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殿在紫禁城的西北角,是太後、太妃們禮佛的地兒,素日香火不斷,算得上佛緣深厚了,惠安公主停靈在此倒也算是造化。
隻是,之後太後、太妃們還敢不敢再來禮佛,就要另說了。
抵達正殿後鍾文謹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不但沒有助手,更是連助手會自覺替自個攜帶的檢驗箱都沒有……
她忙朝崔九懷使了個眼色,往牆角挪了挪,等崔九懷跟過來後,將事情與他說了。
崔九懷斜了她一眼,哼道:“這還用你操心?我早就替你借了我們大理寺陳仵作的仵作箱來了,怕你嫌陳仵作髒,不肯用他的麵巾跟手套,還托皇後娘娘身邊的於姑姑給了做了幾套新的。不光如此,我還把汪女醫請來給你打下手了……總之,萬事俱備,隻等你開工了。”
“哼,算你想的周到。”鍾文謹滿意的哼哼了一聲,轉了轉眼珠,見旁人沒怎麽注意自個,便又往崔九懷身邊挪了挪,小聲道:“皇上、皇後可有什麽特別的交待沒有?”
但願是沒有,作偽證這種事兒,她可不想幹,而且也幹不成,三路人馬眾目睽睽之下,她哪裏來的瞞天過海的本事?
崔九懷握了她的手,安撫的攥了攥,搖頭道:“並沒有什麽特別的交待。”
惠安公主薨逝,帝後雖傷心,但他們也並非那般是非不分的昏聵之人,周為安若無罪,又何必一定要置他於死地?若非如此,他又如何敢給鍾文謹攬這樣的差事?
沒有特別的交待?鍾文謹心下一鬆,如此她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鍾文謹決定先開顱,因並不像開腹那般須男子回避以免汙了惠安公主的閨譽,故而在場的皇帝、穆皇後、福寧大長公主、寧國公、敬王、敬王妃以及崔九懷都表示要旁觀,她看了眼臉色蒼白形容憔悴的皇後,再看一眼滿頭銀發顫顫巍巍的福寧大長公主,生怕她們被嚇出個好歹來,忙勸道:“娘娘鳳體違和,大長公主殿下又有了春秋,臣婦覺得,您二位還是在此靜候更妥當些。”
穆皇後還沒說什麽,福寧大長公主就一下站了起來,冷冷道:“本宮活了七十多歲,再血腥的都見過,區區開顱罷了,本宮還會懼怕不成?”
頓了頓,側頭看了穆皇後一眼,又改口道:“不過,皇後既然鳳體違和,還是莫要強撐了,不然回頭嚇出個好歹來,是算崔夫人的不是呢還是算惠安的不是呢?”
有皇上盯著,自個也未必一定要親臨的,原就有些膽小的穆皇後,聽了鍾文謹的勸誡,本想順水推舟,另派個心腹嬤嬤替了自個的,偏福寧大長公主這會子跳了出來,被她這樣一激,穆皇後不去也得去了:“姑母說笑了,惠安是從我腸子裏爬出來的,她從頭到腳哪怕是一根頭發絲,都再沒人比我更熟悉的,別人懼怕倒罷了,我有什麽可懼怕的?”
鍾文謹扶額,一個是母儀天下的皇後,一個是手握宗室的大長公主,為這點子意氣之爭,非要打腫臉充胖子,若這時候還要再勸的話,必定成為雙方集火的炮灰,她隻得作罷了。
然而即便是正經法醫專業出來的學生,在學校時也上過數年的解剖課,工作之後頭幾次接觸屍體,多半也會不適應,畢竟被福爾馬林浸泡著的屍體跟現實中*嚴重滿身蛆蟲甚至巨人觀的屍體差別還是很大的,更何況是穆皇後跟福寧大長公主這樣養尊處優的尊貴人兒?
