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八點鍾左右,李達康領著曾老師,在京城的建國路一帶閑逛。


    建國路其實很長,眼見李達康越走越偏,都距離建國門老遠了,曾老師不禁吐槽:


    “李達康,你今天發什麽癲呀,這大晚上的,你帶我來這老遠幹嘛。”


    李達康卻對曾老師的牢騷置若罔聞,他運用前世的記憶,饒有興趣的猜測自己都到了什麽位置:


    “……嗯,這裏既然是國貿,那對麵應該就是中信大廈了,中國尊,京城第一高樓,至於那個……那應該就是三星大廈,老王的旺達廣場?那好像還要往前走一點…..”


    “李達康!”


    見到曾老師又有發飆的趨勢,李達康趕緊陪著笑臉解釋:


    “嗬嗬,曾老師你別急,我今天領你過這裏來呀,那可是有目的的。”


    “什麽目的?”


    “你剛才不是說我融資一億美金有點多嗎,這倒是提醒我了,既然那兩項目用不了那麽多錢,你看國內的地價現在又這麽便宜,那咱們就幹脆多拿幾塊地吧,就算是康如公司的土地儲備,為後續的發展打下基礎,你覺得怎麽樣?”


    曾老師看看李達康,然後又看看周圍的環境:


    “你拖我來就是為這?你準備在京城拿地?還是這種地方?”


    李達康笑笑不解釋了。


    雖然兩人所處的地方,已經差不多位於未來京城CBD的核心區了,然而在現在這個年代,卻是連雛形都看不到。


    京城的朝陽區,早年一直是整個京城工業基地的主要所在地,化工、汽車、機械等傳統產業都集中在這裏。


    這裏的老住戶應該都有印象,在八十年代以前,當時這裏沒有一座樓超過10層,煙囪倒是有十幾根。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並且在當年,什麽第一機床廠、第二印染廠、雪花冰箱廠、京城吉普車廠……凡是老BJ人脫口叫得出名字的工廠,幾乎都坐落在後來的CBD境內。


    那時,進入這個區域的主體人群是產業工人,進出這裏的車輛,主要是運貨的大卡車。每天下午七點以後,這裏就變成了一片寂靜。


    不過從八十年代的中後期開始,一些涉外機構開始進入京城的朝陽區,這裏也成為京城對外開放的第一站。


    最具代表是國貿的建設,這棟大廈的建成,成為朝陽區涉外辦公領域全麵啟動的一個標誌。


    在那之後,越來越多的大型跨國公司、國際駐華機構以及從事於服務、製造業的外商投資企業來朝陽區落戶。


    不過盡管如此,直到現在的1998年,CBD(中央商務區)的概念才剛剛形成,真正要大幹快上,那還是要等到幾年之後的申奧成功以後了,從03年到08年,這個地方才真正是一天一個樣。


    現在馬上就是99年,所以這個時候在這個地方拿地,從時間上來說簡直是恰到好處,再沒有比這更合適的時間段。


    “……現在反正有錢,要不要先在這個地方圈幾塊地呢……”


    當李達康升起這樣的念頭後,他很快微微搖頭,然後對曾老師說道:


    “走吧曾老師,你既然不願意逛,那咱們就回去。”


    “啊,我覺得有點土地儲備挺好的呀,怎麽有不逛了。”


    李達康笑道:“晚上看清楚,想圈地也得白天來圈,並且京城的情況你也知道,很特殊的,說句不好聽的話,沒點關係休想在這個地方拿地,走吧走吧,我現在還沒那個本事,想拿地就看能不能撿漏了。”-------


    李達康這話當然不是亂說,因為這裏是首都,所以國內地產界的同行都知道,京城地產界的生態非常特殊,至少在05年以前,和全國其他地方都不一樣。


    首先是因為土地在咱們國家的特殊性,在今年年初的房改政策出台以前,其實除了4個經濟特區,土地並沒有成為真正的商品,不能隨便買賣,更不是你有錢就能拿地。


    甚至想像上次申城那樣,李達康通過土地拍賣的方式拿地,目前在京城都不行--------


    土地掛牌拍賣政策,是到04年底才在全國全麵推開,而在現在,4個經濟特區是“試點”,申城等沿海開放城市是“擴大試點”,作為首都的京城,並沒有進入這個“擴大試點”的名單。


    但是凡是都有特殊,京城的房地產盡管還沒有得到政策的支持,這裏的市場卻是開發的比較早的,甚至比申城還早------因為90年的京城亞運會。


    正是因為是這樣一個原因,當年推動了京城的房地產市場,所以這裏的生態就比較特殊了。


    比活躍程度,京城的房地產市場其實很活躍,早年在國內其實僅次於粵省的鵬城,然而因為政策管控很嚴格,讓這個地方的玩法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樣--------


    就在如今這年代,有一些粵省的地產商在賺得第一桶金後,他們跑到京城來發展,不過有很多都铩羽而歸。


    為什麽會這樣?其實就一個原因,那些北上的老板都還沒適應這裏的生態。


    嗯,李達康雖然是穿越者,但他更知道京城地產界的水有多深,所以盡管他現在不差錢,並且也確實想在京城拿地,但如果沒有足夠硬紮的關係,他是真不敢輕舉妄動的。


    然而事情總是充滿種種意外,李達康剛叫了一輛出租,準備和曾老師返回兆龍賓館的時候,他很快被附近一個地方吸引了:


    “師傅,請問那個地方是……”


    “哦,你問那裏呀,那是酒廠。”


    “酒廠?紅星二鍋頭酒廠?”


    “對對對,紅星二鍋頭,我們老京城人就好這口,不過那裏要拆遷了,酒廠要搬到其他地方去,至於這個老廠,聽說是要拍賣,好像規劃說是要蓋什麽寫字樓。”


    李達康一聽當時就笑了。


    這裏是京城的建外SOHO啊,是那個西北人老潘蓋的建外SOHO,京城乃至全國最頂級的寫字樓,也是老潘牛逼哄哄最大的本錢。


    李達康坐在車上就在想,老王的旺達廣場也就算了,畢竟他現在的關係可能很硬。


    但是這個老潘嘛……


    就算他關係再硬也要和他碰一碰,誰讓他後世那樣牛逼哄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97之另類地產霸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死八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死八活並收藏重生97之另類地產霸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