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雕(中)
三天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王銳除了調查葡萄牙商團的底細外,自然對即將到來的朝會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第一件事情當然就是要先和李永貞通通氣,他身為內廷之首,對閣部有著極大的威懾,自是一定要拉到自己這邊。
好在無論從關係還是利益上來說,李永貞這邊都是毫無問題,因此王銳隻和其略微一談,他就一口保證絕對會支持開海禁一事,並且向幾位閣臣施加壓力。
因為一旦開了海禁後,就必然會重開海事與船舶局,同時成立水師,這些都少不了內監的職位,李永貞當然沒有反對的道理了,更何況以他和王銳的關係,又怎麽可能站到其對立麵上去呢?
綜觀大明朝200多年的曆史,宦官集團與文官集團的權力之爭為曆朝曆代之最。尤其是到了中後期時更為激烈,而且文官往往都會落在下風,被掌權的大太監所壓製。
到了老魏時,這種情況達到了顛峰,整個閣部幾乎都投到了閹黨的旗下,也算是開了數千年來之先河。
崇禎登基之後,司禮監掌印太監“批紅”的製度仍然未變,這實際上意味著閣部眾臣依然是被掌權的大太監壓製一頭。
王銳當然知道其中的弊端,但卻有意維持這種現狀。俗話說“惡人自需惡人磨”,那些閣部眾臣們沒一個是省油的燈,如果把他們的“緊箍咒”去掉,那將更加難以控製。
非常時期自然要用非常的手段,眼下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也惟有再“委屈”一下那些士大夫們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關係的改變是由生產力決定的。等到大明朝的經濟和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必將會帶來政治製度的變革。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王銳就算有逆天的本事也無法阻擋,所以他現在也不必為此操心。[]
除了與李永貞通氣外,另一件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是還要爭取盡量多的官員支持。
王銳打從小皇帝登基伊始就從不幹預朝政大事,也絕不結黨營私。此番開海禁之事雖說是非同小可,但他亦並不因此破例,而是將這重任交給了玉淵棋院。
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努力,玉淵棋院的作用開始逐漸顯現出來。現在盡管還沒有形成一個明顯的派係,但凡是常在棋院中下棋、談賦的官員間自然有一種親切和默契。其中又以中、下層的官員居多,對謝天博和過百齡視為長輩、偶像,對他們的觀點頗為認同。
現下朝中上下無不知道葡萄牙商團的來訪,小皇帝關於三日後朝會商討開海禁的口諭更是早明發下去。一時間百官們議論紛紛,私下裏各自探聽著大佬們的口風。
眾人自是都知道謝天博和過百齡二人與王銳的關係,因此這三天裏來棋院的官員比平時多出了數倍不止。威國公府閉門概不見客,眾人都寄希望於能在這裏探聽到一些消息。
謝天博和過百齡二人早就得到了王銳的囑咐,所以當然不會以他的名義透露半點口風,但卻在手談之間笑談了自己的一些觀點。不用說,那自然都學自於王銳,並且是極力讚同開海禁。
那些原本就常在棋院的中、下層官員們聽了二人的觀點,當下就紛紛表示讚同。而那些純是來探聽消息的官員也都是聰明人,仔細一琢磨亦體味出了其中的含義,個個是滿意離開。
相比起玉淵棋院的熱鬧場麵,幾位閣臣的府中倒是冷清了許多。一眾官員也不是不將這些宰輔大臣放在眼裏,而當然是先選更大的“佛腳”來抱了。
對於這些堂堂的宰輔大臣來說,這的確是件悲哀的事情。不過細一想想,這也算不得如何奇怪,如果王銳願意當那宰輔大臣的話,早就是首輔了,原也輪不到他們。而且相比起原來的曆史,這幾位閣臣真應該好好地感謝王銳。若不是有王銳硬生生扭轉了乾坤,他們幾個無一人能有善終,最後都會成為崇禎皇帝的犧牲品。
而眼下他們雖然是沒有曆朝曆代那些宰輔大臣們的權勢,但也算是地位尊崇。並且除了像此番的這等至關重要的大事之外,其餘政務要事王銳從不插手幹預,李永貞也不像老魏那樣專權、擅權,平常極少管事。隻要他們能擺正心態認真做好份內之事,不要總想著爭權奪利,自是照樣能成為一代名臣。
隻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若是人人都能如此這般有度,那世間也就沒有那麽多的紛爭了!
