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向西還是向東?且問計於韓信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 作者:昭昭白影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大部將本來想說是因為“錢”和“名”,士兵們才爭先恐後想成為馬謖的部眾,但楊百萬的理由一出,他們忽然覺得無從反駁,齊齊沉默不語。</p>
楊百萬絲毫沒有“話題終結者”的覺悟,見眾人不搭理他,轉而問道:“將軍,我軍下一步攻打何處?”</p>
“等!”馬謖手搭涼棚眺望著蕭關方向,從牙縫裏擠出來一個字。</p>
等?</p>
等誰?</p>
三大部將對望一眼,紛紛搖頭。</p>
時至今日,他們已經完全看不透馬謖了。雖然從始至終,他們都不曾看透過,但至少在街亭那會,馬謖心裏想什麽,他們還是能猜測出一鱗半爪。</p>
在他們理解裏,當初在街亭那會,馬謖因為第一次掌兵,毫無實戰經驗。加上個人威信未立,軍令不暢,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所以想苟住,極力避免與魏軍騎兵有任何方式的直接接觸。</p>
在那種情況下,隻要蜀魏雙方有所接觸,輸的一方一定是馬謖。</p>
所以,哪怕當時曾出現過對魏軍痛打落水狗的機會,馬謖都硬生生忍住了。</p>
但是現在,馬謖已經成長到另外一個境界,一個積極尋求與魏軍正麵碰撞的境界。</p>
在這種境界下,馬謖選擇等,就著實令人費解了。</p>
單就目前的局勢來說,對蜀軍相當有利。無論長安周邊的八萬魏軍、還是統兵大將,都沒有一個能打的。</p>
蜀軍完全可以先拿下除長安以外的關中所有地區,然後再尋求與魏軍主力決戰。</p>
唯一需要擔憂的隻有司馬師的一萬騎兵,但為了確保隴右十幾萬魏軍能夠安然無恙地退回關中,司馬師根本不敢輕舉妄動。</p>
也就是說,在司馬懿大軍趕回來之前,司馬師一萬騎兵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蜀軍在關中肥沃的土地上肆虐,一點辦法都沒有......</p>
跟隨馬謖日久,這些最基本的軍事常識,三大部將都無師自通了。</p>
至於楊百萬,目前還處於似懂非懂的狀態。</p>
轉眼,又是五天過去。</p>
又一支總數約一萬的魏軍部隊,在這一日的傍晚悄悄抵達了蕭關,一切都如馬謖事先預想的那樣。</p>
隴右地區與關中地區被南北走向的隴山山脈所阻斷,其間隻有隴山道一條坦途(陳倉渭水道極其崎區狹窄,輜重無法運送,不利於大部隊行軍)。而蕭關,正好位於這條通道的東端出口。</p>
隻要蜀軍能控製住蕭關,就等於控製了隴右通往關中的大門,反過來也就相當於控製了關中通往隴右的大門,可以讓滯留於隴右的魏軍無家可歸。蜀軍便可從容地攻略長安周邊,然後以雷霆萬鈞之勢蕩平整個關中。</p>
但這樣做的後果是,司馬懿的大軍回不來了。</p>
一旦司馬懿的大軍回不來,那就免不了要和諸葛亮在隴右拚命了。</p>
這種局麵是馬謖不願意看到的,諸葛亮也未必願意看到。</p>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馬謖擔心諸葛亮打不過司馬懿。</p>
這並非危言聳聽。</p>
兵力方麵,目前蜀、魏兩軍在隴右的兵力相當。</p>
將領方麵,司馬懿父子三個(假如馬謖搶先占據蕭關的話,司馬師就會被堵在隴右)都是統帥型人才,司馬師和司馬昭雖顯稚嫩,卻各個都能統兵,更別提還有遊楚、夏侯霸這種中堅型主將。</p>
反觀蜀漢,滿打滿算就諸葛亮一個統帥和魏延一個主將,其他人統帥才能堪憂。</p>
