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突然想起一個人,便拉著金良:“明公,徐庶想再推薦一個人給你。石韜,石廣元,此人雖無驚世謀略之才,卻也通曉農藝,明公有大興屯田之遠謀,石廣元當可助明公一臂之力。”
金良也恍然想起,石韜石廣元,乃是徐庶在潁川書院唯一的好友,在曆史上也跟隨司馬徽、徐庶到了襄陽,跟諸葛亮、龐統也相交甚篤,號稱諸葛四友,後來隨同徐庶一起投效曹魏,先做典農校尉,後做一方郡守,再後來諸葛亮伐魏時獲悉徐庶任禦史中丞,石韜任郡守時,不由感慨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為徐、石二人仕途不暢而鳴不平。
金良便讓徐庶領自己前去看望石韜。石韜的年齡比徐庶大上幾歲,雖然麵白如玉,頜下卻已長須飄散,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正蹲在茅廬前的一小塊田地裏忙碌著。
金良見石韜正在忙碌,便沒有上前打擾他,回頭問徐庶:“我記得論語中曾有孔子門徒向孔聖學農事,被孔聖斥責。”
徐庶笑道:“確有此典,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而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金良便疑問道:“既然孔聖反對儒家門生學農事。石韜為何還要侍候莊稼?”
徐庶解釋道:“我與石廣元皆拜在水鏡先生門下,水鏡先生治學雖尊孔聖為首,亦尊兵家、墨家、道家、法家、農家。兼收百家,自成一道,吾從水鏡先生多習兵家、法家,而石廣元則多習墨家、農家,廣元曾言‘倉廩實而知禮節,流民隨黃巾賊暴亂,皆腹中空空所致。糧食足,無饑民。必定天下太平。’”
金良不禁點頭讚許:“水鏡先生真乃教育大家,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才使門下群英濟濟。吾也頗為讚同石廣元之言。我大漢百姓最是知足,民以食為天,若得足食,誰會甘冒殺頭之險從賊?”????徐庶亦是點頭稱讚:“石廣元有此使大漢百姓足食之誌,便苦讀《四民月令》、《汜勝之書》,潛心研究提高耕作之術,致力於提高糧食畝產。他曾說過‘若得朝廷器重,任我為大司農,則天下絕無餓殍。’其誌若此。吾深感欽佩。”
金良不禁想起後清和諧年間的著名農學家袁隆平教授,若無他老人家的水稻雜交技術,以後清**極致的吏治。絕無可能養活十多億人口,在那些專家教授裏麵,大家隻欽佩袁教授一人。看來,石韜石廣元便是東漢袁隆平,金良心中那種敬仰之情悠然而生。
金良不禁拍拍徐庶肩膀:“若非元直提醒,吾今日錯失一大賢。”
就在這時。石韜站起身來,衝徐庶喊道:“元直。請領貴客入我茅廬,我尚需忙碌一個時辰。”
徐庶隻好帶著金良走入石韜的茅廬,跟水鏡先生一樣,石韜的茅廬裏除了擺了《四民月令》、《汜勝之書》、《墨子》《論語》等聊聊幾冊書簡和一些農具外,空蕩蕩的,可謂家徒四壁。
金良不禁暗自感歎,自古以來搞農業科學研究的都是那麽窮,偏偏他們對漢民族貢獻最為巨大,反倒是那些官僚尤其是曆朝中晚期的官僚對漢民族貢獻簡直是負分,卻享受得榮華富貴,蒼天竟會如此不公。呂布暗下決心,以後絕對要大力扶植像石韜這樣的對漢民族真正有貢獻的人員,讓他們享受到的待遇配得上他們的貢獻,反倒是類似於袁隗那樣的官僚,會逐漸地被壓製到最低限。
過了一個時辰,石韜搓著手上的泥巴,走進茅廬,欣喜地對徐庶說:“《氾勝之書》裏曾說可用10株瓠苗嫁接成一蔓而結大瓠,我原本不信,便按照書中所載,做了驗證,果不其然,結成了大瓠。我便想到,嫁接之術可否用在其他瓜果上,便摸索了半天,已經嫁接完成,隻等開花結果。”
金良不等徐庶介紹自己,連忙上前,伸出雙手,不顧石韜手上的汙泥,緊緊地握住石韜的手:“廣元,可願跟隨我前去荊州就任司農從事,教民稼穡?”
石韜吃了一驚,這個時代的士子們也不習慣後世的握手禮,忙把手抽開,皺起眉頭問道:“敢問貴客尊姓大名?”
金良看得出來這位醉心農業技術的漢末袁隆平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耕足食田”,很有可能沒有聽說過自己,便詳細介紹道:“吾乃鎮南將軍兼荊州刺史領光祿勳,武陵金良,字賢霆。勤王誅滅十常侍,在十常侍之亂中誅殺數位中常侍,救得太後、天子、陳留王,被太後任命為光祿勳,後轉鎮南將軍兼荊州刺史,仍領光祿勳之職。吾在洛陽聞聽水鏡先生、孔明先生、元直、奉孝、廣元大名,特來邀請各位去荊州一展英才,水鏡先生、孔明先生、元直、奉孝都已經答應吾之邀請。吾甚為同意廣元的‘倉廩實而知禮節,民足食則天下安’的說法,已有招攬天下流民,收編黃巾餘賊,在荊州大興屯田,務必使得大漢百姓得以足食,少有餓殍。不知廣元可願意前來助我?”
石韜恍然道:“我這幾日到處都聽到金賢霆之名,原來便是閣下。閣下相邀,石韜本不敢不去,奈何這田中已有作物,石韜實不忍田畝荒廢。”
不等金良開口,徐庶搶先勸道:“廣元,你這作物隻有區區半畝,冀州荒廢良田足有數百萬畝。等著廣元前去就任司農從事,教民稼穡,使得那數百萬畝良田變廢為寶。為大漢天下綿延數十萬口良民。孰輕孰重,廣元難道不知?”
石韜望著門外那剛剛嫁接的瓜果,臉上還有一絲不忍,金良便笑道:“區區嫁接之術,能多活幾口人?”
石韜臉上頓時呈現出慍怒之色,金良卻微微一笑,讓陳琳擺出一張細化過的世界地圖。又讓陳琳把土豆、玉米、紅薯三寶講給石韜。
石韜聽罷,頓時石化了半晌。畝產過千斤,這簡直是神話,他石廣元擇一良田播種粟米,精耕細作。才收得四百多斤,已經高過平均畝產兩倍多,若是真有這樣畝產過千斤的糧食,大漢百姓何愁肚饑,大漢何愁不治?
