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五月二日。
五個幫助江東軍守城的柴桑世家,被甘寧公開在柴桑城外處決,幾百顆人頭同時落地,血水匯聚成河,將腳下地表都染成了紅土。
此消息傳開,再次震驚了整個大漢,尤其是江東世家,都不約而同陷入了無盡的恐慌。
他們開始在內心深處分析權衡利弊,是要繼續幫助孫權抵禦錦帆?還是兩不相幫?亦或者索性倒向錦帆,助他們平定江東?
如果選擇前者,一旦孫權在他們幫助下還鬥不過錦帆,那他們的家族,必將麵臨滅頂之災;而如果選擇後者,雖然依然會被錦帆取締掉家族私兵,但在眾多家族被滅的前提下,他們也將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這是時代的世家都強勢慣了,就算是當地的官員,也得禮讓他們三分,可這卻並不代表他們可以在死亡麵前無動於衷,事實上恰恰相反,越是家大業大,就越不敢承擔風險,不管怎麽說,好死都不如賴活著,更何況除了不能擁有家族私兵,錦帆在其他方麵對世家的要求,其實並不算苛刻。
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觀點,或許世家難以忍受錦帆的強勢,但不見得所有世家都鼓得起與錦帆玉石俱焚的勇氣,而這也正是錦帆公開處決這些柴桑世家的真正用意,殺雞儆猴,敲山震虎,隻要能有一部分江東世家因畏懼而選擇退縮,他們南征江東的道路,就會相對平坦許多。
孫權出兵了,眼線遍布江東的王衝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
建安五月,五月三日。
王衝以劉曄為軍師,太史慈、周泰、蔣欽、郝昭、王雙為將,親率三萬大軍抵達皖口港。
與此同時,程普也率領三千精銳趕到了虎林,與王衝隔江對峙。
四日,甘寧留下五千士卒守衛柴桑,自己則統率一萬士卒南下攻打曆陵,孫賁在傅易山中設伏被魯肅窺破,大敗而歸。
甘寧乘勝追擊,一日之內連破曆陵、海昏二地,孫賁隻領數百殘兵狼狽逃回南昌。
時廬陵太守孫暠剛好領兵三千來援,甘寧兵圍南昌,見城池堅固,急不可圖,隻得暫時退兵回了海昏。
五日,韓當大軍終於抵達彭澤與吳景會合,兵馬擴充至兩萬五千人的韓當即刻對湖口展開了強攻,結果連續三輪攻擊皆被樂進擊退。
六日,甘寧命徐盛領三千兵馬守衛海昏,又從柴桑抽調了兩千士卒,帶著整整八千大軍馬不停蹄的前往湖口大營支援樂進。
與此同時,江夏黃祖亦在此時乘火打劫,統率一萬水師兵圍在去年被江東軍攻破的鄂縣,由於周瑜回吳郡時帶走了大半的軍隊,如今隻剩三千江東士卒駐守的鄂縣,當即在黃祖的攻勢下搖搖欲墜,更兼柴桑一帶已被錦帆攻陷,鄂縣實際意義上,已經是一支孤軍,按目前的形勢,被黃祖奪回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隨著錦帆與江東的連番衝突,豫章郡的戰事愈演愈烈,雙方在湖口大營連戰數日,各自損傷無數,可偏偏這時候,皖口港的王衝卻顯得十分平靜,久久沒有出兵的意向。
“此事太不尋常,這王衝又在玩什麽陰謀詭計?”
虎林,程普深鎖著眉頭喃喃自語,王衝的按兵不動,始終讓他難以釋懷,可絲毫猜不出王衝用意的他,根本什麽也做不了,這也讓他的心情顯得越來越焦躁。
一旁的副將潘璋見狀勸道:“將軍,如今我等的任務就隻是盯緊皖口港的王衝,至於其他,我等想的太多,也無非是憑添煩惱。”
“話雖如此,但我這心裏卻始終放心不下!”程普歎了口氣,“這樣吧,文珪,派人通知牛渚守將,讓他們嚴防錦帆偷襲,畢竟錦帆在濡須口與曆陽兩地屯駐的兵馬也不少,萬一牛渚被攻破,則吳郡危矣!”
潘璋道:“將軍言之有理,末將這就派人過去!”
言罷,便起身離了大帳。
而正當程普滿心疲憊之時,皖口港的王衝卻正和劉曄有說有笑:“子揚,你說我軍長時間沒有出兵,會不會愁白了程普的頭發?”
