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也就是錦帆入駐襄陽的第二天,王衝收到了一個令他十分惱火的情報。
房陵……失陷了,劉備沒有消耗一兵一卒,便順利占據了房陵。
“到底是怎麽回事?”
王衝不經意間瞥了蒯良一眼,雖沒有多說什麽,但已令後者渾身發涼。
房陵太守蒯祺,是他們蒯家的直係子弟,若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蒯祺主動打開城門投靠了劉備,那王衝對他們蒯家的態度,必將會發生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自己,也極有可能被一腳踢出好不容易才剛進入的錦帆核心圈。
“查,此事必須要徹查清楚!”蒯良緊了緊藏在袖袍之中的雙拳,本就沒有多少血色的麵龐變得更加的慘淡嚇人。
也許對王衝而言,他需要的僅僅是一個結果,可對他們蒯家來說,就必須要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不管是蒯祺真的投靠了劉備也好,還是另有原因也罷,不論如何,他們都需要給王衝以及錦帆上下一個明確的交代,否則他們將來在錦帆麾下的日子,恐怕會過得十分艱難。
蒯良心神不寧的匆匆告辭離去,王衝與劉曄、魯肅兩人對視一眼,問道:“你們怎麽看?”
劉曄想了想道:“看子柔的反應,此事應該與他們蒯家沒什麽關係!”
“我也這麽覺得!”魯肅點點頭附和道,“蒯家若非真心投靠,我錦帆又豈能輕易入主荊州?劉備眼下亦不會如喪家之犬一般逃往房陵。”
王衝輕笑道:“二位所言我又豈能不知?然而蒯家作為荊襄手眼通天的地方豪族,時不時給他們一些危機感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太過放縱,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像劉表在位時那般尾大不掉?”
不管房陵失陷的真相究竟如何,王衝其實從始至終都未曾想過要因此事而降罪蒯家,他的目的,僅僅是想借機敲打他們一下罷了。
劉曄搖頭失笑道:“主公未免太小看自己對世家的威懾力了,看子柔剛剛的反應。可著實被嚇的不輕啊,若真有世家愚蠢的認為主公會像劉表一樣好控製,那他們離末日,也就相距不遠了。”
王衝不置可否的笑笑。擺手道:“好了,言歸正傳,房陵失陷,意味著我們想剿滅劉備,將變得非常困難。可若不將之除去,我心中又實在不甘,不知子揚跟子敬,有何妙計可以教我?”
魯肅正色道:“主公,房陵多山,地域狹隘,我錦帆的兵力優勢根本就施展不開,再加上我們對荊州的掌控力還太過薄弱,如今怕依然會有不少縣城不尊我們號令。”
說到這裏,魯肅停頓了一下。開口勸道:“主公,劉備者,小患爾,我們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盡快穩定荊州局勢,至於攻打房陵,其實完全沒必要急於一時!”
聽聞魯肅之言,劉曄不禁無語的搖了搖頭,魯肅的為人,還是這麽正直死板。
其實魯肅說的這些。王衝心裏又豈能不知?可他仍然問出了口,就說明他希望的,是能聽到不同的答案。
想罷,劉曄在腦中理了一下思路。對王衝道:“主公,子敬所言雖不無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完全可以兩頭都不耽誤!”
“哦?子揚此話當真?”王衝眼睛一亮,頓時便來了興致。
劉曄嗬嗬一笑道:“劉備西進房陵,其目的無非是想奪取漢中。主公迫切想將之剿滅,也無非是擔心被他乘機做大,將來不好收拾,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將劉備徹底困死在房陵、上庸這兩處彈丸之地,讓他無所作為,待我錦帆穩定了荊州局勢,自可在反掌之間滅之!”
王衝問:“具體又該如何執行?”
劉曄答道:“此事易爾,劉備兵少,單憑他一家,想拿下漢中可謂極難,所以他必會尋求劉璋的幫助,如此,主公不若在秭歸屯下重兵,做出攻打巴東狀,劉璋心驚,當不敢再輕舉妄動。”
王衝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撇頭問魯肅道:“子敬,你認為子揚之計如何?”
