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援兵!援兵來了!”城頭的守軍見一小隊騎兵透圍而入,無不歡呼雀躍。<strong>txt電子書下載</strong><
而‘蒙’古人則是陣腳大‘亂’。尤其當他們聽到“滿桂”二字,更是膽戰心驚。
原來這滿桂本是‘蒙’古人,幼時便隨父入關,做了大明的臣民。他十二歲參軍,自小卒做起,屢立戰功。但他‘性’情粗魯,全無心計。當時規定士兵每斬首一級,可選擇是升官還是拿五兩賞銀,滿桂每次都選擇賞銀。他又嗜酒好賭,直到二十多歲,雖累計斬首百餘級,換了數百兩銀子,可都‘花’了個‘精’光,還是一個小兵。若像別人一樣選擇升官,他早升到總兵了。
直至遼東戰事驟起,經略楊鎬四路出擊,被努爾哈赤殺得大敗,三路全軍覆沒,惟有楊鎬本人所在的這一路,因追兵不多才僥幸得免。
當時滿桂也在這一路軍中,楊鎬親眼見他奮力殺敵,連斬十餘名追兵,悍勇無比,大為驚訝,這才開始提拔他。
此後,滿桂的仕途可謂是平步青雲,不過短短數年,他即由軍中總旗,漸次升至百戶、守備、遊擊、參將,今年終於升任大同副總兵。
那大同鎮乃是明朝的“九鎮”之一,地位十分重要。滿桂在此獨當一麵,已成為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將領之一。
但因他為人粗魯,對官場的規矩一竅不通,又是個‘蒙’古人,朝中素來無人喜歡他。包括此次朝廷征調全國兵馬至山海關拒敵,滿桂屢次請戰,孫承宗等人卻以“大同防務亦重,不可擅離職守”等理由一再推托。
直到大軍即將開拔之時,孫承宗才發現各地勤王兵馬雖然人數不少,但戰鬥力實在堪憂。尤其是統兵的將領,別看平日裏個個驕橫無比,真要上陣了,卻都一個勁地往後縮。像這樣的兵將,再多又有什麽用?
無奈之下,他才同意了滿桂的請戰。
但這一來二去,就耽誤了不少時間。等滿桂接到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行文之時,孫承宗已率軍從京師開拔了。
滿桂心急如焚,又立功心切,當夜便令五千步兵帶著糧草輜重出征,他本人卻率一千騎兵晝夜兼程,拚命追趕孫承宗的中軍。[.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待他追至薊州城外之時,正巧碰上戚家軍從遵化派出的哨探。
那哨探本是去薊州求援,孰料薊州四‘門’緊閉,根本不讓他進城。他急得在城下連聲大叫:“遵化被‘蒙’古人包圍,信王殿下被困城中!請火速前去救援!”
然而回答他的,卻是城頭‘射’下的一通‘亂’箭!
那哨探萬沒想到自己舍命透圍而出,連夜狂奔至薊州,竟然遭到如此的待遇。又想到遵化城中隻有數百戚家軍,而圍城的‘蒙’古人不下數千,實是岌岌可危。一旦城破,不但信王朱由檢要被俘或被殺,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主將戚美鳳,以及五百名生死與共的戚家軍,全都難逃戰死的命運,不由得痛哭失聲!
正痛哭之時,滿桂風塵仆仆地率軍趕到。他見一騎在城下大哭,莫名其妙地問:“你是哪部的軍官?一個大男人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那哨探見他率領著上千騎兵,立時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也顧不得問他是誰,當即滾鞍下馬,爬至他的馬前,對他哭訴遵化的軍情和自己的遭遇。
滿桂不等聽完即勃然大怒道:“薊州的守將是誰,我他媽宰了他!”
城頭的一名軍官聽他出言不遜,大聲斥罵道:“你是何人,膽敢口出汙言穢語!四‘門’緊閉,是薊州鎮守太監塗忠塗公公的嚴令!你連塗公公都敢辱罵不成!”
