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與董書恒的談話讓鄭惠恭開了眼界,要不然他還真不一定同意兒子去學技術呢!


    普通人的眼中,搞技術的人也還在工匠的範疇。


    提到工匠,大家的心中多少都有些歧視。千百年來工匠早就被打進了下九流。


    不過自從淮海軍成立以來,這種固有的觀念早已漸漸被打破。


    在華夏,搞技術的不僅僅薪酬待遇高。而且社會地位也在拔高。


    董書恒將工匠的技術等級和官員的行政等級掛鉤。雖然隻能算是非領導職務,但是也算是官級了。這樣搞技術的人也可以在官員麵前抬起頭來。


    另外,董書恒還要求人事部門在一些崗位提拔專業的技術人員。


    他對人事部門提的要求就是“不能讓外行的人指揮內行的人”。在一些專業的技術部門,主官必須要是懂技術的。


    實際上,董書恒這麽安排也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當出現了技術上的問題時。


    主官就不能以自己不動技術為理由,再將責任推給底下的人。


    主官負責製,在華夏的官府通行。


    董書恒告訴手下的官員,做多大官就要擔多大的責任,沒有這份擔當的人趁早下去做個小辦事員。


    ……


    結束了海州的行程,董書恒對徐州市的建設很滿意。成為一個大直轄市,整合了蘇北的資源之後,徐州的未來必將更加的輝煌。


    後世的徐州在礦產資源枯竭之後,逐漸的變得沒落,一方麵跟其企業轉型沒有跟上有關係,同時還是受到了地域的限製。


    現在的大徐州整合了蘇北的資源,不僅有徐州的礦產,還有海州優良的港口,甚至有後世鹽城北部以及宿遷的大片土地和人口資源。


    這裏逐漸形成了以徐州為中心的一個製造業的中心。而且不僅僅局限於製造業,各種關係民生的輕工業的發展也沒有落下。


    畢竟有海州優良的港口,這裏的原材料進口以及商品的輸出都極為方便。


    海州港離著朝鮮王國和日本地區的距離都不是很遠,還是有很強的區位優勢的。


    離開了海州,董書恒繼續乘坐火車沿著黃海之濱南下。原本鹽城地區的中部和南部地區已經重新劃分為東台府,不過府的行在卻轉到了大豐新城。


    這也讓這座新興的城池更加煥發出活力。


    大豐這座城完全是淮海軍當初在一片荒地上建造起來的。


    看不到一點點的古代城池的痕跡。


    城市沒有城牆,城市的中心是一個轉盤型的大廣場,廣場中間是一座雕塑。雕塑很簡單就是一個煮鹽的大灶。


    雕塑底座的石壁上雕刻著大幅的壁畫,其中第一幅反應的是董書恒在鹽丁中招募團練,第二幅是當時的淮海團練出征時的場景。


    整個壁畫,大概反應了複興軍成軍之時的經過。


    廣場上還有董書恒當時在城市奠基之時所栽種的雪鬆。


    沿著這個大轉盤向四周延伸出了九條道路,整個城市呈現八卦盤一般的形狀。


    外圍的街道呈現圓形一圈套著一圈,假如要是乘坐熱氣球到空中,一定會為這座城市的外形所折服。


    靠近轉盤的一圈是政府的辦公大樓以及一些大的商鋪,還有銀行郵局等公共服務設施。這一圈的建築基本山都是樓房,建築比較高大。


    接下來就是一個個居民區,有獨門獨院的小別墅,也有聯排的公寓。


    整個城市最為豪華的學校坐落在居民區之間,學校的設計仿照後世,三層的教學樓錯落有致,寬敞的操場中間豎著一根高高的旗杆,鮮豔的紅底金龍旗隨風飄蕩。


    董書恒在東台府總長的帶領下在這座城市逛了一下。這座城市可能是在華夏最接近後世的城市了。城市的街道上有專門栽種的綠化設施,街道下麵有完善的排水設施。


    這座城市也是歸化的外國人居住得最集中的城市。他們大都在工業區工作,居住在大豐城。


    所以在城郊可以看到不同風格的教堂,有天主教的,也有基督教的,甚至還有猶太教的。


    在城市中逛了一圈,董書恒就跟東台府的官員作別。


    他自己帶著隨員來到了大豐的工業園區。


    工業區的麵積最近半年並沒有擴大,半年之中,很多原來淮海公司的企業都變成了國屬企業。


    可以說這裏就是華夏國屬企業的發源地。大量的人員從這裏抽調出去。然後剩下的人組成了新的管理層。緊接著,又有大量的新人補充了進來。


    所以整個工業區,沒有擴大,倒是也沒有縮小。


    介於現在華夏的產能奇缺,所以政府還不會自費武功,轉移出去的隻是工廠培養的人才,而不是工廠的產能。


