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了一回後,第二天,舒眉的店再次開張。
正是風雨漸小,路人變多的日子。舒眉的再次開張引起了陌香城的再次轟動。
圍觀者甚多,但是與前一次的圍觀不同――都隻敢遠遠地看著,不敢靠前。甚至都不敢走進包子巷。
倒是舒眉等人故意地弄亮店內的燈光,讓人看個分分明明。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書呆子更是把算盤打得驚天響。舒眉頭次發現書呆子有當鼓手的天份。
水如玉也總讓蔓菁從廚房裏端出什麽果點來,讓圍觀的人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舒眉不但沒倒下去,還過得十分滋潤。
如果說舒眉關著門滋潤,是中國政府的藏拙內斂;那麽現在就是赤裸裸地搖旗打鼓。
“包子巷的夷人店又開張了。”
“這麽厲害?”
“我看這夷人店,沒準來頭也不簡單。”
各種傳言在陌香坊間流傳。看戲的人絡繹不絕。盡管如此,整整一天,一個客人都沒有。舒眉去衙門前投遞的公文,答複也是“掛牌等候”。這句話的意思等於“排隊等著”。
這一等,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舒眉知道西門家手可遮天,不由有些擔心。
想到這,舒眉便在外事司外徘徊。
不多時,隻見一位小青衣小廝氣呼呼地走了出來。看他衣著,顯然不是衙役,應該是內院的仆人。還應該挺有些身份,因為那些衙役見他都是好臉色。隻聽他嘟囔著:“打打打,打死我了也買不到橘子啊。她哭她的,你拿我出什麽氣,逼死我了也沒用啊!”
舒眉覺得奇怪。正想上前詢問。那小廝便已經從衙役手中接過老馬捧頭,騎上馬――走了。
舒眉隻得作罷,聳聳肩。打算回店子。一轉身,碰到一個人胸上。――抬頭一看,七公子。
“好久不見。”七公子笑微微地說。
舒眉也一笑。卻是苦笑。
“要幫忙嗎?”七公子意味深長地問。他身後。一個丫頭拚命撐著油傘。再後麵,是兩個大漢。
舒眉搖搖頭。她不是不需要幫忙。但是她不敢要這個神秘莫測的七公子“幫忙”。她本能地覺得跟這人扯上關係很危險。
“謝了。”舒眉說。這句話倒是說得真心實意。畢竟,出來這麽久,都沒人敢跟她主動打招呼。七公子他是頭一個。
舒眉說完便走。
“你應付不了的――別太逞強。”七公子突然柔聲說。偏偏這句話,舒眉還真聽懂了。
舒眉回頭一笑,初夏的牛毛細雨和她的發絲一起飛揚。她說:“那就變強。”
七公子一愣,然後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雨霧中。
“傻瓜,你真的應付不來的。”七公子輕輕地在手中敲著扇子道。“這麽倔,叫我怎麽幫你。――薑山,你怎麽了?”
“回公子的話。屬下記得……她剛這話……那個人走之前也曾經對公子說過。”薑山說。
“是麽?我早不記得了。”藍衣公子滿不在乎地輕笑說。他生得俊俏,一笑便是花開般暖意融融,笑容雖暖,還帶著他特有的慵懶。手中的輕骨扇卻應聲折斷。
“去十弟那走走。”他說。看了一眼府衙,莫名有種寒意。
六月的陌香,楊柳綠濃。微雨中,兩隊人,在風雨中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一路上。舒眉發現,十多天不出門,陌香城裏平白多了許多兵馬。
“是淮安王的護軍。淮安王到了。”賣包子的小阿哥告訴舒眉。他跟舒眉認識,自然會比別人對舒眉好些。
“淮安王?”舒眉對這個時空不了解。她的曆史知識隻能用於武皇之前。
“女皇陛下的十皇子。最為能征善戰的一個。十三歲便被封為淮安郡王,十五歲授雲麾將軍銜,升淮安王。”賣包子的小阿哥小聲說。
唐朝的王爺們跟後世不太一樣。唐朝的“王爺”不過是個稱號,自己還要領一份公差幹活。因此,同是皇子,領“基本工資”的清閑皇子跟有土地有公差的“郡王”“王爺”待遇是完全不一樣的。從這一點看,唐朝符合現代“多勞者多得”的理想狀態。富二代也不一定真能炫富,哪怕是皇子。
“他來這幹嘛?”舒眉不解。
“據說是因為東海倭國派了留學生使團過來,他來迎接。又說是因為海上賊寇眾多,屢屢冒犯沿海,還有小國膽大包天意圖謀取我們的島國。所以,告老還鄉的老宰相胡立大人忍無可忍上了一個折子,希望女皇派遣淮安王平定邊陲。”小哥說道。
武皇時,已經改“扶桑”國為“日本”。但是民間出於習慣,仍舊叫日本為倭國。
從小阿哥的話中聽來。看樣子,曆史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日本大規模派遣留學生使團在舒眉的時空也是有的,但是沒有皇子平寇,也沒有叫做胡立的山中宰相。
都說量變產生質變。估計,在曆史的車輪轉向之前,已經有許多地方這個時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那麽,是不是這裏的唐朝會持續地強大下去?
