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我被放入了轎子中,說實在的,轎子裏並不是很舒服,雖然,那個季節已經是深秋,但是,轎子裏悶悶的,加之,坐的不過是一塊鋪了紅布的木板,坐一會,**就會很疼。
母親來了,在轎簾放下的那一刻,母親顫抖著聲音對我說:“孩子,娘願你們四季平安、百年好合。”沒等她說完,我,“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那種撕心裂肺的哭聲,更是有一種感動自己的韻味,越哭越傷心,但哭聲,始終壓不住身後的嗩呐聲。
大約,許多命運不幸的新娘都會討厭嗩呐的聲音吧,那種聲音,是對歡愉的諷刺聲,是來自異世界的大聲的嘲弄聲,更是,更是對命運的無助與無力反抗的虛弱的歎息聲。
我斜斜的依在轎裏的一側,汗水混著淚水黏黏的粘在臉上,領口處的衣服扣子緊緊的,讓我有些喘不過氣,蒙著的蓋頭讓這種令人難受的悶熱加劇了,我不能摘了蓋頭,也不能鬆開領口,哭累了,就挨著。
當還我沉浸在轎子慢悠悠的略微的晃動的時候,轎子突然停下了,接著,被輕輕的放下,我急忙的正了正身子,慌忙的用手抹了抹淚水和汗水,這時候,我感覺的到,有人踢了轎門,應該是到了,我想。
隻聽外麵有人高聲的喊:“迎新人,壓轎。”頓時感覺轎子傾斜(這是我從小到大的第一次坐轎),我順著慣力,幾乎是被倒了出來,多虧轎門口的梅家嫂嫂一把接住了我,她用力的將我一提,我站直了身子,還好沒有出醜。
梅家的嫂嫂和梅家的老媽子扶著我,隻聽那個老媽子在我身邊說:“慢點,別弄響了垂在裙子上的鈴鐺(若是弄出聲音,說明女孩子沒家教,大戶人家的小姐,一般都是小腳,走路緩慢,所以,鈴鐺一般不會碰響。)
梅家嫂嫂在領一邊對我說:“一會邁火盆的時候,小心點,別刮上火星。[]”
我十分感謝嫂嫂這次善意的教導,走到火盆的前麵,我有了真正的恐懼,那火盆,不,應該說,那火盆裏的火十分的旺,可能是梅家為了討吉利吧,不過,這對於我,十分的困難。
“別停,大膽點。”嫂嫂在一邊說。
我咬著牙,左手攥住了右手,狠下心來,一大步的邁了過去,身後,傳來大家的起哄聲。
“挺好。沒刮出火星。”嫂子說。
“真是。鈴鐺響了。”老媽子說。也許。是我過於蠢笨吧。即使在多年以後。我也無法想象。邁那麽大一個旺盛地火盆。究竟要怎樣才能不碰響鈴鐺?對了!將鈴鐺拿在手中。它就不會響了。當然。這是玩笑話。
我和梅家地二少爺梅翰林被推到了花廳地中央。拜堂了。我卻始終沒見過這位少爺地模樣。拜完堂了。我仍舊被老媽子和嫂子扶著。進了洞房。
並不能馬上地坐下。據說。此時此刻。床上有兩位請來“全福”(父母、配偶和子女都在地人)地太太正在鋪被子。這個過程。雖然不漫長。卻令人煩躁。好容易等她們鋪完了床。我被嫂子擁坐在床上。身邊坐地。應該就是梅家地二少爺。那兩位“全福”地太太並沒有走。而是和請來喜娘們一起。將喜果(棗、蓮等)撒在帳子中。口中還念叨著“平平安安。早生貴子。”等等。
大約。過了一炷香地時間。老媽子發話了。“請少爺高升!”她喊到。這時。我感覺。身邊地那個人動了。接著。似乎被人拉了起來。“請少爺高升!”她又喊了。馬上地。大概是有人遞給他了什麽。我猜。應該是用來挑蓋頭地秤杆。“請少爺高升!”突然。我感到。蓋頭動了。我地心。一時間“砰砰”地亂跳。似乎大有跳出來地可能。接著。那紅色地布徹底被揭開了。我故意低下了頭(表姐說。新娘子一定要害羞、矜持)。但在低頭地那一瞬間。我看清了未來準備陪伴終身地那個人。
