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言說道:“我這五根釘子,乃是陰陽兩極的隕石磁鐵所製,可以感應到經過特殊設計布局的墓**中的磁場,當按五行方位排列後,便能對磁場產生破壞,並且這五根釘子還另有用處,那就是可以克製一些不幹淨的陰東西,所以這五根釘子也叫做釘魂釘。”
他從懷裏又掏出一個紅色的綢錦小盒子,小心翼翼地打開,裏麵是一塊用紅絲線纏繞起來的玉佩。杜言拿出玉佩,一圈圈解下玉佩上的紅絲線,那玉佩是個青色的兔子,大小和打火機差不多,圓潤中透出青色的光澤來,一看便知年代久遠,而且貴重之極。
杜言挽住紅絲線的一頭,將那塊玉兔扔進了黑漆漆仿佛怪獸張開的大嘴一般的洞口。羅建陽隻看見那紅絲線長長的,想必是以次分辨這個洞到底有多深。
杜言仿佛在等待著什麽,盯著洞內一動不動,忽然洞內似乎有青色光芒閃了一下,他拉動紅絲線,那塊玉兔飛彈回到他的手掌中,低頭仔細看了看,玉兔雖然灰暗了一些,但仍然不失光澤。杜言用紅絲線纏住玉兔,放回了綢錦盒子裏。還不放心,又再從包裏拿出一個長條形的東西,迎風一晃,便亮起一溜火光來,他抖手將其扔進了洞中,火光之中,可以看見洞壁上有一個個規則排列而下的腳窩。燃**墜落到底端,一彈又落下,然後斜刺裏鑽進一個側洞,從跳動的火光及投影來看,應該是一級級向下的台階。杜言觀察了一下,說道:“可以進去了。”隨後率先從洞口下去了。夏師父和羅建陽依次緊隨其後。
剛下豎洞底,撲麵而來一股悶腥難言的味道。剛才杜言的玉兔和燃**,都是在探測及稀釋墓**的空氣,因為封閉良好的墓葬初打開時,會有屍氣以及一些變異混合後的有毒氣體,必須要等空氣適合後,才可以進入。
最上麵的幾層台階上,灑滿了剛才土層塌陷下來的泥塊,還有不少碎裂的青磚塊。三個人的腳踩在上麵,羅建陽驚訝地現,那些泥土磚塊立刻便化成了細塵狀,細致均勻,很清晰地留下了三人的腳印。台階是用青磚壘成,寬不足一米,兩邊的洞壁是白色的。
走下去才知道,陵道其實並不長,斜下隻有十幾米而已。羅建陽第一次經曆這樣的事情,臨下洞口之前,他曾忍不住抬頭看向已經偏斜的月亮,目光收回時,隱約間似乎看見另一邊的墳堆中,有一點紅色的光點閃了一閃,他心中一緊,想要叫住夏師父和杜言,但兩個人已經入洞,他急忙跟了下去,也不知為何,總覺得背後涼颼颼的,好像有一個人一直跟在身後似的。
羅建陽不敢一個人走在最後麵,當然更不願走在最前麵。他快走幾步,想超過夏師父,卻不想陵道狹窄,他的肩膀撞在了洞壁上。忽然“嘩啦”一聲,羅建陽雙腿一軟,整個人都靠在了洞壁上,隨即又是一陣“嘩啦”的響聲。
杜言和夏師父同時停下腳步,一道光束從杜言的手中射了過來,是強力手電筒。他們兩個人自然不會如同羅建陽一般驚疑。光柱照在地上,剛才的“嘩啦”聲,原來是羅建陽蹭掉了洞壁的白灰皮。
十幾米的台階終於走到了底,在羅建陽的心裏卻仿佛走了十萬八千裏。四周忽然一亮,羅建陽看到杜言的手臂揚了幾下,隻見東南西北四個邊角上,亮起了四根仿似節能燈一樣的熒光棒。
