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良既然認了盧植做師傅,就要時時處處表現他的尊師重道,雖然自己的地位不遜於盧植,但神情依然恭恭敬敬道:“我稍後便將詳細情況呈報給各位。”
隨後何太後又慷慨地把盧植、蔡邕、馬日磾、劉弘、黃琬、楊彪、鄭泰等人都封了侯,除了盧植之外,其他人不過就是從龍之功罷了,隻封了鄉侯,隻有盧植封了杞縣侯。金良的麾下高級將領如高順、黃忠、張遼、王越、眭固、張頜、高覽、盧衝、韓浩、陳琳、徐晃、郝昭等人都被封了亭侯,唯有名聲不彰又刻意低調的郭嘉和更早就派出去做任務得張任沒被封侯。
至於金良麾下中低級將領的封賞則有金良親自負責,朝廷就不便細問。封賞完畢,皆大歡喜。
何太後便又輕啟朱唇:“察原羽林中郎將潘明與洛陽偽太傅袁隗有勾結,預謀造反,被本宮察覺,當場處斬。現在羽林中郎將短缺,諸位大臣各有良將推薦?”諸位輔政大臣各自推薦了幾個人選,都是何太後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不知根底的,何太後全都否決。
金良方啟奏道:“吳崇吳仰之,不知太後可有印象?”
何太後眼前一亮:“便是此人做事得力,才使得移花接木之計成功,本宮與天子金蟬脫殼,逃離董卓的魔掌,怎奈吳崇無端投降董卓,實在是讓本宮想不透想不通啊。”
“吳崇那是假降。是微臣安排的。”金良笑道:“微臣命史阿和吳崇假裝投降董卓,一是為了拖延時間,掩護我軍撤離。二是為了藏好宮中珍寶,三是為了繼續完成另外一條計策,現在史阿還在洛陽繼續執行任務,吳崇已經回來報信,現在就在帳外,太後要不要見他?!”
“有功之臣,快快有請!”
吳崇來到帳內。向天子和太後叩頭施禮。諸位大臣見他能從董卓嚴密控製的洛陽城裏安然回來,又舉止得當。彬彬有禮,便同意了何太後讓吳崇負責宮中防禦,怎奈吳崇年紀不大,資曆不深。便先做羽林都尉,待日後資深了再做晉升。吳崇其實不願意防守宮禁整天無所事事,很想跟著金良衝鋒陷陣建功立業,金良便答應他,若是有了更適合做羽林中郎將的人選,便讓他回來飛虎軍,跟金良曆練一年後外放做一曲軍侯。
至於留在洛陽的史阿,等他勝利完成任務以後,便回來做郭嘉的副手。負責暗部的外務。
散了朝會以後,金良刻意留在最後麵才走,臨走前。他悄聲問何太後:“昨晚睡得好嗎?”
“睡得很好!”何太後白了一眼金良,這家夥最喜歡裝腔作勢了:“我以後睡不好,可以找你議事嗎?”
“當然可以!能為太後效勞乃微臣的福分。”
金良笑而轉言道:“太後明鑒,微臣家中尚有兩位嬌妻美妾,她們也睡不好,怕是不能天天前來與太後議事。”金良還要回去給貂蟬她們交公糧呢。
“本宮明白。那你以後就每三天來一次吧,記得來之前要準備充分啊。”
“每四天一次。算是蔡琰、貂蟬、何蓮每人各輪一天!”
