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夏威夷的美國陸海軍反間諜機關和聯邦調查局未能發現吉川的間諜活動,但是,據克格勃給長孫花衣提供的情報,華盛頓破譯人員卻能破譯日本外務省與駐外使領館的往來電報。
1940年8月,在威廉?弗裏德曼陸軍中校的不倦領導下,美國陸海軍聯手製造出了一台自動破譯密碼儀器。
現在日本人同時使用著幾種外交密電碼,其中最機密的密碼係統被稱作紫碼,用於東京與駐外使館的電報,而密級較低的、被稱為j碼的密碼則用於外務省與許多駐外領事館之間的電訊,自然也包括檀香山的總領事館。
美國人給對紫碼及其派生碼的破譯取了一個神奇的名字——“魔術”。有了“魔術”,就意味著美國政fu事實上完全知道東京給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的指示及他從大使館發回的報告,吉川的電報自然也不會例外。
據克格勃的情報顯示,美國人並沒有充分利用“魔術”的潛力。由於缺乏製造紫碼破譯機的元器件,1941年,美國共有8架紫碼破譯機。華盛頓有4架,分給陸海軍各2架,菲律賓麥克阿瑟處有1架,因為那裏是截收日本電訊效果最好的地方,另外3架則送給了英國。[]
這樣一來,夏威夷地區就沒有紫碼破譯機。再加上沒有足夠的無線電設備,各個監聽站截收到的電訊無法迅速地發往華盛頓,隻得使用普通航空郵路寄送。如果天氣情況不好,就隻好改用火車或是輪船傳遞電訊。
而當時,夏威夷和美國本土之間每周隻有一次空中航班。
截收到的電訊即使到了華盛頓,仍然要受到拖延之累。電訊首先由陸海軍的通信局負責解碼,然後再交給陸海軍情報局的遠東科,由那裏的工作人員翻譯成英語。最後,電報譯文才送給有關人士閱讀。
為了保證“魔術”秘密不致外泄,1941年的一項協議規定,有資格閱讀“魔術”情報的權威人士隻有12位,即所謂的“12使徒”:總統羅斯福、總統軍事顧問埃德溫?沃森少將、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副國務卿薩姆納?韋爾斯、陸軍部長史汀生、陸軍參謀長喬治?馬歇爾上將、陸軍作戰計劃局長列奧納德?傑羅準將、陸軍情報局長謝爾曼?邁爾斯準將、海軍部長諾克斯、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上將、海軍作戰計劃局長特納少將和海軍情報局長迪奧多爾?威爾金森上校。
太平洋艦隊司令官金梅爾和夏威夷陸軍部司令肖特均無緣看到“魔術”情報。
1941年6月22日拂曉,希特勒德國開始向蘇聯發起全麵進攻。
7月2日,昭和天皇裕仁主持召開了禦前會議,通過了《適應形勢演變的帝國國策綱要》,確定了不借以武力向東南亞擴張的國策,通向太平洋戰爭之路的大門終於徹底打開了。
山本五十六本能地感到日美交戰已不可避免,於是便加快了聯合艦隊的作戰準備。第1航空艦隊在南雲忠一的率領下,把訓練重點放在不同類型的飛機協同作戰上。“夏威夷作戰計劃”則在“z作戰計劃”的名義下由草鹿龍之介領導的參謀班子繼續完善著。
草鹿親自負責研究把攻擊艦隊帶到預定地點,他的高級參謀大石保中佐研究整個作戰計劃的細節,源田則負責一切與飛行有關的計劃。
為了把艦隊帶往夏威夷,草鹿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艦隊必須在途中加油,二是艦隊在遠距離航行時不被敵人發現。
最有利的航線是哪一條呢?他本能地選擇了北太平洋那條寒冷的、波浪滔天的航線。北太平洋被稱作“荒蕪人煙的海”,一般沒有船隻從那裏經過。
它在檀香山一橫濱航線的北麵,在舊金山一橫濱航線的南麵,舊金山航線向北快要延伸到阿留申群島了。
