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龍虎匯京華下
還別說,朱由檢當真有幾分說書的天分,如果跑到這一行去‘混’飯吃的話,估計能搶了不少人的飯碗。
他的一番故事講完,溫體仁和周延儒等人全都聽傻了眼。一方麵是由於“威龍”艦首航的遭遇的確稱得上是驚險萬狀,另一方麵,朱由檢講的也確實‘精’彩,情節跌宕起伏處,令眾人全聽入了神。
故事講完,眾人半晌都沒言聲,似乎仍在回味。先不說遭遇海盜和倭國使團的事情,僅僅那場海嘯,就讓所有的人都感到後怕。
若不是上天眷顧、王銳臨危不‘亂’和“威龍”艦過硬,一船人恐怕早就葬身大海喂了魚。
如果小皇帝和王銳同時遭難,那會是什麽樣的後果?眾人當真是想都不敢想。除了溫、周二人之外,其餘人後背都感到涼浸浸的,冷汗濕透了衣衫。
王銳是親身經曆,過後由於接連的變故,所以沒來得及細想,也沒太在意。但此刻聽朱由檢再次講述那番經過,他亦不由得感到了一陣後怕。如果當時運氣稍差一點、自己的反應稍慢一點、或是“威龍”艦有一點問題,那後果將不堪設想,自己恐怕會成為最倒黴的穿越者,糊裏糊塗就送了‘性’命。
就在一片沉默之中,隻聽朱由檢笑‘吟’‘吟’地說道:“怎麽?眾卿為何都不說話?莫非以為朕剛才是在編故事不成?”
溫體仁等人聞言這才猛地回過神來,連忙紛紛起身離座跪倒在地齊聲說道:“回皇上的話,臣等萬萬不敢!”
周延儒適才被溫體仁搶了先,此刻再不肯落於人後,當下笑著搶先繼續說道:“皇上剛剛敘述的經過驚險之極,臣等都聽入了神,宛如身臨其境一般,因此這才有所失儀,還請皇上恕罪!此番‘威龍’艦的首航成功,多虧了皇上的洪福,也全賴上蒼眷顧,列位先皇的庇佑,方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此實乃我大明之福、黎民百姓之福、更是臣等之福,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帶頭這麽一喊,其他人自然也立刻跟著跪地叩頭,山呼萬歲。
王銳不禁暗暗一笑,心說這個周延儒果然是會說話,怪不得在原來的曆史上被小皇帝所喜歡呢。此番他們能夠逃過海嘯一劫,固然可以說是托了皇帝的洪福。但若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小皇帝如果不去,那沒準他們還碰不到海嘯也說不定。如果這麽理解,那小皇帝豈不是成了“掃把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嘴兩張皮,隨你這麽說都可以了。
當然,這念頭王銳隻是想想而已,絕不可能說出來,否則他就算再受小皇帝寵信,也非得腦袋搬家不可。
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果然,朱由檢聞言忍不住龍顏大悅,哈哈笑著說道:“周卿說的不錯,此番朕能逢凶化吉,的確多虧了上蒼眷顧!嗬嗬,除此之外,太傅一家的功勞也是不小。若非太傅臨危不‘亂’,以及佛朗機夫人的出‘色’設計,後果如何恐怕是不堪設想。這些功勞,朕自然還要重重封賞!”
王銳見他將話題說到了自己頭上,連忙跪地說道:“此番臣請皇上秘密出宮主持新艦下水儀式,雖說是事由需要,但卻是壞了規矩,而且更是令皇上險遭不測,實是罪莫大焉。皇上不治臣的罪,臣已經是感‘激’涕零了,又怎敢再奢求封賞?還望皇上收回成命才是!”
朱由檢對他的謙虛已經習慣了,也不想再繼續秘密出宮這個話題,於是擺了擺手笑道:“出宮之事錯不在太傅,而在於朕,此事也再休提!今日朕一回宮就召諸位卿家前來,乃是為了海寇與各藩國使團的事情。眼下大典在即,不知眾卿可有何章程?”
