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就著金良的筆墨紙硯,準備寫下一篇鼓吹胡床交椅之利的文章。金良親自為他磨墨,陳琳見狀愈加感動。
陳琳站在金良的案幾前,正準備寫文章,忽然看到金良那張寫滿人名的白紙。
陳琳看到自己的名字位列文士之首,下麵依次為:孔融、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此時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幾人名不見經傳,但孔融已經名播四海,世人恐怕沒有誰會認為陳琳的文采高過孔融,但在金良的排行榜裏,陳琳卻在孔融之上。陳琳不禁再次為金良的慧眼賞識而心折。
陳琳繼續看下去,越看越驚心,金良這名單裏那些賢才,但凡他認識的,無一庸才,多是一些驚才絕豔卻不為世人所知的曠世英才,至於那些素餐屍位徒有虛名之輩沒有一個能入這個名單。
陳琳先看了看冀州的人才,文有田豐、沮授、審配,武有張郃、高覽、鞠義,陳琳從徐州廣陵搬到冀州鄴城多年,對上述幾人都略有耳聞,知道他們雖然名聲不彰,但文有安邦之策,武有定國之勇,若得這幾人相助,主公大業如虎添翼。
陳琳想起自己原本的打算,不覺自嘲道:“陳琳本就打算將這幾位冀州俊傑推薦於主公,沒想到主公早就發現了他們。”
陳琳又掃視了一下其他州郡的人才,心裏卻有幾分狐疑:“不知主公從何處知曉這許多天下英傑?我記得大將軍那裏從來不曾有過這麽全的名單。甚至連兩成都沒有。”
金良見陳琳的狐疑模樣,當下就決定撒一個彌天大謊,雖然他平生要撒無數次謊。但這一次的謊言卻是最接近真相的謊言。
金良笑道:“孔璋,你應該聽聞人皇軒轅黃帝?”
陳琳世家子弟而且還是建安七子,對於古代聖人非常諒解。
陳琳點點頭說道:“當然知道,主公莫非您是想告訴我這些跟人皇有什麽聯係不成?”
陳琳剛講出這樣的話,立馬就後悔了,怎麽能對主公問出這樣無禮的問題。
金良卻隻是微微一笑:“我金良十歲之前多在荊州境內活動,此外便是去冀州征討黃巾。至於豫州、並州、徐州、青州、兗州、揚州、益州等地,我從來都沒去過。又怎會知道那裏有什麽賢才。”說到這裏,金良指了指天空,一副神秘莫測狀:“此是人皇賜予!人皇所賜不僅於此,人皇還將更多神秘之事傳遞於我。當然有的事情咱們是不能泄露太多的。你也知道天機不可泄露。哈哈哈!”
自殷商時期,人們便稱最高神為天帝,在神話傳說中,人皇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幽冥的全能大神。周朝及後世帝王利用民間的人皇崇拜,說自己是天帝的兒子,受天命,故稱天子。所以,即便陳琳一直秉承儒家的“子不語鬼怪亂力神”,對什麽神仙之說嗤之以鼻。也不敢否定人皇或者天帝的存在。
陳琳吃驚的是,金良自稱受天帝人皇所賜,但這樣一來。把那個一直宣稱是人皇天帝之子的劉漢皇帝們置於何地?作為天子的劉漢皇帝隻有開國時的劉邦、劉秀像是有點被天帝護佑一樣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其他的皇帝們,夭折的都有好幾個,幸存下來的一直擺脫不開宦官和外戚的陰影,老實說,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毫無天子之威儀。
陳琳傻愣在那裏。不敢多想下去。過了好一陣子,陳琳才結結巴巴地問道:“主公。您還有什麽可做輔證的,琳不敢置信?”
金良在案幾上抽出一張白紙,在上麵揮毫潑墨,過不多時,一張大概的世界地圖顯現在陳琳麵前。
金良指著地圖:“我相信你,我還有其他大漢子民,之前是從來都不知道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會有多麽大。人皇天帝告訴我,我們的大漢國土隻有這麽一點兒大,東邊是無垠的大海,大海中一群島嶼上住著一群野人,組成了一個叫做東瀛的鬆散國家;西域這邊有大片荒漠,過了荒漠便是一大片平原,不小於我大漢疆域,稱之為歐羅巴州,上麵有一個龐大的帝國,號稱羅馬帝國,我們稱之為大秦,其國力恐在我大漢之上;南邊是東南半島,上麵也是一群不服教化的蠻夷,再往南是一片汪洋,汪洋之上是一片小島,上麵住著一些野人;北邊是鮮卑占領的廣闊草原,草原之北則是無盡的雪域高原。”
陳琳瞠目結舌,隻是呆呆地看著地圖。對於大秦,他是知道的,當年西域都護班超派手下甘英前去大秦通商,若無安息人從中作梗,也許大漢跟大秦已經達成了商貿合約。但是其他地方多是漢人罕至之地,若非人皇天帝告訴,金良怎會知道?