“不過是座清代的知府墓而已。”杜言淡淡地說道,“而且這條秘道是與陵道合二為一,足以說明無論是墓主人還是建墓的工匠,都沒有將這些禁忌放在心上。這條墓道之所以能夠被如此輕易地找到,原因也在於此。”
“還並不止這些。”夏師父忽然插上一句,“這條所謂的秘道,合在了墓葬的陵門路上,更多的還是在故意流瀉龍脈之氣,似乎是墓主自知承受不起這一處龍脈結**之處的福德。”
熒光棒雖然顯得暗淡蒙朧,但足以將墓室中的布置呈現在三個人的眼前。隻見墓室是個正方形,與地麵隆起的饅頭狀墳包相比,上下相看,就好像一個饅頭放在四方形的蒸籠中一般。
棺柩的位置與墓**的方向一致,西北、東南朝向,並無奇特之處。不過奇怪的卻是,除了棺柩,墓室中空無一物,而放置棺柩的石台不知為何陷了下去,幾乎與地麵平行。一時也看不出這是有意布局,還是其他什麽外因造成的。
此時,杜言的手中多了一個倒三角形的支架,將其**棺蓋與棺體的縫中,輕輕一用力,悶響聲中,棺柩蓋從一側翻到了地上,“哢嚓”聲中棺蓋上裂出數條縫隙。杜言隻是向棺中隨意看了一眼,便蹲下身來,仔細觀察起棺底與地麵之間的縫隙來。
羅建陽探頭看了一下,隻見棺柩中的屍身已經腐爛,仰麵朝天隻剩下一副骷髏,頭頂和腳底各放有一件東西,頭頂上的是塊玉佩,腳底下則是一隻引頸欲飛的瓷鶴。除此之外,棺柩中便再無他物。羅建陽不禁大失所望。
此時,杜言圍著那具棺柩轉了十幾圈,而夏師父則背負著雙手盯著地麵,也不知道在想著什麽。(.)看著兩個人各自專著的樣子,羅建陽幾乎忍不住要自己走到幾麵墓壁前去敲打敲打,看看是否還有其他的密室或通往古墓群的通道什麽的。
就在他心中越來越焦躁之時,杜言終於停了下來不再轉圈,語氣肯定地說道:“棺中棺!”
“嗯,確實是一個棺道!”夏師父的聲音更加的縹緲,聽起來仿佛是在歎息一般。
棺道,也就是所謂的“棺中有棺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早年間,墓葬的主人為了防止盜墓賊因貪財而破壞風水,其往往將陵室設置為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難以辨別。杜言年輕學藝時,第一次出手便幾乎著了道,不過不是這種“棺中有棺局”。那次,師父為了鍛煉他,放他一個人摸進了一個晉代士族領的陵墓之中。陵墓裏曲折幽回,機關重重,杜言幾乎是九死一生,終於找到了陵室。看到整個陵室的布局,以及棺柩中屍身的服飾,還有那些名貴的陪葬品,他判定這便是墓主無疑了。
杜言的師父其實一直在暗中跟隨保護著他,等到杜言準備將陵室一摸而空的時候,杜言的師父現身出來,告訴他這個陵室是假的。杜言不服,因為從各方麵來看,無論是陵室的位置,還是陪葬的物品,都符合墓主人的身份條件,而其中最有說服力的是,陵室中還有墓主人妻妾的陵位,以及不少陪葬的丫環、仆從的屍骨。這個墓室確實如杜言所言,陵室呈南北走向的長方形結構,正中是座凸起來的石台子,棺柩大頭的前板緊靠墓壁,兩邊則是數具小一點的棺柩,裏麵分別是女性的屍骨,棺柩前的地麵上,或趴或躺著數十具屍骨,姿勢都顯得很古怪別扭,顯然是陪葬的傭人。
