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殿以西臥佛山。
忙碌了一天的太陽仿佛真的疲憊了,通體釋放出的道道耀目金光已逐漸由強變弱,同時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慢慢地往下沉,即將隱沒於千佛殿西側的臥佛山之後。
但它又好像並不情願就此離去,於是便用它一天中僅剩的餘輝將千佛殿以西的大片寬闊的空域塗染成了一片金紅色。
遠方的天際,一道模糊的身形禦空而來,在這布滿紅霞的天空一掠而過,形成了一道黑色的剪影,隨後便徐徐的降落在了千佛殿西側臥佛山上的一處絕壁凸起的平台上。
但見此人身著紫色僧袍,方麵大耳,鼻直口闊,慈眉善目,正是千佛殿的主持方丈圓戒禪師。
但見他熟練的抬起蒲扇般大小的手掌,在身前光滑的石壁上輕輕的一貼。這原本看似平淡無奇的光滑石壁上,頓時範起了一道道金色的漣漪,隨後這光滑的石壁便如翻漿的水麵般向左右一分,顯露出了一個數仗高的洞口。
一抹殘陽趁機鑽進了這空闊的石洞,借著殘陽的映照可以看清洞口內的兩側石壁上刻著一副對子,“萬法皆空歸性海,一塵不染證禪心。”石洞內正是收藏著千佛殿無數佛家典籍與佛門功法、秘術、修煉心得的藏書重地-藏經閣。
千佛殿坐北朝南而建,四麵環山,占地方圓近千畝,是佛域中最大的寺廟建築群落。
相傳臥佛山上的這處絕壁洞穴還是當年鎮守佛域的“四覺”之一,在西去前以大神通點化出來的,他也曾在這處幽靜的洞穴內靜心修煉過數百年之久。
這名鎮守佛域的“大覺者”西去前,曾命千佛殿的第一任方丈將他留傳於佛域的功法典籍,修煉秘法與心得盡數的存放在這裏,隨後又以大神通在此絕壁上設下了禁製。
再後來又經過了千佛殿幾代方丈的苦心經營,將千佛殿內所有的佛法經卷、修煉要旨、功法秘術也一並歸納了進來,漸漸地臥佛山上的這處絕壁洞穴便成了千佛殿的藏經閣。
然而修為稍低些的僧眾是無法衝破這位大覺者所設下的禁製,進入洞內參悟大成佛法的。即使是在千佛殿修煉了數百年之久的內殿僧眾,若是達不到相應的境界或者得不到師傅的幫助,也絕無可能進入這處絕壁洞穴去飽覽大成。
這樣做的本意無非是為了鞏固千佛殿在佛域中不可撼動的地位,其次便是對佛域的一眾修士在選擇大成功法時進行的修為考量。
然而百密終有一疏,即便是這位大覺者也不例外,他哪裏會料想到後續的這幾任千佛殿的方丈竟然領會錯了他的意圖,並未將這處絕壁洞穴的所在地,昭告佛域的眾修。反而知道此翻秘密的都是千佛殿曆代方丈或者在殿內處於位高權重的僧人。
因為佛域的絕大多數修士並不知道臥佛山上還有這樣一處絕密洞穴的存在,又加之整個佛域修士的修煉完全取決於師傅的言傳身教。因此佛域也廣為流傳著“佛殿僧數眾,整日念誦空。經書何處尋,傳聞存密洞”這一搞笑而荒繆的打油詩。
臥佛山絕壁的石洞內。
圓戒方丈在洞口未做任何的停留,身形一閃便進入了這處幽深而昏暗的山洞之內。隨後便聞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濃鬱檀香撲麵而來,圓戒仰麵迎著這股濃鬱的檀香深吸了一口氣,頓覺神清氣爽,心中所有的煩惱似乎都在這一呼一吸間盡數的被驅散了。
圓戒邁開步子,向洞內徐徐的走去。此時他身後寬大的洞口卻悄無聲息的消失了,又恢成了光滑絕壁的原貌。
石洞內的光線瞬間昏暗了下來,這山洞雖然終日不見陽光,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潮濕,反而幹燥異常。借著洞壁上的一盞昏暗的長明燈,隱隱的可以看清洞內的大致輪廓。
