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激’戰的開端
他的話剛一出口,就立刻引來了一片驚訝之聲。如果不是因為這是王銳所說,很有可能當場就會有人笑出聲來,甚至是立刻出言反駁。東渡黃河?除非是那些賊寇長出翅膀來還差不多!
黃河,我們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文明,哺育了無數中華兒‘女’,卻也因為其變化無常,給兩岸人民帶來過無窮的災難。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條讓人又愛又痛的母親河才被徹底馴服,天塹變成了通途。而在此之前,尤其是在古代,“她”卻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天險。王自用部賊寇有將近兩萬人馬,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東渡黃河,那的確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不過王銳卻不是這樣想的,他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數百年的經驗、見識,十分清楚沒有什麽事情是不可能的,隻要是有人在的地方,就能夠創造出奇跡!
就說李自成吧,如果不是有王銳這個逆天穿越的強人改變了曆史車輪的軌跡,在座這些人誰肯相信就是這個眼下還籍籍無名草寇最後竟顛覆的大明王朝?恐怕打死他們也絕不可能有人相信。
另外就是我們的革命史,尤其是人類曆史上堪稱偉大的那次長征給了王銳許多啟示。
飛奪瀘定橋、強攻臘子口、翻雪山、過草地……,這一樁樁奇跡在完成之前,又有誰能想到?誰肯相信?套用那句玩笑話說,不是**無能,而是共軍太牛b!不錯,正是因為事先沒人想到竟有人能夠完成那些壯舉,所以才有了所謂的奇跡。
當然,王自用未必有那麽大的本事,但王銳卻將所有可能的因素全部考慮了進去,務求不給對方留下任何機會,因此這才特意讓方文傑提醒一下洪承疇。他早就將自己想象成王自用進行了思考,並與史梁、周寧和方文傑等人在沙盤上進行了演練,結果發現東渡黃河乃是王自用部脫困的唯一可能妙策!
眼下方文傑將這種可能一說,包括洪承疇在內,所有的人都感到萬分驚訝。
但洪承疇對王銳的欽服要遠在其他人之上,因此略一驚訝後便認真凝神思索,片刻後方才微皺眉頭開口說道:“眼下正值隆冬時節,賊寇不可能泅渡,隻能是利用舟橋渡河。可是這一河段水流湍急、河麵甚寬,向來便無渡口。賊眾有將近兩萬人馬,急切間如何能渡過黃河?卻不知威國公可有詳示?還請方將軍明言才是!”
眾人紛紛點頭,將目光全都望向了方文傑。
方文傑微微一笑,一邊伸手在沙盤上移動著紅藍旗子,一邊不慌不忙地說道:“督帥所言極是,賊眾的兩萬人馬若想瞞住我們盡數渡河的話,那的確是不太可能,除非他們全都長出翅膀!但是督帥請看,如果賊寇兵分兩路,一路佯裝向西北突圍,吸引住我們的注意力,而另一路主力卻趁機悄然揮師東進,沿河岸南下的話,便極有可能突破封鎖線,在延水、宜川、洽川三地尋求合適之處渡河!此三地河麵窄、水流緩,而且均是渡口所在。若是賊寇動作迅速,便可能搶在我們反應過來之前渡過黃河!當然,這隻是威國公的設想而已,那些賊寇未必能想得出如此妙策。不過為了以防萬一,督帥還是要小心謹慎才好!”
他剛一說完,洪承疇等人已是驚訝之‘色’盡去,換上了一臉的凝重與佩服神‘色’。因為他們一下便聽出了這的確是一個可行之策,並且稱得上是十分巧妙。隻不過由於腦海中固有的黃河天險不可逾越的觀念和沒想到有舍車保帥這一招,所以一開始眾人壓根就沒往這方麵去想。此刻聽方文傑這麽一說,再加上沙盤的演示,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佩服之意。
他們佩服的人當然是王銳了,心想人都說威國公乃當朝第一名將,今日才知果然是名不虛傳。他的人雖然遠在千裏之外,但卻想到了一切可能,想出了如此妙策。若非是親曆,委實是讓人難以置信。
洪承疇仍然盯著沙盤看了半晌,這才抬起頭來輕輕歎了口氣微笑說道:“此番若不是威國公提醒,而萬一賊寇當真也想到了此計的話,那可真要大事不妙了!這一次如果能競得全功,還要煩勞方將軍替我多多拜謝威國公!”
