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某當初還在左營效命的時候的曾遠遠看過李將軍一眼,時隔經年,李將軍風采依舊。”
馮愷之所以喊張定國為李將軍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李定國才是抗擊滿清近二十年的民族英雄,而張定國說起來是張獻忠義子,可在這大明,義子等同於家奴!
李定國有些驚奇道:“張某十歲便被義父收為義子,也自那時候起就改姓為張,沒想到馮帥竟然還知道張某本姓。”
馮愷也不解釋,淡然笑道:“李將軍從成都追來嘉定,這般鍥而不舍,倒是讓在下甚是佩服。”
李定國抱拳道:“張某前往成都拜見馮帥,徐軍師卻說馮帥來了嘉定救災,原本隻當是托詞,如今見了,當真是感佩良多。”
“不知李將軍有何感觸,又覺得武銳軍如何?”
李定國肅聲道:“武銳軍可為當世虎狼,若是出川足以正麵硬撼官軍,且能大破之,武銳軍之軍紀更是讓張某佩服之至,別說義軍、官軍不足與之論,在張某看來,大明立國以來在軍紀上唯一能和武銳軍相比的唯有戚少保的戚家軍能與之相較,放在曆史上,或許也唯有嶽武穆的嶽家軍能相提並論……”
馮愷大笑道:“李將軍謬讚,嶽武穆和戚少保皆是名垂千古之良將,馮某自愧不如。”
李定國搖頭正色道:“馮帥過謙了,在來成都之前,張某也曾設想過武銳軍是一支什麽樣的軍隊,現在算是知道了。”
“李將軍有何感想?”
“張某追隨義父征戰南北十年餘,這麽多年以來,義父攻城掠地多矣,麾下擁眾最多時有三十餘萬,然而這麽多年卻依舊隻能和官軍遊鬥,甚至屢屢敗戰,損傷不可謂不重,大明雖是奄奄一息的困獸,但虎威尚存,若要滅之,還不知要等到何年,若是天下義軍能同心協力……”
見李定國顧左右而言他,馮愷哈哈大笑道:“李闖也好,八大王也罷,在馮某看來想要成事,無異於難於登天。”
李定國神色一凝,哪怕知道馮愷所言不虛,卻也略微有些不悅。
“動輒擁眾數十萬眾,可這數十萬之眾裏麵有多少是裹挾而來的老弱婦孺?看起來聲勢浩大,實際上不過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馮愷措辭毫不客氣:“義軍所過之處,寸草不生,赤地千裏,田地荒蕪,餓殍遍野,在朝廷的眼裏,在官軍的眼裏甚至在百姓的眼裏所謂的義軍不過就是一群匪賊罷了,被別人當成匪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匪。
義軍缺少廝殺漢,可以裹挾精壯,可為何要裹挾一裏,一鎮乃至一縣一州的百姓,難道僅僅隻是看上去人多勢眾,或者就是想要讓無辜的百姓充當炮灰,想用大浪淘沙的辦法來提煉老營精銳。
天下反王揭竿而起為的是什麽?是為了反抗暴政,是為了推翻暴明建立新朝,然後讓老百姓休養生息能過上好日子。
畢竟都是被大明暴政所迫,被官府所逼,更懂得什麽是民間疾苦,可事實上呢?
百姓過的再苦,他們殺官、搶糧甚至隻是乞討,啃樹皮吃草葉或許都有那麽一絲絲活下去的機會,可一旦被所謂的義軍裹挾,就隻能跟著大軍流竄,要麽倒斃於路途要麽死於官軍剿殺。
義軍所過,寸草不生,這就是反王當初起事時候的初衷?
如果義軍隻是把地方官府滅了,把土豪劣紳給殺幹淨了,那麽地方上的百姓有土地,有稻種,隻要忍到來年就能有一個好收成,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然而義軍諸首領何其短視,什麽救民於水火,其所作所為比起官府更甚,官府至少還不敢明目張膽的把大量的百姓迫害至死,而義軍裹挾之民最後十個能否活下來一個?
看看李自成,攻破洛陽城,他幹的什麽好事,殺了福王,搶掠豪紳富戶也就算了,可尋常百姓呢?
