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萬黨衛軍的威懾下,在李靖五十萬國防軍的威懾下,蕭銑壓力如山,最終還是降了。
隨著李承訓的進城,徹底的標誌著蕭梁成為一種過去。就在蕭銑同意投降的同時,李承訓便是下令李靖,逐步接收蕭銑的地盤。隨著五十萬大軍的橫掃而過,頓時整個蕭梁在一夜一間陷落。
偌大的梁國都在李承訓的手中緊握,與蕭銑在江陵商討結束之後。李承訓便是下令由李靖率領著二十萬黨衛軍繼續西行,逼近濮部。與此同時由徐世績率領的國防軍也朝著昆明逼近,可以說的是李承訓親自擬定的南方統一計劃,在這一刻徹底的啟動。
蕭銑投降後,整個南方再也沒有誰能夠阻擋李承訓的腳步了。在國防軍與黨衛軍的腳步下,各勢力瑟瑟發抖。就是這樣的牛逼,本來決定由自己進攻濮部的李承訓,卻因為蕭銑與杜伏威的投降拖住了腳步。
除李承訓自己以外的,南方第二,第三勢力投降。李承訓的麾下不僅要接受這些地盤,還要接受其麾下大量的官員與軍隊。麵對如此數量龐大的軍隊與官員,李承訓愁的頭發都快白了。
所以西征不得不停下來,交給李靖去執行。因為李承訓現在必須要處理,蕭銑與杜伏威投降後的這一些事情。
就在蕭銑投降之後的第三天,李承訓便是帶著蕭銑等人返回了帝洲。因為他需要徹底的處理這些事情,不然的話積小成大,到時候花費的精力和代價就不是這些了。
將蕭銑安頓下來之後。李承訓便是連夜召開了會議。在霸王殿內,李承訓與百裏挑一對坐。品著茶,看似悠閑的態度確是掩飾不了自己心中的焦急。
對於李承訓為何會突然出現在帝洲。百裏挑一很是納悶。因為當初可是由李承訓帶領出征,按理來說,這個時候的楚霸王李承訓應該在行軍途中才符合道理。百裏挑一目光炯炯有神的看著李承訓,嘴角一動:“王爺,你不是西征了?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啊?”
如此幼稚的話從百裏挑一的話裏說出,一點也不符合百裏挑一這個智者形象。不得不說李承訓得突然出現讓百裏挑一很是納悶,也是吃驚無比。於是乎,張口便是問出了這樣的話來。
對於這個問題,李承訓並沒有開口回答。隻是淡淡的一笑就啥也沒有說。反而端起了茶杯輕輕的抿著茶。良久之後,就在百裏挑一等候的有點不耐煩,心急之時,李承訓才放下茶杯看著百裏挑一開了口。
“百裏,本王在江陵接受了蕭銑的投降之後,便是令李靖統帥二十萬黨衛軍出征濮部,帶著蕭銑等人連夜趕回來了帝洲!”李承訓緩緩的開口解開了百裏挑一的迷惑,隨後看著百裏挑一鄭重的道:“你看出帝洲的問題來了嗎?”
簡簡單單的一句問話,不僅是點醒還有考究深意。此時此刻的帝洲已經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隻是一直以來並不明顯。蕭銑與杜伏威的投降,讓這個問題徹底的成了帝洲,李承訓的心頭重擔。
讓李承訓還西征都沒有在進行,而是交給了李靖。此刻聽到李承訓的問話。百裏挑一先是一愣,隨後眸子裏精芒閃爍,抬起頭看著李承訓道:“回王爺的話。臣下認為帝洲,軍隊太多了!”
百裏挑一經過剛才的心算。他發現一旦受降融合蕭銑的梁軍之後,李承訓麾下軍隊將會暴增到一百七十萬!這個數量一出現。就將百裏挑一嚇了一大跳。這個時候的南方總共都沒有一百五十萬戶,八百萬人口。
如今軍隊與百姓的比例已經達到了連五比一都不到。這簡直就是曆史上最嚴重的窮兵黷武!
“嗯!”
李承訓點點頭,算是肯定了百裏挑一的話。隨後目光如炬的看著百裏挑一道:“百裏,你也知道如今整個南方的百姓不過一百五十萬戶,八百萬人都不夠。五比一,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形式,這個狀態必須要盡快解決!”
李承訓自己也清楚,如果一旦這個問題不能解決。比較會引起一些內部問題,導致自己內部的大亂。這個時候,李承訓哪裏還有心情西征呢!