他有一張清秀地臉。蒼白地。和父親一樣蒼白地臉。不高地個字。沒有留辮子。疏地是文明頭。但是。他似乎看起來十分地虛弱。不斷地喘息著。身邊。還有兩個老媽子(穿著做粗活地衣服)攙扶著。
他用力的將蓋頭向屋頂的方向挑去,很快的,他就被扶著,坐下了,坐在我的身邊。我輕輕的瞄了瞄他,佝僂著坐著,氣喘籲籲的,而喘氣中發出一種特殊的味道,一種無法形容的味道,雖然不令人討厭,卻讓人躲閃不及,他一定是有肺病的,一定不像張老太太說的那樣,一定是很嚴重的病,或許,是癆病。
這時,喜娘們端來了早已經準備好的“子孫餑餑”,輪流的喂我們吃的,我一麵低頭吃,任憑她們口中吉祥如意的話,一麵斜著眼睛悄悄的打量著他,每次,也隻能瞄一眼的看上一個到兩個部位,不能讓別人察覺出我對他的觀察,不然會被人說笑的,我們那個時代,還沒有激烈的情感碰撞,無論是愛還是不愛,都不能叫人瞧出來,都要裝出一副可有可無的平淡而略帶冷漠的神色,若是被人說出喜歡,女孩子就像受了很大的委屈一樣,這樣美麗與幸福,要是低調的,陰鬱的,壓製的,不能說出,即使藏在心裏,也需要自己默默的遺忘。
我身邊的那個人,有著蒼白色修長的手指,沒有帶戒指或扳指這一類的飾品,指甲剪的幹幹淨淨整整齊齊,指甲邊也沒有毛刺,相比之下,弟弟的那副小黑手和指甲裏的黑泥巴,顯得有些粗糙,那個人,看上去瘦極了,雖是合身的衣服,但袖口和長袍都顯得寬鬆,那個時候,無論男女都已經開始時興收身的衣服,袖管瘦瘦的,緊緊的包著胳膊,長袍需要十分服帖,這樣才夠瀟灑。或許,是他太瘦了,家人不願意讓外人看到他的一幅病態的模樣吧。
他到是十分客氣和禮貌的,無論是送“壽麵”的喜娘或是家中祈福的老媽子,他都會對別人說一聲“謝謝”,那個年代,又有幾個少爺能尊重幹粗活的老媽子呢?
即使到了後來,多年以後的後來,我也會時常想起這個沒給過我幸福的男人,那張清秀的臉,和那個有思想的頭腦,讓人忽略了他的過去與未來,隻記得現在,現在的他,和他那有些拒人千裏的禮貌。
吃完了“壽麵”,一個老媽子(看上去像德高望重的主事)用一種看似命令的語氣說:“行完了禮,大家都裏裏外外忙活一天了,新人們也都辛苦了,接下來,就是人家小兩口的事情了,咱們這些人,就別跟著熱鬧了。”我看見人群中有好事者起哄,那個老媽子挑了挑細長的眉,瞪了那幾個人一眼,那人馬上就將要說出來的話咽了回去,人群順從的離開了新房,那剪似乎是紅色染坊的新房,瞬時間冷清了。
那個老媽子和喜娘們沒有走,她走過去,和兩個喜娘說了什麽,然後,那兩個人也退出去了,老媽子立刻換上一副笑容走到了我的身邊,“二少奶奶,請您借一步說話。”我站了起來,期初聽到“二少奶奶”這個詞還相當陌生,甚至有一種她是在叫別人的錯覺。我跟著她,走了幾步,她湊到了我的耳邊對我說:“少爺也愛安靜,不愛人吵,所以,太太吩咐過了,就沒讓人鬧洞房,還有一件事,暫時,先請二少奶奶移步,外間也給您備好了,最近天涼,我們二少爺打小就有些先天不足,怕涼,特別是一過節氣的,太太吩咐,過些日子,少爺好些了,在圓房。”
“你們二少爺到底是什麽病。”這句話,幾乎已經到了嘴邊,我硬生生的咽了回去,來日方長,若是現在問了,梅家也必定敷衍了事。
