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以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為太平洋沿岸各國所重視,瓦胡島上的珍珠港更是各國海軍垂涎的目標。(.)位於瓦胡島甫岸的珍珠港人口水道極為狹窄,但港內卻以福特島為中心形成了三個彼此相連的龐大鹽水湖。
在當地傳說中,這裏是鯊魚女神居住的地方。
在以前,珍珠港的入口水道處橫臥著一塊珊瑚礁,使得任何吃水深度超過10英尺的船隻都無法入內,因而無人光顧這裏,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東麵6.5英裏處的檀香山港。
早在1860年美國內戰爆發前,本打算在檀香山港設立一座加煤站的聯邦政fu的海軍官員們發現了珍珠港的潛在利用價值。於是,美國海軍經過與夏威夷王國的長期談判後,於1875年獲準在珍珠港設立一座加煤及修理站。
到20世紀40年代時,珍珠港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海軍基地之一。它不僅擁有於船塢、係船池、機修車間等所有修船廠的設施,而且還擁有許多占地很廣的油罐場。
1940年春天,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為了製止日本對印度支那的擴張,命令停泊在美國西海岸的美國艦隊前往夏威夷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並在演習結束後就留在當地。
而在此之前,一支由一艘航空母艦、幾艘重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小艦隊,是夏威夷水域裏的惟一有點影響的武裝力量。
山本五十六利用飛機進攻夏威夷的念頭並不僅僅是觸景而發。早在1925年12月――1928年3月任駐美使館海軍武官的時候,他就閱讀過一本名為《太平洋戰爭》的小說。
作者拜沃特原是英國派往德國的一名問諜,後開始研究海軍,並成為該領域的權威。
他在小說裏描寫了一支日本艦隊進攻了美國停泊在珍珠港的艦隊,同時還攻占了關島和菲律賓群島。山本閱後大感興趣,將其帶回國內,列為海軍大學的參考教材。
1936年,美國艦隊成功地進行了一次以航空母艦偷襲珍珠港的實戰演習。日本情報機關迅速獲得了演習資料,並送交給日本海軍。時任海軍航空本部部長的山本對該情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襲擊珍珠港的大致輪廓便深埋在他的腦海裏。
1940年11月11日,英國地中海艦隊派出以航空母艦卓越號為首的艦隊,以艦載飛機對意大利海軍艦隊的停泊地塔蘭托港實施了夜襲,並取得了驚人的成果。英方共擊沉擊傷意大利戰列艦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1艘,已方隻損失2架飛機。在世界海戰史上,飛機施放魚雷,對停泊在港口內的艦艇進行襲擊,這還是第一次。
塔蘭托之戰的消息迅速傳遍了世界各地。一些極為敏感的軍、事觀察家指出:該戰役的最大意義在於證明了航空母艦編隊能夠戰勝以往海軍的頭號主力艦隻――戰列艦,以航空母艦為依托的海軍航空兵將成為決定海戰勝負的關鍵因素。
山本五十六同樣發現了塔蘭托之戰的重大意義。他命令日本駐倫敦和羅馬的海軍武官就此事提出秘密報告。聯合艦隊的參謀人員們研究後發現,英軍魚雷攻擊的是一個水深42英尺的港口,而很久以來該深度對魚雷來說是太淺了。英國皇家空軍為此特製了一種木翼魚雷,以防止它紮入水底的淤泥中。
山本長時間地沉浸在研究報告之中,他清楚地記得,珍珠港水道的一般深度是40英尺。
11月下旬,山本將他的襲擊珍珠港的初步設想向海軍大臣及川古誌郎作了口頭匯報。然而,由於日本的既定國策是向南方擴張,海軍在開戰之初的任務是配合陸軍攻占馬來亞、菲律賓、荷屬東印度及南洋諸島。如果像山本所說,集中主要兵力東進夏威夷,則在用兵方向和重點上存在著矛盾。
因此,山本的設想沒有得到海軍首腦人物和海軍軍令部的認真考慮。
轉眼間過了新年,山本依然沉浸在與國力強大的美國開戰後的可怕情景之中。他考慮再三,終於得出結論:在日美開戰之初,隻有孤注一擲,斷然對夏威夷的美國艦隊進行襲擊,並予以沉重打擊,除此之外,別無勝途。
1月7日,在停泊於豐後海峽的佐伯灣內的聯合艦隊旗艦長門號上,恰值56歲的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按捺不住內心的騷動,提筆給及川大臣寫了一封長達9頁的《關於戰備的意見》的信件,第一次正式提出了醞釀已久的夏威夷作戰的設想。全信分為“戰備”、“訓練”、“作戰方針”和“開戰之初應采取之作戰計劃”四個部分。
關於作戰方針,山本拋棄了日本海軍傳統的邀擊作戰戰略,主張開戰之初,就猛攻猛打,摧毀敵主力艦隊,使美國海軍與美國人民的士氣沮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關於開戰之初應采取之作戰計劃,山本把具體進行作戰的要領分三種情況作了詳盡的論述。
第一種情況:如美主力艦隊的大部分停泊在珍珠港內,則用飛機編隊將其徹底擊沉並封閉該港。
第二種情況:如美主力艦隊停泊在珍珠港外,則按第一種情況處理。
第三種情況:如美主力艦隊提前從夏威夷出發前來進攻,則出動決戰部隊予以迎擊,一舉將其殲滅之。
山本也承認,夏威夷作戰蘊藏著極大的危險性。但是,生性好賭的山本在給及川的信中說:“要取得此次作戰勝利雖則不易,但隻要有關官兵上下一致,抱有為國捐軀之堅強決心,當仰天保佑,獲得成功。”