他說的確實是真心話,因為對黃河天險的過度信賴,楊鶴與他都沒考慮到王自用有可能會東渡黃河的事情,所以兵力布置上自然空虛。如果王自用當真和王銳想到了一處的話,那極可能會成功地率領主力突出重圍進入到山西。若果真如此,他二人的責任可謂不小,必然會受到皇帝的罪責。輕則降級、丟官,重則甚至丟了‘性’命。
一想到這些,洪承疇忍不住冒出了一身的冷汗,心中對王銳是更加感‘激’。
方文傑微笑點頭說道:“督帥不必客氣,末將自當轉達就是!隻要此番能盡剿賊寇,想來威國公才最高興!”
洪承疇哈哈一笑點頭說道:“方將軍說的是,本帥定當竭盡全力!”
至此,破賊方略終於是定下。眼見眾將也都無異議,洪承疇當即分派了任務。
他和盧文善、戴君恩分別率軍穩步向前推進,進一步縮小包圍圈,擠壓王自用的機動空間。
賀人龍則暫時按兵不動,穩守綏德一線,防止賊寇主力突圍南下。
而對於神槍營,洪承疇並未像王自用等人預料的那樣,將之作為主攻的主力。反倒是將其當作了機動兵力,隻有在確認了敵人主力的動向後,才會伺機出擊,給予敵雷霆萬鈞般致命一擊!當然,這也是聽從了方文傑的建議。
眾將各自領命,回去後便開始布置、準備。
惟有賀人龍是表麵上領命,心中卻有些不以為然。他不是認為王銳所說的東渡黃河之策不可行,而是認為王自用不可能想出這等妙策。因此他表麵上領命,心裏卻對洪承疇感到有些不滿。心說其他各路人馬都在推進,而自己卻按兵不動,那功勞豈不是都被他人搶去了,哪裏還有自己的份?
因此回到綏德之後,他並沒有完全遵照將令行事,而是兵分兩路。命令副將駐守原地不動,他自己則率領了一部分兵馬緩緩向前推進,並派出了大量的遊騎哨探,全力打探王自用部的動向。一旦發現了賊寇的主力,他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軍猛撲上去,搶得此番剿滅賊寇的首功。也讓大帥和那小白臉看看,自己的部隊絕不輸於龍虎衛的‘精’銳!
正是由於他的擅自行動,原本的鐵桶陣已出現了一絲縫隙,並且是在最關鍵的方向上‘露’出了破綻……
自從那日王自用演了一出好戲,忽悠得李順等人甘願犧牲自己來掩護主力突圍後,義軍內部的士氣提升了不少。為了進一步穩定軍心,王自用又豁出了血本犒賞全軍。尤其是李順、何七和焦猛的那些手下,每個人都拿到了不少的“賣命錢”。
這樣一來,軍心和士氣果然更為大振,重新呈現出一派上下一心,誓與官軍拚死周旋到底的氣象。王自用的心中暗喜,同樣派出了不少探子去打探官軍的動向,尋找最佳的突圍時機,同時加緊做好突圍的準備。
在這一派上下一心的氣氛中,惟有薛萬乾和張義兩人最為清醒。從那日的好戲之後,二人算是徹底認清了王自用的真麵目,均感到心中一片冰涼。
曾幾何時,他們兩人是懷著美好的夢想,跟著王自用高舉起了反抗朝廷、官府的義旗。希望能從此不再受官府的壓迫,依靠自己的雙手來打出一片新天地。就算是起義失敗了,那也要轟轟烈烈地去死!
可是沒想到眼下為了一己之‘私’,王自用竟然會出賣自己的兄弟,而且是徹頭徹尾地欺騙,令李順等人心甘情願地鑽入到他設下的圈套之中,這等心機著實是讓人感到可畏可怖。
他二人隻覺得王自用好象一夜之間就換了個人一樣,變得那樣的陌生。這還是從前那個義薄雲天的大哥?還是那個振臂一呼,率領著無數窮苦弟兄高舉義旗反抗朝廷和官府的紫金梁王嗎?一個人的變化怎能如此之快?反差之大當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一想到這些,薛萬乾和張義的心中就如同翻起驚濤駭‘浪’般難以平靜,不約而同地泛起了一個念頭,那就是無論這一次突圍的結果如何,自己今後都不可能再跟著王自用了。
因此他二人表麵上雖然什麽都沒有說,但內心裏已經對王自用徹底絕望。
王自用也‘精’明得很,從薛萬乾和張義的神態,以及和以往對自己態度不同的變化上一下就看出了他二人對此事的不滿,不由得暗自起了殺心,想要將兩人滅口。
不過他也很清楚薛、張二人乃是自己的心腹大將,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手下,在義軍中的地位頗高,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而且現在是非常時刻,如果公然起內訌的話,恐怕軍心會大‘亂’。不等到官軍來攻,義軍就要土崩瓦解了。
所以王自用沉住了氣,打算先穩住薛萬乾和張義,等到成功渡過黃河後再找個機會將二人殺之!
