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年味還未散盡,徐光啟、畢懋康和鄒維鏈便聯袂來到皇宮之中,找泰昌商議科舉相關事宜來了。</p>


    以往的內閣首輔和禮部尚書是不會這麽勤快的。</p>


    因為會試要二月初九才開始,而且原來的考生都是自己想辦法趕到京城。</p>


    原來的大明朝廷可不管考生怎麽趕到京城,人家哪怕在趕考的路上走幾個月甚至半年也沒人去管。</p>


    </p>


    這會兒就不一樣了,泰昌可是規定了必須派船去接考生,免得考生在趕考路上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p>


    所以,每到正月十六的時候內閣和禮部便要組織艦船去接考生了。</p>


    畢竟,距離最遠的幾個行省走水路都遠達七八千裏,如果等年節過了,正月二十二甚或是二十三再派艦船去接恐怕就來不及了。</p>


    當然,那是在飛龍戰艦還沒有研製出來的情況下,用狼牙戰船、神盾艦乃至無畏艦去接。</p>


    這會兒有了飛龍戰艦又不一樣了。</p>


    泰昌是滿臉輕鬆的將三人帶到禦書房中,又命人搬來了座椅,讓三人坐了下來,這才微笑著道:“今年不用這麽急,朕把五十艘飛龍戰艦都借給你們用,哪怕是再遠的地方,打個來回也不需要十天。”</p>


    好吧,飛龍戰艦的確快,接人是不用急了。</p>


    不過,三人來找泰昌也不是光為了這個。</p>


    鄒維鏈細細想了想,這才小心的問道:“皇上,海外各個行省的科舉我們是不是可以啟動了?”</p>


    這個問題泰昌倒是真沒想過。</p>


    因為曆屆科舉都是在大明本土,也就是原來的兩京十三省選拔人才,海外各個行省好像就連童子試和院試都還沒有呢。</p>


    他仔細琢磨了一陣,這才鄭重道:“東南承宣布政使司和南洋承宣布政使司可以建立科舉體係了,如果有人能通過院試和鄉試考取舉人功名,下一屆也可以把他們接過來參見鄉試。</p>