    董書恒按照老路線,繞過了外圍的那些紗廠、紡織廠、食品廠、被服廠等輕工業工廠,直接去了軍工廠。


    軍工廠的老廠長耿嘉已經調到新京灤州去組建北方軍工總廠。現在的廠長是吉延中,也是兵工廠的老技術人員。


    兵工廠的廠長無一例外都是搞技術出身的。他們不要去考慮銷售的事情,隻要不斷地研發新的軍工技術,不斷地提升生產效率就好。


    華夏現在的軍工還處在緊缺的狀態中,不說新式的武器了,就是最基本的54式步槍都還沒能夠做到普及。


    華夏三大兵工廠分別位於灤州的北方兵工廠,位於大豐的老淮海兵工廠,以及位於江寧的淮·克集團江寧兵工廠。


    江寧的兵工廠主要是生產火炮,其中以巨型的大口徑要塞炮為主,這是克虜伯的技術強項。現在董書恒在重建海疆,還要構建外圍的太平洋防禦島鏈,那麽多的港口需要部署要塞炮。所以江寧廠的工期是排的滿滿的。


    為陸軍供應裝備的任務主要還是壓在大豐老廠的身上。


    還好,這些裝備的生產都已經成熟起來了。現在大豐老廠這邊的工人是兩班倒地生產。


    要是在後世,三班倒都會讓人叫苦連天。現在兩班倒的情況下,工人的工作熱情還是非常的高。


    這讓董書恒在心中忍不住感歎,現在的隊伍真是太好帶了。這批工人都是吃過苦的,他們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


    下一代人在安定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他們的還能夠吃得了這樣的苦頭嗎?


    到時候要是再這麽幹,非得有人出來罷工不可。


    董書恒去看了步槍的生產車間。每個車間都有四條步槍的生產線,但是這裏隻是裝配線,槍托和槍管、槍膛、槍機等組件全部都是由專門的車間生產來。然後運到組裝車間進行組裝調試。


    董書恒換了一身工裝悄悄地走進去看了工人的勞動場麵。


    大家幹的都很賣力,他甚至都沒有忍心去打擾那些認真工作的工人。


    因為最近工廠來了很多的新人,所以很多的老師傅身邊會帶著幾個新人一起幹活。


    這種以老帶新的模式能夠讓新人快速上手。而且工廠中一般都會選擇那些表現較好的老師傅去帶新人,這樣好的工作方法就能夠傳承下去。


    同一個技校培養出來的工人,上崗之後勞動的效率也是不一樣的。不僅僅是勞動積極性的原因,還是因為有的工人在勞動的時候能夠總結一些好的經驗,或者是自己養成一些好習慣。


    這些方法讓他們講也不一定能夠講清楚,隻能讓他們手把手地區帶徒弟,通過言傳身教,將這些技能複製開來。


    所以,在很多工廠技術崗位,一個好的技工師傅是很吃香的。很多人會爭著去給他做學徒,有的人為了跟一個好師傅,甚至還要托關係,送拜師禮。


    接下來是戰車的車間,最近的幾次戰爭,加裝轉管機槍的戰車在戰場上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尤其是在北方和西方的草原戰場,這種騎兵的大殺器,兼具了靈活的轉移能力與超強的火力於一身。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在平坦的草原上,敵人的騎兵根本就衝不開它的火力封鎖線。


    表現好,需求就大,兵工廠這邊自然要多開一些產線。


    剩下的迫擊炮車間、火炮車間,董書恒都沒有過去。


    他又去了一趟遠處的彈藥廠。彈藥廠的位置比較偏僻,位於河畔,周圍沒有任何的人煙。這就是彈藥廠的特點。


    彈藥廠現在已經投產了無煙發射藥和黃色炸藥(tnt),所以其中有一部分獨立的區域看起來像是化工廠一般,有高大的反應罐。


    董書恒在這裏意外地遇到舍恩拜先生。原來是彈藥廠請他過來查驗新的產線。


    想要將舍恩拜在實驗室搞出來的那一套搬到工業生產之上,這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還好現在54式的步槍還沒有普及,軍隊中還在使用大量的黑火藥。不然彈藥廠的產量是肯定跟不上的。


    舍恩拜這個人對於化學研究的追求高於一切。還好他不是一個有道德潔癖的科學家,不然他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成為了殺人的利器,不知道心中是不是會感到反感呢!


