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與楊拓的“道”,也大有關聯。


    他以二十四節氣,證得太乙道果。二十四節氣運轉一周,就是一年,代表著過去的時間。


    曆史除了代表過去,還代表著現在。從時間之道來看,曆史所代表的“道”對於二十四節氣來說,有著一定的包含與延續。


    當然,這得看領悟的方向,若是不從時間入手,而選擇領悟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天象變化,那麽曆史就很難與其有所關聯。


    不過修行到如今的境界,楊拓對於自身的道途,早已有了基本判斷。


    他來自於後世,逆轉時空而上,回到了封神之時。若說他與這時空之道,沒有半分關係,他自己都不相信。


    對於他的穿越,其中恐怕還有什麽關竅,不會是一開始想的那麽簡單。


    經過數百年的修行,他早已不是當初的小白。


    想要在諸聖坐鎮的洪荒天地,玩弄時間線。即便已經達到大羅金仙極致的紫微大帝化身,也沒有半分可能。


    大羅金仙也隻能收束自身的時間線,使之不被他人幹涉。但是想要幹涉洪荒天地的時間線,那是根本不能做到。


    即便是聖人,恐怕也很難瞞過其他聖人,在時間線之中來動手腳。


    他能安全的穿越時空,返回封神時期。在他看來,隻有三種可能。


    一是道祖親自出手,以道祖身合天道的修為,方才有可能瞞天過海,不被任何人發覺。


    他與聖人的接觸也是不少,無論是老子還是元始,都沒有發現他穿越的痕跡,這是不正常的。


    特別是太清聖人老子,號稱道祖之下第一人,想要瞞過他,也隻有道祖方有此能。


    當然,也有可能聖人已經發現,隻是他們不說。不過這種可能性,實在太小了。


    即便他們不說,也不可能放任不管,一定會有所布置。不過這數百年來,楊拓也沒有感受到有什麽不同之處。


    再有就是有先天至寶帶其穿越,並為其遮掩天機。隻有先天至寶才有這種可能,先天靈寶完全做不到這一點。


    楊拓已經擁有不少的先天靈寶,而且其品階也是不低。他可以確定,先天靈寶做不到這一點。


    若是先天靈寶能夠做到這一點,天下可能早已大亂。時間線恐怕都被改得麵目全非。


    就算是先天至寶,也需要有這方麵的能力才行。自少太極圖與盤古幡,不曾聽聞有此能力。


    在楊拓的記憶中,隻有那傳說中的上古神器——昆侖鏡,擁有穿梭時空的能力。若是這昆侖鏡乃是先天至寶,這才能有著一些可能。


    不過楊拓從未聽說,有誰擁有昆侖鏡。而且他也不能確定昆侖鏡究竟是先天靈寶,還是先天至寶。


    最後一種可能,就是他遇到了傳說中遁去的“一”,那是真正的變數,是天地之間最大的造化。


    若是楊拓遇到了那遁去的“一”,自然也有身返洪荒這種可能。


    即便以他如今的修為境界,他也隻能推斷出這三種可能。不論是哪一種,他都沒有辦法去確定。


    不過,不論是那種情況,他都與時空脫不開幹係。這麽一想,曆史一道還真挺適合他的。


    既然已經作出了選擇,楊拓也不再遲疑,打算先將史書著成再說。


    不過自從開天辟地以來,已經經曆過無數的歲月,想將這些歲月的曆史完整的記錄下來,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他決定先以人族的視角來記錄曆史,從人族誕生直至如今,這樣以來,工作量就會大為減少。


    等這部分完成之後,再往前記錄。他自己也不過方才經曆了不到三百年的時間,想要將前麵的曆史記錄清楚,卻是很難。


    “看來還得前往一趟火雲洞,求助於諸位人族先賢。”楊拓心中想道。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是打算先將自己穿越以來的曆史記錄下來,這是他親身經曆過的,可以記錄的很詳細。


    將封神之戰,西周代商這段曆史,作為切入點,再往前一點點的補足。


    楊拓打算以編年體為基礎,紀傳體為補充,來書寫曆史。


    編年體可以比較詳細的記錄曆史中發生的一件件大事,其優點是給人以明確的時間觀念,比較容易反映出史事發生和發展的時代背景,其缺點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曆史事件前後的聯係。


    楊拓再以紀傳體,將曆史事件中的重要人物單獨立傳,這樣就可以補全編年體的不足之處。


    正好楊拓此前著有《農書》與《曆書》兩卷書簡,正好以農曆作為編年體的時間指導。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楊拓先取出先天靈寶乾坤圖,將其一拋。乾坤圖落入地麵之中,將整個無名山穀完全遮掩起來。


    隨即又將此前所造的紙張取出,以星辰真火將其煉製成一本後世樣式的書冊。


    他以指為筆,星光為墨,在封麵之上寫下兩個大字——“史書”,隨著兩個大字落下,天空之中忽然響起一聲悶雷。


    隻聽一聲“轟隆隆”的巨響,在天地之間傳播!


    楊拓的手指揮動,在史書之上留下一個個字跡,天空之中也開始出現一種異像。


    隨著書寫的深入,天空之中仿佛出現了一幅畫卷,畫卷之中詳細的描繪著曆史之中的一幕幕場景。


    在混沌之中,三清感受到了天地的異樣,將目光投向了洪荒大地。女媧宮中的女媧娘娘,也將目光投來。西方極樂世界之中,佛門的兩位聖人也睜開了雙眼。


    隨著天地感應,無數的大能也發現了端倪,不過眾人都不能發現變化的來源。


    眾人雖感覺到了天地間的變化,不過楊拓以乾坤圖遮掩了天機,眾人都沒有發現變化的起因。


    隨著楊拓記載的深入,天空之中的畫卷也緩緩展開。老子率先發現了源頭,畢竟這乾坤圖以前是老子的法寶,他多多少少都能發現一些端倪。


    就算先天靈寶可以遮掩天機,也被其發現了源頭。隨著老子將目光看去,發現是道元正在著書,心中略微一動,心道:“時機已至!”


    念動之間,一縷分神從混沌之中落下。


    此時的火雲洞中,三皇也正在查找天地變動的源頭,三皇終究不及聖人,並沒有發現源頭。


    不過隨著楊拓的記載,其中就有關於楊戩前往火雲洞的記錄。


    三皇順著那冥冥之中的感應,也繞過了乾坤圖的遮掩,看到了楊拓著書的場景。


    不過因為乾坤圖的遮掩,他們沒有如老子一般,發現楊拓的所在。隻是知道楊拓在著書,因而引起了天地的變動。


    對於楊拓的位置,卻沒有絲毫的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道從封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灌水小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灌水小白並收藏成道從封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