杜言的師父卻當場將他訓斥了一頓,並示意他注意墓主棺柩後的墓壁。對於這一麵的墓壁,杜言其實已經做了探查,那顯然是一道厚厚的岩壁,不可能再有什麽通道或墓**了。但杜言的師父真正要他看的卻是棺柩所抵的墓壁上方。杜言這才現,壁頂和墓壁的交界處並非是一個九十度的直角,而是彎了道圓弧下來。杜言此時才意識到,玄機應該就在這一道圓弧之中了。
在師父的指示下,杜言爬上墓壁,根本不用再去丈量,棺柩大頭前板正對的位置,就應該是秘密的所在。當他用五根釘魂釘打開後,差點兒被嚇得掉了下來,原來打開的地方,沒有通道也沒有密室,墓主人的真正陵室,竟然隻是個弧形小洞**,一具骷髏蜷縮在其中。
師父指給杜言說,陵墓中除了棺柩中的屍骸,其他的都是真的,兩邊墓主妻妾陪葬的屍骨,甚至包括屍骨上所佩帶的各種飾品,以及證實墓主身份的印玉,無不都是屬於墓主的。隻不過真正墓主人的屍骸卻葬在了棺柩**位的正上方,這個**就叫做“腳踏雲蓮局”。
所謂的“腳踏雲蓮局”,便是指真正墓主人的屍骸一定要在替身屍骨的頭頂上方。而那個替身也不是隨便就找來的,他必須要與墓主人的生辰八字中的四字對衝、四字相合,這樣才能使墓主人在這個局中,借助替身的衝合命局,一方麵壓製住替身的對衝,一方麵吸取替身的相合,同時又能夠得龍脈之氣,從而“腳踏雲蓮”,平步青雲之上。
“腳踏雲蓮”與“棺中有棺”並稱為風水中的兩大奇局,一陰一陽,一破一立。
相比之下,“棺中有棺”看似簡單易懂,事實上,絕不是簡單地將墓主人的真正陵室移到棺柩的下麵。其詭異之處在於,躺在棺中的往往就是墓**主人,並且留出破綻,如果有盜墓將棺柩移開,就會現出一個坑**……杜言的師父當時非常慎重地告誡他,一般來說,一旦出現坑**,盜墓人必然認定下麵會隱藏著更大的秘密和財寶,也就往往會忘記其背後的凶險。因此,杜言的師父一再叮囑,如果以後再遇到“腳踏雲蓮”或類似的布局,可以出手;如果遇到棺道,千萬不要輕易下去。棺道,便是“棺中有棺局”下麵的坑道。
杜言的動作顯得緩慢而凝重,他將背包取下放在地上,伸手在裏麵翻找了一陣,拿出一捆半米多長的方形桃木棍來,幾經組裝,便在棺柩上方搭成了一個房屋架構。他再次伸手入包,還沒等羅建陽看清拿出來的是什麽東西,就見杜言猛然一甩手,一道暗黃色的影子飛向了夏師父,隻聽杜言說道:“夏師父,想必識得杜某的這雕蟲小技吧?”
夏師父出手接住一端,原來是一卷黃綾,“黃巾宮移魂殿!杜先生好大的手筆啊,這等術法倘若被稱為雕蟲小技,那杜先生也未免太過自謙了。”
“隻怕還是難入夏師父的法眼。”口中說著,杜言與夏師父兩人同時移步,各自走到棺柩的兩端,抖手一振,“噗”的一聲輕響,那卷黃綾輕飄飄地落下,搭在橫竿之上,向下滑落,頓時一座黃色的架梁屋形便出現了,正好將盧知府的棺柩嚴嚴實實地裹在其中,不多一尺,也不少一寸,仿佛是杜言早已事先量了尺寸並精心提前準備好了似的。
“黃巾宮移魂殿”是杜言師門中秘傳的一種術法,也是他的壓箱底功夫,是輕易不會亮出來的,隻有遇到帝王級別的陵墓需要移動屍骸時,才肯拿來一用。最重要的原因是,帝王畢竟是九五之尊,他所相中的**位,靈氣自然也是尊崇無比,屍骸安位後,是絕不能隨便移動的,否則會引龍脈之氣的震動,所以要用到“黃巾宮移魂殿”,而這門術法最初是出自西藏密宗中的密法。
