍受了,就讓我們廣東卿院先代民開這個口吧,就讓它從今天開始吧。”
呂誌強提議的陽光法案在廣東率先通過後,遠在福建的齊國公府表示讚賞,對福建報紙稱即使福建卿院不通過相同的法案,齊國公府也將與廣東官員同時公布現有財產狀況、並在未來定期報告財產變化情況。
該法案後來在各省卿院一一通過,它也被稱為呂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