他在於將議題拉到了正事之上,幾位閣臣互相看了一眼,各自沉‘吟’起來,並未立刻開口。因為這兩樣大事的總負責人都是王銳,他們隻是具體辦差而已,所以這章程自然還是應該由當家人先拿才是。
王銳也明白這一點,因此當仁不讓,略一沉‘吟’便即率先開口道:“啟稟皇上,眼下新式戰艦既已試航成功,下一步自當全力建造,爭取早日組成一支海上艦隊,令海龍衛形成真正的戰鬥力。等到我大明艦隊馳騁海上之時,就是那些海寇覆滅之日。這一點此番已得到了驗證,應是毋庸置疑!至於此次擒獲的那些海寇,臣回去後就會嚴加審問,徹底‘摸’清其底細。以臣料來,那些海寇多半與李氏朝鮮脫不了幹係。若果真如此,那正是求之不得,這些海寇臣其後還有妙用!”
溫體仁等人沒有他的那般見識,根本沒去想打李氏朝鮮主意的事情,因此聽到海寇竟然同李氏朝鮮會有關係,而且還求之不得和有妙用,不由得麵麵相覷,有些‘摸’不著頭腦。
朱由檢對王銳最是了解,也聽他詳細解說過海上爭霸的策略,所以一聽之下便猜出了一些端倪,不禁微微一笑說道:“好,既是如此,那些海寇就‘交’給太傅了。朕相信太傅必已有了妙策,絕不會令人失望!”
王銳也是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繼續說道:“現下大典之期在即,各藩國使團就要陸續到達,以臣之見,需要注意兩點才好。”
建造一支艦隊掃平海寇還需要不少時日,登基慶典眼瞅著隻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了,可說是眼下的第一要務。是以聽他說道此事,眾人立時‘露’出了凝神傾聽的神‘色’。
朱由檢也是雙眉微揚,立刻追問道:“哦?是哪兩點?太傅快說來聽聽!”
王銳應了聲是,接著說道:“這頭一條,自然就是命鴻臚寺與禮部小心接待,絕不可有絲毫失禮之處,以免失了我天朝顏麵。”
這一點似乎是說的多餘,其實卻並非如此。此番的盛典大明已是近200年的時間從所未有,前來慶賀的各藩國與邦國使團估計足有幾十個之多。
常言道外‘交’無小事,這麽多的國家來自於不同的區域,風俗習慣、禮節和與大明的關係都有不同。如果稍有差錯,恐怕還不止丟了大明的顏麵這麽簡單,嚴重的話甚至會影響兩國之間的邦‘交’,這對於對此番盛典誌在必得的大明來說又如何能接受?況且大明禁海、閉關時日已久,對許多國家的情況都比較陌生,因此自是半點大意不得。
在座的除了小皇帝之外,其餘像溫體仁等人都是經驗老道之輩,一聽之下就掂出了王銳這話的分量,當下各自點了點頭。
王銳也不囉嗦,當下繼續說道:“此番各國的使團前來,大都不是單純為了慶賀而來,而是各懷鬼胎、各有目的,其中的關係可說是錯綜複雜至極。這自是也正中了我等下懷,讓我們可以坐收漁人之利,利用此機會求得最大的利益!因此這第二點臣懇請皇上絕不要輕易接見各國使臣,更不可輕易答允他們的任何要求,不知皇上可否答應?”
朱由檢聽到這第二點竟然牽扯到自己,不由得微微一愣,隨即哈哈一笑說道:“太傅此言說的甚好,既如此,應付各國使臣之事就全‘交’給太傅便是,朕何時該見誰,又該如何說,一切都聽太傅安排!朕相信,太傅這一次定能將‘萬國竹杠’敲得山響!”