    因為東南營和南洋營已經通過莫臥兒之戰證明了他們的忠誠,忠於大明的,我們就給他們機會當官。</p>


    至於南方承宣布政使司和東洋承宣布政使司,我們得慎重。</p>


    因為南方承宣布政使司大多是俘虜的建奴和蒙元餘孽,如果讓這些人通過科舉進入官場,恐怕會有隱患。</p>


    東洋承宣布政使司我們就更要慎重了,倭寇比建奴和蒙元餘孽更需提防。”</p>


    呃,這個。</p>


    鄒維鏈又小心的解釋道:“皇上,微臣考慮的其實主要是屯衛軍戶,因為大明的屯衛軍戶大部分都調往海外了。</p>


    我們如果不在海外個行省舉行科舉,他們就沒有機會步入官途了。”</p>


    屯衛軍戶!</p>


    後世很多人都誤以為屯衛軍戶是不能參加科舉的。</p>


    其實不然。</p>


    孫傳庭就是屯衛軍戶出身,還有大明曆史上比較有名的內閣首輔李東陽和張居正也是屯衛軍戶出身。</p>


    屯衛軍戶和農戶、匠戶、商戶一樣都是可以參加科舉的。</p>


    而且,一般屯衛軍戶考取進士功名之後都會得到一定的照顧。</p>


    畢竟,他們為大明守土開疆,勞苦功高,當然要有一定的優待。</p>


    這個問題相當重要。</p>


    屯衛軍戶可是大明王朝統治的基礎,沒有這些屯衛軍戶大明上哪裏招這麽多精兵強將去!</p>


    泰昌聞言,不由拍著腦門道:“哎呀,這個問題朕的確忽略了。</p>


    德輝,你提醒得太及時了。</p>


    我們必須讓所有屯衛軍戶的子弟都有機會參加科舉!</p>


    這樣吧,這次科舉過後,禮部立馬組織人手在東大營、西大營和南大營、北大營建立貢院,以為鄉試之所。</p>


    至於院試之所,你們也要組織人手好好去考場一下,但凡屯衛軍戶超過萬戶的地方,必須建立學院。</p>


    還有,所有衛所駐地都必須建立學堂,以方便屯衛軍戶子弟學習和參加童子試。“</p>


    鄒維鏈連連點頭,以示明白,隨即又小心的問道:“皇上,那海外行省的平民呢?”</p>


    泰昌琢磨道:“還是那句話,東南承宣布政使司和南洋承宣布政使司可以建立科舉體係,建奴、蒙元餘孽、倭寇、莫臥兒帝國平民、歐陸蠻夷,一律不得參加科舉!“</p>


    這個規定大明以前也不是沒有。</p>


    大明朝廷以前也有規定,凡是賤籍都不得參加科舉。</p>


    而賤籍指的就是那些曾經跟大明作對的敵對勢力。</p>


    建奴、蒙元餘孽、倭寇、莫臥兒帝國平民、歐陸蠻夷那的確應該納入賤籍。</p>


    鄒維鏈是毫不猶豫的拱手道:“微臣明白。”</p>


    眾人計議妥當之後便派出狼牙戰船和飛龍戰艦前去接考生了,各地考生也陸陸續續趕到了京城。</p>


    這一次考生的人數又破了紀錄,直接達到了三萬多人!</p>


    因為早在幾年前鄉試的錄取率便翻倍了,舉人的數量那自然是蹭蹭蹭的往上漲。</p>


    這麽多考生齊聚京城那是什麽概念?</p>


    遠方幾個行省的考生還沒有接過來呢,京城的客棧、寺廟什麽的所有客房便已經爆滿,來晚了的考生甚至都沒地方住。</p>


    鄒維鏈收到消息,又急急的跑皇宮來求教了。</p>


    這會兒京城可是冷得很,可不敢讓考生露宿街頭,要不然,第二天一早怕是要派人去收屍了。</p>


    泰昌一聽鄒維鏈的匯報,也有點傻眼了。</p>


    這個問題,他也沒考慮到。</p>


    以前就不用考慮這個問題。</p>


    因為以前參加會試的考生也就幾千人,京城的客棧和寺廟完全能輕鬆容納。</p>


    這一次可是三萬多人,京城哪裏來的這麽多客棧和寺廟?</p>


    難道專門給考生建迎賓館?</p>


    這個顯然有點不現實,因為考生太多了,而且還會越來越多。</p>


    如果朝廷建專門的迎賓館,那最少也得上萬人的規模,而且以後每一屆差不多都得新建上萬人住宿的迎賓館。</p>


    這就是嚴重的浪費!</p>


    科舉才三年一屆啊,而且考生總共也就能在京城待上兩三個月,其他時間,京城也不可能突然間湧入這麽多人,供幾萬人住宿的迎賓館就那麽空著嗎?</p>


    那就有點荒唐了,過個三年時間,估計那些迎賓館不是發黴了就是長草了。</p>


    再說了,現在建迎賓館也來不及了啊!</p>


    泰昌皺眉沉思了一陣,隨即問道:“德輝,你說,讓京城老百姓開民宿怎麽樣?”</p>


    民宿?</p>


    鄒維鏈愣了一下,這才小心的問道:“皇上,您是想讓考生住老百姓家裏嗎?”</p>


    泰昌微微點頭道:“是啊,民宿其實很簡單,但凡家裏有多餘房間的,稍微布置一下,添點家什就行了。</p>


    這樣的房間布置出來也不會浪費,平時家裏來個客人什麽的,也可以住。</p>


    更重要的一點,這對考生和老百姓都有好處。</p>


    考生可以免了露宿街頭之苦,老百姓也能因此得個人緣。</p>


    那些住民宿的考生如果金榜題名,對他們總有好處的。”</p>


    鄒維鏈聞言,連忙拱手道:“微臣明白了,微臣這就讓順天府尹去通知各個街坊,盡量讓京城老百姓多開點民宿。”</p>


    這一下,京城的家什和棉被什麽的很快就賣斷貨了。</p>


    還好武備城離得近,而且武備城到京城的運河一線生產這些日常用品的私人工廠多如牛毛,上萬套家什和棉被什麽的,不用幾天時間就能補齊。</p>


    京城老百姓之所以這麽積極,那也是有原因的。</p>


    因為這是個天大的好機會啊!</p>


    他們平時想認識個舉人老爺都難,更何況是有望成為進士的大老爺。</p>


    這會兒京城老百姓也有錢了,添點家什和棉被什麽的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麽。</p>


