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界與哲學界的爭吵持續了四個世紀,兩個陣營的思想碰撞造成了空前絕後的影響。在全民公投後的幾十個世紀裏,先民們都在不斷地談論著與之相關的問題,並且演變出了多種學術流派。
即使現實打了哲學界的耳光,讓哲學界整體失聲,對那次“哲學與科學的爭論”的談論與研究也沒有停止過。整個學術界都認為,要讓這件事從公眾的視線中淡忘幾乎是“人力所不可為”的。
如果不是後來發生了一件吸引了全部族人的視線的“大事兒”的話,這樣的討論可能還會持續數十上百個世紀,直到科學和哲學最後分出一個結果。
紀元一百二十七世紀末葉,在史前就出發,前去探索整個星球的探索隊回來了!
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這些英雄的身上,再也沒有人去關心科學和哲學的爭論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看了幾十個世紀的學術爭論已經沒有吸引力了;他們更想知道的是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的,更想聽一聽探索隊的英雄冒險的事跡。
就像是約定好了一般,探索隊的所有成員都在這個世紀末的時候回到了種族的7,發源地。他們的到來解救了第一個回來的同胞——作為第一個回到這裏的探索隊成員,他已經被自己的同胞折騰了很久了——他們總是纏著他讓他講外麵的世界和探險的事跡,即使他已經將那些訊息同步到整個族群了,他們也不想放過他。
在兩百多個世紀的時間裏。留在這裏的先民們的智力水平、思想成熟程度、想象力等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他們已經不是當初做出決定的那些“小孩子”了——他們已經長大成人了。
探索隊的回歸讓這些成年人的好奇心蠢蠢欲動起來。在這之後的幾個世紀裏,“牆外的世界”都是整個種族了解和談論的對象。
在那段時間裏。他們的日常交流通常就是這個樣子的:
“牆外麵到底是什麽樣啊……那些探索隊的家夥什麽都不知道……不管問他們什麽東西,他們都是一副說不清的樣子……”——一般而言。一定會有一個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的家夥先帶起節奏。
“是啊是啊……好像去外麵看看啊——雖然我很喜歡這裏,但是偶爾出去走走似乎也不錯的樣子……”——好奇心膨脹到難以控製,但是平時是一副靦腆樣子的家夥不敢帶節奏,隻能在節奏狗出現之後立即跟風。
“這也不能怪探索隊的成員——他們確實是整個種族的英雄……”——就算是節奏狗和他的爪牙將節奏帶得飛起,還是有比較清醒並且不被帶節奏的人,隻不過這些家夥的戰鬥力堪憂,實在不值得期待。
“嗬嗬!”這不,立即就被帶節奏的家夥跳出來擺出一副扇子臉了:“他們是英雄不假……隻不多,他們在外麵流浪的時間太久了吧!”
這個被帶節奏的家夥明顯是準備跳出來大殺四方了:“他們離開族群太久也太遠了……我們的智力在這幾百個世紀裏飛速地發展。他們的智力卻依然停留在幼兒時的水平……”
“頂樓上的!”跟風者是不會有自己的思想的——所以他及時地跳出來支持:“探索隊的家夥全是最先覺醒的一批人,那個時候,他們是整個族群中的佼佼者……可是,當他們在外麵浪費了幾百個世紀,回到這裏之後,他們突然發現,他們居然變成了一群成人中的嬰幼兒——作為曾經的佼佼者,他們的心理落差一定很大……”
“可能是這樣吧……”整個日常交流就這樣被節奏狗和他的爪牙帶到了另外的一條路上:“他們可能無法接受這樣的落差,所以才變得沉默寡言起來——他們並不是不知道外麵是什麽樣子。他們隻是不願意說罷了!”
