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奕一言不發,緩緩地翻動著賬簿,羅永元並不認為寧奕真的能夠看的懂賬簿。在這個時代,經算對於讀書人而言乃是下品,故而很少會有讀書人會去選擇研修經算這一門,唯有四書五經等等的聖人之言才是上上之選。所謂十年寒窗苦,隻為一朝金榜題名,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們也隻會打破了腦袋去研讀四書五經,更何況,會試也從不考經算,這下子,就更不會有人去選擇經算這一術了。
然而,羅永元所緊張的,不為其他,而正是其中的財務部分,雖然羅永元相信寧奕並不是真的能夠看得懂賬簿,出於那做賊心虛的微妙心理,羅永元還是微微的感到有些緊張。
寧奕臉上的表情淡然而恬靜,看的也似乎顯得極為認真。表麵上的一副風輕雲淡,事實上寧奕的內心早已經猶如波濤洶湧一般的澎湃了!
這究竟是怎樣的財務數字啊!
鴻臚寺十館之下,還有四方館,負責接待外國使節的住宿和飲食等等,並且中原曆代朝政,對於上邦之國朝見四海來使的規格,從來都是高的驚人,又豈止是奢華二字可以形容的?更何況,除了四方館以外,懷遠驛、建隆觀、寺務司、傳法院、街僧錄司等等關於通商,寺廟,經文等等,也統統一並歸鴻臚寺管轄,每年的財政撥給,簡直就是高的驚人!
雖然在神宗元祐變法時期,鴻臚寺的被撥款金額已經是一減再減,然而這一筆筆的數字在寧奕看來,還是不由得有些心驚肉跳的感覺。
舉個例子來說吧,假設一個外國使節來到了大宋汴京,入住四方館以後,就光光每天的食物經費,就抵得上一戶百姓幾年的開支,東海的大尾魚,白頂鶴的冠兒。隻要是能展現天朝上國的多姿多彩一麵的,朝廷從來都是不遺餘力的。更何況,衣食住行等等,也皆是由鴻臚寺負責,而一個使團的前來便是上百人之眾,包括了遊覽,馬車,組織民間士子進行文化交流等等,無一不是鋪張浪費的排場,這樣算下來,僅僅隻是一個外國使節的來訪,便要消耗掉一個郡縣一年的賦稅!
這究竟是多麽恐怖而龐大的數字?
這其中,還僅僅隻是四方館的開支,那麽,其餘的十館,又會是怎樣的呢?
駁雜的人員,鋪張的排場,龐大的開支,寧奕簡直就連想死的心都有了。這樣看起來,鴻臚寺哪裏還會是個清水衙門,簡直就是一個碩大無比的大金礦!
看完了關於四方館的記錄以後,寧奕草草的向後翻了幾頁,忽然間,一條顯赫的記錄赫然出現在了寧奕的眼前,寧奕心神一動,仔細思索了一番以後,然後這才緩緩地放下了手中的賬簿,深深地吸了口氣。
“四方館,是由哪一院負責的?”寧奕的手指輕輕地敲在桌上,淡淡地問道。
本來底下還有些無所謂態度的一幹人等臉上的表情立即就是一驚,其中羅永元的表情顯得更為有些驚異,寧奕緩緩地掃視了眾人一眼,然後緩緩地道:“本官新官上任,查一查往來記錄本是無可厚非的事,然而其中卻有宵小者公然貪墨,諸位可有什麽話想對本官說的?”
不用說羅永元了,這一下子,底下所有的人都再也坐不住了。寧奕的這一席話,可算是正中了所有人的軟肋!其中最為驚駭的還要屬羅永元,四方館,正屬於羅永元管轄,並且,平日裏的一樁樁見不得人的事情,也都是由羅永元一手操作,寧奕的這一席話說出來以後,怎麽不叫羅永元感到害怕!
並且,令羅永元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寧奕。。竟然看的懂賬簿!
事實上,羅永元不知道的是,寧奕根本就不是一個讀書人,並且,連一手好字都寫不全的人!是個半路上出道的官兒,哪裏識得什麽四書五經?