    他們那叫一個積極啊,家裏甚至還沒布置好,他們便上街去拉人去了。</p>


    凡是在街上晃蕩的讀書人他們都是點頭哈腰,極力邀請人家去家裏住,不出住宿費都行。</p>


    如果舉人老爺不嫌棄,他們甚至可以免費做飯給人家吃。</p>


    後來,這也成了京城的一道奇景。</p>


    每到科舉年,老百姓都會聚集到京城各處碼頭,看到參加科舉的考生便一擁而上,七嘴八舌的把這些舉人老爺往家裏請。</p>


    如果不是人家的身份高,他們甚至會拉著人往家裏跑。</p>


    有的人家不但得到了這份難得的人緣,甚至還因此獲得了更為難得的姻緣。</p>


    這些都是後話,暫且略過不表。</p>


    京城熱鬧了大半個月之後,會試終於開始了。</p>


    泰昌是滿懷期待,又不敢期待太高。</p>


    他是希望這屆考生裏麵能出那麽一兩個奇才,問題,曆史上有名的人才好像都被他給找出來了,這一屆還會有嗎?</p>


    會試一開始,他是有事沒事都往貢院跑,會試結束之後,他更是直接待貢院不走了,就陪著畢懋康、王徵和宋應星等人複核試卷。</p>


    這一屆會有奇才嗎?</p>


    還別說,真有。</p>


    這天,他正坐那裏滿臉期待的盯著複核試卷畢懋康和王徵等人呢,畢懋康突然激動的道:“皇上,奇才啊,此人真乃奇才也。”</p>


    真的嗎?</p>


    泰昌聞言,不由蹭一下站起來,疾步走到畢懋康跟前,迫不及待的問道:“什麽奇才?”</p>


    畢懋康是興奮的捧起試卷道:“皇上,您看,此子竟然研製出了連珠銃,能連續發射二十多發子彈的連珠銃啊!”</p>


    連珠銃?</p>


    泰昌接過試卷細細一看,立馬就明白了。</p>


    這就是半自動步槍的雛形!</p>


    也就是那種裝上彈夾能不停連射的火槍。</p>


    這個他腦海裏自然有那麽一點印象,問題,他前世並不是武器專家,所以,對半自動步槍的結構和原理並不是很了解。</p>


    不過,他一看這篇文章便明白了,這絕對就是半自動步槍的雛形沒錯。</p>


    原來,半自動步槍是通過連接在扳機上的裝置將子彈送入槍膛的!</p>


    也就是說,每次扣動扳機開槍的時候不但能把前一發子彈射出去,還能把後一發子彈推入槍膛。</p>


    此子真乃奇才也。</p>


    這個時候大明就需要這樣的奇才。</p>


    他原本還說漏了嘴,說了個什麽馬克沁機槍。</p>


    沒想到,還真遇到個槍械奇才。</p>


    此子能把半自動步槍都能研製出來,馬克沁機槍還遠嗎?</p>


    泰昌不由驚喜道:“快,取這個考生的原試卷來。”</p>


    不一會兒,一個禮部官員便捧著一份彌封好的試卷過來了。</p>


    泰昌頗有些迫不及待的親手拆開試卷一看,整個人又懵了。</p>


    浙江杭州府,戴梓?</p>


    戴梓是誰,他真沒聽說過。</p>


    其實,戴梓在曆史上還是有那麽點名氣的。</p>


    不過,戴梓是在清朝才出名的。</p>


    曆史上他也研製出了連珠銃。</p>


    隻可惜,他生不逢時,清廷就不知道這東西的價值。</p>


    他最後竟然因為小人讒言而被流放關外,貧困交加而死!</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瘋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玖並收藏大明瘋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