……
從這樣的日常交流可以看出來,先民們對“牆外的世界”很好奇——他們甚至萌生出了“親自出去看一看”這樣的念頭。
另外,這些日常交流還暴露出了他們對探索隊的態度的轉變——在探索隊剛回來的時候,他們是整個族群的英雄。而現在,英雄們似乎落寞了。
“英雄落寞”的原因很複雜——一部分原因就是先民們所說的“心裏落差”。
確實像他們所說的那樣,探索隊在出發的時候是整個族群的佼佼者。但是,在歸來之後。他們卻成了整個族群的吊車尾——這樣的心理落差確實很難讓人接受。
想象一下,如果你出了一趟遠門回家之後。發現家裏的兄弟姐妹都成家立業了,而你還是一個小孩子模樣,你能接受嗎?如果家裏人連說話的口音都變了呢?如果他們說的一句話裏有80%的名詞你都聽不懂呢?如果他們談論的內容對你來說就像天書一般呢?
探索隊麵臨的就是這樣的情況——他們現在需要學習和掌握大量的新詞匯,接觸和理解眾多的學術成果——盡管他們可以通過思維同步獲得這些知識,但是,掌握、理解與運用這些知識還需要時間。
作為曾經的佼佼者,探索隊當然是不想落於人後的——他們開始抓緊時間閉門補習功課。當然,他們請教的對象是學術派別的精英或者是博學善思之士,與普羅大眾的交流很少;這樣,就造成了大眾對他們的誤解。
隻不過,這還不是“英雄落幕”的最主要的原因。
公正的說來,造成“英雄落寞”的罪魁禍首應該是大眾的“心理落差”——隻不過作為芸芸眾生的大眾,他們沒有看清這一點,甚至根本不會朝著這個方向想。
在幾百個世紀裏,原來留守在這裏的“孩子”長大成人了,連著他們的好奇心也跟著一起成長了起來——站在牆的這邊望牆的那邊,他們產生了太多太多的幻想。
各種各樣的幻想通過思維同步到整個族群,讓他們想象中的“牆外的世界”變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幻想鄉。
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在往這個幻想鄉裏添加新的東西——這些東西光怪陸離,精彩紛呈,卻也完全脫離了實際。
於是,當他們從探索隊的口中聽到外麵的“真實的世界”的時候,他們不幹了!
“外麵的世界才不是這樣的!”
“外麵才不會這樣荒涼!”
“牆外麵不可能隻有塵土和砂石!他們一定隱瞞了很多的東西!”
“誰說外麵沒有其他生命的?我們不可能是孤獨的!”
“探索隊原來是精英階層,他們是統治者!他們想要蒙蔽大眾!”
“……”
就這樣,戳破了大眾的幻想的探索隊變成了整個失意人群的發泄對象——他們總是用自己的想象去揣測探索隊的人心,順便也將他們的心暴露了出來。
這些失意者完全不遮掩他們對探索隊的惡意,並且肆意地將這些惡意同步到整個族群;越來越多的人被他們所影響,成為了指責探索隊的大軍中的一員。
開始的時候,探索隊的成員還會出來辟謠,還會站出來和大家解釋——可惜的是,無法接受巨大的心理落差的群眾太多了,探索隊的解釋反而加劇了他們的懷疑。
當無用功做多了之後,探索隊也不想去解釋了——他們甚至主動屏蔽了思維同步,專心地補自己的課了。
漸漸地,對探索隊的懷疑就變成了一股主流的思潮;人們總是互相對問:“外麵是什麽樣子的呢?”
無法相信探索隊的描述,人們越來越想出去看一看——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象中的幻想鄉,而不會像“無用的探索隊”那樣,折騰了兩百個世紀卻一無所獲。
“組建第二隻探索隊”幾乎成了曆史的必然——無數熱愛幻想的群眾踴躍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們渴望擁有一具能夠自由活動的身體,希望能用自己的雙腳走到牆外麵去!
其中最激進的家夥居然表示他願意接受“核心分割”手術,將自己變成若幹個擁有新身體的個體——他表示,即使在手術後他變成了另外的一個人他也不會後悔!
這個勇士一定知道,當他變成了另外的一個人之後,他也沒有機會後悔了——他都已經不是他了,他又怎麽後悔呢?