我一麵跟著老媽子走,一麵輕輕的歪了歪頭,剛好可以看到那個以後將屬於我的男人,那個男人由人扶著躺下了,小心翼翼的,小心翼翼的,仿佛手中的人用力一碰就會破碎,他的領口也馬上由人解開了,即使這樣,還是能聽到,似乎像掙紮一樣的幾口大聲的喘息,他也歪著腦袋,看到了我,輕輕的笑了。我連忙回過頭,惶恐的邁了一大步,裙上的鈴鐺,叮叮當當的響個不停。
和衣而臥,我躺在柔軟的床上,一動也不動的盯著紅色的帳子,周圍的一切,好溫暖,很舒服,還能清楚的聞到熏香的味道,也是暖暖的,舒適的,不令人討厭,讓人無法自拔的沉迷下去的,漸漸的,在香氣裏,我昏昏沉沉的,昏昏沉沉的。
這年的十二月,一個傍晚,全家圍坐在桌前,飯前,自然是要聽公婆的訓話,我的公公,思想十分前衛,致力於將全家人培養成他忠實的聽眾,每在飯桌前必要長篇大論的,痛罵汪精衛的叛國,感慨康有為的去世,讚美尚小雲的《摩登伽女》等等,隻要報上看到的消息,他都是要發表觀點的,就在那個嚴冬的傍晚,天色已經黑了,公公在飯前正忙的不亦樂乎的敘述“八七會議”,這時,李媽(嫂嫂的乳母)帶著一個人,慌慌張張的闖了進來,慌得女眷們,四散而逃般的躲進了公婆的臥室,隻聽那個人邊走邊喊:“不好了,老梅,廣州打起來了。”
沒聽見公公的回複,婆婆一**坐在床上,埋怨起來,“李媽也真是,這麽多年了,還不懂規矩,吃飯時候,怎麽能隨便領人進來。”說完,順便瞪了大嫂一眼。又看見我,“一會叫老張拿點菜,你回去吃吧,正好,這個時候翰林也在吃飯了,我這不用你伺候了。”我一麵應聲,一麵像是鬆了一口氣。
母親來了,在轎簾放下的那一刻,母親顫抖著聲音對我說:“孩子,娘願你們四季平安、百年好合。”沒等她說完,我,“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那種撕心裂肺的哭聲,更是有一種感動自己的韻味,越哭越傷心,但哭聲,始終壓不住身後的嗩呐聲。
大約,許多命運不幸的新娘都會討厭嗩呐的聲音吧,那種聲音,是對歡愉的諷刺聲,是來自異世界的大聲的嘲弄聲,更是,更是對命運的無助與無力反抗的虛弱的歎息聲。
我斜斜的依在轎裏的一側,汗水混著淚水黏黏的粘在臉上,領口處的衣服扣子緊緊的,讓我有些喘不過氣,蒙著的蓋頭讓這種令人難受的悶熱加劇了,我不能摘了蓋頭,也不能鬆開領口,哭累了,就挨著。
當還我沉浸在轎子慢悠悠的略微的晃動的時候,轎子突然停下了,接著,被輕輕的放下,我急忙的正了正身子,慌忙的用手抹了抹淚水和汗水,這時候,我感覺的到,有人踢了轎門,應該是到了,我想。
隻聽外麵有人高聲的喊:“迎新人,壓轎。”頓時感覺轎子傾斜(這是我從小到大的第一次坐轎),我順著慣力,幾乎是被倒了出來,多虧轎門口的梅家嫂嫂一把接住了我,她用力的將我一提,我站直了身子,還好沒有出醜。
梅家的嫂嫂和梅家的老媽子扶著我,隻聽那個老媽子在我身邊說:“慢點,別弄響了垂在裙子上的鈴鐺(若是弄出聲音,說明女孩子沒家教,大戶人家的小姐,一般都是小腳,走路緩慢,所以,鈴鐺一般不會碰響。)
梅家嫂嫂在領一邊對我說:“一會邁火盆的時候,小心點,別刮上火星。[]”
我十分感謝嫂嫂這次善意的教導,走到火盆的前麵,我有了真正的恐懼,那火盆,不,應該說,那火盆裏的火十分的旺,可能是梅家為了討吉利吧,不過,這對於我,十分的困難。