說罷,他哈哈大笑起來,其餘人聞言想起了上一次敲“‘蒙’古竹杠”的事情,也都跟著微笑點頭。在這方麵,他們都自認比不上王銳,遠不如他會利用形勢和智計百出。
王銳見小皇帝一下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心中亦十分高興,當下微微一笑說道:“皇上放心,臣定然不辱使命就是!”
說著,他又轉頭朝溫體仁等人說道:“諸位閣老俱是我朝宰輔之臣,想來多半亦會成為各國使臣的目標。在此銳也想提醒各位閣老一句,無論怎樣都千萬莫要‘插’手其中,以致令銳為難才是!”
他表麵上說的客氣,其實就是在警告這幾位閣臣,千萬不要在各國使臣之事上‘插’手,否則絕沒好果子吃。
溫體仁等人如何聽不出他的話中之意?心說自己與各國使臣既非親故,又不想從中得到什麽好處,誰又肯去蹚那渾水?不錯,各國使臣為了達到目的,肯定不惜用重金來賄賂像自己這等宰輔之臣。但這錢誰敢去收?即使收了恐怕也是有命收,沒命‘花’。
此番盛典之事非同一般,乃是大明一舉重塑天朝形象和撈取最大利益的一個絕佳機會,絕不容許有任何差錯。
誰這種時候敢收受賄賂,出賣國家利益?那不是典型的壽星上吊嫌命長麽?
溫體仁等人自是明白其中的利害,因此壓根就沒動那方麵的念頭,此刻聽了王銳的話,當下各自點頭應道:“太傅放心,我等自然明白。”
至此,如何應付各國使團的方針大計終算是定了下來。王銳等人告退出宮,朱由檢也立刻去找周皇後,將自己此番的曆險講給她聽。
出了宮‘門’,王銳徑直返回內衛總部。一路之上,他不禁興奮地心想,眼瞅著盛典之期在即,各方勢力很快就要粉墨登場,上演一出龍虎匯京華的好戲……
還別說,朱由檢當真有幾分說書的天分,如果跑到這一行去‘混’飯吃的話,估計能搶了不少人的飯碗。
他的一番故事講完,溫體仁和周延儒等人全都聽傻了眼。一方麵是由於“威龍”艦首航的遭遇的確稱得上是驚險萬狀,另一方麵,朱由檢講的也確實‘精’彩,情節跌宕起伏處,令眾人全聽入了神。
故事講完,眾人半晌都沒言聲,似乎仍在回味。先不說遭遇海盜和倭國使團的事情,僅僅那場海嘯,就讓所有的人都感到後怕。
若不是上天眷顧、王銳臨危不‘亂’和“威龍”艦過硬,一船人恐怕早就葬身大海喂了魚。
如果小皇帝和王銳同時遭難,那會是什麽樣的後果?眾人當真是想都不敢想。除了溫、周二人之外,其餘人後背都感到涼浸浸的,冷汗濕透了衣衫。
王銳是親身經曆,過後由於接連的變故,所以沒來得及細想,也沒太在意。但此刻聽朱由檢再次講述那番經過,他亦不由得感到了一陣後怕。如果當時運氣稍差一點、自己的反應稍慢一點、或是“威龍”艦有一點問題,那後果將不堪設想,自己恐怕會成為最倒黴的穿越者,糊裏糊塗就送了‘性’命。
就在一片沉默之中,隻聽朱由檢笑‘吟’‘吟’地說道:“怎麽?眾卿為何都不說話?莫非以為朕剛才是在編故事不成?”
溫體仁等人聞言這才猛地回過神來,連忙紛紛起身離座跪倒在地齊聲說道:“回皇上的話,臣等萬萬不敢!”
