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南京第一件事就是拜訪周佛海的太太。燈下黑,走一步看一步吧。
來的早不如來得巧,那天剛好有位太太爽約,恰逢我的到來,讓一籌莫展的周太太十分的高興。
“金梅呀,多虧你來了,不然我們都不知道怎麽辦才好。這個方太太,真讓我恨死她了。下回一定要罰他。”周太太說道。
我笑了笑,沒有說什麽。
“金梅,你是不是有什麽事情?我看你的精神不太好。”楊太太說道。
“對呀,你今天怎麽想起大老遠的老到這裏來打牌?”周太太才算是反映過來。
我歎了一口氣,說道:“哎,我這是有苦說不出。本想出來散散心,走著走著,都到了這裏。想到你們幾位,就過來看看。”
“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楊太太問到。
頓時,牌桌上成了聲援大會。
“不說也罷,女人難過還不都是為了男人。”我說。
周太太看了我一眼,說道:“金梅呀,男人在外麵偶爾公幹你也要理解的。”
我點了點頭。說道:“看來我是沒什麽吸引力了。”
“你就是為了這點小事?我家老楊沒事就往那秦淮河地邊上跑。白鷺橋都快被他踩斷了!哎。不值得地。他們玩兒他們地。我們不也要好好地活著嗎。若天天為這些事情操心。隻怕會老了幾歲。”楊太太安慰到。
我點了點頭。不再說什麽。本來隻是到這裏避難。隨便這些女人怎麽想吧。
“唉。我到是聽說。西南最近也不安寧。”另一位王太太神秘兮兮地說道。
大家現在為了避諱重慶這兩個字。都改由說西南。汪精衛現在吃不開。上上下下地都跟著受牽連。日本人現在越來越不重視汪。反之。到想在重新培養一撥勢力。(.無彈窗廣告)
壓製了**。蔣介石開始秘密派人前往香港。與日本人商議和談地事情。汪精衛如臨大敵。日本人與蔣介石若是和解了。他也就失去了利用地價值。
現如今,日本人在戰場上愈加疲軟。亞洲戰場上他們失去了許多有利的位置,加之。戰線拉的過長,補給很難跟著,日本國內的經濟也跟隨不穩定。最近,聽說,甚至有十幾歲的孩子都被拉來打仗。
過去,很難抓到日本人的俘虜。他們在被中國人抓到之前就已經自殺,現如今,監獄裏關了不少地日本人。可見。他們的精神在漸漸的瓦解。
戰爭開始,日本宣稱,用三個月的時間就可攻占下中國全部領土。而轉為拉鋸戰後,他們在中國戰場上已經轉為略勢。
日本人是願意和的。蔣介石更加地狡猾,要求日本人與其共同剿共。依照蔣介石的性格,若日本人真與他合作,**消滅後,下一個死的就是日本人。
蔣介石深知,戰爭的結束是早晚的事,在此之前,他卻選擇了清除異黨。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深謀遠慮的蔣介石十分的可惡。
南京政府每個人到也各懷心腹事。周佛海甚至開始有些動搖,萬一日本人真與蔣介石合作,到時候。南京政府也會朝不保夕。
在南京打麻將的太太們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不少太太已經將大部分家財轉移到海外。若真到了出事地那一天。方便他們撤離南京。
“唉,別提了。”楊太太說道。
我想起了戴笠的任務。於是故作緊張的說道:“不是說,重慶還有我們的人?應該會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吧?”
周太太搖了搖頭,說道:“不見得呀。(.好看的小說)”
她為何會這樣地說?她這樣說,可以表明一點。那人的地位並不高,所以,弄不到最機密的資料。
“我在上海怎麽聽說西南正在向這邊派人?”我說。周太太一驚問道:“你聽誰說的?”
