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良無奈地笑道:“文和,我已經有一個月沒有見到家人了,很想念她們,不如你明天再來!”
賈詡緊忙搖搖頭:“這是我方剛剛截獲的軍事情報,青州黃巾管亥部準備借著黃河結冰之際,奇襲黎陽城,管亥有百萬黃巾,而黎陽隻有張遼部的一萬戰兵一萬輔兵,勢單力薄,恐難抵抗!”
金良想到曆史上確實有叫管亥的人物,凡是曆史上能留名的多多少少還是得重視的。
《管亥,表字不明,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的將領。孔融屯兵都昌時,他率軍圍攻孔融,孔融派太史慈前去向劉備求救,他被劉備的援軍擊退。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管亥曾經一合斬殺孔融的大將宗寶,後與關羽大戰數十合後被斬。
管亥出馬曰:“吾知北海糧廣,可借一萬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孔融叱曰:“吾乃大漢之臣,守大漢之地,豈有糧米與賊耶!”管亥大怒,拍馬舞刀,直取孔融,融將宗寶挺槍出馬;戰不數合,被管亥一刀,砍宗寶於馬下。孔融兵大亂,奔入城中。管亥分兵四麵圍城,孔融心中鬱悶。糜竺懷愁,更不可言。次日,孔融登城遙望,賊勢浩大,倍添憂惱。忽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賊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開門”。孔融不識其人,不敢開門。賊眾趕到壕邊,那人回身連搠十數人下馬,賊眾倒退,融急命開門引入。其人下馬棄槍,徑到城上,拜見孔融。融問其姓名。對曰:“某東萊黃縣人也,覆姓太史,名慈。字子義。老母重蒙恩顧。某昨自遼東回家省親,知賊寇城。老母說:‘屢受府君深恩。汝當往救。’某故單馬而來。”孔融大喜。原來孔融與太史慈雖未識麵,卻曉得他是個英雄。因他遠出,有老母住在離城二十裏之外,融常使人遺以粟帛;母感融德,故特使慈來救。
當下孔融重待太史慈,贈與衣甲鞍馬。慈曰:“某願借精兵一千,出城殺賊。”融曰:“君雖英勇,然賊勢甚盛。不可輕出。”慈曰:“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來;如不能解圍,慈亦無顏見母矣。願決一死戰!”融曰:“吾聞劉玄德乃當世英雄,若請得他來相救,此圍自解。隻無人可使耳。”慈曰:“府君修書,某當急往。”融喜,修書付慈,慈擐甲上馬,腰帶弓矢,手持鐵槍。飽食嚴裝,城門開處,一騎飛出。近壕。賊將率眾來戰。慈連搠死數人,透圍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請救兵的,便自引數百騎趕來,八麵圍定。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麵射之,無不應弦落馬。賊眾不敢來追。太史慈得脫,星夜投平原來見劉玄德。施禮罷。具言孔北海被圍求救之事,呈上書劄。玄德看畢。問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東海之鄙人也。與孔融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氣誼相投,有分憂共患之意。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告,危在旦夕。聞君仁義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鋒突圍,前來求救。”玄德斂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耶?”乃同雲長、翼德點精兵三千,往北海郡進發。管亥望見救軍來到,親自引兵迎敵;因見玄德兵少,不以為意。玄德與關、張、太史慈立馬陣前,管亥忿怒直出。太史慈卻待向前,雲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雲長,數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於馬下。太史慈、張飛兩騎齊出,雙槍並舉,殺入賊陣。玄德驅兵掩殺。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便驅兵出城。兩下夾攻,大敗群賊,降者無數,餘黨潰散。》
金良想罷趕忙派人招來剛剛離去的滿寵,金良看著滿寵和賈詡:“你們這兩個組織是怎麽回事,怎麽一點兒溝通都沒有,伯寧你下麵探知到黎陽附近幾個世家大族與管亥勾結,文和你探聽到管亥想要起兵攻打黎陽,你們為何不把這兩個情報互通有無一下呢?”
賈詡歎息道:“主公,我沒有想到他那個剛剛成立才一個多月的組織能夠探查到這樣的情報,再說協調兩個組織的情報應屬郭奉孝之責。”
金良臉色一沉:“文和,莫要推卸責任,奉孝隻是起到協調作用,相互溝通互相配合還多靠你們,我希望你們暗部、內務部和暗香司要主動地、積極地溝通交流,要緊密配合,共同搭建一個密集的情報的網絡,把敵人的方方麵麵都掌握在我們中央軍手裏。我希望,以後每一個敵人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在你們三個情報組織那裏反映出來!”
已經年過四十甚是老成的賈詡一直不住地點頭稱是,二十多歲的滿寵年輕氣盛,聽金良這麽一說,猛然搖頭,直言道:“主公,我不太同意,若是這三個組織裏麵有一個組織的下屬叛逃到敵方,那我們不但是一個組織遭殃,其他兩個組織也要被波及,我覺得,三個組織保持必要的溝通是好的,但不能由我們組織內部來溝通,而是要由郭奉孝來負責重點情報的溝通,從而避免內部泄密對三個組織的同樣打擊!”
金良覺得滿寵說得很一定的道理,便忽略了滿寵剛才桀驁的態度,疑問道:“每個情報都經過郭嘉周轉,三個組織之間的配合必然遲緩,起不到迅速應變的效果!”
滿寵剛剛說出那樣直接的話,話一出口,便有些後悔,後來見主公並不介懷他剛才的無禮,心裏便有一絲寬慰和欽佩,微微笑道:“主公,每個情報組織一經得到情報,都會迅速反應給相關人員,並不會影響軍機,至於情報組合協調配合滯後,總比情報泄露要好吧。”
金良認可滿寵所說的,決心把三個情報組織的協調配合全部交給郭嘉負責。自己以後盡量不插手,將大部分精力集中在領兵作戰和戰略布局上。
既然滿寵的內務部、賈詡的暗部都得到管亥的青州百萬黃巾準備襲擊黎陽的張遼部,那這個情報就確實無誤。金良便迅速調高順、高覽兩個師團前去支援張遼師團,因為金良的飛虎軍和黃忠、眭固兩個師團已經回到襄陽可以防守襄陽。
金良為了確保黎陽不失。還命令屯聚在黃澤的典農中郎將韓浩統領麾下二萬護田兵前去援助張遼。金良隨後又被負責招賢館的陳琳攔住,陳琳一定要讓金良去會見最近一個月內投奔中央軍的賢才。
金良那求賢似渴的名聲已經響徹整個大漢,他不能自己砸自己的招牌,便跟著陳琳去了招賢館。
曆史上,東吳孫權設立招賢館,命顧雍、張紘延接四方賓客,得到會稽闞澤、彭城嚴畯、沛縣薛綜、汝陽程秉、吳郡朱桓、陸績、吳人張溫、烏傷駱統、烏程吾粲等人,這些人都為東吳的興盛立下汗馬功勞。
金良有念於此。便在襄陽設立了招賢館,讓擅長待人接物的陳琳負責。
陳琳此時雖然兼任少府,但少府的權力已經被下麵那些太醫令、太宮令、太史令、尚方令等令、丞分擔,陳琳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少,金良便讓他兼管招賢館,好發揮他巧舌如簧、長袖善舞。招賢館不單隻是接待四方投效人員,還負責起草招賢布告、處理往來函件,正好可以發揮陳琳的文采。
這招賢館名義上是朝廷設立的,所以讓九卿之一的陳琳負責,也不會遭人非議。實際上這個招賢館裏的所有英才都會預先被金良中央軍甄選一遍,然後才把剩下的交給朝廷其他各司衙門。
招賢館靠近襄陽南門,共有十個院落。每個院落都有三層小樓,整個招賢館總共能夠容納三百多名賢才居住。
金良在外作戰了將近一個月,在這一個月裏陸續投奔的賢才足有五六百人,有些是金良慕名已久,並派人征召的,這樣的人很少;有些是沒什麽名聲,卻對自己才能很有信心,揭了金良的招賢榜的。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招搖撞騙的,但金良深感孟嚐君得雞鳴狗盜之輩相助、信陵君得侯嬴朱亥佐助的禮賢下士的典範。不再重蹈曹操錯過張鬆、孫權錯過龐統、劉備差點錯過龐統的錯誤,便在領兵作戰之前一再叮囑陳琳。莫要輕視任何前來投奔的賢才,隻要他能展露才能。不管是什麽樣的才能,都要讓他住在招賢館裏,等待金良回來麵試。
金良知道來了五百多賢士,心裏甚是高興,笑著對陳琳說道:“攬天下英才而為我用,何愁大業不成!”