照搶不誤,因為他知道百姓被搶光了家財糧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本錢,那麽為了活下去就隻能追隨大軍,整整一個洛陽城,待李自成走了以後,宛如蝗蟲過境,最後還剩下幾人!
咱這兩年一直都有個問題想不通,就是裹挾了那麽多的百姓到底有什麽用?
動輒幾十萬人,一天就能吃掉半座山,軍中糧食養活不了那麽多被裹挾來的百姓,最終跟不上隊伍的便棄之於野,最後在絕望與不甘當中死去。
為了養活所謂的軍隊,李自成就隻能靠一直搶,搶完了這裏搶哪裏,搶的地方越多,裹挾的百姓就越多,需要的口糧就越多,如此惡性循環,不知何時才是個頭,李將軍乃當世俊才,在你眼裏,此等作為,可有半點豪雄風采,活脫脫就是一狗改不了吃屎的賊寇罷了。”
李定國的臉色有些難看,馮愷當著他麵罵李自成是狗,那麽何嚐不是在罵他義父張獻忠是狗,要知道這麽多年,他義父裹挾過的百姓沒有百萬也有八十萬……
至於殺戮的無辜百姓更是多到難以計數。
“而且馮某更不能理解的是,誰都知道裹挾的百姓越多,那麽行軍的速度就越慢,消耗也就越大,肯定不利於快速的軍事行動,可為何義軍還對裹挾這事樂此不疲。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還有,早些年的時候官軍勢大對義軍圍追堵截,義軍隻能東竄西逃苦苦求存,然而時至今日,官軍北疆大敗,內地軍力已不足以平亂,那麽這個時候為何還不固守幾塊地盤?
固然,固守會吸引官軍蜂擁而至,可廣集糧草囤於城中,以幾萬兵馬死守一座大城,和官軍打消耗戰,官軍能耗多久?
在這段時間裏,在城中開墾種植,編練精壯,打造軍械,打造出一支精銳虎狼出來,難道不比整日流竄當喪家之犬要強的多?
義軍之中不乏能謀之人,也不缺如李將軍這等血戰經年,以戰運謀的文武雙全之將,為何還能如此短視?”
李定國吐出一口濁氣道:“馮帥之見,張某由衷讚佩,武銳軍能成當世虎賁,實非僥幸哉!”
馮愷之所以喊張定國為李將軍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李定國才是抗擊滿清近二十年的民族英雄,而張定國說起來是張獻忠義子,可在這大明,義子等同於家奴!
李定國有些驚奇道:“張某十歲便被義父收為義子,也自那時候起就改姓為張,沒想到馮帥竟然還知道張某本姓。”
馮愷也不解釋,淡然笑道:“李將軍從成都追來嘉定,這般鍥而不舍,倒是讓在下甚是佩服。”
李定國抱拳道:“張某前往成都拜見馮帥,徐軍師卻說馮帥來了嘉定救災,原本隻當是托詞,如今見了,當真是感佩良多。”
“不知李將軍有何感觸,又覺得武銳軍如何?”
李定國肅聲道:“武銳軍可為當世虎狼,若是出川足以正麵硬撼官軍,且能大破之,武銳軍之軍紀更是讓張某佩服之至,別說義軍、官軍不足與之論,在張某看來,大明立國以來在軍紀上唯一能和武銳軍相比的唯有戚少保的戚家軍能與之相較,放在曆史上,或許也唯有嶽武穆的嶽家軍能相提並論……”
馮愷大笑道:“李將軍謬讚,嶽武穆和戚少保皆是名垂千古之良將,馮某自愧不如。”
李定國搖頭正色道:“馮帥過謙了,在來成都之前,張某也曾設想過武銳軍是一支什麽樣的軍隊,現在算是知道了。”
“李將軍有何感想?”