“我塗你媽一臉狗屎!”滿桂狂吼一聲,隨即張弓搭箭,一箭就往城頭‘射’去!
那軍官原以為將塗忠搬出來,不管是多大的武將,也要乖乖地聽命了。萬料不到那滿桂一言不合,說動手便動手,猝不及防之下,被他一箭‘射’中右眼,深入大腦,當即哼也沒哼一聲,死於非命!
“總兵大人,您闖禍了!”滿桂的一員副將大驚失‘色’道,“鎮守太監豈是咱們當兵的能惹得起的?您‘射’死他的軍官,他非得向朝廷狠狠告您一狀不可!”
“告便告!老子怕他不成!”滿桂見自己這一箭‘射’死了人,心中也頗有些後悔,但又不肯認錯,兀自嘴硬。
那員副將頭腦倒還清晰,忙對滿桂建言道:“總兵大人,我怕鎮守太監一會兒得到消息,就要派軍出城與我們廝殺。與其那樣,還不如先去救遵化。隻要救出信王,讓信王上朝廷,陳說薊州見死不救之事,您方可避過此劫!”
滿桂聽他言之有理,立即讓那哨探帶路,打馬狂奔,直趨遵化。趕到戰場時,正是‘蒙’古人第三次攻城,已經攻上城頭這個緊要的時刻。
滿桂見了戰場,真如同困龍入海,立時興奮起來。他當即命九百騎兵突襲‘蒙’古人的大營,自己卻率領一百最‘精’銳的部下,對準朵顏部的大纛旗猛衝過去。
‘蒙’古人本來是將注意力全集中到了攻城上,哪料到背後竟然遭到襲擊,當即一片大‘亂’。
尤其是滿桂的那一百名‘精’騎,個個手持大刀,勇猛無比,就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風,帶著死亡的氣息從戰場卷過。所過之處,到處是殘肢斷臂和無頭的屍體,真如劈‘波’斬‘浪’一般!
者勒蔑聽見滿桂自報名號,大驚失‘色’道:“怎麽是他!”
原來滿桂曾擔任過喜峰口參將,與者勒蔑打過兩次‘交’道。者勒蔑素知滿桂的勇名,在他在任期間,倒也沒敢‘騷’擾邊境。
此時見自己手下的士兵紛紛慘死在滿桂的大刀之下,者勒蔑血液中的凶殘本‘性’也被徹底‘激’發了出來,高呼一聲道:“停止攻城,先將援兵消滅了再說!”
‘蒙’古人到底戰場經驗豐富,隻慌‘亂’了一陣,便漸漸穩住陣腳。他們個個翻身上馬,不再關注遵化城,而是將滿桂的一百餘名騎兵裏三層、外三層地包圍了起來。
隻是這樣一來,就苦了那些已經攻上城頭的‘蒙’古人。他們隻有二十多人,剛剛在城頭殺出一小片陣地,還指望著自己人能源源不斷地爬上來支援。
下邊的‘蒙’古人這一轉身,城頭的‘蒙’古人登時絕望。他們又來不及再從雲梯爬下去,隻得拚盡最後一分力氣,與戚家軍的士卒死戰。
但在城頭這種狹窄的地方,戚家軍的鴛鴦陣又正好大顯神威。不多時,這二十多名倒黴的‘蒙’古人就被殺了個幹幹淨淨,這一次的攻城又宣告失敗!
城頭的軍民又是一陣歡呼,戚美鳳卻對城下的戰局看得清清楚楚,對朱由檢急道:“殿下,城下的援軍危險!您且在此主持大局,末將率軍殺出城去救援!”
朱由檢見她箭傷未愈,臉‘色’仍是十分蒼白,心疼地道:“你傷還沒好,不能去!要不我去吧!”
“你去管什麽用!”戚美鳳被他氣得脫口而出,隨即大為後悔,蒼白的臉上也湧現了一絲血‘色’。她趕忙將腳一跺,也不理朱由檢,匆匆下城去了。
而此時,滿桂的騎兵正陷入一場殊死決戰!
