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火上澆油


    朱由檢聞言微微一愣,略一思索便開口說道:“不瞞太傅說,依朕之意,這忙是肯定要幫的。隻是如何幫法卻沒想好,這才想找太傅來商量,還望太傅教朕才是!”


    王銳連忙謙遜一句,然後微微一笑說道:“皇上所言極是,這忙是肯定要幫的,但如何幫法卻是大有學問,隻不知那使者可曾提出什麽具體要求?”


    朱由檢微一撇嘴不屑地說道:“還能有什麽了?無非是希望我大明出兵滅了圖魯拜琥和巴圖爾洪台吉那兩個跳梁小醜而已,以顯天朝之威!這廝還真敢說,竟想求得朕的龍虎衛出馬,說是一切軍需供應全部包在他們吐謝圖部的身上。嘿嘿,看來這卻圖汗還著是將朕當作不懂世事的孩子了!”


    溫體仁在一旁說道:“皇上,這卻圖汗實是沒安什麽好心!眼下蒙古諸部大亂,我們正可隔岸觀火,看準時機得漁翁之利。以臣愚見,還是不牽扯到其中為好,還望皇上三思!”


    他身為閣部之臣,現下既已參與到此事中,自然不能一言不發,而是要表明自己的觀點了。說實話他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不失為穩健之策。但現在大明的情形早已非同當初,若仍是采取如此保守的策略,那未免就有點糟蹋王銳辛辛苦苦打下的這一片大好形勢了。不過以溫體仁眼下的身份來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想法也十分正常。


    朱由檢聞言不置可否,轉頭朝王銳微笑道:“不知太傅以為溫卿之言如何?”


    王銳瞥了溫體仁一眼,笑吟吟地說道:“回皇上的話,溫閣老所言乃是老成謀國之策。隔岸觀火、漁翁之利都可說是正確之極,但若說是我們不參與其中恐怕就太過保守。[.超多好看小說]如此一場大戲我們又怎能不參與到其中,若是不參與,又怎能令這戲越唱越精彩呢?”


    溫體仁聽到他一口就否了自己所言,麵上並無絲毫不虞之色,反倒是淡淡一笑說道:“國公爺想必早已是珠璣在握,體仁願聞高見!”


    朱由檢也興奮地說道:“是啊,太傅想來已然有了妙策,快說來聽聽如何?”


    王銳嗬嗬一笑,不慌不忙地說道:“臣適才聽了溫閣老所言,已對蒙古諸部的情況有所了解。幸好有溫閣老對蒙古諸部的曆史如此熟悉,否則真要錯過了這千載難逢的絕佳時機呢!”


    溫體仁連忙謙遜道:“體仁在翰林院時就曾通覽過蒙古史,因此略知一二,這實在是算不得什麽!”


    王銳點點頭,微笑著繼續說道:“蒙古諸部倘若真能齊心合力聯合在一起,的確是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想當初成吉思汗一統蒙古,建立了一個橫掃天下的大蒙古帝國便是最好的證明!現如今孛兒隻斤氏的黃金家族雖然難再出現一位如先祖那等的雄主,但蒙古諸部越亂,對我大明越有利,越心齊就越是我大明的勁敵!盡管現下我大明朝再不懼怕任何強敵,卻終究是不如能夠亂中取利來得好!而眼下虎墩兔憨新敗,蒙古諸部的混亂正達到了一個顛峰。若是我們能善加利用,當可大獲其利,可以大大加快我大明走向興盛之路的速度,此正是老天要重興大明而賜下的絕佳之機也!”


    朱由檢和溫體仁聞言連連點頭,王銳說的道理他們自然明白,可關鍵之處就在於如何能夠最好地利用這個機會,因此忍不住露出了些許急不可待的神色。


    王銳卻故意頓了一頓,然後才笑吟吟地接著說道:“現下察哈爾的林丹汗日漸勢弱,科爾沁部投向了建虜,漠西的圖魯拜琥和巴圖爾洪野心勃勃。如若我們放任其不管而隻是隔岸觀火的話,相信圖魯拜琥和巴圖爾洪很快便能一統漠西諸部,而建虜必然會同科爾沁部聯手進一步蠶食察哈爾,最終形成數足鼎立之勢。如此一來賊勢趨於平衡,則遠不如像如今這般叢亂紛生容易從中得利矣!”