但見這山洞內能有數丈高,數十丈見方,簡陋到沒有一樣能夠稱的上是陳設品的器物。粗糙的內壁上開鑿出的無數暗格內,擺滿了各種經文與佛家典籍、修煉心得。
最深處的洞壁上則懸掛著一塊飽經歲月磨刻的紫檀木匾,上書“藏經閣”三個篆書朱漆大字。下方平台上有一個稻草編織的簡易蒲團,上麵盤坐著一位老僧。
但見他身形枯槁,彎腰駝背,身著一件看不出顏色,漏著無數破洞,僅供遮體的破爛僧袍。胸前飄著花白而黏在一起的連片胡須,頸項上還掛著一串放著烏光的黑檀木佛珠,兩縷白眉掩蓋住了微閉的雙目。由於終日不見陽光,幹瘦而方正的臉頰略顯蒼白。
這位老僧似乎並未察覺到圓戒方丈的到來,依舊微閉著雙目,五心朝天一動不動的靜心禪定。仿佛一尊經曆了千年的歲月磨刻而肉身不腐的“肉身佛”。
圓戒方丈悄無聲息的走到了這名打坐靜修的老僧身前,就像例行公事一樣單手立掌,深施了一禮,口誦佛號,輕聲道:“阿彌陀佛!普渡師叔,弟子圓戒前來拜見!”
老僧依卻像沒有聽見一般,舊沒保持著原有的姿態,甚至連微閉的雙目都未曾睜開。
圓戒方丈像是習慣了一樣也不大理會,便重新返回到來時的洞口處。熟練的抬手抄起洞臂上的長明燈,在石壁的暗格上逐一的翻找。他仔細的查閱了石洞壁上所有藏書的暗格,一處都未曾遺漏過,如此這般翻找了數遍,卻依舊無果。
他不禁低聲的自語道:“難道不在這裏?不!不應該,千佛殿內所有的佛法典籍、修煉秘法都在這裏,為什唯獨它不在這裏,沒有理由的!這藏經閣除了我的兩位師兄知道確切的位置和開啟之法,再沒有其他人知道這裏。難道是我的兩位師兄......?”當圓戒想到他的兩位師兄時不由得又氣又惱。
圓戒在不斷翻找的藏書正是他挖空了一門心思想要修煉的《葬海佛陀冥典》。
現如今軒靈兒體內正好封印著他夢寐以求卻終不得手的那股強大的魔源,這次軒靈兒的上門,對他來說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美事,亦可以說是上天賜予他的一次機緣造化。
也使得他更加堅定了修煉了《葬海佛陀冥典》這本佛家大成功法的決心。他一直認為隻要修了此法的第一重,便可以輕鬆的突破應天境界的鴻溝天塹,再修煉下去的話甚至以後遇到的所有修煉瓶頸都可以迎刃而解。
然而他將整個石壁上所有暗格中的藏書翻了一遍又一遍,卻始終沒有發現一點線索,此時的圓戒就像聞到了血腥氣卻又偏偏失去了雙目的狼蟲虎豹一般,明知道到鮮美的食物就在眼前,卻無從下口,這樣的窘迫難能不讓他惱火。
正在此時,盤坐在蒲團上始終閉目修煉的老僧陡然間睜開了被白眉遮擋的雙目。但見原本昏暗的山洞內頓時金光四溢,亮如白晝。伴隨著一股悲天憫人的佛之意境,自這位老僧的體內緩緩的散法而出彌漫了整個山洞。
老僧口打了一聲洪亮的佛號,聲在洞內不停地回響,久久不散。饒是以圓戒方丈合道後期的修為,也被這股響亮的佛號聲驚得身體不由自主的發出了一陣巨顫。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圓戒,你回去吧!我早已推演出你此行的目的,這裏沒有你想要的東西......。你心中執念已深,縱使得到了你想要的《葬海佛陀冥典》,怕也隻會給你帶來惡果。終究會毀了你畢生的修為,前往那阿鼻地獄接受痛苦的輪回。”
“我佛慈悲!你如若能就此放下心中的這份執念,以你現如今的修為千百年後或許還能成就金身,前往西方極樂。此番你已種下惡因,如若依舊不知悔改逆天而行,怕是......”