在高端統帥層麵,蜀軍是處於絕對劣勢的一方。</p>
一旦司馬懿得知回歸長安無望,必然會破釜沉舟與諸葛亮開戰,屆時,司馬懿隻需兵分五路,自己率部分主力咬住諸葛亮的主力部隊,讓其他四路兵馬出擊,就可以輕鬆反客為主,化優勢為勝勢。</p>
以司馬懿的軍事能力,是絕對能夠想到這個計策的。</p>
所以,馬謖遲遲不拿下蕭關,就是在等司馬懿抽調隴右兵力回援關中。隴右兵力抽調的越多,到時候諸葛亮麵臨的壓力就越小。</p>
通常,蛇吞象的時候,首先蛇要足夠大,或著象足夠小,不然就是自尋死路。</p>
蜀漢在隴右的十餘萬軍隊就像一條巨蟒,而隴右的十幾萬魏軍就是那頭大象。馬謖現在做的事就是在削弱大象,以達到蟒蛇能夠一口吞下這頭象,而不會被撐爆肚皮或消化不良。</p>
經過這五天的等待,蕭關已經聚集了五萬魏軍,整個關中地區,魏軍數量已經達到十三萬之多。</p>
由於馬謖並沒有做出進一步的攻擊行為,司馬懿也隨之選擇靜觀其變,仍舊統率著十萬兵馬,據守天水、安定二郡。</p>
且因為收縮防線的關係,諸葛亮拿司馬懿沒有任何辦法,反而因為雙方兵力相等(十一萬對十萬),諸葛亮控製的地盤五倍於司馬懿(九個郡對兩個郡)的關係,蜀軍在兵力部署上難以兼顧到方方麵麵。</p>
簡而言之,力度還不夠。</p>
隴右局勢仍舊不明朗。</p>
這種時候,就需要一個破局者。</p>
而諸葛亮能夠寄於期望的,隻有馬謖。</p>
北原城上,馬謖操著手走來走去,愁得腦細胞大片大片碎裂。</p>
現在的局麵,隻能靠他自己,模擬器已經幫不到什麽忙了。</p>
關中平原遍地都是城池,每走個三五十裏就會看到一座城池矗立在要道之上,這種格局讓很多兵法策略都沒什麽用。</p>
唯一有用的策略是:一個城池一個城池打過去。</p>
但一來攻城利器沒有隨軍帶來,二來馬謖向來都秉持著“不攻城主義”,所以目前能施展的手段不多。</p>
要麽向東攻略諸城,圍城打援,逼迫長安周邊的軍隊來送人頭;</p>
要麽向西,兵臨蕭關,與司馬師決戰,伺機擊敗或吞掉這五萬魏軍,進而逼迫司馬懿從隴右撤軍。</p>
到底應該怎麽做呢?</p>
馬謖絞盡腦汁搜索著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在關中地區展開的每一次戰爭,試圖從中尋到靈感,繼而生出妙計。</p>
還別說,很快就被他想到了一個桉例。</p>
曆史上在關中爆發的戰爭有很多,但隻有韓信偷渡陳倉之後的行動與馬謖今時今日的局麵最相似,最有參考性。</p>
公元前207年,楚軍大將項羽在巨鹿大破秦軍,秦國勢力在諸多起義軍的圍攻下被殲滅殆盡。次年,劉邦的大軍開進鹹陽,秦朝滅亡。項羽消滅秦國之後,被諸將擁立為西楚霸王,而項羽也把起義軍的將領們分封到各地稱王。</p>
</p>
項羽想要獨霸天下,唯一的勁敵便是劉邦。為此,項羽采用範增之計,把巴、蜀以及漢中三個西邊的偏僻郡縣都封給劉邦,來削弱劉邦的勢力。同時,項羽還把關中之地分成三部分,分別封給秦國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由這三人鎮守關中,便徹底阻擋住了劉邦往東的發展之路。</p>
而劉邦到達南鄭以後,馬上開始積極地招兵買馬,儲備糧草,準備東征。第二年秋,劉邦覺得漢軍兵強馬壯,在丞相蕭何的建議下,拜韓信為上將,請他謀劃出兵東征的事。</p>
韓信告訴劉邦,想要和項羽爭奪天下,首先要反攻關中。然後他又為劉邦仔細分析了楚、漢兩軍的形勢,建議他馬上實施還定三秦的準備,這便是著名的《漢中對》的由來。劉邦聽後,非常欣喜,馬上按照韓信的建議進行準備,展開北伐東征計劃。</p>