陳琳卻苦著臉說道:“主公,來得多是無名之輩,主公之前在洛陽派人征召的賢才大部分都拒絕前來。”
金良非常平靜地問道:“在洛陽的時候,我聲名不顯,沒有多少賢才投奔是可想而知的,我們到了襄陽以後,我大破白波賊、南匈奴、黑山張燕、黑山於毒,名聲逐漸響亮起來,又有太傅盧植、太師蔡邕、太保馬日磾、司徒楊彪、太尉劉虞、司空劉弘、尚書令黃琬、涼州牧皇甫嵩、並州牧朱儁為我盟友,慕名而來的賢才應該多起來才是啊。”
陳琳依然苦笑道:“主公說的沒錯,我們在洛陽的時候過於樂觀,派了一些普通士卒前去征辟那些賢才,那些賢才多說‘未聞世上有金良’而拒絕了我們,願意來襄陽的張機是因為主公答應委任他為太醫令,華佗前來襄陽是抱著跟張機競爭的心態,滿寵則是因為跟郭嘉、徐晃有交情,真正因為我們的征召書信而來的沒有一個!我們到了襄陽,派出文吏前去征辟,並一一許諾官職,這才勉強招來了幾個,還有十幾個正在路上。”
金良心裏狂受打擊,麵上表情還依然是那麽平靜:“呃,你先告訴我,到底是那些人不肯前來?!”
陳琳看金良表情如常,以為金良心境好,先說了一下豫州的賢才:“豫州的許褚、劉馥拒絕前來。”
金良皺起眉頭,甚是不解地問道:“許褚、劉馥為何不願前來?!”
陳琳搖搖頭:“許褚乃是譙縣豪強,許家宗族壯丁足有五千多人,還修築了塢堡。兩年前。汝南葛陂賊兵有二萬多人前去攻打許家塢堡,許家箭矢用完了,許褚便讓許家老少男女都去搬來石頭往塢堡外麵砸。賊兵不敢靠近。賊兵圍困塢堡多日,堡內糧食將盡。許褚便假意與賊請和,商量用牛換取糧食,賊兵把牛牽走後,牛又跑了回來,許褚便去陣前,拉著牛尾行走百餘步,賊兵大驚,不敢再來取牛。從此淮、汝、陳、梁之地,聽到許褚之名便深感畏懼。許褚還蓄養了數百俠客,縱橫豫州,無人敢當。
許褚有賴於此,當我們第一次前去征召,他便說大大咧咧地說,從來沒聽過天下有個金良。我們第二次又派人前去征召,他說許家宗族皆不願遠離故土,等金良那天打過來了我再投不遲!”
《許褚(chu,見《辭海》)字仲康。譙國譙人(今安徽亳州)。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
許褚在漢末時聚集壯丁和宗族數千,共同修建防禦設施來抵禦賊兵入侵。當時汝南葛陂賊兵萬餘人攻打許褚,許褚寡不敵眾,戰得精疲力盡,箭矢也用完了,下令男女都去找大石禦敵。當敵兵衝上來時,許褚飛石退之,於是賊兵便不敢靠近。直到糧食將盡,許褚假意與賊請和。商量用牛換取食物。賊兵把牛遷走後,又自己跑了回來。許褚便去陣前,拉著牛的尾巴行走百餘步。賊兵大驚,不敢再來取牛。從此淮、汝、陳、梁之地,聽到許褚之名都感到畏懼。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占領淮、汝,許褚遣眾歸順曹操,即日拜都尉,引入宿衛。
建安三年(198年),跟隨曹操征討張繡,許褚為先鋒,斬賊首萬餘,遷校尉。
建安四年(199年),跟隨曹操在官渡和袁紹對峙。當時徐他等人想要謀殺曹操,因許褚總伴隨在左右,不敢下手。一直等到許褚離開休息期間,徐他等懷揣利刃來見曹操。當時許褚在家裏心神不寧,就立即回到曹操身邊。徐他等入賬見到許褚,大驚失色,許褚見狀況不對,即刻斬殺徐他等人。事後,曹操更加信任許褚,出入同行,不讓他離開身邊。
建安九年(204年),隨曹操圍鄴城,有戰功,賜爵關內侯。
建安十六年(211年),隨曹操征討韓遂、馬超於潼關。曹操將要渡河,到了河邊,讓大軍先行,自己和許褚及虎士百餘人斷後。這時馬超率步騎萬餘,來劫殺曹操,箭矢如雨。許褚對曹操說:“賊兵多,現在我們的部隊已經過河,您也該走了。”於是扶曹操上船,賊兵勢不可擋,餘下的部隊都爭著上船,船超重將沒。許褚斬殺攀船者,左手舉著馬鞍來為曹操擋箭,右手推著船渡河。當日,如果沒有許褚,曹操就危險了。
後來,曹操與韓遂、馬超等單獨談話,左右皆不隨行,僅帶許褚一人。馬超自負其勇力絕人,想要暗中偷襲曹操,但平日經常聽聞許褚的大名,懷疑隨從的即是此人。於是問曹操:“曹公的虎侯在哪裏?”曹操用手指了指許褚,許褚怒目視之,馬超不敢動。數日後,曹軍擊敗馬超軍,交戰中許褚親自斬得敵軍首級。許褚因此次護衛作戰有功,官封武衛中郎將。而因為馬超問起虎侯,虎癡之名從此為天下稱道,甚至有人以為這就是許褚的姓名。
此後,曹操宗族大將曹仁從荊州趕來朝謁,曹操在自己寢殿尚未出來,曹仁在殿外遇見許褚,邀他去旁邊偏室坐下交談。許褚隻說了一句“魏王快出來了”,便轉身返回殿內,招致曹仁記恨。有人問許褚:“征南將軍曹仁是宗室重臣,屈尊找你說話,你為什麽要推辭?”許褚回答:“他雖然是親族重臣,但卻是鎮守外藩之將。而我許褚卻是負責內部守備的,我們要說話在公開場所就可以了,何必到私下說。”曹操聽說後,更加喜愛許褚,升任中堅將軍。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許褚痛哭吐血。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封許褚萬歲亭侯,升為武衛將軍。總督中軍禁兵。許褚深得曹操家族的信任,曹操死後繼續負責曹丕的警衛工作。許褚下屬的警衛部隊中。很多都是劍客,其中也有數十人官封將軍,數百人封都尉校尉。
太和元年(227年),曹叡即位後,又進封許褚為牟鄉侯,邑七百戶,同時亦賜其子一人為關內侯。許褚病死後,被追諡為壯侯。此後曹叡思念許褚忠心。又封了他兩個子孫關內侯。
曆史評價
曹操:“此吾樊噲也。”
陳壽:“褚性謹慎奉法,質重少言”、“許褚、典韋折衝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
馬超乃問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顧指褚,褚嗔目盼之。自此始也。軍中以褚力如虎而癡,故號曰虎癡;是以超問虎侯,至今天下稱焉,皆謂其姓名也。
李儼:“許仲康之忠勇,乃齊其位。”
張說:“思齊忠壯而異材,求之古人,張飛、許褚等也。”
馬端臨:“徐佗謀逆而許褚心動。忠誠之至遠同於日,且潼關之危,非褚不濟。褚之功烈有過典韋。”
朱邦衡:“破張繡之役,斬首萬計,皆褚等先登陷陣之功也。”
羅貫中:“天下瓜分漢欲亡,四方豪傑盡鷹揚。葛陂許褚投降後,自此何憂呂布強!”
“凜凜威風鎮九州,當年許褚果如虎。隻因孟起軍前見,天下從茲播虎侯。”
“臂挽鞍鞽護主身,手持篙楫在波津。若非許褚傾心救,孟德應為泉下人。”》
金良很欣賞典韋。因為典韋是一個呼嘯山林快意恩仇的獨行俠,與之相反。金良有些討厭許褚,也許就是討厭他是擁兵一方的地方豪強。就是因為這些擁兵自保又自相殘殺的地方豪強,人數居多的漢人才打不過人數稀少的五胡,像許褚這種地方豪強,往往會在胡人打過來的時候投降做漢奸,無論是五胡亂華時期,還是北宋末、南宋末、明末、民國時期,概莫能外,君不見抗日戰爭時期那些二鬼子漢奸大多都是地方土豪演化的。
金良討厭許褚,更因為他在那段曆史上是曹操的忠狗,是一個很胖的忠狗,算是自己的宿命仇敵之一,當然金良現在討厭許褚的原因是兩次都不給自己麵子,非常粗暴冷淡地拒絕了自己的征召。
金良冷笑道:“等我打到譙縣,早已猛將如雲,兵強馬壯,手下已有黃忠、典韋、王越、趙雲等蓋世猛將,我又何必再用許褚,再去容忍許褚那個獨立塢堡的存在?!許褚,從你第二次拒絕我金良,你的頭已經不屬於自己了!”
