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10日。星期六。


    回首之間,星光燦爛已是昨天;走過千山,涉過萬水,天邊啊,哪顆星將是屬於我的問候。


    我切開歲月斷麵,在仔細尋覓,尋覓一種前進著的力量。


    槳聲響起,我已傾聽到覆蓋著白雪的大地湧動著的春情,它要放歌,它要奔騰,看啊,我的眼前已是千軍萬馬的飛塵。


    翻開新的一頁,心裏就有些惶恐。


    昨日,歲月給了我什麽,我又給了生活什麽,反反複複地在問自已。因為每撕去一頁,在擁有的同時也失去了什麽。


    失敗或成功都是生活的一種貽贈方式。在時間的長河裏隻有不斷升華人生的價值,采擷生活的芬芳,釀造生活的甜蜜,回首往昔,我們才能微笑著迎接明天的第一縷陽光。


    黃金易得,韶華難留,請將翻動的手和追尋的眼睛擎向更遼遠的星空,開拓一方人生的綠洲。


    我們三人從李大娘家出來之後,一種傷感縈繞著我們的心頭。


    這種傷感更讓我們回憶起這個小城裏的一草一木,仿佛每一草一木都有美好的回憶;這種回憶更讓我們珍惜曾經的擁有,曾經的擁有是那樣的容易消逝,消逝之後會留下那麽多的遺憾與傷痕。


    我們沿著古城的青石板,走進這個古樸幽靜的小城。下麵,請親愛的讀者與我們一同走進這個興城古城。


    興城曆史悠久,遼代設置興城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明朝為了鞏固對東北地區的統治,防禦蒙古部落和女真人的侵擾,在山海關外“隻設衛所,不設州縣”,先後設立了二十五個衛,實行軍政合一式管理,寧遠衛就是其中之一。


    明宣德三年,即公元1428年,鎮守遼東總兵官巫凱、都禦史包懷德及鎮守遼東太監王彥聯名奏請朝廷修築寧遠城,兩年後工程竣工,當時稱寧遠衛城。寧遠衛駐軍5600人,守城士兵戰時出征,平時屯田勞作,家屬也隨軍士從全國各地前來定居,後代逐漸繁衍。衛的長官稱衛指揮使,既是一衛的軍事長官,又負責審理所轄地區的民事案件,一般為三品官。這種特殊的軍政體製給寧遠城增加了神秘色彩。清朝建立後撤衛建州,寧遠衛城也改稱寧遠州城,寧遠州管轄山海關以東至錦州以西的廣闊區域。1914年,因寧遠與湖南、山西、雲南等省的寧遠州重名,經當呈請大總統袁世凱批準,恢複使用遼代的興城縣縣名,寧遠城也就隨之稱為興城古城。


    興城城牆就是興城古城的主體建築。


    興城古城始建於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為寧遠衛城;清代重修,改稱為寧遠州城,是我國現存古城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寧遠古城與西安古城,荊州古城(今江陵縣城)和山西平遙古城同被列為我國迄今保留最為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是五百年前留下來的一份珍貴的曆史遺產,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它經曆了570多年的風雨浸蝕和戰爭摧殘,外城現已無存,內城經曆代維修,基本保持原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流痞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們那時的故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們那時的故事並收藏風流痞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