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柱跟其他的農場工人正在地頭吃著飯,突然見到一群人往這邊走來。


    他認出了走在人群中的王場長。還有一些之前來農場檢查過的上級官員。


    不過此時這些人的都圍繞在一個年輕人的身旁,傾聽著這個年輕人問話。


    栓柱總感覺這個年輕人看起來特別的麵熟,但是又不敢確定。


    那些栓柱眼中的大人物不時會上前去給他答話,態度相當的謙恭,跟平時看起來判若兩人。


    是的,這正是突然來到北大倉農場視察的董書恒。


    跟之前到桃樹灣牧場一樣,這些人都不知道他的行程,除了護送的護衛還有當地的大員之外。


    董書恒來到一個地方都是臨時製定行程。警衛部隊會提前一步界入,做好安保工作。


    各地的生產生活照常,他之所以選擇北大倉農場是因為這裏是當地最大的一座農場,占地有幾十萬畝。


    這幾十萬畝地全部都是的上好的耕地,在周圍還有很多的林地以及一些未開墾的濕地。


    雖然這裏的土地一年隻能夠種植一季,但是產量已經能夠超過江南地區的上好水田。


    這裏是的名副其實的北疆小江南。


    另外,一年隻種植一季也讓這裏的土地能夠得到很好的修養,不會因為耕種而出現退化。


    “王場長,你們這裏可是一片寶地啊,一定要經營好。當初為了這片土地,咱們複興軍不知道多少戰士將熱血撒在這片土地上。”董書恒邊走邊說道。


    剛才一路走來,董書恒親身體會到了這裏的富饒。


    農耕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相對於工業來說,農業對大自然的索取更加的友好一些,當然這指的是這種相對溫和的耕種方式。


    隨著人口的增多,人均耕地的減少,人們對於耕地的壓榨也會越來越嚴重。


    各種各樣的化肥農藥齊上場,隻會不斷地破壞耕地,讓好的耕地出現退化。


    現在的複興軍下的耕種模式主要還是一種溫和的耕種方式。


    因為耕地的數量大大增加,所以複興軍現在沒有必要的去追求太高的產量。


    要不是曾憲風他們做了一個糧食儲備計劃。在各地興建儲備糧庫。


    現在的糧價肯定還要的繼續降低。


    在交通運輸方便的沿江和沿海地區,糧食的價格已經跌到了每擔一華元以下。


    而在清庭最為平穩的時期,這個價格也要在二兩銀子(相當於2華元)以上。


    糧食的價格不能夠過高,那樣就談不上全民溫飽。


    但是也不能夠過低,那樣的話那些依靠種植生活的百姓收入會大大降低,同時還會降低人們種植糧食的積極性。


    “嗯,總統,俺們知道,這些土地都是將士們打下來的,俺們一定會將它們給種好。將士們用槍炮保衛國家,俺們就用鐮刀和鋤頭讓大家都能夠吃上糧食。”北大倉農場的場長王勁鬆以前是個教書先生,倒是很會說話。


    董書恒之前已經在場部看過了。北大倉是一個大農場,光是分場就有十幾個了,擁有幹部職工以及家屬超過萬人。所以場部非常的繁華,像是的一個小城鎮。


    場部的是棟兩層的紅磚外牆的小樓。周圍是學校、醫院、郵局、供銷社等公共設施。


    然後就是職工們的住房。成家的人才能夠分到的獨門獨院的房子,單身漢們隻能住在的集體宿舍中。


    許多人為了能夠的分到一套房子,想法設法給自己找一個對象。


    畢竟誰也不想七八個人擠在一件宿舍中。


    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老婆孩子熱炕頭難道不香嗎?


    再往外走就是農場自己建造和管理的工廠了。磚瓦廠沿河而建,方便獲取粘土。


    並非每個農場都建有磚瓦廠。北大倉的磚瓦場生產的磚頭除了自己使用之外,還要供應給周邊的地區。


    碾米廠主要是將農場產的稻子就近加工成為大米進行對外銷售。


    食品廠是農場最主要的工廠,做各種的食品的深加工。


    農場可不僅僅種植水稻。還有一些經濟作物。比如紅薯就可以在食品廠加工成粉絲、粉皮等北方人愛吃的食品。


    農場種植的各種菌菇要在食品廠進行烘幹包裝。


    每年江邊的捕魚隊還有農場在改造濕地的時候建立的魚塘中養的魚蝦可以在食品廠做成罐頭。


    這些東西主要都是銷售到西邊的草原和極北地區。


    畢竟在南方也不缺少這些東西。


    草原的上的食物過於單一,才有需求與外界交換食物來改善自己的食物結構。


    北大倉因為是一個大場子,還建造了一個藥廠,周圍林子裏的居民會將采集到的藥材賣給藥廠,由藥廠進行初加工,以方便這些藥材保存。藥廠還有自己深加工的幾種藥材,算是他們的拳頭產品。


    董書恒重點去看了農場的供銷社,兩位夫人則代表他去學校進行慰問。


    在供銷社中,一個挺著大肚子的銷售員為董書恒講解了各種的商品的來源、價格以及供需情況。


    “總統,這邊是糧油區,大部分成家職工都是自己在家開夥。他們一般都是到供銷社購買米油。這些糧油產品都是俺們農場自己產的,價格比外麵便宜一些,但是隻能夠憑借職工票進行購買。”春花有些緊張。


    今天過來的這位年輕人可是大總統,皇帝一般的人物,剛才這群人一進來,場長就先跑過來叮囑她注意一些禮節,不然春花這會兒知道了對方的真實身份,非要跪下來不可。


    沒想到對方卻是非常的和氣。上來轉了一圈就問了幾個問題。


    比如這些東西都是從哪裏進的貨啊?進價多少?售價又是多少?