金良等陳琳緩了一下神後,才又指著南美洲大陸:“這上麵住著一大群棕紅色皮膚的野人,號稱瑪雅人,他們那裏有三種作物,畝產量均是很高,一種名為番薯,耐旱耐瘠,可種在荒土山地上,不需太多灌溉即可存活,它的根莖可以食用,煮熟後吃起來甘甜綿軟,畝產可達數千斤;一種名為土豆,也是種在地裏,以根莖為食,煮熟後吃起來綿軟可口,畝產量也可達數千斤;另一種名為玉米,跟我們這裏的粟米播種方式一樣,隻是上麵結出來的穗子很粗很大,吃起來口感也很好,又適合旱地種植,不需太多澆水,畝產量即可達千斤。若是我派人前去這片大陸上把這三種作物找到,則我大漢治下再無饑民,倉廩實而知禮節,天下也再無黃巾賊等賊寇,大家都安居樂業,我大漢國力必定蒸蒸日上。”
說到這裏。金良激情澎湃,在過來後的幾天內,他已經想明白了自己這番穿來的使命:“到時東擴海疆吞並東瀛。把東海變成我大漢的內海;西擴西域,把絲綢金路完全掌控在我大漢治下,到時候大賺羅馬帝國的金幣;南邊把東南群島和印尼群島都盡數占領,把南海變成我大漢的內海;北邊把鮮卑消滅,屯田移民,將這片大草原變成我大漢的牧馬場,如此豐功偉績。可比得上秦皇漢武否?!孔璋,你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陳琳伸手搓了搓已經僵硬的臉龐:“主公。若非人皇天帝厚賜,陳琳相信大漢治下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有如此見識。主公有此雄心壯誌,陳琳欽佩之至。隻是陳琳不知該如何才能幫到主公?”
金良拿起兩張白紙對接起來,在一張的抬頭處寫了四個字“中國天報”。見陳琳再度迷惑不解的樣子,就解釋道:“在上界裏有這樣一個物事,叫做報紙。上界通過改良造紙術大大提高了紙張的質地和產出速度,又通過一種叫做印刷術的東西把字跡印在上麵。完全不必用毛筆寫,隻是排好版。同樣的內容,很快就能印出成千上萬份。你可以想象,如果我們改良了造紙術,學會了印刷術,我們就能把報紙大量印出來。在上麵刊登你的文章,發行到大漢治下的每一寸土地。按照上界的話來說,你所掌控的便是宣傳娛論的力量。隻要你的文章精妙。真的可以抵擋千軍萬馬,若將來大漢治平,你當屬頭功。”隻是現在他還不想太過張揚,隻讓陳琳相信就好了,隨後的招人計劃,他就按照普通模式展開。後續的強化讓文才口才都非常厲害的陳琳為自己完成。
陳琳聽金良這麽一說,腦海裏頓時出現一個畫麵。天下人皆能拜讀到自己的文章,那才真正做到了名滿天下,而現在自己的文章隻是流傳於部分士子之間,兩相對比,陳琳的虛榮心頓時爆棚,再次向金良低頭拜服:“全賴主公英明神武,人皇才恩賜於主公,陳琳願追隨主公,成就萬世不拔之基業。”
金良朗聲大笑,把陳琳攙扶起來:“吾得孔璋之助,便如虎添翼。現在就有一件非常之事讓你來做。至於剛才那個胡床交椅的文章以後再寫吧。”
隨後,由金良口述,陳琳加以潤筆,針對每一個賢才的不同性格、愛好、才能、際遇,寫了不同內容的征召書信,而不是像這個時候的公府征召信一樣千篇一律都寫“看你有才,賞口飯給你吃,過來給政府做事吧。”
陳琳當真是大文豪,經金良略微提點,揮毫潑墨,揮筆如飛,下筆萬言。字裏行間激情飛揚,把金良的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治世清平的展望寫得透人心扉,若不是心智堅硬之輩,怕是看了他的書信立馬就收拾行囊投奔金良而來。
不過金良心裏也很清楚,東漢末年這些賢才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他們大多人雖口口聲聲仁義仁義,心裏那個利益的算盤可打得叭叭響,所以金良才針對每個賢才的才能際遇,給了他們相得益彰的官職任命承諾。如寫給甘寧的信裏,便許諾給他一個校尉頭銜,若得大功,伏波中郎將、橫江將軍不在話下。
兩人都沉浸在成就大業的喜悅中,渾然忘了中飯,一直寫到傍晚,才被飛虎軍副統領秦誼提醒吃了晚飯,隨後又秉燭達旦,繼續寫招賢書。