    朱由檢將手一拍說道:“不錯,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幫助吐謝圖部,絕不能讓其輕易被圖魯拜琥和巴圖爾洪所吞並,太傅是否是這個意思?”


    王銳哈哈一笑說道:“皇上所言極是,這正是臣心中所想!”


    朱由檢點了點頭說道:“還是太傅說的明白,朕雖然知道該當答應卻圖汗的要求,但卻沒有想得這般清楚!”


    王銳急忙謙遜道:“皇上謬讚了,若非溫閣老將前因後果說得清楚,臣也無法想的明白。(.)皇上先前如臣一樣對蒙古諸部的情形不甚了了,自然不可能想得清楚!”


    溫體仁在一旁微微一笑說道:“體仁實在是慚愧,皇上和國公爺一聽就想得清楚,可體仁熟知一切,卻仍然想不明白!國公爺適才所言自是有理,但我們應該如何幫吐謝圖部?難道當真要出兵不成?我大明距離漠西關山萬裏,中間隔著無數蒙古部落,即便是龍虎衛恐怕亦沒有辦法萬裏奇襲圖魯拜琥和巴圖爾洪吧?”


    朱由檢聞言連連點頭,將目光盯住了王銳,說來說去,這才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王銳淡淡一笑,不慌不忙地說道:“溫閣老說得一點不錯,銳雖不才,卻也知出兵乃是絕無可能之事!嗬嗬,銳何時說過要出兵了?對付圖魯拜琥和巴圖爾洪這等跳梁小醜,又何需用得著龍虎衛出馬呢?”


    溫體仁聞言老臉頓時忍不住微微一紅,要知道王銳現在當朝第一名將的聲名根本無人能撼動,又豈有不知道他剛才說的那些道理?自己這番可真是有些班門弄斧了。


    他自知適才有點失言,當下略顯尷尬地一笑,連忙圓場道:“國公爺用兵如神,乃當世第一名將,在下實是班門弄斧了,還望國公爺莫怪!但不知若不用兵的話,國公爺究竟有何妙策?體仁愚魯,願聞國公爺其詳!”


    王銳看了一眼一臉期待之色的朱由檢和溫體仁,笑吟吟地說道:“很簡單,我們可以賣火器給吐謝圖部,有了我大明威力無匹的火器,圖魯拜琥和巴圖爾洪想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得先問問自己有沒有那麽好的牙口才行!”


    他的話剛一出口,朱由檢和溫體仁已是大吃一驚,萬萬沒想到他說的竟然是這個辦法。


    朱由檢立刻搖頭說道:“什麽?這怎麽行?火器乃是我大明不傳之秘,是我天朝威服四海的利器,又豈能流落外虜之手?若是外虜也因此有此利器,那樣即使是蒙古諸部再亂,我大明恐怕亦是得不償失!”


    他還從沒有這麽一開口就如此反對王銳的時候,隻因為火器眼下乃是他和大明朝的至寶,王銳剛才的話就好象直接動了他的心頭肉一樣,所以朱由檢像孩子一般想也沒想就開口反對。


    溫體仁當然不敢像皇帝那樣說得直接,但也微皺眉頭,委婉地說道:“皇上所言極是!這火器乃是國公爺的心血,國公爺也憑此屢立奇勳,難道當真忍心其流落外虜之手麽?若是將來外虜也盡持此利器,我大明又將如何?國公爺還要三思才好!”


    王銳早料到了他二人必有如此反應,所以絲毫也不奇怪。他適才所說並非是今日才靈機一動想到的,而是早有了成熟的想法,正好趕上這一合適的機會說出來罷了。


    眼見小皇帝真著了急,王銳哈哈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皇上和溫閣老且先莫急,待聽銳慢慢道來不遲!臣所說的火器並非是我們現下最先進的火器,而隻是龍虎衛淘汰下來的燧發火槍罷了。我們隻賣這種燧發火槍,其餘如火炮、霹靂彈等自是一件也不能賣!而且我們不但會賣給吐謝圖部,將來還會賣給其他的蒙古諸部,甚至包括了林丹汗在內!”