想到那些南海上的小島,舒眉不由想――這倒好,他們的後世子民不會為了小島的主權而苦惱。自己時空的南海,總有些國家不知道出於什麽居心,老是跟中國“搶島”。而中國為了和平發展養精蓄銳,又總是一味地“強烈譴責嚴正交涉”,不敢貿然動武。讓一幫子愛國憤青每每悲憤莫名。
“等等,胡立?這名字怎麽有些耳熟”舒眉回想。這名字不就是書呆子常念叨的“恩師”嗎?胡立宰相把白竹生舉薦到這,又要淮安王過來平寇?
這退休宰相到底是要做什麽?
偏偏白竹生的位置還被人頂替了。記得白竹生曾經還死強著說要“等一個人”,那人又是誰?
舒眉隱隱覺得陌香城天空的風雨愈發地看不透。
“不過啊,我還聽說老人家說……。”小阿哥示意舒眉靠近些,舒眉連忙靠過去,“老人家們說啊,這事跟立皇儲有關。”
“現在朝中,四皇子慶王、五公主是一派;皇長子、七皇子、十皇子又是一派。兩派之間,皇長子厚德仁義又是嫡長子,最受青睞。但是皇長子竟寧王在五年前薨了。七皇子從那以後就心灰意冷,做了逍遙王爺,四處遊玩,吟詩作畫,還好意思向陛下討了個‘采詩官’的風雅差事,也虧得陛下疼他了。所以他們一派如今便隻剩下最年幼的十皇子――也就是淮安王――還算有些出息。眼下看來,淮安王很受陛下重用,恐怕慶王跟淮安王之間……嘖嘖嘖。告訴你,淮安王在我們老百姓中的口碑可好得很。”小阿哥說。唐朝的風氣寬容,老百姓們可以議政。還不用擔心跨省拘捕。
立皇儲這種事,每朝每代都會上演。在舒眉看來,一到要立儲的時候,死倆個皇子公主才正常,不死才是天下奇聞。如果哪一朝君王無風無浪的登基了,那不是他的本事,而是他娘親大人的打胎殺幼工作十分到位;像現在是女皇治下,孩子都是女皇肚子裏出來的,誰都沒法子打胎,自然就是“夭折”跟窩裏鬥了。不死一大片,真是對不起女皇陛下的生育能力。
舒眉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她隻想痛痛快快賺錢過日子就好。
“小阿哥。是不是衙門裏辦事都得排很久啊?”舒眉對政事不感興趣,便改問其他。
“其實也不是,也能提前的。”小阿哥說。眼珠一轉道:“我告訴你個巧宗――外事司他怕老婆。”小阿哥笑道。
“怕老婆?”
“他娘子是長安的,跟著外事司遠嫁到這。外事司覺得苦了她,因此對她是言聽計從,生怕委屈了她一分半毫。這不,這小娘子今年害了喜,脾氣愈發大了。這樣的初夏天,她嚷著要吃長安的橘子。吃不到就拿外事司哭哭啼啼說想家。外事司沒辦法,一天三次地把自己的貼身小廝打出來買橘子,可是哪裏買的著?倒是苦了那個貼身小廝,風雨天也不敢回去。現在全陌香都知道外事司娘子掐著外事司要吃橘子,你說好笑不好笑。”小阿哥說。順便朝舒眉使個眼色努努嘴。
舒眉回頭一看,一個牽馬的小廝一臉煩悶地走著。身上的衣裳已經被微雨打濕了大半。不是別人,正是舒眉剛才在府衙前所見的那個。
舒眉眼睛一動,計上心來。
一天之後,一個消息傳遍了陌香――外事司的娘子吃到了橘子,從那包子巷的夷人小店拿到。
還有另一個消息:淮安王責令外事司嚴查所有外藩人員,若無通關文令的國家。要麽通文,要麽走人。
“這個淮安王倒是好,怪不得那些小姑娘愛他,我也愛他了。”胖二哥笑嘻嘻。
淮安王的命令一下,小娘子的耳邊風一吹,舒眉的“天朝國呈文”立馬成了頭批火速處理的公務。
“是啊,好巧啊!”舒眉眉開眼笑。
終於,走出了“破冰”的第一步。(未完待續)
正是風雨漸小,路人變多的日子。舒眉的再次開張引起了陌香城的再次轟動。
圍觀者甚多,但是與前一次的圍觀不同――都隻敢遠遠地看著,不敢靠前。甚至都不敢走進包子巷。
倒是舒眉等人故意地弄亮店內的燈光,讓人看個分分明明。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書呆子更是把算盤打得驚天響。舒眉頭次發現書呆子有當鼓手的天份。
水如玉也總讓蔓菁從廚房裏端出什麽果點來,讓圍觀的人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舒眉不但沒倒下去,還過得十分滋潤。
如果說舒眉關著門滋潤,是中國政府的藏拙內斂;那麽現在就是赤裸裸地搖旗打鼓。
“包子巷的夷人店又開張了。”
“這麽厲害?”