隨後金良又效仿曹操,口述了求賢令,大意是“自古以來的賢能大臣,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輔佐國家的呢?當他們得到人才的時候,往往不出裏巷,這難道是偶爾僥幸碰到的嗎?不!隻是執政的人去認真訪求罷了!當今天下遠未平定,正是訪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時刻。如果一定要所謂孝廉名士方可使用,那麽管仲就不得重用,齊桓公怎能稱霸當世!若非獄吏蕭何、捕役樊噲、書吏曹參、劊子手夏侯嬰、吹鼓手周勃之助,高祖又怎能成就漢室大業?現在天下難道沒有身穿粗衣而懷揣真才幹像薑子牙那樣在渭水邊釣魚的人嗎?又難道沒有像陳平那樣蒙受‘盜嫂受金’汙名還未遇到魏無知的人嗎?你們要幫助我發現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沒的人才。隻要有才能就推薦出來,讓我們能夠任用他們。那些自覺被埋沒的人才啊,我希望你們能像毛遂一樣自薦。隻要你們有才幹,不論是什麽樣的才能,哪怕如信陵君的雞鳴狗盜之輩,我金良都能給你們找到適合的地方發光發亮,揚名天下。”
金良的口述隻是表達“求賢若渴、唯才是舉、匯天下群英為我所用”的意思,若要天下英才被詔令感染,還需要陳琳的辭藻修飾。等陳琳撰寫完畢後。金良看了一遍,發現比曹操的求賢令原文更能打動賢才的心。也許這招賢令加上專門的招賢書信能夠給自己帶來幾個賢才吧。金良又命人下麵的書佐們把求賢令抄上數百份,留作大用。
第二天一大早,金良派人向洛陽城裏的羽林軍、虎賁軍、西園四軍問詢,把裏麵的豫州、徐州、青州、冀州、涼州、幽州、揚州、益州等地的兵士招致小平津。又在並州軍裏找出以上數州的兵士。之所以不提交州、荊州,是因為這上麵三地的人才都在金良勢力範圍內,金良想親自上門征召。
金良站在高台上,大喝道:“豫州兵何在?”
來自豫州的三十多個兵士站了出來,臉上都帶著河南人的憨厚淳樸,因為豫州靠近洛陽,天子腳下的他們神情裏帶著自信自豪的表情,看來劉漢朝廷在這些曾經受過劉漢恩惠或光輝普照的普通人眼裏依然是強漢、大漢。
金良拿出一疊招賢信:“我想征召你們豫州的賢才,有許褚、呂範、呂虔、陳到、魏延、劉馥。他們中的一些人名聲不彰,你們要盡心竭力找尋,把我的書信遞交過去。把我求賢如渴的心思傳達過去,如果他們不願意跟隨你們前來,如果你們能夠把他們強請過來就強請過來,如果請不來就不必勉強。”
針對許褚、陳到、魏延,呂布囑托陳琳在書信裏特別盛讚了他們的武勇,暗想自己這樣一個權臣這樣的請求應該不會被拒絕吧。隨後的時間裏。金良給了徐州籍士兵去征召糜竺、張昭、張紘的任務。至於日後的那個八驃騎之一,有大將之才的臧霸。還依附在陶謙麾下,不好從那個老匹夫處挖人。雖然熬了一個通宵,陳琳依然是精神抖擻,站在一旁看著金良分派任務。
忽然間,陳琳感覺到一點兒不對勁,忙上前止住金良:“主公,為何你不派人去征召陳珪、陳登父子?陳家父子皆有軍政大才,上馬可治兵,下馬可牧民。”陳琳原來是徐州廣陵人,廣陵距離陳珪父子居住的下邳淮浦不遠,作為遠方同族,陳琳素知陳珪父子之能,他又見金良的賢才冊上有這二人的名字,卻奇怪金良為什麽沒跟徐州籍士兵說要征召此二人。
當然金良是知道此二人的才華的,但是劉備手底下也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當然這是不能告訴陳琳的。隻得托詞道:“陳珪乃廣漢太守陳亹之孫,太尉陳球之甥,曾為沛國相,為徐州名士,如此世家大族,定跟荀家叔侄一般拒我於千裏之外。既然如此,不如不去自找沒趣。”
陳琳知道金良曾被荀彧、荀攸二人拒絕,他原來也猶豫著要不要來投奔金良,但方才跟金良一番傾談,便不由得藐視起那門縫裏看人的荀家叔侄。陳琳恐怕金良有了對世家子弟的偏見,從此之後怕是隻招納寒門人才,將世家人才拒之門外,可世家人才占天下英才太半,主公若有如此成見,定會誤了大業,便直言進諫道。