藏地有許多覓地獨自苦修之人,其中一些高僧有著很高深的功德。這些高功大德之人坐化後,由於藏地極貧,山勢混亂,條件有限,最後隻能用木棍和黃綾搭成簡易的墓**。此法流入到中土後,被皇家采用,即當移送皇帝的棺柩到皇陵時,便將黃綾搭在龍棺之上,“黃巾宮移魂殿”由此得名。
而此時,杜言卻在一個清代知府的屍骸上使出了“黃巾宮移魂殿”,的確如夏師父所說的那樣,是大手筆了。不過,也由此更加說明,“棺中有棺局”的棺道在傳聞中是何等的詭秘邪異。
杜言和夏師父兩人仍然分站在棺柩的兩端,同時伸出兩根手指捏住“黃巾宮移魂殿”的頂端,隻見兩個人仿佛手中無物一般,輕飄飄地便將那裹著“黃巾宮移魂殿”的棺柩抬了起來,並移到了一旁。下麵果然是一個黑黝黝仿佛深不見底的坑道,羅建陽的心中打顫,但還是忍不住靠近那棺道邊,想看上一眼,但他剛一探頭,忽然耳朵裏“嗡”的一聲,恍惚中,那棺道內好像迎麵衝出一條怪物般,感覺中卻是一股強勁的氣流。羅建陽渾身一陣巨寒,隨後便覺自己全身上下再也動彈不得,並不由自主地栽向坑**中。
“你不想要命了?”與此同時,夏師父揮手在羅建陽的後腦猛地拍下一掌,隨後伸手將五大三粗的羅建陽像抓小雞似的拎起來,向後重重地甩了出去。“撲通”羅建陽在地上滾了幾滾,跳起身來怒視著夏師父,一個“你”字剛剛出口,忽然胸口一陣惡心,不禁張嘴就吐,大腦也跟著眩暈,一下又坐在了地上,吐了又吐,才感覺好了一些,隻是四肢無力,全身軟。
杜言冷冷地看了羅建陽一眼。對於這條棺道,他和夏師父都還不敢說下就下,尚在猶豫著想怎麽安全破解後再下去,羅建陽如果就此跌下去,那出現屍骨不見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要知道,“棺中有棺局”是風水兩大奇局之一。棺道之意,是通往陰世的通道,那就不是生人可以走的路,這才是杜言和夏師父所顧忌的,因此剛才也不得不犯起了躊躇。
他從懷裏又掏出一個紅色的綢錦小盒子,小心翼翼地打開,裏麵是一塊用紅絲線纏繞起來的玉佩。杜言拿出玉佩,一圈圈解下玉佩上的紅絲線,那玉佩是個青色的兔子,大小和打火機差不多,圓潤中透出青色的光澤來,一看便知年代久遠,而且貴重之極。
杜言挽住紅絲線的一頭,將那塊玉兔扔進了黑漆漆仿佛怪獸張開的大嘴一般的洞口。羅建陽隻看見那紅絲線長長的,想必是以次分辨這個洞到底有多深。
杜言仿佛在等待著什麽,盯著洞內一動不動,忽然洞內似乎有青色光芒閃了一下,他拉動紅絲線,那塊玉兔飛彈回到他的手掌中,低頭仔細看了看,玉兔雖然灰暗了一些,但仍然不失光澤。杜言用紅絲線纏住玉兔,放回了綢錦盒子裏。還不放心,又再從包裏拿出一個長條形的東西,迎風一晃,便亮起一溜火光來,他抖手將其扔進了洞中,火光之中,可以看見洞壁上有一個個規則排列而下的腳窩。燃**墜落到底端,一彈又落下,然後斜刺裏鑽進一個側洞,從跳動的火光及投影來看,應該是一級級向下的台階。杜言觀察了一下,說道:“可以進去了。”隨後率先從洞口下去了。夏師父和羅建陽依次緊隨其後。
剛下豎洞底,撲麵而來一股悶腥難言的味道。剛才杜言的玉兔和燃**,都是在探測及稀釋墓**的空氣,因為封閉良好的墓葬初打開時,會有屍氣以及一些變異混合後的有毒氣體,必須要等空氣適合後,才可以進入。