金良又把後世和諧年間的一些可以運用到東漢末年的農業技術給石韜細細說來,石韜聽罷,細細想了一陣子,繼而撲通一聲跪倒在金良麵前:“主公在上,石韜願助主公一臂之力。必使大漢黎民豐衣足食,天下大治。”
石韜心裏明白,在這個年頭。找一個支持自己改善農事的主公難,找一個懂得農事能幫助自己提高農事的主公更難,一旦遇到,就不能錯過。同徐庶一樣,石韜也是寒門出身,得水鏡先生青睞方才入得山門。既然水鏡先生也去冀州,他便沒有留在潁川書院的必要。再加上明主親自屈尊紆貴前來征召,石韜便順應時勢,拜服在金良麾下。石韜家中亦有高堂,便跟徐庶一起返回陽翟城中,說服老母,收拾行裝。金良又問詢了一下跟潁川有所關聯的其他名士詳情,卻得知戲誌才前去譙縣找華佗看病,荀爽現在洛陽城中,辛毗隨其兄辛評業已投奔同鄉韓馥,郭嘉的遠房族兄郭圖投奔司隸校尉袁紹去了,趙儼、杜襲二人早在黃巾之亂之時就隨著家人避難冀州,潁川郡裏的賢才已經所剩無幾。
金良心裏記掛洛陽形勢,唯恐董卓悍然入京,打破自己的如意算盤,便留下部分赤忠衛隊員協助司馬徽、胡昭、徐庶、石韜,自己跟郭嘉、陳琳、典韋一起,快馬加鞭,趕回洛陽,甚至都沒有在陽翟城裏住過一夜。
披星戴月,風餐露宿,過了一夜,又過了一日,就到了洛陽城東百裏外的偃師縣,人困馬乏,不得不在偃師縣城裏住宿。偃師縣城臨近京城,金良數日前讓人散布的謠言已經彌漫在偃師縣城裏,不少富貴人家都在收拾行裝,準備去荊州逃避戰亂。
金良看了心裏甚是欣喜,正印證了那麽一句話,“謊言重複千遍就是真理”,何況他讓人散布的傳言,並非全是謠言,董卓的西涼兵本來就以軍紀敗壞聞名於世,隻要給老百姓足夠遷移時間,怕是沒有多少人願意屈從他的淫威。????自從離開了潁川書院,金良憑著多年來在戰場上鍛煉出的戰鬥直覺,感到有幾雙眼睛一直在盯著自己,如芒刺背,每當他回頭去看,卻沒有任何發現。郭嘉亦有同感,於是金良暗自下令,讓赤忠衛隊員們提高警惕,小心戒備。
進了洛陽城,金良帶著大家,徑直往袁術住所走去。袁術見金良帶著一大堆人衝向他的住所,嚇了一跳,趕忙讓張勳、紀靈領著家兵布防。
孰料金良隔了老遠就對袁術說:“公路兄,我這番過來給你賠罪來了。”
袁術頓時想起了堂弟袁胤之死,便哼道:“金賢霆,你收編羽林右軍時,為何不知會我一聲,就擅殺我弟,眼裏還有沒有我袁家?”
金良佯裝無知,嬉笑道:“公路兄,我實不知袁胤是你袁公路的堂弟,否則我定然會讓他安然無恙,不會傷他半點寒毛。公路兄,既然大錯已經鑄就,不必追究過多,你我同殿為臣,共保天子,不可傷了和氣,讓親者痛仇者快。”
袁術怒道:“我便是為了大局著想,沒有在太後麵前彈劾你擅殺大將,也沒有派出門客追殺於你,你還要怎樣?領著一幹人等,來我府邸作甚?”
金良便策馬走近幾步,壓低聲音,把董卓的計劃告訴了袁術。
袁術聽後大驚:“好毒的一石二鳥之計,若非賢霆洞察秋毫,明辨是非。則大事不可挽回,董卓這賊子,我不饒他!”
金良裝出一副誠心實意的樣子道:“請公路兄與本初兄以及太傅大人諒解數日前我在朝堂上的舉動。皆因太後授意,賢霆不得不為,賢霆實不願得罪袁家。現在董卓狼子野心,對洛陽虎視眈眈,你我要精誠合作,莫要讓董卓乘虛而入。”
袁術被金良誠懇的樣子騙過,便道:“賢霆賢弟。你且放心,袁術知道孰輕孰重。董賊若敢禍亂京師。賢弟在荊州,愚兄在南陽,南北夾攻,共剿董賊。”
金良笑道:“既然公路兄有此遠見卓識。賢霆便放心了。因黑山賊作亂,太後有旨,讓我速去荊州,我便在這幾日就離開京師,前去荊州,京城中軍政大事,皆托於本初兄與公路兄,望諸君小心董卓,守好京師。”
金良本來還擔心董卓和袁家聯手對他不利。現在看來,袁術必定對董卓恨之入骨,袁家再無可能跟董卓和好。如此一來,自己便可從容離開京師。等金良回到住處軒轅雪已經等候多時了。
看到進屋的金良,軒轅雪笑道:‘此次出門征招了不少人才,我發現有一個人挺像女魃轉世。應龍還沒有蘇醒嗎??‘
金良聽完有點疑惑的看了看手臂說道:‘沒有啊!希雅你說的是誰呀?‘
軒轅雪說道:‘就是門口那個叫典韋的。怎麽看都像是旱魃轉世,可是旱魃轉世怎麽是個男的?我就非常的鬱悶。雖然旱魃也是禿頭但長相可是非常美麗的。你再看看典韋,難道是上界對她的處罰不成?可應龍蘇醒的話怎麽辦?‘
金良看著軒轅雪笑道:‘也許應龍轉世是女的呢?那不正好是配對兒了嗎?‘
軒轅雪搖了搖頭表示不確定。然後繼續說道:‘你剛才提前說董卓的計劃給袁術我也不反對。但是我覺得你應該再利用好上回抓到的董家男丁。畢竟我們手頭不是很富裕。‘
金良點點頭說道:‘好的,我一會兒就讓陳琳給董卓寫信。‘
軒轅雪點頭接道:‘你已經有計劃那我就放心了。回頭找時間陪陪小月。還有到時回到荊州就可以直接娶唐月回家。當然像蔡文姬、貂蟬這兩位你也可以一並娶了。至於玉環那丫頭等完成任務回來再說也不晚,至於劉貝隻能做外室。原因你應該知道。‘
看見金良點點頭,軒轅雪也就放心了。又交代了幾句就回宮中去了。
金良隨後便放掉董璜的一個手下,讓他帶著陳琳寫的一封信,前去稟告董卓,這番可要好好地勒索一下那個可惡的董胖子。
董卓接到信函後大驚失色:“董旻落入金良手裏,董璜也被金良逮著了,呂布小賊竟然向我索要一萬匹良馬,說若如不然,就把董旻董璜殺了,讓我董家絕後!”原來董卓獨子早喪,長兄也早喪,剩下一個弟弟董旻和大哥的兒子董璜,如果金良把董旻、董璜殺掉,而董卓年近六旬,已無生育能力,董家真的要絕後了,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全都要拱手讓人,為他人做嫁衣。
董卓看了看正從遠處疾步走來的李儒,心裏暗罵,好女婿啊,你獻上這個計策,還讓璜兒去操作,結果璜兒被金良捉了,萬一旻弟和璜兒都被金良殺了,二女婿牛輔少有謀略,我這董家基業豈不是拱手給你李儒了,當真打得好算盤。
李儒看到董卓一臉陰沉,便知此前出的一石二鳥之計宣告落空,董卓這個喜怒無常的嶽父必定怪罪自己,便先行請罪:“儒兒思慮不周,致使計策落空,還請父親發落。”
董卓現在困守夕陽亭,想進洛陽城,還需仰仗李儒的計謀,也不便開罪,便一語不發,徑直把金良的書信遞給李儒。
李儒看罷,細想了一下,按照他的本意,就跟金良魚死網破,董旻、董璜死掉後,等董卓百年以後,董卓麾下這十餘萬人馬全是他李儒的,但是當著董卓的麵,如果他說不救董旻、董璜,就會立馬被董卓質疑他心懷不軌,所以李儒隻能順著董卓的意思:“旻叔、璜弟皆父親至親,亦關係到董家血脈延綿,不能不救,但是,我軍雖號稱鐵騎十萬。實際上隻有四萬多匹戰馬,其餘皆是步卒,拿一萬匹良馬給金良。我軍戰力立減二成,望父親三思。”
董卓咬牙切齒道:“金良小兒,屢次壞我大事,等我掌握朝政,必定血洗並州,一消我心頭之恨。儒兒,給他傳信。問他五千匹戰馬行不行,如果不行。就讓董旻、董璜自生自滅吧。”
李儒便擬了回信,讓剛才送信過來的西涼兵再送回去。金良拆開回信,跟郭嘉、陳琳商議一番,大家見董卓語氣甚是堅決。這五千馬匹亦是空手所套,也就沒有繼續貪心下去,便回信說,五千匹就五千匹,但是要等金良人馬渡過黃河以後,跟董卓在河內交接馬匹和人質。
如果是現在交換馬匹和人質,洛陽城裏的其他勢力便會對五千匹戰馬有所覬覦,再者運輸戰馬過洶湧的黃河也是一件難事,便讓董卓軍傷這個腦筋吧。不過從一萬匹減少到五千匹也太便宜董卓了。金良便在回信裏附加了一個條件,要董卓再提供五十萬石糧食,不然隻送還一個人。五十萬石糧食。董卓自然是不會從自己的軍糧裏拿,而是在司隸地區劫掠百姓糧食,董卓也沒有臉麵說這些糧食是為了贖回他的弟弟和侄子的,隻能說是為了戰備搜集軍糧,西涼兵便乘著劫掠糧食之際,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這麽一來。讓董卓的名聲更加敗壞,原本觀望著不肯離開司隸地區的百姓紛紛聽從金良麾下便衣人員指導,攜家帶口,渡過黃河,前往荊州。
董卓有心領兵前去攻打金良的小平津大營,打敗了金良軍,便可救回兩位親人,卻見小平津大營在金良麾下大將高順的統領下,防守得嚴絲合縫,洛陽北門又由金良麾下驍將成廉守衛,與高順成掎角之勢,急切之間攻不下來,董卓又恐金良狗急跳牆殺了兩位親人,便隻得忍氣吞聲準備戰馬和糧食,心裏給金良記著帳,準備秋後再算。金良敲定訛詐董卓的底線後,便讓郭嘉全權負責繼續同董卓交接的事宜,董旻、董璜押在小平津大營裏,由飛虎軍嚴加看管。
金良則領著陳琳去點檢魏續摸金大隊挖掘出的十常侍寶藏。在小平津軍營裏隻看到少許金銀和一車奇珍異寶,總共加起來,不過幾千萬錢而已,金良皺起眉頭,魏續忙笑嗬嗬地遞給他一張單子:“主公,剛才那些金銀財寶不過百分之一,其餘大部已經由唐大人用船秘密運往武陵了。”
金良淩厲眼神瞟了一眼魏續,魏續的神情便有幾分不自然,眼睛不敢正視金良,金良沒有在意,順手接過了單子。
金良目光剛觸及那單子,眼睛便一下子睜得好大:“怎麽會這麽多!!”
