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兩巨頭出動
追魂六司九隊二十七號 作者:細窩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開封,包府。
“大人。”公孫策截住剛下朝回府的包拯,“今日門房收到一封書信。”
“拿來我看。”一目十行看完,將信紙遞給公孫策,吩咐左近,“你們都下去吧!王朝,請展護衛來。”
幾句話的時間,公孫策已將書信看完:“這……”
包拯示意等下展昭。
不一會,展昭推門而進:“大人,您找我?”
包拯點頭,同樣將書信給他看了,展昭卻沒有公孫策那麽驚訝,也自懷中取出一簽信紙:“卑職也正有事向大人稟告,是歐陽兄弟的書信。”
兩人傳閱完畢,都緊鎖著眉頭,最後還是包拯打破了沉默:“茲事體大,切記不可外傳。二位可有良策?”
見展昭不語,公孫策說道:“依學生看,還是先向陛下稟告災民的事吧!貪汙本就是大事,貪墨賑災銀兩更是重中之重……”
包拯點頭:“自然是要稟告的,我為監察禦史,本就有督察百官之職,待會我就修本上奏。”
展昭有些擔憂:“大人,那公主之事,如何處置?”
包拯沉吟,說道:“依歐陽與依依姑娘所言,公主已流落民間,卻未有信息傳揚,定是被太後壓著,此事切莫聲張,還得從長計議。”
展昭突然想起:“依依姑娘說已到永寧縣,那永寧縣權知軍是上官浩正將軍,與卑職有舊,不若卑職修書一封,問個端的?”
“不可,少些人知道為妙,這樣,展護衛,你且辛苦一趟,去往永寧縣一探究竟。”包拯說道,“切記,莫要聲張。”
“卑職明白。”
“公孫先生,你立即吩咐下去,隻要皇命一下,我等即刻動身,前往那災患嚴重之地。”
“學生知道。”
包拯自己則落座書桌後,一番龍飛鳳舞,不等墨跡幹透,馬上袖入衣袖中,直奔皇宮。
……
“陛下,陛下……”唾沫橫飛了半天的包拯許久沒聽到反應,大膽地抬起頭,發現對麵的老板根本就是在練神遊太虛
“啊?啊!我在聽呢!”趙禎急忙回神,否則又要被這督察百官兼皇帝的禦史大人嘮叨個半天。
包拯心裏歎了一氣,換個話題:“臣鬥膽請問陛下,莫不是近來睡眠不好?”
“啊,沒,沒事,真沒事。”
那麽大兩個黑眼圈,快趕上貓熊了,還沒事?!
“臣聞近來專寵某位美人,而至國事積壓,不知可有此事?”
“呃……這個……”尷尬,有點尷尬,包大叔啊,你可真夠直接的。
“包拯,你大膽!”皇帝身邊的老太監可火了,搞笑,皇帝的私生活怎麽輪也輪不到你這黑炭頭來管?
“沒事沒事。”眼見包拯要反唇相譏,反倒是皇帝趕緊當起和事佬。
沒反對就是默認了,這下可讓包拯來勁了,進言道:“陛下,那位美人來路不明,雖有絕色容貌,然實則亂君左右,還請陛下三思啊!”
“陛下,張天師求見。”小黃門尖細著嗓音稟告,打斷了包拯的痛心疾首。
“天師?”趙禎有些納悶,這行蹤不定的張天師今天怎麽有空冒出來了?不過來得正好,“宣。”再被這膽大包天的老包說下去,不定褒姒妲己都出來了,這家夥正直耿直,就是太直了,讓人有點受不了,管事都管到他皇帝家後院來了,虧得是他這樣的賢明君主,不然幾個腦袋也不夠他掉的,想到這,趙禎在心裏狠狠地表揚了下自己。
“宣張天師覲見……”一層層的傳達,如同回聲一般蕩漾出去。
眼睛轉向那眼觀鼻鼻觀心的監察禦史,不過這包黑子貌似沒有自動消失的覺悟。
與皇帝共處一殿的,除了劉福,自然是急衝衝抱本求見的包拯,剛開始向皇帝“委婉”轉達某府某縣百姓的“民不聊生”“背井離鄉”,以及“規勸”皇帝莫要過於親近女色,荒廢功課,才敘述了兩刻鍾,就想讓他閃人?搞笑!