    春花自然都是據實回答。


    董書恒有來到了雜貨區,這裏主要銷售衛生紙、小工具、蠟燭、油燈等生活必需品。


    “總統,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從外麵的進的的貨。一般我們都是用農場的船到伯利


    去進貨,那裏有一個大的集貿市場,基本上我們需要的東西,在那裏都能夠進到貨。我們雖然加了一些價錢賣給職工,那主要還是為了支付運輸以及人力的費用。”春花繼續介紹道。


    董書恒覺得這個小銷售員還蠻有意思的,雖然沒有什麽文化,但是說起話來很有條理。


    王廠長說這個銷售員是因為懷孕從工廠暫時調過來的。銷售員的工作相對比較輕鬆。


    一般化都是照顧那些懷孕的婦女,讓她們臨時過來做一段時間。


    對於這種靈活的崗位調整辦法,董書恒也是讚同的。


    既要講製度、講原則又要會變通才行。


    董書恒喜歡這樣的官員。


    一個農場就是一個大型的生活社區,是一個群體,這樣的群體必須要有人情味。


    隻有這樣,這個農場才能夠發展的更有朝氣。


    複興軍的農場實際上跟朱元璋當年建立的衛所製度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


    都是在正常的行政單位之外設立了一套平行的製度。


    實際上每一個農場既像是一個大型的公司,又像是一級行政單位,同時還兼顧一定的軍事職能。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一直以來,農場的民兵都是複興軍的主要兵源。


    雖然在各地的鄉村也有民兵,但是複興軍還是更多地選擇在農場的民兵中挑人。


    這些農場出來的工人,組織性要更強一些,因為他們平時不僅僅在訓練的時候,就是工作的時候都是在組織的管理治下。這些人對於服從的領悟更高。


    同時的這些人也更加的忠誠。因為農場是複興軍的,他們的一切都跟複興軍聯係在一起。


    複興軍在,這些農場就會繼續運行下去,沒有了複興軍,這些農場說不定就立馬成了某個地主老爺的私人農莊。


    所以,這些人是會堅定地戰在複興軍一邊的。


    在場部轉了一圈之後,董書恒就帶著一幫子人向田間走去。


    王場長介紹說今年水稻收成不錯,董書恒想要親自去看看。


    出了場部就是一望無際的農田,農場的收割是從外圍開始的,最佳收割的時間就那麽些天。


    不像普通的小戶人家就那麽點地,招呼親戚朋友幫忙,天把兩天就能夠搞定。


    農場幾十萬畝的耕地,即使是大型的收割設備也要搶收。更何況現在主要還是要人力。


    這糧食是不會分批成熟的,要成熟都是一起的。


    這收割的早了,稻子還沒成熟,產量就會大打折扣。


    要是晚了,碰到了一場秋雨,那成熟的稻子就會產生黴爛,甚至是倒伏。


    所以碰到了好天氣,農場就全部動員出來收稻子。


    董書恒剛到的時候,這王場長都是從田中被找到的。


    場部的文職人員都要參加收割,他這個場長肯定是要親自下田起個帶頭示範作用的。


    也就是像春花那樣的孕婦才能夠被照顧一二,留在場部看著供銷社。


    董書恒知道的這個王場長沒有作假。他那手心一手老繭做不得假。


    董書恒剛才在跟他握手的手都能夠感受到他手心那有些紮人的老繭。


    “老王,農忙季節,職工的夥食一定要跟上,大家都比較辛苦,在吃的方麵要做出補償,另外你們三秋搶收之後可以對職工做個評比表彰,給大家的發點實惠些的獎勵。”董書恒隨口叮囑道。


    遠處的農場職工正圍在飯車的周圍吃飯。


    大家在邊上的水渠中簡單的洗了一下手,領了吃食,隨便找個地方蹲下來就能夠開吃了。


    栓柱的手上拿著饅頭,一邊啃一邊夾麵前的鹹菜往嘴裏塞。


    嚼了一陣子,吸溜一口肉湯將滿嘴的食物全吞進去。


    “哥,那個來的人怎麽跟大會場掛的那個人畫有些像啊。”大丫問道。


    “對哦。”栓柱這才想到,這不就是大總統嘛。


    乖乖,總統來了!栓柱趕緊站了起來,還招呼周圍埋頭吃飯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清朝做鹽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孤賞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孤賞月並收藏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