隻見單子上寫著:得金十七萬斤,銀四十六萬斤,銅錢七十四億錢,奇珍異寶甚多約折合四百億錢。
金良在心裏稍微估算了一下,按照這東漢末年的法定兌換價格,一斤金兌換一萬錢,而此時國外白銀尚未大量流入中土,白銀還沒貶值,一斤銀折合二千五百錢,如此算來,十常侍寶藏約折合五百億錢。
陳琳接過單子一看,嗬嗬笑道:“主公,十常侍這些家夥可真撈了不少錢,足足抵得上朝廷兩年半的賦稅。”
金良吃了一驚:“朝廷一年能收入兩百多億錢?”
陳琳歎息道:“主公切莫小看先帝的斂財手段。本來田稅是三十稅一,先帝在世時加征每畝十錢,還根據田畝大小征收芻稾稅,每頃征收55錢。再征收戶賦,每年分兩次交納,第一次在五月,每戶出16錢;第二次在十月,每戶出15錢。還針對七歲至十四歲的少年兒童征收口賦,每人每年征二十三錢。還針對十五至五十六歲的成年人征收算賦,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商賈收雙倍。還對成年男子征收更賦,每個成年男子每年納錢三百。征收獻費,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獻給皇帝六十三錢,以供宮廷費用。此外還有車船稅、緡錢稅、牲畜稅、關稅、礦產稅、漁稅、市租等,不一而足。本朝立國初一年賦稅隻有八十億錢,到了先帝駕崩前,一年賦稅收入就升到了二百多億錢,橫征暴斂如斯。”
金良稍微計算了一下。便笑問道:“據說大漢治下人口最多時有六千萬,雖經黃巾賊亂,荼毒不少。可經過幾年休養生息,應該也有五千萬人口,二百多億錢,也不過折合每人四百多錢,怎麽算是橫征暴斂呢?”
陳琳搖搖頭:“雖說有五千萬人口,但那裏麵有兩千多萬都依附於各個世家大族,不需納稅。剩下的兩千多萬人收入最低,平均一年到頭也隻能掙個一千多錢。卻要交納將近八百多錢,這難道還不叫做橫征暴斂!”
金良聽陳琳這麽一說,不禁回想起後世和諧年間,也是如此。依附在官僚階層的數千萬人一個子都沒給國家做貢獻,卻享受著世界上最好的待遇,反倒是那些壓力超大、收入超低、福利超低的上班族繳納著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稅賦,享受著世界第一高的房價物價。尼瑪,這個國度自古以來的階級狀況好像從來沒有怎麽變過似的,那些狗日的官僚總是騎在老百姓頭上作威作福。這次過來不改改乾坤,還讓這個社會老樣子,那過來還有什麽意義,還不如早點死掉算了。省得浪費那麽多感情。
金良很快就穩定了心神,暫時忘掉了那一世的不快,專注在眼前的問題上:“這十常侍那裏來的這麽多錢呢?”
陳琳憤恨地答道:“主公。你想想,先帝十幾歲就入內宮,十常侍挾持他鏟除大將軍竇武、太尉陳藩,把持朝政,慫恿先帝賣官鬻爵,許多官員為了升官加爵或逃避懲罰。多向十常侍行賄,像那個董卓為了逃避數次兵敗之責。便大筆大筆地賄賂十常侍。而且,十常侍等宦官還主動索賄,如小黃門左豐就曾向盧大人主動索賄,索賄不成就誣告。十常侍轄有上千名宦官,控製內宮將近二十年,他們的財產,我看還不止這麽一點兒才對。”
金良點點頭,是啊,跟曆史做對比,這十常侍加起來的能量,跟乾隆時期的和珅有一比,可和珅的家產能有十億兩白銀之多,足敵清朝十五年賦稅,十常侍的寶藏折合成白銀頂多有二億兩,這怎麽可能呢?金良原本見魏續眼神飄忽,神情慌亂,便懷疑財寶被魏續、唐龍二人給吞沒了一些,但仔細詢問安插在摸金大隊裏的心腹士卒,知道唐龍沒貪半點兒,因為這些大部分都要入他的錢莊,沒必要貪,魏續隻是貪墨了一點兒奇珍。
金良便隻能懷疑,十常侍的寶藏肯定不隻是在這裏,還分布在其他的地方,隻是他搞不懂為什麽魏續的神情那麽奇怪,到底是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現在得了五百多億錢,足夠買五億石糧食,足夠五千萬大漢百姓吃上一年,不過金良估計整個大漢治下已經不可能有這麽多糧食了,“地主家也沒餘糧”,所以到了荊州以後,要廣開海路,派人去高句麗、倭國甚至更遠的地方去購買糧食。還好這北邙山靠近黃河,魏續領著摸金大隊挖掘完寶藏後,利用夜色,穿行密林,悄悄地把財物運到黃河岸邊,裝船運走,二百輛馬車足足運了四五十趟,才把寶藏運完。
金良留下陳琳負責寶藏後續事宜,自己先去嶽父蔡邕在京城裏的宅子,探望未婚妻蔡琰和貂蟬,典韋領五百飛虎軍護衛左右。
蔡邕的宅子在城南洛河岸上,旁邊就是南市,南市的對岸便是金市,這一帶正是洛陽城裏最熱鬧的地方,“船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居積貯,滿於都城,”一派興旺繁榮的商業景象。
典韋很少來過這麽繁華的地方,左盼右顧,看樣子很想到處遊逛玩耍,怎奈上次金良遇刺一場虛驚,郭嘉跟典韋一番長談,典韋便忠於職守,不敢擅離。
金良見典韋渾身不自在,便笑道:“惡來,等我到了嶽父家中,讓陸通帶人護衛,許猛領著你到處轉轉。”金良不想把典韋變成自己身邊一條走狗,每天走到那裏跟到那裏,毫無自由,這不是二十一世紀的他能做出來的,見典韋有探看繁華景象的意思,便想給他放鬆一下。
陸通、許猛原本對典韋執掌飛虎軍有些不滿,但他們見過典韋逐虎過澗的威風,自知不敵,隨後又見典韋外粗內細謹慎小心。慢慢都認可了典韋,時常跟典韋共進酒食,三人關係處得熱絡。郭嘉對此景象深以為憂。責令典韋不得放縱酒食。金良也有些擔心,曆史上典韋若不是放縱酒食,也不會被胡車兒所乘,便給典韋講了放縱酒食的可怕後果,典韋凜然受命,從此滴酒不沾。
蔡邕的宅子從外麵看起來跟周邊其他民房沒甚麽兩樣,皆是三進三出四麵院。院內正中是堂屋,左右兩側為廂房。前牆正中開門,門上有樓,樓頂亦為廡殿式,四周有回廊。皆是青磚綠瓦,看起來樸實大方。
蔡邕正向金良走來,就聽見金良見到他的第一個句話便是:“泰山大人,您這房子要馬上賣出去。”
蔡邕不明白金良的意思:“賢婿何出此言?”