聽皇帝那很興高采烈的聲音,包拯心裏暗笑:估計這小皇帝是要拖個人挨我嘮叨,不過這人有用嗎?
張天師來得可比包拯悠閑,一步三晃遊了進來,隻對皇帝行了個問訊禮:“貧道見過陛下。”
趙禎才不在意這是不是符合規定,人家可是高人,是天師,能和凡人一樣?“天師免禮,不知天師此來,所為何事?”
張天師也不繞彎,也不理會現場還有一“旁人”,直接說道:“昨夜貧道夜觀星象,見幾處異象,又推演伏羲八卦,發現些事情,茲事體大故來向陛下稟告一二。”
能讓堂堂天師大人覺得“茲事體大”的,能小嗎?趙禎馬上緊張地身體前傾:“哦?快快請講。”
“是。貧道聽聞今年多地受災,旱澇齊至,陛下宅心仁厚,一早就已發下救濟來控製災情,救民於水火。然昨夜貧道又見水德耀眼,火德奪目,而多閃在那北地邊境之處,恐又是一場劫數。而且……”說到這,張淩塵停頓了下,把個皇帝的眉毛都揪了起來,“北方血色衝天,哎……那苦寒之地怕又是要起刀兵了。”悲天憫人的張天師又是聲長歎,“而且……”
還而且?皇帝的心被張天師的幾個遞進詞完全揪起來,怎麽還有?
“陛下有愛民心,有些人卻無憐民心呐!”
皇帝有意無意地瞄了眼包拯:“此話怎講?”
張淩塵也滑了他一眼,估計這位耿直的禦史大人又在心裏哀歎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了,我容易嗎我?還是扯回正題吧!“聽北地回來的朋友講起,路上有很多背井離鄉之人。”
張淩塵今天的話不可謂不多了,平時不是一語不發,就是“天機不可泄露”,再結合包拯剛才聲情並茂的啟奏,難道事情真的很糟糕了?
“天師之言與包卿所奏不謀而合。”皇帝緊鎖著眉頭,“依卿所言,當如何是好?”
“陛下仁德,自是不忍見子民蒙難,自古以來,災禍有人為有天定,天定之數無人可變,但人為之因卻可更改。”
“天師的意思是,這些災禍多是人為?”趙禎激動得站立起來。
“非也。隻是貧道覺得有些蹊蹺,恐有異人作祟,故此來向陛下請奏,準許貧道前往北地一探究竟,而貧道對那農作之事略懂,或許可幫上些許。”
“準卿所奏。”你早說嘛!
如果把事情推給鬼神異類,總是能讓人心裏舒坦些,即使是很賢明的皇帝。
“然而……”
我說你能不能把話一次講完啊?“什麽?”
“鬼神之事,貧道尚可解決一二,人為之故,卻是愛莫能助,陛下莫不如選任賢能之人,代天查察。”
包拯一直在那冒充殿內裝飾,聽張淩塵和趙禎的一問一答,不由得挑了挑眉,一直以來,他對凡事都推給鬼神的作為很不以為然,所以對那惠嗔法師很是反感,不過聽了張天師這番話,感覺假借鬼神之手也許也能達到造福百姓的目的。
“那天師認為,何人可擔此任?”哼哼,包黑子,朕就是把你當空氣,誰讓你說我那美人的壞話了。
張淩塵微微一笑:“貧道認為,包大人就可當此重任。”
你們是不是串通好的?