這何太後還真把自己當成金良的女人了,可是你不能給金良開枝散葉,金良又何必在她那裏頻繁浪費種子呢。?金良心裏暗道:(去是可以去,但是不能再像昨晚那樣一夜七次郎了,要多存點種子散在蔡文姬、貂蟬那裏,讓原來曆史上從未有過子嗣的貂蟬懷上一兒半女吧。)
前去參加朝會的陳琳、韓浩和高順、黃忠、張遼等高級將領也陸續來到金良的軍帳中。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個朝廷真正的話事人是金良,而不是那什麽輔政大臣和太後。明眼人都能看出太後自從處斬潘明、幽閉花陽君之後對金良產生的無條件信任,也看出金良對其他五位輔政大臣的影響力。表麵上盧植是太傅,是下臣裏麵權柄最重的,實際上卻是掌握了軍權軍心的金良控製了大局。
本來黃忠、王越、夏牟、馮芳等外係將領對金良的態度很平淡,隻是把金良當成何太後的代理人,但經過金良這一路的精彩表現,這幾個人都折服了,他們也看出何太後和天子劉辯的不成器以及金良在未來襄陽政權的位置,作為軍隊將領的他們恐怕這一生都要在金良的掌控之中,既然如此,不如早點認作主公吧,不然一直會被金良當成旁係將領而區別對待。金良也陸續派了郭嘉、陳琳和韓浩去說服他們,他們感念金良對他們的器重,決定效忠金良。
來的路上黃忠、王越、夏牟、馮芳跟張奎、李升、王都三人商議,說到了中軍帳就拜服金良認作主公。
張奎三人臉上都有猶豫之色,黃忠是一個爽直的人,便喝道:“誌不同道不合,何必勉強。”
從此以後,張奎三人徹底斷絕了成為金良嫡係將領的可能。
金良趕到中軍帳,剛剛坐穩,黃忠、王越、夏牟和馮芳都拜伏在地:“我等願拜金良為主公,終此一生,忠貞不二,雖肝腦塗地,亦在所不辭。”
金良忙上前把四人攙扶起來:“你們四位皆比我年長,卻跪伏於我,我實在不敢受之。”????黃忠、王越、夏牟三人之才皆非在口舌,不知如何應對,馮芳笑道:“我等拜服的是主公的才德,而並非主公的年歲,不然我們早就留在洛陽跟隨袁隗那老匹夫了。”
金良對馮芳印象甚深,主要是因為他有一個十分貌美的女兒,記得史上所載,馮芳攜女前去依附袁術,袁術強娶馮芳之女。
金良數日前曾見過馮芳之女馮媛。長得明眸皓齒,笑語嫣然,有傾城之色。難怪後來被袁術立為皇後,金良頓時產生了覬覦之心,便對這人上了心。本來以為這個馮芳是一個酒囊飯袋,沒想到竟然也有些許辯才,看來以後看人要全麵一點兒。有人在將領的位置上卻因不懂兵法被認為是一個廢物,但是若讓他去治理地方,他沒準就是一個大才。但若是反過來,比如讓蕭何去領兵打戰。讓韓信去主持政事,那麽漢初三傑能完蛋兩個。
人才有沒有安頓好位置,便是主公的責任,而不隻是人才自己的事情。像袁紹、劉表都有很多人才去投奔,可惜他們知人而不擅用,落得敗亡的下場。
金良聞言大喜:“馮將軍之言甚和我意,在我軍中,不論背景、出身、年齡,隻論本領、功績,我素知你們四位的才能,相信你們必定會建立越來越多的功績,有一些位子就是留給你們的。隻要您們好好表現,就不用擔心沒有機會名垂青史。”
這個時代的人雖然智謀奇出,但都講究個“士為知己者死”。一個主公,若有威望,又肯折節下士,很多賢才,尤其是像黃忠這種出身草莽的武將感激涕零,對金良更加忠誠。
郭嘉見四位大將已拜金良為主公。便將今天議事的主題講出:“主公,您麾下軍隊的製度一定要有些改變。比如,不能再用並州軍這個稱呼了,必須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讓他人一想到這個名字,就說這是金良金賢霆的什麽軍。這個名字用來凝聚軍心士氣,凝聚將士對您的忠誠,凝聚各地諸侯對您的敬意!”
金良細想一下,是啊,現在並州由右車騎將軍朱儁執掌,自己又要領兵鎮守荊州,再者自己領的軍隊已經不僅僅是原來的八千並州鐵騎了,收編了二萬多禁軍,現在又收編了一萬白波賊、二千山越騎兵、十多萬黑山賊,隊伍甚是龐雜,繼續再用並州軍這個稱呼很不適合,該用什麽稱呼呢?
金良思前想後,忽然想起了某一個傳說裏的情形,那個時候的合法政府的領袖的嫡係軍隊被稱為中央軍,那位領袖指揮中央軍掃平了許多地方割據軍閥,跟自己現在的情形很是相似,不如自己的嫡係軍隊也按這個套路命名,現在自己本省的情況就是軒轅黃帝讓保衛人類那就命名為中央軍吧。
隻是這個稱呼在東漢末年應屬史無前例,估計不會被兩位謀士采納。金良心裏暗笑,就算是自己來惡搞一下曆史吧。
金良心中竊笑,麵上卻鄭重其事道:“不如叫做中央軍吧。”????陳琳想了一下,點點頭:“《韓非子?揚權》上說,‘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四方謂臣民,中央謂主君,主公領軍拱守天子,以天子之名討伐四方不臣之諸侯,名為中央軍,名正言順,恰如其分,善哉!”