總之,三天一晃而過。第四天,盛大的朝會終於在太和殿拉開了序幕。
王銳當然沒有將這個葡萄牙使團其實是冒牌貨的事情告訴小皇帝,知悉所有秘密的人絕不會超過五個,都是他最信任的心腹愛將,自是不可能泄露半點消息,而且他也是打算等此事過後再將真相全部告知皇帝。
因此眼下其餘的人還都蒙在鼓裏,朝廷完全是按照接待外國使團的禮儀來對待的這個冒牌貨。
已經有百多年的時間沒有海外的藩國前來朝貢了,所以朝野上下俱都感到新奇和興奮。
朱由檢更是如此,他自從登基伊始就立誌讓大明重振天朝威儀,自己也要成為可以比肩唐宗、宋祖、漢武和本朝太祖那樣的天朝大帝,一代聖君、明君。
現在雖然距離這個目標還很遙遠,但是已經能看到希望。今天佛朗機使團的朝覲可說是意義非常,不但意味著天朝又將播於海外,而且直接關係到重開海禁這一國策。
一想到王銳那天對他所說的話,朱由檢的心不禁又感到一陣火熱。此時他若得知這佛朗機使團其實是冒牌貨的話,恐怕會當場吐血昏厥吧?
若論皇家的威儀和排場,中國如果自認第二的話,怕是也沒有其他國家敢認第一!
平日裏的朝會就已經是威儀、排場十分宏大。今日要召見佛朗機使團,當然要更加盛大了數倍,其威勢之盛自不必細述。
太和殿上,傳臚官高聲喊道,宣佛朗機使者覲見!
迪戈.卡奧眼看著這盛大的場麵,表麵上雖不動聲色,但心中也在暗自感到震撼。
他的真實身份也是東聖教長老堂長老,是東聖教主派出的另一支奇兵。目的和王銳所料的絲毫不差,正是吸引其注意力的關鍵一個棋子。
盡管早已經做好了假戲真唱的充分準備,但現下親身經曆如此盛大的場麵,令迪戈.卡奧也忍不住感到暗暗心驚。
他聽到傳臚官的喊聲,當下深吸了一口氣,定了定心神,這才邁步拾階而上,直朝太和殿的大門而去。
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迪戈.卡奧進到大殿之中,上得前去立於階下,右手撫胸朝上麵的小皇帝深深鞠躬見禮道:“鄙人葡萄牙使者迪戈.卡奧拜見大明皇帝,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說的是英語,王銳今日則充當起了通譯。其實迪戈.卡奧當然是精通中國話的,隻不過不能暴露而已。一個剛剛遠渡重洋而來的葡萄牙使者居然能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這未免也太過匪夷所思。
鄧玉函、湯若望和梅爾貝裏等都是外國人,殿中的群臣大多數都見過,因此對迪戈.卡奧的長相並沒有感到好奇。反倒是對葡萄牙一詞甚覺新鮮,忍不住一陣低聲議論。
朱由檢早聽王銳講過了西方國家的禮儀,知道其不興跪拜。他不像原來曆史上清朝的皇帝有那麽多的毛病,非逼著外國人也跪自己不可,以此來顯示天朝上邦的威儀,而是對此不太在意。
好奇地打量了迪戈.卡奧幾眼後,朱由檢方才將手一擺說道:“佛朗機使者不必多禮,請抬起頭說話!”
迪戈.卡奧耐心地聽王銳翻譯後,這才恭聲說道:“謝陛下!”
說罷,他直起身來,不卑不亢地望著朱由檢。
朱由檢微微一笑說道:“前幾日朕已經收到了貴使帶來的禮物,我們中國有句話叫禮尚往來。朕也有薄禮回贈於佛朗機國王,還請貴使代為收下!”
說著,他拍了拍手,立刻有太監抬了十幾口大箱子上來,將箱蓋全部打開,一溜放在迪戈.卡奧的麵前。
箱子裏除了金銀珠寶外,還有最上品的絲緞、瓷器和茶葉。如果全部拿到歐洲去的話,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價值不菲,遠遠超過了對方所贈送的禮物。
迪戈.卡奧做出驚喜的神情,當下深深鞠躬說道:“鄙人代表菲利浦國王謝過大明皇帝陛下!”
朱由檢點了點頭笑道:“貴使不必客氣,不知你此番率領使團遠渡重洋來到我大明覲見朕,究竟有何用意?今日既已見到了朕麵,你可但講無妨!”
迪戈.卡奧聽罷翻譯後微微一躬身說道:“回大明皇帝的話,此番鄙人不遠萬裏而來,除了帶來菲利浦國王的問候外,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懇請陛下對我國開放港口,與我國進行通商貿易,但不知陛下可肯同意嗎?”
