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1航空艦隊的組建,日本帝國海軍取得了比美國太平洋艦隊更大的戰略潛力,山本為他的珍珠港作戰找到了一支最佳的打擊力量。
山本五十六進攻珍珠港的計劃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在日本發動進攻時停泊在珍珠港內。要想證明這一點,日本就必須在夏威夷當地建立一個有效的情報網。
日本在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市設有總領事館,一直在為日本海軍提供美國海軍在夏威夷的規模、部署和活動的情報。
1940年5月,羅斯福總統命令美國艦隊留駐夏威夷後,日本海軍軍令部認為有必要在當地配備一名海軍士官專職情報人員,取代對美國海軍了解甚少的外務省官員。
於是,軍令部極為秘密地取得了外務省的諒解,派遣一名海軍士官作為總領事館工作人員,以便準確而又經常地掌握以珍珠港為基地的美國艦隊的動向和其他軍事情報。
1940年5月的一天,軍令部第三部(情報部)第八課(負責搜集英國情報)課長掘內大佐叫來了因病被編入預備役的吉川猛夫少尉,命令他到第五課(負責搜集美國情報)去報到。
吉川轉到第五課後獲知自己將被派往夏威夷,便開始學習美國海軍艦艇方麵的知識。幾天之後,吉川前往外務省,那裏的美國局局長給他起了一個外國人很難記住的姓名―森村正。
就這樣,吉川上午以森村正的名字在外務省辦公,下午則回到軍令部辦公,過起了兩麵人的生活。
1941年2月3日,山本在旗艦長門號上會見了軍令部第三部的小川貫璽大佐,要求他將主要注意力放在搜集夏威夷美國海軍的情報方麵,為夏威夷作戰的成功提供便利條件。
就這樣,吉川猛夫這名已有“美國海軍活字典”之稱的“小鮮肉”少尉軍官走上了珍珠港這個大舞台。
1941年3月27日上午。吉川搭乘日本郵船會社的新田號客輪從橫濱抵達檀香山。在到達努阿努街1742號的日本總領事館後,吉川立即向總領事喜多長雄遞交了軍令部第三部的密信。喜多閱信後把吉川安排在他的內部私室的隔壁屋子裏。從此,吉川便以“森村正書記員”的名義開始在夏威夷群島活動。
吉川身穿綠色西裝褲和鮮豔的夏威夷襯衫,頭戴插著羽毛的當地帽子,混跡於當地大量的日裔美國人中間,很難被美國的反間諜機關發現。他雇了一輛出租車,借兜風之機四處觀察地形。
他驚喜地發現,瓦胡島就像一個敞開的金魚缸,很容易找到適合觀察珍珠港和各個軍事基地的地方。
例如,位於阿萊瓦高地上的日式酒館春潮樓就很適於觀察珍珠港及其東側的希卡姆機場。更難得的是,春潮樓不但有漂亮的藝妓供吉川取樂,在二樓的房間裏還有一架望遠鏡!
