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的兵力本就捉襟見肘,如今不僅要應對城外的宋軍強攻,又要派兵對暴動的軍民鎮壓,疲於應付的烏延坪終於沒能守住汴京城。


    死的死,投降的投降,隻剩下他一人落寞地回到城中帥府,脫去了一身鎧甲,穿著女真服飾,挎刀佩戴腰間,莊嚴地靜靜等待死亡的來臨。


    殘餘地金軍沒有了組織和指揮,城中數萬金軍鬥誌瓦解,宋軍在城中軍民的簇擁下殺進城中,沒費多大力氣,就控製了全城。


    當宋軍的士兵們蜂擁搶入帥府時,整個帥府裏就隻剩下烏延坪一個人。


    烏延坪身著女真便裝,正襟危坐於節堂,早已經被葉宇激勵成虎狼的宋軍士兵們盯上,宋軍獵鷹般的目光認定烏延坪是金軍高級將領,於是便爭搶著要去撕扯爭奪頭功!


    而作為這座都城的指揮將領,烏延坪平靜地看著蜂擁而至的宋軍,深知自己的大限已到,於是從帥案後霍然而起,這一舉動倒是驚得宋軍紛紛避讓。


    烏延坪頷首淒然一笑,隨後氣息猛然變得凶狠起來,親執女真佩飾彎刀,麵對著如潮而來的宋軍士兵撲了過去。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在砍殺兩名宋兵後,烏延坪被砍死於亂刀之下!


    吳挺率軍進城以後,得知此事頗為感慨,一將功成萬骨枯,作為敵人烏延坪是可恨的,但是作為一名金國將軍,這樣的將領也是值得尊敬的!


    東京光複,至此中原大地宣告回歸。吳挺在全麵掌控汴京城後,便飛馬出城迎接葉宇的聖駕入城。


    葉宇乘坐禦馬被簇擁進入汴京城,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也是曆經半個世紀的朝廷,再次回到了中原大地!


    葉宇沒有被勝利的喜悅衝昏頭腦,而是在進城的同時,命令吳挺馬不停蹄的將部隊推進到黃河南岸,與河北金軍隔河對峙!


    此次北伐,曆時數月,動用馬步軍三十餘萬,民夫數十萬,耗費錢糧可謂頗巨,但同時取得的戰績也是史無前例的。


    不過南宋這些年雖然兵力羸弱,但是經濟卻是富得流油,更有天下糧倉的膏腴之地,加上葉宇不停地從日本向國內搬運銀子,所以錢糧倒是極不短缺。


    當然,石見山的銀子不可能直接湧入國內,而是通過發達的海上航運經營著沿海各國,否則就會造成本土經濟泡沫使得貨幣貶值。


    宋軍連戰連捷,收複淮南東路、京西北路、京畿路等大片領土,殲滅、俘虜、招降金軍十餘萬,可以說此次北伐已經初步奪得了空前的勝利!


    為慶祝宋軍北伐中原取得空前勝利,以及向普天之下昭告大宋一雪前恥,葉宇在入城之後便下詔大赦天下四海同慶。


    並且在積極備戰的同時,也將遷都事宜提上了日程。


    葉宇這個當皇帝的是先一步抵達汴京城,但是朝廷班底還遠在臨安,所以中央機構以及政治經濟各種事宜,都將一步步的列入了議程之內。


    雖然時值盛夏,但是中原光複區的百姓們張燈結彩載歌載舞,如同隆冬春節一般的熱鬧與喜慶。


    而作為江南的百姓,雖然沒有這等前後的心理落差,但也為自己的朝廷赫赫雄威,感到揚眉吐氣歡欣鼓舞!


    朝廷大軍所過之處,府州長官都出迎王師,百姓是夾道歡呼。


    年輕的葉宇身著絳紗袍,頭戴通天冠,所過之處全城軍民紛紛的跪伏,如浪潮般的山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萬人齊呼,聲勢震天!便是事不關己之人,也不禁聽得熱血沸騰豪邁不已!


    還都東京,雖然諸事百廢待新,但是皇帝率領朝中重臣拜祭祖先,是個必須進行的一個程序,因為這象征著趙氏子孫向先祖通報恢複中原的好消息。


    在這件事情上,葉宇也不能馬虎,在東京靜候了一個月之久,終於盼來了太上皇趙昚,隨後便與這位不算親近的父皇,一起前去祭拜趙氏先祖。


    太上皇趙昚從臨安到汴京,是一路噙著淚趕來的,因為這是他做夢才會看到的一幕。


    如今終於得以夢幻成真,又怎能不讓他熱淚盈眶?


    太廟裏,趙昚老淚縱橫泣聲不止,這也是葉宇首次見到這位昔日帝王軟弱的一麵。


    遷都之事雖是諸事繁瑣,但是葉宇卻沒有忘記舉行慶功宴會。


    論功行賞,是對於將士們的最好慰勞,所以葉宇在禁中大慶殿內,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會。


    慶功宴上,除了葉宇與文武百官以外,也包括太上皇趙昚,皇室宗親,耆老元勳皆出席了宴會。


    慶功宴會在近乎狂歡般的氣氛中渡過,接下來就是朝廷政事進入正常軌道。


    在安撫百姓、恢複秩序、穩定民生等種種詔令條例的頒布中,對於此次北伐的眾位將士也是做到了獎功罰過。


    軍中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疆場搏殺為的是什麽?


    為君忠,為安民,這些雖是目的,但是太過空泛不切實際。


    在軍功經過層層審核後,蔣芾與幾位參知政事共同商議,擬讓虞杭坤建節,吳曦與顧夕風晉升從三品,以及一係列連葉宇也說不清的文職官銜。


    其餘眾人也都根據各自軍功獲得封賞,同時葉宇鑒於西夏相國斡道衝,此次積極調兵配合西路大軍,葉宇也履行了當初的諾言,廢了西夏幼主王爵,由斡道衝繼承西夏王爵!


    在論功行賞中,最為值得斟酌的就是吳挺的封賞,這讓蔣芾與嶽霖等人實在不好置評,隻得將這個難題交給了葉宇解決。


    因為葉宇的提議是封王,這著實是讓群臣有些犯難了。


    要知道大宋的祖製,異姓大臣一般不輕易封王,宋朝三百年大部分的異姓王,也都是死後才會追封!


    葉宇在登基之時,冊封了柴叔夏為晉王,是因為柴家自趙家天下之初就是皇家貴族,這是大宋祖製外的特例。


    所以葉宇冊封柴叔夏之舉,不過是恢複柴家的王爵而已。


    斡道衝雖然是異性,但對於平定西夏是有著極大地功勞,況且斡道衝的王爵並不是賜封而是繼承,這其中就是個很講究的學問。


    再者斡道衝繼承王爵,是當年葉宇給予的承諾,如今葉宇貴為天子豈能言而無信。


    蔣芾與嶽霖等人雖然深知這個道理,但是也能明白了葉宇給吳挺封王的用意,畢竟以吳挺的資曆以及如今的軍功,再進一步也是理所當然。


    而且吳挺作為西南軍鎮集團的領軍人物,對於葉宇登基稱帝也是有著從龍之功。


    所以在祖製與當今陛下的心意麵前,朝中群臣都是作出選擇性的沉默。


    有的時候沉默,也是一種無聲的抗爭,葉宇再三猶豫之後,親筆飛詔,高度褒獎評價吳挺之功績,加封鎮國公,進為平章軍國重事,文職形同宰輔之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世流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彼岸三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彼岸三生並收藏宋世流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