“主公此言大謬!荀家叔侄拒絕主公征召,乃是他們囿於世俗偏見,有眼無珠,天下其他英才又豈能盡如他們一般。主公以為自己出身寒門,恐無世家子弟相投,但主公身份之低何如當年高祖(劉邦),高祖未發跡之前,不過一介亭長,其父更是一個沒有名字的農夫,那些世家子弟身份之高何如當年張良張子房,張良貴為韓國公子,卻也投奔高祖,輔佐高祖成就一番大業。”
金良聽了陳琳舉的劉邦與張良的例子,覺得當頭棒喝一下清明了起來。在此之前,雖然他跟很多世家賢才寫了征召書信,卻隻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根本沒想到自己能夠將那樣出身的人才招致麾下,聽陳琳這麽一說,金良忽然有了信心,既然混混劉邦都有人投奔,自己這個鎮南將軍荊州刺史還需要擔心無人來投嗎?
陳琳繼續進言道:“主公莫要以為寒門人才必定投奔寒門主公,世家人才必定投奔世家主公。當年的西楚霸王項羽乃楚國大將項燕之後,高門大戶莫過如此,但投奔他的卻多是寒門子弟;大將軍何進乃屠戶出身,但他身居高位,世家人才也紛至遝來。主公立業招賢,寒家子弟未必盡來,世家子弟未必不來,來與不來,皆取決於主公,如主公能帶給他們足夠的利益,則無人不往。肯定會有人囿於門第之見,拒絕前來,但正如主公所言,主公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那些人心智迷茫,遇明主而不投,隻能明珠暗投,此等盲目之人,身逢亂世,必隨他們盲目而投的主公死無葬身之地。”
金良點點頭:“孔璋所言極是,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隻有我能讓英雄有用武之地,讓賢才有施展空間,有識之士必會紛至遝來。”
此時金良心裏也犯了嘀咕,這陳琳前來投靠我應該也是衝著我能給他帶來利益吧。不過,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要想利用人家,就要有被人家利用的價值。金良便又讓陳琳給陳珪、陳登父子寫了書信。不過,金良知道陳家父子在曆史上從未出過徐州,他們把徐州看作自己的勢力範圍,應該不會那麽早投靠自己,除非自己打到了徐州,但等到自己打到了徐州,手下文武將官數不勝數,又豈會再重用這兩人。
相比於陳珪陳登這樣的百裏之才,金良更期待徐州境內一個萬裏之才和他那個千裏之才的哥哥。金良特別從那數十個徐州士兵裏挑選了兩個精幹的士兵,替他傳遞一份任命詔書,是給琅邪郡陽都人諸葛玄的。呂布對諸葛玄沒啥興趣,主要是奔著他的兩個侄子諸葛亮和諸葛瑾來的。金良看曆史很客觀,諸葛亮雖不像演義上那麽神乎其神,但他的軍政才能應該是萬裏之才,而諸葛瑾算是千裏之才。既然兩個侄子都那麽有執政能力,他們的叔父諸葛玄的治理地方的能力應該也不差吧。曆史上諸葛玄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結果李傕郭汜掌控的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被迫投奔荊州劉表,此後又隱居臥龍崗,遂沒有表現機會,但金良這次要給他表現機會,準備委任他做冀州治下的巨鹿郡太守。此時,諸葛兄弟的父親諸葛珪已經死了,年幼的諸葛兄弟跟隨叔父諸葛玄,諸葛玄若領命前來冀州就職,那麽諸葛兄弟都會跟隨前往,等他們長大了自然會為自己效力。金良本來擔心沒有了名師傳授,諸葛兄弟會沒有曆史上那麽能幹,但陳琳剛才給金良做了補充,讓金良驚喜地發現徐庶、諸葛亮的師父司馬徽以及司馬懿的師父胡昭都在潁川郡,金良正想去那裏會會以郭嘉為代表的潁川學子們,便可順便把那兩位大師請到荊州,由他們教授,由金良指點相信諸葛亮等人不會變成廢材。(未完待續)
ps:昨天手機斷網所以抱歉了。差不多該出現第二個神將敵人了。請期待。
陳琳站在金良的案幾前,正準備寫文章,忽然看到金良那張寫滿人名的白紙。
