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第六百七十三世紀的“審判”對先民的社會造成了幾乎永遠不可愈合的傷害——原本緊密團結在一起的先民被分割成幾近對立的兩個部分:被驅逐出境的先民和“城市”中的先民。
統治者明確表示將永久性地拒絕被驅逐的先民入境的請求——這樣的決定截斷了雙方交流的渠道;缺少了交流的渠道,雙方幾乎不可能在可預見的時間之內和解;看不到和解的可能性,也就代表了先民的社會在事實上被分割成了兩個部分。
這就是“審判”給先民的社會帶來的顯性的影響。
實際上,“審判”對先民的社會造成的影響遠不止如此。隻不過,這些更深層次的影響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表現出來,而是在隨後的漫長的時間裏持續發酵,並且將整個先民的社會拐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上。
嚴格的說來,在新紀元第六百七十三世紀之後的幾個世紀裏,“審判”帶來的隱性影響已經顯示出了一部分端倪,可惜的是,包括統治者在內,並沒有一個先民能從那些端倪中看出最終的結果來。
新紀元第六百七十四世紀,在瓜分完失去了◇,統治者的先民之後,統治者們製定了一條“戶籍政策”。
“政策”規定,所有的先民有且隻有唯一的“戶籍”;先民的“戶籍”將由先民的出生地決定,並且“戶籍”不可更改;“戶籍”決定了先民所能活動的區域,先民不允許進入非戶籍所在地;進入非戶籍所在地的先民會被裁定“有罪”,並且沒有權利選擇懺悔。隻能選擇轉生;在發現其他大區的先民之後,統治者有義務告知偷渡客原屬大區的統治者。並且有義務遣返所有的偷渡客。
統治者所製定的“戶籍政策”完全就是在針對之前出現的“罪人”選擇跨大區懺悔的現象。統治者再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子民跑到別人的地盤上,更不想看到自己的子民變成其他的統治者的子民;他們想通過這條政策。將自己麾下的先民牢牢地捆綁在自己的地盤上。
統治者們也知道,這條政策會進一步分化先民的社會,會導致先民的社會分裂成數個相對獨立的“小社會”,但是,他們卻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他們在那個背叛了整個群體的統治者和那些被驅逐的“罪人”的身上看到了毀滅,他們隻想要避免再一次麵對那種讓人無力的恐懼,根本顧不上“戶籍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
統治者們自覺已經考慮到了“戶籍政策”可能帶來的所有惡果——他們考慮到了“戶籍政策”可能帶來的一係列社會變化,並且準備了很多手段來應對這些變化,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最不顯眼的因素:人心。
或許是成為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太久了,他們忘記了普通的先民考慮事物的角度是和他們不一樣的——普通的先民並沒有站到和統治者同樣的高度,所以他們並不會從整個社會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他們隻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會受到自己身上發生的哪怕一丁點兒變化的影響!
在學會了擠壓自己的時間之後,這些普通的先民在工作之餘有了自己的空餘時間;盡管統治者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但是他們還是能夠想到辦法,從本來就少的時間中擠出一點兒空餘時間來。
有了空餘的空間,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娛樂生活內容——這些先民也許隻是習慣性地擠出空餘時間來,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他們找不到可以將這些空餘時間填滿的內容——之前被他們用來打發空餘時間的“涼山一百零八好漢”已經被驅逐出境,他們已經無法通過“圍觀”來打發自己的空餘時間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先民們被“統治者和涼山一百零八好漢”給勾起來的好奇心開始急速地膨脹;在越來越強大的好奇心的趨勢下,先民們開始了另一項打發空餘時間的“業餘活動”——他們經常聚在一起。幻想另外的大區,以及“城市”之外的世界。
在一開始的時候,這些幻想還隻是幻想;但是很快。這些幻想就變成了“憧憬”——等到統治者注意到這些變化的時候,“外麵的世界”已經成了幾乎所有的先民所憧憬的對象了。
這樣的變化讓所有的統治者都恐懼不已——他們想起了那場他們刻意想要忘記的巨變。想起了被“牆外的世界”所摧毀的舊世界,想起了被所有人拋棄之後陷入的無邊的黑暗。
他們發瘋一樣試圖約束自己的子民——他們給他們布置了無數的工作。想用做不完的工作來約束先民過於膨脹的好奇心,好讓整個社會回歸到之前的那種平靜的狀態;他們告誡所有的先民,對“外麵的世界”的向往會吸引來無盡的惡魔,會將整個世界摧毀,;他們甚至修改了聖典,想用聖典的神聖權威來製止先民們的胡思亂想。
這些舉措在一開始的確起到了一些積極的作用——無盡的工作讓先民無法擠壓出空閑時間來;對惡魔的畏懼讓先民們噤若寒蟬;對聖典的虔誠讓先民們刻意控製自己的想法——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從前,回到了那個被工作和“朝會”所填滿,什麽都不想的時代。
統治者在看到這些變化的時候,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們真的希望一切就這麽保持下去,可惜,這樣的好日子並沒有堅持多久。
先民們的生活在歸於“平靜”之後不久又再次喧嘩起來——先民們很快就發現,原來並不是隻有在空餘時間才能幻想和討論的!