勇士還不是孤獨的——在他發出了自己的“勇者宣言”之後,他很快得到了支持——有不少人站出來表示支持,並且決定和他共同進退。
這些勇者大多數是紀元前十四世紀後誕生的“新生代”——他們的數量眾多,也不了解史前的事情;他們活躍的時候,社會已經基本成型;他們是在新思潮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
領導層無法無視他們的聲音,但是也無法輕易地做出決定——他們決定讓整個族群來做這個決定。
於是,先民曆史上的第二次大討論開始了。(未完待續。。)
即使現實打了哲學界的耳光,讓哲學界整體失聲,對那次“哲學與科學的爭論”的談論與研究也沒有停止過。整個學術界都認為,要讓這件事從公眾的視線中淡忘幾乎是“人力所不可為”的。
如果不是後來發生了一件吸引了全部族人的視線的“大事兒”的話,這樣的討論可能還會持續數十上百個世紀,直到科學和哲學最後分出一個結果。
紀元一百二十七世紀末葉,在史前就出發,前去探索整個星球的探索隊回來了!
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這些英雄的身上,再也沒有人去關心科學和哲學的爭論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看了幾十個世紀的學術爭論已經沒有吸引力了;他們更想知道的是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的,更想聽一聽探索隊的英雄冒險的事跡。
就像是約定好了一般,探索隊的所有成員都在這個世紀末的時候回到了種族的7,發源地。他們的到來解救了第一個回來的同胞——作為第一個回到這裏的探索隊成員,他已經被自己的同胞折騰了很久了——他們總是纏著他讓他講外麵的世界和探險的事跡,即使他已經將那些訊息同步到整個族群了,他們也不想放過他。
在兩百多個世紀的時間裏。留在這裏的先民們的智力水平、思想成熟程度、想象力等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他們已經不是當初做出決定的那些“小孩子”了——他們已經長大成人了。
探索隊的回歸讓這些成年人的好奇心蠢蠢欲動起來。在這之後的幾個世紀裏,“牆外的世界”都是整個種族了解和談論的對象。
在那段時間裏。他們的日常交流通常就是這個樣子的:
“牆外麵到底是什麽樣啊……那些探索隊的家夥什麽都不知道……不管問他們什麽東西,他們都是一副說不清的樣子……”——一般而言。一定會有一個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的家夥先帶起節奏。
“是啊是啊……好像去外麵看看啊——雖然我很喜歡這裏,但是偶爾出去走走似乎也不錯的樣子……”——好奇心膨脹到難以控製,但是平時是一副靦腆樣子的家夥不敢帶節奏,隻能在節奏狗出現之後立即跟風。
“這也不能怪探索隊的成員——他們確實是整個種族的英雄……”——就算是節奏狗和他的爪牙將節奏帶得飛起,還是有比較清醒並且不被帶節奏的人,隻不過這些家夥的戰鬥力堪憂,實在不值得期待。
“嗬嗬!”這不,立即就被帶節奏的家夥跳出來擺出一副扇子臉了:“他們是英雄不假……隻不多,他們在外麵流浪的時間太久了吧!”
這個被帶節奏的家夥明顯是準備跳出來大殺四方了:“他們離開族群太久也太遠了……我們的智力在這幾百個世紀裏飛速地發展。他們的智力卻依然停留在幼兒時的水平……”
“頂樓上的!”跟風者是不會有自己的思想的——所以他及時地跳出來支持:“探索隊的家夥全是最先覺醒的一批人,那個時候,他們是整個族群中的佼佼者……可是,當他們在外麵浪費了幾百個世紀,回到這裏之後,他們突然發現,他們居然變成了一群成人中的嬰幼兒——作為曾經的佼佼者,他們的心理落差一定很大……”
“可能是這樣吧……”整個日常交流就這樣被節奏狗和他的爪牙帶到了另外的一條路上:“他們可能無法接受這樣的落差,所以才變得沉默寡言起來——他們並不是不知道外麵是什麽樣子。他們隻是不願意說罷了!”
……
從這樣的日常交流可以看出來,先民們對“牆外的世界”很好奇——他們甚至萌生出了“親自出去看一看”這樣的念頭。
另外,這些日常交流還暴露出了他們對探索隊的態度的轉變——在探索隊剛回來的時候,他們是整個族群的英雄。而現在,英雄們似乎落寞了。
“英雄落寞”的原因很複雜——一部分原因就是先民們所說的“心裏落差”。
確實像他們所說的那樣,探索隊在出發的時候是整個族群的佼佼者。但是,在歸來之後。他們卻成了整個族群的吊車尾——這樣的心理落差確實很難讓人接受。
想象一下,如果你出了一趟遠門回家之後。發現家裏的兄弟姐妹都成家立業了,而你還是一個小孩子模樣,你能接受嗎?如果家裏人連說話的口音都變了呢?如果他們說的一句話裏有80%的名詞你都聽不懂呢?如果他們談論的內容對你來說就像天書一般呢?