陳琳見金良的脾氣開始發作了,心裏一驚,猶豫著不肯往下說。
金良哈哈大笑道:“孔璋,這些人不來投奔我們,反倒讓我覺得有些意思,無敵的日子實在太寂寞了!對了,那個劉馥為何拒絕我?!”
《劉馥(fu)(?-208年),字元穎,沛國相縣(今安徽濉溪縣西北)人。東漢末年名守。
劉馥在東漢末年曾到揚州避亂,後在建安初年勸服袁術將領戚寄和秦翊帶著部隊一起去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興,任命他為司徒府掾屬。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討逆將軍孫策命其所屬的廬江太守李述攻
殺了曹操所屬的揚州刺史嚴象,而梅幹、雷緒和陳蘭等廬江人在江淮之間聚數萬人,當地郡縣都因江淮地區局勢混亂而殘破荒廢。當時,曹操正專注於在官渡之戰中對抗袁紹,難以抽身,認為劉馥可以穩定東南地區,於是表奏劉馥為揚州刺史。
劉馥受命後,單槍匹馬來到合肥空城,在那裏建立了揚州的新治所(原治所在曆陽);同時安撫和穩住梅乾和雷緒等地方武裝勢力,使他們安心駐紮,其後他們也陸續歸順,且向朝廷繳納貢賦。劉馥在任的數年期間,在當地大行恩惠與教化,百姓非常滿意他的治理措施,有數萬名以前因避亂而到附近州郡流浪的江淮人又都回到原居地。隨著人口漸長,劉馥又匯聚儒人雅士,興辦學校和進行大規模屯田,修建芍陂、茄陂、七門、吳塘等土壩蓄水灌溉稻田,使官府和百姓都有了糧食儲備。
他又建築高城壘作守護。積聚木石、以草和棕櫚葉編織大量草苫、儲存數千斛魚膏等作為作戰防禦準備。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劉馥逝世。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孫權進攻合肥。發動第一次合肥之戰。孫權圍城百餘日而未能攻破,但不久後連日下雨令到城牆快要崩塌。守軍於是用草苫蓋著城牆,而夜晚則點燃魚膏照明,觀看孫軍有何行動以作防備。孫權無法攻陷,同時揚州別駕蔣濟設計迷惑孫權,使其以為張喜援軍快到,最終孫權不得不退軍。
揚州士民因而更加追念劉馥,更認為春秋時盡力防守自己建造的晉陽城的董安於的功績也無法與劉馥相比。而劉馥所建的土壩和池塘,後世都一直沿用。
劉馥及繼任的揚州刺史溫恢。與當時的兗州刺史司馬朗、並州刺史梁習、豫州刺史賈逵、涼州刺史張既等六位刺史被陳壽載入三國誌,合為一傳敘述,讚頌其等是當時所有州刺史中“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裏”的典範。
曆史評價
陳壽《三國誌》:“自漢季以來,刺史總統諸郡,賦政於外,非若曩時司察之而已。太祖創基,迄終魏業,此皆其流稱譽有名實者也。鹹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裏,見述於後也。”
劉敞:“嘉佑二年。予為廬州從事,始以事至舒城觀,所謂‘七門三堰’者,問其居人:‘其田溉幾何?’對曰:‘凡二萬頃。’考於圖書,實魏揚州刺史劉馥所造。自魏迄今七百有餘歲雲。予於是歎美其功。”
包君廓:“馥、信有功,然吾聞於耆老而得羹頡侯信焉。”
洪邁:“揚州陷於孫權,獨有九江一郡,付之劉馥而恩化大行。”
劉鹹炘:“劉馥治揚,梁習治並。張既治雍、涼,溫恢治揚、涼。賈逵治豫,功皆甚著。”》
陳琳道:“那個劉馥。乃是宗親之後,第一次說從未聽過主公的名字,第二次則幹脆避而不見。”
金良對這個空有治政能力卻無眼光慘被曹操刺死的劉馥再無興趣,淡淡笑道:“說說緊靠冀州的荊州那些人才,我估計除了滿寵之外,其他人都不想過來投奔我吧!”
陳琳苦笑著點點頭:“主公,您說得很是,程昱、李典、呂虔、毛玠、梁習都拒絕了,哎,漏了一個,阮瑀來了。”
金良無奈地搖搖頭:“讓我猜猜,阮瑀前來多半是看在他恩師蔡太師邕的麵上吧!”
《阮瑀,字元瑜,陳留世家阮氏子弟,是曆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年輕時曾拜蔡邕為師,因得蔡邕指點,文章寫得十分精煉,聞名於當時。曆史上,曹操聞聽阮禹有才,為搜羅人才,召他做官,阮禹不應,後曹操又多次派人召見,匆忙中阮禹逃進深山,曹操不甘心,命人放火燒山,這才逼出阮禹,勉強應召。由於阮禹多次辭官不做,曹操在一次大宴賓客時,把他安排在樂隊之中,想煞一下他的傲氣,不想阮禹精通音律,即興撫弦而歌:“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一方麵歌頌了曹操的事業,另一方麵也表達了自己願為曹操效忠的思想。曹操聽完,大為高興,請他做司空軍謀祭酒。從此以後,曹操軍中檄文多出於他和陳琳之手。建安十六年,阮禹隨軍西征關中,曹操提筆想作些修改,竟不能增損半字。》
在曆史上,阮瑀的兒子比他有名的多,他兒子叫做阮籍。
陳琳苦笑道:“主公所料甚是。”
金良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阮瑀現在何處?”
陳琳指了指遠處的蔡邕府邸:“阮瑀現在他恩師的府邸做客。”
金良剛才去蔡家吃了一個閉門羹,一時片刻也不想再去被蔡老頭冷遇,便對陳琳說道:“你派人看著太師府,阮瑀出了太師府,若是回來招賢館便好,若是他強行離開襄陽,你要趕快派人把他拉到招賢館,由我說服他加入中央軍!”
那段曆史上,曹操如日中天的時候。阮瑀還不肯為他效力,金良也不能肯定阮瑀會看在恩師麵上為自己效勞,這個家夥跟那個司馬懿一樣。都非得曹操下死命令威脅才肯出來效力,他若不肯為金良效力。金良也想試試曹操的手段。
金良又問道:“那個呂虔,我願跟他結為兄弟,他卻為何拂我一片好意?”
陳琳說起呂虔,亦止不住滿腔的忿恨道:“這個呂虔實在可恨!他竟然說,寒門破戶之子,安能為我兄!”
金良怒極反笑道:“好一個呂虔!他如此看重家世,看樣子他是世家子弟了?!”
“呂虔所在的金家乃是兗州任城的世家大族,呂虔家有四千多家兵。橫霸一方,堪稱任城的土皇帝。”
金良冷冷一笑道:“靠血統繼承來的數千家兵算得了什麽,敢比我白手起家創立的中央百萬大軍嗎?呂虔,既然你不想成為我金家人,那你就給我從人間消失吧!”