於是他將薛、張二人找來,賞賜以重金財帛,言道他們俱是自己的心腹大將,此番突圍還要仰仗他二人之力。待到渡過黃河,突出重圍之後,自然還有更大的封賞。同時也用言語暗示,警告他們在突圍之前絕不能再接近李順等人。
薛萬乾和張義心知此刻再勸王自用也是沒用了,還有可能立時引來殺身之禍。而且他們對王自用已然徹底失望,連勸也懶得再勸。
因此二人當麵唯唯諾諾答應下來,暗中卻在商議著渡河之後如何脫身他投之事。他們知道王自用必然已命人嚴密監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所以也沒敢去找李順等人。否則不但幫不了他們,而且還會連累其一起立遭殺身之禍!
就這樣,在突圍開始之前義軍的高級首領之間已是離心離德。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卻意外地迎來了突圍的機會……
這一日,探子忽然回報,說是發現了綏德的賀人龍部有一支部隊正在向前推進,已然接近了楊家溝一帶。這支部隊約有3000人馬左右,統兵的將領似乎正是主將賀人龍!而且對方也派出了大量的遊騎哨探,全力打探著己方的動向。
王自用聞報大喜,險些從帥椅上一個高蹦起來。這些天來,米脂、永興和高家堡方向的官軍就一直在緩緩推進,逐漸縮小著包圍圈。而綏德的賀人龍部卻按兵不動,嚴守住南麵的防線。這令他著實是有些心慌,心說難道楊鶴和洪承疇已經識破了他們想要東渡黃河的妙計不成?若真是那樣,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心中雖然著急,但王自用等人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因為官軍如此穩步地縮小包圍圈,鐵桶陣擺得不留一絲縫隙,讓他們絲毫找不到通過調動對手來尋找破綻的機會。隻能是一邊密切注意著官軍的最新動向,一邊焦急地等待。眼下賀人龍部突然推進到了楊家溝一帶,其速度之快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卻也意味著敵人原本密不透風的防線必然已‘露’出了一絲縫隙,又如何不讓王自用感到喜出望外?
他立刻命親兵將畢愛民和梁傑找了來,現在也隻有這兩個人被他視為心腹,得到他完全的信任了。
梁傑終究是在軍中日久,也算得是一個比較出‘色’的將領,否則也想不出那聲東擊西、東渡黃河的妙計了。若論兵法、韜略和帶兵打仗的本事,他要遠在王自用和畢愛民之上。
因此他一下就聽出了關鍵所在,興奮地一擊掌說道:“好,我們的機會終於來了!這個賀人龍想必是好大喜功,急著想要搶功勞,所以才會如此冒進!嘿嘿,這是官軍的通病,我早就在等著這一刻!眼下他推進得這麽快,南麵的防線必然會‘露’出破綻。我們就來逗這姓賀的玩一玩,讓他自以為逮帶了我們的主力。而我們卻悄悄地突破綏德已經空虛的防線,兵分三路全速南下,分別至延水、宜川和洽川三地,以最快的速度渡過黃河!”
王自用聞言大喜,連忙開口說道:“梁將軍說的好!我們眼下應該如何做?梁將軍趕快詳細說說!”
梁傑略帶得意地一笑,當下將他的想法詳細說了一遍。
王自用聽罷連連點頭,哈哈大笑道:“梁將軍果然高明,一切便按照你的計策行事就是!”