金良愕然發愣,他純粹是想來個曆史惡搞,根本沒想到竟然有典籍可以印證,有心換一個名字,卻發現陳琳說得很有道理,自己無法反駁,隻得硬著頭皮用了“中央軍”的稱呼。
定下了中央軍的稱號後,郭嘉進言道:“聞聽主公有意勸諫太後和天子重用尚書台,設立六部以分三公九卿之權,既然尚書六部已經用了‘部’這個編製,那麽軍隊裏便不宜再用‘部’,應該換用其他編製名稱。再者主公已在屯田兵的編製裏用掉了‘屯’,正規軍編製裏就不能再用屯。”
金良雖然早有打算,但依然問道:“部曲製度,已經沿用百年,怎能說改就改?”
郭嘉笑道:“首先,軍製與政製相衝突,必定要先換軍製,政製不可能會為軍製而作改動;其次,主公挾擁戴天子之功,又有大破白波賊、黑山賊的功勞,已經有了更改軍製而不被大臣彈劾的威望,而且主公已經把這事情上奏朝廷了,更何況主公更改的隻是名字,而且這個名字還有史可考,有據可查。”
金良疑惑道:“什麽名字可以取代“部”、“屯”?”
郭嘉笑道:“《周禮-夏官司馬》裏曾言,‘凡製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部可改成軍,曲可改成師,屯可改成旅。一切均用周禮製度,則無畏那些大臣非議。”
金良苦笑著搖搖頭:“我不是畏懼那些大臣的非議,而且通過曆史典籍都應該回到周朝已經用了軍、師、旅之類的軍隊編製,至於營這個編製更是頻繁使用。那些人個性衝動。容忍不了自己常識以外的事物,對於那樣的人。我很頭痛。”
郭嘉奇怪道:“主公竟然這麽在乎他們的意見?”
金良笑而不答。
一旁的陳琳卻怒道:“主公,這是您自己的軍隊,如何編製是您的權力,您又何必在乎一些人的非議。更何況您這麽編製是引經據典,並未胡亂使用,他們沒有資格非議您。主公,您應該拿出一點兒生殺予奪的氣魄來,不要因為某些微不足道的人而瞻前顧後浪費時間!”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金良暗自思量,自己穿過來以後,有個病態的心理,總是以為有人在看著自己的穿越曆程。自己這一路過來,太在乎某些人的看法,卻忽略了自己穿越過來的意義。要明白。自己是為了自己而活!為了自己而戰鬥!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存在!在自己的世界裏自己就是神,就要主宰一切,不能聽任某些本來就不在乎自己的人的蜚短流長而經常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想到這裏,金良毅然決然道:“我早就看那個屯、曲、部的編製既拗口又不順眼了,幹脆就改過來,屯改成營。曲改成旅,部改成師。師上麵設軍,就按照周禮上麵的五五編製,不,改成五四編製。”
作為征南將軍主簿兼記室令史的陳琳一邊記錄,一邊追問道:“主公,這五四編製法是怎麽樣的?”
金良閉目養神,好好穩定了一下剛才激動的心情,才清清楚楚地把自己對軍製的改變說了出來:“伍,五人成一伍,設置正伍長一人;兩,五伍為一兩,共二十五人,設正副兩長各一人,原本是設兩司馬,現改為兩長;隊,四兩為一隊,共一百人,設正副隊長各一人,原來是設隊率,現改為隊長;營,五隊為一營,共五百人,設正副營帥各一人;旅,四營為一旅,共二千人,設正副旅帥各一人;師,五旅為一師,共一萬人,設正副師帥各一人;軍,四師為一軍,共四萬人,設正副軍帥各一人。每一級戰鬥單位裏,都按照第一到第五來排最強到最弱的戰鬥單位,比如赤衛隊便是第一軍第一師第一旅第一營第一隊,以此類推。每一級的正副統領兼領下一級的第一第二戰鬥單位的統領,比如正旅帥擔任第一營的營帥,副旅帥擔任第二營的營帥,如此類推。營是戰鬥紮營行軍等活動的最基本單位,營級以上開始有降二級的直屬機關,包括警衛、斥候、炊事、醫療、軍需、宣傳等職能,比如營有一個直屬兩,這個直屬兩負責警衛、斥候、炊事、醫療、軍需、宣傳等職能,同時負責管理輔兵。這一切都是要保證人員配備整齊又不超過編製。”
郭嘉和陳琳互相對看了一眼,不約而同點了點頭,然後郭嘉問道:“是不是跟旅對應的曲的軍侯一定要改為旅帥,每部的校尉、司馬也要改為師帥、副師帥嗎?”