“我們中央軍怎會有百萬人馬?”陳琳詫異地問道
“我現在身為征北大將軍,掌管司隸、並州、幽州、青州四州的軍事,又兼領度遼將軍,掌管北方胡事,你看我手裏能夠掌握多少兵力?”金良心中早已盤算過,但他不想讓部下變得隻懂得服從不懂得思考的
陳琳笑問道:“主公言說的百萬大軍。應該是包括地方郡兵、縣兵、鄉兵”
金良點點頭:“那是當然了,他們的家兵,跟我所說的鄉兵一般無二”
陳琳心裏有數了:“冀州合並了河內郡、東郡並稱為司隸。又從兗州、洛陽等地招攬了大量流民,司隸現在的總人口大概有六百萬,而並州合並了河東郡,也收回了西河郡,現在人口大概有二百萬,幽州在黃巾之亂時收納了許多流民,現在大概有四百萬人,青州雖屢經黃巾動亂,亦有二百萬人。總計有一千四百多萬人
按照主公全民皆兵的戰略,所有十五歲到五十歲的健康男女都編入軍籍。組成預備民兵,號稱鄉兵。占人口的四分之一,主公所轄這四州也能整編出三百五十萬鄉兵
嚴格一點兒,便不算鄉兵,以精銳的縣兵來算,縣兵大概占據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這四州也共有七十萬縣兵,再算占據人口五十分之一的郡兵,四個州的郡兵共計有二十八萬,光是郡縣兵合計起來已經將近百萬了
再說那些願意為主公驅使的胡人匈奴人共有八十萬人,這裏麵能夠出動的精銳騎兵應有四萬人,主公既已降服匈奴人,以後騰出手也降服烏桓人烏桓人共有四十萬人,這裏麵能夠出動的精銳騎兵應有四萬人,再加上其他各個族可供我們招募的騎兵亦有二萬多人,如此算來,能夠驅使的胡騎共有十萬
屯田兵團現在已經擴充到四十萬人,裏麵的護田兵足有四萬人
主公的中央大軍現在有兩個軍,每個軍有五個師,每個師有一萬戰兵一萬輔兵如此算來,中央大軍足有二十萬人馬,而且多是經曆過數番大戰的精兵
這樣一算,主公真的可以說自己手握百萬大軍”
金良哈哈大笑道:“現在幽州、青州還不在我中央軍治下這些民眾足有一半還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家仆、佃戶,多數還未編入鄉兵,孔璋你太樂觀了”
陳琳也大笑道:“便是折半了再折半,鄉兵也有近百萬,又何必在乎這些地方土豪不來投效”
金良又問道:“對了那個李典是什麽出身,也不願前來歸附?”
“李家是山陽郡巨野縣的世家大戶,李典的從父李乾早年曾追隨騎都尉曹操討伐黃巾,麾下有六七千人馬李典本人年少好學,博覽群書文武全才,眼光頗高”想必陳琳派去山陽郡的文吏從李典那裏並未得到什麽好的反應
金良恍然想起李典的從父李乾,在那段曆史上,曾依附於曹操,在金良襲兗州的時候,曹操派李乾回山陽郡安撫民眾,李乾手下有幾千家賓客,金良便派出薛蘭、李封試圖招降李乾,李乾不從,遂為薛蘭、李封二人所殺當時的兵馬是父死子繼,李乾死後,其子李整繼之,李整死後。李典便統領了那數千部曲這麽說來,李典跟金良有天然的冤仇,李典不來。也算冥冥中早有注定。
《李典(生卒年不詳),字曼成。曹操麾下將領。山陽郡钜野縣(今山東巨野)人。李典深明大義,不與人爭功,崇尚學習與高貴儒雅,尊重博學之士,在軍中被稱為長者。
李典年少時好學,不喜歡讀兵法,於是拜師讀《春秋左氏傳》,熟讀各種書籍。
李典的伯父李乾。有英雄氣概,在乘氏(地名)集合了好幾千食客。初平中,帶領眾人跟隨曹操,在壽張打敗黃巾軍,又跟隨曹操攻打袁術,征討徐州。
興平元年(194年),乘曹操攻打徐州之計,留守兗州的張邈、陳宮等反叛,迎接呂布入主兗州,曹操派李乾回到乘氏。安撫各縣百姓。呂布的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降李乾,勸其反叛,李乾不聽從。於是他們把李乾殺害。曹操派李乾的兒子李整帶領李乾的部隊,和其他將領攻打薛蘭、李封。薛蘭、李封被打敗,李典因為跟隨平定兗州的各縣有功,升遷為青州刺史。李整死後,李典改任潁陰縣縣令,擔任中郎將,統領李整的部隊,曹操覺得李典是個可造之材,讓他試著管理百姓。升遷為離狐太守。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兩軍對抗,李典帶領家族的人以及所轄部隊運輸糧食布匹供應軍需。袁紹被打敗以後。任命李典裨將軍,在安民屯兵駐紮。
後來曹操在黎陽攻打袁譚、袁尚。派遣李典與程昱等將領用船運輸軍糧。趕上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帶領部隊駐紮在河上,斷絕了水道,曹操下令李典、程昱說:“如果船過不去,就走陸路。”李典與各將領商議說:“高蕃的部隊缺少兵甲隻是依仗水勢,士兵有輕敵的心思,攻打他們一定能夠取勝。在軍隊可以不聽聖旨;隻要是有利於國家的事,自己做主也可以,應該立即攻打。”程昱也這樣認為。於是向北渡過黃河,攻打高蕃,取得大勝,水路終於暢通。
建安七年(202年),劉表派劉備向北進攻葉縣,曹操調動大將夏侯惇、於禁、李典抵抗劉備,劉備將陣線後撤至博望與曹軍對峙。一天早晨燒掉營地撤退了,夏侯惇率領部隊追擊劉備,李典說:“敵人無故撤退,懷疑肯定有埋伏。南邊的道路狹窄,草木又濃密,不能追擊。”夏侯惇不采納他的意見,和於禁一同帶兵去追擊,李典留守。夏侯惇等人果然中了劉備軍的埋伏,戰況對他們不利,李典帶兵去救援,劉備望見夏侯惇的救兵到了,於是撤退了。
建安九年(204年),跟隨曹操圍攻鄴城,鄴城平定以後,會同樂進在壺關圍攻高幹,在長廣攻打管承,都取得勝利。升遷為捕虜將軍,封為都亭侯。李典的族人部下三千多戶,居住在乘氏,李典自願請求遷徙封地到魏郡。曹操笑著說:“你想效仿耿純嗎?”李典謝罪說:“我性格懦弱功勞微薄,但是封賞的爵位太大,確實應該全家族的人都一起效力;另外天下還沒有平定,應該遷徙到魏郡之郊,來防禦四方變亂,並不是效仿耿純。”於是遷徙部下族人一萬三千多口到鄴縣。曹操讚揚他,加封為破虜將軍。
建安十四年(209年),一說建安二十年(215年),李典與張遼、樂進在合肥駐紮,孫權指揮大軍圍攻合肥,張遼打算按照命令出城交戰。樂進、李典、張遼平常都互不和睦,張遼擔心他們不同意,李典慷慨的說:“這是國家大事,要看你的計策是否好,(如果可行)我怎麽能夠因為私怨而不顧大局呢!”於是指揮部隊與張遼打敗趕走了孫權。加封賞地住戶一百戶,加上以前的封賞共三百戶。
李典愛好學問,注重儒雅,從來不和別的將領爭搶功勞。尊敬賢士大夫,恐怕有禮節不周的地方,軍營的官兵都認為他是長者。三十六歲時去世,他的兒子李禎繼承他的爵位。
魏文帝曹丕代漢稱帝後,追念李典在合肥之戰的功績,諡為湣侯,追加李禎食邑百戶,另外又以百戶封了李典的另外一個兒子為關內侯。
正始四年(243年),李典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曆史評價
曹丕:“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賊至今奪氣,可謂國之爪牙矣。”
陳壽:“李典貴尚儒雅,義忘私隙,美矣。”“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
王沈:“典少好學,不樂兵事。”
孫盛:“至於合肥之守,縣弱無援,專任勇者則好戰生患,專任怯者懼心難保。且彼眾我寡,必懷貪墮;以致命之兵,擊貪墮之卒,其勢必勝,勝而後守,守而必固。是以魏武推選方員參以同異,為之密教,節宣其用;事至而應,若合符契,妙夫矣!”
沈林子:“耿純盡室從戎,李典舉宗居魏。林子雖才非古人,實受恩深重。”
張預:“孫子曰:‘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典不從太祖之命而破高蕃。又曰:‘佯北勿追。’典謂賊無故退而不可追。又曰:‘上下同欲者,勝。’典不以私憾害公,而率眾破權是也。”
蘇籀:“錯捐金帶子輿台,李典張遼安在哉。濟溺我應知大略,摧鋒人自得高才。”
胡三省:“操以遼、典勇銳,使之戰,樂進持重,使之守,薛悌文吏也,使勿得與戰。”
黃道周:“魏擊譚、尚,兵至黎陽。命典與晃,船運軍糧。高藩絕水,船不得行。藩軍少甲,恃水而強。典窺懈怠,****殺傷。既通水道,功不可量。劉皇伐鄴,惇、典守疆。忽燒屯去,惇欲追亡。典曰不可,設伏需防。惇不肯聽,被劫始忙。賴典救援,方兩相當。宗都甚重,散往招張。徒詣魏郡,彼此安康。遼欲擊賊,悉典仇方。典為國家,私憤久忘。盡力破賊,忠勇名揚。”
趙翼:“其以少擊眾,戰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戰,張遼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孫權兵十萬。”》(未完待續。)
賈詡緊忙搖搖頭:“這是我方剛剛截獲的軍事情報,青州黃巾管亥部準備借著黃河結冰之際,奇襲黎陽城,管亥有百萬黃巾,而黎陽隻有張遼部的一萬戰兵一萬輔兵,勢單力薄,恐難抵抗!”