陳琳看到自己的名字位列文士之首,下麵依次為:孔融、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此時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幾人名不見經傳,但孔融已經名播四海,世人恐怕沒有誰會認為陳琳的文采高過孔融,但在金良的排行榜裏,陳琳卻在孔融之上。陳琳不禁再次為金良的慧眼賞識而心折。
陳琳繼續看下去,越看越驚心,金良這名單裏那些賢才,但凡他認識的,無一庸才,多是一些驚才絕豔卻不為世人所知的曠世英才,至於那些素餐屍位徒有虛名之輩沒有一個能入這個名單。
陳琳先看了看冀州的人才,文有田豐、沮授、審配,武有張郃、高覽、鞠義,陳琳從徐州廣陵搬到冀州鄴城多年,對上述幾人都略有耳聞,知道他們雖然名聲不彰,但文有安邦之策,武有定國之勇,若得這幾人相助,主公大業如虎添翼。
陳琳想起自己原本的打算,不覺自嘲道:“陳琳本就打算將這幾位冀州俊傑推薦於主公,沒想到主公早就發現了他們。”
陳琳又掃視了一下其他州郡的人才,心裏卻有幾分狐疑:“不知主公從何處知曉這許多天下英傑?我記得大將軍那裏從來不曾有過這麽全的名單。甚至連兩成都沒有。”
金良見陳琳的狐疑模樣,當下就決定撒一個彌天大謊,雖然他平生要撒無數次謊。但這一次的謊言卻是最接近真相的謊言。
金良笑道:“孔璋,你應該聽聞人皇軒轅黃帝?”
陳琳世家子弟而且還是建安七子,對於古代聖人非常諒解。
陳琳點點頭說道:“當然知道,主公莫非您是想告訴我這些跟人皇有什麽聯係不成?”
陳琳剛講出這樣的話,立馬就後悔了,怎麽能對主公問出這樣無禮的問題。
金良卻隻是微微一笑:“我金良十歲之前多在荊州境內活動,此外便是去冀州征討黃巾。至於豫州、並州、徐州、青州、兗州、揚州、益州等地,我從來都沒去過。又怎會知道那裏有什麽賢才。”說到這裏,金良指了指天空,一副神秘莫測狀:“此是人皇賜予!人皇所賜不僅於此,人皇還將更多神秘之事傳遞於我。當然有的事情咱們是不能泄露太多的。你也知道天機不可泄露。哈哈哈!”
自殷商時期,人們便稱最高神為天帝,在神話傳說中,人皇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幽冥的全能大神。周朝及後世帝王利用民間的人皇崇拜,說自己是天帝的兒子,受天命,故稱天子。所以,即便陳琳一直秉承儒家的“子不語鬼怪亂力神”,對什麽神仙之說嗤之以鼻。也不敢否定人皇或者天帝的存在。
陳琳吃驚的是,金良自稱受天帝人皇所賜,但這樣一來。把那個一直宣稱是人皇天帝之子的劉漢皇帝們置於何地?作為天子的劉漢皇帝隻有開國時的劉邦、劉秀像是有點被天帝護佑一樣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其他的皇帝們,夭折的都有好幾個,幸存下來的一直擺脫不開宦官和外戚的陰影,老實說,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毫無天子之威儀。
陳琳傻愣在那裏。不敢多想下去。過了好一陣子,陳琳才結結巴巴地問道:“主公。您還有什麽可做輔證的,琳不敢置信?”
金良在案幾上抽出一張白紙,在上麵揮毫潑墨,過不多時,一張大概的世界地圖顯現在陳琳麵前。
金良指著地圖:“我相信你,我還有其他大漢子民,之前是從來都不知道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會有多麽大。人皇天帝告訴我,我們的大漢國土隻有這麽一點兒大,東邊是無垠的大海,大海中一群島嶼上住著一群野人,組成了一個叫做東瀛的鬆散國家;西域這邊有大片荒漠,過了荒漠便是一大片平原,不小於我大漢疆域,稱之為歐羅巴州,上麵有一個龐大的帝國,號稱羅馬帝國,我們稱之為大秦,其國力恐在我大漢之上;南邊是東南半島,上麵也是一群不服教化的蠻夷,再往南是一片汪洋,汪洋之上是一片小島,上麵住著一些野人;北邊是鮮卑占領的廣闊草原,草原之北則是無盡的雪域高原。”
陳琳瞠目結舌,隻是呆呆地看著地圖。對於大秦,他是知道的,當年西域都護班超派手下甘英前去大秦通商,若無安息人從中作梗,也許大漢跟大秦已經達成了商貿合約。但是其他地方多是漢人罕至之地,若非人皇天帝告訴,金良怎會知道?