“住口!”圓戒口中發出一聲厲喝,立時打斷了老僧後續的話。
圓戒麵露陰冷之色,身形一閃便來到了老僧的身前。雙眼不斷地放出形如實質的寒芒,緊緊的盯著兀自盤坐的老僧,一字一頓的道:“我看在師傅普智的情麵上尊你一聲師叔,別忘了你的身份是千佛殿的一名棄徒。
”哈哈哈哈!......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又是千年過去了,你不提我倒是忘了......”老僧發出了一聲飽含滄桑的笑聲,口打了一聲佛號,而後便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圓戒則是似笑非笑的望著老僧淡淡的道:“普渡師叔,你應該不會忘記吧?那是多麽的刻骨銘心呀!你當年與尊魔穀的魔女產生私情......,還不是我那師父普賢替你說的情,否則這前往阿鼻地獄輪回的人怕是你吧!哈哈哈哈......千年了,你心中的這份執念是否已經化去了?......哈哈哈哈......”
老僧聽完圓戒略帶羞辱的一番話,佝僂的身子也是微微的一怔緩聲道“罪過!......罪過!......我早在千年前便以將心中的一切執念盡數化去,之所以沒有與普賢師兄一同坐化,是為了償還我所種下的惡因,如今該還的已經還清了,該了的已經了卻了,現在的我也可以心安了......。”
老僧說完便緩緩的閉上了雙目......。
忙碌了一天的太陽仿佛真的疲憊了,通體釋放出的道道耀目金光已逐漸由強變弱,同時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慢慢地往下沉,即將隱沒於千佛殿西側的臥佛山之後。
但它又好像並不情願就此離去,於是便用它一天中僅剩的餘輝將千佛殿以西的大片寬闊的空域塗染成了一片金紅色。
遠方的天際,一道模糊的身形禦空而來,在這布滿紅霞的天空一掠而過,形成了一道黑色的剪影,隨後便徐徐的降落在了千佛殿西側臥佛山上的一處絕壁凸起的平台上。
但見此人身著紫色僧袍,方麵大耳,鼻直口闊,慈眉善目,正是千佛殿的主持方丈圓戒禪師。
但見他熟練的抬起蒲扇般大小的手掌,在身前光滑的石壁上輕輕的一貼。這原本看似平淡無奇的光滑石壁上,頓時範起了一道道金色的漣漪,隨後這光滑的石壁便如翻漿的水麵般向左右一分,顯露出了一個數仗高的洞口。
一抹殘陽趁機鑽進了這空闊的石洞,借著殘陽的映照可以看清洞口內的兩側石壁上刻著一副對子,“萬法皆空歸性海,一塵不染證禪心。”石洞內正是收藏著千佛殿無數佛家典籍與佛門功法、秘術、修煉心得的藏書重地-藏經閣。
千佛殿坐北朝南而建,四麵環山,占地方圓近千畝,是佛域中最大的寺廟建築群落。
相傳臥佛山上的這處絕壁洞穴還是當年鎮守佛域的“四覺”之一,在西去前以大神通點化出來的,他也曾在這處幽靜的洞穴內靜心修煉過數百年之久。