如果不是國防軍與黨衛軍都是名副其實的黨軍,青樓的收益,商隊的收益都被李承訓用於軍隊的建設的話,就連原本的一百二十萬軍隊都讓帝洲發生動搖。更不用說如今兩方投降,兵力大增的情況下了。
“百裏,下去之後對新投降的梁吳兩方的官員,舉行考試。量才錄用,不合格的人都停用,而且梁國官員隻能充仁吳國境內,或者原本屬於我們的地盤。同理吳王的官員,也是這個目的!”李承訓知道本地官員擔任地方官的危害。
所以李承訓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為了這件事情做出一個防範,因為這樣一來就可以杜絕官員拉幫結派,形成一個有一個的利益網了。
“是,臣下下去之後便著手處理此事!”百裏挑一很有智慧,也有眼色,他從李承訓的話裏,便是明白了這件事的重要性,與軍隊問題的不能插手。
所以百裏挑一答應一聲之後,便是轉身離開了。百裏挑一清楚,這一次軍隊係統必然會大動幹戈,是政方唯一一次插手軍隊的機會。如今被李承訓阻擋,百裏挑一便是明白軍政分離始終是李承訓心底的一道禁忌。
看著百裏挑一的身影消失,李承訓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他對於百裏挑一的心思知之甚祥,百裏挑一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將觸手深入到軍隊。但是李承訓都是在關鍵時刻,或者百裏挑一出手行動之際予以掐滅。
軍政分離,這是李承訓的底線。對於百裏挑一的才能很是看好,所以李承訓才沒有幹點百裏挑一。而是在關鍵的時刻給予點醒,敲打,他希望能夠他的敲打能夠讓百裏挑一醒悟。
對於百裏挑一,他一直抱有希望。因為李承訓深知百裏挑一的才能,希望百裏挑一能夠用在正途上。而且李承訓對於百裏挑一用的很順手,他不想去破壞兩者之間的這些默契。
……
“呼!”
良久之後,李承訓才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氣。眸子裏閃爍過一道精芒,朝著門外道:“李一,進來!”
“卑職到,請王爺吩咐!”李一走進房間內對著李承訓行了一個軍禮後道。
看著恭敬有加的李一,李承訓的眸子裏閃爍過一抹愧疚。燕雲十八騎本來就應該在戰場上縱橫,立下彪炳千古的戰功讓後人傳頌的。卻因為他,成了護衛。看著李一,目光一閃,內心翻騰的念頭一閃而過。
“李一,你前去參謀本部一趟,請參謀總長前來霸王殿!”李承訓看著李一,最後還是這般說道。因為軍隊人數太多,這是軍方的事情。
他隻能找軍方的首腦杜如晦來商量解決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太大了。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帝洲的動蕩,李承訓不得不小心。而且李承訓清楚這一次由於牽連到杜伏威與蕭銑,更是讓的此事變得越發的複雜。
動一發而牽全身!
這便是此刻李承訓的麵臨的問題,這個時候李承訓感覺到他的頭腦已經亂了。不能再思考了,這個時候的李承訓根本就不在適合做決定,所以隻好讓李一召杜如晦前來,商量此事如何解決。
“卑職杜如晦見過王爺!”
剛一進門,杜如晦便是立即一個立正,行了一個軍禮。看著軍人氣息越來越足的杜如晦,李承訓的眸子裏閃過一抹莫名。自己這樣生生的將一個留名青史的絕代政客,改變成一個軍人。這樣的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
腦海裏閃爍過這些紛亂的信息,李承訓晃了晃頭便是指著麵前的椅子道:“坐!”
“是!”
“綠衣給克明上茶!”等到杜如晦坐下來,李承訓便是對著殿內呼喊了一聲。讓綠衣趕緊給杜如晦上茶,這不僅是因為兩個人關係很好,更因為李承訓知道,這個話題有點遠。
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解決,提前準備好茶水讓杜如晦在口渴的時候飲用。而且在他們的談話過程中,不能出現更多的人,所以李承訓在此刻便安排綠衣上茶,以有備無患。
“是!”
綠衣答應一聲,便離去準備了。李承訓看著有些清瘦的杜如晦,點了點頭道:“克明,你瘦了!”
對於這個一直跟隨著自己的老臣,李承訓心裏自有一般情意。他們兩者之間,與常人不同。那種感情,很不尋常。聽到李承訓的話,杜如晦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看著李承訓道:“王爺多慮了,依臣下來看,王爺才是真的瘦了呢!”