兩條航線之間通常沒有船隻來往,隻有白浪滔天的大海和烏雲密布的天空。
由於北太平洋這條航線以它的波濤洶湧聞名,因此加油會很困難,但是還是有可能加油的。
草鹿為了驗證他的理論,要求航海參謀笹部乙次郎匯報過去10年間在冬季橫跨北太平洋的船隻的種類和國籍。笹部少佐回答說,為了避開暴風雨氣候,沒有一條船在11月或12月在北緯40度以北的地區航行。
另外,攻擊艦隊的出發地點必須隱蔽和偏僻,毫無疑問應在千島群島。大石考慮了這個問題,也考慮了艦隊的組成以及如何集合起來的問題。
源田檢查了空襲的每一個方麵。空襲應在黎明時分,應該包括戰鬥機和轟炸機以摧毀瓦胡島上的各個機場上的敵機,魚雷飛機和俯衝轟炸機及高空轟炸機則追逐大型艦艇,眾多的戰鬥機為整個空襲行動提供空中掩護。
一小時內應有兩輪攻擊波,首選目標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大型航空母艦,然後是戰列艦和巡洋艦。
全部空中作戰應有一人擔任指揮。源田推薦了淵田美津雄中佐,39歲的淵田已經積累了3000個小時的飛行時間,曾在中國上空作戰過,是一名技術高超的海軍航空兵軍官。
在炎熱的夏季裏,聯合艦隊的飛行員們日以繼夜地進行備戰訓練。雖然他們不知道未來的攻擊目標是什麽地方,但他們清楚,未來的行動具有重大的意義。
由板穀茂少佐指揮的戰鬥機飛行員們在日本列島最南端的九州的佐伯空軍基地和大村基地為一場大規模空襲作準備工作。他們集中訓練掩護轟炸機、保護航空母艦和射擊靶艦。他們在新裝備的零式飛機中練習著編隊空戰,以增強技術不太熟練的飛行員的信心。
到1941年8月時,日本已生產出150架這種新型飛機,但還不夠供應第1航空艦隊和第11航空艦隊。
由江草隆繁少佐指揮的俯衝轟炸機的飛行員們則在宮崎縣的富高空軍基地訓練,把拖箋當成靶子以提高命中度,在笠之原和大分空軍基地也進行了更多的訓練。
1940年8月,在威廉?弗裏德曼陸軍中校的不倦領導下,美國陸海軍聯手製造出了一台自動破譯密碼儀器。
現在日本人同時使用著幾種外交密電碼,其中最機密的密碼係統被稱作紫碼,用於東京與駐外使館的電報,而密級較低的、被稱為j碼的密碼則用於外務省與許多駐外領事館之間的電訊,自然也包括檀香山的總領事館。
美國人給對紫碼及其派生碼的破譯取了一個神奇的名字——“魔術”。有了“魔術”,就意味著美國政fu事實上完全知道東京給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的指示及他從大使館發回的報告,吉川的電報自然也不會例外。
據克格勃的情報顯示,美國人並沒有充分利用“魔術”的潛力。由於缺乏製造紫碼破譯機的元器件,1941年,美國共有8架紫碼破譯機。華盛頓有4架,分給陸海軍各2架,菲律賓麥克阿瑟處有1架,因為那裏是截收日本電訊效果最好的地方,另外3架則送給了英國。[]
這樣一來,夏威夷地區就沒有紫碼破譯機。再加上沒有足夠的無線電設備,各個監聽站截收到的電訊無法迅速地發往華盛頓,隻得使用普通航空郵路寄送。如果天氣情況不好,就隻好改用火車或是輪船傳遞電訊。
而當時,夏威夷和美國本土之間每周隻有一次空中航班。
截收到的電訊即使到了華盛頓,仍然要受到拖延之累。電訊首先由陸海軍的通信局負責解碼,然後再交給陸海軍情報局的遠東科,由那裏的工作人員翻譯成英語。最後,電報譯文才送給有關人士閱讀。