這名鎮守佛域的“大覺者”西去前,曾命千佛殿的第一任方丈將他留傳於佛域的功法典籍,修煉秘法與心得盡數的存放在這裏,隨後又以大神通在此絕壁上設下了禁製。
再後來又經過了千佛殿幾代方丈的苦心經營,將千佛殿內所有的佛法經卷、修煉要旨、功法秘術也一並歸納了進來,漸漸地臥佛山上的這處絕壁洞穴便成了千佛殿的藏經閣。
然而修為稍低些的僧眾是無法衝破這位大覺者所設下的禁製,進入洞內參悟大成佛法的。即使是在千佛殿修煉了數百年之久的內殿僧眾,若是達不到相應的境界或者得不到師傅的幫助,也絕無可能進入這處絕壁洞穴去飽覽大成。
這樣做的本意無非是為了鞏固千佛殿在佛域中不可撼動的地位,其次便是對佛域的一眾修士在選擇大成功法時進行的修為考量。
然而百密終有一疏,即便是這位大覺者也不例外,他哪裏會料想到後續的這幾任千佛殿的方丈竟然領會錯了他的意圖,並未將這處絕壁洞穴的所在地,昭告佛域的眾修。反而知道此翻秘密的都是千佛殿曆代方丈或者在殿內處於位高權重的僧人。
因為佛域的絕大多數修士並不知道臥佛山上還有這樣一處絕密洞穴的存在,又加之整個佛域修士的修煉完全取決於師傅的言傳身教。因此佛域也廣為流傳著“佛殿僧數眾,整日念誦空。經書何處尋,傳聞存密洞”這一搞笑而荒繆的打油詩。
臥佛山絕壁的石洞內。
圓戒方丈在洞口未做任何的停留,身形一閃便進入了這處幽深而昏暗的山洞之內。隨後便聞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濃鬱檀香撲麵而來,圓戒仰麵迎著這股濃鬱的檀香深吸了一口氣,頓覺神清氣爽,心中所有的煩惱似乎都在這一呼一吸間盡數的被驅散了。
圓戒邁開步子,向洞內徐徐的走去。此時他身後寬大的洞口卻悄無聲息的消失了,又恢成了光滑絕壁的原貌。
石洞內的光線瞬間昏暗了下來,這山洞雖然終日不見陽光,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潮濕,反而幹燥異常。借著洞壁上的一盞昏暗的長明燈,隱隱的可以看清洞內的大致輪廓。
但見這山洞內能有數丈高,數十丈見方,簡陋到沒有一樣能夠稱的上是陳設品的器物。粗糙的內壁上開鑿出的無數暗格內,擺滿了各種經文與佛家典籍、修煉心得。
最深處的洞壁上則懸掛著一塊飽經歲月磨刻的紫檀木匾,上書“藏經閣”三個篆書朱漆大字。下方平台上有一個稻草編織的簡易蒲團,上麵盤坐著一位老僧。
但見他身形枯槁,彎腰駝背,身著一件看不出顏色,漏著無數破洞,僅供遮體的破爛僧袍。胸前飄著花白而黏在一起的連片胡須,頸項上還掛著一串放著烏光的黑檀木佛珠,兩縷白眉掩蓋住了微閉的雙目。由於終日不見陽光,幹瘦而方正的臉頰略顯蒼白。
這位老僧似乎並未察覺到圓戒方丈的到來,依舊微閉著雙目,五心朝天一動不動的靜心禪定。仿佛一尊經曆了千年的歲月磨刻而肉身不腐的“肉身佛”。
圓戒方丈悄無聲息的走到了這名打坐靜修的老僧身前,就像例行公事一樣單手立掌,深施了一禮,口誦佛號,輕聲道:“阿彌陀佛!普渡師叔,弟子圓戒前來拜見!”