金良點點頭:“沒錯,曲的軍侯聽起來跟軍級指揮官軍帥相衝突,取消;部的校尉、司馬也取消,因為朝廷設立諸多都尉、校尉之職,甚為繁雜,中下層將士往往分不清楚。而且我準備在中央軍內部實行軍銜製度,從此以後,在中央軍內部,都尉、校尉都不再是軍職,而是軍銜。”
到了這裏,金良預感到會有某些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人對軍銜製度說三道四。
金良心裏冷笑道,你們以為我金良要設置的軍銜製度要原樣照搬嗎?那未免太小瞧我金良了吧。我要設置的軍銜製度絕對是脫胎於東漢,立足於東漢。
郭嘉、陳琳兩人用疑惑的眼神望著金良:“軍銜?什麽是軍銜?”
金良的中軍帳設在最高處,眺望著下麵正在休整的十六萬士卒,從那些士卒們崇敬的眼神裏,金良突然覺得,自己未來製霸三國的最大依靠並不是什麽世家大族,也不是什麽寒門庶族,自己最大的依靠便是這些苦哈哈的大頭兵,就是要靠著他們的槍杆子,自己才能平定天下。那些世家大族或寒門庶族地主們的支持,純粹是錦上添花,並不能起到根本作用。自己真正要拉攏、要團結、要取悅、哪怕犧牲掉其他利益也要保證他們的利益的集團便是軍人集團。(未完待續)
ps:這個編製隻是借鑒一些網上所穿。本人隻是小小的作者,平民。對於軍隊裏的東西真的不曉得啊!
隨後何太後又慷慨地把盧植、蔡邕、馬日磾、劉弘、黃琬、楊彪、鄭泰等人都封了侯,除了盧植之外,其他人不過就是從龍之功罷了,隻封了鄉侯,隻有盧植封了杞縣侯。金良的麾下高級將領如高順、黃忠、張遼、王越、眭固、張頜、高覽、盧衝、韓浩、陳琳、徐晃、郝昭等人都被封了亭侯,唯有名聲不彰又刻意低調的郭嘉和更早就派出去做任務得張任沒被封侯。
至於金良麾下中低級將領的封賞則有金良親自負責,朝廷就不便細問。封賞完畢,皆大歡喜。
何太後便又輕啟朱唇:“察原羽林中郎將潘明與洛陽偽太傅袁隗有勾結,預謀造反,被本宮察覺,當場處斬。現在羽林中郎將短缺,諸位大臣各有良將推薦?”諸位輔政大臣各自推薦了幾個人選,都是何太後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不知根底的,何太後全都否決。
金良方啟奏道:“吳崇吳仰之,不知太後可有印象?”
何太後眼前一亮:“便是此人做事得力,才使得移花接木之計成功,本宮與天子金蟬脫殼,逃離董卓的魔掌,怎奈吳崇無端投降董卓,實在是讓本宮想不透想不通啊。”
“吳崇那是假降。是微臣安排的。”金良笑道:“微臣命史阿和吳崇假裝投降董卓,一是為了拖延時間,掩護我軍撤離。二是為了藏好宮中珍寶,三是為了繼續完成另外一條計策,現在史阿還在洛陽繼續執行任務,吳崇已經回來報信,現在就在帳外,太後要不要見他?!”
“有功之臣,快快有請!”
