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餘俊賢的婚姻大事暫時被擱置了起來。他的父輩在他強硬的態度麵前,不得不和他妥協。他們總不能因為這件事要逼迫兒子就範,再讓本已非常不幸的兒子出現什麽三長兩短吧!
不說就不說吧,反正兒子也不憨不傻,他知道我們做父母的,在這件事上,已經盡心盡力了。
或許放一段時間,說不定哪一天,兒子突然回心轉意了,目前難以解決的問題,或許就輕而易舉解決了呢!沒事的時候,俊賢他父母常常這樣想,以此來寬慰自己那顆支離破碎的心。
此後一年多的時間,俊賢家裏相對平靜了許多。沒有人再上門提說他的婚事,他的父母也沒再央求什麽人為他說媒。
俊賢本身就是非常體貼、孝順父母的一個人。所以,在那次深夜出走回來之後不久,――在這個家庭暫時不再把兒子的婚姻大事作為當務之急,當成中心議題的時候,兒子很快便修複了與父母關係上的那絲裂痕,很快和睦如初,相安無事了。
這樣的一直持續到一年之後,餘俊賢順利通過應聘麵試,回到自己當初就讀的母校,當上了一名代課教師,遇到了他的學生莫夏捷。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餘俊賢完全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他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然勤快、能幹、能吃苦!父母依然不會派他什麽活計,但他是個很有眼色的人,隻要自己覺得什麽活該幹了,不管是輕活重活,不管是髒活累活,不管是家裏活地裏活,不管是體力活技術活,――他說幹就幹,也不和什麽人打招呼,多說一句話,整天就知道悶頭幹活!
晚上幹活回來,到家裏一吃罷飯,他就一頭鑽進了自己的房間。
在這個家裏,這個房間是他獨享專用的。麵積不過七八平方;地板是平整後的土地平;四周牆壁是用白石灰粉刷的;沒有天花板,也沒有浮棚,一眼就可以看到房頂。
一張簡陋的八仙桌,靠近床沿放著,就是他的書桌;在桌子靠近床和牆壁的左下角這一側,放了一個簡易的小書架,上麵擺放著餘俊賢的全部家當――所有的書籍!
整個房間陳設簡單得甚至連把椅子都沒有,餘俊賢就坐在床沿上讀書、寫作;時間一長,習慣了,這樣反倒顯得很方便:一起床就可以坐下學習;學習累了,隨身一躺下,就可以休息――倒是節省了許多時間呢!
平時,一般沒人進來打擾他。除非母親要拆洗他的被褥、換洗床單什麽的,偶爾會進來一次;再就是他小時候的同村玩伴,初中畢業或者沒畢業就輟學在家的幾個同齡人,偶爾也會光顧一兩次。
其他時間,基本上就是他一個人靜靜獨處了。
每當這個時候,他就像是自己精神王國的領袖一樣,躲進小屋成一統。想看書就可以靜心讀書,想寫作就可以隨意寫作,想記日記隨時就可以記日記!
當然,餘俊賢也安排有自己的學習時間:一般情況下,白天要幹活,飯前飯後的零星時間,隻適宜用來讀書;晚上一般沒什麽事情,時間相對整塊集中,多用來寫作、記日記。
這一年裏,由於沒有了那沒完沒了的煩人的、鬧心的提親、說媒、相對象等一係列雜事俗務來打擾自己,餘俊賢得以有時間和精力,靜下心來讀書學習。
再加上在西北邊疆當兵的哥哥,一向熱心支持他的自學成才。早在參軍前,就極力倡導俊賢學醫;俊賢調整思路,改學文學創作時,他已入伍一年半了。雖然不太同意他改變初衷,但鞭長莫及,隻好由他。
但對弟弟的支持一如既往,有增無減。既前兩年用自己的津貼給弟弟訂了全年的《通訊員報》之後,今年還特意為他報名參加了東北地區某家雜誌社舉辦的函授創作中心。
由於得之不易,所以俊賢學得特別用心。每個月都能超額完成中心規定上繳的學習任務――自己的習作。他的輔導老師也被他的勤奮好學精神深深打動了。所以,隻要是餘俊賢寄來的習作,輔導老師是有稿必複,有信必回。
因此上,餘俊賢在這一年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他的創作成績也是顯著的。不消一年,他的詩歌作品便公開發表了!這也成了他得以順利進入沙窩中學任教的一塊敲門磚。
人常說,機遇,從來都屬於那些有準備的人!餘俊賢特別喜歡蒲鬆齡的落第自勉聯: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除了蒲鬆齡的這幅落第自勉聯,餘俊賢還特別喜歡這樣兩句話――
一句是《國際歌》裏的歌詞,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一切都靠我們自己!