老僧依卻像沒有聽見一般,舊沒保持著原有的姿態,甚至連微閉的雙目都未曾睜開。
圓戒方丈像是習慣了一樣也不大理會,便重新返回到來時的洞口處。熟練的抬手抄起洞臂上的長明燈,在石壁的暗格上逐一的翻找。他仔細的查閱了石洞壁上所有藏書的暗格,一處都未曾遺漏過,如此這般翻找了數遍,卻依舊無果。
他不禁低聲的自語道:“難道不在這裏?不!不應該,千佛殿內所有的佛法典籍、修煉秘法都在這裏,為什唯獨它不在這裏,沒有理由的!這藏經閣除了我的兩位師兄知道確切的位置和開啟之法,再沒有其他人知道這裏。難道是我的兩位師兄......?”當圓戒想到他的兩位師兄時不由得又氣又惱。
圓戒在不斷翻找的藏書正是他挖空了一門心思想要修煉的《葬海佛陀冥典》。
現如今軒靈兒體內正好封印著他夢寐以求卻終不得手的那股強大的魔源,這次軒靈兒的上門,對他來說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美事,亦可以說是上天賜予他的一次機緣造化。
也使得他更加堅定了修煉了《葬海佛陀冥典》這本佛家大成功法的決心。他一直認為隻要修了此法的第一重,便可以輕鬆的突破應天境界的鴻溝天塹,再修煉下去的話甚至以後遇到的所有修煉瓶頸都可以迎刃而解。
然而他將整個石壁上所有暗格中的藏書翻了一遍又一遍,卻始終沒有發現一點線索,此時的圓戒就像聞到了血腥氣卻又偏偏失去了雙目的狼蟲虎豹一般,明知道到鮮美的食物就在眼前,卻無從下口,這樣的窘迫難能不讓他惱火。
正在此時,盤坐在蒲團上始終閉目修煉的老僧陡然間睜開了被白眉遮擋的雙目。但見原本昏暗的山洞內頓時金光四溢,亮如白晝。伴隨著一股悲天憫人的佛之意境,自這位老僧的體內緩緩的散法而出彌漫了整個山洞。
老僧口打了一聲洪亮的佛號,聲在洞內不停地回響,久久不散。饒是以圓戒方丈合道後期的修為,也被這股響亮的佛號聲驚得身體不由自主的發出了一陣巨顫。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圓戒,你回去吧!我早已推演出你此行的目的,這裏沒有你想要的東西......。你心中執念已深,縱使得到了你想要的《葬海佛陀冥典》,怕也隻會給你帶來惡果。終究會毀了你畢生的修為,前往那阿鼻地獄接受痛苦的輪回。”
“我佛慈悲!你如若能就此放下心中的這份執念,以你現如今的修為千百年後或許還能成就金身,前往西方極樂。此番你已種下惡因,如若依舊不知悔改逆天而行,怕是......”
“住口!”圓戒口中發出一聲厲喝,立時打斷了老僧後續的話。
圓戒麵露陰冷之色,身形一閃便來到了老僧的身前。雙眼不斷地放出形如實質的寒芒,緊緊的盯著兀自盤坐的老僧,一字一頓的道:“我看在師傅普智的情麵上尊你一聲師叔,別忘了你的身份是千佛殿的一名棄徒。
”哈哈哈哈!......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又是千年過去了,你不提我倒是忘了......”老僧發出了一聲飽含滄桑的笑聲,口打了一聲佛號,而後便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圓戒則是似笑非笑的望著老僧淡淡的道:“普渡師叔,你應該不會忘記吧?那是多麽的刻骨銘心呀!你當年與尊魔穀的魔女產生私情......,還不是我那師父普賢替你說的情,否則這前往阿鼻地獄輪回的人怕是你吧!哈哈哈哈......千年了,你心中的這份執念是否已經化去了?......哈哈哈哈......”
老僧聽完圓戒略帶羞辱的一番話,佝僂的身子也是微微的一怔緩聲道“罪過!......罪過!......我早在千年前便以將心中的一切執念盡數化去,之所以沒有與普賢師兄一同坐化,是為了償還我所種下的惡因,如今該還的已經還清了,該了的已經了卻了,現在的我也可以心安了......。”
老僧說完便緩緩的閉上了雙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