“張某追隨義父征戰南北十年餘,這麽多年以來,義父攻城掠地多矣,麾下擁眾最多時有三十餘萬,然而這麽多年卻依舊隻能和官軍遊鬥,甚至屢屢敗戰,損傷不可謂不重,大明雖是奄奄一息的困獸,但虎威尚存,若要滅之,還不知要等到何年,若是天下義軍能同心協力……”
見李定國顧左右而言他,馮愷哈哈大笑道:“李闖也好,八大王也罷,在馮某看來想要成事,無異於難於登天。”
李定國神色一凝,哪怕知道馮愷所言不虛,卻也略微有些不悅。
“動輒擁眾數十萬眾,可這數十萬之眾裏麵有多少是裹挾而來的老弱婦孺?看起來聲勢浩大,實際上不過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馮愷措辭毫不客氣:“義軍所過之處,寸草不生,赤地千裏,田地荒蕪,餓殍遍野,在朝廷的眼裏,在官軍的眼裏甚至在百姓的眼裏所謂的義軍不過就是一群匪賊罷了,被別人當成匪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匪。
義軍缺少廝殺漢,可以裹挾精壯,可為何要裹挾一裏,一鎮乃至一縣一州的百姓,難道僅僅隻是看上去人多勢眾,或者就是想要讓無辜的百姓充當炮灰,想用大浪淘沙的辦法來提煉老營精銳。
天下反王揭竿而起為的是什麽?是為了反抗暴政,是為了推翻暴明建立新朝,然後讓老百姓休養生息能過上好日子。
畢竟都是被大明暴政所迫,被官府所逼,更懂得什麽是民間疾苦,可事實上呢?
百姓過的再苦,他們殺官、搶糧甚至隻是乞討,啃樹皮吃草葉或許都有那麽一絲絲活下去的機會,可一旦被所謂的義軍裹挾,就隻能跟著大軍流竄,要麽倒斃於路途要麽死於官軍剿殺。
義軍所過,寸草不生,這就是反王當初起事時候的初衷?
如果義軍隻是把地方官府滅了,把土豪劣紳給殺幹淨了,那麽地方上的百姓有土地,有稻種,隻要忍到來年就能有一個好收成,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然而義軍諸首領何其短視,什麽救民於水火,其所作所為比起官府更甚,官府至少還不敢明目張膽的把大量的百姓迫害至死,而義軍裹挾之民最後十個能否活下來一個?
看看李自成,攻破洛陽城,他幹的什麽好事,殺了福王,搶掠豪紳富戶也就算了,可尋常百姓呢?
照搶不誤,因為他知道百姓被搶光了家財糧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本錢,那麽為了活下去就隻能追隨大軍,整整一個洛陽城,待李自成走了以後,宛如蝗蟲過境,最後還剩下幾人!
咱這兩年一直都有個問題想不通,就是裹挾了那麽多的百姓到底有什麽用?
動輒幾十萬人,一天就能吃掉半座山,軍中糧食養活不了那麽多被裹挾來的百姓,最終跟不上隊伍的便棄之於野,最後在絕望與不甘當中死去。
為了養活所謂的軍隊,李自成就隻能靠一直搶,搶完了這裏搶哪裏,搶的地方越多,裹挾的百姓就越多,需要的口糧就越多,如此惡性循環,不知何時才是個頭,李將軍乃當世俊才,在你眼裏,此等作為,可有半點豪雄風采,活脫脫就是一狗改不了吃屎的賊寇罷了。”
李定國的臉色有些難看,馮愷當著他麵罵李自成是狗,那麽何嚐不是在罵他義父張獻忠是狗,要知道這麽多年,他義父裹挾過的百姓沒有百萬也有八十萬……
至於殺戮的無辜百姓更是多到難以計數。
“而且馮某更不能理解的是,誰都知道裹挾的百姓越多,那麽行軍的速度就越慢,消耗也就越大,肯定不利於快速的軍事行動,可為何義軍還對裹挾這事樂此不疲。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還有,早些年的時候官軍勢大對義軍圍追堵截,義軍隻能東竄西逃苦苦求存,然而時至今日,官軍北疆大敗,內地軍力已不足以平亂,那麽這個時候為何還不固守幾塊地盤?
固然,固守會吸引官軍蜂擁而至,可廣集糧草囤於城中,以幾萬兵馬死守一座大城,和官軍打消耗戰,官軍能耗多久?
在這段時間裏,在城中開墾種植,編練精壯,打造軍械,打造出一支精銳虎狼出來,難道不比整日流竄當喪家之犬要強的多?
義軍之中不乏能謀之人,也不缺如李將軍這等血戰經年,以戰運謀的文武雙全之將,為何還能如此短視?”
李定國吐出一口濁氣道:“馮帥之見,張某由衷讚佩,武銳軍能成當世虎賁,實非僥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