他們很快就迷上了一邊工作,一邊和身邊的搭檔暢想和爭論的生活——他們發現,暢想和爭論並不會拖累到他們早已熟悉的工作。反而會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不能擠出空餘時間,那就將所有的工作時間都變成空餘時間”——雖然沒有明言。但是,幾乎所有的先民都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
這樣一來,先民們的空餘時間反而多了起來——不是多了一點兒半點兒,而是多了很多、很多。
即使統治者再布置更多的工作也無法阻止先民們的“業餘生活”了——更多的工作隻會讓先民們更加賣力的工作,但是卻不能讓他們閉上自己的嘴巴!
擁有了無數的“空餘時間”之後,先民們的生活變得異常充實,又異常空虛起來。等到空虛感完全將先民吞沒之後,對惡魔的畏懼已經無法關住他們的思緒,無法製止他們不去胡思亂想了。
他們總是不自覺地想到“外麵的世界”——雖然他們總是在暢想完一番之後,就會因為聖典而自責。但是,他們根本就控製不了自己對外麵的世界的向往!
到最後,就連聖典似乎也失去了約束力。
先民們發現,幻想和討論外麵的世界並不會讓他們失去“生命之母”的關注——他們還是可以在“朝會”上聽到“生命之母”的聲音,哪怕他們就在神聖的“朝會”上走神,就在“朝會”上想到罪惡的“外麵的世界”!
他們還發現,幻想和討論外麵的世界並不會招來統治者的懲罰——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人因為幻想和討論外麵的世界而被統治者裁定有罪,隻有部分先民因為自己實在控製不住自己的想象力而主動向統治者請罪!
這些暗自慶幸的平民並不知道。並不是統治者不想懲罰他們,而是統治者不敢懲罰他們!
幾乎所有的先民都幻想過“外麵的世界”,絕大部分的先民都習慣了在工作的時候“幻想外界的世界”——如果統治者想要治罪,就絕對會出現一個統治者的手下全是“罪人”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讓統治者完全無從下手。隻能在背地裏暗自品嚐苦澀:“如果這些先民從來沒有體驗過所謂的‘空閑時間’,那麽,他們將繼續那種被工作完全填滿。沒有一點兒時間去胡思亂想的生活……”
不止一個統治者這樣抱怨過:“如果這些先民的好奇心從來沒有被勾起過,那麽。他們就不會對外麵的世界那麽好奇……”
當然,統治者抱怨得最多的還是他們自己:“如果當初我們沒有接收那個大區的先民的話。我們可能也不會如此被動……”
“這些變化一開始隻存在與那個大區裏……我們所接收的先民就像是傳染源一樣,將所有的變化帶到了新的大區——我們當初到底是怎麽想的,居然會將這些毒瘤親自請進來?”
這些悔不當初的統治者真的是恨不得時間能倒退一次:“如果當初將他們全部流放就好了……其實我們根本不用擔心那個背叛者——即使將整個大區的人都給他,我們也用不著擔心他會對我們造成威脅……”
“……”
統治者的苦澀並不為大眾所知——平民就該有平民的生活,平民就該想平民應該想的事。
平民就該在統治者愁眉苦臉的時候這樣想:“既然‘生命之母’和統治者都不反對幻想,我們是不是就能公開討論外麵的世界了?”