吳崇來到帳內。向天子和太後叩頭施禮。諸位大臣見他能從董卓嚴密控製的洛陽城裏安然回來,又舉止得當。彬彬有禮,便同意了何太後讓吳崇負責宮中防禦,怎奈吳崇年紀不大,資曆不深。便先做羽林都尉,待日後資深了再做晉升。吳崇其實不願意防守宮禁整天無所事事,很想跟著金良衝鋒陷陣建功立業,金良便答應他,若是有了更適合做羽林中郎將的人選,便讓他回來飛虎軍,跟金良曆練一年後外放做一曲軍侯。
至於留在洛陽的史阿,等他勝利完成任務以後,便回來做郭嘉的副手。負責暗部的外務。
散了朝會以後,金良刻意留在最後麵才走,臨走前。他悄聲問何太後:“昨晚睡得好嗎?”
“睡得很好!”何太後白了一眼金良,這家夥最喜歡裝腔作勢了:“我以後睡不好,可以找你議事嗎?”
“當然可以!能為太後效勞乃微臣的福分。”
金良笑而轉言道:“太後明鑒,微臣家中尚有兩位嬌妻美妾,她們也睡不好,怕是不能天天前來與太後議事。”金良還要回去給貂蟬她們交公糧呢。
“本宮明白。那你以後就每三天來一次吧,記得來之前要準備充分啊。”
“每四天一次。算是蔡琰、貂蟬、何蓮每人各輪一天!”
這何太後還真把自己當成金良的女人了,可是你不能給金良開枝散葉,金良又何必在她那裏頻繁浪費種子呢。?金良心裏暗道:(去是可以去,但是不能再像昨晚那樣一夜七次郎了,要多存點種子散在蔡文姬、貂蟬那裏,讓原來曆史上從未有過子嗣的貂蟬懷上一兒半女吧。)
前去參加朝會的陳琳、韓浩和高順、黃忠、張遼等高級將領也陸續來到金良的軍帳中。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個朝廷真正的話事人是金良,而不是那什麽輔政大臣和太後。明眼人都能看出太後自從處斬潘明、幽閉花陽君之後對金良產生的無條件信任,也看出金良對其他五位輔政大臣的影響力。表麵上盧植是太傅,是下臣裏麵權柄最重的,實際上卻是掌握了軍權軍心的金良控製了大局。
本來黃忠、王越、夏牟、馮芳等外係將領對金良的態度很平淡,隻是把金良當成何太後的代理人,但經過金良這一路的精彩表現,這幾個人都折服了,他們也看出何太後和天子劉辯的不成器以及金良在未來襄陽政權的位置,作為軍隊將領的他們恐怕這一生都要在金良的掌控之中,既然如此,不如早點認作主公吧,不然一直會被金良當成旁係將領而區別對待。金良也陸續派了郭嘉、陳琳和韓浩去說服他們,他們感念金良對他們的器重,決定效忠金良。
來的路上黃忠、王越、夏牟、馮芳跟張奎、李升、王都三人商議,說到了中軍帳就拜服金良認作主公。
張奎三人臉上都有猶豫之色,黃忠是一個爽直的人,便喝道:“誌不同道不合,何必勉強。”
從此以後,張奎三人徹底斷絕了成為金良嫡係將領的可能。
金良趕到中軍帳,剛剛坐穩,黃忠、王越、夏牟和馮芳都拜伏在地:“我等願拜金良為主公,終此一生,忠貞不二,雖肝腦塗地,亦在所不辭。”
金良忙上前把四人攙扶起來:“你們四位皆比我年長,卻跪伏於我,我實在不敢受之。”????黃忠、王越、夏牟三人之才皆非在口舌,不知如何應對,馮芳笑道:“我等拜服的是主公的才德,而並非主公的年歲,不然我們早就留在洛陽跟隨袁隗那老匹夫了。”
金良對馮芳印象甚深,主要是因為他有一個十分貌美的女兒,記得史上所載,馮芳攜女前去依附袁術,袁術強娶馮芳之女。
金良數日前曾見過馮芳之女馮媛。長得明眸皓齒,笑語嫣然,有傾城之色。難怪後來被袁術立為皇後,金良頓時產生了覬覦之心,便對這人上了心。本來以為這個馮芳是一個酒囊飯袋,沒想到竟然也有些許辯才,看來以後看人要全麵一點兒。有人在將領的位置上卻因不懂兵法被認為是一個廢物,但是若讓他去治理地方,他沒準就是一個大才。但若是反過來,比如讓蕭何去領兵打戰。讓韓信去主持政事,那麽漢初三傑能完蛋兩個。
人才有沒有安頓好位置,便是主公的責任,而不隻是人才自己的事情。像袁紹、劉表都有很多人才去投奔,可惜他們知人而不擅用,落得敗亡的下場。
金良聞言大喜:“馮將軍之言甚和我意,在我軍中,不論背景、出身、年齡,隻論本領、功績,我素知你們四位的才能,相信你們必定會建立越來越多的功績,有一些位子就是留給你們的。隻要您們好好表現,就不用擔心沒有機會名垂青史。”
這個時代的人雖然智謀奇出,但都講究個“士為知己者死”。一個主公,若有威望,又肯折節下士,很多賢才,尤其是像黃忠這種出身草莽的武將感激涕零,對金良更加忠誠。
郭嘉見四位大將已拜金良為主公。便將今天議事的主題講出:“主公,您麾下軍隊的製度一定要有些改變。比如,不能再用並州軍這個稱呼了,必須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讓他人一想到這個名字,就說這是金良金賢霆的什麽軍。這個名字用來凝聚軍心士氣,凝聚將士對您的忠誠,凝聚各地諸侯對您的敬意!”