為了保證“魔術”秘密不致外泄,1941年的一項協議規定,有資格閱讀“魔術”情報的權威人士隻有12位,即所謂的“12使徒”:總統羅斯福、總統軍事顧問埃德溫?沃森少將、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副國務卿薩姆納?韋爾斯、陸軍部長史汀生、陸軍參謀長喬治?馬歇爾上將、陸軍作戰計劃局長列奧納德?傑羅準將、陸軍情報局長謝爾曼?邁爾斯準將、海軍部長諾克斯、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上將、海軍作戰計劃局長特納少將和海軍情報局長迪奧多爾?威爾金森上校。
太平洋艦隊司令官金梅爾和夏威夷陸軍部司令肖特均無緣看到“魔術”情報。
1941年6月22日拂曉,希特勒德國開始向蘇聯發起全麵進攻。
7月2日,昭和天皇裕仁主持召開了禦前會議,通過了《適應形勢演變的帝國國策綱要》,確定了不借以武力向東南亞擴張的國策,通向太平洋戰爭之路的大門終於徹底打開了。
山本五十六本能地感到日美交戰已不可避免,於是便加快了聯合艦隊的作戰準備。第1航空艦隊在南雲忠一的率領下,把訓練重點放在不同類型的飛機協同作戰上。“夏威夷作戰計劃”則在“z作戰計劃”的名義下由草鹿龍之介領導的參謀班子繼續完善著。
草鹿親自負責研究把攻擊艦隊帶到預定地點,他的高級參謀大石保中佐研究整個作戰計劃的細節,源田則負責一切與飛行有關的計劃。
為了把艦隊帶往夏威夷,草鹿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艦隊必須在途中加油,二是艦隊在遠距離航行時不被敵人發現。
最有利的航線是哪一條呢?他本能地選擇了北太平洋那條寒冷的、波浪滔天的航線。北太平洋被稱作“荒蕪人煙的海”,一般沒有船隻從那裏經過。
它在檀香山一橫濱航線的北麵,在舊金山一橫濱航線的南麵,舊金山航線向北快要延伸到阿留申群島了。
兩條航線之間通常沒有船隻來往,隻有白浪滔天的大海和烏雲密布的天空。
由於北太平洋這條航線以它的波濤洶湧聞名,因此加油會很困難,但是還是有可能加油的。
草鹿為了驗證他的理論,要求航海參謀笹部乙次郎匯報過去10年間在冬季橫跨北太平洋的船隻的種類和國籍。笹部少佐回答說,為了避開暴風雨氣候,沒有一條船在11月或12月在北緯40度以北的地區航行。
另外,攻擊艦隊的出發地點必須隱蔽和偏僻,毫無疑問應在千島群島。大石考慮了這個問題,也考慮了艦隊的組成以及如何集合起來的問題。
源田檢查了空襲的每一個方麵。空襲應在黎明時分,應該包括戰鬥機和轟炸機以摧毀瓦胡島上的各個機場上的敵機,魚雷飛機和俯衝轟炸機及高空轟炸機則追逐大型艦艇,眾多的戰鬥機為整個空襲行動提供空中掩護。
一小時內應有兩輪攻擊波,首選目標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大型航空母艦,然後是戰列艦和巡洋艦。
全部空中作戰應有一人擔任指揮。源田推薦了淵田美津雄中佐,39歲的淵田已經積累了3000個小時的飛行時間,曾在中國上空作戰過,是一名技術高超的海軍航空兵軍官。
在炎熱的夏季裏,聯合艦隊的飛行員們日以繼夜地進行備戰訓練。雖然他們不知道未來的攻擊目標是什麽地方,但他們清楚,未來的行動具有重大的意義。
由板穀茂少佐指揮的戰鬥機飛行員們在日本列島最南端的九州的佐伯空軍基地和大村基地為一場大規模空襲作準備工作。他們集中訓練掩護轟炸機、保護航空母艦和射擊靶艦。他們在新裝備的零式飛機中練習著編隊空戰,以增強技術不太熟練的飛行員的信心。
到1941年8月時,日本已生產出150架這種新型飛機,但還不夠供應第1航空艦隊和第11航空艦隊。
由江草隆繁少佐指揮的俯衝轟炸機的飛行員們則在宮崎縣的富高空軍基地訓練,把拖箋當成靶子以提高命中度,在笠之原和大分空軍基地也進行了更多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