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直娣說她當然曉得,不用哥兒操心啦。


    第二日傍晚,越國使臣黎樹到了,此人氣喘籲籲的跑來,見麵就說終於趕上了,指揮使大人還在這裏。


    劉三告訴他:不是趙大人刻意留下來等著,人都回到嘉定了。


    黎樹憨實的一笑說:他曉得趙大人宅心仁厚,體諒他這個外使長途跋涉的勞苦,得了消息肯定不會走的,他們就怕別國使節曉得了爭相找大人說事。


    趙玉林笑著說貴陽新建,沒太多酒肆,總管大人招待他吃苗家筒筍雞,很滋補的。


    他不喜歡磨磨唧唧的,三杯酒下肚就問黎樹究竟有啥急事。


    黎樹扭捏地說上次帶回去的火|藥太好了,國主歡喜呢,令他前來當麵謝過。說罷便招呼隨從送上來一個精致的木盒,趙玉林見木盒周身包裹著紅綢,遞給順直娣叫她打開來看。


    黎樹十分謙恭的說就是送給夫人的呢,他們的軍隊奪回了玉石礦場,第一次采礦就尋得一塊碧玉,國主親自安排做成一支玉鐲叫他送來。


    嗬嗬,還真是有心了。啥奪回玉石礦場哦,實際上就是去搶了人家大理國的玉石礦場。


    跟著,這丫就叫隨從搬進來兩隻大箱子,裏麵全是珊瑚,海螺,貝殼和珍珠什麽的深海珍物。這些東西在大海邊隨處都是,運到內地來卻成稀罕物了。


    趙玉林連連擺手說他不要,就是都給了他,和新宋國做生意還是要公買公賣,他不會損公肥私,徇私枉法的。


    黎樹尷尬一笑說哪敢賄賂趙大人,隻是屬國的一份心意。還請大人別嫌棄。


    瑪德,這丫行起賄來一點都不臉紅,還理直氣壯的。不過這些東西要拿到成都去出手,至少會賣幾萬兩銀子,沒點定力的官員早就淪陷了?


    趙玉林上前挑出一個形似孔雀開屏的珊瑚,順直娣一眼就喜歡上了。他見直娣滿是羨慕的眼神,便對著黎樹說他代表貴州路收下一件禮物就行了,順手把珊瑚遞過去給順直娣把玩。


    直娣拿在手裏可是歡喜極了,翻來覆去的欣賞著。


    他問黎樹,這下可以說正事了嘛。


    黎樹這才猶豫著解釋,他上次采購武器起了小心眼,每樣隻買了三件,以為有了火|藥,拿回去拆解開來就能模仿著造出來,實則不然。


    他們的工匠無論怎麽造都做不好,即便說做得一模一樣,但是用起來還是達不到效果,有些精巧配件用一次就崩壞了,導致仿製的武器無法使用。


    他們試著放大這些武器的尺寸、規格,然而那樣做出來後又太過笨重,士兵扛著走不了多遠就沒勁了,無法實現單兵操作。


    所以,這丫又來求援,要買神威軍的製式武器,張口就是一萬人的裝備,連服裝都要買回去。


    趙玉林說這個事情簡單了,隻要有銀子就賣,新宋國對誰都是一樣的。不過他還是奉勸一句,叫黎樹回去給他們的陳國主建言,別拿到武器就去打大理國,這樣一來,大理問他要武器,他還得賣。


    他們兩國打來打去,他在這裏賣武器好是好,但是畢竟都是新宋的屬國,算起來是一家人嘛,沒有必要這樣打打殺殺的。


    黎樹當即答應,說他們購買武器隻為戍邊防守,絕不會去主動進攻大理國。


    趙玉林點點頭,曉得他說的都是不靠譜的假話也不去揭穿。武器真正到了他們手上,哪天反目了,他們拿著來打新宋國都是肯定的。


    趙玉林接著來了個“不過。”


    他說:不過那衣服就算了,貴國也不能比照著神威軍的服飾做軍裝,那樣穿上後不曉得的人還以為越國軍隊投了新宋,做了神威軍呢。


    黎樹當即尷尬的笑了起來,連說也是的,是他考慮不周了。


    趙玉林寫了手令,讓他去找翠屏山的魯師傅辦理。連同他送來的禮物都一起交給魯師傅。


    這丫開森了,竟然連夜就要出發去宜賓。


    趙玉林望著遠去的車隊不解的搖頭。


    直娣告訴:他眼下的貴州沒得山匪,盜匪,晚上在道上行走和白天一樣,有體力的商旅想趕路的都在趕路。


    劉三認為是越國急需武器。


    因為順風處打聽到此人從廣南西路的防城入關,七天時間趕到這裏,每日的行程在兩百裏了。縱是騎馬,屁股也是顛簸得難受十分,何況他們的馬匹全是矮腳馬,四個蹄兒夠得翻了。


    趙玉林聽劉三說的滑稽,忍不住和順直娣一起笑出了聲來。


    他估計也是的,這些小國打仗雖然不要命的比拚人多,但是武器的先進與否對戰事的發展還是至關重要。


    趙玉林從越國使臣來貴陽找他,還看到了順直娣造城的另外一份力量。


    他叫劉三去給越國的客官報信,讓他們到貴陽來修造別館,今後順直娣大總管都在貴陽辦差了,他們的別館還在仁懷幹嘛?


