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黑的大纛旗倒下了。


    南北兩麵都出現了大隊的披發左衽的騎兵,任何妄圖從他們的防線逃走的匈奴騎兵,都被他們無情的射殺當場。


    隻不過他們對於向西逃竄而去的匈奴騎兵,卻沒有再行追擊。


    黃巾軍的驍騎營和白袍軍兩支騎軍,則是緊緊的吊在匈奴潰兵的身後。


    他們要跟隨這支匈奴的潰兵,找到匈奴老弱婦孺,還有牛羊隱匿的地方。


    ……


    南北兩麵的烏桓騎兵越來越近。


    南麵並不是涼州軍,涼州軍的總兵力超過了五萬,而且許安清楚,他們的聯盟並不牢靠。


    所以許安還是選擇卜知會涼州軍這件事。


    而上穀烏桓總共不過才派遣了三萬名騎兵,這次應承許安前來的也隻有兩萬餘騎,而且上穀烏桓和黃巾軍之間利益的關係,聯係更為緊密,也更好更好掌控。


    如果黃巾軍不占領代郡、上穀郡,那麽許安允諾給上穀烏桓的好處,幾乎一處也無法兌現。


    上穀烏桓可以在討伐匈奴時不盡心盡力,但是上穀的烏桓起碼在現在這個時候,也絕對不會做出什麽對黃巾軍不利的行為。


    這次許安讓難樓協助他進攻匈奴,承諾隻要他們在關鍵時刻出擊即可,這也確實收到了效果。


    匈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烏桓的騎兵從南北同時而來,感到了驚懼,害怕被全部殲滅。


    然後在上穀烏桓的幫助,許安還成功的俘虜了上萬名匈奴人,還有大量的戰馬。


    不過許安還是需要付出一定的的代價,就算烏桓沒有直接參與作戰,但是還是代價不菲,而代價就是是除了人口以外,三分之一的戰利品。


    “難樓,見過大賢良師。”


    看著身穿著華服,無論言行舉止皆像是漢人的難樓。


    雖然田仲事先有傳信給許安,但是真正見到難樓,許安還是感到了一些驚訝。


    “學生田仲,幸不辱命。”


    田仲就在騎著戰馬,跟在難樓的身旁,看到許安過來,連忙激動的說道。


    說服了難樓後,許安沒有召回田仲,而是讓田仲繼續留在上穀烏桓,跟隨著難樓一起出征。


    “久聞烏桓部族,驍勇非常,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許安麵上露出了笑容,言道。


    “大賢良師過謙了,以兩萬軍卒深入朔方,陣斬匈奴單於,我以為黃巾軍才是天下雄兵。”


    匈奴須卜單於的大纛旗倒在了黃巾軍的陣中,難樓自然是看得一清二楚,心中對黃巾軍的戰力都提高了數分。


    客套了一會,難樓重新回到了烏桓的軍陣中。


    難樓對於許安讓他協助驍騎營、白袍軍追擊匈奴的命令並沒有多少的抗拒。


    畢竟現在的匈奴,隻不過是一群殘兵遊勇,起不了什麽風浪,匈奴單於已死,群龍無首,現在的匈奴定然是人心惶惶。


    號鼓音響起,休整了片刻的黃巾軍的再度向前進軍。


    難樓帶著親衛吊在烏桓部隊的旁邊,看著許安的大纛旗。


    他總感覺或許以後的草原上,他們能經常看到那樣黃色的旌旗,甚至整個草原上,會遍布那樣的旗幟。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


    四月初。


    驍騎營還有白袍軍,在烏桓騎兵的協助下,押送著二十餘萬匈奴人,還有大量的牛羊南下,抵達了曾經的匈奴王庭——美稷。


    比預定的計劃更為順利,得益於前期四麵張網的籌碼,有了烏桓人和羌人的幫助,加上匈奴人對於北方鮮卑,還有西遷的恐懼。


    這也使得許安有機會畢其功於一役。


    朔方郡一戰,南匈奴部大敗,呂布陣斬匈奴單於須卜。


    匈奴的殘兵逃至青鹽澤畔,南匈奴部因為之前的爭權奪利,內耗嚴重,已經沒有人擁有足夠威望,可以懾服如此多的人了。


    因此南匈奴部單於經過商議後,決定由氏族的一名老族長來擔任。


    黃巾軍和烏桓的騎兵趕到後不久,雖然南匈奴部也收攏了不少的殘兵。


    但是南匈奴部新上任的老單於還是選擇了歸降於許安,接受了許安的赦封。


    不過這一次許安並沒有封南匈奴部的單於為王,而隻是的封了一個歸義候。


    犁庭掃穴,南匈奴再無王庭一說。


    北方的危機暫解除了,更北方的鮮卑人現在還陷入內亂和外戰之中,他們根本無暇北顧,起碼在數年之內,北方都無法對黃巾軍再造成任何的威脅。


    至於俘虜的二十多萬匈奴人,還有其他各郡存在的十餘萬匈奴人如何處置,許安也早有謀劃。


    許安並非想要大肆的殺戮匈奴人,他要北伐南匈奴部,原因有四。


    一是報西河郡之仇,那是他發下的誓言,也是收西河郡的郡兵還有並州百姓民心的一件事。


    二便是,隻要擊敗了南匈奴,並州將會成為黃巾軍最好的養馬地、畜牧地,以及騎兵的來源地。


    最好的情況,黃巾軍以後將不會再缺乏耕牛和馬匹。


    其三,許安將得到除了穀物以外大量的糧食,尤其是肉類。


    其四,黃巾軍可以得到大量的勞動力,那些戰場上被俘虜的匈奴人將會被送往並州各地的礦山,或者是工坊。


    直到他們的通過勞動,洗刷了自己的罪孽之後,才有資格停止勞動。


    普通的匈奴人,許安可以放過。


    但是那些匈奴的貴族,尤其是須卜骨都候一係,左部胡合的匈奴貴族,那些參與了攻擊西河郡戰役的貴族,頭人,幾乎全部被鷹狼衛抓捕了出來。


    這些匈奴人在西河郡犯下的罪孽,已經沒有辦法彌補了。


    兩萬多名西河郡的百姓,就這樣慘死在了他們的屠刀之下。


    左部胡合的貴族還有大小頭人,以及那些軍中將領,皆是被押送往了西河郡的離石城。


    就算過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離石城還是了無人煙。


    而這一切的罪孽,便是曾經須卜骨都候帶領他們犯下的。


    上千名匈奴人在離石城內被白袍軍斬殺。


    三千餘名白袍軍,在離石城外該旗易幟,全部換上了黃巾和黃衣。


    他們挖開坑洞,取出了他們丟入其中的珍寶。


    李德將玉佩重新放在自己的胸口,他完成了他的誓言,他們終於擊敗了匈奴,將那些沾滿了鮮血的匈奴仇敵,全部斬殺在了離石城。


    但是,逝者已逝。


    就算斬殺了仇敵,西河郡數萬的百姓還是無法挽回,而他的妻子親友也再也回不來了。


    坑洞中還殘留著很多東西,那些也是他麾下的軍卒留下的。


    這些也是屬於那些跟隨著李德,一起發下“討伐匈奴,至死而終!”誓言的西河郡郡兵。


    隻不過,他們現在已經永遠的留在了朔方郡。


    已經沒有機會親手,把坑洞裏麵他們所珍視的寶物,再度取出來的機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天之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小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小明並收藏黃天之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