那‘蒙’古人雖然在攻城中折損了上千人,又被滿桂一陣衝殺,傷亡了數百,但是總兵力仍在四千以上。此時他們將兵力從四麵逐漸聚攏,人數越來越多。
滿桂見自己的九百騎兵雖然端了‘蒙’古人的大營,卻也因為耽誤了一點時間,被隔在了外麵,而自己深陷陣中,也不禁有點後悔自己過於托大。
但戰局危急,容不得他有半點猶豫。滿桂憑借著多年廝殺的經驗與本能,在馬上虎吼一聲:“隨我衝上去,奪取敵軍的大纛旗!”
古時作戰,戰場上可沒有電報電話等現代通訊手段,士卒在‘亂’哄哄的戰場上要想獲得將領的指令,全憑耳聽眼看。耳聽,是指金鼓和號角,即擊鼓為進,鳴金為退,號角一吹,則是發動總攻。
而這眼看,則主要是觀察旗幟了。這大纛旗,即是主帥的象征。大纛旗進,說明主帥在前進,士卒見了也必奮勇衝殺;大纛旗退,說明主帥在後退,士卒就會知道戰況不利,也會隨著退卻,以免被敵軍包圍吃掉。
而大纛旗若是被敵軍奪去或是斬斷,那就說明主帥基本上是玩完了。所謂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主帥都掛了,那仗還怎麽打。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會是全軍崩潰,一敗塗地。
滿桂在這一瞬間,已經做出了眼下最正確的決定,直奔敵軍防守最嚴密的大纛旗處衝去,務求一擊必殺,徹底攪‘亂’敵軍。惟有如此,才能在敵我眾寡懸殊的情況下,殺出一條血路!
滿桂手下的這一百名騎兵,也都是他從‘蒙’古草原上招募來的‘蒙’古人。他們或是部落裏的逃犯,或是獨來獨往的牧人,或者幹脆就是靠搶劫為生的馬賊,總之全是悍不畏死的戰士。
他們此時身陷重圍,卻與主將一樣冷然不懼,立即打馬如飛,緊跟著滿桂,如同受了傷的猛虎,瘋一般地衝向者勒蔑所在的中軍!
而‘蒙’古人則是陣腳大‘亂’。尤其當他們聽到“滿桂”二字,更是膽戰心驚。
原來這滿桂本是‘蒙’古人,幼時便隨父入關,做了大明的臣民。他十二歲參軍,自小卒做起,屢立戰功。但他‘性’情粗魯,全無心計。當時規定士兵每斬首一級,可選擇是升官還是拿五兩賞銀,滿桂每次都選擇賞銀。他又嗜酒好賭,直到二十多歲,雖累計斬首百餘級,換了數百兩銀子,可都‘花’了個‘精’光,還是一個小兵。若像別人一樣選擇升官,他早升到總兵了。
直至遼東戰事驟起,經略楊鎬四路出擊,被努爾哈赤殺得大敗,三路全軍覆沒,惟有楊鎬本人所在的這一路,因追兵不多才僥幸得免。
當時滿桂也在這一路軍中,楊鎬親眼見他奮力殺敵,連斬十餘名追兵,悍勇無比,大為驚訝,這才開始提拔他。
此後,滿桂的仕途可謂是平步青雲,不過短短數年,他即由軍中總旗,漸次升至百戶、守備、遊擊、參將,今年終於升任大同副總兵。
那大同鎮乃是明朝的“九鎮”之一,地位十分重要。滿桂在此獨當一麵,已成為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將領之一。
但因他為人粗魯,對官場的規矩一竅不通,又是個‘蒙’古人,朝中素來無人喜歡他。包括此次朝廷征調全國兵馬至山海關拒敵,滿桂屢次請戰,孫承宗等人卻以“大同防務亦重,不可擅離職守”等理由一再推托。
直到大軍即將開拔之時,孫承宗才發現各地勤王兵馬雖然人數不少,但戰鬥力實在堪憂。尤其是統兵的將領,別看平日裏個個驕橫無比,真要上陣了,卻都一個勁地往後縮。像這樣的兵將,再多又有什麽用?