金良想到曆史上確實有叫管亥的人物,凡是曆史上能留名的多多少少還是得重視的。
《管亥,表字不明,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的將領。孔融屯兵都昌時,他率軍圍攻孔融,孔融派太史慈前去向劉備求救,他被劉備的援軍擊退。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管亥曾經一合斬殺孔融的大將宗寶,後與關羽大戰數十合後被斬。
管亥出馬曰:“吾知北海糧廣,可借一萬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孔融叱曰:“吾乃大漢之臣,守大漢之地,豈有糧米與賊耶!”管亥大怒,拍馬舞刀,直取孔融,融將宗寶挺槍出馬;戰不數合,被管亥一刀,砍宗寶於馬下。孔融兵大亂,奔入城中。管亥分兵四麵圍城,孔融心中鬱悶。糜竺懷愁,更不可言。次日,孔融登城遙望,賊勢浩大,倍添憂惱。忽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賊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開門”。孔融不識其人,不敢開門。賊眾趕到壕邊,那人回身連搠十數人下馬,賊眾倒退,融急命開門引入。其人下馬棄槍,徑到城上,拜見孔融。融問其姓名。對曰:“某東萊黃縣人也,覆姓太史,名慈。字子義。老母重蒙恩顧。某昨自遼東回家省親,知賊寇城。老母說:‘屢受府君深恩。汝當往救。’某故單馬而來。”孔融大喜。原來孔融與太史慈雖未識麵,卻曉得他是個英雄。因他遠出,有老母住在離城二十裏之外,融常使人遺以粟帛;母感融德,故特使慈來救。
當下孔融重待太史慈,贈與衣甲鞍馬。慈曰:“某願借精兵一千,出城殺賊。”融曰:“君雖英勇,然賊勢甚盛。不可輕出。”慈曰:“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來;如不能解圍,慈亦無顏見母矣。願決一死戰!”融曰:“吾聞劉玄德乃當世英雄,若請得他來相救,此圍自解。隻無人可使耳。”慈曰:“府君修書,某當急往。”融喜,修書付慈,慈擐甲上馬,腰帶弓矢,手持鐵槍。飽食嚴裝,城門開處,一騎飛出。近壕。賊將率眾來戰。慈連搠死數人,透圍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請救兵的,便自引數百騎趕來,八麵圍定。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麵射之,無不應弦落馬。賊眾不敢來追。太史慈得脫,星夜投平原來見劉玄德。施禮罷。具言孔北海被圍求救之事,呈上書劄。玄德看畢。問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東海之鄙人也。與孔融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氣誼相投,有分憂共患之意。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告,危在旦夕。聞君仁義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鋒突圍,前來求救。”玄德斂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耶?”乃同雲長、翼德點精兵三千,往北海郡進發。管亥望見救軍來到,親自引兵迎敵;因見玄德兵少,不以為意。玄德與關、張、太史慈立馬陣前,管亥忿怒直出。太史慈卻待向前,雲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雲長,數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於馬下。太史慈、張飛兩騎齊出,雙槍並舉,殺入賊陣。玄德驅兵掩殺。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便驅兵出城。兩下夾攻,大敗群賊,降者無數,餘黨潰散。》
金良想罷趕忙派人招來剛剛離去的滿寵,金良看著滿寵和賈詡:“你們這兩個組織是怎麽回事,怎麽一點兒溝通都沒有,伯寧你下麵探知到黎陽附近幾個世家大族與管亥勾結,文和你探聽到管亥想要起兵攻打黎陽,你們為何不把這兩個情報互通有無一下呢?”
賈詡歎息道:“主公,我沒有想到他那個剛剛成立才一個多月的組織能夠探查到這樣的情報,再說協調兩個組織的情報應屬郭奉孝之責。”
金良臉色一沉:“文和,莫要推卸責任,奉孝隻是起到協調作用,相互溝通互相配合還多靠你們,我希望你們暗部、內務部和暗香司要主動地、積極地溝通交流,要緊密配合,共同搭建一個密集的情報的網絡,把敵人的方方麵麵都掌握在我們中央軍手裏。我希望,以後每一個敵人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在你們三個情報組織那裏反映出來!”
已經年過四十甚是老成的賈詡一直不住地點頭稱是,二十多歲的滿寵年輕氣盛,聽金良這麽一說,猛然搖頭,直言道:“主公,我不太同意,若是這三個組織裏麵有一個組織的下屬叛逃到敵方,那我們不但是一個組織遭殃,其他兩個組織也要被波及,我覺得,三個組織保持必要的溝通是好的,但不能由我們組織內部來溝通,而是要由郭奉孝來負責重點情報的溝通,從而避免內部泄密對三個組織的同樣打擊!”
金良覺得滿寵說得很一定的道理,便忽略了滿寵剛才桀驁的態度,疑問道:“每個情報都經過郭嘉周轉,三個組織之間的配合必然遲緩,起不到迅速應變的效果!”
滿寵剛剛說出那樣直接的話,話一出口,便有些後悔,後來見主公並不介懷他剛才的無禮,心裏便有一絲寬慰和欽佩,微微笑道:“主公,每個情報組織一經得到情報,都會迅速反應給相關人員,並不會影響軍機,至於情報組合協調配合滯後,總比情報泄露要好吧。”
金良認可滿寵所說的,決心把三個情報組織的協調配合全部交給郭嘉負責。自己以後盡量不插手,將大部分精力集中在領兵作戰和戰略布局上。
既然滿寵的內務部、賈詡的暗部都得到管亥的青州百萬黃巾準備襲擊黎陽的張遼部,那這個情報就確實無誤。金良便迅速調高順、高覽兩個師團前去支援張遼師團,因為金良的飛虎軍和黃忠、眭固兩個師團已經回到襄陽可以防守襄陽。
金良為了確保黎陽不失。還命令屯聚在黃澤的典農中郎將韓浩統領麾下二萬護田兵前去援助張遼。金良隨後又被負責招賢館的陳琳攔住,陳琳一定要讓金良去會見最近一個月內投奔中央軍的賢才。
金良那求賢似渴的名聲已經響徹整個大漢,他不能自己砸自己的招牌,便跟著陳琳去了招賢館。
曆史上,東吳孫權設立招賢館,命顧雍、張紘延接四方賓客,得到會稽闞澤、彭城嚴畯、沛縣薛綜、汝陽程秉、吳郡朱桓、陸績、吳人張溫、烏傷駱統、烏程吾粲等人,這些人都為東吳的興盛立下汗馬功勞。
金良有念於此。便在襄陽設立了招賢館,讓擅長待人接物的陳琳負責。
陳琳此時雖然兼任少府,但少府的權力已經被下麵那些太醫令、太宮令、太史令、尚方令等令、丞分擔,陳琳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少,金良便讓他兼管招賢館,好發揮他巧舌如簧、長袖善舞。招賢館不單隻是接待四方投效人員,還負責起草招賢布告、處理往來函件,正好可以發揮陳琳的文采。
這招賢館名義上是朝廷設立的,所以讓九卿之一的陳琳負責,也不會遭人非議。實際上這個招賢館裏的所有英才都會預先被金良中央軍甄選一遍,然後才把剩下的交給朝廷其他各司衙門。
招賢館靠近襄陽南門,共有十個院落。每個院落都有三層小樓,整個招賢館總共能夠容納三百多名賢才居住。
金良在外作戰了將近一個月,在這一個月裏陸續投奔的賢才足有五六百人,有些是金良慕名已久,並派人征召的,這樣的人很少;有些是沒什麽名聲,卻對自己才能很有信心,揭了金良的招賢榜的。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招搖撞騙的,但金良深感孟嚐君得雞鳴狗盜之輩相助、信陵君得侯嬴朱亥佐助的禮賢下士的典範。不再重蹈曹操錯過張鬆、孫權錯過龐統、劉備差點錯過龐統的錯誤,便在領兵作戰之前一再叮囑陳琳。莫要輕視任何前來投奔的賢才,隻要他能展露才能。不管是什麽樣的才能,都要讓他住在招賢館裏,等待金良回來麵試。
金良知道來了五百多賢士,心裏甚是高興,笑著對陳琳說道:“攬天下英才而為我用,何愁大業不成!”