魯肅沉吟片刻,搖頭吐出兩個字:“不妥!”
劉曄與魯肅乃是好友,知其絕不會信口開河,便拱手問道:“還請子敬指教!”
魯肅答道:“主公在秭歸屯駐重兵,必會過早引起劉璋的注意,於主公將來西取蜀川可謂極為不利。”
劉曄辯道:“子敬此言差矣,不管主公提不提前在秭歸屯兵,劉璋也一樣會對我們心存戒備,此二者,應該並無多大關聯吧?”
“不,劉璋胸無大誌,怯弱無能,隻求偏安一隅,為避免我們誤會,隻要我們不主動招惹,其人定不敢率先往巴東增兵,如此,將來我們隻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擊,巴東自然唾手可得!”魯肅苦口婆心的勸道,“主公,切不可因小失大呀!”
“這……”一時間,王衝心緒煩亂,良久,方才無奈的歎了口氣,“罷了,暫且便依子敬之言,先放那劉備一馬吧!”
“主公!”就在這時,太史享快步從殿外走入,遞上了一封書信,低聲道,“南陽軍情!”
“南陽軍情?”王衝聞言眉頭一皺,打開書信初略掃了一眼,嘴角頓時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嘖,這曹仁還真是會乘火打劫啊!”
“主公,發生了何事?”劉曄按捺不住好奇心,開口問道。
王衝眯著眼,淡漠道:“沒什麽,信上隻是說,曹仁在乘機攻下新野之後,如今又以大將牛金為先鋒,率三千兵馬直奔樊城而來!”
“樊城?”聽得王衝所言,劉曄忍不住咧嘴笑了,“貪心不足蛇吞象,他這是在逼我們錦帆與他們開戰嗎?”
如果曹仁僅僅是偷襲了新野,不管是劉曄還是王衝,其實都不會太過在意,可樊城不同,它與襄陽僅僅隔了一條漢水,如此軍事要地,錦帆自不會拱手相當。
王衝笑道:“原本曹仁定以為我們在襄陽與劉備鷸蚌相爭。他們便可乘機漁翁得利,可惜他做夢也不會想到,劉備竟然會主動讓出城池,若是曹仁知曉此事。就算借他十個膽,他也不敢前來搶奪樊城。”
“此事主公打算如何處理?”
王衝想了想,決定道:“算了,現在還不是跟曹操開戰的時候,就先派個人過去警告曹仁。讓他趕緊滾回宛城,不然休怪我錦帆數萬大軍北進南陽!”
—————————————————————————————
建安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得到王衝警告的曹仁雖然心中惱怒,但亦知憑自己這點兵馬,絕非錦帆敵手,因此隻好下令讓牛金撤兵返回宛城。
與此同時,王衝擢升宜城縣尉霍峻為鄧縣令,領兵三千入駐樊城。
霍峻乃蔡家一係的將領,王衝將他提拔起來,一方麵是為了安蔡家之心。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霍峻允文允武,確實能力不俗。
也就在這一天,已經提心吊膽了整整兩日的蒯家,也終於調查清楚了房陵失陷的真正原因。
“諸葛亮!?”當從蒯良口中得知事情真相,王衝麵色一變,眉宇間頓時閃過一絲怒意,“這小子,還真是不識時務!”
其實這兩年來,王衝一直借由諸葛瑾這層關係。希望能夠說服諸葛亮來到自己麾下效力,可是不論是諸葛瑾還是自己寫的親筆書信,送往襄陽後都統統石沉大海,久而久之。王衝也就漸漸淡忘,畢竟錦帆帳下人才濟濟,還真不缺他一個諸葛亮。
可是誰又能想到,這小子最終竟然還是跟曆史上一樣,投入了劉備帳下,而且時間上還提前了整整六年。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一共育有三子二女,這些人當中,除了長兄諸葛瑾外,其餘人早已在襄陽落戶生根,其中兩個女兒,二女嫁給了龐德公之子龐山民,長女的丈夫,則正是如今的房陵太守蒯祺。
諸葛亮之所以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房陵,借助的就是與蒯祺之間的這層郎舅關係。
當時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的消息還無人知曉,所以輕易便帶著陳到以及十餘名喬裝打扮的白耳精兵進入了房陵,待見到蒯祺,陳到以雷霆之勢出手將之擒拿並假傳命令打開了城門,隨即五百名白耳精兵一擁而入,房陵也由此落入了劉備之手。
“這小子為了拿下房陵,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王衝感慨萬千的歎了口氣,也不知諸葛亮事後會如何處置他的姐姐跟姐夫,而後兩者,對於利用了他們的這個弟弟,又會有怎樣的感想?