劉曄笑道:“主公,程普今年六十有三,這頭發早就已經白了!”
“那希望他不會愁得掉光了頭發吧!”王衝聳聳肩膀,問劉曄道,“跟那小子聯絡好了嗎?”
劉曄點點頭道:“這幾日,他便會找借口脫離大軍,然後秘密前往牛渚,見機打開水寨大門放我錦帆大軍入內!”
“伯道差不多也快抵達曆陽了吧?”
“算算時間,今日便該到了!”
“那便好,到時候等我錦帆攻破了牛渚,我倒要看看,孫權還如何應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程普的判斷並沒有錯,王衝真正的目標確實是牛渚,可是王衝的計劃,光靠嚴密的防守是絕對沒有用的,因為問題,來自於他們江東內部,而且這個反叛之人,是程普無論如何也預料不到的。
孫翊!
沒錯,這個選擇背叛江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孫家的三子孫翊。
早在甘寧出兵的幾日之前,王衝便以笑裏藏刀之計派人暗中聯係了孫翊,先是對他胡誇海吹了一番,認為他才是繼承江東最合適的人選,順利引出他內心深處對孫權的不滿,然後再切入正題,希望他可以幫助錦帆拿下江東,許諾一旦事成,就會正式授封他為吳侯的繼承者並由他來繼續統領江東。
聽完條件之後,不甘平庸的十七歲少年頓時怦然心動,沒過多久便咬牙同意做錦帆的內應,唯一的要求,是希望王衝事後不要傷害他的家人,這種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的空頭支票,錦帆的說客甚至不用回來谘詢王衝,就直接拍拍胸脯答應了下來。
一開始賈詡向自己獻此計的時候,王衝本以為它的實際操作性並不高,畢竟孫翊怎麽說也是孫權的親兄弟,又怎麽可能輕易背叛?可後來他用笑裏藏刀一試,得出的成功率是60%,加上20%的技能加層,最終可說服孫翊的成功率竟離奇的高達80%,王衝當時就驚呆了。
事實證明,在揣摩人心思這方麵,賈詡這隻老狐狸,確確實實要比自己強出太多。(未完待續。)
五個幫助江東軍守城的柴桑世家,被甘寧公開在柴桑城外處決,幾百顆人頭同時落地,血水匯聚成河,將腳下地表都染成了紅土。
此消息傳開,再次震驚了整個大漢,尤其是江東世家,都不約而同陷入了無盡的恐慌。
他們開始在內心深處分析權衡利弊,是要繼續幫助孫權抵禦錦帆?還是兩不相幫?亦或者索性倒向錦帆,助他們平定江東?
如果選擇前者,一旦孫權在他們幫助下還鬥不過錦帆,那他們的家族,必將麵臨滅頂之災;而如果選擇後者,雖然依然會被錦帆取締掉家族私兵,但在眾多家族被滅的前提下,他們也將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這是時代的世家都強勢慣了,就算是當地的官員,也得禮讓他們三分,可這卻並不代表他們可以在死亡麵前無動於衷,事實上恰恰相反,越是家大業大,就越不敢承擔風險,不管怎麽說,好死都不如賴活著,更何況除了不能擁有家族私兵,錦帆在其他方麵對世家的要求,其實並不算苛刻。
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觀點,或許世家難以忍受錦帆的強勢,但不見得所有世家都鼓得起與錦帆玉石俱焚的勇氣,而這也正是錦帆公開處決這些柴桑世家的真正用意,殺雞儆猴,敲山震虎,隻要能有一部分江東世家因畏懼而選擇退縮,他們南征江東的道路,就會相對平坦許多。
孫權出兵了,眼線遍布江東的王衝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
建安五月,五月三日。
王衝以劉曄為軍師,太史慈、周泰、蔣欽、郝昭、王雙為將,親率三萬大軍抵達皖口港。
與此同時,程普也率領三千精銳趕到了虎林,與王衝隔江對峙。
四日,甘寧留下五千士卒守衛柴桑,自己則統率一萬士卒南下攻打曆陵,孫賁在傅易山中設伏被魯肅窺破,大敗而歸。
甘寧乘勝追擊,一日之內連破曆陵、海昏二地,孫賁隻領數百殘兵狼狽逃回南昌。
時廬陵太守孫暠剛好領兵三千來援,甘寧兵圍南昌,見城池堅固,急不可圖,隻得暫時退兵回了海昏。
五日,韓當大軍終於抵達彭澤與吳景會合,兵馬擴充至兩萬五千人的韓當即刻對湖口展開了強攻,結果連續三輪攻擊皆被樂進擊退。
六日,甘寧命徐盛領三千兵馬守衛海昏,又從柴桑抽調了兩千士卒,帶著整整八千大軍馬不停蹄的前往湖口大營支援樂進。
與此同時,江夏黃祖亦在此時乘火打劫,統率一萬水師兵圍在去年被江東軍攻破的鄂縣,由於周瑜回吳郡時帶走了大半的軍隊,如今隻剩三千江東士卒駐守的鄂縣,當即在黃祖的攻勢下搖搖欲墜,更兼柴桑一帶已被錦帆攻陷,鄂縣實際意義上,已經是一支孤軍,按目前的形勢,被黃祖奪回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隨著錦帆與江東的連番衝突,豫章郡的戰事愈演愈烈,雙方在湖口大營連戰數日,各自損傷無數,可偏偏這時候,皖口港的王衝卻顯得十分平靜,久久沒有出兵的意向。
“此事太不尋常,這王衝又在玩什麽陰謀詭計?”