鍾文謹抽空交待了崔九懷一句:“叫太醫來候著吧,回頭必是用得上的。”
*
鍾文謹將麵巾分與眾人係上,叫汪女醫提上仵作箱,領著眾人進了挺靈的西配殿。
進門之後就瞧見一隻巨大的冰鑒,惠安公主就躺在上麵,因著這冰鑒的原因,五月底的豔陽天裏,惠安公主薨逝將近三天了,屍身與生前差別不大,並未出現腹部膨-脹、*綠斑、*血管網以及*巨人觀等特征。
旁人倒還罷了,穆皇後立時就控製不住情緒了,哭著撲上來,手往惠安公主臉上摸去,嚇的鍾文謹連忙將她扯開:“使不得,可不敢亂碰的,仔細中了屍毒。”這裏的屍毒,自然是微生物的代稱了,說微生物古人根本聽不懂。
穆皇後嚇了一跳,連哭都忘了,立時倒退了幾步,險些踩著皇上的腳。
皇上忙握住穆皇後的手,安撫道:“梓潼,節哀。”
那廂穆皇後眼淚汪汪的靠在皇上肩上,這廂鍾文謹自個戴上手套,又扔給汪女醫一副,讓她也戴上,然後開了仵作箱,燃起火盆,丟了蒼術、皂角進去,生薑片往嘴裏一塞,撿了把看起來順手的刀子,在惠安公主左側而後下刀,劃至右耳後,費了好大勁兒,終於將頭皮翻開。
“啊……”白花花的頭骨出現在眼前,汪女醫驚呼一聲,然後“撲通”一下倒了下去。
鍾文謹翻了個白眼,思及她先前一見惠安公主屍身就便溺的曆史,這會子暈倒倒也沒甚可奇怪的了,隻是自個還需要人幫忙固定頭發與頭皮,隻得摘了手套,在她人中狠掐了一下,將她弄醒。
嚴格來說,法醫屍檢,頭發肯定是要剃掉的,鍾文謹倒也想把惠安公主的頭發剃掉,然而古人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損之不孝”,從洗三剃胎發後,至死都不會再剃發第二次,要想說服帝後讓她把惠安公主剃成光頭,難度怕比說服他們同意開膛破肚難度更大,畢竟開膛破肚還可以用壽衣遮擋,光頭卻是沒法子了,回頭小殮、大殮以及發喪的,不光宗室諸人,就是官員以及命婦們都要進來哭臨的,到時叫人瞧了不像,說不得她隻好不嚴格一回了。
切開頭皮,下頭便是頭骨了,如果在現代的話,直接上電動開顱鋸,輕鬆就能將顱蓋骨卸下來,現在別說電動開顱鋸了,就連鋼鋸都沒有,隻有一把鐵鋸……
罷了,鐵鋸就鐵鋸吧,好歹是把鋸不是?她讓汪女醫遞給自個,然後端詳了下位置,將鐵鋸往上頭一架,開始“刺啦刺啦”的拉鋸。
右手酸了換左手,左手酸了再換回右手,如此這般的折騰好半晌,總算將顱蓋骨取了下來。
就要到了見分曉的時刻,鍾文謹竟有些緊張起來。
猶豫了片刻,她這才將大腦摘下來,清理了顱底的硬腦膜,現出了完整的顱底來。
鍾文謹探頭一看,心裏頓時“咯噔”一下,顱底兩側的凸起,即顳骨岩部,不是白的,而是黑的。
眾人雖說圍觀,但都離的有三丈遠,隻崔九懷離的還近些,但因自個擋在正滿的緣故,他也未必看分明,她便朝崔九懷招了招手,待他走過來後,指了顳骨岩部的黑色血跡與他看。
顳骨岩部下麵對著的是內耳,如果是被人捂死的,內耳氣壓發生改變,會導致顳骨岩股出-血,而如果是心疾引起的猝死,內耳氣壓擇不會改變,顳骨岩部就不會出-血。這個原理先前她已與崔九懷解說過,崔九懷自然是明了的。
他點了點頭,然後走至帝後跟前,將情況稟明。
“怎麽可能?”福寧大長公主滿眼不可置信,袖子一甩就往鍾文謹這邊走來,鍾文謹見她怒氣衝衝的模樣,忙要閃開,她卻一招手將人攔下來,吩咐道:“指給本宮看下,哪裏是顳骨岩部。”
說完,這才將將臉轉向惠安公主腦袋,立時被驚的倒抽了一口涼氣,扭身“哇”的一下吐了出來。
寧國公立時奔上來攙扶自個母親,福寧大長公主卻一把甩開他,拿帕子拭了唇,先看了鍾文謹一眼,然後再次將臉轉向惠安公主的腦袋。
鍾文謹才剛要開口,崔九懷不動聲色的推了她一把,自個上前,替福寧大長公主指了顳骨岩部,並將原理解釋了,並說道:“這個法子是下官在古書上看來的,先前已用死囚驗證過,刑部與大理寺的一幹人員都是見證,貴府三老爺也在其中,長公主殿下若有疑問,隻管問他便是了。”寧國公府三老爺周子興,寧國公的三弟,乃刑部郎中。