沒能將諸葛亮留在錦帆效力,王衝心中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遺憾,人各有誌,沒了他諸葛亮,錦帆依然是那個強大無比的錦帆,而多了他諸葛亮,劉備也依然無法改變自己是一隻喪家之犬的現實。
不過說到諸葛亮,王衝便也下意識想起了那個與他齊名的‘鳳雛’龐統,還有諸葛四友中的其餘三人,也俱都是不可多得的賢能。
“看來自己抽空,也該去一趟鹿門山,拜訪一下龐德公跟水鏡先生了!”
說做就做,第二日,王衝便帶著王雙、太史享以及十餘名親衛出了襄陽,騎馬往鹿門山而去。
鹿門山與襄陽極近,相隔不過十多裏路程,王衝一行隻用了半個時辰,便抵達了鹿門山下。
王衝下馬抬頭仰望,隻見前方山巒疊起,雲遮霧繞,令人心馳神往,當真是一處風景雅致的學子聖地。
為避免打擾書院寧靜,王衝將親衛留在山下看守馬匹,隻帶了王雙與太史享二人隨行。
鹿門山海拔超過三百米,書院就建造在半山腰上,王衝難得悠閑,倒也不急於上門拜訪,於是一邊攀登階梯,一邊欣賞著周邊的美景,走的極為緩慢。
巳時,烈日升空,天氣漸熱,山道旁正好有一涼亭,王衝三人正欲入內小憩,忽見山上下來一名二十歲出頭的青年,隻見此人身材矮小,濃眉掀鼻,黑麵短髯,長得卻是極為奇特。
王衝心中一動,大約已知曉來人身份。
見到山下來了三名從未見過的陌生人,青年很明顯的愣了一下,執禮問道:“三位麵生的很,不知此來鹿門山,是為求學還是賞景?”
王衝嗬嗬一笑,回禮反問道:“先生覺得呢?”
青年搖搖頭道:“要我說,此二者皆不是!”
“哦?”王衝驚訝道,“莫非先生已知曉我等來意?”
青年自信一笑,抬頭瞥了一眼刺眼的天空,建議道:“何不入亭再促膝相談?”
王衝點頭道:“也好!”
亭中,王衝與青年相對而坐,王雙與太史享則一左一右站立在王衝身後。
王衝道:“要知來意,當先知身份,先生既知曉我等來意,怕是也已猜出我是何人。”
青年微笑道:“眼下襄陽兵荒馬亂,鮮有人敢在此時外出,更兼三位雖身著便裝,但身上卻自有一股淩厲的殺伐之氣,顯是出身軍伍,如此一來,這範圍自然便縮小了許多。”
“光憑此點,怕亦不足以確認我之身份吧?”
“荊州新定,諸事繁忙,除將軍外,誰還會有這個閑情逸致前來拜訪我鹿門山?”
王衝笑道:“先生這是在說我不務正業嗎?”
“夫明君者,隻需人盡其才,又何必事事躬親?”
“看來先生對我的印象不錯!”
青年並不矯情,直接說道:“其實在下早有心為將軍效力,隻是苦於沒有門路罷了。”
王衝喜道:“既然如此,先生今後可願出仕我錦帆?”
青年起身,後退一步,恭敬的對著王衝拜倒:“固所願也,不敢請爾,龐統,拜見主公!”
王衝上前扶起龐統,激動道:“吾常聞‘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今得士元相助,我錦帆必將如虎添翼!”
龐統驚問道:“主公亦聞吾名乎?”