“我那天在街上,聽兩個百姓說的。”我說。
周太太鬆了一口氣,說到:“老百姓知道什麽?別聽他們瞎說。”
“不是,我本來不信,但人家說的頭頭是道。還說什麽,是從西安掉過來的。說的和真的一樣,到讓我有些心驚。我想,是不是應該查一查。你們也知道,拉車的腳夫有時候比咱們地特工消息都靈通。”我說。
楊太太停下了手中地動作,說道:“你說的,也不無道理。”
周太太沒有講話,這女人十分沉穩,她能沉得住氣。等吧,我相信,依照女人地脾氣一定會小心翼翼。
“其實,問問在西南的那個人不就知道了?”我說。
周太太白了我一眼,說道:“這種小事我們自己查一查就好了,若他暴露了,我們連最後地線人都沒有了。”
王太太立刻巴結的說道:“可不是,周太太說的對。咱們都在西南折了兩個人,這一個在折進去,到時候可就全完了。”
這一句“完全了”顯然周太太並不愛聽。她不耐煩的大嚷道:“老劉、劉媽。去把燈開一下。”
我的心裏已有盤算,已經折進去兩個,看樣子,楊太太還是知道一些的。現在隻剩下一個,到有些不好辦了。
很明顯,這人不直接與76號聯係,而是與上層聯係。隻剩下他一個,當然要好好的保護。而那個人,也不會隨意的將自己的身份暴露。
戴笠手下的特工雖然布滿天涯海角,但要想在他的眼皮子低下安一個人,更十分的困難。首先,這個人一定在軍統工作了很多年。第二,他一定非常不起眼,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第三,戴笠一定十分的信任他。而這種信任中卻沾染了忽視的味道。
一個能讓戴笠都忽視的人,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想了許多有可能的位置,比如,發報員。這個的可能性雖然有,但是不大。一個專門的發報科,除了幾名精英,剩下的每隔一年就要調離一批。
清潔工,這個幾乎不可能。雖然可能會有機會看到情報,但軍統的清潔工從不允許進辦公室。也就是,誰的辦公室誰自己清理。但也不排除清潔工會偷偷的溜進去。
剩下的,就是機要秘書。戴笠的機要秘書原來是周立英,但她後來已被戴笠抓緊了監獄裏。現在的秘書是一個男人,跟了戴笠許多年,深的戴笠的寵信。應該不會背叛戴笠。畢竟,戴笠既要秘書的職位在國民政府也算是中高層幹部。
還有一點,這人雖然深的汪精衛、周佛海的重視,但並沒有得到國民政府的重視。或許,就是因為戴笠對他不重視他才會叛變。
唉,茫茫人海,尋找這樣一個已經進入冬眠期的特工,簡直如同大海撈針。
正當我腦袋中胡思亂想的時候,周家的下人突然帶著一個人進了牌室。
“怎麽是你?”我吃驚的說道。
蕭烈笑著對幾位太太說道:“對不起,金梅給各位添麻煩了。她這和我一生氣就跑了出來,讓各位見笑了。”
周太太說道:“小張可不是我說你,你們家金梅人這麽好,你還出去野去,也有點太對不起她了。”
蕭烈不住的點頭道歉,楊太太一轉眼珠說道:“行了,既然你已經知道錯了,有什麽事情就回家在說吧。金梅我們今日已經約好了打通曉,你可不許將她拉回去。”
周太太這時才想起麻將的事情,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楊太太,接著又對蕭烈說道:“一會周佛海就回來了,到時候,你們男人聊聊。我們還要打牌呢。”
蕭烈笑著說了抱歉,跟著就退出了牌室。
我在心裏暗自笑了出來,想不到為救尚合竟然因禍得福。蕭烈這一出去,定是想方設法的到周佛海的書房去。到時候,說不定他會偷到什麽。
看樣子,他們暫時還沒懷疑到我。尚合不知道怎麽樣了,有沒有順利的逃出去。現在,到處都在抓共黨。幸虧,他偽裝的好,不會在臉上貼上**這幾個字。
“唉我說,聽說前幾天抓了一個西南那邊的特務?”王太太不知死活的問道。
周太太不願在牌桌上說這些,雖然不願意,但也不能將王太太的嘴堵上。
“是,聽說是個力巴。我就想了,一個力巴能為西南出多少的力?”楊太太說道。
周太太不高興的冷笑著說道:“你們怎麽知道力巴不能做事?人家,得了不少的消息呢。南京城裏的各大動向,全都第一時間發到了西南。”
“看來,老蔣對我們還是有所防備呀。”我說。
“可不就是。聽說,那力巴手中還有電台呢。”楊太太說道。
周太太白了她一眼,說道:“你別老力巴、力巴的。別小看了人家,他可曾是軍統的幹將呢!”