……
賀人龍已經率軍推進到了楊家溝,終於得到哨探的回報,說是發現了賊寇的斥候和小股部隊的活動蹤跡。
他聞報立刻下令大軍停止前進,加派了遊騎哨探,務必要打探清楚賊寇的情況,尤其是對方主力的動向。
盡管驕橫與桀驁不馴,賀人龍也很清楚如果不能找到王自用的主力並將之一舉擊潰或者全殲的話,那非但沒有半點功勞,此番違背將令的罪名倒是不小。因此他不敢怠慢,將一切的雜念都拋到了腦後,眼下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出賊寇的主力。
哨探很快傳回了消息,言道小股賊寇的活動越來越頻繁,並且在發現了官軍的動向紛紛退卻,全部朝跳虎山斷天崖的方向而去。
賀人龍聞報後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隻是淡淡地傳令,大軍重新開拔,朝斷天崖的方向緩緩‘逼’近。
遊擊徐天功在一旁微皺眉頭說道:“將軍,這恐怕是賊寇的‘誘’敵之計。我們還是小心些,莫要中了對方的圈套才好!”
賀人龍的臉頰微微‘抽’動了一下,輕輕獰笑一聲說道:“賊寇的這等雕蟲小技,我豈有看不出之理?眼下賊寇滑溜之極,怕是一時間難以尋到其主力何在。所以說倒莫如將計就計,我們假做中計送上‘門’去。那時賊寇若想要一口吃掉我們的話,就必定會動用主力。我們則趁勢一舉將之擊潰或者全殲,如此豈不省事?嘿嘿,王自用不自量力想打我們的主意,我們就硌碎他滿口的牙!”
徐天功聞言恍然大悟,連忙恭聲說道:“將軍高明,末將佩服!不過斷天崖地勢險要,賊寇肯定又是早有準備,我們還是要小心才是!”
賀人龍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放心,這一點我自然省得,我正要看看賊寇究竟都有何手段!”
徐天功見他‘胸’有成竹,當下也不敢再多言,於是領命轉身飛馬而去,傳令大軍成縱列搜索前行,緩緩朝斷天崖‘逼’近。
三千大軍排成了一字長蛇陣,追蹤著小股的義軍身後,逐漸朝著斷天崖而去。
待得到了斷天崖外的山穀,那些小股的義軍便突然失去了蹤跡,全部隱沒在山穀之中。
按照兵法常理,像這等險要之地自是不能輕入。但此時各統兵將官已經得知了賀人龍的計策,並且做好了準備。因此沒有絲毫的猶豫,三千大軍如長蛇般緊跟著鑽入了山穀,一場突圍與圍剿的‘激’戰也隨之拉開了序幕……
他的話剛一出口,就立刻引來了一片驚訝之聲。如果不是因為這是王銳所說,很有可能當場就會有人笑出聲來,甚至是立刻出言反駁。東渡黃河?除非是那些賊寇長出翅膀來還差不多!
黃河,我們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文明,哺育了無數中華兒‘女’,卻也因為其變化無常,給兩岸人民帶來過無窮的災難。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條讓人又愛又痛的母親河才被徹底馴服,天塹變成了通途。而在此之前,尤其是在古代,“她”卻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天險。王自用部賊寇有將近兩萬人馬,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東渡黃河,那的確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不過王銳卻不是這樣想的,他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數百年的經驗、見識,十分清楚沒有什麽事情是不可能的,隻要是有人在的地方,就能夠創造出奇跡!
就說李自成吧,如果不是有王銳這個逆天穿越的強人改變了曆史車輪的軌跡,在座這些人誰肯相信就是這個眼下還籍籍無名草寇最後竟顛覆的大明王朝?恐怕打死他們也絕不可能有人相信。
另外就是我們的革命史,尤其是人類曆史上堪稱偉大的那次長征給了王銳許多啟示。
飛奪瀘定橋、強攻臘子口、翻雪山、過草地……,這一樁樁奇跡在完成之前,又有誰能想到?誰肯相信?套用那句玩笑話說,不是**無能,而是共軍太牛b!不錯,正是因為事先沒人想到竟有人能夠完成那些壯舉,所以才有了所謂的奇跡。
當然,王自用未必有那麽大的本事,但王銳卻將所有可能的因素全部考慮了進去,務求不給對方留下任何機會,因此這才特意讓方文傑提醒一下洪承疇。他早就將自己想象成王自用進行了思考,並與史梁、周寧和方文傑等人在沙盤上進行了演練,結果發現東渡黃河乃是王自用部脫困的唯一可能妙策!
眼下方文傑將這種可能一說,包括洪承疇在內,所有的人都感到萬分驚訝。
但洪承疇對王銳的欽服要遠在其他人之上,因此略一驚訝後便認真凝神思索,片刻後方才微皺眉頭開口說道:“眼下正值隆冬時節,賊寇不可能泅渡,隻能是利用舟橋渡河。可是這一河段水流湍急、河麵甚寬,向來便無渡口。賊眾有將近兩萬人馬,急切間如何能渡過黃河?卻不知威國公可有詳示?還請方將軍明言才是!”