王衝笑道:“實不相瞞,本將今日,正是為士元而來!”(未完待續。)
也就是錦帆入駐襄陽的第二天,王衝收到了一個令他十分惱火的情報。
房陵……失陷了,劉備沒有消耗一兵一卒,便順利占據了房陵。
“到底是怎麽回事?”
王衝不經意間瞥了蒯良一眼,雖沒有多說什麽,但已令後者渾身發涼。
房陵太守蒯祺,是他們蒯家的直係子弟,若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蒯祺主動打開城門投靠了劉備,那王衝對他們蒯家的態度,必將會發生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自己,也極有可能被一腳踢出好不容易才剛進入的錦帆核心圈。
“查,此事必須要徹查清楚!”蒯良緊了緊藏在袖袍之中的雙拳,本就沒有多少血色的麵龐變得更加的慘淡嚇人。
也許對王衝而言,他需要的僅僅是一個結果,可對他們蒯家來說,就必須要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不管是蒯祺真的投靠了劉備也好,還是另有原因也罷,不論如何,他們都需要給王衝以及錦帆上下一個明確的交代,否則他們將來在錦帆麾下的日子,恐怕會過得十分艱難。
蒯良心神不寧的匆匆告辭離去,王衝與劉曄、魯肅兩人對視一眼,問道:“你們怎麽看?”
劉曄想了想道:“看子柔的反應,此事應該與他們蒯家沒什麽關係!”
“我也這麽覺得!”魯肅點點頭附和道,“蒯家若非真心投靠,我錦帆又豈能輕易入主荊州?劉備眼下亦不會如喪家之犬一般逃往房陵。”
王衝輕笑道:“二位所言我又豈能不知?然而蒯家作為荊襄手眼通天的地方豪族,時不時給他們一些危機感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太過放縱,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像劉表在位時那般尾大不掉?”
不管房陵失陷的真相究竟如何,王衝其實從始至終都未曾想過要因此事而降罪蒯家,他的目的,僅僅是想借機敲打他們一下罷了。
劉曄搖頭失笑道:“主公未免太小看自己對世家的威懾力了,看子柔剛剛的反應。可著實被嚇的不輕啊,若真有世家愚蠢的認為主公會像劉表一樣好控製,那他們離末日,也就相距不遠了。”
王衝不置可否的笑笑。擺手道:“好了,言歸正傳,房陵失陷,意味著我們想剿滅劉備,將變得非常困難。可若不將之除去,我心中又實在不甘,不知子揚跟子敬,有何妙計可以教我?”
魯肅正色道:“主公,房陵多山,地域狹隘,我錦帆的兵力優勢根本就施展不開,再加上我們對荊州的掌控力還太過薄弱,如今怕依然會有不少縣城不尊我們號令。”
說到這裏,魯肅停頓了一下。開口勸道:“主公,劉備者,小患爾,我們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盡快穩定荊州局勢,至於攻打房陵,其實完全沒必要急於一時!”
聽聞魯肅之言,劉曄不禁無語的搖了搖頭,魯肅的為人,還是這麽正直死板。
其實魯肅說的這些。王衝心裏又豈能不知?可他仍然問出了口,就說明他希望的,是能聽到不同的答案。
想罷,劉曄在腦中理了一下思路。對王衝道:“主公,子敬所言雖不無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完全可以兩頭都不耽誤!”
“哦?子揚此話當真?”王衝眼睛一亮,頓時便來了興致。
劉曄嗬嗬一笑道:“劉備西進房陵,其目的無非是想奪取漢中。主公迫切想將之剿滅,也無非是擔心被他乘機做大,將來不好收拾,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將劉備徹底困死在房陵、上庸這兩處彈丸之地,讓他無所作為,待我錦帆穩定了荊州局勢,自可在反掌之間滅之!”
王衝問:“具體又該如何執行?”
劉曄答道:“此事易爾,劉備兵少,單憑他一家,想拿下漢中可謂極難,所以他必會尋求劉璋的幫助,如此,主公不若在秭歸屯下重兵,做出攻打巴東狀,劉璋心驚,當不敢再輕舉妄動。”
王衝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撇頭問魯肅道:“子敬,你認為子揚之計如何?”