    與這個舍恩拜交往的久了,董書恒發現了這個老頭就是一個科學狂人。


    他對於自己的研究活動非常的偏執。就是那種認準了一個研究方向就要一條路走到底的那種。


    董書恒現在明白了他為什麽會因為研究而破產了。


    不過,現在他的家人已經全部搬到了華夏。他的家就安在大豐。


    老頭現在公費研究,不差錢了,研究的熱情比以前高了很多。


    涉獵的領域也比以前更加的寬廣。


    進入有機化學領域之後,他仿佛是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的大門。


    “吳,以後這種簡單事情找我的助手就好了。”見到舍恩拜的時候,這個老頭正在跟吳廠長抱怨。


    舍恩拜覺得這點技術上的問題沒必要非要找他來解決。


    而彈藥廠這邊碰到了火藥的事情不敢大意。


    這些烈性炸藥大家都比較陌生,威力還大的驚人。彈藥廠這裏不能出事兒,出了就是大事兒。


    所以遇到問題,自然是想要請舍恩拜這個炸藥的發明人來把把關。


    “舍恩拜先生,好久不見了。”董書恒適時地出來打了個圓場。


    “咦,總統先生,真的是好久不見了。”舍恩拜對董書恒還是比較尊重的,他收起了自己的脾氣。


    董書恒可是他的大金主,而且董書恒在研究上也給了他很多的幫助。


    在舍恩拜看來,董書恒雖然化學知識掌握的很少,但是卻非常具備化學天賦。


    每次與董書恒聊化學上的事情都能讓他受益匪淺。


    他似乎能夠看清楚化學未來的方向。


    自從認識了董書恒之後,舍恩拜在化學研究上,少走了很多的彎路。


    這也是舍恩拜甘願留在華夏搞研究的原因之一。


    現在他一邊在淮海書院教書,一邊在自己的“叁”號實驗室中安心的做化學實驗。家人的工作生活華夏都安排的好好的,讓他再無後顧之憂。


    在歐洲的話,沒人會給他比這裏更好的待遇了。


    還有實驗室中的那些助理,那些人都非常的尊敬自己。而且在做實驗的時候任勞任怨。


    舍恩拜相信,他不會再找到比這些人更好的助手了。


    原來的華夏在化學領域根本就不成體係。現在有了舍恩拜的加盟,化學這門學科終於在華夏站穩了腳跟。


    兩人聊了一會兒,董書恒就結束了對彈藥廠的考察,隨著舍恩拜一起去了“叁”號實驗室。


    許久未來,這個實驗室似乎又進行了擴建。


    這裏的保密級別非常高。隨著無煙火藥在戰場上使用。華夏擁有一種新式火藥的消息很快就會傳出去。


    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加強保密工作。


    舍恩拜不知道,他和自己的家人都是情報部的重點監控人員。


    當然,敵人不一定要竊取華夏的技術,歐洲搞無煙火藥研究並非舍恩拜一個人。


    歐洲的這些國家,隻要能夠認識到無煙火藥的可行性。然後加大對這些人的支持,很快也就能夠將無煙火藥研究出來了。


    舍恩拜最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油以及其分離物。


    他已經完善了石油的蒸餾工藝。


    在山東,靠近華夏現在主要的石油開采地。華夏正在建造第一座大型煉油廠,其中的煉油設備,和生產工藝就是舍恩拜幫忙設計的。


    一個好的科學家不僅要能夠在實驗室中對自己的成果進行驗證。還必須學會將這些實驗成果轉化到工業生產中。


    這樣才算是一個成功的科學家。


    一項發明如果僅僅停留在實驗室製造,那才能產生多大點的價值?


    這次到舍恩拜的實驗室,老家夥又給董書恒展示了一種新型的燃燒劑。


    這種燃燒劑的主要原料是汽油。但是受到之前研究無煙火藥的啟發。


    他在汽油中添加了很多東西。將汽油變成了一種固化的類似膠狀的東西。


    本來他研究這個東西,是想要增加汽油的穩定性。因為汽油相比於柴油容易揮發。


    最近他研究有機化學合成了苯,他發現苯可以用來合成很多東西。


    以苯為原料進行合成實驗,舍恩拜合成了聚苯乙烯,一種熱塑性塑料。


    通過將苯以及聚苯乙烯跟汽油混合,他又在其中加入了一點天然橡膠,增加其粘稠性。


    從而得到了一種可以附著在物體上燃燒的燃燒劑,其燃燒時能夠產生上千度的高溫。


    舍恩拜覺得這種東西可以在雨林中開荒的時候使用。在潮濕的環境下,傳統的燒荒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舍恩拜跟董書恒說起這個東西的時候心裏沒什麽底,他不知道這種燃燒劑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


    隻是有了一個成果,總要去向老板邀功。


    作為一個老科研人員,舍恩拜還是知道要想獲得更多的研究資源,就要時不時地拿出一些好東西來向老板邀功。


    董書恒聽到舍恩拜的介紹之後,心中高興的想對著舍恩拜親上一口,隻是麵上不能表現出來。他不能告訴舍恩拜,這又是一個軍事上的大殺器。


    ps:汽油彈的成分包括汽油33%、苯21%、聚苯乙烯46%。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清朝做鹽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孤賞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孤賞月並收藏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