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人輸定了,雙方的實力差距過於大了。”


    “俄國輸了,歐洲該怎麽辦?”


    烽煙彌漫的戰場上,還有一夥人似乎置身事外,但全都憂心忡忡。


    這些人不會參戰,但卻對戰局最為關心。


    最先說話的人叫卡爾·古斯塔夫,來自於瑞典,地位不凡。


    另一個人叫揚·索別斯基,更加對戰場十分關心。


    因為他是波蘭人,並且是波蘭大公的繼承人。


    因為俄國,波蘭和帝國的關係十分親近,從兩個方向對俄國發動軍事行動。


    但戰爭打到現在,波蘭已經預感到了危機。


    說起來也不稀奇。


    波蘭雖然對俄國恨之入骨,但誰都看的明白,波俄之爭半斤八兩,誰也占不到上風。


    可現如今打過來的帝國就太強勢了。


    一旦俄國沒了……


    整個歐洲都將麵對帝國的兵鋒。


    到了那個時候,豈不是又成了蒙古人橫掃肆虐的局麵?


    當年因為成吉思汗去世,蒙古人退兵了,讓歐洲轉死為生。難道還指望現在的帝國國內出現什麽變故?


    因此,看到帝國將俄國打的潰不成軍,歐洲各國反而怕了。


    這就是國際政治,現實而多變,一切都從本國的利益出發。


    不會有長久的友誼,也不會長久的敵對,隻有永遠的利益。


    必須阻止帝國進一步行動了!


    歐洲各國迅速達成了共識。


    這些在國防軍中考察的高層,全都以最快的速度給國內去了信,闡述了他們的擔憂。


    歐洲各國國內果然起了異樣的心思。


    背著帝國,各國加快了聯係,並且很快達成了共識。


    突然之間,各國毫無征兆地知會廖中堅,打算派出聯合使團前往帝國訪問。


    廖中堅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情知出現了變故,連忙四處打聽。


    有錢能使鬼推磨,歐洲各國的小心思,很快就被他查明。


    對此,廖中堅也有些無奈。


    這是國際大勢,即使他知道了也難以分化瓦解。


    說起來,還是帝國所展現的咄咄逼人讓歐洲各國不得不做出相應的反應。


    無奈之下,他隻能快一步將歐洲的情況送往國內,然後目送歐洲聯合使團出發。


    歐洲各國派出的使團並不是一支,而是兩支。


    還有一支使團前往莫斯科。


    顯然,歐洲各國也明白,要向阻止帝國消滅俄國,除了要對帝國進行勸阻之外,還要說服俄國審時度勢。


    而就在歐洲各國行動起來的時候,帝國和俄國的戰爭也到了見分曉的時刻。


    第七師不出意外,拿下了盧甘斯克,並且在盧甘斯克城下擊潰了俄國的援軍。


    盧甘斯克一丟,伏爾加格勒立刻風雨飄搖。


    隨後,更大的危機到來。


    常開元膽大包天,居然發動千裏奔襲,拿下了沃羅涅什。


    這裏是俄國國內往前線運送物資的中轉站,這裏一丟,前線的俄軍徹底陷入了彈盡糧絕的死地。


    波波夫尼亞元帥再也維持不住局麵,一邊給伏爾加格勒的俄軍下令撤退,一邊組織手頭最後的兵力反攻沃羅涅什,希望重新打通交通線。


    常開元深知自己作為騎兵師,守城不是強項,幹脆棄沃羅涅什於不顧,在廣大的東歐平原上開始對俄軍進行反複衝擊。


    就在利佩茨克附近,騎四師和哥薩克騎兵爆發了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騎兵會戰。


    十五萬哥薩克騎兵猶如潮水,從四麵八方湧向騎四師。


    然而騎四師的龍騎兵團卻在大平原上展現了全火器部隊的悍勇,愣是堅持了五天,足足消滅了近三萬多哥薩克騎兵。


    隨即,常開元親自指揮兩個輕騎兵團連破俄軍十一道防線,並且衝進了俄軍的指揮部。


    俄軍將領別理津科雖然逃過一劫,但是指揮部被毀,導致俄軍徹底失去了大腦。


    直到這個時候,始終躲在密林中的重騎兵團露出了獠牙。


    如牆如林、如山如潮,在輕騎兵團的掩護下,以摧枯拉朽的威勢將哥薩克騎兵直接橫推了。


    俄軍大敗,逃到圖拉的殘兵敗將竟不足三萬人。


    可問題是,圖拉後方不到一百公裏的地方,就是莫斯科。


    俄國上下震動,所有人終於意識到了不妙。


    阿列克謝一世緊急發布動員令,征調軍隊防禦莫斯科,然而他的舉動卻帶來了更大的災難。


    之前因為戰爭,沙俄政府極盡征兵之能事,已經將俄國民間的青壯掠奪一空。


    這就導致俄國民間勞動力嚴重不足,無論是農業、手工業還是工業全都陷入了停頓狀態。


    除此之外,為了應付戰爭,沙俄政府的橫征暴斂也讓民間到了破產的地步。


    不出意料,聖彼得堡、莫斯科等多地接連爆發動亂。物資被搶,官員被殺,憤怒的民眾攻占城池,許多貴族遭遇了襲擊,一時間血流成河。


    內亂對俄國的備戰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前線再也得不到任何支持。


    阿列克謝一世等人焦頭爛額,卻毫無辦法。


    就在這種情況下,歐洲聯合使團來到了莫斯科。


    而在聽取了歐洲聯合使團的建議後,俄國君臣也意識到,戰爭真的不能再打下去了。


    雖然丟失了大片的國土,但總比國家滅亡,他們全都淪為刀下鬼要好的多。


    最終,還是戰場上的形勢,讓俄國君臣做出了選擇。


    撤退的俄軍並沒有逃出生天,缺少糧食、武器的俄軍剛剛走到薩拉托夫,就被國防軍追上。


    與此同時,從烏拉爾山裏衝出來的國防軍橫掃烏裏揚諾夫斯克、陶裏亞蒂等地,徹底切斷了俄軍的後路。


    三十五萬俄軍被團團包圍,覆滅近在眼前。


    這是俄國最後的精銳力量,一旦被消滅,俄國將再也組織不起任何武裝抵抗國防軍。


    到了那時,俄國的滅亡真就要變成現實了。


    阿列克謝一世嚇破了膽,趕忙命令古德諾夫再次為代表,代表俄國向國防軍請降。


    與此同時,歐洲各國準備聯合幹涉戰爭的消息,也被廖中堅緊急傳遞回了國內。


    和眾人的憤怒不同,左夢庚十分平淡。


    “接受歐洲各國的調停,逼迫俄國接受我們的條件。戰爭,可以結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鶴城風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鶴城風月並收藏明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