周延儒適才被溫體仁搶了先,此刻再不肯落於人後,當下笑著搶先繼續說道:“皇上剛剛敘述的經過驚險之極,臣等都聽入了神,宛如身臨其境一般,因此這才有所失儀,還請皇上恕罪!此番‘威龍’艦的首航成功,多虧了皇上的洪福,也全賴上蒼眷顧,列位先皇的庇佑,方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此實乃我大明之福、黎民百姓之福、更是臣等之福,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帶頭這麽一喊,其他人自然也立刻跟著跪地叩頭,山呼萬歲。
王銳不禁暗暗一笑,心說這個周延儒果然是會說話,怪不得在原來的曆史上被小皇帝所喜歡呢。此番他們能夠逃過海嘯一劫,固然可以說是托了皇帝的洪福。但若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小皇帝如果不去,那沒準他們還碰不到海嘯也說不定。如果這麽理解,那小皇帝豈不是成了“掃把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嘴兩張皮,隨你這麽說都可以了。
當然,這念頭王銳隻是想想而已,絕不可能說出來,否則他就算再受小皇帝寵信,也非得腦袋搬家不可。
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果然,朱由檢聞言忍不住龍顏大悅,哈哈笑著說道:“周卿說的不錯,此番朕能逢凶化吉,的確多虧了上蒼眷顧!嗬嗬,除此之外,太傅一家的功勞也是不小。若非太傅臨危不‘亂’,以及佛朗機夫人的出‘色’設計,後果如何恐怕是不堪設想。這些功勞,朕自然還要重重封賞!”
王銳見他將話題說到了自己頭上,連忙跪地說道:“此番臣請皇上秘密出宮主持新艦下水儀式,雖說是事由需要,但卻是壞了規矩,而且更是令皇上險遭不測,實是罪莫大焉。皇上不治臣的罪,臣已經是感‘激’涕零了,又怎敢再奢求封賞?還望皇上收回成命才是!”
朱由檢對他的謙虛已經習慣了,也不想再繼續秘密出宮這個話題,於是擺了擺手笑道:“出宮之事錯不在太傅,而在於朕,此事也再休提!今日朕一回宮就召諸位卿家前來,乃是為了海寇與各藩國使團的事情。眼下大典在即,不知眾卿可有何章程?”
他在於將議題拉到了正事之上,幾位閣臣互相看了一眼,各自沉‘吟’起來,並未立刻開口。因為這兩樣大事的總負責人都是王銳,他們隻是具體辦差而已,所以這章程自然還是應該由當家人先拿才是。
王銳也明白這一點,因此當仁不讓,略一沉‘吟’便即率先開口道:“啟稟皇上,眼下新式戰艦既已試航成功,下一步自當全力建造,爭取早日組成一支海上艦隊,令海龍衛形成真正的戰鬥力。等到我大明艦隊馳騁海上之時,就是那些海寇覆滅之日。這一點此番已得到了驗證,應是毋庸置疑!至於此次擒獲的那些海寇,臣回去後就會嚴加審問,徹底‘摸’清其底細。以臣料來,那些海寇多半與李氏朝鮮脫不了幹係。若果真如此,那正是求之不得,這些海寇臣其後還有妙用!”
溫體仁等人沒有他的那般見識,根本沒去想打李氏朝鮮主意的事情,因此聽到海寇竟然同李氏朝鮮會有關係,而且還求之不得和有妙用,不由得麵麵相覷,有些‘摸’不著頭腦。
朱由檢對王銳最是了解,也聽他詳細解說過海上爭霸的策略,所以一聽之下便猜出了一些端倪,不禁微微一笑說道:“好,既是如此,那些海寇就‘交’給太傅了。朕相信太傅必已有了妙策,絕不會令人失望!”
王銳也是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繼續說道:“現下大典之期在即,各藩國使團就要陸續到達,以臣之見,需要注意兩點才好。”
建造一支艦隊掃平海寇還需要不少時日,登基慶典眼瞅著隻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了,可說是眼下的第一要務。是以聽他說道此事,眾人立時‘露’出了凝神傾聽的神‘色’。
朱由檢也是雙眉微揚,立刻追問道:“哦?是哪兩點?太傅快說來聽聽!”