杜如晦的情商很高,他自然是能夠明白李承訓話裏的意思。但是他知道,更加的清楚,在整個帝洲,最辛苦的不是別人,而是眼前的這個少年王爺。(未完待續。)
隨著李承訓的進城,徹底的標誌著蕭梁成為一種過去。就在蕭銑同意投降的同時,李承訓便是下令李靖,逐步接收蕭銑的地盤。隨著五十萬大軍的橫掃而過,頓時整個蕭梁在一夜一間陷落。
偌大的梁國都在李承訓的手中緊握,與蕭銑在江陵商討結束之後。李承訓便是下令由李靖率領著二十萬黨衛軍繼續西行,逼近濮部。與此同時由徐世績率領的國防軍也朝著昆明逼近,可以說的是李承訓親自擬定的南方統一計劃,在這一刻徹底的啟動。
蕭銑投降後,整個南方再也沒有誰能夠阻擋李承訓的腳步了。在國防軍與黨衛軍的腳步下,各勢力瑟瑟發抖。就是這樣的牛逼,本來決定由自己進攻濮部的李承訓,卻因為蕭銑與杜伏威的投降拖住了腳步。
除李承訓自己以外的,南方第二,第三勢力投降。李承訓的麾下不僅要接受這些地盤,還要接受其麾下大量的官員與軍隊。麵對如此數量龐大的軍隊與官員,李承訓愁的頭發都快白了。
所以西征不得不停下來,交給李靖去執行。因為李承訓現在必須要處理,蕭銑與杜伏威投降後的這一些事情。
就在蕭銑投降之後的第三天,李承訓便是帶著蕭銑等人返回了帝洲。因為他需要徹底的處理這些事情,不然的話積小成大,到時候花費的精力和代價就不是這些了。
將蕭銑安頓下來之後。李承訓便是連夜召開了會議。在霸王殿內,李承訓與百裏挑一對坐。品著茶,看似悠閑的態度確是掩飾不了自己心中的焦急。
對於李承訓為何會突然出現在帝洲。百裏挑一很是納悶。因為當初可是由李承訓帶領出征,按理來說,這個時候的楚霸王李承訓應該在行軍途中才符合道理。百裏挑一目光炯炯有神的看著李承訓,嘴角一動:“王爺,你不是西征了?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啊?”
如此幼稚的話從百裏挑一的話裏說出,一點也不符合百裏挑一這個智者形象。不得不說李承訓得突然出現讓百裏挑一很是納悶,也是吃驚無比。於是乎,張口便是問出了這樣的話來。
對於這個問題,李承訓並沒有開口回答。隻是淡淡的一笑就啥也沒有說。反而端起了茶杯輕輕的抿著茶。良久之後,就在百裏挑一等候的有點不耐煩,心急之時,李承訓才放下茶杯看著百裏挑一開了口。
“百裏,本王在江陵接受了蕭銑的投降之後,便是令李靖統帥二十萬黨衛軍出征濮部,帶著蕭銑等人連夜趕回來了帝洲!”李承訓緩緩的開口解開了百裏挑一的迷惑,隨後看著百裏挑一鄭重的道:“你看出帝洲的問題來了嗎?”
簡簡單單的一句問話,不僅是點醒還有考究深意。此時此刻的帝洲已經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隻是一直以來並不明顯。蕭銑與杜伏威的投降,讓這個問題徹底的成了帝洲,李承訓的心頭重擔。
讓李承訓還西征都沒有在進行,而是交給了李靖。此刻聽到李承訓的問話。百裏挑一先是一愣,隨後眸子裏精芒閃爍,抬起頭看著李承訓道:“回王爺的話。臣下認為帝洲,軍隊太多了!”
百裏挑一經過剛才的心算。他發現一旦受降融合蕭銑的梁軍之後,李承訓麾下軍隊將會暴增到一百七十萬!這個數量一出現。就將百裏挑一嚇了一大跳。這個時候的南方總共都沒有一百五十萬戶,八百萬人口。
如今軍隊與百姓的比例已經達到了連五比一都不到。這簡直就是曆史上最嚴重的窮兵黷武!
“嗯!”
李承訓點點頭,算是肯定了百裏挑一的話。隨後目光如炬的看著百裏挑一道:“百裏,你也知道如今整個南方的百姓不過一百五十萬戶,八百萬人都不夠。五比一,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形式,這個狀態必須要盡快解決!”
李承訓自己也清楚,如果一旦這個問題不能解決。比較會引起一些內部問題,導致自己內部的大亂。這個時候,李承訓哪裏還有心情西征呢!