或者這樣想:“是啊……偷偷摸摸地幻想很難受啊……如果統治者能明確地告訴我們,我們可以隨意的幻想和討論就好了……”
又或者這樣想:“實在不行我也去自行請罪好了……請罪期間可以無所顧忌地亂想……那些匍匐在廣場上的都是一群腦洞大到無邊的家夥啊!和他們一起討論外麵的世界一定很有趣!”
總之,平民在這個時候就該想“我該怎麽獲得爽快”才對——當然,這些想法給統治者帶來的困擾也不用去擔心,因為統治者最終會找到解決的方法的。
大區輪換——這就是統治者們在糾結了很久之後想出來的對策!
他們這一次似乎是聰明了一回:“你們不是好奇外麵的世界嗎?行啊,我們輪換……我們帶著你們挨個大區去見見世麵!”
他們終於明白,民眾的好奇心是不能堵,隻能疏的:“隻要你們不繼續胡思亂想,我們就帶你們一個大區一個大區地看下去……我們滿足你們的好奇心!”
他們自覺自己打了一手好算盤:“你們很快就會發現,你們所憧憬的外麵的世界和你們從小長到大的世界沒有區別——在將所有的大區都看完之後,你們就該死心了吧?”
他們甚至做好了“大區輪換政策”失敗的準備——他們決定,如果“大區輪換政策”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就拋出一些“禁忌”來分散那些閑的蛋疼的先民的注意力:“你們不是閑得慌嗎?你們不是空餘時間多得不知道用在什麽地方嗎?好啊……我們有一大堆的未解難題,你們完全可以將你們的精力放在那些難題上!”
…………
“大區輪換政策”幾乎獲得了所有先民的支持。這個政策一經發布就點燃了所有真.閑的蛋疼的家夥的熱情——他們的工作效率幾乎提高了一倍不止,似乎是想盡快結束統治者布置的工作,好盡快進入其他的大區;他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討論其他的大區,然後在自己的腦子裏勾勒出了無數的畫麵——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別人的大區”。
在自己的腦子裏勾畫“別人的大區”的時候,先民們還會開動自己的腦子思考一個看似簡單,但是卻混蛋無比的問題——1+1為什麽等於2?
這個問題就是統治者們拋出來的“難題”。
這個被拋出來試水的問題很快就成為了先民們討論的主要內容——它成功地實現了統治者們的設想,將先民的注意力吸引到統治者希望的地方去了。
“為什麽1+1要等於2啊?!”(未完待續。。)
統治者明確表示將永久性地拒絕被驅逐的先民入境的請求——這樣的決定截斷了雙方交流的渠道;缺少了交流的渠道,雙方幾乎不可能在可預見的時間之內和解;看不到和解的可能性,也就代表了先民的社會在事實上被分割成了兩個部分。
這就是“審判”給先民的社會帶來的顯性的影響。
實際上,“審判”對先民的社會造成的影響遠不止如此。隻不過,這些更深層次的影響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表現出來,而是在隨後的漫長的時間裏持續發酵,並且將整個先民的社會拐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上。
嚴格的說來,在新紀元第六百七十三世紀之後的幾個世紀裏,“審判”帶來的隱性影響已經顯示出了一部分端倪,可惜的是,包括統治者在內,並沒有一個先民能從那些端倪中看出最終的結果來。
新紀元第六百七十四世紀,在瓜分完失去了◇,統治者的先民之後,統治者們製定了一條“戶籍政策”。
“政策”規定,所有的先民有且隻有唯一的“戶籍”;先民的“戶籍”將由先民的出生地決定,並且“戶籍”不可更改;“戶籍”決定了先民所能活動的區域,先民不允許進入非戶籍所在地;進入非戶籍所在地的先民會被裁定“有罪”,並且沒有權利選擇懺悔。隻能選擇轉生;在發現其他大區的先民之後,統治者有義務告知偷渡客原屬大區的統治者。並且有義務遣返所有的偷渡客。
統治者所製定的“戶籍政策”完全就是在針對之前出現的“罪人”選擇跨大區懺悔的現象。統治者再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子民跑到別人的地盤上,更不想看到自己的子民變成其他的統治者的子民;他們想通過這條政策。將自己麾下的先民牢牢地捆綁在自己的地盤上。
統治者們也知道,這條政策會進一步分化先民的社會,會導致先民的社會分裂成數個相對獨立的“小社會”,但是,他們卻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他們在那個背叛了整個群體的統治者和那些被驅逐的“罪人”的身上看到了毀滅,他們隻想要避免再一次麵對那種讓人無力的恐懼,根本顧不上“戶籍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
統治者們自覺已經考慮到了“戶籍政策”可能帶來的所有惡果——他們考慮到了“戶籍政策”可能帶來的一係列社會變化,並且準備了很多手段來應對這些變化,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最不顯眼的因素:人心。
或許是成為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太久了,他們忘記了普通的先民考慮事物的角度是和他們不一樣的——普通的先民並沒有站到和統治者同樣的高度,所以他們並不會從整個社會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他們隻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會受到自己身上發生的哪怕一丁點兒變化的影響!