魯肅沉吟片刻,搖頭吐出兩個字:“不妥!”
劉曄與魯肅乃是好友,知其絕不會信口開河,便拱手問道:“還請子敬指教!”
魯肅答道:“主公在秭歸屯駐重兵,必會過早引起劉璋的注意,於主公將來西取蜀川可謂極為不利。”
劉曄辯道:“子敬此言差矣,不管主公提不提前在秭歸屯兵,劉璋也一樣會對我們心存戒備,此二者,應該並無多大關聯吧?”
“不,劉璋胸無大誌,怯弱無能,隻求偏安一隅,為避免我們誤會,隻要我們不主動招惹,其人定不敢率先往巴東增兵,如此,將來我們隻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擊,巴東自然唾手可得!”魯肅苦口婆心的勸道,“主公,切不可因小失大呀!”
“這……”一時間,王衝心緒煩亂,良久,方才無奈的歎了口氣,“罷了,暫且便依子敬之言,先放那劉備一馬吧!”
“主公!”就在這時,太史享快步從殿外走入,遞上了一封書信,低聲道,“南陽軍情!”
“南陽軍情?”王衝聞言眉頭一皺,打開書信初略掃了一眼,嘴角頓時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嘖,這曹仁還真是會乘火打劫啊!”
“主公,發生了何事?”劉曄按捺不住好奇心,開口問道。
王衝眯著眼,淡漠道:“沒什麽,信上隻是說,曹仁在乘機攻下新野之後,如今又以大將牛金為先鋒,率三千兵馬直奔樊城而來!”
“樊城?”聽得王衝所言,劉曄忍不住咧嘴笑了,“貪心不足蛇吞象,他這是在逼我們錦帆與他們開戰嗎?”
如果曹仁僅僅是偷襲了新野,不管是劉曄還是王衝,其實都不會太過在意,可樊城不同,它與襄陽僅僅隔了一條漢水,如此軍事要地,錦帆自不會拱手相當。
王衝笑道:“原本曹仁定以為我們在襄陽與劉備鷸蚌相爭。他們便可乘機漁翁得利,可惜他做夢也不會想到,劉備竟然會主動讓出城池,若是曹仁知曉此事。就算借他十個膽,他也不敢前來搶奪樊城。”
“此事主公打算如何處理?”
王衝想了想,決定道:“算了,現在還不是跟曹操開戰的時候,就先派個人過去警告曹仁。讓他趕緊滾回宛城,不然休怪我錦帆數萬大軍北進南陽!”
—————————————————————————————
建安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得到王衝警告的曹仁雖然心中惱怒,但亦知憑自己這點兵馬,絕非錦帆敵手,因此隻好下令讓牛金撤兵返回宛城。
與此同時,王衝擢升宜城縣尉霍峻為鄧縣令,領兵三千入駐樊城。
霍峻乃蔡家一係的將領,王衝將他提拔起來,一方麵是為了安蔡家之心。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霍峻允文允武,確實能力不俗。
也就在這一天,已經提心吊膽了整整兩日的蒯家,也終於調查清楚了房陵失陷的真正原因。
“諸葛亮!?”當從蒯良口中得知事情真相,王衝麵色一變,眉宇間頓時閃過一絲怒意,“這小子,還真是不識時務!”
其實這兩年來,王衝一直借由諸葛瑾這層關係。希望能夠說服諸葛亮來到自己麾下效力,可是不論是諸葛瑾還是自己寫的親筆書信,送往襄陽後都統統石沉大海,久而久之。王衝也就漸漸淡忘,畢竟錦帆帳下人才濟濟,還真不缺他一個諸葛亮。
可是誰又能想到,這小子最終竟然還是跟曆史上一樣,投入了劉備帳下,而且時間上還提前了整整六年。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一共育有三子二女,這些人當中,除了長兄諸葛瑾外,其餘人早已在襄陽落戶生根,其中兩個女兒,二女嫁給了龐德公之子龐山民,長女的丈夫,則正是如今的房陵太守蒯祺。
諸葛亮之所以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房陵,借助的就是與蒯祺之間的這層郎舅關係。
當時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的消息還無人知曉,所以輕易便帶著陳到以及十餘名喬裝打扮的白耳精兵進入了房陵,待見到蒯祺,陳到以雷霆之勢出手將之擒拿並假傳命令打開了城門,隨即五百名白耳精兵一擁而入,房陵也由此落入了劉備之手。
“這小子為了拿下房陵,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王衝感慨萬千的歎了口氣,也不知諸葛亮事後會如何處置他的姐姐跟姐夫,而後兩者,對於利用了他們的這個弟弟,又會有怎樣的感想?