金良等陳琳緩了一下神後,才又指著南美洲大陸:“這上麵住著一大群棕紅色皮膚的野人,號稱瑪雅人,他們那裏有三種作物,畝產量均是很高,一種名為番薯,耐旱耐瘠,可種在荒土山地上,不需太多灌溉即可存活,它的根莖可以食用,煮熟後吃起來甘甜綿軟,畝產可達數千斤;一種名為土豆,也是種在地裏,以根莖為食,煮熟後吃起來綿軟可口,畝產量也可達數千斤;另一種名為玉米,跟我們這裏的粟米播種方式一樣,隻是上麵結出來的穗子很粗很大,吃起來口感也很好,又適合旱地種植,不需太多澆水,畝產量即可達千斤。若是我派人前去這片大陸上把這三種作物找到,則我大漢治下再無饑民,倉廩實而知禮節,天下也再無黃巾賊等賊寇,大家都安居樂業,我大漢國力必定蒸蒸日上。”
說到這裏。金良激情澎湃,在過來後的幾天內,他已經想明白了自己這番穿來的使命:“到時東擴海疆吞並東瀛。把東海變成我大漢的內海;西擴西域,把絲綢金路完全掌控在我大漢治下,到時候大賺羅馬帝國的金幣;南邊把東南群島和印尼群島都盡數占領,把南海變成我大漢的內海;北邊把鮮卑消滅,屯田移民,將這片大草原變成我大漢的牧馬場,如此豐功偉績。可比得上秦皇漢武否?!孔璋,你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陳琳伸手搓了搓已經僵硬的臉龐:“主公。若非人皇天帝厚賜,陳琳相信大漢治下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有如此見識。主公有此雄心壯誌,陳琳欽佩之至。隻是陳琳不知該如何才能幫到主公?”
金良拿起兩張白紙對接起來,在一張的抬頭處寫了四個字“中國天報”。見陳琳再度迷惑不解的樣子,就解釋道:“在上界裏有這樣一個物事,叫做報紙。上界通過改良造紙術大大提高了紙張的質地和產出速度,又通過一種叫做印刷術的東西把字跡印在上麵。完全不必用毛筆寫,隻是排好版。同樣的內容,很快就能印出成千上萬份。你可以想象,如果我們改良了造紙術,學會了印刷術,我們就能把報紙大量印出來。在上麵刊登你的文章,發行到大漢治下的每一寸土地。按照上界的話來說,你所掌控的便是宣傳娛論的力量。隻要你的文章精妙。真的可以抵擋千軍萬馬,若將來大漢治平,你當屬頭功。”隻是現在他還不想太過張揚,隻讓陳琳相信就好了,隨後的招人計劃,他就按照普通模式展開。後續的強化讓文才口才都非常厲害的陳琳為自己完成。
陳琳聽金良這麽一說,腦海裏頓時出現一個畫麵。天下人皆能拜讀到自己的文章,那才真正做到了名滿天下,而現在自己的文章隻是流傳於部分士子之間,兩相對比,陳琳的虛榮心頓時爆棚,再次向金良低頭拜服:“全賴主公英明神武,人皇才恩賜於主公,陳琳願追隨主公,成就萬世不拔之基業。”
金良朗聲大笑,把陳琳攙扶起來:“吾得孔璋之助,便如虎添翼。現在就有一件非常之事讓你來做。至於剛才那個胡床交椅的文章以後再寫吧。”
隨後,由金良口述,陳琳加以潤筆,針對每一個賢才的不同性格、愛好、才能、際遇,寫了不同內容的征召書信,而不是像這個時候的公府征召信一樣千篇一律都寫“看你有才,賞口飯給你吃,過來給政府做事吧。”
陳琳當真是大文豪,經金良略微提點,揮毫潑墨,揮筆如飛,下筆萬言。字裏行間激情飛揚,把金良的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治世清平的展望寫得透人心扉,若不是心智堅硬之輩,怕是看了他的書信立馬就收拾行囊投奔金良而來。
不過金良心裏也很清楚,東漢末年這些賢才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他們大多人雖口口聲聲仁義仁義,心裏那個利益的算盤可打得叭叭響,所以金良才針對每個賢才的才能際遇,給了他們相得益彰的官職任命承諾。如寫給甘寧的信裏,便許諾給他一個校尉頭銜,若得大功,伏波中郎將、橫江將軍不在話下。
兩人都沉浸在成就大業的喜悅中,渾然忘了中飯,一直寫到傍晚,才被飛虎軍副統領秦誼提醒吃了晚飯,隨後又秉燭達旦,繼續寫招賢書。