金良便跟嚴牧說了實情:“我這幾日便要領兵護送太後、天子去荊州躲避董賊,隻要我帶兵一走,董卓立馬就會攻進洛陽,到時候西涼兵在洛陽城裏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您是我金良的嶽父,而我是董卓的眼中釘肉中刺。到時候你這宅子必定不保,很有可能會被董卓焚燒以泄私憤。”
蔡邕聽金良這麽一說,不敢怠慢。連忙派管事的去散布售房信息。還好他這房子是在張角暴亂那一年買的,那一年張角聲勢浩大,兵勢直指京師,京師裏人心惶惶,達官貴人都在拋售房產,蔡邕不看好張角。便用二十萬錢買下了原本價值一百萬錢的房子,後來張角被平滅。很多達官貴人又跑回洛陽,洛陽房價再度飆升,有人出價兩百萬要這一套宅子,被蔡邕拒絕了。很多達官貴人以為董卓索要的隻是官位,隻要袁隗滿足了董卓的要求,董卓自然會領兵離去,所以他們沒有離開洛陽城的意思,蔡邕把房價降到一百萬左右,便有許多人前來問津。蔡邕身後,金良就見未過門的正妻蔡琰和蔡琰一側站著貂蟬,貂蟬早已洗盡臉上的塵色,膚色如嬰兒般光滑細膩,白皙透亮,眉如遠黛,目若秋水,眉目如畫,豔光四射,在庭院裏那似錦繁花映襯下,真如那月宮仙子,閉月之貌,誠不我欺。
而蔡琰站在貂蟬身邊,毫不遜色,鵝蛋臉型,秀眉鳳目,眉目雖沒有貂蟬那麽精致,但蔡琰有一種楚楚可憐的病態之美,加上她身量修長,體態窈窕,前凸後翹,難怪金良對她的寵愛並沒有因為貂蟬而減少半分,反而對她言聽計從。
金良看貂蟬的臉色不對,細細一想,確實啊,當時急著收編軍隊,就派了人護送貂蟬過來,根本沒定任何名分。按照這個時代的邏輯,把一個美女放在自己家裏,要麽是收為妻妾,要麽收為奴婢。貂蟬自負美貌,在宮裏做宮女的時候就曾想過,一旦放出宮外,絕對不會做人奴婢,甚至不要做人妾侍,可金良這麽多天一直不露麵,貂蟬心裏的自信日漸消退,心裏七上八下,十分忐忑,她最擔心的是金良將來有一天也像其他的那些達官貴人一樣把她再送給其他達官貴人,在這樣的世道裏,美女跟金銀珠寶一樣,都成了拉攏關係的物品。
貂蟬現在還不太了解金良,如果足夠了解金良,她就不會胡思亂想了。金良是重情愛妻妾勝過一切的人,跟那個“妻子如衣服”拋妻棄子如同家常便飯的大耳賊是兩種不同的生物。這個時空的金良的邏輯是,自己的妻妾是自己的,別人的妻妾也有可能是自己的,絕色美女落在自己麵前,就絕無拱手讓人的道理,“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事情他金良幹過一次了,不在乎再多幹一次。
到了正堂後,呂布命人把交椅分發下去,按照賓主落座。
蔡琰直言不諱地說道:“金良現在已經貴為一方之主,若再無嫡子,恐屬下人心惶惶,怕基業無法綿延。我知道唐家妹子已經答應下嫁,現在就看貂蟬妹子了。貂蟬妹子,你不是一直在問奉先去那裏了,何時回來,那麽關心他,現在他人在你麵前,你怎麽一句話都不說呢?”
貂蟬被蔡琰這麽一說,越加害羞,螓首低垂得更加厲害。
蔡琰悄聲對貂蟬說道:“妹子,不用擔心,你比我靚麗很多,既然將軍能看得上我,怎麽會不把你記在心上呢?”
貂蟬也很是納悶,蔡琰都這樣說了,金良咋還不表態,金良不表態,她貂蟬也不能死皮不要臉地要求他金良納自己為妾啊。金良卻很是苦惱,他本來想和貂蟬好好談上一場戀愛,培養出起碼的感情再行婚配,誰知道今天一到這裏就被逼上非要開口納貂蟬為妾的地步上了。金良能不開口嗎?他能拒絕嗎?
看貂蟬的表情,羞赧間帶著幾分歡喜,並無半點憤怒冷淡之色。若是金良當場拒絕,怕是一下子就傷了這個孤苦無依的少女心。在這個喪父喪母無家可歸的少女心中,金良就是她唯一能夠依靠的天。
金良想了想這東漢末年亂世裏的情況,不都是遇到一個絕色美女就當即娶為妻納為妾的嗎,像張飛遇到夏侯娟,孫策周瑜兄弟遇到大喬小喬,曹丕遇到甄宓,不都是立馬下聘甚至強娶回家,生逢亂世,今日錯過就不知何日重逢,所以就講究速戰速決,但是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早已習慣追求一個女孩子要好幾個月甚至要幾年的時間,讓他快刀斬亂麻霸王硬上弓,他心裏過不了那個坎。可是他現在身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不得不尊重這個時代的特點,想到這裏,金良整頓衣冠,來到貂蟬麵前,柔聲說道:“貂蟬姑娘,我金良乃一介武夫,不懂溫柔,隻恐唐突了姑娘。”
貂蟬還是害羞得低垂著頭:“貂蟬是將軍救的,這一身早已就是將軍的,將軍有匡扶漢室之功,經天緯地之才,能夠服侍將軍這樣的蓋世英雄,乃貂蟬夢寐以求求之不得的。”
金良不得不承認,自己麵前這幾個女人都是人精,貂蟬這小嘴多甜啊,難怪她能夠在曆史上搖身一變成了超級女特務,把連環計執行的那麽成功。
金良正在暗自竊喜時,貂蟬忽然想起一件事,聲音有點悲戚:“蟬兒剛剛想起,我父母尚在之日,曾給我應了一門親事。”
金良的臉色忽然刷白,心裏哇涼哇涼的。蔡琰見金良那如喪考妣狀,不禁白了他一眼,自家男人對這女子真是上心的很啊,有心不管,但前麵話已經說得那麽大方了,便低聲問貂蟬:“妹子,那是怎麽樣的一門親?”