為了能夠順利拿下關中三秦,韓信決定使用惑敵之計。他命令樊會、周勃等漢軍大將去修理之前燒毀的棧道,而韓信自己則率領大軍偷渡到陳倉,對關中的秦兵展開奇襲。</p>
樊會、周勃接到命令後,率領大隊人馬前去修理棧道。但被燒毀的棧道有300餘裏,地勢非常險要,修理起來頗為困難。剛開始沒幾天,就有十幾個民夫在修理棧道時摔死了。</p>
劉邦修理棧道勞師動眾的消息,很快關就傳到了漢中諸侯的耳裏。</p>
雍王章邯聽說漢軍準備修理棧道東征,他根本不以為意,因為想要修理幾百裏的棧道,定然會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到時,漢中民生哀怨,漢軍可謂是不攻自破。即使到時漢軍有能力攻過來,關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他們憑借堅固的城池,要打敗疲憊的漢軍輕而易舉。所以,章邯依然每天作樂,並沒有采取任何防禦準備。</p>
就在章邯被漢軍蒙在鼓中時,韓信已經率領漢軍精銳悄悄通過陳倉故道,突然對陳倉城發起攻擊。陳倉守軍被韓信打了個措手不及,慌忙棄城而逃。</p>
章邯接到陳倉戰報,甚是震驚,他以為戰報有誤,正要派人前去探聽,沒想到陳倉的敗兵已經逃了過來。</p>
另外兩個諸侯司馬欣和董翳看到漢軍來勢洶洶,兩人均不敢應戰,隻是據城堅守,更不用說去救助章邯了。而項羽正在關東和田榮交戰,根本抽不開身。章邯麵臨著孤立無援的局麵。</p>
此時,韓信揮軍追殺到廢丘(扶風郡槐裏縣),在一片高地上安營紮寨後,命人堵住廢丘附近的一條河流。時值秋汛期,河水上漲,廢丘地勢低,很快城池就被大水淹沒,廢丘城內一片混亂。而章邯自知難以抵擋漢軍攻勢,倉皇率軍出逃,不久死於亂軍之中。</p>
接著,韓信率領漢軍迅速掃平關中殘餘敵軍勢力,關中守將們紛紛豎起降旗。韓信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一舉平定三秦。</p>
韓信平定三秦奪下關中的過程,雖然過於輕鬆,但足以給馬謖相應的啟示。</p>
那就是向東,破城略地,摧毀魏人的膽魄。</p>
楊百萬絲毫沒有“話題終結者”的覺悟,見眾人不搭理他,轉而問道:“將軍,我軍下一步攻打何處?”</p>
“等!”馬謖手搭涼棚眺望著蕭關方向,從牙縫裏擠出來一個字。</p>
等?</p>
等誰?</p>
三大部將對望一眼,紛紛搖頭。</p>
時至今日,他們已經完全看不透馬謖了。雖然從始至終,他們都不曾看透過,但至少在街亭那會,馬謖心裏想什麽,他們還是能猜測出一鱗半爪。</p>
在他們理解裏,當初在街亭那會,馬謖因為第一次掌兵,毫無實戰經驗。加上個人威信未立,軍令不暢,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所以想苟住,極力避免與魏軍騎兵有任何方式的直接接觸。</p>
在那種情況下,隻要蜀魏雙方有所接觸,輸的一方一定是馬謖。</p>
所以,哪怕當時曾出現過對魏軍痛打落水狗的機會,馬謖都硬生生忍住了。</p>
但是現在,馬謖已經成長到另外一個境界,一個積極尋求與魏軍正麵碰撞的境界。</p>
在這種境界下,馬謖選擇等,就著實令人費解了。</p>
單就目前的局勢來說,對蜀軍相當有利。無論長安周邊的八萬魏軍、還是統兵大將,都沒有一個能打的。</p>
蜀軍完全可以先拿下除長安以外的關中所有地區,然後再尋求與魏軍主力決戰。</p>
唯一需要擔憂的隻有司馬師的一萬騎兵,但為了確保隴右十幾萬魏軍能夠安然無恙地退回關中,司馬師根本不敢輕舉妄動。</p>
也就是說,在司馬懿大軍趕回來之前,司馬師一萬騎兵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蜀軍在關中肥沃的土地上肆虐,一點辦法都沒有......</p>