寧奕的經算之術,最要緊的還是出自於廬州時,為了自己也能看的懂賬簿而不要假手於人,寧奕當初可是下了一番苦功的。雖然也隻是簡單的三腳帳,卻代表了這個時代的大部分賬簿的通用計法。
寧奕抬眼看了一眼羅永元,然後淡淡地道:“四方館是你負責的吧?”
羅永元心中的驚駭程度已經快要達到了高chao,然而長久以來所鍛煉出來的城府卻令羅永元仍然保持了三分的理智,連忙彎下腰來,戰戰兢兢地道:“回大人,正是卑職。”
寧奕點了點頭,緩緩地道:“本官問你,現在四方院共有多少人?”
羅永元額頭上已經芯出了一顆顆鬥大的汗珠:“回大人話,大約共有兩百來人。”
“不錯。”寧奕點了點頭,“兩百來人,僅僅一個接待外國時節的四方館,需要兩百來人,你很不錯。”
羅永元漲紅了臉,強自辯解道:“回大人的話,四方館的一應人員,乃是由吏部審批過的,一切事由也具皆上報過了吏部,由吏部裁定,大人這麽說,是不是有些牽強了。”
寧奕冷冷地一笑,臉上的表情瞬間僵硬了下來:“羅永浩,是你什麽人!”
羅永元心中一驚,暗暗地咬了咬牙,既然寧奕已經發問,羅永元也不能強自推脫,否則恐怕可能還要誤了大事,隻好硬著頭皮承認道:“乃是卑職家中的長兄。”
寧奕笑的如同迦南拈花:“很好,長兄為吏部僉事,弟弟乃是鴻臚寺監官,不錯,不錯!莫非還要本官追究下去,親自去那四方館看一看,一個小小的接待外國來使的地方,還要兩百人?”
羅永元還想狡辯,卻猛地耳邊聽見寧奕猛地一拍桌子,臉色一變,怒喝道:“大膽!分明是你夥同羅永浩一起吃空晌!本官早已經調查過了,四方館哪裏有兩百人!真正算下來的,不過才三十幾人而已!本官一定要上報吏部,治你個大罪!本官在最後問你一次,你是招了,還是不招!”
到了這一步的時候,羅永元心理的那一股堅強的防線,也在寧奕的這一喝之下崩塌的蕩然無存。
然而,羅永元所緊張的,不為其他,而正是其中的財務部分,雖然羅永元相信寧奕並不是真的能夠看得懂賬簿,出於那做賊心虛的微妙心理,羅永元還是微微的感到有些緊張。
寧奕臉上的表情淡然而恬靜,看的也似乎顯得極為認真。表麵上的一副風輕雲淡,事實上寧奕的內心早已經猶如波濤洶湧一般的澎湃了!
這究竟是怎樣的財務數字啊!
鴻臚寺十館之下,還有四方館,負責接待外國使節的住宿和飲食等等,並且中原曆代朝政,對於上邦之國朝見四海來使的規格,從來都是高的驚人,又豈止是奢華二字可以形容的?更何況,除了四方館以外,懷遠驛、建隆觀、寺務司、傳法院、街僧錄司等等關於通商,寺廟,經文等等,也統統一並歸鴻臚寺管轄,每年的財政撥給,簡直就是高的驚人!
雖然在神宗元祐變法時期,鴻臚寺的被撥款金額已經是一減再減,然而這一筆筆的數字在寧奕看來,還是不由得有些心驚肉跳的感覺。
舉個例子來說吧,假設一個外國使節來到了大宋汴京,入住四方館以後,就光光每天的食物經費,就抵得上一戶百姓幾年的開支,東海的大尾魚,白頂鶴的冠兒。隻要是能展現天朝上國的多姿多彩一麵的,朝廷從來都是不遺餘力的。更何況,衣食住行等等,也皆是由鴻臚寺負責,而一個使團的前來便是上百人之眾,包括了遊覽,馬車,組織民間士子進行文化交流等等,無一不是鋪張浪費的排場,這樣算下來,僅僅隻是一個外國使節的來訪,便要消耗掉一個郡縣一年的賦稅!