如果不是國防軍與黨衛軍都是名副其實的黨軍,青樓的收益,商隊的收益都被李承訓用於軍隊的建設的話,就連原本的一百二十萬軍隊都讓帝洲發生動搖。更不用說如今兩方投降,兵力大增的情況下了。
“百裏,下去之後對新投降的梁吳兩方的官員,舉行考試。量才錄用,不合格的人都停用,而且梁國官員隻能充仁吳國境內,或者原本屬於我們的地盤。同理吳王的官員,也是這個目的!”李承訓知道本地官員擔任地方官的危害。
所以李承訓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為了這件事情做出一個防範,因為這樣一來就可以杜絕官員拉幫結派,形成一個有一個的利益網了。
“是,臣下下去之後便著手處理此事!”百裏挑一很有智慧,也有眼色,他從李承訓的話裏,便是明白了這件事的重要性,與軍隊問題的不能插手。
所以百裏挑一答應一聲之後,便是轉身離開了。百裏挑一清楚,這一次軍隊係統必然會大動幹戈,是政方唯一一次插手軍隊的機會。如今被李承訓阻擋,百裏挑一便是明白軍政分離始終是李承訓心底的一道禁忌。
看著百裏挑一的身影消失,李承訓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他對於百裏挑一的心思知之甚祥,百裏挑一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將觸手深入到軍隊。但是李承訓都是在關鍵時刻,或者百裏挑一出手行動之際予以掐滅。
軍政分離,這是李承訓的底線。對於百裏挑一的才能很是看好,所以李承訓才沒有幹點百裏挑一。而是在關鍵的時刻給予點醒,敲打,他希望能夠他的敲打能夠讓百裏挑一醒悟。
對於百裏挑一,他一直抱有希望。因為李承訓深知百裏挑一的才能,希望百裏挑一能夠用在正途上。而且李承訓對於百裏挑一用的很順手,他不想去破壞兩者之間的這些默契。
……
“呼!”
良久之後,李承訓才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氣。眸子裏閃爍過一道精芒,朝著門外道:“李一,進來!”
“卑職到,請王爺吩咐!”李一走進房間內對著李承訓行了一個軍禮後道。
看著恭敬有加的李一,李承訓的眸子裏閃爍過一抹愧疚。燕雲十八騎本來就應該在戰場上縱橫,立下彪炳千古的戰功讓後人傳頌的。卻因為他,成了護衛。看著李一,目光一閃,內心翻騰的念頭一閃而過。
“李一,你前去參謀本部一趟,請參謀總長前來霸王殿!”李承訓看著李一,最後還是這般說道。因為軍隊人數太多,這是軍方的事情。
他隻能找軍方的首腦杜如晦來商量解決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太大了。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帝洲的動蕩,李承訓不得不小心。而且李承訓清楚這一次由於牽連到杜伏威與蕭銑,更是讓的此事變得越發的複雜。
動一發而牽全身!
這便是此刻李承訓的麵臨的問題,這個時候李承訓感覺到他的頭腦已經亂了。不能再思考了,這個時候的李承訓根本就不在適合做決定,所以隻好讓李一召杜如晦前來,商量此事如何解決。
“卑職杜如晦見過王爺!”
剛一進門,杜如晦便是立即一個立正,行了一個軍禮。看著軍人氣息越來越足的杜如晦,李承訓的眸子裏閃過一抹莫名。自己這樣生生的將一個留名青史的絕代政客,改變成一個軍人。這樣的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
腦海裏閃爍過這些紛亂的信息,李承訓晃了晃頭便是指著麵前的椅子道:“坐!”
“是!”
“綠衣給克明上茶!”等到杜如晦坐下來,李承訓便是對著殿內呼喊了一聲。讓綠衣趕緊給杜如晦上茶,這不僅是因為兩個人關係很好,更因為李承訓知道,這個話題有點遠。
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解決,提前準備好茶水讓杜如晦在口渴的時候飲用。而且在他們的談話過程中,不能出現更多的人,所以李承訓在此刻便安排綠衣上茶,以有備無患。
“是!”
綠衣答應一聲,便離去準備了。李承訓看著有些清瘦的杜如晦,點了點頭道:“克明,你瘦了!”
對於這個一直跟隨著自己的老臣,李承訓心裏自有一般情意。他們兩者之間,與常人不同。那種感情,很不尋常。聽到李承訓的話,杜如晦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看著李承訓道:“王爺多慮了,依臣下來看,王爺才是真的瘦了呢!”
杜如晦的情商很高,他自然是能夠明白李承訓話裏的意思。但是他知道,更加的清楚,在整個帝洲,最辛苦的不是別人,而是眼前的這個少年王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