貂蟬想了半天,才勉強把那未婚夫的情況說了出來:“我也記不清楚了,那人是河東解良人,好像姓關,字長生,麵如重棗,因家貧,年過二旬尚未娶妻,因販棗賺了些錢,便托人向我父母說媒,我父母見那人相貌不凡,必非久困之人,便答應了。後來那人殺了一個仗勢欺人的地方豪強,逃亡江湖,不知所蹤,隨後這件婚事便不了了之。”(未完待續)
ps:終於一百章了。繼續努力。
金良也恍然想起,石韜石廣元,乃是徐庶在潁川書院唯一的好友,在曆史上也跟隨司馬徽、徐庶到了襄陽,跟諸葛亮、龐統也相交甚篤,號稱諸葛四友,後來隨同徐庶一起投效曹魏,先做典農校尉,後做一方郡守,再後來諸葛亮伐魏時獲悉徐庶任禦史中丞,石韜任郡守時,不由感慨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為徐、石二人仕途不暢而鳴不平。
金良便讓徐庶領自己前去看望石韜。石韜的年齡比徐庶大上幾歲,雖然麵白如玉,頜下卻已長須飄散,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正蹲在茅廬前的一小塊田地裏忙碌著。
金良見石韜正在忙碌,便沒有上前打擾他,回頭問徐庶:“我記得論語中曾有孔子門徒向孔聖學農事,被孔聖斥責。”
徐庶笑道:“確有此典,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而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金良便疑問道:“既然孔聖反對儒家門生學農事。石韜為何還要侍候莊稼?”
徐庶解釋道:“我與石廣元皆拜在水鏡先生門下,水鏡先生治學雖尊孔聖為首,亦尊兵家、墨家、道家、法家、農家。兼收百家,自成一道,吾從水鏡先生多習兵家、法家,而石廣元則多習墨家、農家,廣元曾言‘倉廩實而知禮節,流民隨黃巾賊暴亂,皆腹中空空所致。糧食足,無饑民。必定天下太平。’”
金良不禁點頭讚許:“水鏡先生真乃教育大家,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才使門下群英濟濟。吾也頗為讚同石廣元之言。我大漢百姓最是知足,民以食為天,若得足食,誰會甘冒殺頭之險從賊?”????徐庶亦是點頭稱讚:“石廣元有此使大漢百姓足食之誌,便苦讀《四民月令》、《汜勝之書》,潛心研究提高耕作之術,致力於提高糧食畝產。他曾說過‘若得朝廷器重,任我為大司農,則天下絕無餓殍。’其誌若此。吾深感欽佩。”
金良不禁想起後清和諧年間的著名農學家袁隆平教授,若無他老人家的水稻雜交技術,以後清**極致的吏治。絕無可能養活十多億人口,在那些專家教授裏麵,大家隻欽佩袁教授一人。看來,石韜石廣元便是東漢袁隆平,金良心中那種敬仰之情悠然而生。
金良不禁拍拍徐庶肩膀:“若非元直提醒,吾今日錯失一大賢。”
就在這時。石韜站起身來,衝徐庶喊道:“元直。請領貴客入我茅廬,我尚需忙碌一個時辰。”
徐庶隻好帶著金良走入石韜的茅廬,跟水鏡先生一樣,石韜的茅廬裏除了擺了《四民月令》、《汜勝之書》、《墨子》《論語》等聊聊幾冊書簡和一些農具外,空蕩蕩的,可謂家徒四壁。
金良不禁暗自感歎,自古以來搞農業科學研究的都是那麽窮,偏偏他們對漢民族貢獻最為巨大,反倒是那些官僚尤其是曆朝中晚期的官僚對漢民族貢獻簡直是負分,卻享受得榮華富貴,蒼天竟會如此不公。呂布暗下決心,以後絕對要大力扶植像石韜這樣的對漢民族真正有貢獻的人員,讓他們享受到的待遇配得上他們的貢獻,反倒是類似於袁隗那樣的官僚,會逐漸地被壓製到最低限。
過了一個時辰,石韜搓著手上的泥巴,走進茅廬,欣喜地對徐庶說:“《氾勝之書》裏曾說可用10株瓠苗嫁接成一蔓而結大瓠,我原本不信,便按照書中所載,做了驗證,果不其然,結成了大瓠。我便想到,嫁接之術可否用在其他瓜果上,便摸索了半天,已經嫁接完成,隻等開花結果。”
金良不等徐庶介紹自己,連忙上前,伸出雙手,不顧石韜手上的汙泥,緊緊地握住石韜的手:“廣元,可願跟隨我前去荊州就任司農從事,教民稼穡?”
石韜吃了一驚,這個時代的士子們也不習慣後世的握手禮,忙把手抽開,皺起眉頭問道:“敢問貴客尊姓大名?”
金良看得出來這位醉心農業技術的漢末袁隆平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耕足食田”,很有可能沒有聽說過自己,便詳細介紹道:“吾乃鎮南將軍兼荊州刺史領光祿勳,武陵金良,字賢霆。勤王誅滅十常侍,在十常侍之亂中誅殺數位中常侍,救得太後、天子、陳留王,被太後任命為光祿勳,後轉鎮南將軍兼荊州刺史,仍領光祿勳之職。吾在洛陽聞聽水鏡先生、孔明先生、元直、奉孝、廣元大名,特來邀請各位去荊州一展英才,水鏡先生、孔明先生、元直、奉孝都已經答應吾之邀請。吾甚為同意廣元的‘倉廩實而知禮節,民足食則天下安’的說法,已有招攬天下流民,收編黃巾餘賊,在荊州大興屯田,務必使得大漢百姓得以足食,少有餓殍。不知廣元可願意前來助我?”
石韜恍然道:“我這幾日到處都聽到金賢霆之名,原來便是閣下。閣下相邀,石韜本不敢不去,奈何這田中已有作物,石韜實不忍田畝荒廢。”
不等金良開口,徐庶搶先勸道:“廣元,你這作物隻有區區半畝,冀州荒廢良田足有數百萬畝。等著廣元前去就任司農從事,教民稼穡,使得那數百萬畝良田變廢為寶。為大漢天下綿延數十萬口良民。孰輕孰重,廣元難道不知?”
石韜望著門外那剛剛嫁接的瓜果,臉上還有一絲不忍,金良便笑道:“區區嫁接之術,能多活幾口人?”
石韜臉上頓時呈現出慍怒之色,金良卻微微一笑,讓陳琳擺出一張細化過的世界地圖。又讓陳琳把土豆、玉米、紅薯三寶講給石韜。
石韜聽罷,頓時石化了半晌。畝產過千斤,這簡直是神話,他石廣元擇一良田播種粟米,精耕細作。才收得四百多斤,已經高過平均畝產兩倍多,若是真有這樣畝產過千斤的糧食,大漢百姓何愁肚饑,大漢何愁不治?