    朱由檢聞言稍稍放下心來,但仍是搖頭說道:“那恐怕也是不行,一來燧發火槍雖遠遠不比新式的步槍、火炮,但亦威力極大,太傅當年大破建虜不也是全憑之建功?二來現下我大明之軍還都未曾裝備上燧發火槍,那些邊鎮總兵們已經不知多少次向朕請求過了!眼下燧發火槍不先裝備我大明之軍,又怎能先賣給外虜?”


    王銳對此自然早有準備,當下笑吟吟地說道:“皇上,我大明現下令胡虜懼怕,並不是因為我們手裏有火器,而是因為我們擁有製造先進火器的能力!蒙古一向身處苦寒之地,資源匱乏,別說是造火器了,就連普通的兵器,也要想方設法從我大明這裏換得鐵器方能鑄造。而今我們隻賣火器,並不賣製造的方法。以胡虜現在的能力絕對無法仿造燧發火槍,彈藥亦是控製在我們之手,又有什麽好擔心的?隻要我們掐住彈藥這一環,就不必擔心將來反受其害。退一萬步講,即使將來胡虜也擁有了製造燧發火槍和彈藥的能力,可那時我大明的火器早已經不知又提升了多少,又怎會怕那區區的原始火槍?現下我們以10倍以上的價格將燧發火槍賣給蒙古人,換回的豐厚利益又能製造多少火器?難道還不夠裝備我大明之軍嗎?”


    朱由檢聞言沉默下來,在那裏沉吟不語。溫體仁也不說話,默默地在想著什麽。


    王銳知道二人已經被自己說動,於是趁熱打鐵繼續說道:“眼下我們將燧發火槍賣給吐謝圖部,想必漠西的局勢必將更加混亂。而一旦其餘諸部得到了這個消息,來爭搶買火器的蒙古人恐怕會踏平太和殿的門檻!到時候主動權盡掌握在我們手裏,趁機抬高價格大發一筆橫財還是小事。關鍵是通過這一手我們就能將整個蒙古諸部的局勢掌控在自己手中,令其紛亂再也無止歇之時,而我大明則可始終得利於其中。除此之外,蒙古諸部有了火器之後,對建虜亦會起到極大的牽製作用。皇太極以往對蒙古諸部是又打又拉,如弄小兒般隨心所欲。如今我們倒給他來個驅狼吞虎,看他今後還能不能猖狂的起來!”


    略頓了一頓,他又補充道:“當然,賣給蒙古人燧發火槍的數量臣自會有所控製,這一點請皇上放心便是!”


    小皇帝那裏還在沉吟之時,溫體仁已是長歎一聲說道:“國公爺這一招火上澆油實在是太厲害了,體仁當真佩服得五體投地!”


    王銳見他已經完全領悟過來,當下也是暗讚一聲,心說火上澆油這一比喻的確是恰當,自己就是要在蒙古諸部的火上再澆澆油,讓其燒得更猛、更旺,而且永遠不熄才好。這一回他就是要大發戰爭之財,借蒙古諸部的戰亂來讓大明的火器製造再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他淡淡一笑說道:“溫閣老過獎了,銳實是愧不敢當!此番若無閣老的一番詳述,又哪裏來的此計?”


    溫體仁還待再客氣幾句時,朱由檢那邊已經是終於想通了一切,他哈哈大笑著說道:“好,好,朕現在總算是想通了,太傅果然是妙計!嘿嘿,此計既然是太傅所出,那就隻能再辛苦你一下,如何去答複吐謝圖部使者的事情就交給太傅如何?太傅放心,隻要辦完這件事情,朕再多放你幾天假就是!”


    王銳聞言連忙跪倒接旨,當下笑嘻嘻地說道:“臣領旨!皇上放心,臣早聽說蒙古的竹杠響得緊,此番定要好好敲上一敲,看看是否名不虛傳!”


    朱由檢忍不住大笑著說道:“太傅所言甚妙,朕久聞你精通音律,此番自是會靜候佳音!”


    王銳和溫體仁也忍不住大笑起來,君臣三人笑得極為歡暢……


    從乾清宮告退出來,王銳一刻也不耽擱,立即飛馬回府。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馬上派人去查吐謝圖部使者的情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凡事未動即情報為先,這一向是他做事的原則。


    他這邊剛剛安排好一切,就忽然有人來報,說是自己的嶽父大人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色四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色四月並收藏混在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