探索隊麵臨的就是這樣的情況——他們現在需要學習和掌握大量的新詞匯,接觸和理解眾多的學術成果——盡管他們可以通過思維同步獲得這些知識,但是,掌握、理解與運用這些知識還需要時間。
作為曾經的佼佼者,探索隊當然是不想落於人後的——他們開始抓緊時間閉門補習功課。當然,他們請教的對象是學術派別的精英或者是博學善思之士,與普羅大眾的交流很少;這樣,就造成了大眾對他們的誤解。
隻不過,這還不是“英雄落幕”的最主要的原因。
公正的說來,造成“英雄落寞”的罪魁禍首應該是大眾的“心理落差”——隻不過作為芸芸眾生的大眾,他們沒有看清這一點,甚至根本不會朝著這個方向想。
在幾百個世紀裏,原來留守在這裏的“孩子”長大成人了,連著他們的好奇心也跟著一起成長了起來——站在牆的這邊望牆的那邊,他們產生了太多太多的幻想。
各種各樣的幻想通過思維同步到整個族群,讓他們想象中的“牆外的世界”變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幻想鄉。
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在往這個幻想鄉裏添加新的東西——這些東西光怪陸離,精彩紛呈,卻也完全脫離了實際。
於是,當他們從探索隊的口中聽到外麵的“真實的世界”的時候,他們不幹了!
“外麵的世界才不是這樣的!”
“外麵才不會這樣荒涼!”
“牆外麵不可能隻有塵土和砂石!他們一定隱瞞了很多的東西!”
“誰說外麵沒有其他生命的?我們不可能是孤獨的!”
“探索隊原來是精英階層,他們是統治者!他們想要蒙蔽大眾!”
“……”
就這樣,戳破了大眾的幻想的探索隊變成了整個失意人群的發泄對象——他們總是用自己的想象去揣測探索隊的人心,順便也將他們的心暴露了出來。
這些失意者完全不遮掩他們對探索隊的惡意,並且肆意地將這些惡意同步到整個族群;越來越多的人被他們所影響,成為了指責探索隊的大軍中的一員。
開始的時候,探索隊的成員還會出來辟謠,還會站出來和大家解釋——可惜的是,無法接受巨大的心理落差的群眾太多了,探索隊的解釋反而加劇了他們的懷疑。
當無用功做多了之後,探索隊也不想去解釋了——他們甚至主動屏蔽了思維同步,專心地補自己的課了。
漸漸地,對探索隊的懷疑就變成了一股主流的思潮;人們總是互相對問:“外麵是什麽樣子的呢?”
無法相信探索隊的描述,人們越來越想出去看一看——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象中的幻想鄉,而不會像“無用的探索隊”那樣,折騰了兩百個世紀卻一無所獲。
“組建第二隻探索隊”幾乎成了曆史的必然——無數熱愛幻想的群眾踴躍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們渴望擁有一具能夠自由活動的身體,希望能用自己的雙腳走到牆外麵去!
其中最激進的家夥居然表示他願意接受“核心分割”手術,將自己變成若幹個擁有新身體的個體——他表示,即使在手術後他變成了另外的一個人他也不會後悔!
這個勇士一定知道,當他變成了另外的一個人之後,他也沒有機會後悔了——他都已經不是他了,他又怎麽後悔呢?
勇士還不是孤獨的——在他發出了自己的“勇者宣言”之後,他很快得到了支持——有不少人站出來表示支持,並且決定和他共同進退。
這些勇者大多數是紀元前十四世紀後誕生的“新生代”——他們的數量眾多,也不了解史前的事情;他們活躍的時候,社會已經基本成型;他們是在新思潮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
領導層無法無視他們的聲音,但是也無法輕易地做出決定——他們決定讓整個族群來做這個決定。
於是,先民曆史上的第二次大討論開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