最上麵的幾層台階上,灑滿了剛才土層塌陷下來的泥塊,還有不少碎裂的青磚塊。三個人的腳踩在上麵,羅建陽驚訝地現,那些泥土磚塊立刻便化成了細塵狀,細致均勻,很清晰地留下了三人的腳印。台階是用青磚壘成,寬不足一米,兩邊的洞壁是白色的。
走下去才知道,陵道其實並不長,斜下隻有十幾米而已。羅建陽第一次經曆這樣的事情,臨下洞口之前,他曾忍不住抬頭看向已經偏斜的月亮,目光收回時,隱約間似乎看見另一邊的墳堆中,有一點紅色的光點閃了一閃,他心中一緊,想要叫住夏師父和杜言,但兩個人已經入洞,他急忙跟了下去,也不知為何,總覺得背後涼颼颼的,好像有一個人一直跟在身後似的。
羅建陽不敢一個人走在最後麵,當然更不願走在最前麵。他快走幾步,想超過夏師父,卻不想陵道狹窄,他的肩膀撞在了洞壁上。忽然“嘩啦”一聲,羅建陽雙腿一軟,整個人都靠在了洞壁上,隨即又是一陣“嘩啦”的響聲。
杜言和夏師父同時停下腳步,一道光束從杜言的手中射了過來,是強力手電筒。他們兩個人自然不會如同羅建陽一般驚疑。光柱照在地上,剛才的“嘩啦”聲,原來是羅建陽蹭掉了洞壁的白灰皮。
十幾米的台階終於走到了底,在羅建陽的心裏卻仿佛走了十萬八千裏。四周忽然一亮,羅建陽看到杜言的手臂揚了幾下,隻見東南西北四個邊角上,亮起了四根仿似節能燈一樣的熒光棒。
“不過是座清代的知府墓而已。”杜言淡淡地說道,“而且這條秘道是與陵道合二為一,足以說明無論是墓主人還是建墓的工匠,都沒有將這些禁忌放在心上。這條墓道之所以能夠被如此輕易地找到,原因也在於此。”
“還並不止這些。”夏師父忽然插上一句,“這條所謂的秘道,合在了墓葬的陵門路上,更多的還是在故意流瀉龍脈之氣,似乎是墓主自知承受不起這一處龍脈結**之處的福德。”
熒光棒雖然顯得暗淡蒙朧,但足以將墓室中的布置呈現在三個人的眼前。隻見墓室是個正方形,與地麵隆起的饅頭狀墳包相比,上下相看,就好像一個饅頭放在四方形的蒸籠中一般。
棺柩的位置與墓**的方向一致,西北、東南朝向,並無奇特之處。不過奇怪的卻是,除了棺柩,墓室中空無一物,而放置棺柩的石台不知為何陷了下去,幾乎與地麵平行。一時也看不出這是有意布局,還是其他什麽外因造成的。
此時,杜言的手中多了一個倒三角形的支架,將其**棺蓋與棺體的縫中,輕輕一用力,悶響聲中,棺柩蓋從一側翻到了地上,“哢嚓”聲中棺蓋上裂出數條縫隙。杜言隻是向棺中隨意看了一眼,便蹲下身來,仔細觀察起棺底與地麵之間的縫隙來。
羅建陽探頭看了一下,隻見棺柩中的屍身已經腐爛,仰麵朝天隻剩下一副骷髏,頭頂和腳底各放有一件東西,頭頂上的是塊玉佩,腳底下則是一隻引頸欲飛的瓷鶴。除此之外,棺柩中便再無他物。羅建陽不禁大失所望。
此時,杜言圍著那具棺柩轉了十幾圈,而夏師父則背負著雙手盯著地麵,也不知道在想著什麽。(.)看著兩個人各自專著的樣子,羅建陽幾乎忍不住要自己走到幾麵墓壁前去敲打敲打,看看是否還有其他的密室或通往古墓群的通道什麽的。
就在他心中越來越焦躁之時,杜言終於停了下來不再轉圈,語氣肯定地說道:“棺中棺!”