“別停,大膽點。”嫂嫂在一邊說。
我咬著牙,左手攥住了右手,狠下心來,一大步的邁了過去,身後,傳來大家的起哄聲。
“挺好。沒刮出火星。”嫂子說。
“真是。鈴鐺響了。”老媽子說。也許。是我過於蠢笨吧。即使在多年以後。我也無法想象。邁那麽大一個旺盛地火盆。究竟要怎樣才能不碰響鈴鐺?對了!將鈴鐺拿在手中。它就不會響了。當然。這是玩笑話。
我和梅家地二少爺梅翰林被推到了花廳地中央。拜堂了。我卻始終沒見過這位少爺地模樣。拜完堂了。我仍舊被老媽子和嫂子扶著。進了洞房。
並不能馬上地坐下。據說。此時此刻。床上有兩位請來“全福”(父母、配偶和子女都在地人)地太太正在鋪被子。這個過程。雖然不漫長。卻令人煩躁。好容易等她們鋪完了床。我被嫂子擁坐在床上。身邊坐地。應該就是梅家地二少爺。那兩位“全福”地太太並沒有走。而是和請來喜娘們一起。將喜果(棗、蓮等)撒在帳子中。口中還念叨著“平平安安。早生貴子。”等等。
大約。過了一炷香地時間。老媽子發話了。“請少爺高升!”她喊到。這時。我感覺。身邊地那個人動了。接著。似乎被人拉了起來。“請少爺高升!”她又喊了。馬上地。大概是有人遞給他了什麽。我猜。應該是用來挑蓋頭地秤杆。“請少爺高升!”突然。我感到。蓋頭動了。我地心。一時間“砰砰”地亂跳。似乎大有跳出來地可能。接著。那紅色地布徹底被揭開了。我故意低下了頭(表姐說。新娘子一定要害羞、矜持)。但在低頭地那一瞬間。我看清了未來準備陪伴終身地那個人。
他有一張清秀地臉。蒼白地。和父親一樣蒼白地臉。不高地個字。沒有留辮子。疏地是文明頭。但是。他似乎看起來十分地虛弱。不斷地喘息著。身邊。還有兩個老媽子(穿著做粗活地衣服)攙扶著。
他用力的將蓋頭向屋頂的方向挑去,很快的,他就被扶著,坐下了,坐在我的身邊。我輕輕的瞄了瞄他,佝僂著坐著,氣喘籲籲的,而喘氣中發出一種特殊的味道,一種無法形容的味道,雖然不令人討厭,卻讓人躲閃不及,他一定是有肺病的,一定不像張老太太說的那樣,一定是很嚴重的病,或許,是癆病。
這時,喜娘們端來了早已經準備好的“子孫餑餑”,輪流的喂我們吃的,我一麵低頭吃,任憑她們口中吉祥如意的話,一麵斜著眼睛悄悄的打量著他,每次,也隻能瞄一眼的看上一個到兩個部位,不能讓別人察覺出我對他的觀察,不然會被人說笑的,我們那個時代,還沒有激烈的情感碰撞,無論是愛還是不愛,都不能叫人瞧出來,都要裝出一副可有可無的平淡而略帶冷漠的神色,若是被人說出喜歡,女孩子就像受了很大的委屈一樣,這樣美麗與幸福,要是低調的,陰鬱的,壓製的,不能說出,即使藏在心裏,也需要自己默默的遺忘。
我身邊的那個人,有著蒼白色修長的手指,沒有帶戒指或扳指這一類的飾品,指甲剪的幹幹淨淨整整齊齊,指甲邊也沒有毛刺,相比之下,弟弟的那副小黑手和指甲裏的黑泥巴,顯得有些粗糙,那個人,看上去瘦極了,雖是合身的衣服,但袖口和長袍都顯得寬鬆,那個時候,無論男女都已經開始時興收身的衣服,袖管瘦瘦的,緊緊的包著胳膊,長袍需要十分服帖,這樣才夠瀟灑。或許,是他太瘦了,家人不願意讓外人看到他的一幅病態的模樣吧。
他到是十分客氣和禮貌的,無論是送“壽麵”的喜娘或是家中祈福的老媽子,他都會對別人說一聲“謝謝”,那個年代,又有幾個少爺能尊重幹粗活的老媽子呢?