無奈之下,他才同意了滿桂的請戰。
但這一來二去,就耽誤了不少時間。等滿桂接到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行文之時,孫承宗已率軍從京師開拔了。
滿桂心急如焚,又立功心切,當夜便令五千步兵帶著糧草輜重出征,他本人卻率一千騎兵晝夜兼程,拚命追趕孫承宗的中軍。[.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待他追至薊州城外之時,正巧碰上戚家軍從遵化派出的哨探。
那哨探本是去薊州求援,孰料薊州四‘門’緊閉,根本不讓他進城。他急得在城下連聲大叫:“遵化被‘蒙’古人包圍,信王殿下被困城中!請火速前去救援!”
然而回答他的,卻是城頭‘射’下的一通‘亂’箭!
那哨探萬沒想到自己舍命透圍而出,連夜狂奔至薊州,竟然遭到如此的待遇。又想到遵化城中隻有數百戚家軍,而圍城的‘蒙’古人不下數千,實是岌岌可危。一旦城破,不但信王朱由檢要被俘或被殺,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主將戚美鳳,以及五百名生死與共的戚家軍,全都難逃戰死的命運,不由得痛哭失聲!
正痛哭之時,滿桂風塵仆仆地率軍趕到。他見一騎在城下大哭,莫名其妙地問:“你是哪部的軍官?一個大男人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那哨探見他率領著上千騎兵,立時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也顧不得問他是誰,當即滾鞍下馬,爬至他的馬前,對他哭訴遵化的軍情和自己的遭遇。
滿桂不等聽完即勃然大怒道:“薊州的守將是誰,我他媽宰了他!”
城頭的一名軍官聽他出言不遜,大聲斥罵道:“你是何人,膽敢口出汙言穢語!四‘門’緊閉,是薊州鎮守太監塗忠塗公公的嚴令!你連塗公公都敢辱罵不成!”
“我塗你媽一臉狗屎!”滿桂狂吼一聲,隨即張弓搭箭,一箭就往城頭‘射’去!
那軍官原以為將塗忠搬出來,不管是多大的武將,也要乖乖地聽命了。萬料不到那滿桂一言不合,說動手便動手,猝不及防之下,被他一箭‘射’中右眼,深入大腦,當即哼也沒哼一聲,死於非命!
“總兵大人,您闖禍了!”滿桂的一員副將大驚失‘色’道,“鎮守太監豈是咱們當兵的能惹得起的?您‘射’死他的軍官,他非得向朝廷狠狠告您一狀不可!”
“告便告!老子怕他不成!”滿桂見自己這一箭‘射’死了人,心中也頗有些後悔,但又不肯認錯,兀自嘴硬。
那員副將頭腦倒還清晰,忙對滿桂建言道:“總兵大人,我怕鎮守太監一會兒得到消息,就要派軍出城與我們廝殺。與其那樣,還不如先去救遵化。隻要救出信王,讓信王上朝廷,陳說薊州見死不救之事,您方可避過此劫!”
滿桂聽他言之有理,立即讓那哨探帶路,打馬狂奔,直趨遵化。趕到戰場時,正是‘蒙’古人第三次攻城,已經攻上城頭這個緊要的時刻。
滿桂見了戰場,真如同困龍入海,立時興奮起來。他當即命九百騎兵突襲‘蒙’古人的大營,自己卻率領一百最‘精’銳的部下,對準朵顏部的大纛旗猛衝過去。
‘蒙’古人本來是將注意力全集中到了攻城上,哪料到背後竟然遭到襲擊,當即一片大‘亂’。
尤其是滿桂的那一百名‘精’騎,個個手持大刀,勇猛無比,就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風,帶著死亡的氣息從戰場卷過。所過之處,到處是殘肢斷臂和無頭的屍體,真如劈‘波’斬‘浪’一般!
者勒蔑聽見滿桂自報名號,大驚失‘色’道:“怎麽是他!”