隨後金良又效仿曹操,口述了求賢令,大意是“自古以來的賢能大臣,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輔佐國家的呢?當他們得到人才的時候,往往不出裏巷,這難道是偶爾僥幸碰到的嗎?不!隻是執政的人去認真訪求罷了!當今天下遠未平定,正是訪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時刻。如果一定要所謂孝廉名士方可使用,那麽管仲就不得重用,齊桓公怎能稱霸當世!若非獄吏蕭何、捕役樊噲、書吏曹參、劊子手夏侯嬰、吹鼓手周勃之助,高祖又怎能成就漢室大業?現在天下難道沒有身穿粗衣而懷揣真才幹像薑子牙那樣在渭水邊釣魚的人嗎?又難道沒有像陳平那樣蒙受‘盜嫂受金’汙名還未遇到魏無知的人嗎?你們要幫助我發現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沒的人才。隻要有才能就推薦出來,讓我們能夠任用他們。那些自覺被埋沒的人才啊,我希望你們能像毛遂一樣自薦。隻要你們有才幹,不論是什麽樣的才能,哪怕如信陵君的雞鳴狗盜之輩,我金良都能給你們找到適合的地方發光發亮,揚名天下。”
金良的口述隻是表達“求賢若渴、唯才是舉、匯天下群英為我所用”的意思,若要天下英才被詔令感染,還需要陳琳的辭藻修飾。等陳琳撰寫完畢後。金良看了一遍,發現比曹操的求賢令原文更能打動賢才的心。也許這招賢令加上專門的招賢書信能夠給自己帶來幾個賢才吧。金良又命人下麵的書佐們把求賢令抄上數百份,留作大用。
第二天一大早,金良派人向洛陽城裏的羽林軍、虎賁軍、西園四軍問詢,把裏麵的豫州、徐州、青州、冀州、涼州、幽州、揚州、益州等地的兵士招致小平津。又在並州軍裏找出以上數州的兵士。之所以不提交州、荊州,是因為這上麵三地的人才都在金良勢力範圍內,金良想親自上門征召。
金良站在高台上,大喝道:“豫州兵何在?”
來自豫州的三十多個兵士站了出來,臉上都帶著河南人的憨厚淳樸,因為豫州靠近洛陽,天子腳下的他們神情裏帶著自信自豪的表情,看來劉漢朝廷在這些曾經受過劉漢恩惠或光輝普照的普通人眼裏依然是強漢、大漢。
金良拿出一疊招賢信:“我想征召你們豫州的賢才,有許褚、呂範、呂虔、陳到、魏延、劉馥。他們中的一些人名聲不彰,你們要盡心竭力找尋,把我的書信遞交過去。把我求賢如渴的心思傳達過去,如果他們不願意跟隨你們前來,如果你們能夠把他們強請過來就強請過來,如果請不來就不必勉強。”
針對許褚、陳到、魏延,呂布囑托陳琳在書信裏特別盛讚了他們的武勇,暗想自己這樣一個權臣這樣的請求應該不會被拒絕吧。隨後的時間裏。金良給了徐州籍士兵去征召糜竺、張昭、張紘的任務。至於日後的那個八驃騎之一,有大將之才的臧霸。還依附在陶謙麾下,不好從那個老匹夫處挖人。雖然熬了一個通宵,陳琳依然是精神抖擻,站在一旁看著金良分派任務。
忽然間,陳琳感覺到一點兒不對勁,忙上前止住金良:“主公,為何你不派人去征召陳珪、陳登父子?陳家父子皆有軍政大才,上馬可治兵,下馬可牧民。”陳琳原來是徐州廣陵人,廣陵距離陳珪父子居住的下邳淮浦不遠,作為遠方同族,陳琳素知陳珪父子之能,他又見金良的賢才冊上有這二人的名字,卻奇怪金良為什麽沒跟徐州籍士兵說要征召此二人。
當然金良是知道此二人的才華的,但是劉備手底下也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當然這是不能告訴陳琳的。隻得托詞道:“陳珪乃廣漢太守陳亹之孫,太尉陳球之甥,曾為沛國相,為徐州名士,如此世家大族,定跟荀家叔侄一般拒我於千裏之外。既然如此,不如不去自找沒趣。”
陳琳知道金良曾被荀彧、荀攸二人拒絕,他原來也猶豫著要不要來投奔金良,但方才跟金良一番傾談,便不由得藐視起那門縫裏看人的荀家叔侄。陳琳恐怕金良有了對世家子弟的偏見,從此之後怕是隻招納寒門人才,將世家人才拒之門外,可世家人才占天下英才太半,主公若有如此成見,定會誤了大業,便直言進諫道。