正因為周子興親眼見證過,福寧大長公主才同意驗屍的,這會子結果出來了,帝後都在,還當著來做見證的敬王、敬王妃,她想矢口否認都不成……
不過雖不能矢口否認,卻也不代表就此認罪,福寧大長公主冷哼道:“便是被人害死的,凶手也未必就是安哥兒,惠安公主府幾百口子人呢,女官、侍衛、嬤嬤、宮女以及太監都有,個個嫌疑不比安哥兒小。”
穆皇後聽了福寧大長公主的話,立時高聲尖叫:“不是他還有誰?惠安身邊伺候的人都是跟了她十幾年的,新派去的那些也是內務府精挑細選出來,本宮又親自過目過的,要說他們會謀害惠安,本宮一百個不信。”
鍾文謹聞言,再次回顧了下案情。
倘若凶手是周為安的話,那就是他用靠墊或者被子之類的軟物襯墊捂死了惠安公主,出門後與值夜的錦瑟說公主歇下了,錦瑟進房後粗略查看了下,見公主安靜躺著,便信了周為安的說法,自去外廂歇息了,半夜打雷時才發現公主已遇害。
倘若凶手另有旁人的話,那惠安公主便是在周為安離開錦瑟歇下後遇害的,能不驚動巡夜的侍衛、守門的嬤嬤以及外廂的錦瑟,潛入臥房並將惠安公主捂死,難度也忒高了些,公主府內人員怕是不容易做到的,除非對方是來無影去無蹤的武林高手。然而無冤無仇的,武林高手殺惠安公主作甚?
這麽一分析,凶手是周為安的可能性很大,隻是不曉得他的動機是什麽?
不過她隻負責驗屍,查案什麽的,還是交給崔九懷這樣專業的人員比較好,無須她來操心。
驗屍完畢,先前又承諾了穆皇後會讓惠安公主複原如初,她才剛要動手,又想起這會子隻福寧大長公主與寧國公瞧了結果,帝後以及作為見證人的敬王夫婦還不曾看過,便催促道:“真凶是誰,且是後話,卻不好就這樣放著公主不管的。皇上、皇後、敬王爺、敬王妃,請來驗看一下,然後臣婦便要修補回去了。”
敬王妃驚奇道:“不是說還要開膛破肚呢,怎地這就修補回去了?”
鍾文謹回道:“若顳骨岩部未發現血跡的話,的確需要開腹,好驗明公主亡故的真正原因,如今顳骨岩部發現血跡,足可以證明她死於外力導致的窒息,便是開腹,看到的也隻是內髒有淤血罷了,倒不必再多此一舉了。”
“原來如此。”敬王妃點頭,然後走上前去,而敬王則往後倒退了幾步,擺手道:“讓王妃看便成了,本王暈血,經不住這個。”
鍾文謹無語,隻得給敬王妃指明顳骨岩部的位置,敬王妃膽子倒大,探頭看了好一會子工夫,這才點頭道:“我瞧分明了,的確有血跡。”
鍾文謹又看向帝後,皇上拍了拍穆皇後的肩膀,說道:“朕去,梓潼就莫去了。”
皇上說的凜然,其實膽子也不比穆皇後大到哪裏去,同手同腳的走上去,胡亂往那裏一掃,什麽都沒瞧清楚,就匆忙的點了個頭,然後迅速同手同腳的走了回去,心想橫豎有崔九懷看著呢,他看不看倒沒什麽打緊,斷不會讓旁人給糊弄了。
鍾文謹苦笑不得,不過既然三路人馬都查驗過了,她就將硬腦膜跟大腦給塞了回去,蓋上顱蓋骨,合上頭皮,然後用針線將頭皮縫好。不光如此,她還給惠安公主梳了個彎月髻,將先前取下來的花冠以及釵環都給她戴了回去。
如果不是怕太過驚世駭俗的話,她還想替惠安公主化個妝。當年在殯儀館,她這個法醫占了左邊的屋子屍檢,閨蜜那個入殮師占了右邊的屋子化妝,她可沒少跟串門偷師,有時候遇到沒錢請入殮師的窮苦主,她還會順手給收拾收拾,技術還是很過得去的。
隻是,之後太後、太妃們還敢不敢再來禮佛,就要另說了。
抵達正殿後鍾文謹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不但沒有助手,更是連助手會自覺替自個攜帶的檢驗箱都沒有……
她忙朝崔九懷使了個眼色,往牆角挪了挪,等崔九懷跟過來後,將事情與他說了。
崔九懷斜了她一眼,哼道:“這還用你操心?我早就替你借了我們大理寺陳仵作的仵作箱來了,怕你嫌陳仵作髒,不肯用他的麵巾跟手套,還托皇後娘娘身邊的於姑姑給了做了幾套新的。不光如此,我還把汪女醫請來給你打下手了……總之,萬事俱備,隻等你開工了。”
“哼,算你想的周到。”鍾文謹滿意的哼哼了一聲,轉了轉眼珠,見旁人沒怎麽注意自個,便又往崔九懷身邊挪了挪,小聲道:“皇上、皇後可有什麽特別的交待沒有?”