眾人紛紛點頭,將目光全都望向了方文傑。
方文傑微微一笑,一邊伸手在沙盤上移動著紅藍旗子,一邊不慌不忙地說道:“督帥所言極是,賊眾的兩萬人馬若想瞞住我們盡數渡河的話,那的確是不太可能,除非他們全都長出翅膀!但是督帥請看,如果賊寇兵分兩路,一路佯裝向西北突圍,吸引住我們的注意力,而另一路主力卻趁機悄然揮師東進,沿河岸南下的話,便極有可能突破封鎖線,在延水、宜川、洽川三地尋求合適之處渡河!此三地河麵窄、水流緩,而且均是渡口所在。若是賊寇動作迅速,便可能搶在我們反應過來之前渡過黃河!當然,這隻是威國公的設想而已,那些賊寇未必能想得出如此妙策。不過為了以防萬一,督帥還是要小心謹慎才好!”
他剛一說完,洪承疇等人已是驚訝之‘色’盡去,換上了一臉的凝重與佩服神‘色’。因為他們一下便聽出了這的確是一個可行之策,並且稱得上是十分巧妙。隻不過由於腦海中固有的黃河天險不可逾越的觀念和沒想到有舍車保帥這一招,所以一開始眾人壓根就沒往這方麵去想。此刻聽方文傑這麽一說,再加上沙盤的演示,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佩服之意。
他們佩服的人當然是王銳了,心想人都說威國公乃當朝第一名將,今日才知果然是名不虛傳。他的人雖然遠在千裏之外,但卻想到了一切可能,想出了如此妙策。若非是親曆,委實是讓人難以置信。
洪承疇仍然盯著沙盤看了半晌,這才抬起頭來輕輕歎了口氣微笑說道:“此番若不是威國公提醒,而萬一賊寇當真也想到了此計的話,那可真要大事不妙了!這一次如果能競得全功,還要煩勞方將軍替我多多拜謝威國公!”
他說的確實是真心話,因為對黃河天險的過度信賴,楊鶴與他都沒考慮到王自用有可能會東渡黃河的事情,所以兵力布置上自然空虛。如果王自用當真和王銳想到了一處的話,那極可能會成功地率領主力突出重圍進入到山西。若果真如此,他二人的責任可謂不小,必然會受到皇帝的罪責。輕則降級、丟官,重則甚至丟了‘性’命。
一想到這些,洪承疇忍不住冒出了一身的冷汗,心中對王銳是更加感‘激’。
方文傑微笑點頭說道:“督帥不必客氣,末將自當轉達就是!隻要此番能盡剿賊寇,想來威國公才最高興!”
洪承疇哈哈一笑點頭說道:“方將軍說的是,本帥定當竭盡全力!”
至此,破賊方略終於是定下。眼見眾將也都無異議,洪承疇當即分派了任務。
他和盧文善、戴君恩分別率軍穩步向前推進,進一步縮小包圍圈,擠壓王自用的機動空間。
賀人龍則暫時按兵不動,穩守綏德一線,防止賊寇主力突圍南下。
而對於神槍營,洪承疇並未像王自用等人預料的那樣,將之作為主攻的主力。反倒是將其當作了機動兵力,隻有在確認了敵人主力的動向後,才會伺機出擊,給予敵雷霆萬鈞般致命一擊!當然,這也是聽從了方文傑的建議。
眾將各自領命,回去後便開始布置、準備。
惟有賀人龍是表麵上領命,心中卻有些不以為然。他不是認為王銳所說的東渡黃河之策不可行,而是認為王自用不可能想出這等妙策。因此他表麵上領命,心裏卻對洪承疇感到有些不滿。心說其他各路人馬都在推進,而自己卻按兵不動,那功勞豈不是都被他人搶去了,哪裏還有自己的份?
因此回到綏德之後,他並沒有完全遵照將令行事,而是兵分兩路。命令副將駐守原地不動,他自己則率領了一部分兵馬緩緩向前推進,並派出了大量的遊騎哨探,全力打探王自用部的動向。一旦發現了賊寇的主力,他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軍猛撲上去,搶得此番剿滅賊寇的首功。也讓大帥和那小白臉看看,自己的部隊絕不輸於龍虎衛的‘精’銳!