陳琳卻苦著臉說道:“主公,來得多是無名之輩,主公之前在洛陽派人征召的賢才大部分都拒絕前來。”
金良非常平靜地問道:“在洛陽的時候,我聲名不顯,沒有多少賢才投奔是可想而知的,我們到了襄陽以後,我大破白波賊、南匈奴、黑山張燕、黑山於毒,名聲逐漸響亮起來,又有太傅盧植、太師蔡邕、太保馬日磾、司徒楊彪、太尉劉虞、司空劉弘、尚書令黃琬、涼州牧皇甫嵩、並州牧朱儁為我盟友,慕名而來的賢才應該多起來才是啊。”
陳琳依然苦笑道:“主公說的沒錯,我們在洛陽的時候過於樂觀,派了一些普通士卒前去征辟那些賢才,那些賢才多說‘未聞世上有金良’而拒絕了我們,願意來襄陽的張機是因為主公答應委任他為太醫令,華佗前來襄陽是抱著跟張機競爭的心態,滿寵則是因為跟郭嘉、徐晃有交情,真正因為我們的征召書信而來的沒有一個!我們到了襄陽,派出文吏前去征辟,並一一許諾官職,這才勉強招來了幾個,還有十幾個正在路上。”
金良心裏狂受打擊,麵上表情還依然是那麽平靜:“呃,你先告訴我,到底是那些人不肯前來?!”
陳琳看金良表情如常,以為金良心境好,先說了一下豫州的賢才:“豫州的許褚、劉馥拒絕前來。”
金良皺起眉頭,甚是不解地問道:“許褚、劉馥為何不願前來?!”
陳琳搖搖頭:“許褚乃是譙縣豪強,許家宗族壯丁足有五千多人,還修築了塢堡。兩年前。汝南葛陂賊兵有二萬多人前去攻打許家塢堡,許家箭矢用完了,許褚便讓許家老少男女都去搬來石頭往塢堡外麵砸。賊兵不敢靠近。賊兵圍困塢堡多日,堡內糧食將盡。許褚便假意與賊請和,商量用牛換取糧食,賊兵把牛牽走後,牛又跑了回來,許褚便去陣前,拉著牛尾行走百餘步,賊兵大驚,不敢再來取牛。從此淮、汝、陳、梁之地,聽到許褚之名便深感畏懼。許褚還蓄養了數百俠客,縱橫豫州,無人敢當。
許褚有賴於此,當我們第一次前去征召,他便說大大咧咧地說,從來沒聽過天下有個金良。我們第二次又派人前去征召,他說許家宗族皆不願遠離故土,等金良那天打過來了我再投不遲!”
《許褚(chu,見《辭海》)字仲康。譙國譙人(今安徽亳州)。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
許褚在漢末時聚集壯丁和宗族數千,共同修建防禦設施來抵禦賊兵入侵。當時汝南葛陂賊兵萬餘人攻打許褚,許褚寡不敵眾,戰得精疲力盡,箭矢也用完了,下令男女都去找大石禦敵。當敵兵衝上來時,許褚飛石退之,於是賊兵便不敢靠近。直到糧食將盡,許褚假意與賊請和。商量用牛換取食物。賊兵把牛遷走後,又自己跑了回來。許褚便去陣前,拉著牛的尾巴行走百餘步。賊兵大驚,不敢再來取牛。從此淮、汝、陳、梁之地,聽到許褚之名都感到畏懼。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占領淮、汝,許褚遣眾歸順曹操,即日拜都尉,引入宿衛。
建安三年(198年),跟隨曹操征討張繡,許褚為先鋒,斬賊首萬餘,遷校尉。
建安四年(199年),跟隨曹操在官渡和袁紹對峙。當時徐他等人想要謀殺曹操,因許褚總伴隨在左右,不敢下手。一直等到許褚離開休息期間,徐他等懷揣利刃來見曹操。當時許褚在家裏心神不寧,就立即回到曹操身邊。徐他等入賬見到許褚,大驚失色,許褚見狀況不對,即刻斬殺徐他等人。事後,曹操更加信任許褚,出入同行,不讓他離開身邊。
建安九年(204年),隨曹操圍鄴城,有戰功,賜爵關內侯。
建安十六年(211年),隨曹操征討韓遂、馬超於潼關。曹操將要渡河,到了河邊,讓大軍先行,自己和許褚及虎士百餘人斷後。這時馬超率步騎萬餘,來劫殺曹操,箭矢如雨。許褚對曹操說:“賊兵多,現在我們的部隊已經過河,您也該走了。”於是扶曹操上船,賊兵勢不可擋,餘下的部隊都爭著上船,船超重將沒。許褚斬殺攀船者,左手舉著馬鞍來為曹操擋箭,右手推著船渡河。當日,如果沒有許褚,曹操就危險了。
後來,曹操與韓遂、馬超等單獨談話,左右皆不隨行,僅帶許褚一人。馬超自負其勇力絕人,想要暗中偷襲曹操,但平日經常聽聞許褚的大名,懷疑隨從的即是此人。於是問曹操:“曹公的虎侯在哪裏?”曹操用手指了指許褚,許褚怒目視之,馬超不敢動。數日後,曹軍擊敗馬超軍,交戰中許褚親自斬得敵軍首級。許褚因此次護衛作戰有功,官封武衛中郎將。而因為馬超問起虎侯,虎癡之名從此為天下稱道,甚至有人以為這就是許褚的姓名。
此後,曹操宗族大將曹仁從荊州趕來朝謁,曹操在自己寢殿尚未出來,曹仁在殿外遇見許褚,邀他去旁邊偏室坐下交談。許褚隻說了一句“魏王快出來了”,便轉身返回殿內,招致曹仁記恨。有人問許褚:“征南將軍曹仁是宗室重臣,屈尊找你說話,你為什麽要推辭?”許褚回答:“他雖然是親族重臣,但卻是鎮守外藩之將。而我許褚卻是負責內部守備的,我們要說話在公開場所就可以了,何必到私下說。”曹操聽說後,更加喜愛許褚,升任中堅將軍。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許褚痛哭吐血。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封許褚萬歲亭侯,升為武衛將軍。總督中軍禁兵。許褚深得曹操家族的信任,曹操死後繼續負責曹丕的警衛工作。許褚下屬的警衛部隊中。很多都是劍客,其中也有數十人官封將軍,數百人封都尉校尉。
太和元年(227年),曹叡即位後,又進封許褚為牟鄉侯,邑七百戶,同時亦賜其子一人為關內侯。許褚病死後,被追諡為壯侯。此後曹叡思念許褚忠心。又封了他兩個子孫關內侯。
曆史評價
曹操:“此吾樊噲也。”
陳壽:“褚性謹慎奉法,質重少言”、“許褚、典韋折衝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
馬超乃問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顧指褚,褚嗔目盼之。自此始也。軍中以褚力如虎而癡,故號曰虎癡;是以超問虎侯,至今天下稱焉,皆謂其姓名也。
李儼:“許仲康之忠勇,乃齊其位。”
張說:“思齊忠壯而異材,求之古人,張飛、許褚等也。”
馬端臨:“徐佗謀逆而許褚心動。忠誠之至遠同於日,且潼關之危,非褚不濟。褚之功烈有過典韋。”
朱邦衡:“破張繡之役,斬首萬計,皆褚等先登陷陣之功也。”
羅貫中:“天下瓜分漢欲亡,四方豪傑盡鷹揚。葛陂許褚投降後,自此何憂呂布強!”
“凜凜威風鎮九州,當年許褚果如虎。隻因孟起軍前見,天下從茲播虎侯。”
“臂挽鞍鞽護主身,手持篙楫在波津。若非許褚傾心救,孟德應為泉下人。”》
金良很欣賞典韋。因為典韋是一個呼嘯山林快意恩仇的獨行俠,與之相反。金良有些討厭許褚,也許就是討厭他是擁兵一方的地方豪強。就是因為這些擁兵自保又自相殘殺的地方豪強,人數居多的漢人才打不過人數稀少的五胡,像許褚這種地方豪強,往往會在胡人打過來的時候投降做漢奸,無論是五胡亂華時期,還是北宋末、南宋末、明末、民國時期,概莫能外,君不見抗日戰爭時期那些二鬼子漢奸大多都是地方土豪演化的。
金良討厭許褚,更因為他在那段曆史上是曹操的忠狗,是一個很胖的忠狗,算是自己的宿命仇敵之一,當然金良現在討厭許褚的原因是兩次都不給自己麵子,非常粗暴冷淡地拒絕了自己的征召。
金良冷笑道:“等我打到譙縣,早已猛將如雲,兵強馬壯,手下已有黃忠、典韋、王越、趙雲等蓋世猛將,我又何必再用許褚,再去容忍許褚那個獨立塢堡的存在?!許褚,從你第二次拒絕我金良,你的頭已經不屬於自己了!”