此時包拯也不好繼續當他的背景了,向皇帝一拱手:“陛下,解民於倒懸,臣義不容辭。”
“如此……有勞包卿了,務必將貪墨賑災銀兩之人揪出,還百姓一個公道。”張天師給你打包票,那朕也就不追究你誣蔑瑜美人的事了。
“臣定不辱命。”這天師比那和尚可要明理多了。
“劉福,擬旨……”
……
“大人。”公孫策截住剛下朝回府的包拯,“今日門房收到一封書信。”
“拿來我看。”一目十行看完,將信紙遞給公孫策,吩咐左近,“你們都下去吧!王朝,請展護衛來。”
幾句話的時間,公孫策已將書信看完:“這……”
包拯示意等下展昭。
不一會,展昭推門而進:“大人,您找我?”
包拯點頭,同樣將書信給他看了,展昭卻沒有公孫策那麽驚訝,也自懷中取出一簽信紙:“卑職也正有事向大人稟告,是歐陽兄弟的書信。”
兩人傳閱完畢,都緊鎖著眉頭,最後還是包拯打破了沉默:“茲事體大,切記不可外傳。二位可有良策?”
見展昭不語,公孫策說道:“依學生看,還是先向陛下稟告災民的事吧!貪汙本就是大事,貪墨賑災銀兩更是重中之重……”
包拯點頭:“自然是要稟告的,我為監察禦史,本就有督察百官之職,待會我就修本上奏。”
展昭有些擔憂:“大人,那公主之事,如何處置?”
包拯沉吟,說道:“依歐陽與依依姑娘所言,公主已流落民間,卻未有信息傳揚,定是被太後壓著,此事切莫聲張,還得從長計議。”
展昭突然想起:“依依姑娘說已到永寧縣,那永寧縣權知軍是上官浩正將軍,與卑職有舊,不若卑職修書一封,問個端的?”
“不可,少些人知道為妙,這樣,展護衛,你且辛苦一趟,去往永寧縣一探究竟。”包拯說道,“切記,莫要聲張。”
“卑職明白。”
“公孫先生,你立即吩咐下去,隻要皇命一下,我等即刻動身,前往那災患嚴重之地。”
“學生知道。”
包拯自己則落座書桌後,一番龍飛鳳舞,不等墨跡幹透,馬上袖入衣袖中,直奔皇宮。
……
“陛下,陛下……”唾沫橫飛了半天的包拯許久沒聽到反應,大膽地抬起頭,發現對麵的老板根本就是在練神遊太虛
“啊?啊!我在聽呢!”趙禎急忙回神,否則又要被這督察百官兼皇帝的禦史大人嘮叨個半天。
包拯心裏歎了一氣,換個話題:“臣鬥膽請問陛下,莫不是近來睡眠不好?”
“啊,沒,沒事,真沒事。”
那麽大兩個黑眼圈,快趕上貓熊了,還沒事?!
“臣聞近來專寵某位美人,而至國事積壓,不知可有此事?”
“呃……這個……”尷尬,有點尷尬,包大叔啊,你可真夠直接的。
“包拯,你大膽!”皇帝身邊的老太監可火了,搞笑,皇帝的私生活怎麽輪也輪不到你這黑炭頭來管?
“沒事沒事。”眼見包拯要反唇相譏,反倒是皇帝趕緊當起和事佬。
沒反對就是默認了,這下可讓包拯來勁了,進言道:“陛下,那位美人來路不明,雖有絕色容貌,然實則亂君左右,還請陛下三思啊!”
“陛下,張天師求見。”小黃門尖細著嗓音稟告,打斷了包拯的痛心疾首。
“天師?”趙禎有些納悶,這行蹤不定的張天師今天怎麽有空冒出來了?不過來得正好,“宣。”再被這膽大包天的老包說下去,不定褒姒妲己都出來了,這家夥正直耿直,就是太直了,讓人有點受不了,管事都管到他皇帝家後院來了,虧得是他這樣的賢明君主,不然幾個腦袋也不夠他掉的,想到這,趙禎在心裏狠狠地表揚了下自己。
“宣張天師覲見……”一層層的傳達,如同回聲一般蕩漾出去。
眼睛轉向那眼觀鼻鼻觀心的監察禦史,不過這包黑子貌似沒有自動消失的覺悟。
與皇帝共處一殿的,除了劉福,自然是急衝衝抱本求見的包拯,剛開始向皇帝“委婉”轉達某府某縣百姓的“民不聊生”“背井離鄉”,以及“規勸”皇帝莫要過於親近女色,荒廢功課,才敘述了兩刻鍾,就想讓他閃人?搞笑!