原來滿桂曾擔任過喜峰口參將,與者勒蔑打過兩次‘交’道。者勒蔑素知滿桂的勇名,在他在任期間,倒也沒敢‘騷’擾邊境。
此時見自己手下的士兵紛紛慘死在滿桂的大刀之下,者勒蔑血液中的凶殘本‘性’也被徹底‘激’發了出來,高呼一聲道:“停止攻城,先將援兵消滅了再說!”
‘蒙’古人到底戰場經驗豐富,隻慌‘亂’了一陣,便漸漸穩住陣腳。他們個個翻身上馬,不再關注遵化城,而是將滿桂的一百餘名騎兵裏三層、外三層地包圍了起來。
隻是這樣一來,就苦了那些已經攻上城頭的‘蒙’古人。他們隻有二十多人,剛剛在城頭殺出一小片陣地,還指望著自己人能源源不斷地爬上來支援。
下邊的‘蒙’古人這一轉身,城頭的‘蒙’古人登時絕望。他們又來不及再從雲梯爬下去,隻得拚盡最後一分力氣,與戚家軍的士卒死戰。
但在城頭這種狹窄的地方,戚家軍的鴛鴦陣又正好大顯神威。不多時,這二十多名倒黴的‘蒙’古人就被殺了個幹幹淨淨,這一次的攻城又宣告失敗!
城頭的軍民又是一陣歡呼,戚美鳳卻對城下的戰局看得清清楚楚,對朱由檢急道:“殿下,城下的援軍危險!您且在此主持大局,末將率軍殺出城去救援!”
朱由檢見她箭傷未愈,臉‘色’仍是十分蒼白,心疼地道:“你傷還沒好,不能去!要不我去吧!”
“你去管什麽用!”戚美鳳被他氣得脫口而出,隨即大為後悔,蒼白的臉上也湧現了一絲血‘色’。她趕忙將腳一跺,也不理朱由檢,匆匆下城去了。
而此時,滿桂的騎兵正陷入一場殊死決戰!
那‘蒙’古人雖然在攻城中折損了上千人,又被滿桂一陣衝殺,傷亡了數百,但是總兵力仍在四千以上。此時他們將兵力從四麵逐漸聚攏,人數越來越多。
滿桂見自己的九百騎兵雖然端了‘蒙’古人的大營,卻也因為耽誤了一點時間,被隔在了外麵,而自己深陷陣中,也不禁有點後悔自己過於托大。
但戰局危急,容不得他有半點猶豫。滿桂憑借著多年廝殺的經驗與本能,在馬上虎吼一聲:“隨我衝上去,奪取敵軍的大纛旗!”
古時作戰,戰場上可沒有電報電話等現代通訊手段,士卒在‘亂’哄哄的戰場上要想獲得將領的指令,全憑耳聽眼看。耳聽,是指金鼓和號角,即擊鼓為進,鳴金為退,號角一吹,則是發動總攻。
而這眼看,則主要是觀察旗幟了。這大纛旗,即是主帥的象征。大纛旗進,說明主帥在前進,士卒見了也必奮勇衝殺;大纛旗退,說明主帥在後退,士卒就會知道戰況不利,也會隨著退卻,以免被敵軍包圍吃掉。
而大纛旗若是被敵軍奪去或是斬斷,那就說明主帥基本上是玩完了。所謂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主帥都掛了,那仗還怎麽打。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會是全軍崩潰,一敗塗地。
滿桂在這一瞬間,已經做出了眼下最正確的決定,直奔敵軍防守最嚴密的大纛旗處衝去,務求一擊必殺,徹底攪‘亂’敵軍。惟有如此,才能在敵我眾寡懸殊的情況下,殺出一條血路!
滿桂手下的這一百名騎兵,也都是他從‘蒙’古草原上招募來的‘蒙’古人。他們或是部落裏的逃犯,或是獨來獨往的牧人,或者幹脆就是靠搶劫為生的馬賊,總之全是悍不畏死的戰士。
他們此時身陷重圍,卻與主將一樣冷然不懼,立即打馬如飛,緊跟著滿桂,如同受了傷的猛虎,瘋一般地衝向者勒蔑所在的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