王銳應了聲是,接著說道:“這頭一條,自然就是命鴻臚寺與禮部小心接待,絕不可有絲毫失禮之處,以免失了我天朝顏麵。”
這一點似乎是說的多餘,其實卻並非如此。此番的盛典大明已是近200年的時間從所未有,前來慶賀的各藩國與邦國使團估計足有幾十個之多。
常言道外‘交’無小事,這麽多的國家來自於不同的區域,風俗習慣、禮節和與大明的關係都有不同。如果稍有差錯,恐怕還不止丟了大明的顏麵這麽簡單,嚴重的話甚至會影響兩國之間的邦‘交’,這對於對此番盛典誌在必得的大明來說又如何能接受?況且大明禁海、閉關時日已久,對許多國家的情況都比較陌生,因此自是半點大意不得。
在座的除了小皇帝之外,其餘像溫體仁等人都是經驗老道之輩,一聽之下就掂出了王銳這話的分量,當下各自點了點頭。
王銳也不囉嗦,當下繼續說道:“此番各國的使團前來,大都不是單純為了慶賀而來,而是各懷鬼胎、各有目的,其中的關係可說是錯綜複雜至極。這自是也正中了我等下懷,讓我們可以坐收漁人之利,利用此機會求得最大的利益!因此這第二點臣懇請皇上絕不要輕易接見各國使臣,更不可輕易答允他們的任何要求,不知皇上可否答應?”
朱由檢聽到這第二點竟然牽扯到自己,不由得微微一愣,隨即哈哈一笑說道:“太傅此言說的甚好,既如此,應付各國使臣之事就全‘交’給太傅便是,朕何時該見誰,又該如何說,一切都聽太傅安排!朕相信,太傅這一次定能將‘萬國竹杠’敲得山響!”
說罷,他哈哈大笑起來,其餘人聞言想起了上一次敲“‘蒙’古竹杠”的事情,也都跟著微笑點頭。在這方麵,他們都自認比不上王銳,遠不如他會利用形勢和智計百出。
王銳見小皇帝一下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心中亦十分高興,當下微微一笑說道:“皇上放心,臣定然不辱使命就是!”
說著,他又轉頭朝溫體仁等人說道:“諸位閣老俱是我朝宰輔之臣,想來多半亦會成為各國使臣的目標。在此銳也想提醒各位閣老一句,無論怎樣都千萬莫要‘插’手其中,以致令銳為難才是!”
他表麵上說的客氣,其實就是在警告這幾位閣臣,千萬不要在各國使臣之事上‘插’手,否則絕沒好果子吃。
溫體仁等人如何聽不出他的話中之意?心說自己與各國使臣既非親故,又不想從中得到什麽好處,誰又肯去蹚那渾水?不錯,各國使臣為了達到目的,肯定不惜用重金來賄賂像自己這等宰輔之臣。但這錢誰敢去收?即使收了恐怕也是有命收,沒命‘花’。
此番盛典之事非同一般,乃是大明一舉重塑天朝形象和撈取最大利益的一個絕佳機會,絕不容許有任何差錯。
誰這種時候敢收受賄賂,出賣國家利益?那不是典型的壽星上吊嫌命長麽?
溫體仁等人自是明白其中的利害,因此壓根就沒動那方麵的念頭,此刻聽了王銳的話,當下各自點頭應道:“太傅放心,我等自然明白。”
至此,如何應付各國使團的方針大計終算是定了下來。王銳等人告退出宮,朱由檢也立刻去找周皇後,將自己此番的曆險講給她聽。
出了宮‘門’,王銳徑直返回內衛總部。一路之上,他不禁興奮地心想,眼瞅著盛典之期在即,各方勢力很快就要粉墨登場,上演一出龍虎匯京華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