金良又把後世和諧年間的一些可以運用到東漢末年的農業技術給石韜細細說來,石韜聽罷,細細想了一陣子,繼而撲通一聲跪倒在金良麵前:“主公在上,石韜願助主公一臂之力。必使大漢黎民豐衣足食,天下大治。”
石韜心裏明白,在這個年頭。找一個支持自己改善農事的主公難,找一個懂得農事能幫助自己提高農事的主公更難,一旦遇到,就不能錯過。同徐庶一樣,石韜也是寒門出身,得水鏡先生青睞方才入得山門。既然水鏡先生也去冀州,他便沒有留在潁川書院的必要。再加上明主親自屈尊紆貴前來征召,石韜便順應時勢,拜服在金良麾下。石韜家中亦有高堂,便跟徐庶一起返回陽翟城中,說服老母,收拾行裝。金良又問詢了一下跟潁川有所關聯的其他名士詳情,卻得知戲誌才前去譙縣找華佗看病,荀爽現在洛陽城中,辛毗隨其兄辛評業已投奔同鄉韓馥,郭嘉的遠房族兄郭圖投奔司隸校尉袁紹去了,趙儼、杜襲二人早在黃巾之亂之時就隨著家人避難冀州,潁川郡裏的賢才已經所剩無幾。
金良心裏記掛洛陽形勢,唯恐董卓悍然入京,打破自己的如意算盤,便留下部分赤忠衛隊員協助司馬徽、胡昭、徐庶、石韜,自己跟郭嘉、陳琳、典韋一起,快馬加鞭,趕回洛陽,甚至都沒有在陽翟城裏住過一夜。
披星戴月,風餐露宿,過了一夜,又過了一日,就到了洛陽城東百裏外的偃師縣,人困馬乏,不得不在偃師縣城裏住宿。偃師縣城臨近京城,金良數日前讓人散布的謠言已經彌漫在偃師縣城裏,不少富貴人家都在收拾行裝,準備去荊州逃避戰亂。
金良看了心裏甚是欣喜,正印證了那麽一句話,“謊言重複千遍就是真理”,何況他讓人散布的傳言,並非全是謠言,董卓的西涼兵本來就以軍紀敗壞聞名於世,隻要給老百姓足夠遷移時間,怕是沒有多少人願意屈從他的淫威。????自從離開了潁川書院,金良憑著多年來在戰場上鍛煉出的戰鬥直覺,感到有幾雙眼睛一直在盯著自己,如芒刺背,每當他回頭去看,卻沒有任何發現。郭嘉亦有同感,於是金良暗自下令,讓赤忠衛隊員們提高警惕,小心戒備。
進了洛陽城,金良帶著大家,徑直往袁術住所走去。袁術見金良帶著一大堆人衝向他的住所,嚇了一跳,趕忙讓張勳、紀靈領著家兵布防。
孰料金良隔了老遠就對袁術說:“公路兄,我這番過來給你賠罪來了。”
袁術頓時想起了堂弟袁胤之死,便哼道:“金賢霆,你收編羽林右軍時,為何不知會我一聲,就擅殺我弟,眼裏還有沒有我袁家?”
金良佯裝無知,嬉笑道:“公路兄,我實不知袁胤是你袁公路的堂弟,否則我定然會讓他安然無恙,不會傷他半點寒毛。公路兄,既然大錯已經鑄就,不必追究過多,你我同殿為臣,共保天子,不可傷了和氣,讓親者痛仇者快。”
袁術怒道:“我便是為了大局著想,沒有在太後麵前彈劾你擅殺大將,也沒有派出門客追殺於你,你還要怎樣?領著一幹人等,來我府邸作甚?”
金良便策馬走近幾步,壓低聲音,把董卓的計劃告訴了袁術。
袁術聽後大驚:“好毒的一石二鳥之計,若非賢霆洞察秋毫,明辨是非。則大事不可挽回,董卓這賊子,我不饒他!”
金良裝出一副誠心實意的樣子道:“請公路兄與本初兄以及太傅大人諒解數日前我在朝堂上的舉動。皆因太後授意,賢霆不得不為,賢霆實不願得罪袁家。現在董卓狼子野心,對洛陽虎視眈眈,你我要精誠合作,莫要讓董卓乘虛而入。”
袁術被金良誠懇的樣子騙過,便道:“賢霆賢弟。你且放心,袁術知道孰輕孰重。董賊若敢禍亂京師。賢弟在荊州,愚兄在南陽,南北夾攻,共剿董賊。”
金良笑道:“既然公路兄有此遠見卓識。賢霆便放心了。因黑山賊作亂,太後有旨,讓我速去荊州,我便在這幾日就離開京師,前去荊州,京城中軍政大事,皆托於本初兄與公路兄,望諸君小心董卓,守好京師。”
金良本來還擔心董卓和袁家聯手對他不利。現在看來,袁術必定對董卓恨之入骨,袁家再無可能跟董卓和好。如此一來,自己便可從容離開京師。等金良回到住處軒轅雪已經等候多時了。
看到進屋的金良,軒轅雪笑道:‘此次出門征招了不少人才,我發現有一個人挺像女魃轉世。應龍還沒有蘇醒嗎??‘
金良聽完有點疑惑的看了看手臂說道:‘沒有啊!希雅你說的是誰呀?‘
軒轅雪說道:‘就是門口那個叫典韋的。怎麽看都像是旱魃轉世,可是旱魃轉世怎麽是個男的?我就非常的鬱悶。雖然旱魃也是禿頭但長相可是非常美麗的。你再看看典韋,難道是上界對她的處罰不成?可應龍蘇醒的話怎麽辦?‘
金良看著軒轅雪笑道:‘也許應龍轉世是女的呢?那不正好是配對兒了嗎?‘
軒轅雪搖了搖頭表示不確定。然後繼續說道:‘你剛才提前說董卓的計劃給袁術我也不反對。但是我覺得你應該再利用好上回抓到的董家男丁。畢竟我們手頭不是很富裕。‘
金良點點頭說道:‘好的,我一會兒就讓陳琳給董卓寫信。‘
軒轅雪點頭接道:‘你已經有計劃那我就放心了。回頭找時間陪陪小月。還有到時回到荊州就可以直接娶唐月回家。當然像蔡文姬、貂蟬這兩位你也可以一並娶了。至於玉環那丫頭等完成任務回來再說也不晚,至於劉貝隻能做外室。原因你應該知道。‘
看見金良點點頭,軒轅雪也就放心了。又交代了幾句就回宮中去了。
金良隨後便放掉董璜的一個手下,讓他帶著陳琳寫的一封信,前去稟告董卓,這番可要好好地勒索一下那個可惡的董胖子。
董卓接到信函後大驚失色:“董旻落入金良手裏,董璜也被金良逮著了,呂布小賊竟然向我索要一萬匹良馬,說若如不然,就把董旻董璜殺了,讓我董家絕後!”原來董卓獨子早喪,長兄也早喪,剩下一個弟弟董旻和大哥的兒子董璜,如果金良把董旻、董璜殺掉,而董卓年近六旬,已無生育能力,董家真的要絕後了,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全都要拱手讓人,為他人做嫁衣。
董卓看了看正從遠處疾步走來的李儒,心裏暗罵,好女婿啊,你獻上這個計策,還讓璜兒去操作,結果璜兒被金良捉了,萬一旻弟和璜兒都被金良殺了,二女婿牛輔少有謀略,我這董家基業豈不是拱手給你李儒了,當真打得好算盤。
李儒看到董卓一臉陰沉,便知此前出的一石二鳥之計宣告落空,董卓這個喜怒無常的嶽父必定怪罪自己,便先行請罪:“儒兒思慮不周,致使計策落空,還請父親發落。”
董卓現在困守夕陽亭,想進洛陽城,還需仰仗李儒的計謀,也不便開罪,便一語不發,徑直把金良的書信遞給李儒。
李儒看罷,細想了一下,按照他的本意,就跟金良魚死網破,董旻、董璜死掉後,等董卓百年以後,董卓麾下這十餘萬人馬全是他李儒的,但是當著董卓的麵,如果他說不救董旻、董璜,就會立馬被董卓質疑他心懷不軌,所以李儒隻能順著董卓的意思:“旻叔、璜弟皆父親至親,亦關係到董家血脈延綿,不能不救,但是,我軍雖號稱鐵騎十萬。實際上隻有四萬多匹戰馬,其餘皆是步卒,拿一萬匹良馬給金良。我軍戰力立減二成,望父親三思。”
董卓咬牙切齒道:“金良小兒,屢次壞我大事,等我掌握朝政,必定血洗並州,一消我心頭之恨。儒兒,給他傳信。問他五千匹戰馬行不行,如果不行。就讓董旻、董璜自生自滅吧。”
李儒便擬了回信,讓剛才送信過來的西涼兵再送回去。金良拆開回信,跟郭嘉、陳琳商議一番,大家見董卓語氣甚是堅決。這五千馬匹亦是空手所套,也就沒有繼續貪心下去,便回信說,五千匹就五千匹,但是要等金良人馬渡過黃河以後,跟董卓在河內交接馬匹和人質。
如果是現在交換馬匹和人質,洛陽城裏的其他勢力便會對五千匹戰馬有所覬覦,再者運輸戰馬過洶湧的黃河也是一件難事,便讓董卓軍傷這個腦筋吧。不過從一萬匹減少到五千匹也太便宜董卓了。金良便在回信裏附加了一個條件,要董卓再提供五十萬石糧食,不然隻送還一個人。五十萬石糧食。董卓自然是不會從自己的軍糧裏拿,而是在司隸地區劫掠百姓糧食,董卓也沒有臉麵說這些糧食是為了贖回他的弟弟和侄子的,隻能說是為了戰備搜集軍糧,西涼兵便乘著劫掠糧食之際,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這麽一來。讓董卓的名聲更加敗壞,原本觀望著不肯離開司隸地區的百姓紛紛聽從金良麾下便衣人員指導,攜家帶口,渡過黃河,前往荊州。
董卓有心領兵前去攻打金良的小平津大營,打敗了金良軍,便可救回兩位親人,卻見小平津大營在金良麾下大將高順的統領下,防守得嚴絲合縫,洛陽北門又由金良麾下驍將成廉守衛,與高順成掎角之勢,急切之間攻不下來,董卓又恐金良狗急跳牆殺了兩位親人,便隻得忍氣吞聲準備戰馬和糧食,心裏給金良記著帳,準備秋後再算。金良敲定訛詐董卓的底線後,便讓郭嘉全權負責繼續同董卓交接的事宜,董旻、董璜押在小平津大營裏,由飛虎軍嚴加看管。
金良則領著陳琳去點檢魏續摸金大隊挖掘出的十常侍寶藏。在小平津軍營裏隻看到少許金銀和一車奇珍異寶,總共加起來,不過幾千萬錢而已,金良皺起眉頭,魏續忙笑嗬嗬地遞給他一張單子:“主公,剛才那些金銀財寶不過百分之一,其餘大部已經由唐大人用船秘密運往武陵了。”
金良淩厲眼神瞟了一眼魏續,魏續的神情便有幾分不自然,眼睛不敢正視金良,金良沒有在意,順手接過了單子。
金良目光剛觸及那單子,眼睛便一下子睜得好大:“怎麽會這麽多!!”
