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在王絳闕詢問革命事宜的時候,張執象一直都在強調大明的工業化程度不夠,缺乏大規模產業工人。


    也缺乏真正的無產階級。


    在張執象的初步調查當中,大明工人很多,但絕大多數不是無產者。


    華夏作為絲綢之國,幾乎全民女性都在進行紡織,但絕大多數都是小農經濟下的男耕女織,是擁有土地的小資產階級。


    即便是大型紡織工廠的專業女工。


    她們也隻是來打工而已,她們的家庭絕大多數都是在農村耕地的,你能把這些紡織女工從她們的家庭剝離嗎?


    並不能。


    在華夏,你要看一個家庭處於什麽階級,而非一個人。


    以張執象在南京遇到的陳五為例,陳五作為力工,隻有出賣勞動力換取微薄報酬,他的確是無產階級的工人,而陳大娘卻可以在家裏做女紅。


    她並不需要為誰打工,自己就掌握生產資料,可以生產刺繡賣錢。


    她算個體工商戶,屬於半工人階級,半資產階級。


    然而,陳大娘賺的錢幾乎都是為了給陳五用的,那陳五又算什麽?


    類似的情況有很多,南京城的土著,許多居民在城外有地,隻是不耕種,交由那些農莊佃戶打理,自己卻在城內打工,他們又算什麽?


    例如鉛山縣的造紙業。


    許多工人都是當地的居民,他們家有人種田,有人在紙廠打工,有人自己就做紙漿造紙,造紙業產業規模極大,可純粹的工人家庭有幾個?


    不是真正的無產者,就缺乏革命的原動力。


    當不了先鋒隊。


    因為無產者隻有解放全世界,最後才能解放自己。


    在工業化提升,大型機器衝擊傳統產業,導致傳統手工業者無法生存之前,是沒有辦法將產業工人從原生家庭中剝離出來,讓他們作為單純的無產階級工人的。


    也就是說……剝削程度還不夠。


    必須要讓一個家庭,隻能依靠打工維持生活,無法從事其他任何的生產活動,才能誕生真正的無產階級。


    亦或者。


    摧毀家庭,讓無數人家破人亡,孑然一身,那他就是真正的無產者了。


    不論是哪一方麵,都需要更高級的剝削,對於工廠來說,是排斥工人有家庭的,他們隻需要工人成為工廠純粹的附庸,沒有其他任何出路。


    而土地兼並下的佃戶不同。


    地主還指望著佃戶成家,世世代代的為奴為婢呢,有家庭,就代表著有老人要照顧,有妻兒要養,人就被綁死了,缺乏魚死網破的決心。


    所以。


    哪怕是沒有任何生產資料的佃戶,都不能當做無產者,他至少還是個人,還有家庭。


    而資本主義的工業化會將人從家庭中剝離,將社會變得原子化,每一個人成為單獨的個體,也失去了社會性,成為了——工具。


    資與共是一對雙生子。


    當資本誕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要製造無產階級,而無產階級的性質,注定了他會發動革命,來推翻資本主義。


    這不是誰更先進的問題,隻是誰勝誰負的問題。


    它們,都是工業化的產物。


    隻是工業化必然是資本增密的過程,資本增密首先就會出現資產階級,才給人一種社會遞進是封建-資-社的一種假象。


    本質上。


    是生產力發展,讓人類對自然,對自我種群的控製力越來越強的表現。生產力越高,可剝削的上限才會越高。


    因而。


    在生產力出現質變之前,在大明進入工業化之前,在資本成為主導力量產生足夠數量的無產者之前,革命,是沒有成熟土壤的。


    張執象一直在跟王絳闕強調這些,當然,他並不認為自己一定正確。


    所以他願意傾囊相授,將記憶中的革命經驗全部教給了王絳闕,希望青羊山起義軍能走出不一樣的道路,希望王絳闕能得到更好的答案。


    “這十年的工業發展很迅速。”


    “尤其是舟山那邊,已經開始工業化了,整個大明進入工業化也就是這二三十年的事情,伴隨著生產力的提升,士紳、商人們將逐步蛻變為資本家。”


    “既然資本已經孵化,革命的土壤也在生成。”


    “未來終究是要屬於青陽的。”


    經過九年的實踐,王絳闕已經明確的看到了沁源與外界的不同,是每一個人發自內心的不同,她堅定的相信,他們是先進的。


    王源之抱著紫砂壺喝了口茶,說道:“先孵化資本,後進行革命。”


    “張執象未必沒有想過這些,但這顯然是在繞路,而且百代皆用秦法,官僚帝製延續了兩千多年,馬學這套未來誕生在西羅洲的學問,是無法完全指導華夏文明的前進的。”


    “他在反對照搬,絳兒你也要因地製宜啊。”


    “西羅人學不會內算,所以資社這套,都是根據外算學歸納的,對於文明來說,任何製度都是外在的,唯有人,才是內在的。”


    “不拘於製度,在於人心的覺悟,這是張執象如今想做的。”


    王絳闕說道:“既然在於人心,革命就更有必要。”


    王源之搖頭,道:“絳兒,你著相了。”


    “這些天,爹琢磨了一個東西,集權與民主,到底衝突嗎?自上而下的革命,真的像張執象寫的那些案例當中一樣,注定會失敗?”


    “那,商鞅變法為何能成功?”


    “上古聖王,又是如何帶領文明前行的?”


    “爹想。”


    “關鍵還在人,帝王若是因私欲而變法,自然失敗,倘若因天下而變法,那帝王的意誌,就代表天下的意誌。”


    “百姓在向上發力,而帝王代表他們行使無上權力,來對付真正的敵人。”


    “將橫亙於社會當中的食利階層徹底消除,解決自秦以來,華夏製度當中的那個官字。不僅僅是一時的解決,而要永久的解決。”


    “從人心當中鏟除。”


    “這是張執象想要做的,所以張執象不會推翻大明,他反而要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倉廩實而知禮節。”


    “唯有盛世,人民不需要掙紮求生,才會精神飽滿,昂揚向上,敢與本惡為敵。”


    “文明,國家,個人,是三位一體的。”


    “須得,相輔相成。”


    208、三位一體,相輔相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可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天寥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天寥廓並收藏長生可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