在學會了擠壓自己的時間之後,這些普通的先民在工作之餘有了自己的空餘時間;盡管統治者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增加了他們的工作量,但是他們還是能夠想到辦法,從本來就少的時間中擠出一點兒空餘時間來。
有了空餘的空間,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娛樂生活內容——這些先民也許隻是習慣性地擠出空餘時間來,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他們找不到可以將這些空餘時間填滿的內容——之前被他們用來打發空餘時間的“涼山一百零八好漢”已經被驅逐出境,他們已經無法通過“圍觀”來打發自己的空餘時間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先民們被“統治者和涼山一百零八好漢”給勾起來的好奇心開始急速地膨脹;在越來越強大的好奇心的趨勢下,先民們開始了另一項打發空餘時間的“業餘活動”——他們經常聚在一起。幻想另外的大區,以及“城市”之外的世界。
在一開始的時候,這些幻想還隻是幻想;但是很快。這些幻想就變成了“憧憬”——等到統治者注意到這些變化的時候,“外麵的世界”已經成了幾乎所有的先民所憧憬的對象了。
這樣的變化讓所有的統治者都恐懼不已——他們想起了那場他們刻意想要忘記的巨變。想起了被“牆外的世界”所摧毀的舊世界,想起了被所有人拋棄之後陷入的無邊的黑暗。
他們發瘋一樣試圖約束自己的子民——他們給他們布置了無數的工作。想用做不完的工作來約束先民過於膨脹的好奇心,好讓整個社會回歸到之前的那種平靜的狀態;他們告誡所有的先民,對“外麵的世界”的向往會吸引來無盡的惡魔,會將整個世界摧毀,;他們甚至修改了聖典,想用聖典的神聖權威來製止先民們的胡思亂想。
這些舉措在一開始的確起到了一些積極的作用——無盡的工作讓先民無法擠壓出空閑時間來;對惡魔的畏懼讓先民們噤若寒蟬;對聖典的虔誠讓先民們刻意控製自己的想法——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從前,回到了那個被工作和“朝會”所填滿,什麽都不想的時代。
統治者在看到這些變化的時候,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們真的希望一切就這麽保持下去,可惜,這樣的好日子並沒有堅持多久。
先民們的生活在歸於“平靜”之後不久又再次喧嘩起來——先民們很快就發現,原來並不是隻有在空餘時間才能幻想和討論的!
他們很快就迷上了一邊工作,一邊和身邊的搭檔暢想和爭論的生活——他們發現,暢想和爭論並不會拖累到他們早已熟悉的工作。反而會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不能擠出空餘時間,那就將所有的工作時間都變成空餘時間”——雖然沒有明言。但是,幾乎所有的先民都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
這樣一來,先民們的空餘時間反而多了起來——不是多了一點兒半點兒,而是多了很多、很多。
即使統治者再布置更多的工作也無法阻止先民們的“業餘生活”了——更多的工作隻會讓先民們更加賣力的工作,但是卻不能讓他們閉上自己的嘴巴!
擁有了無數的“空餘時間”之後,先民們的生活變得異常充實,又異常空虛起來。等到空虛感完全將先民吞沒之後,對惡魔的畏懼已經無法關住他們的思緒,無法製止他們不去胡思亂想了。
他們總是不自覺地想到“外麵的世界”——雖然他們總是在暢想完一番之後,就會因為聖典而自責。但是,他們根本就控製不了自己對外麵的世界的向往!
到最後,就連聖典似乎也失去了約束力。
先民們發現,幻想和討論外麵的世界並不會讓他們失去“生命之母”的關注——他們還是可以在“朝會”上聽到“生命之母”的聲音,哪怕他們就在神聖的“朝會”上走神,就在“朝會”上想到罪惡的“外麵的世界”!