當吉川眺望珍珠港內龐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時,想起自己每天在軍令部的桌子上看到的美國海軍艦艇模型,一種難以形容的感情便油然而生。
吉川在乘坐觀光飛機對夏威夷各島進行偵察後,得出結論:除了珍珠港內,其他地方都沒有美國海軍艦隻。
於是,他就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對瓦胡島的偵察上。瓦胡島上除珍珠港以外還有許多軍事基地,有的正在擴建,有的正在建成,它們的情況以及島上的兵力調動和加強情況都需要搞清楚。
為此,吉川對總領事館的工作常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白天,他時而穿著農業工人的製服,藏在甘蔗地裏,偷窺附近的軍事基地,時而裝扮成釣魚者,在海軍基地附近徘徊。夜裏,他則邀請那些在街道上閑逛的美國水兵去酒吧喝酒。在酒精的麻醉作用下,水兵們不時地泄露出一些有關軍務的情報。
日積月累,吉川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終於給他帶來了成功。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每到星期六和星期日總有一大批軍艦停在港內。
為了偵察飛機巡邏的情況,他常常很早就離開總領事館去一些特意挑選的地方,在那裏觀察飛機的架數、飛行方向、出發及返回時間。他不敢使用雙筒望遠鏡,隻得用肉眼觀察。但是,飛機很快就會飛出他視力所及的地方,使他無法精確知道它們飛往何處。
但是,他終於有了一個重大發現――美國人從來不向瓦胡島的北麵派遣巡邏飛機。
1941年5月12日,吉川來到夏威夷才一個半月,就向東京發回了第一份情報:東京鬆岡外務大臣,一、11日在珍珠港停泊下列艦艇。
戰列艦11艘:科羅拉多號、西弗吉尼亞號、加利福尼亞號、田納西號、愛達荷號、密西西比號、新墨西哥號、賓夕法尼亞號、亞利桑那號、俄克拉何馬號、內華達號。
重巡洋艦5艘:彭薩科拉級2艘、舊金山級3艘。
輕巡洋艦10艘、驅逐艦37艘、驅逐領艦2艘、潛水領艦1艘、潛艇11艘、運輸船及其他船隻10餘艘。
二、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在2艘驅逐艦的護衛下,正在瓦胡島東方海麵上執行任務。
在對珍珠港的軍事情報作了深入了解之後,吉川決定主動搞清楚夏威夷的氣象情況。
當時,日美兩國為了保守軍事秘密,從不公開在報紙上刊載每天的天氣預報和氣象圖。為此,吉川曾跑到夏威夷大學、市圖書館等地去查閱資料,但都一無所獲。
功夫不負有心人,9月的一天,吉川找到了一位日裔的業餘天文學家。這位進行了30年天文研究的老天文學家告訴吉川,夏威夷30多年來沒有經曆過一次暴風雨,而且在瓦胡島上東西走向的山脈北麵總是陰天,而南麵總是晴天。吉川聽後如獲至寶,因為這意味著飛機可在瓦胡島上空不受季節限製地飛行,難怪美國海軍把珍珠港作為它在夏威夷群島的惟一基地。
山本五十六進攻珍珠港的計劃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在日本發動進攻時停泊在珍珠港內。要想證明這一點,日本就必須在夏威夷當地建立一個有效的情報網。
日本在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市設有總領事館,一直在為日本海軍提供美國海軍在夏威夷的規模、部署和活動的情報。
1940年5月,羅斯福總統命令美國艦隊留駐夏威夷後,日本海軍軍令部認為有必要在當地配備一名海軍士官專職情報人員,取代對美國海軍了解甚少的外務省官員。
於是,軍令部極為秘密地取得了外務省的諒解,派遣一名海軍士官作為總領事館工作人員,以便準確而又經常地掌握以珍珠港為基地的美國艦隊的動向和其他軍事情報。
1940年5月的一天,軍令部第三部(情報部)第八課(負責搜集英國情報)課長掘內大佐叫來了因病被編入預備役的吉川猛夫少尉,命令他到第五課(負責搜集美國情報)去報到。
吉川轉到第五課後獲知自己將被派往夏威夷,便開始學習美國海軍艦艇方麵的知識。幾天之後,吉川前往外務省,那裏的美國局局長給他起了一個外國人很難記住的姓名―森村正。
就這樣,吉川上午以森村正的名字在外務省辦公,下午則回到軍令部辦公,過起了兩麵人的生活。
1941年2月3日,山本在旗艦長門號上會見了軍令部第三部的小川貫璽大佐,要求他將主要注意力放在搜集夏威夷美國海軍的情報方麵,為夏威夷作戰的成功提供便利條件。
就這樣,吉川猛夫這名已有“美國海軍活字典”之稱的“小鮮肉”少尉軍官走上了珍珠港這個大舞台。
1941年3月27日上午。吉川搭乘日本郵船會社的新田號客輪從橫濱抵達檀香山。在到達努阿努街1742號的日本總領事館後,吉川立即向總領事喜多長雄遞交了軍令部第三部的密信。喜多閱信後把吉川安排在他的內部私室的隔壁屋子裏。從此,吉川便以“森村正書記員”的名義開始在夏威夷群島活動。
吉川身穿綠色西裝褲和鮮豔的夏威夷襯衫,頭戴插著羽毛的當地帽子,混跡於當地大量的日裔美國人中間,很難被美國的反間諜機關發現。他雇了一輛出租車,借兜風之機四處觀察地形。
他驚喜地發現,瓦胡島就像一個敞開的金魚缸,很容易找到適合觀察珍珠港和各個軍事基地的地方。
例如,位於阿萊瓦高地上的日式酒館春潮樓就很適於觀察珍珠港及其東側的希卡姆機場。更難得的是,春潮樓不但有漂亮的藝妓供吉川取樂,在二樓的房間裏還有一架望遠鏡!