陳琳見金良的脾氣開始發作了,心裏一驚,猶豫著不肯往下說。
金良哈哈大笑道:“孔璋,這些人不來投奔我們,反倒讓我覺得有些意思,無敵的日子實在太寂寞了!對了,那個劉馥為何拒絕我?!”
《劉馥(fu)(?-208年),字元穎,沛國相縣(今安徽濉溪縣西北)人。東漢末年名守。
劉馥在東漢末年曾到揚州避亂,後在建安初年勸服袁術將領戚寄和秦翊帶著部隊一起去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興,任命他為司徒府掾屬。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討逆將軍孫策命其所屬的廬江太守李述攻
殺了曹操所屬的揚州刺史嚴象,而梅幹、雷緒和陳蘭等廬江人在江淮之間聚數萬人,當地郡縣都因江淮地區局勢混亂而殘破荒廢。當時,曹操正專注於在官渡之戰中對抗袁紹,難以抽身,認為劉馥可以穩定東南地區,於是表奏劉馥為揚州刺史。
劉馥受命後,單槍匹馬來到合肥空城,在那裏建立了揚州的新治所(原治所在曆陽);同時安撫和穩住梅乾和雷緒等地方武裝勢力,使他們安心駐紮,其後他們也陸續歸順,且向朝廷繳納貢賦。劉馥在任的數年期間,在當地大行恩惠與教化,百姓非常滿意他的治理措施,有數萬名以前因避亂而到附近州郡流浪的江淮人又都回到原居地。隨著人口漸長,劉馥又匯聚儒人雅士,興辦學校和進行大規模屯田,修建芍陂、茄陂、七門、吳塘等土壩蓄水灌溉稻田,使官府和百姓都有了糧食儲備。
他又建築高城壘作守護。積聚木石、以草和棕櫚葉編織大量草苫、儲存數千斛魚膏等作為作戰防禦準備。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劉馥逝世。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孫權進攻合肥。發動第一次合肥之戰。孫權圍城百餘日而未能攻破,但不久後連日下雨令到城牆快要崩塌。守軍於是用草苫蓋著城牆,而夜晚則點燃魚膏照明,觀看孫軍有何行動以作防備。孫權無法攻陷,同時揚州別駕蔣濟設計迷惑孫權,使其以為張喜援軍快到,最終孫權不得不退軍。
揚州士民因而更加追念劉馥,更認為春秋時盡力防守自己建造的晉陽城的董安於的功績也無法與劉馥相比。而劉馥所建的土壩和池塘,後世都一直沿用。
劉馥及繼任的揚州刺史溫恢。與當時的兗州刺史司馬朗、並州刺史梁習、豫州刺史賈逵、涼州刺史張既等六位刺史被陳壽載入三國誌,合為一傳敘述,讚頌其等是當時所有州刺史中“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裏”的典範。
曆史評價
陳壽《三國誌》:“自漢季以來,刺史總統諸郡,賦政於外,非若曩時司察之而已。太祖創基,迄終魏業,此皆其流稱譽有名實者也。鹹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裏,見述於後也。”
劉敞:“嘉佑二年。予為廬州從事,始以事至舒城觀,所謂‘七門三堰’者,問其居人:‘其田溉幾何?’對曰:‘凡二萬頃。’考於圖書,實魏揚州刺史劉馥所造。自魏迄今七百有餘歲雲。予於是歎美其功。”
包君廓:“馥、信有功,然吾聞於耆老而得羹頡侯信焉。”
洪邁:“揚州陷於孫權,獨有九江一郡,付之劉馥而恩化大行。”
劉鹹炘:“劉馥治揚,梁習治並。張既治雍、涼,溫恢治揚、涼。賈逵治豫,功皆甚著。”》
陳琳道:“那個劉馥。乃是宗親之後,第一次說從未聽過主公的名字,第二次則幹脆避而不見。”
金良對這個空有治政能力卻無眼光慘被曹操刺死的劉馥再無興趣,淡淡笑道:“說說緊靠冀州的荊州那些人才,我估計除了滿寵之外,其他人都不想過來投奔我吧!”
陳琳苦笑著點點頭:“主公,您說得很是,程昱、李典、呂虔、毛玠、梁習都拒絕了,哎,漏了一個,阮瑀來了。”
金良無奈地搖搖頭:“讓我猜猜,阮瑀前來多半是看在他恩師蔡太師邕的麵上吧!”
《阮瑀,字元瑜,陳留世家阮氏子弟,是曆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年輕時曾拜蔡邕為師,因得蔡邕指點,文章寫得十分精煉,聞名於當時。曆史上,曹操聞聽阮禹有才,為搜羅人才,召他做官,阮禹不應,後曹操又多次派人召見,匆忙中阮禹逃進深山,曹操不甘心,命人放火燒山,這才逼出阮禹,勉強應召。由於阮禹多次辭官不做,曹操在一次大宴賓客時,把他安排在樂隊之中,想煞一下他的傲氣,不想阮禹精通音律,即興撫弦而歌:“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一方麵歌頌了曹操的事業,另一方麵也表達了自己願為曹操效忠的思想。曹操聽完,大為高興,請他做司空軍謀祭酒。從此以後,曹操軍中檄文多出於他和陳琳之手。建安十六年,阮禹隨軍西征關中,曹操提筆想作些修改,竟不能增損半字。》
在曆史上,阮瑀的兒子比他有名的多,他兒子叫做阮籍。
陳琳苦笑道:“主公所料甚是。”
金良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阮瑀現在何處?”
陳琳指了指遠處的蔡邕府邸:“阮瑀現在他恩師的府邸做客。”
金良剛才去蔡家吃了一個閉門羹,一時片刻也不想再去被蔡老頭冷遇,便對陳琳說道:“你派人看著太師府,阮瑀出了太師府,若是回來招賢館便好,若是他強行離開襄陽,你要趕快派人把他拉到招賢館,由我說服他加入中央軍!”
那段曆史上,曹操如日中天的時候。阮瑀還不肯為他效力,金良也不能肯定阮瑀會看在恩師麵上為自己效勞,這個家夥跟那個司馬懿一樣。都非得曹操下死命令威脅才肯出來效力,他若不肯為金良效力。金良也想試試曹操的手段。
金良又問道:“那個呂虔,我願跟他結為兄弟,他卻為何拂我一片好意?”
陳琳說起呂虔,亦止不住滿腔的忿恨道:“這個呂虔實在可恨!他竟然說,寒門破戶之子,安能為我兄!”
金良怒極反笑道:“好一個呂虔!他如此看重家世,看樣子他是世家子弟了?!”
“呂虔所在的金家乃是兗州任城的世家大族,呂虔家有四千多家兵。橫霸一方,堪稱任城的土皇帝。”
金良冷冷一笑道:“靠血統繼承來的數千家兵算得了什麽,敢比我白手起家創立的中央百萬大軍嗎?呂虔,既然你不想成為我金家人,那你就給我從人間消失吧!”