隻見單子上寫著:得金十七萬斤,銀四十六萬斤,銅錢七十四億錢,奇珍異寶甚多約折合四百億錢。
金良在心裏稍微估算了一下,按照這東漢末年的法定兌換價格,一斤金兌換一萬錢,而此時國外白銀尚未大量流入中土,白銀還沒貶值,一斤銀折合二千五百錢,如此算來,十常侍寶藏約折合五百億錢。
陳琳接過單子一看,嗬嗬笑道:“主公,十常侍這些家夥可真撈了不少錢,足足抵得上朝廷兩年半的賦稅。”
金良吃了一驚:“朝廷一年能收入兩百多億錢?”
陳琳歎息道:“主公切莫小看先帝的斂財手段。本來田稅是三十稅一,先帝在世時加征每畝十錢,還根據田畝大小征收芻稾稅,每頃征收55錢。再征收戶賦,每年分兩次交納,第一次在五月,每戶出16錢;第二次在十月,每戶出15錢。還針對七歲至十四歲的少年兒童征收口賦,每人每年征二十三錢。還針對十五至五十六歲的成年人征收算賦,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商賈收雙倍。還對成年男子征收更賦,每個成年男子每年納錢三百。征收獻費,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獻給皇帝六十三錢,以供宮廷費用。此外還有車船稅、緡錢稅、牲畜稅、關稅、礦產稅、漁稅、市租等,不一而足。本朝立國初一年賦稅隻有八十億錢,到了先帝駕崩前,一年賦稅收入就升到了二百多億錢,橫征暴斂如斯。”
金良稍微計算了一下。便笑問道:“據說大漢治下人口最多時有六千萬,雖經黃巾賊亂,荼毒不少。可經過幾年休養生息,應該也有五千萬人口,二百多億錢,也不過折合每人四百多錢,怎麽算是橫征暴斂呢?”
陳琳搖搖頭:“雖說有五千萬人口,但那裏麵有兩千多萬都依附於各個世家大族,不需納稅。剩下的兩千多萬人收入最低,平均一年到頭也隻能掙個一千多錢。卻要交納將近八百多錢,這難道還不叫做橫征暴斂!”
金良聽陳琳這麽一說,不禁回想起後世和諧年間,也是如此。依附在官僚階層的數千萬人一個子都沒給國家做貢獻,卻享受著世界上最好的待遇,反倒是那些壓力超大、收入超低、福利超低的上班族繳納著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稅賦,享受著世界第一高的房價物價。尼瑪,這個國度自古以來的階級狀況好像從來沒有怎麽變過似的,那些狗日的官僚總是騎在老百姓頭上作威作福。這次過來不改改乾坤,還讓這個社會老樣子,那過來還有什麽意義,還不如早點死掉算了。省得浪費那麽多感情。
金良很快就穩定了心神,暫時忘掉了那一世的不快,專注在眼前的問題上:“這十常侍那裏來的這麽多錢呢?”
陳琳憤恨地答道:“主公。你想想,先帝十幾歲就入內宮,十常侍挾持他鏟除大將軍竇武、太尉陳藩,把持朝政,慫恿先帝賣官鬻爵,許多官員為了升官加爵或逃避懲罰。多向十常侍行賄,像那個董卓為了逃避數次兵敗之責。便大筆大筆地賄賂十常侍。而且,十常侍等宦官還主動索賄,如小黃門左豐就曾向盧大人主動索賄,索賄不成就誣告。十常侍轄有上千名宦官,控製內宮將近二十年,他們的財產,我看還不止這麽一點兒才對。”
金良點點頭,是啊,跟曆史做對比,這十常侍加起來的能量,跟乾隆時期的和珅有一比,可和珅的家產能有十億兩白銀之多,足敵清朝十五年賦稅,十常侍的寶藏折合成白銀頂多有二億兩,這怎麽可能呢?金良原本見魏續眼神飄忽,神情慌亂,便懷疑財寶被魏續、唐龍二人給吞沒了一些,但仔細詢問安插在摸金大隊裏的心腹士卒,知道唐龍沒貪半點兒,因為這些大部分都要入他的錢莊,沒必要貪,魏續隻是貪墨了一點兒奇珍。
金良便隻能懷疑,十常侍的寶藏肯定不隻是在這裏,還分布在其他的地方,隻是他搞不懂為什麽魏續的神情那麽奇怪,到底是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現在得了五百多億錢,足夠買五億石糧食,足夠五千萬大漢百姓吃上一年,不過金良估計整個大漢治下已經不可能有這麽多糧食了,“地主家也沒餘糧”,所以到了荊州以後,要廣開海路,派人去高句麗、倭國甚至更遠的地方去購買糧食。還好這北邙山靠近黃河,魏續領著摸金大隊挖掘完寶藏後,利用夜色,穿行密林,悄悄地把財物運到黃河岸邊,裝船運走,二百輛馬車足足運了四五十趟,才把寶藏運完。
金良留下陳琳負責寶藏後續事宜,自己先去嶽父蔡邕在京城裏的宅子,探望未婚妻蔡琰和貂蟬,典韋領五百飛虎軍護衛左右。
蔡邕的宅子在城南洛河岸上,旁邊就是南市,南市的對岸便是金市,這一帶正是洛陽城裏最熱鬧的地方,“船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居積貯,滿於都城,”一派興旺繁榮的商業景象。
典韋很少來過這麽繁華的地方,左盼右顧,看樣子很想到處遊逛玩耍,怎奈上次金良遇刺一場虛驚,郭嘉跟典韋一番長談,典韋便忠於職守,不敢擅離。
金良見典韋渾身不自在,便笑道:“惡來,等我到了嶽父家中,讓陸通帶人護衛,許猛領著你到處轉轉。”金良不想把典韋變成自己身邊一條走狗,每天走到那裏跟到那裏,毫無自由,這不是二十一世紀的他能做出來的,見典韋有探看繁華景象的意思,便想給他放鬆一下。
陸通、許猛原本對典韋執掌飛虎軍有些不滿,但他們見過典韋逐虎過澗的威風,自知不敵,隨後又見典韋外粗內細謹慎小心。慢慢都認可了典韋,時常跟典韋共進酒食,三人關係處得熱絡。郭嘉對此景象深以為憂。責令典韋不得放縱酒食。金良也有些擔心,曆史上典韋若不是放縱酒食,也不會被胡車兒所乘,便給典韋講了放縱酒食的可怕後果,典韋凜然受命,從此滴酒不沾。
蔡邕的宅子從外麵看起來跟周邊其他民房沒甚麽兩樣,皆是三進三出四麵院。院內正中是堂屋,左右兩側為廂房。前牆正中開門,門上有樓,樓頂亦為廡殿式,四周有回廊。皆是青磚綠瓦,看起來樸實大方。
蔡邕正向金良走來,就聽見金良見到他的第一個句話便是:“泰山大人,您這房子要馬上賣出去。”
蔡邕不明白金良的意思:“賢婿何出此言?”