當吉川眺望珍珠港內龐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時,想起自己每天在軍令部的桌子上看到的美國海軍艦艇模型,一種難以形容的感情便油然而生。
吉川在乘坐觀光飛機對夏威夷各島進行偵察後,得出結論:除了珍珠港內,其他地方都沒有美國海軍艦隻。
於是,他就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對瓦胡島的偵察上。瓦胡島上除珍珠港以外還有許多軍事基地,有的正在擴建,有的正在建成,它們的情況以及島上的兵力調動和加強情況都需要搞清楚。
為此,吉川對總領事館的工作常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白天,他時而穿著農業工人的製服,藏在甘蔗地裏,偷窺附近的軍事基地,時而裝扮成釣魚者,在海軍基地附近徘徊。夜裏,他則邀請那些在街道上閑逛的美國水兵去酒吧喝酒。在酒精的麻醉作用下,水兵們不時地泄露出一些有關軍務的情報。
日積月累,吉川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終於給他帶來了成功。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每到星期六和星期日總有一大批軍艦停在港內。
為了偵察飛機巡邏的情況,他常常很早就離開總領事館去一些特意挑選的地方,在那裏觀察飛機的架數、飛行方向、出發及返回時間。他不敢使用雙筒望遠鏡,隻得用肉眼觀察。但是,飛機很快就會飛出他視力所及的地方,使他無法精確知道它們飛往何處。
但是,他終於有了一個重大發現――美國人從來不向瓦胡島的北麵派遣巡邏飛機。
1941年5月12日,吉川來到夏威夷才一個半月,就向東京發回了第一份情報:東京鬆岡外務大臣,一、11日在珍珠港停泊下列艦艇。
戰列艦11艘:科羅拉多號、西弗吉尼亞號、加利福尼亞號、田納西號、愛達荷號、密西西比號、新墨西哥號、賓夕法尼亞號、亞利桑那號、俄克拉何馬號、內華達號。
重巡洋艦5艘:彭薩科拉級2艘、舊金山級3艘。
輕巡洋艦10艘、驅逐艦37艘、驅逐領艦2艘、潛水領艦1艘、潛艇11艘、運輸船及其他船隻10餘艘。
二、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在2艘驅逐艦的護衛下,正在瓦胡島東方海麵上執行任務。
在對珍珠港的軍事情報作了深入了解之後,吉川決定主動搞清楚夏威夷的氣象情況。
當時,日美兩國為了保守軍事秘密,從不公開在報紙上刊載每天的天氣預報和氣象圖。為此,吉川曾跑到夏威夷大學、市圖書館等地去查閱資料,但都一無所獲。
功夫不負有心人,9月的一天,吉川找到了一位日裔的業餘天文學家。這位進行了30年天文研究的老天文學家告訴吉川,夏威夷30多年來沒有經曆過一次暴風雨,而且在瓦胡島上東西走向的山脈北麵總是陰天,而南麵總是晴天。吉川聽後如獲至寶,因為這意味著飛機可在瓦胡島上空不受季節限製地飛行,難怪美國海軍把珍珠港作為它在夏威夷群島的惟一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