“我看這夷人店,沒準來頭也不簡單。”
各種傳言在陌香坊間流傳。看戲的人絡繹不絕。盡管如此,整整一天,一個客人都沒有。舒眉去衙門前投遞的公文,答複也是“掛牌等候”。這句話的意思等於“排隊等著”。
這一等,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舒眉知道西門家手可遮天,不由有些擔心。
想到這,舒眉便在外事司外徘徊。
不多時,隻見一位小青衣小廝氣呼呼地走了出來。看他衣著,顯然不是衙役,應該是內院的仆人。還應該挺有些身份,因為那些衙役見他都是好臉色。隻聽他嘟囔著:“打打打,打死我了也買不到橘子啊。她哭她的,你拿我出什麽氣,逼死我了也沒用啊!”
舒眉覺得奇怪。正想上前詢問。那小廝便已經從衙役手中接過老馬捧頭,騎上馬――走了。
舒眉隻得作罷,聳聳肩。打算回店子。一轉身,碰到一個人胸上。――抬頭一看,七公子。
“好久不見。”七公子笑微微地說。
舒眉也一笑。卻是苦笑。
“要幫忙嗎?”七公子意味深長地問。他身後。一個丫頭拚命撐著油傘。再後麵,是兩個大漢。
舒眉搖搖頭。她不是不需要幫忙。但是她不敢要這個神秘莫測的七公子“幫忙”。她本能地覺得跟這人扯上關係很危險。
“謝了。”舒眉說。這句話倒是說得真心實意。畢竟,出來這麽久,都沒人敢跟她主動打招呼。七公子他是頭一個。
舒眉說完便走。
“你應付不了的――別太逞強。”七公子突然柔聲說。偏偏這句話,舒眉還真聽懂了。
舒眉回頭一笑,初夏的牛毛細雨和她的發絲一起飛揚。她說:“那就變強。”
七公子一愣,然後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雨霧中。
“傻瓜,你真的應付不來的。”七公子輕輕地在手中敲著扇子道。“這麽倔,叫我怎麽幫你。――薑山,你怎麽了?”
“回公子的話。屬下記得……她剛這話……那個人走之前也曾經對公子說過。”薑山說。
“是麽?我早不記得了。”藍衣公子滿不在乎地輕笑說。他生得俊俏,一笑便是花開般暖意融融,笑容雖暖,還帶著他特有的慵懶。手中的輕骨扇卻應聲折斷。
“去十弟那走走。”他說。看了一眼府衙,莫名有種寒意。
六月的陌香,楊柳綠濃。微雨中,兩隊人,在風雨中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一路上。舒眉發現,十多天不出門,陌香城裏平白多了許多兵馬。
“是淮安王的護軍。淮安王到了。”賣包子的小阿哥告訴舒眉。他跟舒眉認識,自然會比別人對舒眉好些。
“淮安王?”舒眉對這個時空不了解。她的曆史知識隻能用於武皇之前。
“女皇陛下的十皇子。最為能征善戰的一個。十三歲便被封為淮安郡王,十五歲授雲麾將軍銜,升淮安王。”賣包子的小阿哥小聲說。
唐朝的王爺們跟後世不太一樣。唐朝的“王爺”不過是個稱號,自己還要領一份公差幹活。因此,同是皇子,領“基本工資”的清閑皇子跟有土地有公差的“郡王”“王爺”待遇是完全不一樣的。從這一點看,唐朝符合現代“多勞者多得”的理想狀態。富二代也不一定真能炫富,哪怕是皇子。
“他來這幹嘛?”舒眉不解。
“據說是因為東海倭國派了留學生使團過來,他來迎接。又說是因為海上賊寇眾多,屢屢冒犯沿海,還有小國膽大包天意圖謀取我們的島國。所以,告老還鄉的老宰相胡立大人忍無可忍上了一個折子,希望女皇派遣淮安王平定邊陲。”小哥說道。
武皇時,已經改“扶桑”國為“日本”。但是民間出於習慣,仍舊叫日本為倭國。
從小阿哥的話中聽來。看樣子,曆史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日本大規模派遣留學生使團在舒眉的時空也是有的,但是沒有皇子平寇,也沒有叫做胡立的山中宰相。
都說量變產生質變。估計,在曆史的車輪轉向之前,已經有許多地方這個時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那麽,是不是這裏的唐朝會持續地強大下去?