虎林,程普深鎖著眉頭喃喃自語,王衝的按兵不動,始終讓他難以釋懷,可絲毫猜不出王衝用意的他,根本什麽也做不了,這也讓他的心情顯得越來越焦躁。
一旁的副將潘璋見狀勸道:“將軍,如今我等的任務就隻是盯緊皖口港的王衝,至於其他,我等想的太多,也無非是憑添煩惱。”
“話雖如此,但我這心裏卻始終放心不下!”程普歎了口氣,“這樣吧,文珪,派人通知牛渚守將,讓他們嚴防錦帆偷襲,畢竟錦帆在濡須口與曆陽兩地屯駐的兵馬也不少,萬一牛渚被攻破,則吳郡危矣!”
潘璋道:“將軍言之有理,末將這就派人過去!”
言罷,便起身離了大帳。
而正當程普滿心疲憊之時,皖口港的王衝卻正和劉曄有說有笑:“子揚,你說我軍長時間沒有出兵,會不會愁白了程普的頭發?”
劉曄笑道:“主公,程普今年六十有三,這頭發早就已經白了!”
“那希望他不會愁得掉光了頭發吧!”王衝聳聳肩膀,問劉曄道,“跟那小子聯絡好了嗎?”
劉曄點點頭道:“這幾日,他便會找借口脫離大軍,然後秘密前往牛渚,見機打開水寨大門放我錦帆大軍入內!”
“伯道差不多也快抵達曆陽了吧?”
“算算時間,今日便該到了!”
“那便好,到時候等我錦帆攻破了牛渚,我倒要看看,孫權還如何應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程普的判斷並沒有錯,王衝真正的目標確實是牛渚,可是王衝的計劃,光靠嚴密的防守是絕對沒有用的,因為問題,來自於他們江東內部,而且這個反叛之人,是程普無論如何也預料不到的。
孫翊!
沒錯,這個選擇背叛江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孫家的三子孫翊。
早在甘寧出兵的幾日之前,王衝便以笑裏藏刀之計派人暗中聯係了孫翊,先是對他胡誇海吹了一番,認為他才是繼承江東最合適的人選,順利引出他內心深處對孫權的不滿,然後再切入正題,希望他可以幫助錦帆拿下江東,許諾一旦事成,就會正式授封他為吳侯的繼承者並由他來繼續統領江東。
聽完條件之後,不甘平庸的十七歲少年頓時怦然心動,沒過多久便咬牙同意做錦帆的內應,唯一的要求,是希望王衝事後不要傷害他的家人,這種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的空頭支票,錦帆的說客甚至不用回來谘詢王衝,就直接拍拍胸脯答應了下來。
一開始賈詡向自己獻此計的時候,王衝本以為它的實際操作性並不高,畢竟孫翊怎麽說也是孫權的親兄弟,又怎麽可能輕易背叛?可後來他用笑裏藏刀一試,得出的成功率是60%,加上20%的技能加層,最終可說服孫翊的成功率竟離奇的高達80%,王衝當時就驚呆了。
事實證明,在揣摩人心思這方麵,賈詡這隻老狐狸,確確實實要比自己強出太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