王銳的翻譯聲剛落,大殿之中頓時又響起一片低聲議論,群臣的目光一下都集中在了小皇帝的身上……
三天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王銳除了調查葡萄牙商團的底細外,自然對即將到來的朝會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第一件事情當然就是要先和李永貞通通氣,他身為內廷之首,對閣部有著極大的威懾,自是一定要拉到自己這邊。
好在無論從關係還是利益上來說,李永貞這邊都是毫無問題,因此王銳隻和其略微一談,他就一口保證絕對會支持開海禁一事,並且向幾位閣臣施加壓力。
因為一旦開了海禁後,就必然會重開海事與船舶局,同時成立水師,這些都少不了內監的職位,李永貞當然沒有反對的道理了,更何況以他和王銳的關係,又怎麽可能站到其對立麵上去呢?
綜觀大明朝200多年的曆史,宦官集團與文官集團的權力之爭為曆朝曆代之最。尤其是到了中後期時更為激烈,而且文官往往都會落在下風,被掌權的大太監所壓製。
到了老魏時,這種情況達到了顛峰,整個閣部幾乎都投到了閹黨的旗下,也算是開了數千年來之先河。
崇禎登基之後,司禮監掌印太監“批紅”的製度仍然未變,這實際上意味著閣部眾臣依然是被掌權的大太監壓製一頭。
王銳當然知道其中的弊端,但卻有意維持這種現狀。俗話說“惡人自需惡人磨”,那些閣部眾臣們沒一個是省油的燈,如果把他們的“緊箍咒”去掉,那將更加難以控製。
非常時期自然要用非常的手段,眼下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也惟有再“委屈”一下那些士大夫們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關係的改變是由生產力決定的。等到大明朝的經濟和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必將會帶來政治製度的變革。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王銳就算有逆天的本事也無法阻擋,所以他現在也不必為此操心。[]
除了與李永貞通氣外,另一件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是還要爭取盡量多的官員支持。
王銳打從小皇帝登基伊始就從不幹預朝政大事,也絕不結黨營私。此番開海禁之事雖說是非同小可,但他亦並不因此破例,而是將這重任交給了玉淵棋院。
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努力,玉淵棋院的作用開始逐漸顯現出來。現在盡管還沒有形成一個明顯的派係,但凡是常在棋院中下棋、談賦的官員間自然有一種親切和默契。其中又以中、下層的官員居多,對謝天博和過百齡視為長輩、偶像,對他們的觀點頗為認同。
現下朝中上下無不知道葡萄牙商團的來訪,小皇帝關於三日後朝會商討開海禁的口諭更是早明發下去。一時間百官們議論紛紛,私下裏各自探聽著大佬們的口風。
眾人自是都知道謝天博和過百齡二人與王銳的關係,因此這三天裏來棋院的官員比平時多出了數倍不止。威國公府閉門概不見客,眾人都寄希望於能在這裏探聽到一些消息。
謝天博和過百齡二人早就得到了王銳的囑咐,所以當然不會以他的名義透露半點口風,但卻在手談之間笑談了自己的一些觀點。不用說,那自然都學自於王銳,並且是極力讚同開海禁。
那些原本就常在棋院的中、下層官員們聽了二人的觀點,當下就紛紛表示讚同。而那些純是來探聽消息的官員也都是聰明人,仔細一琢磨亦體味出了其中的含義,個個是滿意離開。
相比起玉淵棋院的熱鬧場麵,幾位閣臣的府中倒是冷清了許多。一眾官員也不是不將這些宰輔大臣放在眼裏,而當然是先選更大的“佛腳”來抱了。
對於這些堂堂的宰輔大臣來說,這的確是件悲哀的事情。不過細一想想,這也算不得如何奇怪,如果王銳願意當那宰輔大臣的話,早就是首輔了,原也輪不到他們。而且相比起原來的曆史,這幾位閣臣真應該好好地感謝王銳。若不是有王銳硬生生扭轉了乾坤,他們幾個無一人能有善終,最後都會成為崇禎皇帝的犧牲品。
而眼下他們雖然是沒有曆朝曆代那些宰輔大臣們的權勢,但也算是地位尊崇。並且除了像此番的這等至關重要的大事之外,其餘政務要事王銳從不插手幹預,李永貞也不像老魏那樣專權、擅權,平常極少管事。隻要他們能擺正心態認真做好份內之事,不要總想著爭權奪利,自是照樣能成為一代名臣。
隻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若是人人都能如此這般有度,那世間也就沒有那麽多的紛爭了!