但願是沒有,作偽證這種事兒,她可不想幹,而且也幹不成,三路人馬眾目睽睽之下,她哪裏來的瞞天過海的本事?
崔九懷握了她的手,安撫的攥了攥,搖頭道:“並沒有什麽特別的交待。”
惠安公主薨逝,帝後雖傷心,但他們也並非那般是非不分的昏聵之人,周為安若無罪,又何必一定要置他於死地?若非如此,他又如何敢給鍾文謹攬這樣的差事?
沒有特別的交待?鍾文謹心下一鬆,如此她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鍾文謹決定先開顱,因並不像開腹那般須男子回避以免汙了惠安公主的閨譽,故而在場的皇帝、穆皇後、福寧大長公主、寧國公、敬王、敬王妃以及崔九懷都表示要旁觀,她看了眼臉色蒼白形容憔悴的皇後,再看一眼滿頭銀發顫顫巍巍的福寧大長公主,生怕她們被嚇出個好歹來,忙勸道:“娘娘鳳體違和,大長公主殿下又有了春秋,臣婦覺得,您二位還是在此靜候更妥當些。”
穆皇後還沒說什麽,福寧大長公主就一下站了起來,冷冷道:“本宮活了七十多歲,再血腥的都見過,區區開顱罷了,本宮還會懼怕不成?”
頓了頓,側頭看了穆皇後一眼,又改口道:“不過,皇後既然鳳體違和,還是莫要強撐了,不然回頭嚇出個好歹來,是算崔夫人的不是呢還是算惠安的不是呢?”
有皇上盯著,自個也未必一定要親臨的,原就有些膽小的穆皇後,聽了鍾文謹的勸誡,本想順水推舟,另派個心腹嬤嬤替了自個的,偏福寧大長公主這會子跳了出來,被她這樣一激,穆皇後不去也得去了:“姑母說笑了,惠安是從我腸子裏爬出來的,她從頭到腳哪怕是一根頭發絲,都再沒人比我更熟悉的,別人懼怕倒罷了,我有什麽可懼怕的?”
鍾文謹扶額,一個是母儀天下的皇後,一個是手握宗室的大長公主,為這點子意氣之爭,非要打腫臉充胖子,若這時候還要再勸的話,必定成為雙方集火的炮灰,她隻得作罷了。
然而即便是正經法醫專業出來的學生,在學校時也上過數年的解剖課,工作之後頭幾次接觸屍體,多半也會不適應,畢竟被福爾馬林浸泡著的屍體跟現實中*嚴重滿身蛆蟲甚至巨人觀的屍體差別還是很大的,更何況是穆皇後跟福寧大長公主這樣養尊處優的尊貴人兒?