這究竟是多麽恐怖而龐大的數字?
這其中,還僅僅隻是四方館的開支,那麽,其餘的十館,又會是怎樣的呢?
駁雜的人員,鋪張的排場,龐大的開支,寧奕簡直就連想死的心都有了。這樣看起來,鴻臚寺哪裏還會是個清水衙門,簡直就是一個碩大無比的大金礦!
看完了關於四方館的記錄以後,寧奕草草的向後翻了幾頁,忽然間,一條顯赫的記錄赫然出現在了寧奕的眼前,寧奕心神一動,仔細思索了一番以後,然後這才緩緩地放下了手中的賬簿,深深地吸了口氣。
“四方館,是由哪一院負責的?”寧奕的手指輕輕地敲在桌上,淡淡地問道。
本來底下還有些無所謂態度的一幹人等臉上的表情立即就是一驚,其中羅永元的表情顯得更為有些驚異,寧奕緩緩地掃視了眾人一眼,然後緩緩地道:“本官新官上任,查一查往來記錄本是無可厚非的事,然而其中卻有宵小者公然貪墨,諸位可有什麽話想對本官說的?”
不用說羅永元了,這一下子,底下所有的人都再也坐不住了。寧奕的這一席話,可算是正中了所有人的軟肋!其中最為驚駭的還要屬羅永元,四方館,正屬於羅永元管轄,並且,平日裏的一樁樁見不得人的事情,也都是由羅永元一手操作,寧奕的這一席話說出來以後,怎麽不叫羅永元感到害怕!
並且,令羅永元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寧奕。。竟然看的懂賬簿!
事實上,羅永元不知道的是,寧奕根本就不是一個讀書人,並且,連一手好字都寫不全的人!是個半路上出道的官兒,哪裏識得什麽四書五經?
寧奕的經算之術,最要緊的還是出自於廬州時,為了自己也能看的懂賬簿而不要假手於人,寧奕當初可是下了一番苦功的。雖然也隻是簡單的三腳帳,卻代表了這個時代的大部分賬簿的通用計法。
寧奕抬眼看了一眼羅永元,然後淡淡地道:“四方館是你負責的吧?”
羅永元心中的驚駭程度已經快要達到了高chao,然而長久以來所鍛煉出來的城府卻令羅永元仍然保持了三分的理智,連忙彎下腰來,戰戰兢兢地道:“回大人,正是卑職。”
寧奕點了點頭,緩緩地道:“本官問你,現在四方院共有多少人?”
羅永元額頭上已經芯出了一顆顆鬥大的汗珠:“回大人話,大約共有兩百來人。”
“不錯。”寧奕點了點頭,“兩百來人,僅僅一個接待外國時節的四方館,需要兩百來人,你很不錯。”
羅永元漲紅了臉,強自辯解道:“回大人的話,四方館的一應人員,乃是由吏部審批過的,一切事由也具皆上報過了吏部,由吏部裁定,大人這麽說,是不是有些牽強了。”
寧奕冷冷地一笑,臉上的表情瞬間僵硬了下來:“羅永浩,是你什麽人!”
羅永元心中一驚,暗暗地咬了咬牙,既然寧奕已經發問,羅永元也不能強自推脫,否則恐怕可能還要誤了大事,隻好硬著頭皮承認道:“乃是卑職家中的長兄。”
寧奕笑的如同迦南拈花:“很好,長兄為吏部僉事,弟弟乃是鴻臚寺監官,不錯,不錯!莫非還要本官追究下去,親自去那四方館看一看,一個小小的接待外國來使的地方,還要兩百人?”
羅永元還想狡辯,卻猛地耳邊聽見寧奕猛地一拍桌子,臉色一變,怒喝道:“大膽!分明是你夥同羅永浩一起吃空晌!本官早已經調查過了,四方館哪裏有兩百人!真正算下來的,不過才三十幾人而已!本官一定要上報吏部,治你個大罪!本官在最後問你一次,你是招了,還是不招!”
到了這一步的時候,羅永元心理的那一股堅強的防線,也在寧奕的這一喝之下崩塌的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