“嗯,確實是一個棺道!”夏師父的聲音更加的縹緲,聽起來仿佛是在歎息一般。
棺道,也就是所謂的“棺中有棺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早年間,墓葬的主人為了防止盜墓賊因貪財而破壞風水,其往往將陵室設置為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難以辨別。杜言年輕學藝時,第一次出手便幾乎著了道,不過不是這種“棺中有棺局”。那次,師父為了鍛煉他,放他一個人摸進了一個晉代士族領的陵墓之中。陵墓裏曲折幽回,機關重重,杜言幾乎是九死一生,終於找到了陵室。看到整個陵室的布局,以及棺柩中屍身的服飾,還有那些名貴的陪葬品,他判定這便是墓主無疑了。
杜言的師父其實一直在暗中跟隨保護著他,等到杜言準備將陵室一摸而空的時候,杜言的師父現身出來,告訴他這個陵室是假的。杜言不服,因為從各方麵來看,無論是陵室的位置,還是陪葬的物品,都符合墓主人的身份條件,而其中最有說服力的是,陵室中還有墓主人妻妾的陵位,以及不少陪葬的丫環、仆從的屍骨。這個墓室確實如杜言所言,陵室呈南北走向的長方形結構,正中是座凸起來的石台子,棺柩大頭的前板緊靠墓壁,兩邊則是數具小一點的棺柩,裏麵分別是女性的屍骨,棺柩前的地麵上,或趴或躺著數十具屍骨,姿勢都顯得很古怪別扭,顯然是陪葬的傭人。
杜言的師父卻當場將他訓斥了一頓,並示意他注意墓主棺柩後的墓壁。對於這一麵的墓壁,杜言其實已經做了探查,那顯然是一道厚厚的岩壁,不可能再有什麽通道或墓**了。但杜言的師父真正要他看的卻是棺柩所抵的墓壁上方。杜言這才現,壁頂和墓壁的交界處並非是一個九十度的直角,而是彎了道圓弧下來。杜言此時才意識到,玄機應該就在這一道圓弧之中了。
在師父的指示下,杜言爬上墓壁,根本不用再去丈量,棺柩大頭前板正對的位置,就應該是秘密的所在。當他用五根釘魂釘打開後,差點兒被嚇得掉了下來,原來打開的地方,沒有通道也沒有密室,墓主人的真正陵室,竟然隻是個弧形小洞**,一具骷髏蜷縮在其中。
師父指給杜言說,陵墓中除了棺柩中的屍骸,其他的都是真的,兩邊墓主妻妾陪葬的屍骨,甚至包括屍骨上所佩帶的各種飾品,以及證實墓主身份的印玉,無不都是屬於墓主的。隻不過真正墓主人的屍骸卻葬在了棺柩**位的正上方,這個**就叫做“腳踏雲蓮局”。
所謂的“腳踏雲蓮局”,便是指真正墓主人的屍骸一定要在替身屍骨的頭頂上方。而那個替身也不是隨便就找來的,他必須要與墓主人的生辰八字中的四字對衝、四字相合,這樣才能使墓主人在這個局中,借助替身的衝合命局,一方麵壓製住替身的對衝,一方麵吸取替身的相合,同時又能夠得龍脈之氣,從而“腳踏雲蓮”,平步青雲之上。
“腳踏雲蓮”與“棺中有棺”並稱為風水中的兩大奇局,一陰一陽,一破一立。
相比之下,“棺中有棺”看似簡單易懂,事實上,絕不是簡單地將墓主人的真正陵室移到棺柩的下麵。其詭異之處在於,躺在棺中的往往就是墓**主人,並且留出破綻,如果有盜墓將棺柩移開,就會現出一個坑**……杜言的師父當時非常慎重地告誡他,一般來說,一旦出現坑**,盜墓人必然認定下麵會隱藏著更大的秘密和財寶,也就往往會忘記其背後的凶險。因此,杜言的師父一再叮囑,如果以後再遇到“腳踏雲蓮”或類似的布局,可以出手;如果遇到棺道,千萬不要輕易下去。棺道,便是“棺中有棺局”下麵的坑道。
杜言的動作顯得緩慢而凝重,他將背包取下放在地上,伸手在裏麵翻找了一陣,拿出一捆半米多長的方形桃木棍來,幾經組裝,便在棺柩上方搭成了一個房屋架構。他再次伸手入包,還沒等羅建陽看清拿出來的是什麽東西,就見杜言猛然一甩手,一道暗黃色的影子飛向了夏師父,隻聽杜言說道:“夏師父,想必識得杜某的這雕蟲小技吧?”