金良細想一下,是啊,現在並州由右車騎將軍朱儁執掌,自己又要領兵鎮守荊州,再者自己領的軍隊已經不僅僅是原來的八千並州鐵騎了,收編了二萬多禁軍,現在又收編了一萬白波賊、二千山越騎兵、十多萬黑山賊,隊伍甚是龐雜,繼續再用並州軍這個稱呼很不適合,該用什麽稱呼呢?
金良思前想後,忽然想起了某一個傳說裏的情形,那個時候的合法政府的領袖的嫡係軍隊被稱為中央軍,那位領袖指揮中央軍掃平了許多地方割據軍閥,跟自己現在的情形很是相似,不如自己的嫡係軍隊也按這個套路命名,現在自己本省的情況就是軒轅黃帝讓保衛人類那就命名為中央軍吧。
隻是這個稱呼在東漢末年應屬史無前例,估計不會被兩位謀士采納。金良心裏暗笑,就算是自己來惡搞一下曆史吧。
金良心中竊笑,麵上卻鄭重其事道:“不如叫做中央軍吧。”????陳琳想了一下,點點頭:“《韓非子?揚權》上說,‘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四方謂臣民,中央謂主君,主公領軍拱守天子,以天子之名討伐四方不臣之諸侯,名為中央軍,名正言順,恰如其分,善哉!”
金良愕然發愣,他純粹是想來個曆史惡搞,根本沒想到竟然有典籍可以印證,有心換一個名字,卻發現陳琳說得很有道理,自己無法反駁,隻得硬著頭皮用了“中央軍”的稱呼。
定下了中央軍的稱號後,郭嘉進言道:“聞聽主公有意勸諫太後和天子重用尚書台,設立六部以分三公九卿之權,既然尚書六部已經用了‘部’這個編製,那麽軍隊裏便不宜再用‘部’,應該換用其他編製名稱。再者主公已在屯田兵的編製裏用掉了‘屯’,正規軍編製裏就不能再用屯。”
金良雖然早有打算,但依然問道:“部曲製度,已經沿用百年,怎能說改就改?”
郭嘉笑道:“首先,軍製與政製相衝突,必定要先換軍製,政製不可能會為軍製而作改動;其次,主公挾擁戴天子之功,又有大破白波賊、黑山賊的功勞,已經有了更改軍製而不被大臣彈劾的威望,而且主公已經把這事情上奏朝廷了,更何況主公更改的隻是名字,而且這個名字還有史可考,有據可查。”
金良疑惑道:“什麽名字可以取代“部”、“屯”?”
郭嘉笑道:“《周禮-夏官司馬》裏曾言,‘凡製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部可改成軍,曲可改成師,屯可改成旅。一切均用周禮製度,則無畏那些大臣非議。”
金良苦笑著搖搖頭:“我不是畏懼那些大臣的非議,而且通過曆史典籍都應該回到周朝已經用了軍、師、旅之類的軍隊編製,至於營這個編製更是頻繁使用。那些人個性衝動。容忍不了自己常識以外的事物,對於那樣的人。我很頭痛。”
郭嘉奇怪道:“主公竟然這麽在乎他們的意見?”