金良便跟嚴牧說了實情:“我這幾日便要領兵護送太後、天子去荊州躲避董賊,隻要我帶兵一走,董卓立馬就會攻進洛陽,到時候西涼兵在洛陽城裏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您是我金良的嶽父,而我是董卓的眼中釘肉中刺。到時候你這宅子必定不保,很有可能會被董卓焚燒以泄私憤。”
蔡邕聽金良這麽一說,不敢怠慢。連忙派管事的去散布售房信息。還好他這房子是在張角暴亂那一年買的,那一年張角聲勢浩大,兵勢直指京師,京師裏人心惶惶,達官貴人都在拋售房產,蔡邕不看好張角。便用二十萬錢買下了原本價值一百萬錢的房子,後來張角被平滅。很多達官貴人又跑回洛陽,洛陽房價再度飆升,有人出價兩百萬要這一套宅子,被蔡邕拒絕了。很多達官貴人以為董卓索要的隻是官位,隻要袁隗滿足了董卓的要求,董卓自然會領兵離去,所以他們沒有離開洛陽城的意思,蔡邕把房價降到一百萬左右,便有許多人前來問津。蔡邕身後,金良就見未過門的正妻蔡琰和蔡琰一側站著貂蟬,貂蟬早已洗盡臉上的塵色,膚色如嬰兒般光滑細膩,白皙透亮,眉如遠黛,目若秋水,眉目如畫,豔光四射,在庭院裏那似錦繁花映襯下,真如那月宮仙子,閉月之貌,誠不我欺。
而蔡琰站在貂蟬身邊,毫不遜色,鵝蛋臉型,秀眉鳳目,眉目雖沒有貂蟬那麽精致,但蔡琰有一種楚楚可憐的病態之美,加上她身量修長,體態窈窕,前凸後翹,難怪金良對她的寵愛並沒有因為貂蟬而減少半分,反而對她言聽計從。
金良看貂蟬的臉色不對,細細一想,確實啊,當時急著收編軍隊,就派了人護送貂蟬過來,根本沒定任何名分。按照這個時代的邏輯,把一個美女放在自己家裏,要麽是收為妻妾,要麽收為奴婢。貂蟬自負美貌,在宮裏做宮女的時候就曾想過,一旦放出宮外,絕對不會做人奴婢,甚至不要做人妾侍,可金良這麽多天一直不露麵,貂蟬心裏的自信日漸消退,心裏七上八下,十分忐忑,她最擔心的是金良將來有一天也像其他的那些達官貴人一樣把她再送給其他達官貴人,在這樣的世道裏,美女跟金銀珠寶一樣,都成了拉攏關係的物品。
貂蟬現在還不太了解金良,如果足夠了解金良,她就不會胡思亂想了。金良是重情愛妻妾勝過一切的人,跟那個“妻子如衣服”拋妻棄子如同家常便飯的大耳賊是兩種不同的生物。這個時空的金良的邏輯是,自己的妻妾是自己的,別人的妻妾也有可能是自己的,絕色美女落在自己麵前,就絕無拱手讓人的道理,“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事情他金良幹過一次了,不在乎再多幹一次。
到了正堂後,呂布命人把交椅分發下去,按照賓主落座。
蔡琰直言不諱地說道:“金良現在已經貴為一方之主,若再無嫡子,恐屬下人心惶惶,怕基業無法綿延。我知道唐家妹子已經答應下嫁,現在就看貂蟬妹子了。貂蟬妹子,你不是一直在問奉先去那裏了,何時回來,那麽關心他,現在他人在你麵前,你怎麽一句話都不說呢?”
貂蟬被蔡琰這麽一說,越加害羞,螓首低垂得更加厲害。
蔡琰悄聲對貂蟬說道:“妹子,不用擔心,你比我靚麗很多,既然將軍能看得上我,怎麽會不把你記在心上呢?”
貂蟬也很是納悶,蔡琰都這樣說了,金良咋還不表態,金良不表態,她貂蟬也不能死皮不要臉地要求他金良納自己為妾啊。金良卻很是苦惱,他本來想和貂蟬好好談上一場戀愛,培養出起碼的感情再行婚配,誰知道今天一到這裏就被逼上非要開口納貂蟬為妾的地步上了。金良能不開口嗎?他能拒絕嗎?
看貂蟬的表情,羞赧間帶著幾分歡喜,並無半點憤怒冷淡之色。若是金良當場拒絕,怕是一下子就傷了這個孤苦無依的少女心。在這個喪父喪母無家可歸的少女心中,金良就是她唯一能夠依靠的天。
金良想了想這東漢末年亂世裏的情況,不都是遇到一個絕色美女就當即娶為妻納為妾的嗎,像張飛遇到夏侯娟,孫策周瑜兄弟遇到大喬小喬,曹丕遇到甄宓,不都是立馬下聘甚至強娶回家,生逢亂世,今日錯過就不知何日重逢,所以就講究速戰速決,但是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早已習慣追求一個女孩子要好幾個月甚至要幾年的時間,讓他快刀斬亂麻霸王硬上弓,他心裏過不了那個坎。可是他現在身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不得不尊重這個時代的特點,想到這裏,金良整頓衣冠,來到貂蟬麵前,柔聲說道:“貂蟬姑娘,我金良乃一介武夫,不懂溫柔,隻恐唐突了姑娘。”
貂蟬還是害羞得低垂著頭:“貂蟬是將軍救的,這一身早已就是將軍的,將軍有匡扶漢室之功,經天緯地之才,能夠服侍將軍這樣的蓋世英雄,乃貂蟬夢寐以求求之不得的。”
金良不得不承認,自己麵前這幾個女人都是人精,貂蟬這小嘴多甜啊,難怪她能夠在曆史上搖身一變成了超級女特務,把連環計執行的那麽成功。
金良正在暗自竊喜時,貂蟬忽然想起一件事,聲音有點悲戚:“蟬兒剛剛想起,我父母尚在之日,曾給我應了一門親事。”
金良的臉色忽然刷白,心裏哇涼哇涼的。蔡琰見金良那如喪考妣狀,不禁白了他一眼,自家男人對這女子真是上心的很啊,有心不管,但前麵話已經說得那麽大方了,便低聲問貂蟬:“妹子,那是怎麽樣的一門親?”
貂蟬想了半天,才勉強把那未婚夫的情況說了出來:“我也記不清楚了,那人是河東解良人,好像姓關,字長生,麵如重棗,因家貧,年過二旬尚未娶妻,因販棗賺了些錢,便托人向我父母說媒,我父母見那人相貌不凡,必非久困之人,便答應了。後來那人殺了一個仗勢欺人的地方豪強,逃亡江湖,不知所蹤,隨後這件婚事便不了了之。”(未完待續)
ps:終於一百章了。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