夏師父出手接住一端,原來是一卷黃綾,“黃巾宮移魂殿!杜先生好大的手筆啊,這等術法倘若被稱為雕蟲小技,那杜先生也未免太過自謙了。”
“隻怕還是難入夏師父的法眼。”口中說著,杜言與夏師父兩人同時移步,各自走到棺柩的兩端,抖手一振,“噗”的一聲輕響,那卷黃綾輕飄飄地落下,搭在橫竿之上,向下滑落,頓時一座黃色的架梁屋形便出現了,正好將盧知府的棺柩嚴嚴實實地裹在其中,不多一尺,也不少一寸,仿佛是杜言早已事先量了尺寸並精心提前準備好了似的。
“黃巾宮移魂殿”是杜言師門中秘傳的一種術法,也是他的壓箱底功夫,是輕易不會亮出來的,隻有遇到帝王級別的陵墓需要移動屍骸時,才肯拿來一用。最重要的原因是,帝王畢竟是九五之尊,他所相中的**位,靈氣自然也是尊崇無比,屍骸安位後,是絕不能隨便移動的,否則會引龍脈之氣的震動,所以要用到“黃巾宮移魂殿”,而這門術法最初是出自西藏密宗中的密法。
藏地有許多覓地獨自苦修之人,其中一些高僧有著很高深的功德。這些高功大德之人坐化後,由於藏地極貧,山勢混亂,條件有限,最後隻能用木棍和黃綾搭成簡易的墓**。此法流入到中土後,被皇家采用,即當移送皇帝的棺柩到皇陵時,便將黃綾搭在龍棺之上,“黃巾宮移魂殿”由此得名。
而此時,杜言卻在一個清代知府的屍骸上使出了“黃巾宮移魂殿”,的確如夏師父所說的那樣,是大手筆了。不過,也由此更加說明,“棺中有棺局”的棺道在傳聞中是何等的詭秘邪異。
杜言和夏師父兩人仍然分站在棺柩的兩端,同時伸出兩根手指捏住“黃巾宮移魂殿”的頂端,隻見兩個人仿佛手中無物一般,輕飄飄地便將那裹著“黃巾宮移魂殿”的棺柩抬了起來,並移到了一旁。下麵果然是一個黑黝黝仿佛深不見底的坑道,羅建陽的心中打顫,但還是忍不住靠近那棺道邊,想看上一眼,但他剛一探頭,忽然耳朵裏“嗡”的一聲,恍惚中,那棺道內好像迎麵衝出一條怪物般,感覺中卻是一股強勁的氣流。羅建陽渾身一陣巨寒,隨後便覺自己全身上下再也動彈不得,並不由自主地栽向坑**中。
“你不想要命了?”與此同時,夏師父揮手在羅建陽的後腦猛地拍下一掌,隨後伸手將五大三粗的羅建陽像抓小雞似的拎起來,向後重重地甩了出去。“撲通”羅建陽在地上滾了幾滾,跳起身來怒視著夏師父,一個“你”字剛剛出口,忽然胸口一陣惡心,不禁張嘴就吐,大腦也跟著眩暈,一下又坐在了地上,吐了又吐,才感覺好了一些,隻是四肢無力,全身軟。
杜言冷冷地看了羅建陽一眼。對於這條棺道,他和夏師父都還不敢說下就下,尚在猶豫著想怎麽安全破解後再下去,羅建陽如果就此跌下去,那出現屍骨不見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要知道,“棺中有棺局”是風水兩大奇局之一。棺道之意,是通往陰世的通道,那就不是生人可以走的路,這才是杜言和夏師父所顧忌的,因此剛才也不得不犯起了躊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