金良笑而不答。
一旁的陳琳卻怒道:“主公,這是您自己的軍隊,如何編製是您的權力,您又何必在乎一些人的非議。更何況您這麽編製是引經據典,並未胡亂使用,他們沒有資格非議您。主公,您應該拿出一點兒生殺予奪的氣魄來,不要因為某些微不足道的人而瞻前顧後浪費時間!”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金良暗自思量,自己穿過來以後,有個病態的心理,總是以為有人在看著自己的穿越曆程。自己這一路過來,太在乎某些人的看法,卻忽略了自己穿越過來的意義。要明白。自己是為了自己而活!為了自己而戰鬥!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存在!在自己的世界裏自己就是神,就要主宰一切,不能聽任某些本來就不在乎自己的人的蜚短流長而經常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想到這裏,金良毅然決然道:“我早就看那個屯、曲、部的編製既拗口又不順眼了,幹脆就改過來,屯改成營。曲改成旅,部改成師。師上麵設軍,就按照周禮上麵的五五編製,不,改成五四編製。”
作為征南將軍主簿兼記室令史的陳琳一邊記錄,一邊追問道:“主公,這五四編製法是怎麽樣的?”
金良閉目養神,好好穩定了一下剛才激動的心情,才清清楚楚地把自己對軍製的改變說了出來:“伍,五人成一伍,設置正伍長一人;兩,五伍為一兩,共二十五人,設正副兩長各一人,原本是設兩司馬,現改為兩長;隊,四兩為一隊,共一百人,設正副隊長各一人,原來是設隊率,現改為隊長;營,五隊為一營,共五百人,設正副營帥各一人;旅,四營為一旅,共二千人,設正副旅帥各一人;師,五旅為一師,共一萬人,設正副師帥各一人;軍,四師為一軍,共四萬人,設正副軍帥各一人。每一級戰鬥單位裏,都按照第一到第五來排最強到最弱的戰鬥單位,比如赤衛隊便是第一軍第一師第一旅第一營第一隊,以此類推。每一級的正副統領兼領下一級的第一第二戰鬥單位的統領,比如正旅帥擔任第一營的營帥,副旅帥擔任第二營的營帥,如此類推。營是戰鬥紮營行軍等活動的最基本單位,營級以上開始有降二級的直屬機關,包括警衛、斥候、炊事、醫療、軍需、宣傳等職能,比如營有一個直屬兩,這個直屬兩負責警衛、斥候、炊事、醫療、軍需、宣傳等職能,同時負責管理輔兵。這一切都是要保證人員配備整齊又不超過編製。”
郭嘉和陳琳互相對看了一眼,不約而同點了點頭,然後郭嘉問道:“是不是跟旅對應的曲的軍侯一定要改為旅帥,每部的校尉、司馬也要改為師帥、副師帥嗎?”
金良點點頭:“沒錯,曲的軍侯聽起來跟軍級指揮官軍帥相衝突,取消;部的校尉、司馬也取消,因為朝廷設立諸多都尉、校尉之職,甚為繁雜,中下層將士往往分不清楚。而且我準備在中央軍內部實行軍銜製度,從此以後,在中央軍內部,都尉、校尉都不再是軍職,而是軍銜。”
到了這裏,金良預感到會有某些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人對軍銜製度說三道四。
金良心裏冷笑道,你們以為我金良要設置的軍銜製度要原樣照搬嗎?那未免太小瞧我金良了吧。我要設置的軍銜製度絕對是脫胎於東漢,立足於東漢。
郭嘉、陳琳兩人用疑惑的眼神望著金良:“軍銜?什麽是軍銜?”
金良的中軍帳設在最高處,眺望著下麵正在休整的十六萬士卒,從那些士卒們崇敬的眼神裏,金良突然覺得,自己未來製霸三國的最大依靠並不是什麽世家大族,也不是什麽寒門庶族,自己最大的依靠便是這些苦哈哈的大頭兵,就是要靠著他們的槍杆子,自己才能平定天下。那些世家大族或寒門庶族地主們的支持,純粹是錦上添花,並不能起到根本作用。自己真正要拉攏、要團結、要取悅、哪怕犧牲掉其他利益也要保證他們的利益的集團便是軍人集團。(未完待續)
ps:這個編製隻是借鑒一些網上所穿。本人隻是小小的作者,平民。對於軍隊裏的東西真的不曉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