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薑維之前的種種表現,劉胤隻能歸結於和薑維有仇的緣故,當然這個仇並不是自己結下的,也許是父輩們之間本早已存在的仇怨。


    薑維並不是一個心胸豁達的人,這一點劉胤很清楚,薑維為人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修布衣之業,費禕雖然是郭循刺殺的,但如果說這和薑維沒有任何的關係,那也是經不起推敲的。


    費禕被刺,對於蜀漢政壇而言,可是一件不得了大事,但論其實質,卻很難不讓人置疑刺客郭循的動機。


    如果說郭循是受魏國的指派,從刺殺前後魏國朝廷的表現來看,似乎是對此一無所知,更何況,殺掉一個保守派的大鴿子,而換上一個主戰派的雄鷹,完全是不符合魏國的利益的。單純從郭循本人的角度而言,無論成敗,都是必死之舉,這種行為,完全符合死士的作派,慷慨赴死,一去不回頭。


    這邊薑維陰養死士,那邊郭循刺死費禕,而這個郭循,又恰恰是薑維從西平之戰中帶回來的俘虜,無論如何,他都脫不開這千絲萬縷的聯係。


    看看三國誌中是如何記載這件事的後繼的:十六年春,禕卒。夏,維率數萬人出石營。短短十幾字,薑維那迫不及待的欣喜心情昭然若是,路人皆知。在費禕主政的時期,薑維的軍事行動受到了極大的遏製,所派給他的兵馬,常常不足萬人,薑維的北伐行動是舉步維艱,如果薑維沒有費禕心生怨念,那才是奇哉怪事。充足的動機,脫不了幹係的殺手,這一切說薑維無辜,能說得過去嗎?


    雖然這已經是一場塵封多年的公案,隨著郭循的當場身死,也就不了了之了,但許多人依然是記憶猶新,現在劉胤品味起來,都覺得有些不寒而栗。


    費禕之死,歸根結底是死於利益,是死於權力相爭,而今天,季漢朝廷似乎又要步當年的後塵,在看不到硝煙的要力相爭之中,又人有多少人來殞命?


    劉胤忘不了的是,當年初見薑維是薑維聽說他身份之後的詫異眼神,眼神之中那怨毒仇視的光芒讓劉胤此生都無法忘懷。


    薑維與自己的父輩,究竟會有怎麽樣的仇怨呢?


    按理說,父親是安平王劉理,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過世了,何況他一直是呆在成都的安平王府之中,薑維則是在軍前邊關效力,似乎兩人不該有什麽過節才是。那麽,是母親馬家這邊和薑維有仇嗎?


    那幾乎是更不可能了,母親馬王妃隻有一弟弟馬承,繼承了馬超的爵位,隻是未到成年就夭折了。至於馬超,馬超是劉備稱帝後的第二年就死掉了,而薑維歸漢,則是建興六年,也就是馬超死後五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的事,兩人從無交集,更談不上什麽恩怨了。


    想到這裏,劉胤突然地想起馬超還有一個從弟馬岱,那可是一直在軍前效力的,難不成是他和薑維有什麽恩怨嗎?


    談起馬岱,劉胤自然不會忘記魏延之死,當年諸葛亮死後,魏延楊儀爭權,馬岱奉諸葛亮之遺命,伏殺魏延,避免了蜀軍的分裂,因功而被封為了平北將軍,陳倉侯。


    但是關於馬岱的記載,似乎到這兒就結束了,三國誌不曾為他立傳,馬岱是何時死的,因何而死,都無人所知。


    劉胤重生之時,已經是三國末年,蜀之將亡之時,他自然無瑕去顧及馬岱是何時死的,現在想來,也就是馬岱在諸葛亮軍前任職之時,或許與薑維有過什麽交惡,才會導致薑維對馬家的人比較仇視。


    雖然覺得這種推測比較的不靠譜,但這也是劉胤現在能給的唯一合理解釋了,季漢朝廷經過幾番地搬遷折騰,許多史料都已經是蕩然無存了,何況事隔多年,就連想找出一個認識馬岱的都很困難了,更別說是了解當時的詳情了。


    於是劉胤決定回家去問問馬王妃,或許她知道馬岱是怎麽死的,還有與薑維的恩怨是怎麽一回事?


    馬王妃也所知有限,她告訴劉胤,當年馬岱去世之時,她也隻有十來歲,尚在成都,而馬岱是死在漢中軍前的,但卻不是死於敵人之手,而是突發疾病而死的,馬岱最終倒是和馬超葬在了陽平山。


    至於和薑維是否有仇怨,馬王妃也就不得而知了,馬岱在陣前,也是一員虎將,戰功赫赫,那時蜀國內外諸事皆決於諸葛亮,馬岱和薑維同在諸葛亮帳下為將,倒也無法判定二人是否有仇隙,但即便有,也不會是什麽深仇大恨,更不會殃及到後輩子侄的身上。


    馬岱斬殺了魏延,象這個的仇恨那才算得上大仇,但魏家的人都死絕了,當初司馬青假冒魏雪舞也不過是烏龍事件,魏延和薑維兩家風馬牛不相及,也攀不上任何關係。


    至於劉理,馬王妃肯定地答複劉胤,壓根兒就沒和薑維打到交道,一個是皇帝的弟弟,一個是邊關將領,頂多在朝堂上見過幾麵,沒有交集,沒有往來,更談不上什麽思怨。


    至於馬王妃,她一個婦道人家,足不出戶,連認識都談不上,跟薑維更沒有什麽關係。


    一番話,說得劉胤更是一頭的霧水,自己根本就沒機會得罪薑維,卻引來薑維無窮地敵視,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先前自己還有所懷疑,既非殺父之仇,那便是奪妻之恨,或許薑維和馬王妃之間還有一段故事不成?看來自己是想多了,這個時代的人,遠比後世保守的多的,馬王妃在出閣之前,連薑維是誰都不認識,怎麽又會有故事發生,自己真是yy過頭了。


    排除了這一切種種可能,劉胤還是如墜雲霧之中,時過境遷,許多事已經變得不可考證,唯有薑維那鷹一般的眼神,時時讓劉胤感到不寒而栗,難道他真是的是自己宿命之中的對手嗎?


    這一切的答案,也許隻有薑維本人才知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之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之清揚並收藏最後的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