正是由於他的擅自行動,原本的鐵桶陣已出現了一絲縫隙,並且是在最關鍵的方向上‘露’出了破綻……
自從那日王自用演了一出好戲,忽悠得李順等人甘願犧牲自己來掩護主力突圍後,義軍內部的士氣提升了不少。為了進一步穩定軍心,王自用又豁出了血本犒賞全軍。尤其是李順、何七和焦猛的那些手下,每個人都拿到了不少的“賣命錢”。
這樣一來,軍心和士氣果然更為大振,重新呈現出一派上下一心,誓與官軍拚死周旋到底的氣象。王自用的心中暗喜,同樣派出了不少探子去打探官軍的動向,尋找最佳的突圍時機,同時加緊做好突圍的準備。
在這一派上下一心的氣氛中,惟有薛萬乾和張義兩人最為清醒。從那日的好戲之後,二人算是徹底認清了王自用的真麵目,均感到心中一片冰涼。
曾幾何時,他們兩人是懷著美好的夢想,跟著王自用高舉起了反抗朝廷、官府的義旗。希望能從此不再受官府的壓迫,依靠自己的雙手來打出一片新天地。就算是起義失敗了,那也要轟轟烈烈地去死!
可是沒想到眼下為了一己之‘私’,王自用竟然會出賣自己的兄弟,而且是徹頭徹尾地欺騙,令李順等人心甘情願地鑽入到他設下的圈套之中,這等心機著實是讓人感到可畏可怖。
他二人隻覺得王自用好象一夜之間就換了個人一樣,變得那樣的陌生。這還是從前那個義薄雲天的大哥?還是那個振臂一呼,率領著無數窮苦弟兄高舉義旗反抗朝廷和官府的紫金梁王嗎?一個人的變化怎能如此之快?反差之大當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一想到這些,薛萬乾和張義的心中就如同翻起驚濤駭‘浪’般難以平靜,不約而同地泛起了一個念頭,那就是無論這一次突圍的結果如何,自己今後都不可能再跟著王自用了。
因此他二人表麵上雖然什麽都沒有說,但內心裏已經對王自用徹底絕望。
王自用也‘精’明得很,從薛萬乾和張義的神態,以及和以往對自己態度不同的變化上一下就看出了他二人對此事的不滿,不由得暗自起了殺心,想要將兩人滅口。
不過他也很清楚薛、張二人乃是自己的心腹大將,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手下,在義軍中的地位頗高,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而且現在是非常時刻,如果公然起內訌的話,恐怕軍心會大‘亂’。不等到官軍來攻,義軍就要土崩瓦解了。
所以王自用沉住了氣,打算先穩住薛萬乾和張義,等到成功渡過黃河後再找個機會將二人殺之!
於是他將薛、張二人找來,賞賜以重金財帛,言道他們俱是自己的心腹大將,此番突圍還要仰仗他二人之力。待到渡過黃河,突出重圍之後,自然還有更大的封賞。同時也用言語暗示,警告他們在突圍之前絕不能再接近李順等人。
薛萬乾和張義心知此刻再勸王自用也是沒用了,還有可能立時引來殺身之禍。而且他們對王自用已然徹底失望,連勸也懶得再勸。
因此二人當麵唯唯諾諾答應下來,暗中卻在商議著渡河之後如何脫身他投之事。他們知道王自用必然已命人嚴密監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所以也沒敢去找李順等人。否則不但幫不了他們,而且還會連累其一起立遭殺身之禍!
就這樣,在突圍開始之前義軍的高級首領之間已是離心離德。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卻意外地迎來了突圍的機會……
這一日,探子忽然回報,說是發現了綏德的賀人龍部有一支部隊正在向前推進,已然接近了楊家溝一帶。這支部隊約有3000人馬左右,統兵的將領似乎正是主將賀人龍!而且對方也派出了大量的遊騎哨探,全力打探著己方的動向。
王自用聞報大喜,險些從帥椅上一個高蹦起來。這些天來,米脂、永興和高家堡方向的官軍就一直在緩緩推進,逐漸縮小著包圍圈。而綏德的賀人龍部卻按兵不動,嚴守住南麵的防線。這令他著實是有些心慌,心說難道楊鶴和洪承疇已經識破了他們想要東渡黃河的妙計不成?若真是那樣,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心中雖然著急,但王自用等人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因為官軍如此穩步地縮小包圍圈,鐵桶陣擺得不留一絲縫隙,讓他們絲毫找不到通過調動對手來尋找破綻的機會。隻能是一邊密切注意著官軍的最新動向,一邊焦急地等待。眼下賀人龍部突然推進到了楊家溝一帶,其速度之快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卻也意味著敵人原本密不透風的防線必然已‘露’出了一絲縫隙,又如何不讓王自用感到喜出望外?