聽皇帝那很興高采烈的聲音,包拯心裏暗笑:估計這小皇帝是要拖個人挨我嘮叨,不過這人有用嗎?
張天師來得可比包拯悠閑,一步三晃遊了進來,隻對皇帝行了個問訊禮:“貧道見過陛下。”
趙禎才不在意這是不是符合規定,人家可是高人,是天師,能和凡人一樣?“天師免禮,不知天師此來,所為何事?”
張天師也不繞彎,也不理會現場還有一“旁人”,直接說道:“昨夜貧道夜觀星象,見幾處異象,又推演伏羲八卦,發現些事情,茲事體大故來向陛下稟告一二。”
能讓堂堂天師大人覺得“茲事體大”的,能小嗎?趙禎馬上緊張地身體前傾:“哦?快快請講。”
“是。貧道聽聞今年多地受災,旱澇齊至,陛下宅心仁厚,一早就已發下救濟來控製災情,救民於水火。然昨夜貧道又見水德耀眼,火德奪目,而多閃在那北地邊境之處,恐又是一場劫數。而且……”說到這,張淩塵停頓了下,把個皇帝的眉毛都揪了起來,“北方血色衝天,哎……那苦寒之地怕又是要起刀兵了。”悲天憫人的張天師又是聲長歎,“而且……”
還而且?皇帝的心被張天師的幾個遞進詞完全揪起來,怎麽還有?
“陛下有愛民心,有些人卻無憐民心呐!”
皇帝有意無意地瞄了眼包拯:“此話怎講?”
張淩塵也滑了他一眼,估計這位耿直的禦史大人又在心裏哀歎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了,我容易嗎我?還是扯回正題吧!“聽北地回來的朋友講起,路上有很多背井離鄉之人。”
張淩塵今天的話不可謂不多了,平時不是一語不發,就是“天機不可泄露”,再結合包拯剛才聲情並茂的啟奏,難道事情真的很糟糕了?
“天師之言與包卿所奏不謀而合。”皇帝緊鎖著眉頭,“依卿所言,當如何是好?”
“陛下仁德,自是不忍見子民蒙難,自古以來,災禍有人為有天定,天定之數無人可變,但人為之因卻可更改。”
“天師的意思是,這些災禍多是人為?”趙禎激動得站立起來。
“非也。隻是貧道覺得有些蹊蹺,恐有異人作祟,故此來向陛下請奏,準許貧道前往北地一探究竟,而貧道對那農作之事略懂,或許可幫上些許。”
“準卿所奏。”你早說嘛!
如果把事情推給鬼神異類,總是能讓人心裏舒坦些,即使是很賢明的皇帝。
“然而……”
我說你能不能把話一次講完啊?“什麽?”
“鬼神之事,貧道尚可解決一二,人為之故,卻是愛莫能助,陛下莫不如選任賢能之人,代天查察。”
包拯一直在那冒充殿內裝飾,聽張淩塵和趙禎的一問一答,不由得挑了挑眉,一直以來,他對凡事都推給鬼神的作為很不以為然,所以對那惠嗔法師很是反感,不過聽了張天師這番話,感覺假借鬼神之手也許也能達到造福百姓的目的。
“那天師認為,何人可擔此任?”哼哼,包黑子,朕就是把你當空氣,誰讓你說我那美人的壞話了。
張淩塵微微一笑:“貧道認為,包大人就可當此重任。”
你們是不是串通好的?
此時包拯也不好繼續當他的背景了,向皇帝一拱手:“陛下,解民於倒懸,臣義不容辭。”
“如此……有勞包卿了,務必將貪墨賑災銀兩之人揪出,還百姓一個公道。”張天師給你打包票,那朕也就不追究你誣蔑瑜美人的事了。
“臣定不辱命。”這天師比那和尚可要明理多了。
“劉福,擬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