“槍斃了?”我漫不經心的問道。
“恩。到是可憐了他的老婆,白白淨淨的還養著一個孩子。他老婆不知道他是軍統的人,我們也到沒過多的審訊她。隻可惜,年紀輕輕做了寡婦,以後一個人要怎麽活著?”周太太說到。
“再嫁唄。”楊太太說道。
來的早不如來得巧,那天剛好有位太太爽約,恰逢我的到來,讓一籌莫展的周太太十分的高興。
“金梅呀,多虧你來了,不然我們都不知道怎麽辦才好。這個方太太,真讓我恨死她了。下回一定要罰他。”周太太說道。
我笑了笑,沒有說什麽。
“金梅,你是不是有什麽事情?我看你的精神不太好。”楊太太說道。
“對呀,你今天怎麽想起大老遠的老到這裏來打牌?”周太太才算是反映過來。
我歎了一口氣,說道:“哎,我這是有苦說不出。本想出來散散心,走著走著,都到了這裏。想到你們幾位,就過來看看。”
“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楊太太問到。
頓時,牌桌上成了聲援大會。
“不說也罷,女人難過還不都是為了男人。”我說。
周太太看了我一眼,說道:“金梅呀,男人在外麵偶爾公幹你也要理解的。”
我點了點頭。說道:“看來我是沒什麽吸引力了。”
“你就是為了這點小事?我家老楊沒事就往那秦淮河地邊上跑。白鷺橋都快被他踩斷了!哎。不值得地。他們玩兒他們地。我們不也要好好地活著嗎。若天天為這些事情操心。隻怕會老了幾歲。”楊太太安慰到。
我點了點頭。不再說什麽。本來隻是到這裏避難。隨便這些女人怎麽想吧。
“唉。我到是聽說。西南最近也不安寧。”另一位王太太神秘兮兮地說道。
大家現在為了避諱重慶這兩個字。都改由說西南。汪精衛現在吃不開。上上下下地都跟著受牽連。日本人現在越來越不重視汪。反之。到想在重新培養一撥勢力。(.無彈窗廣告)
壓製了**。蔣介石開始秘密派人前往香港。與日本人商議和談地事情。汪精衛如臨大敵。日本人與蔣介石若是和解了。他也就失去了利用地價值。
現如今,日本人在戰場上愈加疲軟。亞洲戰場上他們失去了許多有利的位置,加之。戰線拉的過長,補給很難跟著,日本國內的經濟也跟隨不穩定。最近,聽說,甚至有十幾歲的孩子都被拉來打仗。
過去,很難抓到日本人的俘虜。他們在被中國人抓到之前就已經自殺,現如今,監獄裏關了不少地日本人。可見。他們的精神在漸漸的瓦解。
戰爭開始,日本宣稱,用三個月的時間就可攻占下中國全部領土。而轉為拉鋸戰後,他們在中國戰場上已經轉為略勢。
日本人是願意和的。蔣介石更加地狡猾,要求日本人與其共同剿共。依照蔣介石的性格,若日本人真與他合作,**消滅後,下一個死的就是日本人。
蔣介石深知,戰爭的結束是早晚的事,在此之前,他卻選擇了清除異黨。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深謀遠慮的蔣介石十分的可惡。
南京政府每個人到也各懷心腹事。周佛海甚至開始有些動搖,萬一日本人真與蔣介石合作,到時候。南京政府也會朝不保夕。
在南京打麻將的太太們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不少太太已經將大部分家財轉移到海外。若真到了出事地那一天。方便他們撤離南京。
“唉,別提了。”楊太太說道。
我想起了戴笠的任務。於是故作緊張的說道:“不是說,重慶還有我們的人?應該會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吧?”
周太太搖了搖頭,說道:“不見得呀。(.好看的小說)”
她為何會這樣地說?她這樣說,可以表明一點。那人的地位並不高,所以,弄不到最機密的資料。
“我在上海怎麽聽說西南正在向這邊派人?”我說。周太太一驚問道:“你聽誰說的?”
