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如煉獄,橫屍如積蟻!


    整座潼關已經徹底被籠罩在戰火當中。


    崇禎十七年十月十九多爾袞命他哥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率吳三桂、尚可喜等降清漢將,率三萬兵馬,又征調了蒙古、宣府、大同兵共八萬餘,進攻西安。


    與此同時,因懷慶之戰遇挫, 多爾袞改變原先戰略計劃,命東路軍多鐸先援懷慶,隨後兵鋒直指陝西門戶潼關。


    一場圍繞潼關,明末曆史上在清軍入關之後,席卷天下之前,幾乎能和山海關大戰比肩的潼關戰役徹底拉開了序幕。


    也正是這一場潼關之戰, 李自成徹底被擊潰,喪失大半老營精銳之後的李自成從此淪為喪家之犬, 最後魂斷九宮山。


    也正因如此, 整個華夏大地以李自成和張獻忠殘部對抗滿清長達幾十年的鬥爭徹底拉開了大幕。


    武銳軍窩在漢中不動彈……


    戰爭的形式可以是動如風,疾如火那樣的千裏轉進,以快速迂回來打亂敵軍部署,從而尋找勝機,大漢王朝名垂青史的冠軍侯霍去病就是個中高手。


    可戰爭永遠不可能隻有一種形式,可以轉戰千裏自然也可以步步為營。


    最主要的原因是馮愷壓根不急,或者他覺得軍議時候製定的推進計劃完成的過於順利了一點。


    按照原先的計劃,十萬武銳軍離開川西之後,第一步戰略目標是收取川南川北幾個重要府州,奪取川東全境並掃蕩川東境內的所有匪寇。


    這一點執行的非常好,馮愷把蜀王扶上皇帝寶座讓那些大明的忠臣孝子完全生不出抵抗之心,或者說他們就是自己給自己找到了一個開城迎接武銳軍的台階。


    崇禎皇帝身殉社稷,那麽從理論上講,這天底下的朱家子孫在大明沒有徹底成為灰燼之前,都擁有名義上繼承華夏社稷的資格。


    如果是在和平時期,論遠近親疏來決定皇位歸屬那是文官們說了算, 可現在是亂世, 亂世拳頭大才是硬道理,文官?那就是個屁……


    就好像應天府的弘光帝,如果不是江北四鎮,他就算是離皇室最近的皇族,朱由崧也坐不上皇帝寶座,因為以馬士英、錢謙益、史可法等為首的南京朝廷更屬意的是桂王。


    也就是說先要破壞規則的是文官,隻不過被手握重兵的武將給破壞了,至於武將為什麽這麽幹,或許隻是想要文官們清醒一點,讓這群人知道,亂世到底是誰說了算!


    馮愷也是一樣,他在四川的拳頭足夠大,大到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誰都知道端端正正坐在龍椅上的光統帝是一個傀儡,但那又如何?


    至少最後一層的遮羞布沒被扯掉不是?


    所以四川的那些個官員隻要不是節烈到無可救藥,就不會去死,真要想死,那在崇禎帝殉國的時候就已經追隨先帝去了也不會等到武銳軍兵臨城下。


    所以馮愷很輕鬆的完成了在四川的戰略計劃,至於川南川北的那些土匪還有什麽土司,隻要老實一點,武銳軍的駐防軍也沒精力去收拾,等到天下大定,隨隨便便就能料理了去。


    另外,因為重慶之戰因為張獻忠的死,讓大西軍徹徹底底見識到了武銳軍堪稱變態的戰鬥力,這種戰鬥力強悍到幾乎讓人絕望。


    造反起家的匪寇一開始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求活,可當實力大到一定程度,諸如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改朝換代,自己去做這天下的主人。


    所以流寇的性質和觀念都會慢慢的發生轉變,他們會想要擁有自己穩固的根據地,比如張獻忠想要謀四川,而李自成則把西安當成了新朝的國都,哪怕奪了北京也棄如敝履。


    因為李自成足夠強大,所以張獻忠在明知道自己的實力和李自成還有一定差距的情況下,隻能盤踞湖南、江西圖謀四川,想要拿下四川進而跟李自成分庭抗禮,爭奪這個天下最終的歸屬權,最不濟也能在四川裂土分茅。


    <a id="wzsy" href="http://www.yqxsw.org">yqxsw.org</a>


    可惜四川出了個馮愷,而這個馮愷以前竟然還是他老營麾下的一個普通步卒,更沒想到的是,在他圖謀四川之後,一直縮在成都當鵪鶉的馮愷會悍然出了川西,然後一戰要了他的命。


    張獻忠的死對於馮愷而言充其量隻能算是個意外,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驚喜。


    這老賊禍亂大明十幾年,從流寇到巨賊再到被招安成為名義上的官軍,又反叛成為流寇再成為巨寇,然後立國。


    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老賊若是不死,就算經曆了慘痛的重慶之敗,指望他乖乖的退出華夏爭霸序列,那簡直是癡心妄想。


    但是他死了,頭號大將孫可望也被馮愷摘掉了腦袋,看似強悍的大西軍其實已經到了分崩離析的邊緣。


    在這種情況下,接手大西軍,卻沒有老賊那麽強大號召力的李定國根本不可能有效維持在江西和湖南的統治,否則麾下那些悍將自立分地盤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而且,武銳軍已經出川了,自知絕非武銳軍對手的李定國,唯一的出路就是繼續當流寇。


    然而李定國很清楚,這時候馮愷出川就是來奪天下的,強悍的武銳軍可不是日暮西山的明廷,這是一支軍紀嚴明,軍備強悍,戰鬥力無比彪悍,彪悍到根本無法抗衡的軍隊。


    和這樣的軍隊對抗,最終的結局隻有被一點點剿殺幹淨,所以流寇能做,但是不能在華夏。


    馮愷能容忍流寇肆虐大明,容忍李自成破入京城逼死崇禎,但是他絕對不會允許即將到手的江山繼續被流寇禍害。


    不遠離華夏就隻能等死,所以不管是為了整飭大西軍內部,確立自己的威權還是為了大西的生死存亡,李定國放棄江西、湖南就成了必然之事。


    這不是艱難抉擇,而是根本沒的選擇。


    可是他這一走,走的輕鬆飄逸,卻一下子打亂了馮愷在成都製定的軍事部署……


    兵不血刃拿下江西、湖南,讓其原本擬定在光統元年四五月份撲向潼關的計劃直接提前了大半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帝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老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老五並收藏明末:帝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