跟隨馬謖日久,這些最基本的軍事常識,三大部將都無師自通了。</p>
至於楊百萬,目前還處於似懂非懂的狀態。</p>
轉眼,又是五天過去。</p>
又一支總數約一萬的魏軍部隊,在這一日的傍晚悄悄抵達了蕭關,一切都如馬謖事先預想的那樣。</p>
隴右地區與關中地區被南北走向的隴山山脈所阻斷,其間隻有隴山道一條坦途(陳倉渭水道極其崎區狹窄,輜重無法運送,不利於大部隊行軍)。而蕭關,正好位於這條通道的東端出口。</p>
隻要蜀軍能控製住蕭關,就等於控製了隴右通往關中的大門,反過來也就相當於控製了關中通往隴右的大門,可以讓滯留於隴右的魏軍無家可歸。蜀軍便可從容地攻略長安周邊,然後以雷霆萬鈞之勢蕩平整個關中。</p>
但這樣做的後果是,司馬懿的大軍回不來了。</p>
一旦司馬懿的大軍回不來,那就免不了要和諸葛亮在隴右拚命了。</p>
這種局麵是馬謖不願意看到的,諸葛亮也未必願意看到。</p>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馬謖擔心諸葛亮打不過司馬懿。</p>
這並非危言聳聽。</p>
兵力方麵,目前蜀、魏兩軍在隴右的兵力相當。</p>
將領方麵,司馬懿父子三個(假如馬謖搶先占據蕭關的話,司馬師就會被堵在隴右)都是統帥型人才,司馬師和司馬昭雖顯稚嫩,卻各個都能統兵,更別提還有遊楚、夏侯霸這種中堅型主將。</p>
反觀蜀漢,滿打滿算就諸葛亮一個統帥和魏延一個主將,其他人統帥才能堪憂。</p>
在高端統帥層麵,蜀軍是處於絕對劣勢的一方。</p>
一旦司馬懿得知回歸長安無望,必然會破釜沉舟與諸葛亮開戰,屆時,司馬懿隻需兵分五路,自己率部分主力咬住諸葛亮的主力部隊,讓其他四路兵馬出擊,就可以輕鬆反客為主,化優勢為勝勢。</p>
以司馬懿的軍事能力,是絕對能夠想到這個計策的。</p>
所以,馬謖遲遲不拿下蕭關,就是在等司馬懿抽調隴右兵力回援關中。隴右兵力抽調的越多,到時候諸葛亮麵臨的壓力就越小。</p>
通常,蛇吞象的時候,首先蛇要足夠大,或著象足夠小,不然就是自尋死路。</p>
蜀漢在隴右的十餘萬軍隊就像一條巨蟒,而隴右的十幾萬魏軍就是那頭大象。馬謖現在做的事就是在削弱大象,以達到蟒蛇能夠一口吞下這頭象,而不會被撐爆肚皮或消化不良。</p>
經過這五天的等待,蕭關已經聚集了五萬魏軍,整個關中地區,魏軍數量已經達到十三萬之多。</p>
由於馬謖並沒有做出進一步的攻擊行為,司馬懿也隨之選擇靜觀其變,仍舊統率著十萬兵馬,據守天水、安定二郡。</p>
且因為收縮防線的關係,諸葛亮拿司馬懿沒有任何辦法,反而因為雙方兵力相等(十一萬對十萬),諸葛亮控製的地盤五倍於司馬懿(九個郡對兩個郡)的關係,蜀軍在兵力部署上難以兼顧到方方麵麵。</p>
簡而言之,力度還不夠。</p>
隴右局勢仍舊不明朗。</p>
這種時候,就需要一個破局者。</p>
而諸葛亮能夠寄於期望的,隻有馬謖。</p>
北原城上,馬謖操著手走來走去,愁得腦細胞大片大片碎裂。</p>
現在的局麵,隻能靠他自己,模擬器已經幫不到什麽忙了。</p>
關中平原遍地都是城池,每走個三五十裏就會看到一座城池矗立在要道之上,這種格局讓很多兵法策略都沒什麽用。</p>
唯一有用的策略是:一個城池一個城池打過去。</p>
但一來攻城利器沒有隨軍帶來,二來馬謖向來都秉持著“不攻城主義”,所以目前能施展的手段不多。</p>
要麽向東攻略諸城,圍城打援,逼迫長安周邊的軍隊來送人頭;</p>
要麽向西,兵臨蕭關,與司馬師決戰,伺機擊敗或吞掉這五萬魏軍,進而逼迫司馬懿從隴右撤軍。</p>
到底應該怎麽做呢?</p>