    劉三秒懂,順直娣已經樂了,這是哥兒在幫助她拉讚助修城呢。


    趙玉林說瞧著吧,往後肯定還有國家要和咱們交好,他們曉得貴陽這邊越國修了別館,也回來這裏修的。


    他叫直娣專門劃出一片區域來用作別館修造,劉三的順風處也好嚴格管理,防止叛亂變節份子逃去別館出賣國家機密;杜絕這些外國的客官四處遊走的收集咱們的情報。


    這是叫順直娣在貴陽搞使館區規劃了,國家級的院子修造肯定不會差勁,小女人馬上歡喜起來。


    劉三卻是警惕啦,趙玉林的話給了他一道警示。平時他和這些歪果仁一起打交道還是很隨意的,隻要順風處沒有確鑿的證據發現他們有不軌行為,都是不會約束製止。


    但是他聽出了趙玉林要規範,約束歪果仁的言行,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厲害。


    次日,趙玉林往仁懷回去,上了大江就被瀘州知府石如玉攔住,一定要請他去府衙小息。


    仁懷升級為貴州路以後不歸瀘州管轄了,瀘州的稅賦較之先前還掉了下來。已經升任知府的石大總管糾結瀘州的財務,要請三少爺幫忙,獻計獻策。


    趙玉林認為:還是要在水路、陸路的交通上下功夫,眼下的各地因為修造能力有限,都是以水路為主,陸路為輔,因為水運便宜嘛。


    他說華夏大地如此寬闊,僅僅發展碼頭經濟是不夠的。


    以宜賓為例,宜賓就先後打通了到榮德縣,犍為縣的陸上交通,新式大車就賣得火爆,沿途很快起來不少村鎮,這些都拉動了財富迅速增長。


    趙玉林給他提議首先修整航道,合理擴建碼頭,選擇易於修造的路線,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修一條連接州縣的陸路,肯定會對瀘州的經濟有大的幫助。


    石知府開始時還聽得津津有味,蠻有興趣的,越往後變得無精打采了。


    他說三少爺講的都是道理,但是,銀子呢?


    他這裏就隻有那麽點徭役,最多還是學習宜賓將犯人趕去做工,問題是這些都是神仙數字的開銷,他哪裏有那麽多銀子?


    趙玉林覺得,新宋該有個工部來統籌安排道路交通的事宜了。


    他叫知府做好方略給中樞院發信函請求,他來幫著瀘州說話爭取。趙玉林給他說各地修路修橋的都是自己在想法,也可以動員地方上的開明紳士捐款捐物出資入股嘛。


    石知府點點頭,說三少爺就是最大的開明紳士,他聽說三少爺家為宜賓縣就捐了不少銀子呐,也支持一下咱們瀘州如何?


    趙玉林差點噴出一口茶來。


    仙人板板,這要是每到一個地方都叫捐款,他可是經不住掏了。


    趙玉林說眼下貴州那邊要打通去廣南西的陸路,花銷可是不少,他那點銀子都砸到貴陽去了,還得靠瀘州自己想辦法哦。


    石知府啞然失笑,有點鬱悶的說要是曉得指揮使如此重視仁懷、貴州,當初他就不會回來咯,旋即招呼著吃起酒來。


    趙玉林說各地理財這方麵還有潛力可挖,不能隻看著那一點點稅賦。回去後他還打算給丁公提議采取分稅製收稅,為地方適當留下一筆稅賦自主安排做事,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石知府的眼睛立即放出精光,驚喜的問他是真的嗎?


    真要是那樣的話地方上收稅的勁頭更足,肯定會想方設法的應收盡收,收的多分得多嘛。


    趙玉林肯定的點點頭,他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有這個大膽的想法。


    稅賦要是不做分稅,朝廷一口袋全拿走,地方上幹起來缺乏主動性,肯定沒勁。要是適當分流一筆放在地方上,給他們靈活機動的權利,這就將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


    那他們依法收稅,該收的肯定一個子也不會撂下。


    知府開森了,招呼著幾個副職給他勸酒,不一會兒趙玉林就暈暈的了。


    隔日,趙玉林回到翠屏山,陳忠順拉他去江北叫花雞吃酒,告訴他已經將這裏的資產全部按照當初入股投資的底價轉讓給宜賓縣了。縣府沒得現銀,還是打的白條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子威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血沃中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血沃中華並收藏公子威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