給及川的信發出還不到一個星期,山本又寫信給他的密友、第11航空艦隊參謀長大西攏治郎少將,告知了他的設想,並請大西對夏威夷作戰進行研究,製訂出一個初步的作戰計劃草案。
在當地傳說中,這裏是鯊魚女神居住的地方。
在以前,珍珠港的入口水道處橫臥著一塊珊瑚礁,使得任何吃水深度超過10英尺的船隻都無法入內,因而無人光顧這裏,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東麵6.5英裏處的檀香山港。
早在1860年美國內戰爆發前,本打算在檀香山港設立一座加煤站的聯邦政fu的海軍官員們發現了珍珠港的潛在利用價值。於是,美國海軍經過與夏威夷王國的長期談判後,於1875年獲準在珍珠港設立一座加煤及修理站。
到20世紀40年代時,珍珠港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海軍基地之一。它不僅擁有於船塢、係船池、機修車間等所有修船廠的設施,而且還擁有許多占地很廣的油罐場。
1940年春天,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為了製止日本對印度支那的擴張,命令停泊在美國西海岸的美國艦隊前往夏威夷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並在演習結束後就留在當地。
而在此之前,一支由一艘航空母艦、幾艘重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小艦隊,是夏威夷水域裏的惟一有點影響的武裝力量。
山本五十六利用飛機進攻夏威夷的念頭並不僅僅是觸景而發。早在1925年12月――1928年3月任駐美使館海軍武官的時候,他就閱讀過一本名為《太平洋戰爭》的小說。
作者拜沃特原是英國派往德國的一名問諜,後開始研究海軍,並成為該領域的權威。
他在小說裏描寫了一支日本艦隊進攻了美國停泊在珍珠港的艦隊,同時還攻占了關島和菲律賓群島。山本閱後大感興趣,將其帶回國內,列為海軍大學的參考教材。
1936年,美國艦隊成功地進行了一次以航空母艦偷襲珍珠港的實戰演習。日本情報機關迅速獲得了演習資料,並送交給日本海軍。時任海軍航空本部部長的山本對該情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襲擊珍珠港的大致輪廓便深埋在他的腦海裏。
1940年11月11日,英國地中海艦隊派出以航空母艦卓越號為首的艦隊,以艦載飛機對意大利海軍艦隊的停泊地塔蘭托港實施了夜襲,並取得了驚人的成果。英方共擊沉擊傷意大利戰列艦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1艘,已方隻損失2架飛機。在世界海戰史上,飛機施放魚雷,對停泊在港口內的艦艇進行襲擊,這還是第一次。
塔蘭托之戰的消息迅速傳遍了世界各地。一些極為敏感的軍、事觀察家指出:該戰役的最大意義在於證明了航空母艦編隊能夠戰勝以往海軍的頭號主力艦隻――戰列艦,以航空母艦為依托的海軍航空兵將成為決定海戰勝負的關鍵因素。
山本五十六同樣發現了塔蘭托之戰的重大意義。他命令日本駐倫敦和羅馬的海軍武官就此事提出秘密報告。聯合艦隊的參謀人員們研究後發現,英軍魚雷攻擊的是一個水深42英尺的港口,而很久以來該深度對魚雷來說是太淺了。英國皇家空軍為此特製了一種木翼魚雷,以防止它紮入水底的淤泥中。
山本長時間地沉浸在研究報告之中,他清楚地記得,珍珠港水道的一般深度是40英尺。
11月下旬,山本將他的襲擊珍珠港的初步設想向海軍大臣及川古誌郎作了口頭匯報。然而,由於日本的既定國策是向南方擴張,海軍在開戰之初的任務是配合陸軍攻占馬來亞、菲律賓、荷屬東印度及南洋諸島。如果像山本所說,集中主要兵力東進夏威夷,則在用兵方向和重點上存在著矛盾。
因此,山本的設想沒有得到海軍首腦人物和海軍軍令部的認真考慮。
轉眼間過了新年,山本依然沉浸在與國力強大的美國開戰後的可怕情景之中。他考慮再三,終於得出結論:在日美開戰之初,隻有孤注一擲,斷然對夏威夷的美國艦隊進行襲擊,並予以沉重打擊,除此之外,別無勝途。
1月7日,在停泊於豐後海峽的佐伯灣內的聯合艦隊旗艦長門號上,恰值56歲的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按捺不住內心的騷動,提筆給及川大臣寫了一封長達9頁的《關於戰備的意見》的信件,第一次正式提出了醞釀已久的夏威夷作戰的設想。全信分為“戰備”、“訓練”、“作戰方針”和“開戰之初應采取之作戰計劃”四個部分。
關於作戰方針,山本拋棄了日本海軍傳統的邀擊作戰戰略,主張開戰之初,就猛攻猛打,摧毀敵主力艦隊,使美國海軍與美國人民的士氣沮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關於開戰之初應采取之作戰計劃,山本把具體進行作戰的要領分三種情況作了詳盡的論述。
第一種情況:如美主力艦隊的大部分停泊在珍珠港內,則用飛機編隊將其徹底擊沉並封閉該港。
第二種情況:如美主力艦隊停泊在珍珠港外,則按第一種情況處理。
第三種情況:如美主力艦隊提前從夏威夷出發前來進攻,則出動決戰部隊予以迎擊,一舉將其殲滅之。
山本也承認,夏威夷作戰蘊藏著極大的危險性。但是,生性好賭的山本在給及川的信中說:“要取得此次作戰勝利雖則不易,但隻要有關官兵上下一致,抱有為國捐軀之堅強決心,當仰天保佑,獲得成功。”
給及川的信發出還不到一個星期,山本又寫信給他的密友、第11航空艦隊參謀長大西攏治郎少將,告知了他的設想,並請大西對夏威夷作戰進行研究,製訂出一個初步的作戰計劃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