鍾文謹抽空交待了崔九懷一句:“叫太醫來候著吧,回頭必是用得上的。”
*
鍾文謹將麵巾分與眾人係上,叫汪女醫提上仵作箱,領著眾人進了挺靈的西配殿。
進門之後就瞧見一隻巨大的冰鑒,惠安公主就躺在上麵,因著這冰鑒的原因,五月底的豔陽天裏,惠安公主薨逝將近三天了,屍身與生前差別不大,並未出現腹部膨-脹、*綠斑、*血管網以及*巨人觀等特征。
旁人倒還罷了,穆皇後立時就控製不住情緒了,哭著撲上來,手往惠安公主臉上摸去,嚇的鍾文謹連忙將她扯開:“使不得,可不敢亂碰的,仔細中了屍毒。”這裏的屍毒,自然是微生物的代稱了,說微生物古人根本聽不懂。
穆皇後嚇了一跳,連哭都忘了,立時倒退了幾步,險些踩著皇上的腳。
皇上忙握住穆皇後的手,安撫道:“梓潼,節哀。”
那廂穆皇後眼淚汪汪的靠在皇上肩上,這廂鍾文謹自個戴上手套,又扔給汪女醫一副,讓她也戴上,然後開了仵作箱,燃起火盆,丟了蒼術、皂角進去,生薑片往嘴裏一塞,撿了把看起來順手的刀子,在惠安公主左側而後下刀,劃至右耳後,費了好大勁兒,終於將頭皮翻開。
“啊……”白花花的頭骨出現在眼前,汪女醫驚呼一聲,然後“撲通”一下倒了下去。
鍾文謹翻了個白眼,思及她先前一見惠安公主屍身就便溺的曆史,這會子暈倒倒也沒甚可奇怪的了,隻是自個還需要人幫忙固定頭發與頭皮,隻得摘了手套,在她人中狠掐了一下,將她弄醒。
嚴格來說,法醫屍檢,頭發肯定是要剃掉的,鍾文謹倒也想把惠安公主的頭發剃掉,然而古人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損之不孝”,從洗三剃胎發後,至死都不會再剃發第二次,要想說服帝後讓她把惠安公主剃成光頭,難度怕比說服他們同意開膛破肚難度更大,畢竟開膛破肚還可以用壽衣遮擋,光頭卻是沒法子了,回頭小殮、大殮以及發喪的,不光宗室諸人,就是官員以及命婦們都要進來哭臨的,到時叫人瞧了不像,說不得她隻好不嚴格一回了。
切開頭皮,下頭便是頭骨了,如果在現代的話,直接上電動開顱鋸,輕鬆就能將顱蓋骨卸下來,現在別說電動開顱鋸了,就連鋼鋸都沒有,隻有一把鐵鋸……
罷了,鐵鋸就鐵鋸吧,好歹是把鋸不是?她讓汪女醫遞給自個,然後端詳了下位置,將鐵鋸往上頭一架,開始“刺啦刺啦”的拉鋸。
右手酸了換左手,左手酸了再換回右手,如此這般的折騰好半晌,總算將顱蓋骨取了下來。
就要到了見分曉的時刻,鍾文謹竟有些緊張起來。
猶豫了片刻,她這才將大腦摘下來,清理了顱底的硬腦膜,現出了完整的顱底來。
鍾文謹探頭一看,心裏頓時“咯噔”一下,顱底兩側的凸起,即顳骨岩部,不是白的,而是黑的。
眾人雖說圍觀,但都離的有三丈遠,隻崔九懷離的還近些,但因自個擋在正滿的緣故,他也未必看分明,她便朝崔九懷招了招手,待他走過來後,指了顳骨岩部的黑色血跡與他看。
顳骨岩部下麵對著的是內耳,如果是被人捂死的,內耳氣壓發生改變,會導致顳骨岩股出-血,而如果是心疾引起的猝死,內耳氣壓擇不會改變,顳骨岩部就不會出-血。這個原理先前她已與崔九懷解說過,崔九懷自然是明了的。
他點了點頭,然後走至帝後跟前,將情況稟明。
“怎麽可能?”福寧大長公主滿眼不可置信,袖子一甩就往鍾文謹這邊走來,鍾文謹見她怒氣衝衝的模樣,忙要閃開,她卻一招手將人攔下來,吩咐道:“指給本宮看下,哪裏是顳骨岩部。”
說完,這才將將臉轉向惠安公主腦袋,立時被驚的倒抽了一口涼氣,扭身“哇”的一下吐了出來。
寧國公立時奔上來攙扶自個母親,福寧大長公主卻一把甩開他,拿帕子拭了唇,先看了鍾文謹一眼,然後再次將臉轉向惠安公主的腦袋。