一句是他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曆原創的,他覺得用來概括他自己的人生經曆和感悟,再合適不過,也很有哲理:人生的道路,越是泥濘,留下的腳印,就越是清晰!
不說就不說吧,反正兒子也不憨不傻,他知道我們做父母的,在這件事上,已經盡心盡力了。
或許放一段時間,說不定哪一天,兒子突然回心轉意了,目前難以解決的問題,或許就輕而易舉解決了呢!沒事的時候,俊賢他父母常常這樣想,以此來寬慰自己那顆支離破碎的心。
此後一年多的時間,俊賢家裏相對平靜了許多。沒有人再上門提說他的婚事,他的父母也沒再央求什麽人為他說媒。
俊賢本身就是非常體貼、孝順父母的一個人。所以,在那次深夜出走回來之後不久,――在這個家庭暫時不再把兒子的婚姻大事作為當務之急,當成中心議題的時候,兒子很快便修複了與父母關係上的那絲裂痕,很快和睦如初,相安無事了。
這樣的一直持續到一年之後,餘俊賢順利通過應聘麵試,回到自己當初就讀的母校,當上了一名代課教師,遇到了他的學生莫夏捷。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餘俊賢完全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他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然勤快、能幹、能吃苦!父母依然不會派他什麽活計,但他是個很有眼色的人,隻要自己覺得什麽活該幹了,不管是輕活重活,不管是髒活累活,不管是家裏活地裏活,不管是體力活技術活,――他說幹就幹,也不和什麽人打招呼,多說一句話,整天就知道悶頭幹活!
晚上幹活回來,到家裏一吃罷飯,他就一頭鑽進了自己的房間。
在這個家裏,這個房間是他獨享專用的。麵積不過七八平方;地板是平整後的土地平;四周牆壁是用白石灰粉刷的;沒有天花板,也沒有浮棚,一眼就可以看到房頂。
一張簡陋的八仙桌,靠近床沿放著,就是他的書桌;在桌子靠近床和牆壁的左下角這一側,放了一個簡易的小書架,上麵擺放著餘俊賢的全部家當――所有的書籍!
整個房間陳設簡單得甚至連把椅子都沒有,餘俊賢就坐在床沿上讀書、寫作;時間一長,習慣了,這樣反倒顯得很方便:一起床就可以坐下學習;學習累了,隨身一躺下,就可以休息――倒是節省了許多時間呢!
平時,一般沒人進來打擾他。除非母親要拆洗他的被褥、換洗床單什麽的,偶爾會進來一次;再就是他小時候的同村玩伴,初中畢業或者沒畢業就輟學在家的幾個同齡人,偶爾也會光顧一兩次。
其他時間,基本上就是他一個人靜靜獨處了。
每當這個時候,他就像是自己精神王國的領袖一樣,躲進小屋成一統。想看書就可以靜心讀書,想寫作就可以隨意寫作,想記日記隨時就可以記日記!
當然,餘俊賢也安排有自己的學習時間:一般情況下,白天要幹活,飯前飯後的零星時間,隻適宜用來讀書;晚上一般沒什麽事情,時間相對整塊集中,多用來寫作、記日記。
這一年裏,由於沒有了那沒完沒了的煩人的、鬧心的提親、說媒、相對象等一係列雜事俗務來打擾自己,餘俊賢得以有時間和精力,靜下心來讀書學習。
再加上在西北邊疆當兵的哥哥,一向熱心支持他的自學成才。早在參軍前,就極力倡導俊賢學醫;俊賢調整思路,改學文學創作時,他已入伍一年半了。雖然不太同意他改變初衷,但鞭長莫及,隻好由他。
但對弟弟的支持一如既往,有增無減。既前兩年用自己的津貼給弟弟訂了全年的《通訊員報》之後,今年還特意為他報名參加了東北地區某家雜誌社舉辦的函授創作中心。
由於得之不易,所以俊賢學得特別用心。每個月都能超額完成中心規定上繳的學習任務――自己的習作。他的輔導老師也被他的勤奮好學精神深深打動了。所以,隻要是餘俊賢寄來的習作,輔導老師是有稿必複,有信必回。
因此上,餘俊賢在這一年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他的創作成績也是顯著的。不消一年,他的詩歌作品便公開發表了!這也成了他得以順利進入沙窩中學任教的一塊敲門磚。
人常說,機遇,從來都屬於那些有準備的人!餘俊賢特別喜歡蒲鬆齡的落第自勉聯: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除了蒲鬆齡的這幅落第自勉聯,餘俊賢還特別喜歡這樣兩句話――
一句是《國際歌》裏的歌詞,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一切都靠我們自己!
一句是他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曆原創的,他覺得用來概括他自己的人生經曆和感悟,再合適不過,也很有哲理:人生的道路,越是泥濘,留下的腳印,就越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