沒能將諸葛亮留在錦帆效力,王衝心中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遺憾,人各有誌,沒了他諸葛亮,錦帆依然是那個強大無比的錦帆,而多了他諸葛亮,劉備也依然無法改變自己是一隻喪家之犬的現實。
不過說到諸葛亮,王衝便也下意識想起了那個與他齊名的‘鳳雛’龐統,還有諸葛四友中的其餘三人,也俱都是不可多得的賢能。
“看來自己抽空,也該去一趟鹿門山,拜訪一下龐德公跟水鏡先生了!”
說做就做,第二日,王衝便帶著王雙、太史享以及十餘名親衛出了襄陽,騎馬往鹿門山而去。
鹿門山與襄陽極近,相隔不過十多裏路程,王衝一行隻用了半個時辰,便抵達了鹿門山下。
王衝下馬抬頭仰望,隻見前方山巒疊起,雲遮霧繞,令人心馳神往,當真是一處風景雅致的學子聖地。
為避免打擾書院寧靜,王衝將親衛留在山下看守馬匹,隻帶了王雙與太史享二人隨行。
鹿門山海拔超過三百米,書院就建造在半山腰上,王衝難得悠閑,倒也不急於上門拜訪,於是一邊攀登階梯,一邊欣賞著周邊的美景,走的極為緩慢。
巳時,烈日升空,天氣漸熱,山道旁正好有一涼亭,王衝三人正欲入內小憩,忽見山上下來一名二十歲出頭的青年,隻見此人身材矮小,濃眉掀鼻,黑麵短髯,長得卻是極為奇特。
王衝心中一動,大約已知曉來人身份。
見到山下來了三名從未見過的陌生人,青年很明顯的愣了一下,執禮問道:“三位麵生的很,不知此來鹿門山,是為求學還是賞景?”
王衝嗬嗬一笑,回禮反問道:“先生覺得呢?”
青年搖搖頭道:“要我說,此二者皆不是!”
“哦?”王衝驚訝道,“莫非先生已知曉我等來意?”
青年自信一笑,抬頭瞥了一眼刺眼的天空,建議道:“何不入亭再促膝相談?”
王衝點頭道:“也好!”
亭中,王衝與青年相對而坐,王雙與太史享則一左一右站立在王衝身後。
王衝道:“要知來意,當先知身份,先生既知曉我等來意,怕是也已猜出我是何人。”
青年微笑道:“眼下襄陽兵荒馬亂,鮮有人敢在此時外出,更兼三位雖身著便裝,但身上卻自有一股淩厲的殺伐之氣,顯是出身軍伍,如此一來,這範圍自然便縮小了許多。”
“光憑此點,怕亦不足以確認我之身份吧?”
“荊州新定,諸事繁忙,除將軍外,誰還會有這個閑情逸致前來拜訪我鹿門山?”
王衝笑道:“先生這是在說我不務正業嗎?”
“夫明君者,隻需人盡其才,又何必事事躬親?”
“看來先生對我的印象不錯!”
青年並不矯情,直接說道:“其實在下早有心為將軍效力,隻是苦於沒有門路罷了。”
王衝喜道:“既然如此,先生今後可願出仕我錦帆?”
青年起身,後退一步,恭敬的對著王衝拜倒:“固所願也,不敢請爾,龐統,拜見主公!”
王衝上前扶起龐統,激動道:“吾常聞‘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今得士元相助,我錦帆必將如虎添翼!”
龐統驚問道:“主公亦聞吾名乎?”
王衝笑道:“實不相瞞,本將今日,正是為士元而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