鍾文謹才剛要開口,崔九懷不動聲色的推了她一把,自個上前,替福寧大長公主指了顳骨岩部,並將原理解釋了,並說道:“這個法子是下官在古書上看來的,先前已用死囚驗證過,刑部與大理寺的一幹人員都是見證,貴府三老爺也在其中,長公主殿下若有疑問,隻管問他便是了。”寧國公府三老爺周子興,寧國公的三弟,乃刑部郎中。
正因為周子興親眼見證過,福寧大長公主才同意驗屍的,這會子結果出來了,帝後都在,還當著來做見證的敬王、敬王妃,她想矢口否認都不成……
不過雖不能矢口否認,卻也不代表就此認罪,福寧大長公主冷哼道:“便是被人害死的,凶手也未必就是安哥兒,惠安公主府幾百口子人呢,女官、侍衛、嬤嬤、宮女以及太監都有,個個嫌疑不比安哥兒小。”
穆皇後聽了福寧大長公主的話,立時高聲尖叫:“不是他還有誰?惠安身邊伺候的人都是跟了她十幾年的,新派去的那些也是內務府精挑細選出來,本宮又親自過目過的,要說他們會謀害惠安,本宮一百個不信。”
鍾文謹聞言,再次回顧了下案情。
倘若凶手是周為安的話,那就是他用靠墊或者被子之類的軟物襯墊捂死了惠安公主,出門後與值夜的錦瑟說公主歇下了,錦瑟進房後粗略查看了下,見公主安靜躺著,便信了周為安的說法,自去外廂歇息了,半夜打雷時才發現公主已遇害。
倘若凶手另有旁人的話,那惠安公主便是在周為安離開錦瑟歇下後遇害的,能不驚動巡夜的侍衛、守門的嬤嬤以及外廂的錦瑟,潛入臥房並將惠安公主捂死,難度也忒高了些,公主府內人員怕是不容易做到的,除非對方是來無影去無蹤的武林高手。然而無冤無仇的,武林高手殺惠安公主作甚?
這麽一分析,凶手是周為安的可能性很大,隻是不曉得他的動機是什麽?
不過她隻負責驗屍,查案什麽的,還是交給崔九懷這樣專業的人員比較好,無須她來操心。
驗屍完畢,先前又承諾了穆皇後會讓惠安公主複原如初,她才剛要動手,又想起這會子隻福寧大長公主與寧國公瞧了結果,帝後以及作為見證人的敬王夫婦還不曾看過,便催促道:“真凶是誰,且是後話,卻不好就這樣放著公主不管的。皇上、皇後、敬王爺、敬王妃,請來驗看一下,然後臣婦便要修補回去了。”
敬王妃驚奇道:“不是說還要開膛破肚呢,怎地這就修補回去了?”
鍾文謹回道:“若顳骨岩部未發現血跡的話,的確需要開腹,好驗明公主亡故的真正原因,如今顳骨岩部發現血跡,足可以證明她死於外力導致的窒息,便是開腹,看到的也隻是內髒有淤血罷了,倒不必再多此一舉了。”
“原來如此。”敬王妃點頭,然後走上前去,而敬王則往後倒退了幾步,擺手道:“讓王妃看便成了,本王暈血,經不住這個。”
鍾文謹無語,隻得給敬王妃指明顳骨岩部的位置,敬王妃膽子倒大,探頭看了好一會子工夫,這才點頭道:“我瞧分明了,的確有血跡。”
鍾文謹又看向帝後,皇上拍了拍穆皇後的肩膀,說道:“朕去,梓潼就莫去了。”
皇上說的凜然,其實膽子也不比穆皇後大到哪裏去,同手同腳的走上去,胡亂往那裏一掃,什麽都沒瞧清楚,就匆忙的點了個頭,然後迅速同手同腳的走了回去,心想橫豎有崔九懷看著呢,他看不看倒沒什麽打緊,斷不會讓旁人給糊弄了。
鍾文謹苦笑不得,不過既然三路人馬都查驗過了,她就將硬腦膜跟大腦給塞了回去,蓋上顱蓋骨,合上頭皮,然後用針線將頭皮縫好。不光如此,她還給惠安公主梳了個彎月髻,將先前取下來的花冠以及釵環都給她戴了回去。
如果不是怕太過驚世駭俗的話,她還想替惠安公主化個妝。當年在殯儀館,她這個法醫占了左邊的屋子屍檢,閨蜜那個入殮師占了右邊的屋子化妝,她可沒少跟串門偷師,有時候遇到沒錢請入殮師的窮苦主,她還會順手給收拾收拾,技術還是很過得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