馬謖絞盡腦汁搜索著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在關中地區展開的每一次戰爭,試圖從中尋到靈感,繼而生出妙計。</p>
還別說,很快就被他想到了一個桉例。</p>
曆史上在關中爆發的戰爭有很多,但隻有韓信偷渡陳倉之後的行動與馬謖今時今日的局麵最相似,最有參考性。</p>
公元前207年,楚軍大將項羽在巨鹿大破秦軍,秦國勢力在諸多起義軍的圍攻下被殲滅殆盡。次年,劉邦的大軍開進鹹陽,秦朝滅亡。項羽消滅秦國之後,被諸將擁立為西楚霸王,而項羽也把起義軍的將領們分封到各地稱王。</p>
</p>
項羽想要獨霸天下,唯一的勁敵便是劉邦。為此,項羽采用範增之計,把巴、蜀以及漢中三個西邊的偏僻郡縣都封給劉邦,來削弱劉邦的勢力。同時,項羽還把關中之地分成三部分,分別封給秦國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由這三人鎮守關中,便徹底阻擋住了劉邦往東的發展之路。</p>
而劉邦到達南鄭以後,馬上開始積極地招兵買馬,儲備糧草,準備東征。第二年秋,劉邦覺得漢軍兵強馬壯,在丞相蕭何的建議下,拜韓信為上將,請他謀劃出兵東征的事。</p>
韓信告訴劉邦,想要和項羽爭奪天下,首先要反攻關中。然後他又為劉邦仔細分析了楚、漢兩軍的形勢,建議他馬上實施還定三秦的準備,這便是著名的《漢中對》的由來。劉邦聽後,非常欣喜,馬上按照韓信的建議進行準備,展開北伐東征計劃。</p>
為了能夠順利拿下關中三秦,韓信決定使用惑敵之計。他命令樊會、周勃等漢軍大將去修理之前燒毀的棧道,而韓信自己則率領大軍偷渡到陳倉,對關中的秦兵展開奇襲。</p>
樊會、周勃接到命令後,率領大隊人馬前去修理棧道。但被燒毀的棧道有300餘裏,地勢非常險要,修理起來頗為困難。剛開始沒幾天,就有十幾個民夫在修理棧道時摔死了。</p>
劉邦修理棧道勞師動眾的消息,很快關就傳到了漢中諸侯的耳裏。</p>
雍王章邯聽說漢軍準備修理棧道東征,他根本不以為意,因為想要修理幾百裏的棧道,定然會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到時,漢中民生哀怨,漢軍可謂是不攻自破。即使到時漢軍有能力攻過來,關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他們憑借堅固的城池,要打敗疲憊的漢軍輕而易舉。所以,章邯依然每天作樂,並沒有采取任何防禦準備。</p>
就在章邯被漢軍蒙在鼓中時,韓信已經率領漢軍精銳悄悄通過陳倉故道,突然對陳倉城發起攻擊。陳倉守軍被韓信打了個措手不及,慌忙棄城而逃。</p>
章邯接到陳倉戰報,甚是震驚,他以為戰報有誤,正要派人前去探聽,沒想到陳倉的敗兵已經逃了過來。</p>
另外兩個諸侯司馬欣和董翳看到漢軍來勢洶洶,兩人均不敢應戰,隻是據城堅守,更不用說去救助章邯了。而項羽正在關東和田榮交戰,根本抽不開身。章邯麵臨著孤立無援的局麵。</p>
此時,韓信揮軍追殺到廢丘(扶風郡槐裏縣),在一片高地上安營紮寨後,命人堵住廢丘附近的一條河流。時值秋汛期,河水上漲,廢丘地勢低,很快城池就被大水淹沒,廢丘城內一片混亂。而章邯自知難以抵擋漢軍攻勢,倉皇率軍出逃,不久死於亂軍之中。</p>
接著,韓信率領漢軍迅速掃平關中殘餘敵軍勢力,關中守將們紛紛豎起降旗。韓信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一舉平定三秦。</p>
韓信平定三秦奪下關中的過程,雖然過於輕鬆,但足以給馬謖相應的啟示。</p>
那就是向東,破城略地,摧毀魏人的膽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