即使到了後來,多年以後的後來,我也會時常想起這個沒給過我幸福的男人,那張清秀的臉,和那個有思想的頭腦,讓人忽略了他的過去與未來,隻記得現在,現在的他,和他那有些拒人千裏的禮貌。
吃完了“壽麵”,一個老媽子(看上去像德高望重的主事)用一種看似命令的語氣說:“行完了禮,大家都裏裏外外忙活一天了,新人們也都辛苦了,接下來,就是人家小兩口的事情了,咱們這些人,就別跟著熱鬧了。”我看見人群中有好事者起哄,那個老媽子挑了挑細長的眉,瞪了那幾個人一眼,那人馬上就將要說出來的話咽了回去,人群順從的離開了新房,那剪似乎是紅色染坊的新房,瞬時間冷清了。
那個老媽子和喜娘們沒有走,她走過去,和兩個喜娘說了什麽,然後,那兩個人也退出去了,老媽子立刻換上一副笑容走到了我的身邊,“二少奶奶,請您借一步說話。”我站了起來,期初聽到“二少奶奶”這個詞還相當陌生,甚至有一種她是在叫別人的錯覺。我跟著她,走了幾步,她湊到了我的耳邊對我說:“少爺也愛安靜,不愛人吵,所以,太太吩咐過了,就沒讓人鬧洞房,還有一件事,暫時,先請二少奶奶移步,外間也給您備好了,最近天涼,我們二少爺打小就有些先天不足,怕涼,特別是一過節氣的,太太吩咐,過些日子,少爺好些了,在圓房。”
“你們二少爺到底是什麽病。”這句話,幾乎已經到了嘴邊,我硬生生的咽了回去,來日方長,若是現在問了,梅家也必定敷衍了事。
我一麵跟著老媽子走,一麵輕輕的歪了歪頭,剛好可以看到那個以後將屬於我的男人,那個男人由人扶著躺下了,小心翼翼的,小心翼翼的,仿佛手中的人用力一碰就會破碎,他的領口也馬上由人解開了,即使這樣,還是能聽到,似乎像掙紮一樣的幾口大聲的喘息,他也歪著腦袋,看到了我,輕輕的笑了。我連忙回過頭,惶恐的邁了一大步,裙上的鈴鐺,叮叮當當的響個不停。
和衣而臥,我躺在柔軟的床上,一動也不動的盯著紅色的帳子,周圍的一切,好溫暖,很舒服,還能清楚的聞到熏香的味道,也是暖暖的,舒適的,不令人討厭,讓人無法自拔的沉迷下去的,漸漸的,在香氣裏,我昏昏沉沉的,昏昏沉沉的。
這年的十二月,一個傍晚,全家圍坐在桌前,飯前,自然是要聽公婆的訓話,我的公公,思想十分前衛,致力於將全家人培養成他忠實的聽眾,每在飯桌前必要長篇大論的,痛罵汪精衛的叛國,感慨康有為的去世,讚美尚小雲的《摩登伽女》等等,隻要報上看到的消息,他都是要發表觀點的,就在那個嚴冬的傍晚,天色已經黑了,公公在飯前正忙的不亦樂乎的敘述“八七會議”,這時,李媽(嫂嫂的乳母)帶著一個人,慌慌張張的闖了進來,慌得女眷們,四散而逃般的躲進了公婆的臥室,隻聽那個人邊走邊喊:“不好了,老梅,廣州打起來了。”
沒聽見公公的回複,婆婆一**坐在床上,埋怨起來,“李媽也真是,這麽多年了,還不懂規矩,吃飯時候,怎麽能隨便領人進來。”說完,順便瞪了大嫂一眼。又看見我,“一會叫老張拿點菜,你回去吃吧,正好,這個時候翰林也在吃飯了,我這不用你伺候了。”我一麵應聲,一麵像是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