總之,三天一晃而過。第四天,盛大的朝會終於在太和殿拉開了序幕。
王銳當然沒有將這個葡萄牙使團其實是冒牌貨的事情告訴小皇帝,知悉所有秘密的人絕不會超過五個,都是他最信任的心腹愛將,自是不可能泄露半點消息,而且他也是打算等此事過後再將真相全部告知皇帝。
因此眼下其餘的人還都蒙在鼓裏,朝廷完全是按照接待外國使團的禮儀來對待的這個冒牌貨。
已經有百多年的時間沒有海外的藩國前來朝貢了,所以朝野上下俱都感到新奇和興奮。
朱由檢更是如此,他自從登基伊始就立誌讓大明重振天朝威儀,自己也要成為可以比肩唐宗、宋祖、漢武和本朝太祖那樣的天朝大帝,一代聖君、明君。
現在雖然距離這個目標還很遙遠,但是已經能看到希望。今天佛朗機使團的朝覲可說是意義非常,不但意味著天朝又將播於海外,而且直接關係到重開海禁這一國策。
一想到王銳那天對他所說的話,朱由檢的心不禁又感到一陣火熱。此時他若得知這佛朗機使團其實是冒牌貨的話,恐怕會當場吐血昏厥吧?
若論皇家的威儀和排場,中國如果自認第二的話,怕是也沒有其他國家敢認第一!
平日裏的朝會就已經是威儀、排場十分宏大。今日要召見佛朗機使團,當然要更加盛大了數倍,其威勢之盛自不必細述。
太和殿上,傳臚官高聲喊道,宣佛朗機使者覲見!
迪戈.卡奧眼看著這盛大的場麵,表麵上雖不動聲色,但心中也在暗自感到震撼。
他的真實身份也是東聖教長老堂長老,是東聖教主派出的另一支奇兵。目的和王銳所料的絲毫不差,正是吸引其注意力的關鍵一個棋子。
盡管早已經做好了假戲真唱的充分準備,但現下親身經曆如此盛大的場麵,令迪戈.卡奧也忍不住感到暗暗心驚。
他聽到傳臚官的喊聲,當下深吸了一口氣,定了定心神,這才邁步拾階而上,直朝太和殿的大門而去。
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迪戈.卡奧進到大殿之中,上得前去立於階下,右手撫胸朝上麵的小皇帝深深鞠躬見禮道:“鄙人葡萄牙使者迪戈.卡奧拜見大明皇帝,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說的是英語,王銳今日則充當起了通譯。其實迪戈.卡奧當然是精通中國話的,隻不過不能暴露而已。一個剛剛遠渡重洋而來的葡萄牙使者居然能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這未免也太過匪夷所思。
鄧玉函、湯若望和梅爾貝裏等都是外國人,殿中的群臣大多數都見過,因此對迪戈.卡奧的長相並沒有感到好奇。反倒是對葡萄牙一詞甚覺新鮮,忍不住一陣低聲議論。
朱由檢早聽王銳講過了西方國家的禮儀,知道其不興跪拜。他不像原來曆史上清朝的皇帝有那麽多的毛病,非逼著外國人也跪自己不可,以此來顯示天朝上邦的威儀,而是對此不太在意。
好奇地打量了迪戈.卡奧幾眼後,朱由檢方才將手一擺說道:“佛朗機使者不必多禮,請抬起頭說話!”
迪戈.卡奧耐心地聽王銳翻譯後,這才恭聲說道:“謝陛下!”
說罷,他直起身來,不卑不亢地望著朱由檢。
朱由檢微微一笑說道:“前幾日朕已經收到了貴使帶來的禮物,我們中國有句話叫禮尚往來。朕也有薄禮回贈於佛朗機國王,還請貴使代為收下!”
說著,他拍了拍手,立刻有太監抬了十幾口大箱子上來,將箱蓋全部打開,一溜放在迪戈.卡奧的麵前。
箱子裏除了金銀珠寶外,還有最上品的絲緞、瓷器和茶葉。如果全部拿到歐洲去的話,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價值不菲,遠遠超過了對方所贈送的禮物。
迪戈.卡奧做出驚喜的神情,當下深深鞠躬說道:“鄙人代表菲利浦國王謝過大明皇帝陛下!”
朱由檢點了點頭笑道:“貴使不必客氣,不知你此番率領使團遠渡重洋來到我大明覲見朕,究竟有何用意?今日既已見到了朕麵,你可但講無妨!”
迪戈.卡奧聽罷翻譯後微微一躬身說道:“回大明皇帝的話,此番鄙人不遠萬裏而來,除了帶來菲利浦國王的問候外,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懇請陛下對我國開放港口,與我國進行通商貿易,但不知陛下可肯同意嗎?”
王銳的翻譯聲剛落,大殿之中頓時又響起一片低聲議論,群臣的目光一下都集中在了小皇帝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