他們還發現,幻想和討論外麵的世界並不會招來統治者的懲罰——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人因為幻想和討論外麵的世界而被統治者裁定有罪,隻有部分先民因為自己實在控製不住自己的想象力而主動向統治者請罪!
這些暗自慶幸的平民並不知道。並不是統治者不想懲罰他們,而是統治者不敢懲罰他們!
幾乎所有的先民都幻想過“外麵的世界”,絕大部分的先民都習慣了在工作的時候“幻想外界的世界”——如果統治者想要治罪,就絕對會出現一個統治者的手下全是“罪人”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讓統治者完全無從下手。隻能在背地裏暗自品嚐苦澀:“如果這些先民從來沒有體驗過所謂的‘空閑時間’,那麽,他們將繼續那種被工作完全填滿。沒有一點兒時間去胡思亂想的生活……”
不止一個統治者這樣抱怨過:“如果這些先民的好奇心從來沒有被勾起過,那麽。他們就不會對外麵的世界那麽好奇……”
當然,統治者抱怨得最多的還是他們自己:“如果當初我們沒有接收那個大區的先民的話。我們可能也不會如此被動……”
“這些變化一開始隻存在與那個大區裏……我們所接收的先民就像是傳染源一樣,將所有的變化帶到了新的大區——我們當初到底是怎麽想的,居然會將這些毒瘤親自請進來?”
這些悔不當初的統治者真的是恨不得時間能倒退一次:“如果當初將他們全部流放就好了……其實我們根本不用擔心那個背叛者——即使將整個大區的人都給他,我們也用不著擔心他會對我們造成威脅……”
“……”
統治者的苦澀並不為大眾所知——平民就該有平民的生活,平民就該想平民應該想的事。
平民就該在統治者愁眉苦臉的時候這樣想:“既然‘生命之母’和統治者都不反對幻想,我們是不是就能公開討論外麵的世界了?”
或者這樣想:“是啊……偷偷摸摸地幻想很難受啊……如果統治者能明確地告訴我們,我們可以隨意的幻想和討論就好了……”
又或者這樣想:“實在不行我也去自行請罪好了……請罪期間可以無所顧忌地亂想……那些匍匐在廣場上的都是一群腦洞大到無邊的家夥啊!和他們一起討論外麵的世界一定很有趣!”
總之,平民在這個時候就該想“我該怎麽獲得爽快”才對——當然,這些想法給統治者帶來的困擾也不用去擔心,因為統治者最終會找到解決的方法的。
大區輪換——這就是統治者們在糾結了很久之後想出來的對策!
他們這一次似乎是聰明了一回:“你們不是好奇外麵的世界嗎?行啊,我們輪換……我們帶著你們挨個大區去見見世麵!”
他們終於明白,民眾的好奇心是不能堵,隻能疏的:“隻要你們不繼續胡思亂想,我們就帶你們一個大區一個大區地看下去……我們滿足你們的好奇心!”
他們自覺自己打了一手好算盤:“你們很快就會發現,你們所憧憬的外麵的世界和你們從小長到大的世界沒有區別——在將所有的大區都看完之後,你們就該死心了吧?”
他們甚至做好了“大區輪換政策”失敗的準備——他們決定,如果“大區輪換政策”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就拋出一些“禁忌”來分散那些閑的蛋疼的先民的注意力:“你們不是閑得慌嗎?你們不是空餘時間多得不知道用在什麽地方嗎?好啊……我們有一大堆的未解難題,你們完全可以將你們的精力放在那些難題上!”
…………
“大區輪換政策”幾乎獲得了所有先民的支持。這個政策一經發布就點燃了所有真.閑的蛋疼的家夥的熱情——他們的工作效率幾乎提高了一倍不止,似乎是想盡快結束統治者布置的工作,好盡快進入其他的大區;他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討論其他的大區,然後在自己的腦子裏勾勒出了無數的畫麵——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別人的大區”。
在自己的腦子裏勾畫“別人的大區”的時候,先民們還會開動自己的腦子思考一個看似簡單,但是卻混蛋無比的問題——1+1為什麽等於2?
這個問題就是統治者們拋出來的“難題”。
這個被拋出來試水的問題很快就成為了先民們討論的主要內容——它成功地實現了統治者們的設想,將先民的注意力吸引到統治者希望的地方去了。
“為什麽1+1要等於2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