他立刻命親兵將畢愛民和梁傑找了來,現在也隻有這兩個人被他視為心腹,得到他完全的信任了。
梁傑終究是在軍中日久,也算得是一個比較出‘色’的將領,否則也想不出那聲東擊西、東渡黃河的妙計了。若論兵法、韜略和帶兵打仗的本事,他要遠在王自用和畢愛民之上。
因此他一下就聽出了關鍵所在,興奮地一擊掌說道:“好,我們的機會終於來了!這個賀人龍想必是好大喜功,急著想要搶功勞,所以才會如此冒進!嘿嘿,這是官軍的通病,我早就在等著這一刻!眼下他推進得這麽快,南麵的防線必然會‘露’出破綻。我們就來逗這姓賀的玩一玩,讓他自以為逮帶了我們的主力。而我們卻悄悄地突破綏德已經空虛的防線,兵分三路全速南下,分別至延水、宜川和洽川三地,以最快的速度渡過黃河!”
王自用聞言大喜,連忙開口說道:“梁將軍說的好!我們眼下應該如何做?梁將軍趕快詳細說說!”
梁傑略帶得意地一笑,當下將他的想法詳細說了一遍。
王自用聽罷連連點頭,哈哈大笑道:“梁將軍果然高明,一切便按照你的計策行事就是!”
……
賀人龍已經率軍推進到了楊家溝,終於得到哨探的回報,說是發現了賊寇的斥候和小股部隊的活動蹤跡。
他聞報立刻下令大軍停止前進,加派了遊騎哨探,務必要打探清楚賊寇的情況,尤其是對方主力的動向。
盡管驕橫與桀驁不馴,賀人龍也很清楚如果不能找到王自用的主力並將之一舉擊潰或者全殲的話,那非但沒有半點功勞,此番違背將令的罪名倒是不小。因此他不敢怠慢,將一切的雜念都拋到了腦後,眼下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出賊寇的主力。
哨探很快傳回了消息,言道小股賊寇的活動越來越頻繁,並且在發現了官軍的動向紛紛退卻,全部朝跳虎山斷天崖的方向而去。
賀人龍聞報後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隻是淡淡地傳令,大軍重新開拔,朝斷天崖的方向緩緩‘逼’近。
遊擊徐天功在一旁微皺眉頭說道:“將軍,這恐怕是賊寇的‘誘’敵之計。我們還是小心些,莫要中了對方的圈套才好!”
賀人龍的臉頰微微‘抽’動了一下,輕輕獰笑一聲說道:“賊寇的這等雕蟲小技,我豈有看不出之理?眼下賊寇滑溜之極,怕是一時間難以尋到其主力何在。所以說倒莫如將計就計,我們假做中計送上‘門’去。那時賊寇若想要一口吃掉我們的話,就必定會動用主力。我們則趁勢一舉將之擊潰或者全殲,如此豈不省事?嘿嘿,王自用不自量力想打我們的主意,我們就硌碎他滿口的牙!”
徐天功聞言恍然大悟,連忙恭聲說道:“將軍高明,末將佩服!不過斷天崖地勢險要,賊寇肯定又是早有準備,我們還是要小心才是!”
賀人龍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放心,這一點我自然省得,我正要看看賊寇究竟都有何手段!”
徐天功見他‘胸’有成竹,當下也不敢再多言,於是領命轉身飛馬而去,傳令大軍成縱列搜索前行,緩緩朝斷天崖‘逼’近。
三千大軍排成了一字長蛇陣,追蹤著小股的義軍身後,逐漸朝著斷天崖而去。
待得到了斷天崖外的山穀,那些小股的義軍便突然失去了蹤跡,全部隱沒在山穀之中。
按照兵法常理,像這等險要之地自是不能輕入。但此時各統兵將官已經得知了賀人龍的計策,並且做好了準備。因此沒有絲毫的猶豫,三千大軍如長蛇般緊跟著鑽入了山穀,一場突圍與圍剿的‘激’戰也隨之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