“我們中央軍怎會有百萬人馬?”陳琳詫異地問道
“我現在身為征北大將軍,掌管司隸、並州、幽州、青州四州的軍事,又兼領度遼將軍,掌管北方胡事,你看我手裏能夠掌握多少兵力?”金良心中早已盤算過,但他不想讓部下變得隻懂得服從不懂得思考的
陳琳笑問道:“主公言說的百萬大軍。應該是包括地方郡兵、縣兵、鄉兵”
金良點點頭:“那是當然了,他們的家兵,跟我所說的鄉兵一般無二”
陳琳心裏有數了:“冀州合並了河內郡、東郡並稱為司隸。又從兗州、洛陽等地招攬了大量流民,司隸現在的總人口大概有六百萬,而並州合並了河東郡,也收回了西河郡,現在人口大概有二百萬,幽州在黃巾之亂時收納了許多流民,現在大概有四百萬人,青州雖屢經黃巾動亂,亦有二百萬人。總計有一千四百多萬人
按照主公全民皆兵的戰略,所有十五歲到五十歲的健康男女都編入軍籍。組成預備民兵,號稱鄉兵。占人口的四分之一,主公所轄這四州也能整編出三百五十萬鄉兵
嚴格一點兒,便不算鄉兵,以精銳的縣兵來算,縣兵大概占據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這四州也共有七十萬縣兵,再算占據人口五十分之一的郡兵,四個州的郡兵共計有二十八萬,光是郡縣兵合計起來已經將近百萬了
再說那些願意為主公驅使的胡人匈奴人共有八十萬人,這裏麵能夠出動的精銳騎兵應有四萬人,主公既已降服匈奴人,以後騰出手也降服烏桓人烏桓人共有四十萬人,這裏麵能夠出動的精銳騎兵應有四萬人,再加上其他各個族可供我們招募的騎兵亦有二萬多人,如此算來,能夠驅使的胡騎共有十萬
屯田兵團現在已經擴充到四十萬人,裏麵的護田兵足有四萬人
主公的中央大軍現在有兩個軍,每個軍有五個師,每個師有一萬戰兵一萬輔兵如此算來,中央大軍足有二十萬人馬,而且多是經曆過數番大戰的精兵
這樣一算,主公真的可以說自己手握百萬大軍”
金良哈哈大笑道:“現在幽州、青州還不在我中央軍治下這些民眾足有一半還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家仆、佃戶,多數還未編入鄉兵,孔璋你太樂觀了”
陳琳也大笑道:“便是折半了再折半,鄉兵也有近百萬,又何必在乎這些地方土豪不來投效”
金良又問道:“對了那個李典是什麽出身,也不願前來歸附?”
“李家是山陽郡巨野縣的世家大戶,李典的從父李乾早年曾追隨騎都尉曹操討伐黃巾,麾下有六七千人馬李典本人年少好學,博覽群書文武全才,眼光頗高”想必陳琳派去山陽郡的文吏從李典那裏並未得到什麽好的反應
金良恍然想起李典的從父李乾,在那段曆史上,曾依附於曹操,在金良襲兗州的時候,曹操派李乾回山陽郡安撫民眾,李乾手下有幾千家賓客,金良便派出薛蘭、李封試圖招降李乾,李乾不從,遂為薛蘭、李封二人所殺當時的兵馬是父死子繼,李乾死後,其子李整繼之,李整死後。李典便統領了那數千部曲這麽說來,李典跟金良有天然的冤仇,李典不來。也算冥冥中早有注定。
《李典(生卒年不詳),字曼成。曹操麾下將領。山陽郡钜野縣(今山東巨野)人。李典深明大義,不與人爭功,崇尚學習與高貴儒雅,尊重博學之士,在軍中被稱為長者。
李典年少時好學,不喜歡讀兵法,於是拜師讀《春秋左氏傳》,熟讀各種書籍。
李典的伯父李乾。有英雄氣概,在乘氏(地名)集合了好幾千食客。初平中,帶領眾人跟隨曹操,在壽張打敗黃巾軍,又跟隨曹操攻打袁術,征討徐州。
興平元年(194年),乘曹操攻打徐州之計,留守兗州的張邈、陳宮等反叛,迎接呂布入主兗州,曹操派李乾回到乘氏。安撫各縣百姓。呂布的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降李乾,勸其反叛,李乾不聽從。於是他們把李乾殺害。曹操派李乾的兒子李整帶領李乾的部隊,和其他將領攻打薛蘭、李封。薛蘭、李封被打敗,李典因為跟隨平定兗州的各縣有功,升遷為青州刺史。李整死後,李典改任潁陰縣縣令,擔任中郎將,統領李整的部隊,曹操覺得李典是個可造之材,讓他試著管理百姓。升遷為離狐太守。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兩軍對抗,李典帶領家族的人以及所轄部隊運輸糧食布匹供應軍需。袁紹被打敗以後。任命李典裨將軍,在安民屯兵駐紮。
後來曹操在黎陽攻打袁譚、袁尚。派遣李典與程昱等將領用船運輸軍糧。趕上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帶領部隊駐紮在河上,斷絕了水道,曹操下令李典、程昱說:“如果船過不去,就走陸路。”李典與各將領商議說:“高蕃的部隊缺少兵甲隻是依仗水勢,士兵有輕敵的心思,攻打他們一定能夠取勝。在軍隊可以不聽聖旨;隻要是有利於國家的事,自己做主也可以,應該立即攻打。”程昱也這樣認為。於是向北渡過黃河,攻打高蕃,取得大勝,水路終於暢通。
建安七年(202年),劉表派劉備向北進攻葉縣,曹操調動大將夏侯惇、於禁、李典抵抗劉備,劉備將陣線後撤至博望與曹軍對峙。一天早晨燒掉營地撤退了,夏侯惇率領部隊追擊劉備,李典說:“敵人無故撤退,懷疑肯定有埋伏。南邊的道路狹窄,草木又濃密,不能追擊。”夏侯惇不采納他的意見,和於禁一同帶兵去追擊,李典留守。夏侯惇等人果然中了劉備軍的埋伏,戰況對他們不利,李典帶兵去救援,劉備望見夏侯惇的救兵到了,於是撤退了。
建安九年(204年),跟隨曹操圍攻鄴城,鄴城平定以後,會同樂進在壺關圍攻高幹,在長廣攻打管承,都取得勝利。升遷為捕虜將軍,封為都亭侯。李典的族人部下三千多戶,居住在乘氏,李典自願請求遷徙封地到魏郡。曹操笑著說:“你想效仿耿純嗎?”李典謝罪說:“我性格懦弱功勞微薄,但是封賞的爵位太大,確實應該全家族的人都一起效力;另外天下還沒有平定,應該遷徙到魏郡之郊,來防禦四方變亂,並不是效仿耿純。”於是遷徙部下族人一萬三千多口到鄴縣。曹操讚揚他,加封為破虜將軍。
建安十四年(209年),一說建安二十年(215年),李典與張遼、樂進在合肥駐紮,孫權指揮大軍圍攻合肥,張遼打算按照命令出城交戰。樂進、李典、張遼平常都互不和睦,張遼擔心他們不同意,李典慷慨的說:“這是國家大事,要看你的計策是否好,(如果可行)我怎麽能夠因為私怨而不顧大局呢!”於是指揮部隊與張遼打敗趕走了孫權。加封賞地住戶一百戶,加上以前的封賞共三百戶。
李典愛好學問,注重儒雅,從來不和別的將領爭搶功勞。尊敬賢士大夫,恐怕有禮節不周的地方,軍營的官兵都認為他是長者。三十六歲時去世,他的兒子李禎繼承他的爵位。
魏文帝曹丕代漢稱帝後,追念李典在合肥之戰的功績,諡為湣侯,追加李禎食邑百戶,另外又以百戶封了李典的另外一個兒子為關內侯。
正始四年(243年),李典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曆史評價
曹丕:“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賊至今奪氣,可謂國之爪牙矣。”
陳壽:“李典貴尚儒雅,義忘私隙,美矣。”“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
王沈:“典少好學,不樂兵事。”
孫盛:“至於合肥之守,縣弱無援,專任勇者則好戰生患,專任怯者懼心難保。且彼眾我寡,必懷貪墮;以致命之兵,擊貪墮之卒,其勢必勝,勝而後守,守而必固。是以魏武推選方員參以同異,為之密教,節宣其用;事至而應,若合符契,妙夫矣!”
沈林子:“耿純盡室從戎,李典舉宗居魏。林子雖才非古人,實受恩深重。”
張預:“孫子曰:‘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典不從太祖之命而破高蕃。又曰:‘佯北勿追。’典謂賊無故退而不可追。又曰:‘上下同欲者,勝。’典不以私憾害公,而率眾破權是也。”
蘇籀:“錯捐金帶子輿台,李典張遼安在哉。濟溺我應知大略,摧鋒人自得高才。”
胡三省:“操以遼、典勇銳,使之戰,樂進持重,使之守,薛悌文吏也,使勿得與戰。”
黃道周:“魏擊譚、尚,兵至黎陽。命典與晃,船運軍糧。高藩絕水,船不得行。藩軍少甲,恃水而強。典窺懈怠,****殺傷。既通水道,功不可量。劉皇伐鄴,惇、典守疆。忽燒屯去,惇欲追亡。典曰不可,設伏需防。惇不肯聽,被劫始忙。賴典救援,方兩相當。宗都甚重,散往招張。徒詣魏郡,彼此安康。遼欲擊賊,悉典仇方。典為國家,私憤久忘。盡力破賊,忠勇名揚。”
趙翼:“其以少擊眾,戰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戰,張遼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孫權兵十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