想到那些南海上的小島,舒眉不由想――這倒好,他們的後世子民不會為了小島的主權而苦惱。自己時空的南海,總有些國家不知道出於什麽居心,老是跟中國“搶島”。而中國為了和平發展養精蓄銳,又總是一味地“強烈譴責嚴正交涉”,不敢貿然動武。讓一幫子愛國憤青每每悲憤莫名。
“等等,胡立?這名字怎麽有些耳熟”舒眉回想。這名字不就是書呆子常念叨的“恩師”嗎?胡立宰相把白竹生舉薦到這,又要淮安王過來平寇?
這退休宰相到底是要做什麽?
偏偏白竹生的位置還被人頂替了。記得白竹生曾經還死強著說要“等一個人”,那人又是誰?
舒眉隱隱覺得陌香城天空的風雨愈發地看不透。
“不過啊,我還聽說老人家說……。”小阿哥示意舒眉靠近些,舒眉連忙靠過去,“老人家們說啊,這事跟立皇儲有關。”
“現在朝中,四皇子慶王、五公主是一派;皇長子、七皇子、十皇子又是一派。兩派之間,皇長子厚德仁義又是嫡長子,最受青睞。但是皇長子竟寧王在五年前薨了。七皇子從那以後就心灰意冷,做了逍遙王爺,四處遊玩,吟詩作畫,還好意思向陛下討了個‘采詩官’的風雅差事,也虧得陛下疼他了。所以他們一派如今便隻剩下最年幼的十皇子――也就是淮安王――還算有些出息。眼下看來,淮安王很受陛下重用,恐怕慶王跟淮安王之間……嘖嘖嘖。告訴你,淮安王在我們老百姓中的口碑可好得很。”小阿哥說。唐朝的風氣寬容,老百姓們可以議政。還不用擔心跨省拘捕。
立皇儲這種事,每朝每代都會上演。在舒眉看來,一到要立儲的時候,死倆個皇子公主才正常,不死才是天下奇聞。如果哪一朝君王無風無浪的登基了,那不是他的本事,而是他娘親大人的打胎殺幼工作十分到位;像現在是女皇治下,孩子都是女皇肚子裏出來的,誰都沒法子打胎,自然就是“夭折”跟窩裏鬥了。不死一大片,真是對不起女皇陛下的生育能力。
舒眉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她隻想痛痛快快賺錢過日子就好。
“小阿哥。是不是衙門裏辦事都得排很久啊?”舒眉對政事不感興趣,便改問其他。
“其實也不是,也能提前的。”小阿哥說。眼珠一轉道:“我告訴你個巧宗――外事司他怕老婆。”小阿哥笑道。
“怕老婆?”
“他娘子是長安的,跟著外事司遠嫁到這。外事司覺得苦了她,因此對她是言聽計從,生怕委屈了她一分半毫。這不,這小娘子今年害了喜,脾氣愈發大了。這樣的初夏天,她嚷著要吃長安的橘子。吃不到就拿外事司哭哭啼啼說想家。外事司沒辦法,一天三次地把自己的貼身小廝打出來買橘子,可是哪裏買的著?倒是苦了那個貼身小廝,風雨天也不敢回去。現在全陌香都知道外事司娘子掐著外事司要吃橘子,你說好笑不好笑。”小阿哥說。順便朝舒眉使個眼色努努嘴。
舒眉回頭一看,一個牽馬的小廝一臉煩悶地走著。身上的衣裳已經被微雨打濕了大半。不是別人,正是舒眉剛才在府衙前所見的那個。
舒眉眼睛一動,計上心來。
一天之後,一個消息傳遍了陌香――外事司的娘子吃到了橘子,從那包子巷的夷人小店拿到。
還有另一個消息:淮安王責令外事司嚴查所有外藩人員,若無通關文令的國家。要麽通文,要麽走人。
“這個淮安王倒是好,怪不得那些小姑娘愛他,我也愛他了。”胖二哥笑嘻嘻。
淮安王的命令一下,小娘子的耳邊風一吹,舒眉的“天朝國呈文”立馬成了頭批火速處理的公務。
“是啊,好巧啊!”舒眉眉開眼笑。
終於,走出了“破冰”的第一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