“我那天在街上,聽兩個百姓說的。”我說。
周太太鬆了一口氣,說到:“老百姓知道什麽?別聽他們瞎說。”
“不是,我本來不信,但人家說的頭頭是道。還說什麽,是從西安掉過來的。說的和真的一樣,到讓我有些心驚。我想,是不是應該查一查。你們也知道,拉車的腳夫有時候比咱們地特工消息都靈通。”我說。
楊太太停下了手中地動作,說道:“你說的,也不無道理。”
周太太沒有講話,這女人十分沉穩,她能沉得住氣。等吧,我相信,依照女人地脾氣一定會小心翼翼。
“其實,問問在西南的那個人不就知道了?”我說。
周太太白了我一眼,說道:“這種小事我們自己查一查就好了,若他暴露了,我們連最後地線人都沒有了。”
王太太立刻巴結的說道:“可不是,周太太說的對。咱們都在西南折了兩個人,這一個在折進去,到時候可就全完了。”
這一句“完全了”顯然周太太並不愛聽。她不耐煩的大嚷道:“老劉、劉媽。去把燈開一下。”
我的心裏已有盤算,已經折進去兩個,看樣子,楊太太還是知道一些的。現在隻剩下一個,到有些不好辦了。
很明顯,這人不直接與76號聯係,而是與上層聯係。隻剩下他一個,當然要好好的保護。而那個人,也不會隨意的將自己的身份暴露。
戴笠手下的特工雖然布滿天涯海角,但要想在他的眼皮子低下安一個人,更十分的困難。首先,這個人一定在軍統工作了很多年。第二,他一定非常不起眼,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第三,戴笠一定十分的信任他。而這種信任中卻沾染了忽視的味道。
一個能讓戴笠都忽視的人,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想了許多有可能的位置,比如,發報員。這個的可能性雖然有,但是不大。一個專門的發報科,除了幾名精英,剩下的每隔一年就要調離一批。
清潔工,這個幾乎不可能。雖然可能會有機會看到情報,但軍統的清潔工從不允許進辦公室。也就是,誰的辦公室誰自己清理。但也不排除清潔工會偷偷的溜進去。
剩下的,就是機要秘書。戴笠的機要秘書原來是周立英,但她後來已被戴笠抓緊了監獄裏。現在的秘書是一個男人,跟了戴笠許多年,深的戴笠的寵信。應該不會背叛戴笠。畢竟,戴笠既要秘書的職位在國民政府也算是中高層幹部。
還有一點,這人雖然深的汪精衛、周佛海的重視,但並沒有得到國民政府的重視。或許,就是因為戴笠對他不重視他才會叛變。
唉,茫茫人海,尋找這樣一個已經進入冬眠期的特工,簡直如同大海撈針。
正當我腦袋中胡思亂想的時候,周家的下人突然帶著一個人進了牌室。
“怎麽是你?”我吃驚的說道。
蕭烈笑著對幾位太太說道:“對不起,金梅給各位添麻煩了。她這和我一生氣就跑了出來,讓各位見笑了。”
周太太說道:“小張可不是我說你,你們家金梅人這麽好,你還出去野去,也有點太對不起她了。”
蕭烈不住的點頭道歉,楊太太一轉眼珠說道:“行了,既然你已經知道錯了,有什麽事情就回家在說吧。金梅我們今日已經約好了打通曉,你可不許將她拉回去。”
周太太這時才想起麻將的事情,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楊太太,接著又對蕭烈說道:“一會周佛海就回來了,到時候,你們男人聊聊。我們還要打牌呢。”
蕭烈笑著說了抱歉,跟著就退出了牌室。
我在心裏暗自笑了出來,想不到為救尚合竟然因禍得福。蕭烈這一出去,定是想方設法的到周佛海的書房去。到時候,說不定他會偷到什麽。
看樣子,他們暫時還沒懷疑到我。尚合不知道怎麽樣了,有沒有順利的逃出去。現在,到處都在抓共黨。幸虧,他偽裝的好,不會在臉上貼上**這幾個字。
“唉我說,聽說前幾天抓了一個西南那邊的特務?”王太太不知死活的問道。
周太太不願在牌桌上說這些,雖然不願意,但也不能將王太太的嘴堵上。
“是,聽說是個力巴。我就想了,一個力巴能為西南出多少的力?”楊太太說道。
周太太不高興的冷笑著說道:“你們怎麽知道力巴不能做事?人家,得了不少的消息呢。南京城裏的各大動向,全都第一時間發到了西南。”
“看來,老蔣對我們還是有所防備呀。”我說。
“可不就是。聽說,那力巴手中還有電台呢。”楊太太說道。
周太太白了她一眼,說道:“你別老力巴、力巴的。別小看了人家,他可曾是軍統的幹將呢!”
“槍斃了?”我漫不經心的問道。
“恩。到是可憐了他的老婆,白白淨淨的還養著一個孩子。他老婆不知道他是軍統的人,我們也到沒過多的審訊她。隻可惜,年紀輕輕做了寡婦,以後一個人要怎麽活著?”周太太說到。
“再嫁唄。”楊太太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