“主公此言大謬!荀家叔侄拒絕主公征召,乃是他們囿於世俗偏見,有眼無珠,天下其他英才又豈能盡如他們一般。主公以為自己出身寒門,恐無世家子弟相投,但主公身份之低何如當年高祖(劉邦),高祖未發跡之前,不過一介亭長,其父更是一個沒有名字的農夫,那些世家子弟身份之高何如當年張良張子房,張良貴為韓國公子,卻也投奔高祖,輔佐高祖成就一番大業。”
金良聽了陳琳舉的劉邦與張良的例子,覺得當頭棒喝一下清明了起來。在此之前,雖然他跟很多世家賢才寫了征召書信,卻隻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根本沒想到自己能夠將那樣出身的人才招致麾下,聽陳琳這麽一說,金良忽然有了信心,既然混混劉邦都有人投奔,自己這個鎮南將軍荊州刺史還需要擔心無人來投嗎?
陳琳繼續進言道:“主公莫要以為寒門人才必定投奔寒門主公,世家人才必定投奔世家主公。當年的西楚霸王項羽乃楚國大將項燕之後,高門大戶莫過如此,但投奔他的卻多是寒門子弟;大將軍何進乃屠戶出身,但他身居高位,世家人才也紛至遝來。主公立業招賢,寒家子弟未必盡來,世家子弟未必不來,來與不來,皆取決於主公,如主公能帶給他們足夠的利益,則無人不往。肯定會有人囿於門第之見,拒絕前來,但正如主公所言,主公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那些人心智迷茫,遇明主而不投,隻能明珠暗投,此等盲目之人,身逢亂世,必隨他們盲目而投的主公死無葬身之地。”
金良點點頭:“孔璋所言極是,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隻有我能讓英雄有用武之地,讓賢才有施展空間,有識之士必會紛至遝來。”
此時金良心裏也犯了嘀咕,這陳琳前來投靠我應該也是衝著我能給他帶來利益吧。不過,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要想利用人家,就要有被人家利用的價值。金良便又讓陳琳給陳珪、陳登父子寫了書信。不過,金良知道陳家父子在曆史上從未出過徐州,他們把徐州看作自己的勢力範圍,應該不會那麽早投靠自己,除非自己打到了徐州,但等到自己打到了徐州,手下文武將官數不勝數,又豈會再重用這兩人。
相比於陳珪陳登這樣的百裏之才,金良更期待徐州境內一個萬裏之才和他那個千裏之才的哥哥。金良特別從那數十個徐州士兵裏挑選了兩個精幹的士兵,替他傳遞一份任命詔書,是給琅邪郡陽都人諸葛玄的。呂布對諸葛玄沒啥興趣,主要是奔著他的兩個侄子諸葛亮和諸葛瑾來的。金良看曆史很客觀,諸葛亮雖不像演義上那麽神乎其神,但他的軍政才能應該是萬裏之才,而諸葛瑾算是千裏之才。既然兩個侄子都那麽有執政能力,他們的叔父諸葛玄的治理地方的能力應該也不差吧。曆史上諸葛玄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結果李傕郭汜掌控的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被迫投奔荊州劉表,此後又隱居臥龍崗,遂沒有表現機會,但金良這次要給他表現機會,準備委任他做冀州治下的巨鹿郡太守。此時,諸葛兄弟的父親諸葛珪已經死了,年幼的諸葛兄弟跟隨叔父諸葛玄,諸葛玄若領命前來冀州就職,那麽諸葛兄弟都會跟隨前往,等他們長大了自然會為自己效力。金良本來擔心沒有了名師傳授,諸葛兄弟會沒有曆史上那麽能幹,但陳琳剛才給金良做了補充,讓金良驚喜地發現徐庶、諸葛亮的師父司馬徽以及司馬懿的師父胡昭都在潁川郡,金良正想去那裏會會以郭嘉為代表的潁川學子們,便可順便把那兩位大師請到荊州,由他們教授,由金良指點相信諸葛亮等人不會變成廢材。(未完待續)
ps:昨天手機斷網所以抱歉了。差不多該出現第二個神將敵人了。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